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單 , 武夷水仙
燻嫩雞 , 豆辦莧菜 , 蹄圈炆蛋

海金尖普洱 , 生煎包

古方鐵觀音 , 油煎紅米八寶飯

無可否認這頓飯有相當高的難度 , 朋友的勇氣、心機、時間是值得肯定及支持的 , 相信大家都上了寶貴的一課 , 以下愚見分晰只供參考。
第一難是味道之高低差異 :
以 Food & Wines Pairing 的基本配襯要旨來說
Compatible Strength – 近似強弱
Compatible Serving Temperature – 近似溫度
Flavour Notes – 味道近似
Pairing亦會產生三種不同效果 – Negative (互相排斥抵消) – Neutralized (互相同化) – Enhanced (相輔相承)
先了解正宗的上海菜主以「濃油赤醬」為特色 , 即用上大量醬油來烹調 , 予人較甜、較油、較膩的感覺。 而清淡酒糟的以滑炒﹑生煸﹑紅燒﹑清蒸為主。 調味擅長鹹﹑甜﹑醋﹑酸。 用鹹味來櫬托甜味,正是上海菜的一大特色。
而品茶是以色 , 香 , 味 , 韻為主 , 茶味以清、爽、濃、淡、厚、滑六種元素 , 當中沒有 鹹﹑甜﹑醋﹑酸的味覺元素聯系 , 極其量只能作 Mouth Rising 的作用。 即是 “解 “ 屬 Negative抵消 , 茶解酒解油、解膩 , 有別於 Food & Wines Matching 的 Enhanced (相輔相承) Marriage。
第二難是條件局限:
泡一手好茶講求水、時間、茶量、壺量、手法 , 五方面的掌握 , 若其中一樣掌握不當就難將茶的質素風格完全發揮 。 舉例沖泡花茶、龍井的水 , 就與水仙、觀音及普洱很不同 , 前者水太熱會傷茶後者水太溫則泡不出茶味。 加上時間難控制 , 廚房出菜 , 話出就出 , 有時茶沖焗須時 , 容易有菜到茶未好 , 茶凍菜未至 的一大技術難題。
第三難是人多難控制:
當晚兩圍廿人 , 主辨的茶莊的三位朋友 , 落力講解之餘亦要控制水 , 時間 ,沖泡………真有點七手八腳 , 分身不暇 , 真係煲水都煲唔切 。
第四難是心情統一:
食飯要盡興 , 品茗講養性 ; 一動與一靜 , 心情難合併 ;
茗急失優雅 , 食客嫌驕情 ; 一心要二用 , 取捨誰決定 。
(驕情 = 做作)
第五難是個人因素:
每人飲茶濃淡喜嗜不同 , 取濃捨淡 , 捨淡取濃都有點不妥 , 取中庸則兩邊不討好。 我個人量淺幾杯茶到肚成肚水 , 未入直路就飽了。 另外有些人晚上飲完茶後會不能入睡 , 漫漫長夜眼光光 , 真替他們擔心。
世事就係咁 , 好放埋一齊未必好 , 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 , 太陽月亮並不同照 , 只因各有所長 , 各司其職而巳 , 今次又多番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