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 (三) – 風華追夢

風華黑后 2012

繼續鴻門宴糸列 , 第四支出場的是來自台灣的 風華
黑后 2012

初落杯即見紫黑色的酒色 , 酒初落杯時竟帶點 TCA Corked 酒般的一股濁氣 (這些濁氣其實是新酒剛釀好那一股混濁氣息 ) 我們將酒杯一搖濁氣散去後就展露出草莓、漿果、布冧、淡淡有如黑森林蛋糕般的朱古力、忌廉及梅子混合香氣。  入口是濃郁的果鮮味 , 酒體厚重 , 有如益力多般的果酸在濃郁的果味中滲透而出 , 單寧比例不算重 , 味道曲線流暢自然 , 餘韻以莓子果酸為主不算太長

這黑后葡萄有點像 Barbera 葡萄的風格 , 酒以酸度為骨格雖然感覺突出但卻流暢自然 (若是外加酸不會有這種自然的感覺)
黄國彥充份將黑后 Black Queen 這隻葡萄的原生力量爆變出來。 這支酒是剛剛新釀起的原固 , 支酒感覺很
”(Young) 元素雖然齊全但尚未能整合 , 現今我只能感受到小許結構及格局 , 但肯定是一支很有潛質但卻未成型的 Prototype , 我估計此酒要 Bottle Aged 兩三年才能看得清它的真實個性。
 
很多人會奇怪地問台灣有葡萄酒出產嗎?

台灣本土有一紅一白兩種可以用來釀酒的葡萄 , 白葡萄台灣人叫金香
,
紅葡萄則叫黑后。
黑后葡萄 (Black Queen) 由日本人在 1927 年以歐洲和美洲種葡萄雜交而成的品種 , 目前在彰化二林地區,尚可找到樹齡超過40年,甚至近50年的黑后老藤。 這些黑后葡萄的種植面積從全盛期的近千公頃,如今不到50公頃 許多這些在國外視為「國寶」的黑后葡萄老藤,卻因為「經濟價格」較低的關係,被外來的「火龍果」所取代。 

黃國彥,一個非科班出身但熱愛葡萄酒的台灣釀酒師 , 他喜愛葡萄酒而且發燒到在自己家中天台種植葡萄以圓葡萄夢。  當天台葡萄開花結果後他又有另一個更大的夢想 , 毅然放棄本身工作全身投入去做釀酒師。  親自到彰化向葡萄農夫買下葡萄 , 車房酒的方法釀造風華這支酒。  他的夢想是將幾近沒落的台灣本土黑后葡萄以令人驚艶的方法介紹給世人 , 配以 Black Queen Taiwan Terroir 這英文作為 Label 向世人展示這支是百分百台灣本土出產及釀製高水準的葡萄酒 , 同時亦借此機會協助當地農民。

我常說一支用心釀製的葡萄酒 , 會令飲酒的人感到釀做者的心意
城市人早已忘記什麼是夢想。 夢想 , 不是用來神化的 , 當一個人為了真正喜歡的事 , 就不會再猶豫並願意瞓身以行動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 而這支風華中所包含的就是一個追夢者用他的夢去感動四週的人的故事

今天這支風華” 只是一個雛型 , 它並不算太完美但卻有一股令人感動的 Passion , 因為它喚醒了人沉睡的夢想 。 而我更想問 為了夢想,它可以去到幾盡?”

資料:

http://ifuntuan.com/index.php?node=event-latest&event_id=77#.UgJafPfyypo

http://ch-9.net/archives/2211

東歐小國馬其頓 , 平易近人酒性純

葡萄酒除了分享之外 , 其中一個樂趣是可以供你不斷嚐新探索 葡萄酒的世界太大 , 除了知明的產區外亦有很多隱世地區值得大家留意

友人告之大文 Sir 會搞個馬其頓 Wine Dinner , 看一看價錢及菜單 , , 現今大 X 樂的燒鵝飯都要七十大洋一碟 , 大文 Sir event 雖然遠一點但真是極之超值 , (淨飲及淨食都抵番) , Check Check Schedule 又可以於是便報名參加。

大家一定會問馬其頓在那裡? 馬其頓位於東歐巴爾幹半島 , 東有保加利亞 , 南面希臘而北面就是塞爾維亞。  屬地中海氣候而釀酒技術源自於希臘。 除了像 VinExpo這些大型酒展外 , 香港人好少機會接觸到這地方出酒種。 究竟它們的風格及質素如何呢我自己也很好奇想試試。

 

a1

這晚酒宴的酒來自三間當地酒莊 , 價錢都很大眾化 , 當中一間印象較深的是Dudin Winery , 特別之處是全部以現代先進科技加温測監控方法釀酒 , 葡萄酒沒有經過木桶處理 , 只在裝瓶後在瓶內熟成出售。 這方法一來降低成本但若果葡萄本身質素唔掂的話都幾難搞。 正如我經常講飲葡萄酒 , 葡萄才是主角而非木桶其他後加元素 , 若葡萄本身質素好跟本不用搞太多花臣 。 正如女士化妝 樣若天生麗質只須淡拖脂粉就很好 , 做得過火就变成喬妝而非化妝了。 由於沒有木捅處理關係 , 酒的內容可能較為簡單 , 但並不表示它質素有什麼問題 , 若非資深飲家根本也未必分得出。 而這種沒有木桶元素及易飲的Wine Style正好用來日常飲用及作為 Food Wine之用。

a2

Skovin Winery Sparkling Dry 2007 – $200

90% Chardonnay 10% Semillon以傳统香檳方法配製。酒色金黄氣泡大少屬中度 , 斷斷續續。香氣帶花香 , 柚子 , 焦糖 ; 入口平和舒服 , 簡單易飲。

Fresh Seafood Mixed Salad in Truffle Oil

a4
Dudin Winery Chardonnay 2005 – $240

100% Chardonnay, bottle aged 6 month

稻草、大紅花 、蘭花、水蜜桃及一些熱帶水果的香氣;入口圓潤柔和 , 濃郁而不厚重 , 飲完有少許蘋果乾般的甜酸果味 , 清新鮮爽 , 餘韻亦有少許礦物感。由於酒的 Body夠份量 , 酸甜和諧所以用來襯清蒸一類簡單煮法的海鮮 , 效果會很理想。

 

 a5

Blue Mussels Soak in White Wine Sauce

 a6

Dudin Winery Sauvignon Blanc 2005 – $240
100% Sauvignon Blanc

花香、菠蘿、梨子、草香 ; 入口覺得它的濃郁密度拍得住支 Chardonnay ,  一般的Sauvignon Blanc都是偏薄及高酸度 , 這支能做到咁濃都自己真有點驚訝 , 它柔和舒服而酸度充足 , 仍感到絲絲的果糖甜味 , 同樣是清爽一類路線的夏日佳品。

 a7

Spiced & Sour Fish Soap in Macedonia Style

a8
Passion Fruit & Mango Sorbet

 a9

Skovin Markov Manastir 2009 – $290

100% Vrance, Stainless steel tank for 3 years and bottle age for 3 months

這支是馬其頓的原生葡萄 酒色深紫近乎黑色 , 香氣帶薄荷、香草、梅子、花香、朱古力 , 感覺有點像黑森林蛋糕。 入口的感覺有點像濃縮梅子汁少許般Jammy , 酒味濃郁鮮美 , 少許 Herbal及朱古力的微甘作餘韻 , 味覺與香味吻合真的很有蛋糕 Feel  它的甜酸梅子果味原味特質 , 正好對應鴨胸及西班牙鵝肝兩種 , 原味對原味互相呼應 , 鴨的肉味及鵝肝的油酥味亦得到調和及平衡不至於肥膩 , 而最底層是煎香 Risotto , 由於澱粉質吸味的緣固若換上木桶元素的葡萄酒果味一被澱粉質吸收就會剩下單寧粗嚡及煎香 Risotto的飯焦的焦燶苦味 , 酒與食物負面的東西出晒來會十分難吃。 這支沒有木桶元素的Markov Manastir拼落 Risotto 已是避重就輕的一個配搭了。

a10


Pan-fried Top Spain Foie Gras and Duck Breast with Pear and Risotto Cake

 a11

Dudin Winery Akrato Barrique Merlot 2006 – $420

100% Merlot with French Oak


這支完全是一支新世界風味的
Merlot , 花香、布冧、朱古力 , 柔和易飲與之前沒有木桶處理的那些多了些複雜元素

 a12

Mixed Grilled Platter Spiced Herb Grill Lamp Chop and Chorizo Sausage in Mediterranean Style with Mixed Vegetable and Couscous

 a13

Kamnik Winery Temjaika 2010 – $320

100% Temjaika

另一支原生葡萄釀製的甜酒 , 由於地中海氣候關係不能像法國般用貴族霉的方法 , 只能在葡萄發酵到 5%左右就用方法停止發酵過程 , 藉以保留葡萄的本身的糖份 花香、蜜糖、橙皮、竹蔗、Herbs ; 入口輕盈 , 甜酸適中 , Quite Refreshing , 簡單易飲。這些風格是最吸引女士的元素。

 a14

Ricotta Cheese Cake with Wild Berries Couils and Almond Trlip

大家不能以 Fine Wine 的角度去比較這些酒 , 更千萬不要在這類量產形的葡萄酒中去尋找什麼個性” , “特質” , “個人之處 若換個角度去看若沒有木桶處理過仍能做得咁濃郁、結實、充滿 Flavor , 亦算是值得欣賞的因素。 以上述每支酒的 Price Range來說 (可能仲有Discount) 唔難飲已算十分難得 。 常言道一分錢一分貨 , 做人要公道合理 , 學習怎去換個角度欣賞 , 不論平酒貴酒也有它的享受樂趣

 

 

酒莊資料

Dudin Winery

http://www.dudinwinery.com.mk/DefaultE.htm

Skovin Winery

http://skovin.com.mk/uk_wine_r_markov.htm

Kamnik Winery

http://chateaukamnik.com/chateau_kamnik.html


Wine Supplier

Vinci Pacific : wine@vinci-hk.com

Tel : 28815661

惡女大翻身 – Domaine Digioia Royer Chambolle Musigny Les Fremieres VV 2007

r3

朋友入了支 Chambolle Musigny 但試過後覺得這酒相當難飲 , 對它極之失望而將酒打入冷宮。 酒友知我喜歡 Chambolle Musigny 這天機緣下談論講開這支惡搞的東西 , 好奇心驅使下來個人棄我取 , 向他要了一支試一試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初開瓶時酒色帶深紅寶石一貫 Burgundy 的酒色 , 香氣帶不俗的玫瑰花、士多啤梨、荊剌感的 Spicy 感覺上這支酒不似Chambolle Musigny 那種柔和嬌美的女性而是接近 Morey Saint Denis 的那種野性。
開瓶後十五分鐘後初試第一口 , 第一感覺是一股濃郁而强烈的複雜性 , 帶潛勁的酒精感 , 果味好淡 , 中段帶着 Black Coffee 的苦澀及水淡收結果味在這階段的比例上感覺偏淡 , 而且酒體並不圓潤欠缺一點承托 , 而那種苦澀及複雜性因為果味及 Body的不足令人覺得頗突出 ; 無可否認它絕不討人喜歡 , 難聽一點可說是頗難喝 這時我反應地看一看酒標懷疑自己有無攞錯酒飲。
如此這般唯有俾啲時間佢靜觀其變 , 我每十五分鐘一試觀察進度 , 這段期間香氣向着好的方向變化 , 但反觀酒味依然令人失望

r2

1.5小時過後再次品嘗 , 成熟甜美花香中帶着深沉的內容 , 花香有着一種難以表達的複雜香料及辣味 , 以香氣來說無疑是十分迷人 ; 但酒味的變化始終不能吻合香味那種甜美成熟感 , 酒味仍然是那種乾澀、平淡、礦物感重 , 酸度隱約 , 果味偏淡的表現 , 基本上一支酒不好的東西通通有齊。 以 Chambolle Musigny 的認知來說 , 我覺得它的木桶比重太高 , 但果味元素未夠强靱去承托 , 果味的酸度元素亦被淹沬形成一種失衡 , 令人感到它柔美不足但兇悍有餘以講求温婉小家碧玉般的 Chambolle Musigny 來說這種 Wine Character 絕對是十分兇悍惡搞 , 頓然明白為何酒友對此酒有如此負面評語及失望。

我心中奇怪的是這酒的香味確實不俗 , 無理由酒味如此不濟 , 於是我再一次將酒靜放一傍讓它繼續變化。

r1

大約是開瓶 2 – 3小時 , 這支酒來了一個惡女大翻身 , (並非對女士不敬只是以住用開女性去形容 Chambolle Musigny , 作一個劃一咁解), 這時的酒香巳變成芳香的熟果、玫瑰、玉桂、甘草、Sweet Spice 香味仍然迷人但酒味中那份難頂的木桶感漸漸退去 , Pinot Noir 應有的果味層次及酸度骨架開始重現 , 酒味這時達到了一個平衡點 , 這酒本身的 Image不是太清晰 , 這時的複雜性恰如其份 , 單寧在齒間輕輕遊走 , 餘韻是不俗的礦物感及深長細節 , 這時這刻才真正表現到老樹葡萄應有的特性表現。 由於 2007  Burgundy是弱年一般的收結較水淡 , 而酒亦忠實反映了年份的特性。以今時今日這酒的風格推算 , 起碼要擺返十年八年才叫 Ready to drink

這酒的表現令我十分好奇 , 在網上找到它的資料 , 才發覺它用了 15% – 25% New Oak , 難怪木性如此堅重。 在葡萄種植一項中出現了 Lutte Raisonnee 一詞 , 簡單來說這方法可說成 “半” 有機耕種 。 這種耕種法很有彈性 , Wine Maker 可以有限度地使用農藥 , 但 Lutte Raisonnee 這耕種法沒有官方標準法規 , 而且存在很多灰色地帶 , 一切全憑 Wine Maker 的自律及良心去做。 這耕種手法沒有好與壞的定律一切只能作個參巧。

http://www.ledomduvin.com/2009/07/biodynamic-organic-sustainable-lutte.html

這支酒的唞足氣前後完全是兩回事 , 前段幾小時的酒質 (不是香氣) 經歴就像經過 King Kong 那部戲中那個蠻荒恐怖的原始森林 , 而後段卻是平淡的隱世村莊 , 酒的發展可說是充滿戲劇性。  另一問題是它的香氣又確真不錯 , 以為它酒味好似香氣咁好 , 但偏偏又有好大落差 , 風格如此又真的不易欣賞就像梵高的畫一樣有些人很覺得它很有價值 , 有些人唔知佢畫乜 , 好難話佢好與差 , 選擇與否就留給大家決定。

r4

酒莊資料

http://www.bourgogne-info.eu/html/michel_digioia.html

罕見港產釀酒師 , 用心傳意值支持 – Gathering at Fofo by El Willy

x1

酒友邀請這晚出席了一個有趣的品試聚會 , 在未講品試主題之前先講講我們去的那所餐廳 – Fofo by El Willy 。 它位處於繁華的中環威寧頓街蘭桂芳附近 M88 頂樓一個 Penthouse , 餐廳分兩層下面一層是餐廳頂層是個露天的天台平台。

餐廳內設計清雅時尚令人舒服。餐廳位處單边位置 , 窗外雖非海景但華燈夜幕亦有一番觀景。

樓上頂樓是露天平台 , 地方頗大一邊是中環半山夜景另一面則是繁華的商業大廈 , 這裡 Bar 枱坐位齊備置身當中真有份大都會的感覺 近日天寒地凍身處户外大家都可能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寒意心都震埋”, 而餐廳竟設有如此特式的暖燈  我當晚都見到很多上班一族工餘飯後圍爐共聚 , 暖燈燃點紅紅暖火真是寒意盡消 , 在這環境下把酒言歡確是十分寫意的一回事 , 一個 Restaurant 兩種配套亦真夠貼心。

餐廳老闆娘話餐廳適逢開業一週年 , 現在逢星期二晚會 Free Corkage 。在交通便利的中環心臟地區有如此安排 , 對我哋一班飲酒佬來說真是個 Great News

當然食物質素及價錢亦同樣重要 , 香港做西班牙菜的餐廳不多 ,  AM 看過餐牌以中環蘭桂芳一帶及配套來講價錢合理 , 而且菜式味道亦十分不錯 , 我雖對食物無乜要求亦不是什麼食評人士 , 但什麼是好食都有自己的一套口味。  這晚由朋友點菜發版 , 菜式配搭新味道亦十分不錯 , 雖然每人一件但份量亦十分足夠。

當晚屬 Causal 聚會而我亦沒有詳細記下每度菜式的名字 , 菜式名字只是斷估不知是否準確……….. 

Iberico Ham

x8

Scallop Ceviche

x9

Garlic Prawns

x10

Foie Gras

Beef Cheek

x13Organic Egg on a nest of shoelace fries & onions with iberico ham
x14

Crispy Suckling Pig

言歸正傳這晚的聚會是會見一位港產年青釀酒師 – 劉涵濤 , 他在知名酒莊學藝 , 現在澳洲 Yarra Valley 購入葡萄釀製自己的一個品牌 – “” 。 目前他旗下有兩支酒一紅一白 , 而除了兩支外亦帶來了一些 Barrel Sample 給我們一班飲酒佬品試 , 看一看大家對自己出品的意見。

x16

第一支出場是一支由 Cabernet Sauvignon 釀制的 Rose。這 Rose 的色水比一般 Rose 橙紅 , 香味帶些花香、熟車尼子、欖仁、Spice、紅花。 酒味濃郁柔滑 , 果味成熟帶甜 , 難得酒中感到少許單寧質感 , Wine Style自然餘韻悠長。 Rose 一向給人一種輕飄飄口味淡的感覺 , 很少飲到一支咁濃郁豐厚的 Rose

x18

這酒莊的 Label 設計十分特別搶眼, 中英雙語之外而字體非常日文化 , Label 上的老虎卻很中國化。由於 2010 的生肖是虎年所以 Lable 上以老虎為標記。換句話說有心人真係可以儲齊十二生肖。

接下來是六批共十二支要品試的紅葡萄酒。

第二批是兩支不同葡萄 Merlot / Carbernet Franc 釀製的試板。

(自己較喜歡支 Carbernet Franc)

第三批是同一 Cabernet Sauvignon 但以 Natural Yeast Artificial Yeast 在酒味上的分別。

(在兩支中 Artificial Yeast 有較多細節 , 而 Natural Yeast 較自然及幼滑)

第四批釀酒時以 Pressing Free Run 在酒味上的分別。

(Pressing 的酒味及單寧較濃郁 , Free Run 則較輕盈近似 White Wine 的Texture 及酒味曲線)

第五批是浸皮四星期及浸皮四天加技幹混合單寧對酒味上的分別。

(四星期浸皮的單寧及果味混合得更自然及元素更緊扣)

第六批是同一葡萄以法國兩處不同產地的木桶釀製對酒味上的分別。

(優質木桶的密度及木質元素對單寧平衡性有決定性影嚮 , 靚桶真是有其價值 , 但釀酒成本亦要考慮)

以上六批的比試在酒味變化上有些分別頗大 , 但有些則分別但並不明顯。

AM 以前讀葡萄酒時雖然從不同書本中看過一些有關釀酒技術的書 , 但亦明白到葡萄由種植至收成及釀酒 , 當中所涉及的知識技術及經驗變數太多。 釀酒可以說是一門藝術 , 有釀酒師窮畢生的時間去釀酒 , 我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自己睇一兩本書就可以學懂而亂拋書包。 AM 更不打算在此長編大論去分晰每支酒的分別 , 因為當中的分別只針對某一特殊情況 , 不能攏统指出什麼方法是好什麼做法是不好。而且釀酒技術這層面的東西對於 Consumer 的意義並不十分大 , 因為一般 Consumer 所注重的只是 End Product 的質素及價錢是否合理 , 喜歡不喜歡就是這樣簡單。  就算真的喜歡一支酒亦未必會深究支酒經過什麼程序釀做出來。  正如我喜歡一對揚聲器 , 我只須知道如何令它靚聲並不須要知道它當中的線路系统 , 物理及聲學設計一樣 , 這就是用家與 Wine Maker 的分別。 這晚經驗對我來說是個有趣的參巧。

x20

試完六批就到最後的一支 Cabernet Merlot 2009

深紅酒色 , 酒散發着強勁紫羅蘭花香 , 布冧 , 松木 , 非常 Perfume ; 入口柔滑斯文 , 沒有澳洲酒那種澎湃及富壓迫感的果味 , 木桶元素柔和 , 風格較為自然而不妖艶 , 平衡性尚算不錯。由於 “傅 “是 Natural Yeast 發酵 , 所以表現自然 , 而混合葡萄及用40% 舊木桶關係 , 酒的木單寧複雜性不是太多 , 內容可說是較為簡單 , 而且十分醇和易飲 。這支酒可歸類為 Party Wine Causal Drink 一類。

x21

今次的品試中我覺得與澳洲本土一貫大大件的風格有頗大分別 , 老實講若 Blind Tasting 我只能估到是新世界酒 , 未必估到是澳洲出品。 個人覺得在酒味內容上木桶的元素及酸度比例上若能多一點可能會更加可人。

釀酒是一條漫長而又很艱辛的路 , 是與天時搏鬥與葡萄園結合的一份終身職業。 天、地、人結合才能釀出好酒。葡萄酒更可說是釀酒師的心血結晶 , 亦可反映他的心態取向。以現在一切以金錢掛帥的投機年代肯捨棄而歸田去做酒 , 而釀酒的手法是以傳统而偏向自然的一派 , 這份堅持及用心絕對令人敬佩及支持 。

劉涵濤 , 努力吧!!!

酒莊資料

http://chuan-wines.com/

 

沙漠中的樓蘭

c1

神水第八期故事中有提過一支在戈壁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出產叫樓蘭的葡萄酒 , 心中對它倒是十分好奇 , 幾經轉接在偶然的機會下托朋友揾到一支 , 山長水遠帶回來給我品嚐。

c2

酒標雖然同漫畫中有點出入 , 但兩者都叫樓蘭而亦是來自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 查證後知道漫畫中的酒標是舊包裝 , 而我那支的是新包裝 , 所以不會搞錯。

c3

在酒樽背後印着兩段細到要用放大鏡才看到的一些資料 , 原文節錄如下:

樓蘭的酒莊及葡萄園位于戈壁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之間的吐魯番盆扡。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以及悠久的葡萄栽培歷史 , 培肓出優秀的法國赤霞珠品種葡萄 , 加之現代歐洲先進的設備和釀造技術 , 精心釀制出品質高貴的赤霞珠干紅葡萄酒 , 並經過七個月以上的法國原產橡木桶陳釀 , 屬樓蘭葡萄酒的精品。

酒精度 12% 糖度 < 4g /l ; 保質期 10 

國外總經銷 Luray Limited Tel: 28696178

1999 樓蘭文化主題選自代表古龜兹石窟文化最高水平的克孜爾千佛洞壁畫群作為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燦爛明珠 , 古龜兹石窟壁畫直接傳承公元3.4世紀佛教藝術 , 同時對佛教藝術進行了民族化的融合與改進 , 在其壁畫中反映了本民族所持有的情趣 , 從而逐漸形成了極富裝飾性的藝術風格。

一看酒標竟有保質期日期 , 心想葡萄酒當飲品一樣有保質日期 , 這倒是大開眼界 , 數數日子剛剛過了兩星期應該沒有什麼大礙吧?

將酒開瓶 , 一股有點 Corked 酒的臭蛋濁味隨即飄上 , 心裏暗罵 “唔係化 ” , 但係仍嗅到絲果香 , 就等它一等吧 ………

c34

酒色暗啞帶點磚黄 , 有點似八十年代的 Burgundy 色水 , 酒色尚算通透而且掛腳緩慢。

半小時過去 , 酒那股蛋濁味散去了 , 繼而是車尼子 , 梅子的果香 , 入口仍有點緊 , 果酸充足 , 心中暗自慶幸技酒雖然有點 Downhill , 但仍有生命力 , 於是再放在一傍讓它慢慢發展。

再過半小時後 , 酒香變得自然帶些鹹菜 , 酸梅 , , 車尼子 , 亦有點 Smoky 入口酒體輕柔 , 酸度頗高 , 單寧已完全溶化 , 平衡性尚算可以 , 而收結帶少許 Mineral , 感覺上似一枝 Burgundy 的村級酒。一直飲下去就發覺它沒有太多變化及深度 , 而且影像模糊 , 有點像失去靈魂的空軀殼一樣 , 質素只是一般餐酒的級數 , 令人提不起勁繼續飲下去 , 同漫畫中的部份情節有頗大距離。

幾年前飲過支叫 “異域” 的新彊葡萄酒 , 對比過大家都沒有太大驚喜 , 這支樓蘭雖然簡單但始終似一支葡萄酒而非一支化學品。

這篇有提及過樓蘭酒業這公司的一些報導:

http://www.winechina.com/html/2008/04/20080416301.html

這篇文章有介紹新疆的風土地理資訊:

http://www.9world.cn/JSJwh/wh/200903/20090319170538.shtm

 

叫做飲過 , 還個心願。

西葡佳釀放異彩 , 價平質佳驚喜來

w1

這個月的Wine Group聚會 , 在新婚不久的酒友家中舉行BBQ , 一行連大連細廿人幾乎踩冧人哋屋企。

w2

我試過好多次用葡萄酒去配BBQ 效果都唔係咁理想 , 真係平嘅難飲貴嘅浪費 , 好難揾到啲合心水的選擇 , 所以連我自己好少去為這些活動寫酒評。

燒烤一般都是即燒即食 , 食物熱辣辣而且味道較濃 , 燒烤不論海鮮或肉類都一般會較為乾身 , 有時亦難免帶點燒焦炭味。 由於食物較乾身及偏硬 , 人好自然會找一些口感涼快、順滑、柔潤、甜美的飲品去對冲平衡 , 所以那些厚重、濃味、高酸、硬單寧的葡萄酒只會令人更疲倦 , 而且高酸 , Dry、硬單寧更會令口感乾上加乾 , 而單寧會帶出炭焦味的苦 , 做成不舒服及反效果。 另外葡萄酒的複雜性及纖巧亦會被濃味食物覆蓋及乾身食物瞬間吸收 , 會完全失去 Details , 變成浪費。

原本今次亦不抱太大期望 , 但當晚的葡萄酒真的十分精彩 , 若不作少少分享實有點可惜 , 所以憑記憶作個簡短記錄。

今次的 Wine Theme 是西班牙及葡萄牙的佳釀 , 酒價平均以三百大洋為主 , 但以價論質素絕對是平、靚、正超班之選。

全部酒除 Sparkling 外只作原瓶唞氣一小時才飲用。

w3

(1) Noche Y Dia Cava Brut Nature NV ~$11x

Cava的澎湃而充滿活力的氣泡 , 加上實在的質感及新鮮的果味 , 而且酒中沒有過量的 Yeast , 簡單得來清爽 , 配襯海鮮類燒烤 , Refresh 之餘亦能吊起海鮮的鮮味 加上價錢抵買真的滿足得無話可說。

w4

(2) Anta Banderas, A10 2006 ( Spain ) ~$37x

一支Tempranillo混合Cabernet SauvignonMerlot的西班牙酒。 成熟輕盈而不單薄、優雅而富層次變化 , 味道非常和諧及甜美 , 有點 French Style,  我越飲越鐘意的一支。

http://www.antabodegas.com/productos.php?lang=en&f=8

w5

(3) Mouchao 2003 ( Portugal ) ~ $50x

果味鮮甜而舒服 , Meaty幼滑而 Long finish。

http://www.wineanorak.com/alentejo/alentejo_7_mouchao.htm

w6

(4) Dom Rafael 2006 ( Portugal ) ~$14x

很難相信這價錢的酒可以如此耐力深沉 , 當日無甚特別 , 酒友取走餘下的 1/4 支 , 事隔兩天再飲 , 依然好飲 。而這酒友並非一般等閒之流而是 AM 經常提及玩 Blind Tasting 出神入化的長老之一 , 這酒的表現令人錯愕。

http://www.vinogusto.com/es/external-url/84847/www.mouchaowine.pt?u=aHR0cDovL3d3dy5tb3VjaGFvd2luZS5wdA==&ut=p

w7

(5) Vallformosa Tinto Reserva 2001 ( Spain ) ~$13x

鮮味車尼子的夾雜皮革及 Gamey的香味 , Sour Cherry中混合了淡淡的冬菇 , 丁香 , , 酸度尤其優美又夠 Spice。一支八年酒仍然充滿活力 , 如此價錢令人啞口無言。

http://www.vallformosa.es/ang/pdfs/NOBLE-RESERVA.pdf

 

同一酒莊的三個精選

w8

(6) Cortes de Cima Vinho Tinto 1999 ( Portugal ) ~$29x

56% Syrah, 20% Aragonez (Tempranillo), 11% Cabernet Sauvignon, 8% Petit Verdot, 5% Touriga Nacional

車尼子 , 布冧 , 薄渮 , 朱古力 , 最妙是帶點煙燻味 , 這支酒的口感可以說是 Beautiful & with Excellent Balance

http://cortesdecima.com/products/wines/cortes-de-cima/

w9

(7) Cortes de Cima Syrah 2003 ( Portugal ) ~$34x

這支與其餘兩支風格上十分近似 , 而這支由 Syrah釀製甜美中表現了青椒、甘草的 Spicy

http://cortesdecima.com/products/wines/syrah/

w10

(8) Cortes de Cima Aragonez 2004 ( Portugal ) ~37x

這支酒除了成熟的布冧及雲尼拿外 , 還有淡淡的玉桂Cinnamon , 口感沉實甜美而具層次 , 型格結構俱佳。

http://cortesdecima.com/products/wines/aragonez/

w11

(9) Quinta de Cabriz Dao 2004 ( Portugal ) ~$25x

一支由葡萄牙本土葡萄 Touriga Nacional, Alfrocheiro & Tinta Roriz. 混合釀製的佳釀 , 略為重身 , 除甜美朱古力果味外 , 有如香料拼盤的內涵 , 口感柔美不在話下。同樣 fine and elegant.

http://www.wineanorak.com/dao3_daosul.htm

w12

酒友從亞塞拜彊帶回來的一支酒 , 感覺有點怪異另類。

不要以為誤會這些酒只適宜作燒烤之用 , 其實支支都好有 Style , 更可喜是見到支支都果味充足而不失優雅層次 , Body柔滑又夠承托力 , 單寧幼滑易飲 , 完全擺脫過往一些粗獷、粗嚡、碩大無朋的印像 , 質素絕對能媲美貴 2 – 3倍的價錢舊世界酒。

w14

我最近就用一支西班牙 (10) Bodegas Arzuaga Tinto Crianza 2006 去招呼朋友 , 個個都話好飲仲以為飲緊支 94 Bordeaux 二三級莊價錢過千的佳釀!! 以一支 $370 的西班牙能有此質素 , 西班牙及葡萄牙酒兩地釀酒水準進步之快 , 真令一眾酒友為之側目 , 大家千祈唔好走漏眼。

Wines from:

(1, 2) Bacchus Fine Wines ( Asia ) Ltd 

http://www.bacchusfinewines.asia/

(3 , 4) BBR

http://www.bbr.com/about/hong-kong?linkid=login

(5, 6, 7, 8 , 10) Wine Culture Ltd

 

 

再見 Dolcetto

t1

近排酒聚一個接一個欲罷不能 ………..

這晚出席了一個極具教育意義的蒙瓶品試 , 試了一白十七紅 (是否有點震驚?)

除了支白酒外其餘全部用黑膠袋蒙瓶寫上白色數字以作識別 , 黑袋白字酒陣一字排開 , 好有警署認犯 Feel

我們事前只知今晚所試的是市面上容易買到 , 價錢在二百左右的意大利葡萄酒 , 全不知是什麼葡萄 , 什麼牌子 , 什麼年份 , 而品試的目的只有一個 : “以這樣的價錢你會買嗎?”

品試員共有十四位 , 全是經驗豐富的飲家 , 除白酒外其餘十七支分三批品試。

由於酒太多的關係不能全部格落肚 , 所以採取專業品酒 Taste & Split方法 , 試完就吐 , 只有好的才回頭翻綽

$2xx Price Range的意大利酒 , 當然不能要求有 Appreciation Wine 的內涵 , 但果香怡人 , 有果有酸 , 有前有後 , 飲落舒服 , 作為日常 Daily Wine 這個評分標準理應合理

十七支紅葡萄酒來說都乏善足陳 , 除了三幾支勉强叫做較香 , 易飲 , 平順之外 , 大部份都會令你不吐不快 整體來講離不開 酒體濃厚 , 但果味相對薄弱 , 高酸 , 乾身 , 高單寧 , 嚡口帶苦澀 , (酸苦嚡澀的味覺比例竟佔整個味度層次的1/3 – 1/2)。 有些果味重的就So4 , 一係就好 Artificial , 頭重尾輕 ; 有幾支較工整的但又英雄氣短  , …….. 總之心情越試越沉重 , 越試越無心機 , 真的試到個個嚡口嚡面果隻。  大家亦要期望我嘥心機時間去為每支酒寫酒評。

t2

受靶三月 , 豬乸變貂嬋 , 同場唯一的一支 Gavi真的十分可愛。

幾經艱苦終於捱完十七支 , 最後開估 , 大家都大跌眼鏡 , 原來是意大利 Dolcetto , 有好多仲熟口熟面 , 經常在酒舖會見到 , 而且當中有少出名酒莊出品 , 但水準反不及幾支平價貨 , 可見名牌與質素未必成正比。

t3

左至右

1) 2007 Fontanafredda Dolcetto d’Alba le Lepre $160 

2) 2007 Bruno Giacosa Dolcetto d’Alba Falletto $220

3) 2007 Armando Parusso Dolcetto d’Alba Pian Noce $200

4) 2007 Luciano Sandrone Dolcetto d’Alba $200

5) 2007 Rizzi Dolcetto D’Alba $120 ***

6) 2007 Massolino Dolicetto d’Alba $210 **1/2

t4

左至右

7) 2006 Elio Altare Dolcetto d’Alba $200 ***

8) 2006 Paolo Scavino Dolcetto d’Alba $250

9) 2006 Beni Di Batasiolo Dolcetto D’Alba Bricco Vergne $170

10) 2005 Giacomo Grimaldi Dolcetto d’Alba $180

11) 2005 Alario Claudio Dolcetto di Diano d Alba Montagrillo $190

12) 2005 Azelia Dolcetto d’ Alba Bricco dell’Oriolo $250

t5

左至右

13) 2004 Mauro Molino Dolcetto d’Alba $190**

14) 2004 Albino Rocca Dolcetto d’Alba Vignalunga $190 (Corked)

15) 2004 Domenico Clerico Dolcetto Langhe Visati $230 

16) 2002 Giovanni Manzone Dolcetto d’Alba la Serra $140 

17) 2000 Aldo Centerno Masante Dolcetto d’Alba $230

紅色的是較為似樣的 , 其餘的巳完全忘記了………

t6

翻查有關 Dolcetto 這隻葡萄的資料:

http://www.answers.com/topic/dolcetto

Dolcetto wines have high acidity and are usually deep purple in color. They have perfume bouquets and rich, fruity, ripe-berry flavors, sometimes with a slightly bitter aftertaste. They should be drunk young before the fruit starts to fade.

Most Dolcetto is found in the Piedmont region of northwest Italy, where many of the top estates produce Dolcetto on less favoured sites as an “early to market wine” to generate some income for the winery while the Nebbiolo and Barbera are being matured.

再印證所試的十七支 , 無可否認有很多又真的頗 To Style 而因為 Dolcetto 這葡萄較早熟 , 酒莊以多產來增加酒莊的現金流 , 在市場角度上又無可厚非 , 亦有其存在需要。

亦因為成本問題 , 酒莊不會花太多人力去為葡萄除梗、挑選葡萄 , 甚至遲擇 , 而且大多用不銹鋼桶發酵而亦不會用昂貴的木桶釀藏 , 加上壓汁時會攞得幾盡 , 可能因為咁原因令葡萄酒的果味薄弱 , 高酸、單寧及苦味較多。

我最多只會買 Dolcetto 來襯意大利菜用 ,  淨飲會是頗辛苦無趣的一件事 。

Wine Tasting 唔使多 , 唔使貴 , 但係就要有所得着 , 即俗稱 ”應” 。 今次是一個很有教育意義及 “應” 的品酒經驗 ,  令我知道什麼適合自己 , 真要多謝一聲搞手。

對於 Dolcetto 我會說 ”只可一、不可再” , 自己 Quota有限 , 寧願俾多少少飲好啲。除非有朝一日 Dolcetto 能有進化突破 , 由青蛙變成王子 , 否則 Dolcetto 都不會在我心水選擇中出現。

意國小品輕淺嚐 , 稀有葡萄展所長

f1

正所謂拳不離手 , 曲不離口” , 種種原因這個七月自己真的少飲了很多 , 有時真怕自己對葡萄酒的感應能力變得遲頓及退化……..

這是一個久遺了的主題品試  , 酒友 Maria 在北角一所小店搞了一個酒聚 , 試了幾款較為罕有的意大利葡萄酒。雖然選的酒並非什麼大酒 , 但未嚐是一個好的練習機會 , 又可熱熱鬧鬧見見班朋友。這晚可謂非常忙碌 , 除了一邊品酒食飯分享感受及作記錄外 , 還要指導幾位友好如何拍攝食物照及講解一些攝影的基礎問題 , 真係一心幾用 , 顧得個頭來忘了腳 , 忙得不易樂乎 , 所以 Tasting Notes 略為簡短。

f4

La Colombera, Meo 2007 

Grapes : Cortese

淡黄酒色下散發草葉花香 , 青柚子 , 淡蜜瓜 , 薏米 ; 冷凍時口感清新鮮爽 , 中型酒體下有着棉花般的 Yeasty質感 , 少許礦物 , 乾身 , 酸度隱藏在 Yeasty 的質感背後 , 放暖一點更覺明顯 , 這種薏米及棉花的質感 , 應該來自酒發酵後在酵母浸瀝一般時間以增加其質感而引至 , 這支酒活脫是一支放暖後沒有氣的香檳 , 一支易飲的table wine

f5

La Colombera, Bricco Bartolomeo 2006 

Grapes :Cortese + Citronina

這支酒落杯時有些 Lazy Bubbles 在杯邊 , 白酒為何有氣泡存在?

這是由於酒在發酵過程中 , 酵母菌必須在 10C – 32C 度的環境温度內進行 , 白葡萄酒很多時會採用低温度發酵以保存葡萄的細緻風味 , 較低温度同時令某些酵母進入休眠狀態 , 而白葡萄酒入樽前亦較少進行高密度 Filtration , 令葡萄酒內仍有少量酵母存在。當酒出廠後由於運用過程及存放環境温度改變 , 令酒內的小量酵母再次蘇醒並繼續發酵 , 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小量二氧化碳就會保留在酒內 , 所以當倒酒時環境氣壓及酒杯温度就會令這微量的二氧化碳釋放出來 , 這就是 Lazy Bubbles 的原因。

這瓶酒由於由兩種葡萄混合釀製 , 與之前第一支 Meo有七成近似但無咁香檳 , 風格上更 Clean & Light 但質感上並非如水般薄 , 反而有少許淡淡的草菁及香草感 , 感覺有點似 Cold environment Sauvignon Blanc

f6

La Colombera Timorasso 2005 

Grape : 100% Timorasso

這是第二次試這支酒 , 一種幾乎絕種的意大利葡萄 , 可能年老關係酒色變得深黄帶金調 , 香氣有如Honey Dill , 青蘋果 , 淡白花香 , 草菁 ; 口感棉韌有如棉花般的質感 , 這種質感多數來了酒在發酵後的Lees上一般時間才有的表現 , 蘋果皮的清爽酸度 , 少許乾身 , 中後段有如礦泉水般充滿礦物感延至收結 , 味道自然 , 由於質感中厚 , 酸度足及有豐富的礦物感 , 如果早二年飲味道會更佳。

f7

La Colombera Vegia Rampana 2004 

Grape: Barbera

很不幸當晚我們一枱的一支 Corked 了。

借了隣枱少許作品嚐 , 淡淡的花香 , 新鮮的車尼子 , 連着草菁及青椒的嫩辣 , 中型而流暢的酒體 , 乾身及高酸的骨架 , 酒的個性來得簡單 , 這類風格正是匹配意大利菜的上佳元素。

f8

La Colombera Arche 2004 

Grape : Croatina

成熟的車尼子 , 紅櫻桃 , 花香 , 少許有如花粉的 Powdery , 令人有種甜的感覺 ; 入口果味圓滑 , 仍然有少許酒精存在 , 酸度較乾 , 頗有意大利酒的內容及複雜性 , 酒味曲線是三支紅葡萄酒中最長的一支 , 餘韻是悠然的葡萄皮單寧。

f9

La Colombera, Suciaja 2003 

Grape : Nibio

雖然仍是成熟果味 , 但明顯在內容及細節比上一支 Arche來得簡單。

f10

Bera, Moscato d’Asti DOCG 2005

Grape : Moscato Bianco

這是第二次試這一支意大利氣泡甜酒 , 輕巧的梨子 , 淡淡的蜜糖 , 幼細的酸度及線條 , 清爽怡人又不失雅緻 , 輕盈中又帶點斯文 , 5.5% 的酒精 , 雖然年份較舊 , 久缺點鮮果 , 但不失為一支很有質素的 Moscato D’Asti

f11

Marzadro La Mia Grappa UVA Rosse 2001

Grape : Merlot Maraemino

意大利 Grappa 酒精由 37.5% – 60% , 屬於 Grape based Brandy。自己酒力不勝 , 為保清醒及怕酒後失儀 , 一向對高酒精度的 Spirit都會保持距離 , 淺嚐一口如我國茅台 , 已知不是自己杯茶。

f12

相靚未必等於好食 , 小店的食物水準是一般過一般 , 提也罷

f13

法式吞拿魚片伴日式芥茉汁

Seared Slice of Tuna in Fench style with Wasabi Sauce

f14

黑松露忌廉湯

Wild of Mushrooms Soup with Black Truffle

f15

凍鵝肝多士伴雜菜沙律

Green Salad with Foie Gras Toast

f16

芝士焗原隻蘑菇田螺

Baked Escargot with Mushrooms with Mozarella Cheese

f17

碳燒牛仔骨併羊扒伴意大利野乾菌汁

Char-grilled Short Ribs with Lamp Chop in Italian Porcini Sauce

f18

芒果芝士蛋糕 Mango Cheese Cake

La Colombera 酒莊資料

http://www.lacolomberavini.it/uk/vigneti.htm

 

 

隆河叠映兩生花 – Qupe Marsanne 2006, Santa Ynez Valley USA

q9

近日探子回報 , 有幾款酒風格頗為特別 , 於是買回來逐一品試

這瓶使用法國南部隆河區的葡萄 87% Marsanne, 13% Roussanne 釀製的白葡萄酒 , 基本上做得相當 To Style 淡黄色的酒身 , 水色邊 ; 香味中帶有花香 , 竹蔗 , 橙皮 , 薏米 , 香桃 , Quince ; 入口有點似 Sauvignon Blanc 的高酸度 , 但並不是刀尖刺人的那種凌厲 , 而是似橙皮或青蘋果的那種Refreshing清爽 , 隨後是柔和如絲有密度的酒体 , 非常Creamy及杏仁 , 酒味中的木桶風格明顯 , 中後感到小許木單寧在脷上停留 , 尾段有小許微苦 , 而餘韻有點濕石的 Mineral

q10

這酒簡單得來舒服 , 自然而平衡 , 雖非典雅高貴 , 但清新可人 , 夏天用來淨飲或襯些 Light Cooked , 清炒海鮮或西式沙律 , 中淡味芝士 , 小許煎炸食物如泰式春卷之類的食物 , 理論上絕對可以溝通。而執筆時我有種較激的想法是找它與印度烤雞烤羊肉腸去 “激撞”一吓應該會擦出火花及頗過癮的化學反應。

這酒雪得太凍會頗酸 , 放暖後香氣更開放 , 酒的木桶風格更趨明顯苦味較揚 , 我覺得10 – 12’ C的微涼温度會最為合適 , 簡單做法是支酒在冰桶冷凍後敢出 15分鐘後才開始飲用 , 當飲到覺得木味太重時再放回冰桶降降温就 OK

忙記一提 這支是美國加洲中南部 Santa Barbara Country 中的 Santa Ynez Valley 的出品。 70年代有一班釀酒師覺得加洲的風土氣候非常適合一些 Rhone 的葡萄 , 所以在這裏成立酒莊 , 開墾種植。 Roussane 的花香、香草花茶 , 酒的骨架 ; Marsanne 的圓潤 , 蜜糖 , 蜜桃風格這些都能很忠實地反映在酒香及酒味上。由於酒莊是運用有機耕種及 Biodynamic 的原因 , 酒果感覺很清純流暢及自然 , 比起 Rhone 的 Marsanne , Roussane 來說 , 可即開即飲 , 用長時間唞氣發展 , 而且易飲得多 , 可算是 User Friendly 。而且酒的酸度頗高 , 放十年八年都無吔問題。

q11

這支酒用二百大洋 , 不平也不貴 , 以這個年份來說做得頗細緻 , 是一支錯的 Food Wine。

手頭上還有兩支同莊產品 , 但近期較忙 , 只好擇日再試。

Qupe Bien Nacido Cuvee 2006 (Chardonnay Viognier)

Qupe Syrah 2005

酒莊資料

http://www.qupe.com/Wines/marsanne.asp

供應酒商 – BBR

平、靚、正 – Triton Wines

c1

好多朋友有種錯覺覺得我 AM 不喜歡新世界酒 , 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

我很多時都出席一些新世界酒的品酒會 , 一來避免自己偏飲 , 二來要經常更新對葡萄酒的經驗 , 三來每種葡萄酒都有它的定位 , 只要用得其所如一樣是一種享受 , 這是葡萄酒多元化可愛之處。

我以前講過自己對好酒的定義” :

a) 場合用;

b)  Budget;

c) 飲得開心 , 就是好酒。

而我會將酒分為 Party Wines, Food Wines, Daily Wines, Appreciation Wines 四大類 , 而四類的品評尺度、功能、角色、要求都會不同 , 用此方法可更有效運用資源去買適合的葡萄酒。 所謂酒海無涯 , 唯窮是岸 , 大家若了解上述三個因素 , 找到合適的 , 平有平玩 , 貴有貴飲 , 開開心心 , 一定能在葡萄酒的世界找到最大樂趣。

c3

 

這晚應邀出席舊同事代理的一個澳洲酒品酒會 , 我通常出席品酒會都不太理會什麼牌子 , 名氣多大或寂寂無名 , 一於當 Blind Tasting 咁試 , 試到好嘢先看 Label , 價錢及去決定其定位 , 這樣可拼除 Bias , 試唔啱就靜靜走人

當晚試了差不多 20 款酒 , 我揀了其中支。

c4

Steep Jack Range – Cabernet Sauvignon / Merlot 2007

 

c5

Steep Jack Range – Semillion Sauvignon Blanc 2007

c6

Steep Jack Range – Moscato 2007 (半甜)

三支非常好用的 Party Wines , 香味、酒味鮮爽怡人 , 易飲之餘亦有基本質素 , 有板有眼 , 以一百元左右來說 , 真係可以飲得開心又放心 , 多飲亦唔怕荷包乾硬化。

c7

Bin 63 Triton Shiraz 2006

c8

Stonemason Range Cabernet Sauvignon

都係百鬆啲蚊的 Food Wines , 這兩支質素各樣都好平均 , 唔會太艱深 , 淨飲可能覺得有點平凡 , 這類酒最啱用來佐膳之用 , Bin 63 啱有胡椒帶點微辣的中菜 , StoneMason則適合濃油赤醬的上海菜 , Fruity 之餘亦可有足夠單寧去支撐肉味及與醬汁涵接。

c9

Triton No 1 Reserve Shiraz 2007 (Limited Edition)

 

c10

RMS Cabernet Sauvignon 2004

c11

Emotior Shiraz 2004

三支質素相當不錯的 Daily Wine , 尤其是支 Triton No 1 , 這支酒只有 14% Alcohol 與一般澳洲酒的15% 來得收儉 , 亦沒有澳洲酒 Over Ripe 的弊病 , 非常 To Style 的澳洲酒 , 沒有那種 Robert Parker 喜歡但我自己覺可怕的厚重 , 果味濃但不過份 , 熟布冧、黑加侖子、青椒、胡椒、雲尼拿、香草、朱古力 , 果香成熟而表現一份順滑優雅 , 難得是酒中有不錯的酸度作平衡 , 單寧恰如其份 , 餘韻是果味而非單寧或木桶。 酒體平衡及骨肉均稱 , 有酒味曲線 , 唔使帶個腦分晰都會覺得好飲易飲 , 同場幾位經驗酒友及飲家都很 Impressive 價錢四百鬆啲 , 幾個人飲絕對相宜 , 起碼比起同價新年份 Bordeaux 酒易飲及來得舒服 當然不要期望複雜性及 Ageing Potential , 不過放兩三年絕無問題。

 

c12

Emotior Shiraz 花香迷人 , 質素都有 Triton No. 1 八成功力。 RMS Cabernet Sauvignon 則較冷艶 , 複雜及少許骨感 , 單寧比例較多 而兩支都不用三百大洋 , 邊個過好飲一定貴 , 平嘢無好。

 

有酒友說我所講的酒太深 , 又貴 , 又難揾 ………..要我揾的平、靚、正 , 簡單易飲之選俾一啲初學者 。 嗱 , 今次呢啲應該滿足到呢方面要求。

記住 , 就算 Robert Parker 都唔好信晒 , 買一支自己試吓 , 場合,  Budget , 飲得開心 , 就是自己的好酒 , 話之人哋點評同佢幾多分 。

酒商資料:

Triton (HK) Ltd

TeL: 27777940, ngcm2006@gmail.com

 

十二金蘭十二釵 , 驚魂不定普仁街 – Sociando Mallet Vertical Tasting – 下

b1

今晚的主題是Sociando Mallet Vertical Tasting Sociando Mallet 是法國 Cru Bourgeois 級中產酒 , 並非 Grand Cru 級數酒莊 , 兩者分別容後分解。品試年份 86 , 89, 90 , 94, 97 , 99 , 2000 , 01 , 03 , 04 再加兩支 96 , 04 副牌酒共十一個年份十二支酒

全部酒在 1930 hrs 開瓶並只作原瓶透氣 , 由於是同莊出品 , 簡單一點只按年份分為三組 , 每組四支去分批品試。

 

b2

第一組 86 , 89 , 90 , 94

第二組 96 2nd , 97 , 99 , 2000

第三組 01 , 03 , 04 , 04 2nd

以地域評分 – 紅字為好年份 , 藍字為較弱年份 , 其他是正常年份

每人四隻杯去分批試 , 而我自携了十二隻 ISO 杯自用 , 以方便 Cross Reference對比。

b3

我不打算十二支酒每支去講 , 只將重點講出:

l         十二支酒涵蓋了十一個年份 , 內有極好及普通年份 , 有新亦有舊 , 但難得的是由 86 – 03 的風格都很统一 , 而且好年份及普通年份的表現不是相差很遠 , 這是一個非常貫徹的酒莊風格。

l         這十二支酒的酒色都很深紫色 , 就算如 86 89 支廿幾年的酒仍然見到粉紫色邊 , 而一點沒有磚黄現像 。

 l         酒味共通點 , 酒香帶藍莓 , 黑加侖子 , 黑車尼子 , 雲尼那 , 中段有Mint , 香草 , 青椒 , herbal ; 成熟時會有煙肉 , 鹹水草 , 泥土 , 皮革 , 拖肥香味 ; 酒體中型少少偏厚 , 帶複雜性及內涵 , 單寧屬果皮單寧 , 木單寧並不重 , 收結餘韻是果味及礦物味 , 不同年份最大分列是 Palate 各種味道元素的大少及餘韻的長短。 

l         酒莊的風格, 屬一種舊派的古樸風味 , 樸實無華 , 對於木桶的運用並不嘩眾取寵 , 只是利用舊木桶的沉實亦保留到果味、酸度等平衡性。

l        酒莊對果味成熟度控制得很貫徹统一 , 不會出現在極好年份果實過熟而變得似新世界酒般濃郁厚重 , 幾個好年份都反影在酒的複雜性及內涵身上。 而有幾個普通年份 , 他的果味餘韻都出現了梨子般的鮮甜味。

l         這酒莊在前、中、後段都有不同變化 , 十二支酒都無經過 decanter 處理 , 但都很易飲 , 而個人最喜歡的次序是 89 , 90 , 99 , 01 , 94 , 96- 2nd 

l         86 ,  89 個年份較平和 , 有點心如止水的平淡感 , 但由 2000hrs 飲到 2300 hrs 三個鐘仍有變化 , 以此價位真的巳有交待。

l         90 那支在第一組中非常突出 , 他的泥土 , 革味先聲奪人 , 而且有氣有力 , 無 86 , 89 兩支的平淡。

l         94 在初時較緊 , 但卻很有活力很啱飲

l         96 , 04 兩支副牌酒那種令人歡愉的果香美味 , 易飲而令人很開心 , 以$2xx的價錢真的是同價位中的 Best Buy。

l         若將正牌與副牌酒比較 , 會發覺正牌酒多了複雜性、內容、餘韻及變化 , 而副牌酒的頭段果優勝討好 , 中後段缺乏承接力跌得較快 , 這正副質素分別明顯 , 學酒的一個很好的教材。

l         以今次所試的幾個年份來說八幾果兩支酒味較淡及下坡 , 但香氣中的成熟變化是其他年份少見的  , 九十年代那批最 Ready 好飲之餘亦及有活力。2000 年之後那批要透氣耐少少 (1- 1.5 hrs 原瓶 )就會好飲啲。

l         04 支酒太新 , 單寧比例較重與之前風格好像有點轉變。

l         這是一個不易的品試 , 因酒的表現來說他們太相似 , 有時分別只在餘韻長一點 , 有時甚至是前後脚的分別 ; 到最尾時段我抽樣比較 , 04 -2nd 97 極似 ; 96 – 2nd 86 根本分不出來 , 這結果的意義令我有一種新的思體會。

l         當然 Sociando Mallet 與其他 Pauillac 或地區大莊比較 , Sociando Mallet 酒味無疑會較淡 , 但若只在 Haut Medoc 區內去比較 , 絕不會輸蝕 , 再加上如比價錢真 , 物值真的很高。

l         對初接觸葡萄酒的朋友來說 , 這酒莊是一支不容錯過的選擇。

b4

La Demoiselle de Sociando Mallet (2nd Wine of Sociando Mallet)

酒價大約如下:

86 @ 8xx ; 89 @10xx ; 90 @10xx; 94 @7xx

96 2nd @2xx ; 97 @ 5xx ; 99 @4xx ; 00 @5xx

01 @5xx ; 03 @5xx ; 04 @4xx ; 04 2nd @2xx

b5

酒莊參孝資料

http://www.thewinedoctor.com/bordeaux/sociandomallet.shtml

 

 

九色幻彩西班牙 , 新派風格嘉年華

b1

自己較少接觸西班牙酒 , 只有幾次在一些大型 Wine Fair 才能有機會試到 , 所以印象深。這晚酒友招集一眾酒友去試這九款西班牙 Pago del Vicario糸列 。 有關Pagp del Vicario 酒莊背境資料可參考下列連結:

http://www.pagodelvicario.com/web/guest/bodega

單從酒標 Label及 Seal Cap 的不同顏色設計 , 酒瓶高矮肥瘦 , 酒瓶玻璃的顏色 , 巳覺怎有新世界新派的風格 , 而同一酒莊有能力出產九款酒 , 財力、實力非同小可 , 我去 Goggle Map 睇過 , 酒莊範圍真的非常大。 若將地圖微移向左邊就會見到黃色部份而旁邊啡色一條長形建築就是 Winery , 對開就是葡萄園範圍 。酒莊規模都算大。

http://maps.google.com/maps?t=k&key=ABQIAAAADnKkolgq6DmRnjwqVzZv6BRqcSE4e8JS-3ADiCE74K5-_k6eTxTH-SVXN52gGztlo8IEfmU80Vb1Qg&ie=UTF8&ll=39.045953,-3.996577&spn=0.024097,0.055618&z=15

當晚 Wine List 如下:

2007 Pag del Vicario Blanco de Tempranillo (100% Tempranillo)***

2005 Pago del Vicario Talva Barrica (Chardonnay, Sauvignon Blanc)

2007 Pago del Vicario Petit Verdot Rosado (100% Petit Verdot)

2005 Pago del Vicario 50-50 (50%Tempranillo, 50% Cabernet Sauvignon)***

2005 Pago del Vicario Monagos (80% Syrah, 20% Garnacha Tinta)

2004 Pago del Vicario Agios (80% Tempranillo 20% Garnacha Tintorera) ,

2005 Pago del Vicario Penta (Tempranillo, Cabernet Sauvignon, Syrah, Merlot, Petit Verdot) Different year different combination **

2006 Pagodel Vicario Corte Dulce (Chardonnay, Sauvignon Blanc)

2004 Pago del Vicario Merlot Dulce (100% late harvest Merlot)

八支酒屬 Food Wines, Party Wines 類別 , 簡簡單單 , 大路 , 易飲 , 用來襯菜或作 Causal Drinking 我認為較適合。 八支酒中質素可以 , 理應會是 $300 以下的貨色 , 自己對其中三支 (有 ** 者) 較有印像 , 要誤會這絕對是個人口味問題 , 並不代表支酒有什麼不濟 , 只是 Wine Style 未能太吸引我而巳 。

四支紅酒的風格有點似澳洲酒 , 只是酒精感較平和而酒體及力度較溫柔而巳 , 單一處理尤可 , 連續飲幾支真係會幾”飽”, 而且 Wine Style 亦較 modern , 並非走傳統西班牙的風格及古樸路線 , 我不打算將八支酒一支去詳述 , 只作一個簡評算了 。

b2

2007 Pagodel Vicario Blanco de Tempranillo (Tempranillo)

白酒中較喜歡 Blanco de Tempranillo , 幾特別 , 梨子、青檸 , 中後段有禾稈草 , 鹹水草的香味。 簡單而酸度充足 , mineral 亦夠 , 可襯油炸食物。

b3

2005 Pagodel Vicario Talva Barrica (Chardonnay, Sauvignon Blanc)

味道曲線有斷層 , 飲落去有點太自然 ,估計可能釀酒時加糖而引至。

b4

2007 Pagodel Vicario Petit Verdot Rosado (Petit Verdot)

色水出奇的深紅 , 唔知會以為是 Pinot Noir , 全程淡車尼子味、淡士多啤梨、淡吹波糖 , 正正常常及自然 。 若以香港人對葡萄酒 60% Red, 20% Champagne & Sparkling, 15% White % 5% Others  , Rose在香幾難買。

b5

2005 Pagodel Vicario 50-50 (Tempranillo, Cabernet Sauvignon)

晚最易接受的一支 ,很有澳洲酒的風格 , 只是酒精感沒有澳洲酒的強勁濃厚 ,木桶風格明顯 , 可作 Causal Wine 平時飲用。

b6

2005 Pagodel Vicario Monagos (Syrah, Garnacha Tinta)

深濃酒色 , 極似一支小型澳洲酒的風格 , 熟果 , 黑加侖子, Pepper , 雲尼拿 , 乾身 , 有前短後。 這支酒是 Agios的兄弟酒。

b7

2004 Pagodel Vicario Agios (80% Tempranillo 20% Garnacha Tintorera)

風格有 80% 似 Rhone 。

b8

2005 Pagodel Vicario Penta (Tempranillo, Cabernet Sauvignon, Syrah, Merlot, Petit Verdot)

五寶湯型酒 , 香味果味樣樣齊都有 , 易飲。

 

b9

2006 Pagodel Vicario Corte Dulce (Chardonnay, Sauvignon Blanc)

完全冇印象…………..

 

b10

 

2004 Pagodel Vicario Merlot Dulce (Merlot)

像少甜堤子汁, 吹波糖香味 , 是特別但冇 Character。

b11

酒中的 SO2 較多 , 當晚一用即飲 , 飲完八支先知中招 , 雖未至”比蕯斜塔” , “寧波微步” ; 但第二朝酒醒頭痛就一定難免 , 只好趁機早早”襟旗” 歸家解毒。

汪君傲笑連復年 , 帝苑驚夢會麗賢

w10

 

w11

又是一個搞的生日派對 , 一聽今次的主題竟是一個睡衣的驚喜派對 , 心中暗驚 ,  這主題認真的可大可少。 

w12 w13

睡衣經不同年代進化 , 已由六十年代功能性轉為廿二世紀的誘導”性” , 而發展到現時流行的以 , , , , ,   – 為睡衣設計的六大主流 , 其功能要有環保意念又如禮物的包裝紙一樣的功能運用得其法則令人七孔噴血 , 倍添情趣 ; 不得法輕則會是老套嘔突 , 曝斃當場……

w14

 

這類睡衣始終是 “For Your Eyes Only” 俾另一半睇多於一切 , 只能入得睡房 , 不可出得廳堂。一個如此命主題 , 技術操作上存在極大難題 …………..

w15

AM 自己歐陸身型 , 又非 Blue Blood 望族 , 平時自己的睡衣都是普通 Oversize T shirt 加條大短衭 , 取其舒服通爽 , 我相信大部份正常人都係咁 , 試問咁又點見得人。自問本錢若有如香港先生 , 當然不介意 , 有意無意漫不經意一露 , 但思想保守中帶點浪漫 , 浪蕩中帶點含蓄的我 , 一向守身如玉加上毫無本錢 , 獻醜不如藏絀 , 以免貽笑人前。

加上自己相識滿天下 , 一個唔覺意俾熟人撞到 , 有男有女係酒店住睡衣 ,  住相機四圍走 …………. 此情此境真係秀才遇兵 , 水洗都唔清 ,但好友生日又能避席 , 正陷兩難之察 , 喜幸天見尤憐 , 主辦單位順應民意 , 改為以另一個溫和主題 T shirt 牛仔衭收貨 , 真係驚出一身冷汗。希望主辦單位體恤民情 , 勿再向高難度作挑戰。

當晚情況 , 不用我多說 , 幾位酒友自會以不同方式報導 , 不作重覆。

http://hk.myblog.yahoo.com/gallerie22/article?mid=2239

http://hk.myblog.yahoo.com/kikikuet/article?mid=5949

http://hk.myblog.yahoo.com/kikikuet/article?mid=5967

w16

順帶一提當晚出現的所有詩句皆出自俊男食評家 CXB 愛的呼喚 “麗的呼聲 “系列。

而我負責拍照及安排酒的出場次序 , 跟本不可以專心品酒 , 加上十幾支酒 , 我極其量只能靠印像將我較深印像的幾支酒作一簡述。

w17

w20

Ruinart Rosé NV

色帶桃紅如咳水 ,  禾稈車尼果凝聚 ;

豐厚濃艷留味蕾 ,  展笑開顏問為誰。

w21

Gosset Rose

56% Chardonnay ,35% Pinot Noir Grand Cru 9% Bouzy and Ambonnay red wines.

三文魚色淡如胭 , 果味清淡隔重簾 ;

怡人不冷艷 , 簡簡單單透自然。

w22

Bollinger La Grande Annee 1999

70% Pinot Noir, 30% Chardonnay

清爽飄逸冷如冰 , 蘋香梨果充盈 ,

雍容高雅人心傾 , 華燈初上亮星。

w23

Chanson Puligny Montrachet Chanson Pere & Fils 2001 

厚潤甘醇凝如脂 , 木桶強橫果難支 ,

頭重尾輕滑柔絲 , 失魂落魄不自知。

w24

Marchese Antinori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2003

90% Sangiovese, 10% Cabernet Sauvignon and other complementary red varieties

紅寶色深現華彩 , 乾果甘草隨風載 ,

骨格內涵型格在 , 絮絮餘韻踏浪來。

w25

Chateau Yon Figeac 2000

80% Merlot 20% Cabernet Franc

紅梅冷香輕飄送 , 纖薄嬌柔展姿容 ,

甜熟厚重緲無 , 佳年反露書生風

w26

Chateau Suduiraut 1983

金黃琉麗玉瓊漿 , 杏甫香蜜百花揚 ,

酣甜柔美意深長 , 琴瑟共奏愛樂章。

紫荊名菜展巧藝 , 杜福新釀初品嚐 – John Duval Wine Dinner

大家可能覺得我 AM 只飲舊世界 , 對於新世界酒不俏一顧 , 其實這是一個錯覺 , 酒海無崖 , 學酒的人不能有偏見 , 要知道不論什價位的葡萄酒都會有精品 , 世界不停在變 , 所以要經常要 Update 自己。

這晚出席了John Duval Wine Dinner , John Duval Penfolds 做了 29 年釀酒師 , 功力及經驗不容視 , 現在自立門口以自己名字作酒標 , 可想決心非同少可 http://www.johnduvalwines.com/johnduval.html

我自己覺得Parker 95以上的酒會很濃 , Powerful , 加上因名得利 , 高分就越 , 反而90 – 94 分之間的酒 , 有質素之餘 , 亦較溫柔典雅 , 價錢亦合理 , 所以頗自己口味。 John Duval Plexus & Entity 系列正是這個範圍的獵物。 今次 John Duval 親臨香江 , 又有三個年份作 vertical 比較 , 吸引力自然大。 

 

金紫荊中菜的質素唔錯 , 張菜單又有幾個得獎菜式 , 地方、配套、服務應該不會令人失望。而自己對主辦單位 Sinolink 一向有信心 , 價單一出自己圍圍條數 , 跟本是賣大包蝕做 , 志在開心的聚會 。再加上自己又剛出關亦想鬆一鬆 , 天時、地利、人和盡配合 , 於是就劃押報名 , 由於決定得較遲 , 不想”吹雞” 搞大所以只打算孤身上陣 , 反正酒友有興趣自會報名 , 見到就見 , 一切隨緣。

e4

另一驚喜就是 John Duval 額外帶多一款旗艦級的 Eligo Shiraz 2005 供大家品試 , 再加三支作抽獎用 , 如此牌頭作為消費者有何話說!

言歸正傳 , 講番酒 ………

任何靚酒若不懂得處理只會是浪費 , 一支普通的酒若處理得好 , 住住可以弱勝強 , 打高幾班。

一般澳洲酒都是較濃及高酒精度 ( 15 %– 16%) , 若即開即飲真的會很攻鼻 , 而且酒精亦會將酒味、變化及一些內容封印 , 若再加上酒本身的單寧硬淨 , 真的會搶喉口加難飲 , 酒精吸收又多唔醉就有鬼 , 所以我自己一定會 decant 碼透氣 30 分鐘或以上 (視乎質素) 等酒精散去及酒態舒展才去品嚐 , 當然任何食肆都無可能做到一酒一 decanter , 所以預先開瓶透氣是必須的。

當晚全部酒由1800 hrs 開瓶 , 原瓶透氣至 2000 hrs 再分段落杯 , 每人Mikasa Open Up Series , 以不同顏色區分 , 分年份一對對品試 , 所有酒的處理均為一致 , 所以能真正反影酒的本身質素。

年份對新世界酒不像舊世界那樣重要 , 三個年份 vertical 我會留意 :

1.      Wine style 是否一致。

2.      其中 Plexus 是由三種葡萄 GSM 釀製 , 三個年份葡萄的比例會同而如何在酒味上表現。

3.      三個年份對 Bottle aging 的進化影嚮。

4.      酒的物值比。

我不打算每個年份去寫 , 只寫大家共通點及不同之處:

John Duval Plexus SGM 2004, 05, 06

2004 Grenache 27%, Shiraz 49%, Mourvedre 24%

2005 Grenache 34%, Shiraz 50%, Mourvedre 16%

2006 Grenache 30%, Shiraz 52%, Mourvedre 18%

e11

PLEXUS – 由三種的葡萄釀製 GSM ,  Shiraz 的比重最高是其骨架及單寧主力 , Grenache 是帶甜的果味及Body , Mourvedre 則提供酸度 , 三者的比例因應天氣及葡萄成熟度而調教 。

三個年份酒色深紫濃密 , 香氣中有黑加侖子 , 熟黑車尼子 , 雲尼那 , 香草 , 香味中帶有一種果甜香味感覺 , 這種甜香就是 Grenache 葡萄的特性 ; 入口質感濃密 , 體形中厚而不算過重 , 先是濃郁果味 , 中段有少許酒精感 , 單寧不算太強 , 酸度恰如其分 , 而收結帶點微苦 , 餘韻頗長。

酒的果味、骨架、單寧、酸度、收結整整齊齊 , 而且勝在三種葡萄有自己突色之餘 , 亦做得相互平衡而不一面倒這不是一件容易事 , 就像酒標的設計一樣 “三位一體的平”, John Duval 這方面真的表現了功架。

2004 最平衡均稱 , 亦可以說最有風格的一支 , 收結的果味 flavor 中夾明顯黑朱古力的微苦。

2005 酒帶一種 cooked vegetable 的菜味 , 而酒味亦較甜皆因 Grenache比例較高 , 而收結帶較多香草味。

2006 酒精度最高亦是最 young 的一支 , 而餘韻是三個年份中最長一個 , 有些焦糖及黑朱古力的微苦。

e8

John Duval Entity Shiraz 2004, 05, 06 

ENTITY 100% Shiraz

三個年份同樣色深濃密 , 黑加侖子、花香、雲尼那、青椒、登龍椒的香氣 ; 中厚酒體 , 入口圓潤 , 少許木桶的木甜味 , 單寧柔和而在齒間遊走 , 三個年份表現略有不同。

2004 感覺上較 Dry , 酒體亦較瘦削 , 餘韻較短。

2005 則非常溫柔優雅 , 前中後比例平均 , 收結是帶 mineral , 而 fine acidity令口腔有少許生津感 , 餘韻頗長。

2006 表現很 up front , 酒精比例相對較高 , 酒味較甜 , 而同樣感到有 2005 的影子。

兩個系列六支酒的表現屬一種 “簡約” , 六支酒落杯後變化不太大 , 在尾段都出現焦糖、咖啡、朱古力等來自木桶的香氣 , 以一杯到尾計 , 在杯中約 1 小時就開始下坡解體。

e2

講真以 不用三百元的會員價 ,  此價錢根本不可要求有任何如迷的複雜性及孫悟空七十二變 , 我認為最難得的是葡萄酒沒有過熟 Over ripe 的現像 , 而引致重擊性的厚重感及令人透不過氣的壓力 , 兩個系列算中厚果味型 , 熱情濃郁之餘又易飲 , 而我較喜歡PLEXUS 這個系列 , 我自己會將酒存至 4 – 5年 (2006年出產存到2010-11年) 才飲 , 我相信會到時會更好飲。

John Duval Eligo Shiraz 2005

100% Shiraz

既然是旗艦就要用高一點的評分尺度 , 酒色同其他兩系列無分別 , 香氣除了黑加侖子 , 雲尼那 , 青椒 , 登龍椒外 , 更明顯多了紫蘿蘭花香及少許爽身粉般的香味 , 香氣散發自然 , 果香的比重變得內儉 , 沒有澳洲酒那種 Fruit Bomb, 波濤湧 , 反而有點像法國酒般令人感到一種文化修養及優雅 ; 入口質感濃密 , 果味帶藍莓 , 黑車尼子夾雜一些木桶的複雜性 , 單寧亦算平均 , 骨架結構初見規模之際 , 一切像海市蜃樓般突然消失了……… 我很奇怪為何收結及餘韻會如此的短 , 以旗艦級的表現 , 老實講真有點失望 , 就像一個有骨架有肉但缺了血脈的人一樣 , 而這血脈就是“酸度不夠”這只是我個人推測 , 原因為何就真不得而知 , 為了公正 , 日後要再弄一瓶其他年份回來詳細一試。

 

e12

紫荊四小碟黃金蝦丸 , 腐皮海鮮卷 , 燒汁茄子 , 古法金錢雞

e14

龍皇金縷衣  (得獎菜) 脆絲包蝦肉而能炸得通透 , 外脆不而內熟又不老 , 若是生炸則火喉控制神乎奇技 , 另一易做是先將蝦炸熟再上脆絲翻炸。 可惜芒果汁仍紅酒的大敵 , 將紅酒的酸苦出 , 我想 German Auslese 會較合襯。

e20

原粒瑤柱鯊魚骨湯

 

e15

金盞黑松露菌露筍百合炒星斑球

e6

夢夏牽年花

e18

脆皮茶燻雞(得獎菜) – 很香而且茶香真的滲透雞肉內 , 絕非一般門面功夫

e19

富貴五穀飯

e13

富貴牡丹酥 , 吉祥蛋撻仔 , 相思紅豆糕

椰絲鳳梨酥 , 古法雞蛋散 , 芝麻奶黃

法澳蒙瓶對對碰 , 越級挑戰樂無窮

g2

可能大家都覺得我 AM 只喜歡飲舊世界酒而不屑新世界酒 , 其實我對葡萄酒絕無偏心 , 只是葡萄酒的世界實在太大 , 而自己身為一個業餘葡萄酒愛好者 , 資金時間有限 , 不可能樣樣皆精 , 只能夠集中精神主攻幾個國家而已。

上星期 Vinexpo 前獲朋友邀去參加一次很有趣的法國酒與澳洲酒的蒙瓶測試 , 在場十支酒 , 五支澳洲五支法國酒 , 單從wine list的組合已覺非常有趣。

澳洲隊:

2005 Aylward Sparkling

2007 Ocean Eight Pinot Gris

2007 Ocean Eight Verve Chardonnay

2007 Ocean Eight Pinot Noir

2007 Aylwrd Limited Release Pinot Noir

法國隊:

2000 Moet & Chandon Brut

2005 Josmeyer Pinot Gris Le Fromenteau

2006 Christian Moreau Chablis Vaillons 1er Cru

2005 Taupenot Merme Gevrey Chambertin “Bel Air” 1er Cru

2005 Taupenot Merme Gevrey Chambertin “Charmes Chambertin” Grand Cru

所有酒蒙瓶而出 , 為免自己從酒瓶的外形認出 , 影嚮判斷 , 倒酒時自己真係望都唔望 , 一切憑酒味見真章。

g1

2000 Moet & Chandon Brut Vs 2005 Aylward Sparkling (酒太新連label都未印好)

第一對香檳氣酒對決 , 好容易分辨出法國及澳洲的分別 , 右邊一支 Aylward Sparkling 色澤帶少許粉紅或紅銅色 , 入口 Body質感較厚 , 有hot environment 的影子 , Moet 則果味充盈 , 酸度細長及收結悠長 , 但以澳洲的氣酒來說 , Aylward相當輕盈、工整、細緻及均衡。

g4

2005 Alsace Josmeyer Pinot Gris Le Fromenteau Vs 2007 Ocean Eight Pinot Gris

第二對是法國 Alsace Pinot Gris 與澳洲的 Pinot Gris 的對決 , 當一飲就分得出。

Alsace 的 Pinot Gris 較冷 , 纖巧 , 密度柔和 , 而 Ocean Eight 與她有 80% 相似 , 而充滿花香、mineral及香料 , 密度較高 , 酸度線條略粗而收結悠長 , 作為夏日悠閒飲用則十分合適。

Ocean Eight配襯中菜的薑清蒸魚, 越南菜香茅會很正斗。

g11

2006 Christian Moreau Chablis Vaillons 1er Cru Vs 2007 Ocean Eight Verve Chardonnay

第三對是法國 Chablis 1er Cru與澳洲的 Chardonnay的對決 , 這次我跌眼鏡了猜錯了 , 我自己無留意對決的是一支 Chablis 1er Cru , 所以用了一般 Chablis尺度去衡量 , Ocean Eight 的酸度幼細 , 果香以lime, lemon, grapefruit及礦物感風格真的像極一支 Chablis ,反而真正的法國 Chablis 1er Cru 做得很厚身 , 很柔和 , body 蓋過了少許 mineral , 所以認錯了。

真的難以想像一支澳洲 Chardonnay 會做得咁fine及 mineral feel, 若你話兩支是 Chablis 我都會信。

g6

四回合是 2007 Ocean Eight Pinot Noir 與 2005 Taupenot Merme Gevrey Chambertin “Bel Air” 1er Cru 對決 , 不難將兩者分別。

Ocean Eight 帶甜 Cherry , 玫瑰花 ,入口柔滑 , 濃而不厚重 , 唯獨酸度線條略粗 , 露出了馬腳 , 被我認出。 而Taupenot Merme Gevrey Chambertin 則是 Burgundy 的典形 farm yard 氣息 , 而帶紫蘿蘭的香味 , 入口充滿一種柔和的 complex , 酸度幼細 , 收結又長 ,一支很 typical 的陽性 Burgundy。

g5

最後一對由2007 Aylwrd Limited Release Pinot Noir  (酒太新連label都未印好) 與2005 Taupenot Merme Gevrey Chambertin “Charmes Chambertin” Grand Cru 對決。

Ocean One 散發松香 , 車尼子 , 熟果 , 入口果肉均稱 , 很有 Structure , 濃而不厚重 , 同樣是酸度線條略粗 , 露出了馬腳 , 又被我認出。 皆因Taupenot Merme Gevrey Chambertin Charmes Chambertin” Grand Cru 更 complex 更富 Burgundy 風格吧了。

總結:

1.  要分別出澳洲酒及法國酒真的不難 , 以澳洲酒來說 Ocean Eight 真的做得很 fine 及精細及易飲 , 有別於一般澳洲的熱情濃厚及高酒精之風格。 Ocean Eight 之所以做得夠 fine , 是由於它的釀酒室在underground 地下 , 葡萄酒在較涼及較濕度高的環境下釀制 , 而這是澳洲其他缺少的關鍵條件。

2.  結果一面倒傾向法國酒只是由於所選法國酒質素實高了兩班 , 若換上低一班或價錢相若的級別 , 我相信一定會鬥得更難解難分 , 不知會鹿死誰手 。 若再以同年來相拼 (Burgundy 新酒有時真的太 young, 不好喝) 再加價錢因素 , 結果可能會相反。

3.  當然 Ocean Eight 亦有她不夠內涵及深度的缺點 , 但若定價在日常用酒範圍 , 試問若以1/3 , 1/2 價錢 , 買到與法國酒有質素70% – 80% 相近又易飲的葡萄酒 , 作為 Food Pairing及日常飲用 , 真的非常 user friendly。

畢竟一個市場必有不同要求的用家 , 我成日都講鹹魚青菜 , 各有各愛 , 只要 Budget , 場合 , 飲得開心就是心中的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