酒神的盛宴 2022 – 重遇經典

估唔到上次更新竟然是一年前的事 , 這段期間完全沒有寫 Blog , 自問究竟發生什麽事? 腦裡竟是一片空白 …………………….

是世界变化得太快 , 身边太多事情發生連自己都跟不上?

還是年初確診 Covid-19 之後的遺症 (腦霧) ? 是沒有心情? ………………..

真是 連自己也答不上。

終於到了每年一度的酒聚 , 無論如何都要作個記錄 …………….

Billecart-Salmon ‘Le Clos Saint Hilaire’ 1996

一支 26 年成熟的香檳 , 展現金黄色的酒液 , 泡沫如沙灘上的浪潮稀疏而幼细。 香氣帶成熟梨子 , 少許 Candy , 香氣深琢立體。 酒味濃郁複雜 , 口感结實 , 元素凝聚 , 果酸勁悠長優雅 , 綿綿的酒體透出澎滿活力 , 絕佳的平衡性 ,  Chalky Mineral 在中尾段出現 , 一支充滿氣派及力量型的香檳。配襯濃味海鲜的絶妙選擇。

Albert Grivault Meursault 1er Cru Clos des Perrieres 2014

酒神的盛宴中很少機會出現一支年份咁年青又不是名門大派的白葡萄酒 , 但能夠被入選的一定絶非凡品。

清雅花香 , 入口是濃郁及高纯度的酒體 , 圓潤舒服柔順雅致 , Layer 感强烈 , 内容深不可測 , 甜酸均衡 , 檸檬般酸度自然鮮活包含純淨的礦石感 。 它的表比一般爽直高酸 Meursault更為複雜,圓潤及更多層次 , 而木桶風味加上整體表現令它活脫脫像一支高階 Montrachet 。 這支Meursault 有着如此氣派 , 功整细緻俱是上上之作 , 今日一試令人印象深刻 Albert Grivault 是不可忽視的明日之星。

Charles Noellat Vosne-Romanee Premier Cru, Les Beaumonts1978

酒神的盛宴常客Charles Noellat (勃根地之神Henri Jayer的老師) Noellat 本人於1939年過世, Domaine Charles Noellat 後來交由家人經營,雖是酒商酒,但品質仍有著一定水準。此莊的老酒,在市面上通常以零星姿態出現,Condition 不易掌握,年份也不是很整齊。

這支是 Magum 所以condition 極之好。 酒色深红通透 , 乾蘋果 , 红梅 , 荔技 , 香氣高密而深不見底。入口酒體柔和 , 内向凝聚 , 少許 Earthy 及 Mushroom,  成熟中混着優雅的細緻韻味 , 平順如絮的單寧質感 , 淡淡果韻則在喉底悠悠回盪。

這酒表現一份雍容、古雅的儒者氣度 。

Chateau Leoville Poyferre 1961

褐色边沉澱物非常幼細 。 香氣是乾玫瑰花香 , 乾無花果 , 泥土 , 五花茶的香氣 ; 入口體型柔和 , 果味複雜甜中帶甘草及鉛筆木感 , 單寧完全溶化 , 酸度幼細到若有若無非常柔潤 , 绝佳的平衡及舒服感已非筆墨所能形容。 

這支酒有份老朋友一樣的熟識感覺 。 回家返查記錄 , 原來 2006 年飲過 , 16 年後再遇回憶當日真是幾許風雨點滴在心 , 另有一番感受。

Chateau Margaux 1947

從酒香中它散發著 Burgundy 般的花香、甜梅子、松木、皮革、玉桂及泥土 , 香氣像 Burgundy , 但飲落卻是一支 Bordeaux , 那是成熟又 Sexy 的甜美果味 , 柔潤的質感 , 果酸及單寧已全然溶化 , 甜美果味在口腔迥盪不絕  , 那是一種 優美典雅的溫柔享受 , 而且散發一種 柯得利夏萍般的古典美。

而 Bordeaux 中風格味道最似 Burgundy 的只有成熟的 Chateau Margaux。 這支酒只能用”好飲到核爆”來形容 , 絶對是全晚的 Highlight 。如此一支特別的酒同樣給我似曾相識的感觉 , 原來 2016 年飲過。對比兩次 Tasting Note 感覺大至相同 , 是酒的表述如一令自己感受一至 , 還是這麼多年自己沒有進步? 哈哈 , 真是一個雞與蛋的難題!

酒神的盛宴 2012

2012a

 每逢 X’mas 前夕長老都會在家中搞個小型酒聚 , 每次長老們都會攞啲正嘢出來品嚐 , 而過去幾年的 Wine List 可說都是令我畢生難忘的美酒。  當然飲靚酒之餘更重要的是幾位知心好友分享過去一年值得感恩的一切事情。

 

AM 這年可說是辛苦变动的一年 , 不論工作家庭都有不少变動 , 有些日子更感孤單在作戰, 身心困倦 , 感恩上天給我的勇氣及智慧去一步一步渡過重重難關。 雖然未來日子仍會是荊蕀滿途 , 但人生就是充滿難題與挑戰 , 我相信解決方法總會比問題多 , 人總要有希望。

 

長話少說回歸這晚所嚐的美酒。

 

2012b

Champagne Philipponnat
Grand Blanc Brut 1980 

第一支出場是一支80 年代的老檳。一支32 年的老檳氣泡已盪然無存 , 所以我們選用了白酒杯並以白酒的角度去欣賞。金黃酒色中散發多士 , 梨子 , 花香的幽香 ; 口感柔軟如棉 , 果味柔順細緻 , Mineral 的感覺在中段層層展現 , 32 年的老檳覺能保持酸度如此清爽自然 , 餘韻悠長Philipponnat 就是出名在於它的 balance between intensity and freshness。這支 Philipponnat表現平衡集 Aged 香檳的優雅層次及年青 Champage 的活力。

Philipponnat House
有三支非常出名的 old vintages 香檳 , 分別是 Clos des Goisses , Grand Blanc Réserve Millésimée。 除了選用自家頂級葡萄田出產的葡萄及 first pressing (the Cuvée) 方法釀製之外 , 香檳會長時間在樽內進行 2nd Fermentation 釀藏而增加其複雜層次 , 並要到收到 Request 時才Charles Philipponnat 本人親自Disgorged  並加入新酒 , 所以能有 Aged Champagne 那種 Complex , 細緻及層次 , 而又有 Fresh Champagne 那種 Freshness

2012c

Jacques Selosse Substance Brut

第二支香檳是近期人名急升的香檳生產商Jacques Selosse

金黃色的酒液氣泡在杯中興奮地躍動。香檳的 First Nose 散發着拖肥 , 果仁及焦糖香氣隨後而來的是蘋果、啤梨、百合花的芳香 , 少許的 Yeasty 味浮遊在果香之間 , 果香清新鮮甜美。香氣極具層次及變化 , 令人心曠神怡。入口時酒體輕盈有如 Moussee 般的温柔質感 , 氣泡極其幼細在口中跳躍。果味濃郁實在 , 沉穩中潛藏內勁那是一種 Intensive and Focus 的表現。酸度幼細悠長 , 而拖肥朱古力的綺在中段泛起 , 齒夾間滲着少許菊花的甘味 ,餘韻悠長有着輕輕的果實甜味 Nutty 及礦物感。

這香檳不慚為極品 , 它表面含蓄謐靜, 內裡結構嚴謹方正且活力萬变 , 酒味元素呈現一種 Great Balance
這支香檳不像神水第八門徒 Cuvee Exquise NV 那種聖女般的高潔 , 卻有名媛般的華麗氣派 , 令人仰望讚歎。。

 

這支 Substance 的葡萄來自 Avize Grand Cru Chardonnay Pinot Noir, 而且更是人手採擇 Low Yield 處理當中所使用的葡萄更遠至 1987  , 三十多年雖非算老樹但酒質中也感到有不俗的細緻度。在釀製方面  Substance 是各 Selosse 香檳中最特別的一支 , 它用了一般只用於 Sherry Solera 釀造技術把不同年份的酒放在不同層數的木桶 , 最頂層為最新最低層為最舊。當有新酒釀成就會把一部份的酒由上層混入下層 , 新酒加入最頂層 , 入樽的酒則取自最底層、最舊的酒。基本上 Solera方式是利用一個大型的混酒器 , 將不同型態或年份加以調和 , 每一瓶香檳都混合了不同年份的酒基亦增加酒的複雜度 , 由此可見 Selosse 的獨特之處

2012d

Chateau Pape Clement Blanc 2009 

第三支出場是 Bordeaux Graves 名莊 Pape Clement 出產的一支白酒 , 40% Sauvignon Blanc, 35% Semillon,
16% Sauvignon Gris
9% Muscadelle 釀做。  酒香散發有如香水般的香氣 , 當中有白花 , 蜜糖 , 蘋果 , Grape Fruit, Tropical Fruit 的甜香 ; 入口是成熟甜美果味, 濃郁而 Powerful , 酒體豐滿柔和亦有不俗的複雜感性及酸度 ,Youthful 又美味 , 餘韻亦了有不錯的 Mineral

自己亦飲過不少 Bordeaux White , 老實講這一支可說是極之迷人而又質素極高但略歉少許過份做作 , 有點妖媚 , 這當然是個人口味取向與酒的質素無關。

2012e

 Henri Boillot Corton Charlemagne Grand Cru 2002

這支 Burgundy White 在強敵環視下出場 , Corton Charlemagne Grand Cru 絕不能心急因它須要點時間唞氣才能發揮。

這支白酒散發白花 , Hazelnut , Apricot , Peach ,青蘋果 , 檸檬及蜜糖。入口是豐沛厚實的成熟果味 , 它的果味濃郁度拍得住Chassagne Montrachet , 難得的是豐厚中包含了Clean & Dry 的果酸 , 堅厚的層次及礦物感, 絕佳的平衡性及細節, 非常悠長而細膩的 After Taste它線條優美 , 表現雖有點含蓄內儉但我卻看得出它有深不可測的潛力而且後勁非凡。雖然當晚靚酒如雲 , 但這支卻令我感到十分 Elegant Classic , 可說是傲視同儕獨領風騷

翻查網上資料 : “Henri Boillot 1999 年才開始他的 negociant 釀酒,以他的名字為酒商名稱,全部以白酒為主(這點有些像是Verget的作法),但是很快地,他的酒幾乎是立刻成為柏根地白酒的頂尖好酒。例如在 2002 IWCInternational Wine Cellar)評鑑柏根地白酒中,有六款獲得 95 分以上的分數,其中有三款是 Henri Boillot 的酒,其他還有 Lafon MontrachetDauissat-Camus Chablis Les Clos、和 Bouchard Chevalier Montrachet。由此可見其質素超凡

Henri Boillot 其實也是 Domaine Jean Boillot (Volnay) 酒莊的主人,1993 年起繼承他父親 Jean
Boillot
經營莊園。另外 Jean-Marc Boillot 則是他的兄弟,Jean-Marc Pommard 有他自己的莊園。Domaine Jean Boillot 有數款 Volna y紅酒與Puligny白酒,評價也都十分不錯。但是從1999 年起才開始的 Maison Henri Boillot 白酒,才是驚豔之作。

Henri Boillot 如何做到的呢?確認他所買的葡萄有最好的品質是第一步,Henri 和他所簽約的農家密切合作,經常拜訪確認栽種方式是他所指示的。其次,他的頂級和一級白酒一定從單一葡萄園與農家而來,如此才能確保酒品質的一致性。最後,當然所有步驟都必須鉅細靡遺的照顧與要求,才可能做出頂尖的白酒。當然他絕不會將 Henri Boillot 的酒和 Domaine Jean Boillot 的酒相混合,以確保各自的特色。

這支酒的另一篇資料: http://www.cynthiahurley.com/2007/09/henri-boillots/

下半場論到紅酒上陣 , 以酒齡排序。

2012f

Leroy Charmes Chambertin 1971

講到靚 Burgundy 怎能少得 Leroy 。 花蜜般甜香、紅果、車尼子、Dark Cherry、肉味、泥土。入口是柔和而有勁的酒體 , 飛絮般的質感 , 如絲的酒味中包含細細的酸度及略帶甜味的 甘草味道 ; 約隱約現的單寧 , 一切好像風景畫般自然 , 內裡元素完全是和階地共溶 , 而且支酒表現到一種 Clean, Pure & Focus , 而餘韻更是幽幽的細線般伸延 Dark Cherry 的果韻。

這支白頭 Leroy 雖不是 Leroy 自己的葡萄田出產 , 所以中段細節感比較模糊 , 但不失其精彩之處。

2012g

Domaine Cathiard Molinier Vosne Romanee Les Malconsorts 1969

第二支出場的 Burgundy 帶有濃郁强勁的花香 , 黑果夾着少許 Truffle , 甜甜的桂圓肉香氣 ; 入口是高密度但幼滑如絲般的酒體 , 成熟中流露細線般的 Fine Acidity , 柔美如粉般的單。 一切酒味元素柔柔滲出 , 高雅、細緻、成熟、和諧 ,就像一個美人靜卧在草原熟睡一樣平靜優雅。

不要以為這是一支普通的 Vosne Roamee , 這塊田 Les Malconsorts 旁邊就是頂頂大名 DRC 中的La Tâche 。在5.86公畝的土地上有六個小莊瓜分而其中之一就是 Sylvain Cathiard , 這支酒是 Sylvain Cathiard 與父親共同打理 , 絕對是極之罕有的東西

 

2012h

Mommessin Gevrey Chambertin Clos Saint Jacques 1969

接下來是另一支也是 69 年的 Burgundy幽幽的花香帶少許荊蕀般的 Spicy , 黑車尼子 , 陳皮 , 柑草 , 熟梅子 , 香氣元素比另一支略為明顯。那股難以形容的酒味 , 幼滑如絲的質感温柔得令人感到祥和 , 古樸純和中流露出 Gevrey Chambertin 的核心結構 , 礦物感在口腔中橫向擴散 , 平衡有如水天一色, 餘韻帶煙灰般的單寧及果酸 , 又是一支精彩絕倫的陳年佳品。

 

2012i

Domaine Comte Georges de Vogue Musigny 1947

之後出場的是一支酒齡比我還要大的 Musigny , 可惜支酒 Condition 不是太好 , Level 只係去到 Upper Shoulder 而且有少許滲漏痕跡。長老心知不妙但想搏一搏 , 開瓶時氣味的確有點氧化少許 Sherry , 亦有少許豉油及皮革的陳年酒香 , Decanter 中唞氣一小時再試。Sherry 感略為消退但果味略淡無可否認這支酒真的有點氧化。不敢期望太多入口卻是複雜混然 Well Integrated 帶有少許甘草般的果味 , 淡山渣般的 Fine Acidity , 煙灰般的單寧 , 萬物混成一體而且相互協調平衡 , 餘韻是柔和的果酸。雖然支酒有少許氧化 , 但依然保持不俗的結構及平衡性 , 可想而知假若支酒 Condition 好的話我相信會是全晚的明星。

Comte Georges de Vogue Musigny 就像 DRC Vosne Romanee 一樣被奉為神 , 而且一家獨大擁有 70%的葡萄田 ,  Comte Georges de Vogue 家族在 Burgundy 歴史相當悠久可追溯到1450 , 家族成員Comte Georges 1925 年接管莊園 , 1947 年可說是一個年代的經典。

六十五年就如人生一樣 , 所以有些風霜經歴有些疤痕創傷絕對是正常的事 , 酒雖然有點氧化但無損其核心韻味 , (有些酒可能未到二十年已灰飛煙滅) , 所以有緣相會已覺難能可貴 , 飲酒講緣份能一嚐到這一代經典更是上天的恩

2012j

Clos des Lambrays 1937

47 之後靚酒陸續再來。暗紅帶少許磚邊的酒色 , 白松露 , 皮革的釀藏香味 , 陳皮 , 煙草 , 甘草 , 花香……….香氣混和得難以辨認。入口是充滿禪意的酒味 , 似果非果 , 似木非木 , 酸中帶果 , 果中有花 , 表面看似輕描淡寫但內裡卻是大海無量深不見底 , 越辨越難根本分不清那是什麼 , 但偏偏又是一支美酒。

這支1937 就像禪悟中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如霧裡看花 , 似真似幻 , 似真還假 , 感覺就好像在現實裡迷失的一種感覺。

大家可能看得一頭霧水 , 再容我憑有限的經驗作少少解說。品嘗年青的美酒就像參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元素清晰分明令人覺得清楚易明當酒齡到某一階段 , 元素 Well Integrated 就像當晚所試的多支老酒一樣感覺有如禪悟中的化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當然並不是每一支酒都能去到這階段, 而有緣的已是難能可貴。

那還有沒更深一層呢我有幸飲過一支 Clos des Lambrays
1918
,
給予我一種震憾而且令我了解到更深一層的禪中徹悟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因為它明明是老到比化境還化境 , 但竟然給我像飲年青酒的一樣感覺 , 它令我頓然一醒略有所悟。 

那就好像形同歴經世事後的一種反璞歸真 , 明白“世事一場大夢 ”  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的是什麼 , 大徹大悟回歸基本 , 從回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根本同一物 , 不同的只是人心看法與執念 “人本是人 , 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 , 無須精心去處世”的境界。

2012k

Quinta Do Noval Colehita 1937 Old Tawny Port

為完美的酒聚就以一支陳年 Port 作結尾 , 這支 Port 有如花雕般的香氣。入口柔潤豐滿如琼漿玉露 , 葡萄乾、加應子、無花果乾、咖啡、果仁朱古力百般滋味湧現 , 感覺就像交響曲般和諧美妙 ,
我雖不是 Port 酒的 Big Fans 但卻越來越喜歡 Port 酒。

 

2012l

Cognac de Collection Jean Grosperrin Cognac Grande Champagne 1944

另一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出產的 Cognac。自己雖然有讀過 Wine但過咗咁多年真係乜都俾返晒老師 , 自己平時極少飲用高酒精度的 Spirit所以對 Cognac可說是個門外漢。加上當晚已飲了這麽多酒亦有少少力有不繼 , 只淺嘗了少許。

這支 Cognac真的是勁香 , 那種菊花 , 穀香 , 煙草 , 甘草的香氣搏鼻而來 , 非常複雜緊緻 , 而且醇和易飲 , 餘韻無窮無盡地伸延非常厲害。就算我這個門外漢都知道這是支好嘢。

對酒當歌 , 人生幾何 , 又是一個窩心難忘加十二分滿足的晚上 , 酒意情濃 , 一切鬱悶煩惱亦隨良朋美酒一掃而空 , 再次感謝長老安排如此豐盛的聚會。

酒神的盛宴 2012 -下

 g1

傳奇的酒宴怎能缺少五大 , 接下來的兩支同樣是PR100 分的 Bordeaux , 它們就是Latour 1920  Petrus 1947, 兩支都是 Ex Chateau 亦無 Recork , 單看 Label 就知到它們年代久遠。

這兩支酒由我親自開封 , 支1920 Latour 由於年近百歲個 Cork 已很晦 , 就算我用呀蘇小心翼翼的開封亦難免粉碎的命運 , 好在現場有 Filter 可以隔走碎 Cork。開瓶後一試慶幸兩支都表現正常就作原瓶唞氣約一小時左右就落杯。

g2

Chateau Latour 1920

酒色磚黃 , 杯中幽幽滲出 Earthy、豉油、少許 Port Feel , 繼而是煙燻、花香、梅子等沉實而富密度的香氣。 口感輕柔所有元素已渾一體 , 完全感受不到它的重量, 柔和中感覺是黑果 , 當中帶有少許的士多啤梨果酸味 , 之後是可可豆混合酸梅子的果韻。

 我們飲酒最喜歡買一些 PR 8x 分的酒 , 一來這個 Range 價錢較合理 , 而且這個 Range 最啱自己口味。這支酒最近被 Parker PR100 降至PR88 , 評分如此下降價錢亦相應插水 , 所以長老才可以撈到一支回來。 當然一支年近一百的酒不能期望它會長生不老又或者會像三四十歲的盛年一樣澎湃有力 , 但從 Well Integrate 的角度上看 ,它表現着一份歲月積累的成熟智慧 , 温文爾雅就像一位智者一樣充分韻味。

g3

Petrus 1947

壓軸出場的是 Petrus 1947 這支 PR100 的酒充滿着一份皇者霸氣 , 依希感覺是由藍梅、焦糖、雲尼那、Expresso、甘草、松香混合的味道 , Petrus 那極品 Merlot 中那種獨特 “甘甜” 味及那順滑豐滿口感 , 強橫豐富而深沉的果味及複雜性在口腔及喉底激盪 , 酒的規模及氣派真的有種傲視群雄的氣概。

我飲了少許我就衝口而出這支酒像曹操一樣一代梟雄  。

g4

Taylor Scion 1855

一個完美的酒局怎能欠缺一支甜酒 , 我們酒友最初心想可能是陳年滴金或德國 BA 一類 , 豈料竟然是一支 Port  這支 Port 來頭極之嚇人 , 可說是世上僅存仍然 Drinkable Port 酒夠晒珍貴 , 預計世上大約只有一千支而且飲一支少一支。第二,這支酒已在木桶陳年 155 年,要找比它更舊的酒,在世界上都應該不多了吧。第三,這支酒是使用了 phylloexra 橫掃歐洲之前的葡萄樹出產的葡萄,這是一個大賣點。 長老早在一個月前開瓶, 他說當時的感覺十分强勁澎湃 , 一個月後的今天有更多的細節及層次。

這支年過百五的 Port給我的感覺是玉露琼漿它非常濃縮 , 顏色已變成咖啡色。香味複雜 ,葡萄乾、加應子、花瓣、無花果乾、咖啡、香料、果仁等。 柔潤的口感感受到極高的糖份及很高的酸度 , 甜酸平衡絕不嗆口 , 雖然已陳年一百五十年但仍非常新鮮強勁, 沒有絲毫老態。 加應子的餘韻在齒縫及喉底繞轉良久不散 , 我嘆了一句這樣的美酒真的只應天上有。

有關此 Port的資料可參巧以下連結。

http://www.finestandrarest.com/taylors-scion.html

g5
這晚的菜色更是有趣 , Menu中只寫上這碟菜的主要材料 , 究意怎樣料理就由大廚自由創作 …….

g6

Lobster, Asparagus, Hazelnuts, Watercress

g7

 Foie Gras, Morels, Leek Truffle

g8

Trout. Asparagus, Caviar, Chives

g9

 Scallop, Bacon Cherries, Sourdough

Turbot,Oxtail, Romaine, Shallots

g11

Pigeon,Asparagus, Rhubarb, Hamaican Pepper

 g12

Chocolate, Banana, Passion Fruit, Milk

  g13


最近公仔箱中的一個禮餅廣告自覺拍得十分, 一個女人細說由拍拖至孩子成長的人生片斷 , 女人平淡而寧靜地說這麼多年來丈夫
說了不同的話 , 但始終 有說過一句 我愛你”  但那份愛始終沒有離開過 ……….

一個大男人很難開口說一聲“ I Love You及感謝的話 ,  男人只會將這三個字及一些感受用行動或心思表現出來。 長老今晚借酒傳情 , 長老這晚所送的每一支酒對他們夫婦來說都意義深長 , 身為酒男及感性的我 , 當然能明白當中的點滴含意。酒雖然珍貴及世間難求 , 但相比一段婚姻 , 與自己喜樂與共 , 守護及共渡一生的伴侶來說 , “愛的承諾更是無價。

酒神的盛宴 2012 – 上

h1

百世修來同船渡 , 千世修來共枕眠現今充滿变化誘惑的世界中要維持一段美滿婚姻關係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上星期長老為慶祝結婚廿週年, 特別邀請了幾位知心酒友共聚一堂 , 我與 AM嫂有幸成為坐上客分享他們的喜悅。

有跟開我 Blog的酒友都知道長老是酒壇高手 , 這晚他所挑選的酒可說是他的鎮山之寶 , 當我知道酒單之後真的感到一陣血氣上湧手心冒汗 , 因為一些酒對我只是一個傳說 , 亦是一個夢 , 真的估不到這晚能夢境成真。

h2

 Champagne Krug 1990 Grande Cuvee ” Reims ”

第一支出場是香檳之皇 Krug 1990 花香、麵包、焦糖、柚子、蘋果、石果 , 清爽而充滿活力的感覺, 泡沬幼細口感Creamy酒味清甜且具層次 , 我個人最欣賞是 Krug Fineness , 那種 Sharp 得來細膩的酸度襯以複雜層次果味 Nutty  , 這種Complexity 中最難得的是保留着一分 Pure 感覺。 Pure & Complexity 是兩種矛盾的東西 , 有些香檳只能偏向Pure or Complexity , 只有最頂級的香檳才能將魚與熊掌兩者兼得之餘仍表現一份平衡優雅 , 這就是 Krug 的精彩之處。

h3

 Krug 1992 Clos du Mesnil

Krug Clos du Mesnil 就是品牌中的頂級系列。 引用 酒友輝輝論壇 一段資料 “Clos 是法文「圍牆」之意,Krug Clos du Mesnil 的葡萄來自一片極為細小、以矮牆圍起來的莊園,面積只有1.85公頃,比兩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小,可想而知產量極少。Mesnil 是所處地點名字,Krug 家族於1971 年買下這小片葡萄園,經過悉心修護才能繼續出產釀酒葡萄。翻查歷史,這片葡萄園可追溯至1698年,今天開瓶的佳釀,是來自1998 年的葡萄,與莊園的歷史,剛好相差 300年,頗有紀念意義。

通常 Krug不對外透露產量,但看 Clos du Mesnil 的面積,飲家心裏有數,於是廠家索性公開,1992 年產的Krug Clos du Mesnil 750毫升普通裝,全球只有1200瓶;絕對世間罕有。Clos du Mesnil 更不是每年都出產,只選擇葡萄質量有保證的年份,
培植8 釀出香檳王

話說這源於1843年的香檳王家族,結集釀酒工藝與莊園歷史於一身,家族生意傳至 Henri Rémi Krug 時,他們一如先輩做法,購入優質葡萄園。1971年,他們發現了Clos du Mesnil 這土地極有潛質,於是秘密展開重新培植計劃,歷時年,至1979 年的收成才符合 Krug 的釀酒要求。

這支 Clos du Mesnil 酒色金黃晶瑩 , 氣泡豐富幼細 , 落杯時帶濃厚清爽青蘋果香、杏仁、果仁、橙皮、花香、Smoky Oak; 口感 Rich, 幼細泡沫在口中翻滾 , 像無數精靈在口腔內舞動, 香氣直上鼻腔 , 質感密度豐富 , 平衡性層次感絕佳 ,酸度幼細保持着 Krug 那種Fineness  Complexity  餘韻悠長 , 非常華麗雍容 , 充滿貴族風範 , 真不愧為香檳中的 勞斯箂斯

 h4

Domaine Leflaive Bienvenues-Batard-Montrachet 1992

長老熱愛 Burgundy , 講到白葡萄酒怎會缺少Domaine Leflaive , 這支 Bienvenues-Batard-Montrachet 散放着Limestone , 蜜糖 , Herbal 的香氣 ;  入口柔潤如絲 , 濃郁得來卻像羽毛般輕盈, 果味濃郁並滲着一份熟果的甜美 , 酸度活躍,  Mineral 若隱若現 , 檸皮Toast Nut 的餘韻在喉底歴久不散非常厲害。 Leflaive 的結構、層次及平衡性都是一等一的級數這不容置疑。

這支酒飲落似一支德國的 Riesling BA , 濃郁甜美 , 年輕有力而且有很多变化 , 充分表現一種成熟的柔情及深情。

h5

 Domaine Leroy Richebourg 1992

長老的酒單中絕對不能沒有 Leroy , Leroy 通常都是壓軸出場的珍品但誓估唔到今晚竟是第一支 Red

這支酒在 1600 hrs 開瓶並作原瓶唞氣 ,2000 hrs Decanter 醒酒並在 2100 hrs 左右落杯。 酒色淺玫瑰紅桃紅邊 , 酒散發淡玫瑰花香、紫羅蘭、少許 Earthy、橙皮 , Leroy 那招牌式帶有少許Earthy的花香及自然感覺真的很容易辨認。一飲之下心中不禁讚嘆一句 Richebourg 的花田感覺即時浮現眼前; 那是一份果濃郁紅果 , 之後是花粉般的 Texture , 果味回酣在微苦之後從回口中 , 單寧在脷上及牙縫出現。

這支 Richebourg 真的如絲幼滑 , 表現如微風吹送令人舒服 , 而酒味內容像有千言萬語的層次變化 , 真的十分有修養典雅。 92 Burgundy 並非什麼靚年 , 但能有如此均稱表現我相信只有 Leroy 有此能耐。

h6

Domaine de La Romanee Conti La Tache 1966

接着下來的一支名酒我相信不用介紹 , DRC 擁有七個 Grand Cru 葡萄田 , 其中 Romanee Conti 及 La Tache是獨自擁有。很多人以為六十年代中 69 是靚年 , 長老話他喝過不少 66 , 69 覺得 66 更勝 69。這支酒的處理方法同 Richebourg 一樣 , 之前的 Richebourg 已經很利害但拍埋支 La Tache 處真的是兩種不同境界。

淡紅酒色單從肉眼觀看以為較簿 , 一嗅之下即時改觀 , 那是甜甜的桂圓肉、乾玫瑰、果醬、礦物、煙肉、胡椒、荔枝……. 甚至有點燒鰻魚的感覺。入口更是一驚 , 如此色淡的 Pinot Noir 竟然褞藏如此強橫內勁 , 口中感覺就像被巨浪冲擊一樣充滿一股力量 , 那份複雜的果味 , 深沉意境 , 混成一體的 Integration , 感覺直上中輸神經 , 靈魂似乎沈溺在感官的旋渦中 , 什麽輕柔、高雅、細緻、成熟、和諧一切都難以形容這刻的經驗!

La Tache 果然是神級精品名不虛傳 , 這支酒正是天地人的一個精彩結合。

酒局只去到一半但出場的酒已這般嚇人 , 老實講當我飲到這裡時我已有點魂不附體般的飄飄然 , 接下來的兩紅一甜是何等超凡入聖 , 下回再作分解。

 

永誌難忘的隱世皇者 – Domaine d'Auvenay Auxey Duresses Les Boutonniers 2004

a1

友人知道 AM 近排要孤軍地與大風浪搏鬥, 一定極之 乾涸” 得很須要飲些 (Grand Cru) 為精神及心靈上打打氣。 友人約會揀日不如撞日即時就地正法 , 約了三數知心好友來個靚酒小聚。


當晚出場的有一檳一白兩紅 , 所有酒的質素都是一等一的, 但相比這一支 Domaine d’Auvenay Auxey  Duresses Les Boutonniers 2004 只能說是六宮粉黛無顏色了究竟支酒有幾厲害? 等我慢慢話你知。

首先這支酒完全無雪凍 , 全程只在室温中唞氣靜養。 大家可能奇怪書本教落白葡萄酒一定要雪凍飲 ……….. 飲酒学酒要活學活用 , 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 , 對於一般級數的白葡萄酒此方法是可以的 , 但我覺得越靚的白葡萄酒雪得太凍了反而令它失衡 , 一切變得黯然失色。 飲這支級數的白葡萄酒 , 這天的室温 14 -16度是 Perfect 的。

a2

金黃的酒色可說是晶瑩通透的美麗。

 落杯時先來一點花香 , 再而是青蘋果 , 檸檬 , 柚子 , Hazelnuts……….. 香氣芬芳濃郁。 酒體如絲般柔滑 , 密度高而口感 Chewy , 青檸、柚子、青蘋果、楊桃、奇異果、橙皮、果酸、礦物感種種果味在柔和細滑的酒體中滲出 , 輕輕果酸及果味充滿着整個口腔內壁 , 果味豐富而細緻變化萬千 ,  柔美細滑的質感及有如樂章般的層次節奏的起伏 ,   餘韻是近似奇異果般的果酸味及礦物感大約維持了二十秒以上。

這支酒最特別之處是一般優質白葡萄酒的酒味表現是一個元素跟一個元素咁排住隊出 , 但這支酒最精彩之處是每樣元素很細緻地 Well Intergrated , 由頭到尾全個過程段段都有所有元素。 它絕非肥碩無朋反而是柔中帶剛 , 剛柔互濟 , 柔韌中呈現絕佳的平衡性 , 而且果味變化萬千表現令人讚嘆。

 這支酒若用 正斗來形容是對它一種侮辱 , 因它已超出一般範籌 , 可說是充滿皇者氣派。 在我有限的品酒經驗中我能大膽地說它的風格極像 (95%) 一支 DRC Le Montrachet。 (若是矇瓶比拼 , 就算是資深的品酒師亦未必分辨得出兩者之分別。)

 

這支白葡萄酒是什麼來歴 ?

Auxey Duresses 位於 Cote de Beaune 接近 Monthelie Meusault 的窄小山谷內。這地區並非陽光充的產地 , 若是遇上不佳年份葡萄會成熟不足而变得清瘦 , 但在一般年份水準還是可以的 Auxey Duresses一般都是用機器採收葡萄, 所以價格上還算便宜。 2004 雖然只屬90分的尚好年份 , 很難相信如此天環境竟然可以釀出一支質素妣美DRC Le Montrachet 的出品。

 

原因是這支酒的 Wine Maker 就是 DRC 的管理者現今Leroy 的靈魂人物 Lalou Bize Leroy 及她的老公。 大家可能只知道 DRC Domaine Leroy , Leroy 除了 Domaine Leroy 之外 Lalou 和她的先生還有另一家獨立酒莊 Domaine d’Auvenay , 擁有包括 Mazi Chambertin. Bonnes Mares, Chevalier Montrachet, Criots Batard Montrachet 等特級葡萄園。  

 Domaine d’Auvenay 可說是 Lalou 及她的先生的獨立王國 , 不須受制於 Leroy 的股東日本高島屋的約束 , 可以案着自己的意願釀酒。 Lalou 是完美主義者 Domaine d’Auvenay 的葡萄栽種方式和 Domaine Leroy一樣是採用 Bio-dynamic自然動力法種植 , 完全不用化學肥料與農藥 , 並且不計成本用  Low Yield 超低產量來培育其葡萄。 所以白酒中濃郁飽滿及有龐大結構充滿頂級白酒的一份皇者氣勢。

 

 a4
此酒年產只有
1195支而我們這支是第 911  , 真是一支難求。 酒友幾經辛苦才揾到支回來與我等好友分享 , 以千多元的價錢飲到 DRC Le Montrachet 的質素 , 單是這一點已是感覺非凡。

2004 亦是Leroy 的先生離世的一年 , Lalou 喪夫心情有多悲痛亦可想而知 , 我飲這支酒時心中頓時想起這首歌 ………………

 

酒神的聖物 – 二度恩寵 (下)

c1


第三支酒同樣在 1745 hrs 開瓶並原瓶唞氣至 2100 hrs , 飲前一小時才過 Decanter 再落杯。 換句說話支酒已唞氣 4小時有多。

酒色感覺上較鮮 , 理論上應較支 1947年青。 酒在杯中要在第二個 Round 才展露更多層次香味在 Rediel Sommelier Series Burgundy 大肚型的杯室中由杯頂、杯心、杯底都展現不同香味 , 頂層是花蜜般甜香; 中層是封陳而混和的紅果、車尼子; 底層是 Dark Cherry、肉味、泥土 入口是濃郁有勁的酒體 , 如絲的酒味中包含細緻的酸度 , 內容精細複雜 , 約隱約現的單寧 , 一切好像風般自然 , 內裡元素完全是和階地共溶 , 而且支酒表現到一種 Clean, Pure & Focus , 而餘韻更是幽幽的細線般伸延 Dark Cherry 的果韻。

有酒友說這是一支 Leroy , 因為第二浸嗅出那股 Leroy 的呀婆味 , 究竟什麼是 Leroy 的呀婆味? 我印像中的 Leroy是有股 Gamey Meaty , 而且呀婆啲酒多數 Unfiltered ,  這支也有點但並不太明顯 , 加上自己飲得不多不能具體地形容。

 c2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1985

長老開估是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1985  一塊較少人飲的田 , 當然那個年份 Leroy 沒有自己田都是買別人的葡萄回來釀酒 , 所以不是紅頭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位於 Chambetin 山坡頂上 , 由於土少石多 , 沒那麼豐碩飽滿 , 風格更加緊澀 , 屬耐久形又與 Wine Style 十分吻合。


c3


前三支紅葡萄酒是如此精彩 , 那最後一支會是什麼呢?

2300 hrs 正式落杯 , 酒色暗紅帶少許磚邊明亮而帶光澤。 酒散發陳年花香、車尼子、乾玫瑰、煙草  , 酒香深不見底及帶點 Core of Sweetness , 香氣溶合得難以辨認。 一份清泉從口腔流入 , 温柔得令人感到一份平和寧靜 , 純潔無瑕的酸度 , 明顯的葡萄定位 , 雖然老舊仍感到那份細膩的層次 , 結構混成自然 , 綿綿不絕平衡地向四週伸延的擴散感 , 餘韻帶着絲絲葡萄回酣甜味。

, 又是一份非筆墨所能形容的化境及令人震憾的感覺 。它有近似 1947 陳舊感甚至更舊 , 同時亦有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1985 那份 Clean, Pure & Focus 再問長老這支酒同樣在 1745 hrs 開瓶原瓶唞氣至 2245 hrs Decanter 2300 hrs 落杯 , OMG 換句說話這支酒己唞氣 5小時。 Bordeaux , Rhone , Burgundy 去到某一個年份時 , 它們的表現都會殊路同歸 ,  所以我分不出究竟是 Bordeaux , Rhone Burgundy  我相信這又是一支時空停頓了的酒甚至可能去到七八十年 , 但我所認知的酒唞氣咁耐未必能有如此能耐 , 如此美妙香氣及酒體感覺 , 眼前的現實完全超越了我對葡萄酒的認識範籌  , 我又再一次感到迷失………

這支酒像天使的歌聲 , 温柔詳和般引領着我給我一股生命力及希望 , 把我再一次帶到祂的面前 ………….

c4


如此一支酒當然無人會估到是什麼 , 長老開估支酒是 Jules Belin Nuits Saint Georges Clos de l’Arlot’ 1919 

 " 什麼?   1919 !!  我又再一次感受到電擊般的震憾  !! 竟然又是另一支有九十二年酒齡的 Burgundy !! 我真的暈倒了 ………

我翻查資料”  這幅田位於 Nuits Saint Georges Vosne Romanée 之間亦是接近 Romanee St Viviant 中的一角 , 難怪風格如斯柔美及美女性化。 至於 Jules Belin 及釀造資料並不太多。From the late 1800′s the vines and house were owned and exploited by, the firm of Maison Jules Belin who had premises in Prissey as well as Premeaux. The firm already owned the Clos des Fôrets and Clos du Chapeau vineyards of today’s Domaine de l’Arlot and was certainly a firm of note, also owning vines in Musigny and Amoureuses.

Very few of the successful family owned négociants of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made a similarly successful transi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Exacerbated by the loss of a number of family members in a car-crash in 1933 the firm of Maison Jules Belin went into a slow decline – it was eventually sold in 1987

http://www.burgundy-report.com/autumn-2005/profile-domaine-de-larlot-premeaux/

由資料所得又是一支上一代釀造者集合了天地人精華所在。上年是 1918 , 今次是 1919 , 兩支都是有九十二三年的 Burgundy , 竟然還有此表現 , 當然不會是巧合 , 若非巧合那不是奇蹟" 那會是什麼?

 

 c5

Whitwhams Millennium Port 1880

最後出場是一支131 年被人遺忙了最近才被人發現 , 2002 年入樽的 Port , 這支 Port 酒長老已唞氣了個多星期。  落杯時散發着 Dark Chocolate , Rasin , 梅子、花雕般的香氣。 入口甜潤酣美 , 柔軟舒服 , 果味複雜回酣悠長 , 甜美得令人忙卻時間的存在。長老說這支酒擺多個 零兩 個月會仲正斗。

經常有人問我曾經有無任何一支葡萄酒能給我有觸電般的震憾性我會很肯定地答”  那是我上年 X’mas  前飲的一支Clos Des Lambrays 1918 那可說癲覆了我所有對葡萄酒年份、生命力、處理手法的認知 , 及確認自己無知的一支酒 , 是我 AM 心目中的神之水滴

我覺得神之水滴的真正意義未必是指某一支價格高昂 , 大名氣大牌子的絕世靚酒 , 我覺得反而是一支將你與神的距離拉近 , 令你好像受到神的感召的一支酒。  這說來好像很神化及誇張 , 認識我久的朋友都知我是一個無神論者 , AM 嫂及格格是教徒都不能將我帶到聖堂及入教 , 但當我飲了神之水滴那一刻我真有受到感召的感覺 , 癲覆了我所認知的一切 , 癲覆甚麼是可能不可能”  , 頓然覺醒並感到自身的卑微無知及祂的偉大 我不敢肯近是否借酒來感召我 ,  把我引領到面前 但在那一刻我可以肯定的是我願意真心並誠意地在面前下跪  …………. 

酒神的聖物 – 二度恩寵 (上)

 b21

X’mas  又到又是長老會聚會的日子 , 過去的一年大家都有些經歴 , 對於今天的相聚可說是充滿歡愉及感恩。 上年那一聚對我的震憾記憶尤在 , 我相信今年可能同樣充滿啓發性及震憾 ………………

b22

JF Coche Dury Puligny Montrachet Les Enseigneres 1999, 2002, 2004

第一輪三支 Coche Dury Puligny Montrachet Les Enseigneres 三個年份 Vertical 品試。 Coche Dury 是世界最佳的十大白葡萄酒之一可說是近期最多人搶購的一個品牌 , 我叫它做白酒中的法拉利。

三支白酒同樣散發柚子、雪梨、白花、柑皮
, 濃郁而芳香 , 1999 那支香氣更有一種迷霧感 ; 入口酒的密度很高但並不表示碩大無朋的龐然大物 , 反而是扎實但又充滿曲線美的柔和感覺。 當中包含着優雅的酸度及深濶的礦物感 , 悠長的酸度與果韻 , 難得的是在如此濃郁密度中仍能保持絕佳的平衡性及細緻度。

我們當晚以另一支質素不俗的 Puligny Montrachet Coche Dury 比較 , 即時發覺 Coche Dury 那種超濃縮感 , 深厚中潛藏的細緻變化 , 真係贏足一條街 , 這就是 Coche Dury 個人之處。
 

我在 2007年6月寫過一支Coche-Dury Mersault 2003  , 我以七劍下天山之由龍劍去形容 , 那時我的評語是主攻型 , 先聲奪人 , 快若奔雷 , 一劍既出 , 劍稱臣 , 四支 Burgundy 中自我表現最強的一支 , 冷傲不群 , 花香、熟果、甜蔗 , 甘桔 , 雲尼那 ; 入口酸、果、酒體、層次、收結樣樣俱備, 不論在香味及酒體味覺中亦是最平平均的一 , 亦是最多變化的一支 今日再試這三支我都維持原判。

三支之中 2004 屬防守形 , 渾圓有致 , 滴水不漏。 2002 則最有功架 , 功守兼備 , 可說是光芒四射。 1999 屬進攻型 , 2002 2004 有種迷霧感 , 酒體好像感覺略薄 , 酸度較高 , 但到放慢少少中尾段那種綿勁如浪湧至 , 是劍在先勁在後的招式變法。 三支各有所長 , 真的難分高下。

飲完白葡萄酒 , 開始進入當晚的戲肉 , 長老為我們準備了四紅一甜 , 並比蒙瓶方法品試。所有紅葡萄酒在 1745 hrs 開瓶 , 原瓶唞氣小時 , 再過 Decanter 唞氣小時左右落杯品試。

當中一支 1972 Musigny 在開瓶時發現 Oxidized , 果味消失 , 十分可惜。 飲舊酒風險在所難免 , 長老立即換上另一支頂替 , 但大家可想到當晚所試的東西會是什麼的一回事。 我們玩 Blind Tasting 並不是要猜中是什麼酒 , 反而令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酒質变化上 , 感性享受理性分晰酒質高低 , 推搞它的風格特色及出處 , 從而增加對酒的記憶及了解。

 b25

第一支酒色暗紅 , 散發着 Dark Cherry , 酸梅的深沉果香混合法國桶的杉木松香味 , 果味、單寧、木桶元素巳然完全融和 , 酒味中仍能感受到一種 Structure 。 乾身的果酸 , 少許泥味 , 酒的 Image Fine Focus , 餘韻是帶點糖果的甜味。

這個餘韻的甜味非常特別 , 應該是好年份的特徵。這支酒有點似 Burgundy , 但酒中的骨架結構不是 Burgundy 那種以酸度為骨架的東西 , 而且此酒的酸度線條亦較粗 , 並 Burgundy 的風格。 它那種木香味有點似 Rhone , 我最初覺得它好像一些 80s Chateau de Beaucastel , Southern Rhone 因混合多種葡萄原因 , 葡萄 Image 無這支咁明顯 , Aged Wine 亦較為  “”  不像這支的 Structure 表現咁明顯 , 因而我推算是 Northern Rhone , 可放得咁耐的 Northern Rhone 我最初估是70s – La Mouline, La Landonne, La Turque 三支其中一支

b26

Chateau Cantemerle 1961

結果都不對開估是 Bordeaux Fifth Growths – Chateau Cantemerle 1961

1961  Bordeaux 的靚年 , 我所飲過的幾支 61 之中餘韻都有種帶甜的果味 , 與現時流行的幾個 First Growth 比較 , Cantemerle 酒體及複雜度難免略遜。 1961 , 1983 , 1989 可說Chateau Cantemerle 神奇年份 , 除了這三個年份外基本上都表現都不算太突出。 酒莊自70 年後由於管理不善 , 水準一直沉寂不起 , 80s 賣本俾 SMABTP 後重建及添置新型釀酒設備 , 83 89 可說是新經營者兩個最佳年份 , 但始終與 61 比較 , 那種酒莊舊年代的經典風格上有很大分別。  

 

b27

第二支落杯暗黃的磚色帶點濁, 一看便知是支有相當日子的陳年佳釀。 杯中散放着溶滙得難以區分的芳香 , 那是帶塵的玫瑰、紫羅蘭、鮮梅子、蜜桃茶的芳香 ; 很有層次的香味帶着一點甜意。 入口又是一種 Well Integrated 的果味 : 梅子、 酸度近似山渣的 Fine Acidity , 果味、酸度、單寧混成一體 , 平衡性極佳 , 餘韻又是鮮美柔和的果酸

這支酒好明顯是 Burgundy , 它有點似曾相識 , 但又印像有點模糊。 這支酒越飲越覺得它清甜 , 那種清甜自然感我敢肯定那是 70s 土地未受農藥汚染前的產物。酒中的 Texture 及骨架較柔 , 應該是出自 Morey St Denis 向南方向的酒款 , 另一樣能夠托得起支酒 , 當中的單寧及酸度在年青時一定非同少可 , 我估 是 60s Morey St Denis 之 類的東西。

另一長老說以酒的單寧硬度應該是 Cote de Nuits Nuits St Georges Cote De Beaune Corton , Pommard 那地方的東西 , 而且是一支極佳年份甚至比 60s 更早期的東西。

 b28

開估是 Louis Latour Corton Grancey 1947 

OMG ,  我內心深處發出一聲驚歎。 難怪似曾相識 , 因為我上年就飲過它的 1959 這支酒在 1745 hrs 開瓶並原瓶唞氣至 2100 hrs , 飲前 30 minutes 才過 Decanter 再落杯。 一支 64 歲酒齡的酒經過 4小時唞氣處理 , Sommelier 大杯中依然可以玩到三” , 而且段段精彩 , 那種綿長活力沒有一絲下坡跡像。

老實講我相信支酒可以飲成晚
, 時間在酒身上恍惚像停頓了一樣 , 那年代的葡萄真有如此抗氧化能力?

 

我翻查林裕森酒瓶內的風景一書 , Chateau Corton Grancey 有這樣的介紹。“Louis Latour 對模仿 Bordeaux 風味的 Burgundy 視如旁門左道 , 但在 Corton Grancey 卻是依 Bordeaux Chateau 的概念的招牌酒。酒莊自家6個葡萄園中挑選最好的葡萄 , 先分別釀造然後再混合 , 若是遇到較差的年份則會停產這是 Burgundy少有的城堡酒。 Chateau Corton Grancey 經常保有 Louis Latour 紅酒體態圓滿的一貫同格 , 近代釀酒以高温殺菌方法 , 所以果味可能過熟 , 即使年青的酒香也總讓人聯想起舊而發黄的相片 , 少了一點景深細節。耐人尋味是看似早熟的 Corton Grancey 卻又在瓶中以極緩慢的速度成熟 , 讓人分不出時間的距離。”   對比我所試兩支舊年份的 Corton Grancey 基本上與書中所述吻合。

個人隨想 :
我在想我們常害怕一些老酒好易散 , 一開就要即飲 , 又不可落 Decanter , 又覺得 Burgundy 不可能像 Bordeaux 咁擺得 ………….. 但幾次的品試事實上都推翻了這一切的論點。

我們處理酒的方法喜歡將酒唞氣很久 , 可能未必人人認同 , 
但我試飲了這麼多年 , 事實上支酒又真係較開放 , 更多細節及好飲好多 。 大家可能會話我們所飲到的全都是極佳年份的經典靚酒 , 又或者儲存得很好的東西 , 所以可以咁玩法!!  (我當然明白有些 Table Wine 或 Daily Wine 的 Quality 真的會未必襟唞 , 又或者唔值得唞氣咁耐 , 但對於 Fine Wine 我覺得咁玩法絕對無問題 , 若果連區區幾個小時都頂不住 , 那怎有能力擺十年八年? 經不起如此考驗那根本不能算是一支 Fine Wine 。

我覺得品酒最精彩的部份是香氣變化、酒味層次、元素平衡、細節展現、起落變奏及餘韻內涵。這像一部電影般有序幕、舖排、分段、高潮、結局而預告片則是一些畫面的簡短節錄 , 沒有完整故事 。支酒未開就好像電影 Poster 甚至預告片一樣 , 只看到片面見唔到底褞 , 有點浪費。  

前陣子有朋友請我飲支 Chateau Margaux 1995 , 朋友將酒 decanter  3 hrs , 到落杯時仍是死實實 , 跟本表現唔到 Margaux 的優美 , 真係覺得嘥咗支咁靚的酒。)  好多時我反覺得遇到越靚的酒大家反而越唔敢玩 , 問題跟本不在支酒身上!!

大家不妨想一想 , 究竟是我們對自己信心不夠? 定還是我們對酒的信心不夠呢? 又或是時間不夠? 耐性不夠? 我 AM 不是說自己的一套一定適合或者一定啱晒 , 但我想俾大家一個空間去思巧去驗正 , 葡萄酒是要飲過才能明白 , 當中出人意表的事太多 , 就如下一章出現的酒一樣 …………..

 

待續 …………………….

酒神的聖物 – 下

h1

第二三支同樣在 1830 hrs 開瓶 , 原瓶唞氣到 2200 hrs  , 飲之前 15 – 20 Minutes 才過 Decant 隔渣及落杯。

同樣是啡紅 色的酒色 , 一嗅之下我即時眼前一亮 , 那豐富的花香我整個人就像在一片廣濶的花田中一樣。 酒香慢慢開放變化 , 梅子香、車尼子、甜美的肉味、普茸茶葉。 入口的感覺同之前支 Louis Latour Corton Grancey 1959 近似 , 都是 Well Integrated 果味、酸度、單寧混成一體一派舊酒風格。但整個味覺上這支 Burgundy更 Clean , 味覺元素的頻譜更濶 , 果味及各種元素更精細 , 焦點及細節感覺上更清晰 ,酒味曲線自然完全沒有任何斧鏨痕跡。 餘韻果酸略 Dry及收結收得更準。

這支酒就像西門吹雪的劍殺人不見血劍下一點紅:一劍刺出 , 劍尖只有一滴血 , 而對手卻已倒下 , 乾淨利落。 甚至那號稱“天外飛仙”的白雲城主葉孤城 , 也只在他劍下留下一滴血那僅僅是一霎那的事。 西門吹雪一劍揮出時代表尊嚴和榮耀 , 在他來說那一瞬間就是永恆 。這亦是釀酒師灌注在這支 Burgundy 的核心價值。

 可能有些年青酒友不明誰人是西門吹雪 , 讓我再舉一例 : Louis Latour Corton Grancey 1959  DVD 的解像那麼這支 Burgundy 就絕對是 Blu-ray High Definition 的質素了。而我亦極少飲到一支如此高清精準的 Burgundy , 更何況是一支三四十年酒齡的 Burgundy

h2 第三支酒色略為鮮紅 , 香氣先滲出石墨、菰香、Earthy , 隨後是濃郁的肉味、Spice、車尼子果香。果味混圓複雜 , 質感平和温暖 , 酸度鮮美 , 泥土及礦物感比第二支更豐富 , 餘韻悠長而帶 Smoky 及柑皮的丁點甘澀

能夠拍住第二支一同出場的應該是同一 Vintage 或同一產區甚至 Wine Maker 的出品 , 但飲落第二支 Burgundy 的線條、影像明顯較模糊 , 而表達方式就較為感性而不像第二支那樣嚴緊及理性 , 換個角度來說可說是更有人情味。 若單獨品試這支 Burgundy完全是上乘佳品 , 只是第二支太過搶鏡。

第二支 Burgundy 比第一支更好飲 , 它的花香及寬濶感令我想起 Echezeaux , 但長老說 Echezeaux 沒有那種茶葉香。 但酒中那份精準感絕對是 Wine Maker 的手藝。第三支有點似曾相識但印像模糊 ,  第二三支對比第一支是 59 多一些活力 , 理應是同期的產物。  自己對上代的 Wine Maker 中我認識的太少 , 猜到此處已是極限。

h3

開估第二支是 Domaine Bouchard Le Corton Grand Cru 1966

h4

第三支是 Domaine Lorey Corton Grand Cru 1966

同樣是 Corton 同樣是 1966 , 第二同第三支拍埋相比之下真的有些差別 , 不是說 Leroy 不好只是要感性與理性你選那一方的口味問題。 

翻查記錄支 Domaine Bouchard Le Corton Grand Cru 1966 在今年四月飲過 , 感覺上今次支酒比上次表現及發揮得更好。

1995  Henriot 香檳酒廠收購了 Bouchard 家族經營的 Bouchard Pere et Fils 並進行改頭換面的改革 , Domaine Bouchard Le Corton Grand Cru 1966可說是上一代的產物。 1955  Lalou Bize Leroy 接手 Leroy , 這支Corton 1966  Lalou 34 歲正當盛年時期的產物。 雖然 Leroy 的主力不在 Corton 這塊田好難作出比較 , 但年份一樣 , 土地特性條件近似 , 那分別就在釀酒手藝及火喉上了。

由於大家太興奮 , 長老忘記了將第四支預早 Decant 只在 2200 hrs 開瓶即時 Decant 2320 hrs 落杯。 開瓶時香味有點像坑渠水般的濁 , 我以前亦有類似經驗知道這是 正嘢 的前奏 , 一於靜待它蘇醒。

2320 hrs 正式落杯 , 酒色暗紅帶少許磚邊明亮而帶光澤。 一嗅杯口那股渠味已過取而代之的是白松露的濃郁貴氣香味。 之後是少許薄渮、皮革、Asian Spice、乾玫瑰、煙草 , 香氣溶合得難以辨認。入口一刻我整個人溶化 , 感性代替了我的理性 , 那種 “化境” 已非筆墨所能形容 , 我只能挽強地集中精神將片片感覺嘗試地寫出來。  初段依然感到一股帶衡擊性力令我覺悟 , 之後是一份難以形容的複雜性順着口腔流入 , 那股幼滑如絲温柔令人感到一份祥和 , 清溪流水般的酸度 , 古樸純和的風格雖然老舊仍感到那份堅實的層次 , 綿韌不斷恩澤 , 結構自然有如四季交替 , 平衡性如日出般渾如天成 , 餘韻帶着類似焦糖的葡萄回酣甜味。

Many are the Lightbeams – Stockholm Cathedral Choir

這 Burgundy 給我的一種以前從未有過的感覺…………

(聲明: 我絕非教徒亦無任何宗教信仰)

我從汚泥中爭扎並爬出來 , 滿身泥污 , 眼前一片漆黑 , 突然遠處看到一些光 , 我跟着光一步一步前行  , 我心中有很多疑惑 。 光一路引領 , 柔和的光像一隻無形的手拖着我前進 。 雨露洗去了我身上的汚泥 , 清風把我潔淨 。 光引領到了祂的聖壇前面 , 我眼內熱淚盈眶 , 心中的疑惑一掃而空 , 換來的祥和與喜樂 , 因為我找到了 , 我抱着虔誠的心欣然向祂下跪  , 因為我與祂從未如此的接近 …………

亦是祂傳給我的一個訊息 , “概然已找到了我 , 你亦無須再四處尋覓” , 我所飲的正是我心中的 “神之水滴 “

我腦內一片空白人就像受到感召一樣 , 人變得份外平靜

直到長老開腔說支酒是 Clos Des Lambrays 1918 全場 “嘩” 然時我才回過神來 , 什麼?   1918 !!  我是不是在做夢??   不是當事人很難明白當時的那份震撼 , 若不是張椅穩陣我早巳昏倒在地上。

我驚歎着一支九十二年的 Burgundy 竟然如此生命力 , 而且如此具有靈性!!  上一輩的釀酒功力竟是如斯境界!!  我內心在問這不是酒神 Bacchus 的聖物那會是什麼?

看一看酒標是如此新淨 , 大家曾有懷疑。(為什麼我們會懷疑自己的本能!!) 長老強調這是 OWC (Original Wooden Case) 而且來歴清楚。 我不會懷疑它的真偽 , 因為在坐每一位都是道行高深的大行家 , 在酒質任何瑕玼跟本難逃我們法眼 , 而這種酒質跟本複製不來 , 新淨 Label 可能是近幾十年才從酒窖中出廠時才貼上 ,又或者真的沉睡百年靜侯今日的黎明

 

飲完支咁震撼的 Clos Des Lambrays 1918 心已極之滿足

到了尾聲就是甜酒出場 , 單看酒色及樽頂錫紙已知一定是 Chateau d’Yquem 猜的只是年份而已。

啡黃近乎瑪瑙 Deep Amber 般的酒色 , 酒香滲着菊花茶、椰子、杏甫、柑皮、菠蘿、蜜桃、咖啡的複雜層次變化。 入口甜中帶點柑皮及咖啡的香澀 , 甜酸平衡 , 元素混然 , 柔潤中包含優雅的線條美感覺絕非平面而是像雕素般立體 , 而且酒仍十分年青 , 保存亦極好完全沒有起雲現像。 甜酒的糖份及厚重要能做別這份 “立體層次感” 就是這支 d’Yquem 精妙之處。

長老提示這支是 One of the best d’Yquem every made in 20-50 year old history : 包括 21, 37, 67, 71 , 75 , 76 雖然有提示但有很多我亦未試過 , 已非我射程範圍能做到的事。最後開估是支 Chateau d’Yquem 71

h10

l  這一晚對我來說真的是十分震撼 , 纖細脆弱的 Burgundy Pinot Noir 竟然有如此的耐力及生命力。

l  我們時常擔心一些舊酒經不起長時間的唞氣又或者 Decant 就散 , 是我們對支酒質素無信心定還是對自己沒有信心?

l  我們這一代只知 DRC , Henri Jayer Lalou Bize-Leroy 並奉之為神 , 殊不知早上一代的釀酒師功力竟然是如斯境界 , 葡萄酒的世界永遠是天外有天 , 人外有人

l  有人批評堅守傳统釀酒技術不思進取是食古不化。 我想沒有過去那有現在 , 新的真技術是否真的一定比舊的好   究竟又有多少東西因此觀念而失傳?

l  對於一些具質素的珍品我們會否太心急去品嚐而不給它一個成熟的機會呢?

l  在追逐、追捧、熱炒物質、名利、權力的同時 , 究竟我們心中真正追求的什麼? 及想證明的又是什麼?

看來支 Clos Des Lambrays 1918 對我的沖擊震撼實在太大了 ………..

但不管上述問題的答案如何 , 這一晚的 “恩澤”、”感召” 將永遠銘記在我心中  …………..

酒神的聖物 – 上

h22

聖將至這晚 AM 連同幾位酒友獲長老邀請到他家中作客 , 長老並親自下廚美酒加美食來個充滿恩典的聚會

這晚的主題是 Burgundy 全部酒由長老一手安排AM 飲葡萄酒的日子不是很長 , 對於浩瀚無邊的葡萄酒世界中 , 自己所知的只是蒼海中的一粟。 長老對 AM 來講亦師亦友 , 每次品試都為我帶來很多驚喜及葡萄酒世界的啓示 , 但我誓估不到這次的驚喜是如此震撼 ……………

在未開始之前來支香檳清一清口腔熱熱身。

h23

Veuve Clicquot La Grande Dame 1995

金黄酒色 , 酒香帶柑皮 , 柚子 , 果仁 , 奶油糖果的香氣 , 而香氣中滲有甜粟米及 Sherry 的香氣。入口泡沬豐富而十分 Creamy , 果味清新流暢 , 柔麗的檸檬及青蘋果酸中帶有點木桶及 Yeasty 的複雜性 , 中尾段有少許腳步凌亂酒味有點跣呔 , 餘韻則保持穩定果韻悠長。

這香檳有輕微的氧化 , 酒味元素幸好沒有變壞只是有點鬆散 , 情況未算嚴重飲落仍然保持一定水準 , 作為餐前飲用絕對卓卓有餘。

Pierre Yves Colin Morey Chevalier Montrachet 2008

酒色淡黃而帶少許混濁 , 相信這酒是 Unfiltered 初入杯時散發芳香的木桶、雲尼拿、薏米、奶油香。在杯中靜養十五分鐘就開始散發少許果香 ; 入口柔滑如絲的酒體中滲着鮮味的奇異果果酸 , 酒體非常 Rich 及濃密 , 但絕非大而無盪而是非常 Complex 柔韌中顯出精緻結構 , 果酸、木桶、礦物三者互相溶滙呈現了絕佳的平衡性 , 有着如保時捷跑車的線條美及潛藏爆炸力 , 尾段隱約感到一些層次變化 , 餘韻帶明媚的奇異果鮮果酸。

這支白酒無疑十分 Young , 但其結構、元素大少比例均稱而精緻, 平衡性絕佳 ,顯出 Wine Maker 那精巧的釀酒手藝及釀酒功力 飲這支 Chevalier Montrachet 時自覺這酒有點 Coche-Dury 的影子 , 這位年青的 Wine Maker Pierre-Yves Colin 絕對不能走漏眼。

h25

http://www.jancisrobinson.com/articles/20080224_4.html

接下來是當晚的主題四支 Burgundy Red , 一支支以 Blind Tasting 的形式蒙瓶出場

h26

這支酒在 1800 hrs 開瓶並原瓶唞氣 2100 hrs , 飲前 15 – 20 minutes 才過 Decanter 再落杯。 帶點暗黃的磚色 , 一看便知是支有相當日子的陳年佳釀。 杯中散放着溶滙得難以區分的芳香 , 那隱約是玫瑰、紫羅蘭、Spice、鮮梅子的芳香 ; 不同層次的香味分佈了整個 Sommelier Series Burgundy 那濶大的杯肚中 , 香氣迎面飄上 , 濃郁中帶着絲絲甜意 , 單是香氣巳是十分迷人。 入口是一種 Well Integrated 的果味 : 山渣、梅子、 酸度近似 Juice acidity , 單寧巳然溶化。整段酒味表現了舊酒的風格, 果味、酸度、單寧混成一體 , 酒味曲線充滿細節並一步一步向後伸延 , 餘韻仍保留了一種甜美而果實味及少許單寧感在喉中盪漾

從酒的顏色 , 元素的溶合我肯定這是一支舊酒 , 而且是一支很舊的年份 約 70s ~ 80s , 但一支舊 Burgundy 能原瓶唞氣咁耐仍有這種活力及平衡性 , 而那種活力是綿長的沒有一絲下坡跡像 , 單是這一點就巳是非同小可 , 這點令我十分迷惑。它的柔和及甜美令我想起了 Chambolle Musigny , 但柔美中卻帶有一種工整一種 Focus。 有點近似 Chapelle Chambertin 的柔美。 對於 Bordeaux 舊酒的風格終終有跡可尋及可以預測性 , 但對 Burgundy 這種推理方法永遠與事實有很大的偏差。 老實講這酒巳超出了我的知識及經驗範籌了 , 當然我無可能估得中。

h29

這支酒開估是 Louis Latour Corton Grancey 1959 

第一支出場竟然是一支 1959 年的舊 Burgundy , 我真的感到有點暈。 近代的 Louis Latour 產量太多 , 質素參差 , 未能引起自己的垂菁 , 但上一輩的掌門人沒有任何高科技的設備協助 , 單以簡單的器材及天地入的配合 , 所釀的酒竟然如此利害 , 一支五十歲的 Burgundy 竟能保持如此鮮甜美味 , 不禁問一句 科技及時代究竟令葡萄酒進步還是退步??  這酒令我感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和諧感。 我內心深處發出一聲驚歎。

翻看資料 : “ Louis Latour 早在 1768 年已在 Aloxe Corton 種植葡萄 , 而在 1890 年買入 Chateau Grancey 開始釀酒。 Louis Latour 的出產的葡萄不夠整個酒莊出產的 10% , 所以長期從外買入葡萄。 Chateau Corton Grancey 是唯一來自自家品質最好的 Grand Cru 葡萄 , (Bressande, Perrieres, Clos du Roi 個獨立葡萄園。 除了 2.66 公頃的 Vigne-au-Saint 是獨立裝瓶外 , 其餘的都混成 Corton) Burgundy 少見的 Chateau 而一項耐人尋味的是 , 看似早熟的 Chateau Corton Grancey 卻在瓶中以極緩慢的速度成熟 , 讓人分不出時間的距離。”

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 爐火純青的火喉及釀酒功力 , 甜美的主調及其和諧感 , 就像 Frank Sinatra 同女兒 Nancy Sinatra 兩代合唱 Something Stupid 的情歌一樣與這支 Chatea Corton Grancey 1959 絕對是一個經典。

第一支出場竟然是如此精彩及具震撼性 , 我手心冒汗心中不禁問 , 之後出場的將會是些什麼 ??????

心酸的浪漫 – DRC Le Montrachet 1996

g1

上星期在 菲律賓人質事件 發生之前機緣下再接觸這支名酒 , 但因不快事情影嚮情緒所以直到今天才動筆寫這酒評 ……….
 酒色淡黄略帶點蒼白 , 在燈光下一切淡淡的毫不明亮起眼。
落杯時先來乳酪及雲尼拿的香氣 , 放暖一點即湧現白花 , 青蘋果 , 檸檬 , 青草 , 合桃 ……….. 香氣澎湃如潮水撲面而來非常强勁。 入口第一感覺是酒體中厚如絲般柔滑 , 隨之而來是一個像炸彈的味覺大爆發 : 青檸、柚子、青蘋果、楊桃、奇異果、橙皮、果酸、礦物感 …….. 一吓子不同酸果的味道充滿整個口腔內壁。 這種爆炸性 可說是混合了力量 , 豐富 , 冲擊性 及多種味道在一剎間在口腔的急速展開的一種感覺 而這爆炸感會隨開瓶時間慢慢減弱 , 半小時以後就會变成一種 Powerful 及濃郁。 這支 96 酸度頗高雖不至於酸削但總覺得它有點凌厲 。高酸令整個味覺旅程表現得起伏 , 而它的柔美細滑質感及具複雜性的層次作為起伏過後的鋪排 , 餘韻是近似奇異果般的果酸味及Mineral感大約維持了十秒以上。
g2
這支 96 與我多年前飲的一支 95 表現方式上十分相似 , 95 所爆發的是菠籮 , 水蜜桃 , 杧果 , 梨子 , 熱帶生果的成熟甜美果味而酸度亦無這支 96 咁高 好明顯由於 95 年的葡萄較為熟糖份較高而這支 96 年份較為菁嫩所至。 至於其他方面如質感、平衡性及流暢度兩者分別相差不大。
輕輕淺嚐這支傳說中名酒 , 除了初入口那段爆炸性感覺令人着迷之外 , 始終覺得她有種遙不可及的感覺 , 柔美複雜中帶點浪漫 , 她的酸度亦令人有點傷感及感到一份悽美餘韻之悠長亦有種牽腸掛肚的思念向無限的遠方延續 , 可能是自已心情複雜有所影嚮吧。這支 Le Montrachet 96  留給我的感覺是 “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 是一種 “心酸的浪漫”。

 

以這支 96 的酸度高及幼嫩表現應該仍可保存多幾年 , Serve 的温度最好是微涼 , 因為太凍支酒香味會唔出及酸度更明顯。 DRC Le Montrachet 風格獨特如此至於值唔值這問題就見仁見智了。

萬劍歸宗 – Charles Noellat Romanee St Viviant 1979

j1

第二支要講的是一支很神奇的酒 ………

1979 年是 Burgundy 30 年中其中幾個爛到唔爛的年份之一 , 一個 31 年的爛年酒加上這支酒其貌不揚 , 大家的期望是什麼?

這支酒酒色混濁磚色邊一派老酒特色 , 香味帶紫羅蘭 , 成熟紅果 , 車尼子 , 午餐肉 , 皮革及少許鐵鏽腥味 , 但支酒越耐越香 , 那股花香幽幽滲透迷人得很 ; 入口酒體柔和 , 幼滑如絲 , 成熟果味中混着一些細緻的香料 , 酸度自然 , 風格古樸 , 而餘韻中帶着士多啤梨的鮮美果韻。

j2

一支爛年的 Burgundy 只感到成熟 , 完全沒有老態及支離破碎 , 反而內容柔美自然 , 由頭到尾段段有 , 雖然已過卅多年仍感到那份堅實中帶有層次,綿勁而不失風韻 , 結構如雙面刺繡般細緻精巧 , 平衡性渾如天成的風格但這一切完全在極微細的酒味中展現 , 我只能說品酒功力要達到水平的才能體會到當中精妙變化所在。

此酒年青時的 Wine Style 應該有幾分似 Bass Philip 的風格 , 我相信大家釀酒理念是相近的。

j3

這支酒不見經傳為何如此利害?

Charles Noellat 死於1939 年而這酒莊由家人打理。 跟據酒友資料這位 Charles Noellat Burgundy 之神 Henri Jayer 的啓 蒙 老師 , Leroy 傳奇 Lalou Bize-Leroy 形容這片莊園出產的葡萄是”Unremarkebale & inconsistent, yet the potential was high, the wines they produced were terrible.  Especially Romanee Saint Vivant they are particularly superb, giving very small fine berries. Yardstick Pinot Noir fruit. I have never seen anything so fine in all of Burgundy”  Lalou 更在 88 年買下 Charles Noellat 的部份葡萄園 , 可見這片土地的不平凡。 可惜的是世人只知 Henri Jayer Leroy 而不知上一代的 Charles Noellat

葡萄酒講求天、地、人 , 這樣的爛年出到支咁質素的酒 , 當中的地域元素及釀酒師的功力真的令我感到十分驚訝 , 尤其是釀酒師的功力我不能用什麼景像去描繪 , 因為為已超出了我文字表達的範籌

我從 Leroy Vonse Romaee Bourgogne 中感到那份悲傷及百感交雜 , 而對於這支Charles Noellat Romanee St Viviant 1979 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種化境”………

我只能說任何武功到了某個境界就叫 “化境” , 而這支酒就如風雲電影或漫畫中的劍聖的 “劍廿三” 或無名的 “萬劍歸宗” 吧!!

神之悲殤 – Domaine Leroy Bourgogne / Vonse Ronamee 2004

 a22

AM 酒友中有幾位”刁鑽又瘋狂” 的高手 ,  我們這班“刁民” 每半年左右就會出來聚一聚 , 而每次聚會大家好自然會帶些 “好嘢” 出嚟分享 , 每次出現的酒質素超班不在講 , 我只能說非常非常特別 , 有些甚至是有錢都未必買得到又少人認識的人間珍品。 AM 每次都大開眼界及有所得着 , 這晚又是一個令人噴血的一個晚上。

由於有幾支酒令我相當震憾 , 所以我決定將這幾支酒作獨立酒評 , 而亦將這幾支酒放入 Legend Wine Series 中 , 因為它們真的實至明歸 – 再一次多謝酒主帶給我的一份寶貴經驗 …………………

a23

Domaine Leroy Bourgogne 2004

Burgundy 的人我相信無人會對Leroy 感到陌生 , 而紅頭的 Leroy 就更代表 Leroy 的精髓所在 , 因為這是 Burgundy 傳奇 Lalou Bize-Leroy 的私人田地出產亦代表 Lalou 一份執着。

2004 年對 Burgundy 來說不是一個好年份葡萄質素一般但對高齡的 Lalou 來說更是悲傷的一年 , 因為喪夫之痛而無心釀酒 , 她認為酒質沒法達到她要求的水平 , 於是便把所有紅酒降級出售 , 無論是 Grand Cru 和Premier Cru , 一律按地區降級 , 化成這五瓶村莊級別的酒分別是Bourgogne、Chambolle Musigny、Gevrey Chambertin、Nuits Saint Georges及Vosne Romanee , 五瓶都是最低級的村莊級別。

這五瓶卻是 2004 年 Domaine Leroy 生產的全部紅酒總類 , 表一所列的酒類卻沒有生產。紅酒以外唯一生產的是白酒 Corton Charlemagne。

而這支 Bourgogne 就是她把來自 Grand Cru 或 Premier Cru 田的原材料如Pommard “Vignots”、Savigny les Beaune “Narbantons”、Volnay “Santenots”、Clos de Vougeots、Clos de la Roche及 Corton Renardes 混合釀製的。

識貨之人都知道這支 Bourgogne 是超晒班的而且價錢算得上是 Burgundy中最貴的一支 Bourgogne

a24

酒本身色水很濁這是 Leroy 一貫將酒原汁原味不作 Filter的風格。這支酒一開瓶時那股香氣四溢十分驚人 , 那是 Meaty 同車尼子加上少許 Herbal 的混合體 , 普通一隻紅酒杯跟本不能表達這酒香味的層次。

酒友用一隻 Rediel Sommelier Series Burgundy 大杯品嚐即時將香味放大了倍展現 , 感覺就像 3D 立體電影一樣。香味在大肚型的杯室中由杯頂、杯心、杯底都展現不同香味 , 頂層是花香;中層紅果、車尼子、Spice; 底層是肉味、泥土 。

入口是柔和的酒體 , 如絲的酒味中包含細緻的酸度 , 內容精細複雜 , 約隱約現的單寧 , 一切好像風般自然平衡 , 你會覺得好像喝着一杯很舒服的梅汁或老火湯一樣 , 內裡元素完全是和階地共溶 , 而且好 Pure咁表達 , 而餘韻更是幽幽的細線般伸延是靚酒的級數 , 最後喉底卻出現一種非常實在的果味形態。

我之前飲過 Bourgogne 但與這支酒的表現完全是兩回事 , 酒友幾年前飲過此酒表現亦不一樣。這支酒以今時今日來說是 Ready to drink

這支酒未必適合玩持久戰要即開即飲 , 酒味最佳表現會在 1.5 hrs 之前

Leroy Vosne Romanee 2004

另一支是 2004 年的 Vosne Romanee , 大家都知我喜歡 Vosne Romanee 這支珍品真的差點令我暈低 ; 若果 Bourgogne 是一支花這支 Vosne Romanee 就是一片花海

這瓶酒的原材料來自 Richebourg、Romanee Saint Vivant、Brulees"、Beaumonts"及"Genaivrieres" 混合而成的。這幾塊田都是 Leroy 的頂尖產地 , 亦是精髓中的精髓 ,  而 Leroy 的 Richebourg 、 Romanee Saint Vivant 據聞水準直迫 DRC。 (某年某日我有幸同場比較過 2004 DRC 的 Echezeaux 與  2004 Leroy 的 Vosne Romanee , 我個人較喜歡 Leroy 。)

這支 Vonse Romanee 2004 香味更有立體感而且更優雅 , 那種草莓、黑莓、紫蘿蘭花香、泥土、肉味芳香搏鼻 , 每樣元素都比 Bourgogne 多一些 , 入口柔和幼滑如絲如錦 , 力度及深度亦比 Bourgogne 更具潛質及層次 , 優雅的酒味中同樣有一份淡淡的傷感 , 只是沒有 Bourgogne 般强列 , 但極之優雅舒服 , 令人一試難忘。

老實講我能從這兩支酒中感受到 Lalou 喪偶的悲殤感 , 那不是一份呼天嗆地的激情號哭 , 而是一份深藏的憂傷及無奈 。 Lalou 自己年紀也不少 前面亦不知有多少個年頭 , 面對生老病死人生必經段是一份的淡然 , 過往一切執着都暫且放下 ,一切往事亦化作幽幽的懷念及回憶 ………

由於是混合不同原產地的葡萄 , 所以酒的核心印象比較模糊 , 有人說它失去一貫風格神采 , 但我反感到這是一份 “百感交雜” 的心情 , 時間可治療傷痛 , 工作可令她暫忙悲傷 , 但始終有些記憶及往事是不能磨烕的。  試問一個硬朗如 Lalou 的人又怎能輕易放下 ?  失去至親至愛的另一半那種刻骨傷痛又豈是外人能明白??

Bourgogne 最後喉底卻出現一陣非常實在的果味形態就像是 Lalou 將先夫的懷念長留心中 , Lalou 亦想信某一天她與先夫會在天國的大門重遇及迎接她一樣 ……………

這兩支酒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傳奇 ……………..

我找不到比這首歌最能適合去形容這酒給我的感覺 , 可惜我找不到 “適當” 的片段 , 大家 “切勿誤會” 聽歌及感受那份傷感好啦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pMZhzafC3M

卧虎藏龍 – Chateau Latour 1996

a44

五大之一的 Latour 以其平感佳有如交響樂的樂章比喻見稱 , 飲過幾個 9x 年份對這酒有某程度的了解。 之前亦寫過篇 94  Tasting Notes 

今次遇上的是支 96 ;  96年的單寧較重力量比94大得多 , 現時來說亦不是時候 , 但若真的要飲此酒不可就要預咗長時間唞氣不可……

a45

大家可能立即會問要唞多久??

信不信由你答案是最少要 8 hrs 最好有 12 hrs , 我指的不是原瓶唞氣而是落 Decanter 唞氣。

Decant 的頭個鍾支酒雖然好香 , 充滿濃郁皮革、泥土、熟果香氣 , 但酒體酒味太過霸道 , 完全是住唔放一舊舊實 , 完全表達不到 Latour 的平衡性或有如樂章的節奏及細緻感 , 這時飲用真的不享受而是忍受。

Decant 8 小時 後香味酒體才叫達到一個共融點 , 酒味形態開始展露亦較易令人接受 , 若喜歡濃郁強勁及複雜性的可以這時開始飲用 , 但要看真實力仍未時候。

Decant 12 小時 這時應該是踏入高峰期 , 酒味帶黑加侖子、藍梅、皮革、杉木、雪茄盒、豆蔻、煙絲 …….. 果味、木味交融 ; 口感柔滑豐滿 , 內容複雜精細 , 精彫細琢 , 單寧 Chewy柔韌 , 最特別的是脷上好像包了一層薄膜一樣如絲滑溜非常過癮舒服 , 酸度細緻 , 餘韻是塵封車尼子及礦物感 , 果韻幽幽良久不絕。

Decant 14 小時 , 酒味依然 , 真的深不見底 , 杯中所餘無幾亦無力再戰 , 就此一飲而盡告一段落。

a46

我個人喜歡Decant 12 小時那段表現 , 那時的 Latour嚴謹、工整、平衡、沉穩力勁 , 潛而不發 , 不動如山、徐如林疾如風 , 收放自如 , 就像一位儒雅的武林高手風範 , 剛柔相濟非常厲害。 唞氣12 小時才表現到 Latour 的貴氣及真我風範它就像卧虎藏龍中由周潤發飾演的李慕白一樣。

這支酒 PR 99 俾分 , Parker 話可以 aged 50- 75 年而最佳飲用時期是 2015 – 2050 , 酒值唔值 99 分見人見智 , 但純以今天的表現來看真的有此 Ageing Potential

雨中仙子 – Champagne Salon Blanc de Blancs 1995

a51

相信大家都公認 AM 的品酒筆記十分詳細 , 肯花長時間及耐性去記錄一支酒的變化並不是一般人肯咁及願意去做的 , 好多人會話飲酒是 Relax 享受搞到好似科學實驗咁辛苦為乜 ?  這個我當然明白 , 我自己較多機會接觸名酒 , 對於如何處理 , 怎樣處理 , 如何欣賞等都要有某程度上的認識 , 我之所以長篇大論無非想做個清楚對照方便日後番查及引證 , 作為日後重遇的一個參巧。

這幾年來飲得多了 , 對葡萄酒的欣賞角度或處理手法亦有些不同 , 尢其是對一些名酒 , 幾年前飲過這兩支佳釀這天想不到我們又一次重遇。 亦因為有了之前品酒筆記為基礎我更可大膽地去嘗試用另一個方法去處理比較支酒的表現。

這次我刻意將香檳開瓶一小時唞氣才落杯品嚐。

a52

大家可能好驚訝問乜香檳都要唞氣咩?? 不怕走晒啲氣咩?? 其他牌子不敢講但有質素的香檳絕對經得起這考驗。我以前講過香檳除了飲它的泡沫質感及歡愉感覺之外還要看它中後段的變化及放暖後的形態。

對於 Salon 我自己不太喜歡在開瓶初段有點 Oxidized般的 Co2氣味 , 而且初開瓶時香味偏重於果香及力感澎湃欠缺香檳應有的優雅 , 只品其外表沒有看清它的內容。

a53

但當唞氣一小時候 , 香氣除了之前所講的青蘋果、橙皮、柚子、百合花外亦添上了杏仁、果仁、拖肥芳香 , 入口時雖無之前如潮水拍岸的激情澎湃感 , 但如 Mousse 般輕柔活潑 , 這種表達方式更顯得雍容典雅 , 華麗高雅 , 酸度的表達更顯細緻 , 各項的平衡性更佳 , 礦物感比例在尾段恰當地暗示 , 不論香味酒味表現比開瓶初期更為立體 , 我敢說Salon的真正美態是由這時才開始。                                       

在開瓶三小時後支酒就日落黄昏。

a54

這支香檳給我的感覺有如一位在毛毛細雨中舞蹈的仙子一樣 , 雨粉灑在身上般一股清涼感覺 , 雨水在舞衣的帶動形成一陣陣水花 , 飄逸靈動充滿浪漫的一幅圖畫 …………….

元旦再遇皇者 – Petrus 1961

f55

靚酒永遠在出奇不意的情况下出現 , 而唯一自己能做的就是接受命運的安排 , 一切隨緣 ………

元旦佳節這天 , AM 在心血來潮的情況下竟巧遇這支酒。 酒主素知 AM 熱愛葡萄酒 , 對酒處理亦有一手 , 就恭請 AM 飲一杯。

AM 一嗅 Decanter 發覺果香呆滯就知支酒未完全盛放 , 再一問 , , 原來只 Decant 了半小時 , 心中暗暗可惜 翻查自己筆記這支神品要 Decant 3 小時才完全開放 Decant 得果半小時難怪這麼生硬。  連忙請纓將酒來個 Double Decant 補救 , 由於人多AM 只分到一小杯 , 以這有限酒量 , 總不能養魚玩佢兩三個鐘 , 反正之前亦寫了篇詳細分享 , 就等酒在杯中發展到差不多才品嚐。

f66

酒色暗啞深沉磚色邊 , 一貫老酒模樣 ; 香味帶, 黑加侖子 , 黑櫻桃 , 梅子 ,木桶的香味 , 鉛筆 , 皮革芳香 。雖然酒仍有點緊 , 但我已能感到它的變化 , 入口柔和淡美而複雜的果味下 , 那種果木交融的渾成 , 如流雲般的酒味曲線 , 感受到一種嚴謹的規模感 , 而酒的質感就像山澗溪水的滑溜 , 而細細的單寧就像溪水下的圓石一樣 , 一動一靜一沉一浮 。它的餘韻同樣充滿細緻變化 ,果味在口腔兩側幽幽盪漾 , 脷尖出現生津然後伸延到兩側 Fine Acidity 流暢美妙 , 生津過後仍有果韻在喉底歴久不散

Petrus Merlot 為主 , Cabernet Franc 作為調味點綴 , Merlot 向來以豐盈圓潤聞名 , 若生長在沙地或礫土上就會因為缺少堅硬的骨架所以未能像 Cabernet Sauvignon 般耐久。 Petrus 的之所以特別是因為葡萄園的土地裡有黑色黏土表層而下層就有礫石和藍黏土 , 使葡萄樹的根部發展因地壓力而受到牽制 , 而酒莊必須勤於犁土才能使葡萄樹根吸取空氣作為平衡 , 使葡萄的能量集中發展在果實上。 加上酒莊採用 Green Harvest , 將葡萄產量降低 , 增加葡萄的品控 又選在正午採擇為的是不想露水濕氣弄淡了葡萄的濃郁味道 , 釀酒過程反而十分簡單。 天、地、人三者在一個奇特的支配下結合釀造了這一支被喻為皇者中的皇者葡萄酒。 以兩次的品嚐依然令人讚嘆。

f67

上一次飲這年份巳是三年前的事 , 不敢說自己對葡萄酒的認知有很大進步 , 但欣賞角度卻有新的體會。

對比上次的 Tasting Notes , 我覺得我上次已將這酒的 90% 重點說出 , 而唯一要補充的這酒的單寧做得相當有線條 , 而它的內涵充滿典雅而優美的細節 , 在不同時間它仍保持一種平衡性 , 由入口到餘韻都同樣精彩 ,  Petrus 雖算是濃郁 , 但相比現在新派的 Fruit Bomb Type 的葡萄酒 , Petrus 反覺得傳统 ; 而年青的 Petrus 絕對表現不出如上描術細節。

Petrus 就如 Pavarotti 全盛時期唱的一首 Torna a Surriento 一樣充滿伏線 , 技巧帶動高潮 , 絲絲入扣的完美演譯 ………….

2010 日所飲的第一杯酒竟然會是這支 , 這倒是個不錯的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