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移動

踏入八月 AM 要面對兩個搬屋 Projects , 1) 是搬 Office,  2) Yahoo Blog 要搬家。 正所謂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 , 大家都知道搬屋是極之頭痛及煩人的一件事 , 唔係話一聲 “起錨 ” 就变到出來 , 要順利過渡有很多鎖碎濕星東西都要兼顧 , 新環境一切要從 “零” 開始從新 Set Up , 適應及調節。

工作上的轉移由於涉及的事情太多我亦不打算在此分享 , 反正我都是跟大隊齊上齊落人做我做 , 有問題亦是大圍的問題。 對於 Yahoo Blog Upgrade 對一眾網友來說是較切身的。

這幾年 Facebook 的熱潮席捲全球 , Blog 的潮流亦巳慢慢淡化 , 很多以往的 Blog 友都封筆了。 Yahoo Upgrade 與否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大影嚮 , (我相信 Yahoo 下一步可能會將一些封塵的 Blog 來一次洗板) 對我這個死硬的 Blogger 來說,  Yahoo 唔將免費 Blog 轉為直資或摺埋已算是萬幸。 所以當知道 Yahoo Blog 竟肯花大資源來次 Upgrade 變身對我來講是欣喜的 , 起碼 Blog 這個分享平台仍有存在價值。

但凡轉變都會帶來不便 , 無可避免新版未必完美 , Upgrade 初期亦可能會有些甩漏 , Blog Blog 可能會有些不習慣 , 有些朋友因 Upgrade 後跟不上因而甩掉也不定。 世事難料每件事都無可能百份百完美 , 能夠做的就是預先做好 Damage Control 及盡快適應。  為免損失我上週末開始已將自己七百多篇文章進行 Backup , 因為這些全是自己多年來的心血結晶。 當自己Backup 時真的佩服自己有如此能耐可以寫出這麼多的精彩分享 , 亦回想起那年那月所發生的一切喜怒哀樂經歴 , 網友的回應及有趣對話 , 這真的是一段十分難忘及美好的回憶。

統計資料

昨日人次:211
累積人次:263869
今日瀏覽:78
累積瀏覽:802617
網誌:785
圖片:5567
回應:17572
至今”累積人次” 及 “累積瀏覽” 有二十萬及八十萬亦是一個令我驕傲的佳績。新的 Blog 一切要由零開始 , 真不知還有無可能再見到這數字。

這幾天我亦開始測試新版的平台 , 同時新的一篇酒評: 隱世私房七月聚 , 平靚精品極難求 亦巳上 BLOG , 初步感覺上還算不錯。

大家可以過去看看並試留言。 若一切正常及穩定我相信會在月中前擇個吉日將系统轉移 , (我做事一向不喜歡等 Last Minutes 才行動)。 各位新知舊雨及隱形追隨者請有作好過渡準備。

 

強化膝蓋關節的運動 (四)

我們一般活動時都會 “慣性地” 用某組肌肉群 , 而某些較少使用的肌肉群就會慢慢退化及萎縮 , 變成强弱失衡及痛症。 我們現在的目標是要針對較弱的肌肉而進行强化 , 令到肌肉回復平衡 。這種改變自己好難單獨去 Handle 的 , 要有人從旁協助及專業指導。

一般初學者最大問題是只有肥肉而無肌肉 , 亦唔識怎樣去 Control 肌肉。好似我做 Gym 的最初幾堂 , 我 Training 時根本不明白是那組肌肉及點去控制 , 會用錯晒力及同佢搏鬥 , 要 Trainer 不斷紏正。到 Train 完之後肌肉寃痛才知原來我是用這組 Muscle , 要上到三四堂時才真正 Have an Idea 如何用意念去控制 Muscle。

初學者我認為最好去 Gym 做 Machine , 因為健身室內很多Professional 機械 , 它們設計就是限制你肌肉群的活动範圍 , 令你能更集中去 Train 某一指定的肌肉。 這樣能令你更安全更集中及 Effective 咁去 Train Up。你去一些 Professional Gym 你會發覺單是做腳就有 7 – 8 部不同的機械 , 部部不同而各有特點。

我試過很多方法我認為最 Effective 的是去找 “專業” 的健身教練為你度身訂做 Program 去 Train。 我好強調“專業” 這兩個字 , 因為他們真的會因應你的情況幫你去紏正錯誤及修正改善 , 而“流嘢” 教練就只會同你 Hea

我從來只信 Result 及科學理據 , 不是得把口的胡吹。專業” 教練 一定要能灌輸正確的運動知識解釋清楚原因 , 什麼 Can Do , 什麼 Can’t Do?  總之 What? Why? Where? When? How? 及用成效來說服我。

以下的運動就是我從健身教練學到的而在她同意下公開的心得。

一般人常犯的毛病就是很多人都怱略運動前熱身或拉筋的重要性 , 一落場就砌其實這是十分不智的。 一連串的拉筋動作其實是要令將要運動的肌肉暖化及充血 , 令沉睡的肌肉蘇醒 , 增加肌肉的伸展柔軟度及彈性 , 減少因未熱身而令肌肉筋腱彊硬及容易一吓子就拉傷的可能性。

以下都是最有效的脚部拉筋動作。

切記每個動作最少要維持 20秒 , 短過 20 秒肌肉來不及反應根本無用 , 拉夠 1分鐘更好 。 而且拉筋可日日做 , 加强筋腱彈性。

a7

圖 1 – 我建議左手拉右腳 , 右手拉左腳 , 因為這角度對膝頭無正拉咁大壓力。記得將腳盡量拉後 , 要感覺到大腿紅色部份扯住才正確。

a2

圖 2 – 這個踎的動作不須用啞鈴 , 要點在腰挺直 , Pet Pet 向後座 , 腳踭一定要貼地 , 身體下垂 , 你會感到大腿後面肌肉扯住 。這動作可收緊 Pet Pet 及大腿肌肉。

圖 3 – 拉小腿 , 這個動作很重要 , 尤其是做完跑步機一類運動 , 否則小腿會越踩越粗。

a4


圖 4 – 同圖 2 差不多 , 都是拉大腿後肌及內側肌肉。

a5

圖 5 – 同圖 2 差不多 , 若果膝頭有事就避免隻腳蹬得太直 , 膝蓋微曲時腿筋拉得仲應。

復康健肌訓練的重點是:

  1. 你不是操大隻不要貪心玩太重 , 以用能夠承受的最大重量的 50 % – 60% 就夠。
  2. 第一組可用較輕重量 , 但一定要姿勢及啱做啱動作 , 亦即是一定要做啱那組肌肉為原則 , 做 12 – 15 吓 , 這組動作亦作為 Warm Up 關節之用。
  3. 動作宜慢不宜快。
  4. 做的時候精神要集中 , 眼最好望住或心想住要訓練的肌肉。(這個好重要)
  5. 第二組可以加少少重量 , 最好能做 12 – 15 吓。若做到第 15 吓都仲係好輕鬆咁就要加磅。
  6. 第三 , 四組可維持重量或再加少少 , 但最少要做 8 – 10 吓。第四組最尾最好做到無晒力。
  7.  一發覺唔夠力 , 傍邊肌肉借力就要停 , 因再做落去啲力都會分散 , 所以唔好嘥力。
  8. 要達到最大效果則要 Keep 住在肌肉的張力範圍內不斷收縮及伸展。
  9. 做完一個動作一定要拉筋。

 以下幾個動作適合初學者:

Leg Extensions

這個運動用來增強大腿四頭肌 Quadriceps

1.     做這個運动要點位置坐得啱 , 大腿要坐晒落背及 Seat 位處 , 膝頭剛好與器械的移动軸心平排 (這個極之重要) ,  腳掌向上撓 (這個極之重要)。  

2.     做 Leg Extend 不用玩好重 , 假若你 Maximum 能舉起60 lbs 的話 , 玩 20l bs -35l bs就夠。好似我玩咁耐我都係玩緊35 – 40 lbs 。因為太重時為求做到动作肌肉群組就會借力 , 原本只想做大腿肌但用埋小腿及腰力 , 力量分散一來嘥力 , 二來無效 , 三來更易受傷。 所以千祈唔好貪心 , 亦唔須理會別人眼光。 

3.     第一組先用 20 lbs慢升慢降 , 雙腳升到最高時大腿肌肉強烈收縮 , 這時 Hold 一 Hold 住2秒 , 再慢慢將腳放下 。 小腿下放到大腿肌全完 Relax 前就要停止然後再次提腿再上(這個極之重要) 。 從覆做以上動作12-15吓 , 這唯之第一 Set。  

4.     第一 Set訓練目的是試啱個位 , 因為每個人的大腿骨長短都不一樣。 要做到真正感受到大腿肌四頭肌 Quadriceps的收縮及伸延。而最重要是俾肌肉群 Warm Up 。做完第一 Set你會感到啲血流向大腿 。若姿勢正確而又覺得輕鬆就加多5lbs

a7
5.    
重覆以上動作多做 2 – 4 sets 。若果姿勢正確做完這 3 , 4 sets 你會感到大腿肌脹晒、實晒及有少少冤。這是肌肉收縮現像 , 這時你就做拉筋將肌肉拉長。切記肌肉的成長是不斷的收縮及拉長。

a8

6.     Leg Extension 亦有幾種變化 , 例如正常位, 外八字及內八字 , 脚掌的方向不同所訓練的大腿肌肉亦有分別 , 初學者先玩正常位置 , 玩熟了才玩內外大腿肌。

a9

Lying Leg Curls 

練大腿肌除了要練四頭肌 Quadriceps外亦要練後腿肌Hamstrings , 原因是腿骨是由這兩組大肌肉群包着 , 所以要兩組都要強靱 , 否則一強一弱協調上就會失衡 , 隻腳點練都唔夠穩。練習 Leg Curls 最重要是對腳的擺放位置 , 膝頭關節位一定要與機件的移動軸心同一位置。(這個極之重要)  

做時用小腿輕輕提起重量 , 再用後腿肌收縮力量將小腿拉近大腿肌。然後將大腿肌放鬆 , 小腿向下垂將大腿肌伸延。不要將小腿完全放鬆 , 永遠 Keep 住小腿及後大腿肌的拉力狀態下進行屈腿及伸延。(這個極之重要)

Leg Curls 亦無須太重 , 20 – 50 lbs 就夠。每次12 – 15 吓為一組 , 要做 3 – 4 組。  


不要以為 20 , 30 lbs好輕會好輕好輕鬆 , 若姿態正確做完 4 組你會脚軟。

a10

Seated Leg Curls

這個動作與 Lying Leg Curls 近似都是訓練後大腿肌 Hamstrings 。不同的是 Seated Leg Curls 的動作是向下活动 , 而 Lying Leg Curls是向上中活动 , 由於地心吸力 Seated Leg Curls 較易做可以將力量集中在屈埋的收縮 Extraction 动作上。相及 Lying Leg Curls 是反身將後腿抽起 , 力量集中在伸延 Contraction上。 換一個角度來說整條大腿肌Hamstrings肌肉咁長 , Seated Leg Curls 及 Lying Leg Curls 分別訓練肌肉的上下不同位置上。  

玩這個动作要整個人貼在椅背上 , 大腿用軟墊輕壓着以防止动作移位。 小腿先發力向下壓然後用後大腿肌Hamstrings力量將腿盡量後屈。不要將小腿升至水平完全放鬆 , 永遠 Keep 住小腿及後大腿肌的拉力狀態下進行屈腿及伸延。 

Seated Leg Curls 亦無須太重 , 20 – 50 lbs 就夠。每次12 – 15 吓為一組 , 要做 3 – 4 組。

Incline Leg Presses

這個動作同時訓練四頭肌 Quadriceps及後大腿肌Hamstrings的力量及協調性。 這個动作不易做而且好容易用錯膝頭哥力。所以腳部擺放位置的高低 , 膝蓋與腳的角度 , 坐姿的高度都要很講究。而每個人的腿骨長短比例都不同 , 位置 Setting 更不可一蓋而論 , 否則好易做錯。 做得啱力四頭肌 Quadriceps及後大腿肌Hamstrings甚至 Pet Pet 的股肌都訓練埋 , 非常有效。  

這動作好難玩得啱 , 亦不能在這裡三言兩語講清楚 , 所以最好揾專業教練協助及指導下進行。


Hack Squats

這個动作訓練大腿的踎力。訓練重點是上身及腰要貼實背靠 , 腰一定要直 , 雙腳位置不與膊頭濶度相若。 最初玩不要加任何重量只做動作 , 最初亦不要踎得太低 , 大腿降至水平位置就夠。上到企直時收緊大腿肌及 Pet Pet 肌肉 , 慢落慢上做 12 – 15 吓為一組 , 做 3 – 4組 , 若覺得輕鬆可以加 5 – 10 lbs 。
a13a14

做完以上動作一定要做拉筋動作 , 將收緊的肌肉得以舒展。

上述種作是最 Basic 的有些中級及高難度的不打算在此分享 , 以上的運動不用一次過做晒 , 可以配搭 3 – 4 個动作 , 而做完腿部動作要休息 48 小時 , 讓肌肉有足夠時間修復及成長。   

 

最初做上述動作後一定會變軟腳蟹 , 而且肌肉會在第三天十分寃痛 , 這是正常現像這是因為肌肉受力而撕裂再進行修補 , 亦表示 Muscle Building及加強 , 這絕對是 Good Sign!!  當你做第二及三次之後你就會適應 , 而可以稍加重量 , 一步一步去強化肌肉。 

a15
在 Gym 內學了基本功後 , 在家就可以做這個 Free Way 動作自己練習。這個动作強調腰要直 , 收腹及將 Pet Pet 向後座 , 膝头與腳尖成一直線 , 雙手先不用提着啞鈴 , 改用雙手平伸扶着椅背作輔助 , 然後只用大腿力升降 , 下降幅度因人而定 , 不要貪心最多去到大腿同地面成一水平就夠。

a16a17


針對 Over Weight 問題我們要做帶氧運動 , 但若有膝患就千萬不要做跑步機及樓梯機 , 健身單車亦麻麻 , 最安全就是做滑雪機。  但不要太斜及將Resistant 不要調得太重 , 做到心跳率及時間就夠 , 關於帶氧運动點做大家可參照舊文。

http://hk.myblog.yahoo.com/amoksf108/article?mid=18879

以上的幾個動作一星期做兩次加埋日日拉筋 , 基本上一兩個星期後你會發覺膝蓋關節痛的問題會大大改善 , 你會覺得對腳會實淨咗 , 若再配合 Cardio 及控制飲食將體重減輕則可令膝蓋關節痛根治。 

 

 

我多次實驗證實 , 我原來我要做運動令肌肉增強關節才能唔痛 , 我停一排操腳肌肉鬆番關節又開始鬆。 而且旦凡我出团外影之前的兩星期我更要操練對腳的肌肉及拉筋 , 這樣才能應付背負沉重器材及上山落山的體力勞動。

 

兜兜轉轉咁多年令我明自世上沒有什麼不勞而獲的事 , 亦沒有捷徑 , 要健康就要付出代價為自己的健康投資 , 我現在膝患對我巳算是 Under Control  ,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你話我可否回復十五二十般的膝蓋情況 , 我覺得無乜可能但對於我到了六七十歲 , 仍能行得走得 , 跳得玩得我倒頗有信心。  

 

從來運動都是不容易的 , 但對比做手術換菠蘿蓋的費用及痛楚 , 我自覺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醫學一日千里日日進步 , 將來有否更佳方法我唔知 , 但起碼我知我現今所行的方向正確。

 

希望四篇分享能為膝痛患朋友解開一些疑問 , 我不敢擔保這套一定 Work  on you 但至少我身边已有幾個成功例子 , 而我未試過或唔 Work 的東西我是不會分享的 , 至於如何選擇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決定吧!

 

    ——- (完) ——-

 

Some pictures are source from the book Strength Training Anatomy by Frederic Delavier

膝蓋關節痛不宜做的運動 (三)

b1

但凡膝頭關節痛有些運动是不適宜做的:

l  撞擊性或帶急停的運動 ,

l  劇烈扭動轉動膝頭的運動 ,

l  對膝頭關節做成壓力的運動

跑步 , 樓梯機 , 足球 , 籃球 , 羽毛球 , 跳舞 , 滑雪, 太極 。 因為這類運動假若腿部肌肉不夠强 , 平衡力差膝頭關節就會承受所有壓力而且更容易受傷衰多二成 , 所以運動不是隨便做的。

 b2

有人會好奇怪問太極這般陰柔的運动竟然不合適 , 不是很多公公婆婆玩嗎?

當我膝患困擾時我自己都有學過太極 , 太極講求下盤穩定 , 肌肉平衡性及協調。 打太極叻的人腿部一定肌肉結實發達 , 膝頭關節痛的人大腿無力 , 肌肉平衡性及協調性差 , 根本未有本錢去做一些難度动作。  學太極基本功對改善大腿力量是有用的但一定要專人指導 , 不可隨便走去參加興趣班或跟人玩就得 , 很多人學完基本功 , 根基未穩就急於去學十八式 , 二十八式 , 一百零八式套路就肯定死得。

因為套路中有些動作要求個人會座得好低 , 而且一些進退步法好多時將重心灌落一隻腳處做成膝頭關節受壓 , 有些动作要轉身 , 有時腳掌與膝蓋不是同一直線做成關節錯位 , 這都是像我上述所講的運動禁忌相同 , 對有膝頭關節痛的人是絕對不適合的 , 我學太極其間膝頭關節痛反而嚴重咗。

b3

 有些時候大家看書看見一些好似好簡單的 DIY 運動可以訓練大腿肌就以為啱做 , 其實又是一個大誤解。 好像上圖的 Dumbbell Lunges 。 這類運動统稱 Free Weight , 屬中高階的運动。因為當你弓字下蹲時 , 你用單腳好難平行身體 , 膝頭亦好易超過 90 度而向前標 , 做成膝部受壓。 當要回復企立姿勢時會借膝頭之力而非大腿之力 , 膝部又再次受壓。

這個運動正確做法是先擺好前後腳位置 , Make sure 前腿與小腿保持 90度 (不要過籠) 。姿態正確後個身才慢慢向下下降 , 令大腿肌拉長伸展 , 再用力將大腿肌收縮令向身體上升。這做法才是正確。

大家初玩這個動作會顧得前腳來顧唔到後腳 , 顧得前後腳個身又唔直 , 下降時個身左搖右擺 , 自己玩更睇唔到自己的动作及角度做得啱唔啱 , 啲力又會去晒個膝頭而非大腿 , 一個看似簡單的運动原來內裡咁多學問及竅門 , 這些東西在書本中根本好難用文字表達 , 你照着做很大機會做到錯咗衰多二成。

b4

b7
另一些常用的 DIY Exercise  話可以在家中練習協助改善 , 但這些 Exercise 又是 Free Way , 一些初學者唔識就角度及控制肌肉用力 ,只會用慣性的那些肌肉去做 , 一係就無用一係就做傷自己 , 效果可說是極微 , 做一千吓都無料到 , 棧嘥時間。 而且人的劣根性是在家 hea 吓 hea 吓一定唔會做 , 又係得個吉。

我始終覺得在 Gym 做機最安全及 Effective , 做一個 Cycle 機比做一千次 DIY 更有效。當大家做機做熟咗 , 知道點控制肌肉及就力時 , 就可以 Handle 到 DIY 這些 Free Way 動作 

我所强調的是運動本身無問題 , 但問題是這運動是否適合你 , 你做的方法及姿努是否正確 , 是否 Effective , 這才是 Key Point。

膝蓋關節痛的處理 (二)

很多人對膝痛可謂一知半解 , 而且往往採取錯誤方法處理令傷上加傷。 一般輕微膝頭關節痛多數來自發炎 , 若發覺痛的部位有少少膧就要特別留意。 

在運動創傷的角度來說處理受傷之法是 「 RICE 」

一)  R (Rest) 代表休息,而運動員必須停止運動,叫受傷部分休息。休息並非指全個人,是腳跟而已,故傷者需要用適當繃帶將傷處紮好,使傷處固定,然後讓它休息。

(二)  I (Ice) 代表冰敷,而冰敷著實十分有效,於急性扭傷之時,韌帶撕裂牽涉不少微絲血管流血,而瘀血積聚及附近組織水腫,使用冰敷則能幫助減少腫脹情形出現。

 

 (三)  C (Compression) 即加壓力,此時應該用有彈性繃帶 / 或配戴護膝將受傷部位紮著。

(四)  E (Elevation),即將患處高舉,準則以高舉過心的位置為標準,這樣可幫助靜脈回流,亦可幫助消腫情況。

 受傷後要避忌的要點,那就是「HARM」了。

H─熱敷(Heat)

在撞傷或扭傷之後,切忌用熱敷,因為在最初的二十四至七十二小時內(情況要視乎傷勢而定),傷處都會出現紅腫的現象,血液的流通不暢順,如果過早施以熱敷,則會加劇出血的程度,延誤痊癒的速度。

A─酒精(Alcohol)

提醒受傷後避免飲酒。 這是因為酒精會加速血液循環,道理與熱敷一樣,在傷患處的血液正處於滯脹的狀態,若太多外來的血液湧至,但能夠順利流走的卻不多,於是便會令到腫脹惡化,產生更大的痛楚。

R─跑步(Running)及其他運動。

這是因為受傷的部位繼續活動可致傷勢加劇。

M─按摩患處(Massage)

這樣做亦會引致傷勢惡化,尤其是在受傷後的二十四小時,更加不可以按摩患處。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上述的 Do & Don’t

一般發炎食些針對運動創傷的消炎止痛藥加上休息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 但若長期痛楚就要轉介骨科或運動創傷專家進行評估去睇清楚乜事。 例如有無如半月板、軟骨或臏骨韌帶問題、膝蓋錯位和髂脛束症候群等 , 有須要做磁力共震和關節鏡檢查

 

走出膝蓋關節痛的陰霾 (一)

最近很多不同年齡組別的朋友都問我關於膝頭關節痛的問題。 老實講我自己並非什麼醫生或健身教練 , 只是自己受膝患困擾了一段頗長時間 , 睇過專科、做過物理治療、針炙、食過 Glucosamine , 做過運動 , 行了很多寃枉路始終治標不治本搞咗好耐都搞佢唔好 , 到最後走去做健身之後才將這問題才得到根治 , 久病成精積累點經驗。  

有朋友叫我在 Blog 內將這些資訊分享 , 我真的有點 , 因為每個人的 Case 都不同 , 身高體重體質力量不同 , 而且好多嘢非文字能表達不同影相光圈快門般有根據 , 最怕一些朋友看後一知半解斷章取義般套用 , 好心做壞事。 所以這題材我都擱置咗好耐 , 但朋友們的多翻推動下 AM 敵不過盛情 , 只好將所知的點滴作個分享 , 希望大家唔好好似我咁行咁多寃枉路。  

由於篇幅好長我會將它分為幾篇去分享 , 希望大家俾啲耐性及唔好嫌我長氣。

先旨聲明以下只屬個人經歴及感受 , 只供參考 , 大家若有類似問題應去請教醫生及專業健身教練。

膝頭關節可說是人體中最辛勞的一個關節 , 它堅負着身體的重量 , 亦負責很多不同動作 , 對腳有事你真係邊度都唔使去。 大家要明白骨骼本身只是一個 Framework 骨架 , 骨骼本身不會伸長縮短亦沒有彈力 , 它的作用是支撑身體 , 保護內臟。 人一切的力量是來自肌肉 , 人體中約有434 塊骨骼肌,經常參與體育運動的有75 , 人體的一舉一動,即使是屈一屈指頭、眨一眨眼,都是有賴其收縮而帶動的。  而肌肉本身是你越用佢就越發達 , 若不用就會退化萎縮 。正常來說一個瘦骨仙一定無大隻佬咁好力道理就係咁簡單 , 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應該好明自。

 c3

其實關節痛的原因是關節附近用來活動的肌肉群組變弱 , 原本由大腿肌肉承托你身的重量變由骨骼關節承受 , 久而久之令關節受壓磨損 , 關節間的軟骨 Meniscus 磨蝕 , 甚至長出骨刺壓着神經線而引發神經痛楚。 所以引至關節痛是因為肌肉弱的原因 , 大家食藥、針炙、按壓都不能令肌肉瞬間增強 , 功效只是短暫的。 若大家有膝頭關節痛的話你不妨摸吓痛楚關節附近的大腿肌肉 , 是否像豆腐般軟弱就明白我所講。

有人會話年紀越大關節退化活动不靈活 , 我覺得這並非完全正確。 因為現今好多三四十多歲的年青人都有關節退化活动不靈活的現像 , 而且問題越來越年輕化。 但相反當你見到居住山區的呀婆 , 六七十歲揹住你件 20 KG 以上的行季上山落山 , 健步如飛逢人過人 ,  你就知道不是年紀越大關節退化問題而是經常操練的問題。

膝蓋關節痛的人多數有以下共通點:

1.     飲食過量 , 體重過重。
2.    
長期缺少運動。

3.     平時行平路無事 , 但對腳屈曲時好像覺得膝蓋關節很鬆 , 好像鎖唔穩隻腳咁。(原因就如上圖 , 當對腳伸直時有 Ligament 傍住 , 但當屈曲時 Ligament 就會移動到另一位置 )

4.     平衡力差

5.     雙腿無力 , 唔踎得低。

6.   當久唔久之做一次運動如跑步 , 踢足球 , 行出遠足或企了一整天後 , 除了小腿肌肉因疲勞而冤痛外 , 膝蓋關節某一個位就會隱隱作痛 , 膝蓋關節後面的筋腱就會腫脤 , 關節覺得很鬆 , 隻腳好似甩甩哋鎖唔實咁好恐怖。

 痛楚好間歇性 , 時有時無 , 這令人十分困擾 ,  究竟有乜事? 是因運動而起定還是什麼? 做運動好定唔做運動 ? 做乜運动先真正啱?

 這段日子折滕了我一段很長日子 , 這種痛症及腳部不穩的問題會令人十分煩惱 , 在心理上直接影嚮用腳的信心!!! 期間我試過很多方法 針炙、長期食 Glucosamine , 遊水踩單車運動 , 但進展很慢基乎是原地踏步。

 在拖拖拉拉的幾年間因為畏疾忌醫無理會膝蓋關節痛 , 就在一次追巴士的過程中 , “啪”一聲應聲 PK 倒下。入院檢查後發覺右腿膝頭半月板撞裂。這次意外終於令我沒法途避而去正視問題。

c5

我親身經驗是同一個膝頭關節痛的 Case 骨科專科與運動創傷骨科專家彼此的治療理念會很不同 。 骨科醫生可能會健議你做手術換菠蘿蓋 , 但運動創傷骨科專家則不用做手術 , 而做物理治療及 Physical Training。  我自己不是醫生我當然唔識分 , 但我個人見解是不要只聽單一意見 , 亦不須自己嚇自己 , 攞多幾個 Opinion 參考再作決定。

而運動創傷骨科專家的一席話令我頓然釋懷 :

換關節是最後的辦法 , 就算換了膝頭關節都未必表示安枕無憂 , 而且換完關節要從新學行亦須要三四個月的休息期。 另一方面就算你有鋼鐵般的關節但肌肉無力 Support , 你都係邊度都去唔到得個吉 , 到頭來你都係要做物理治療及 Train Up Muscle , Exercise Training 始終走唔甩 。 就算最後你難逃一劫要換人做膝蓋 , 你若有強健的肌肉可助你更快康復。咁你想未受一刀前 Train Up 對腳定受了一刀後才 Train Up 呢 , 這個你要自己的決定了。

A Guide to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just-do-it,-nike-189215

上一篇文章講開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 我相信好多嘢係人都知但知並不等於願意做及做得到。有時這目標就好像上月球般只是夢想遙不可及。 我覺得現實生活上又未必真係咁難 , 當然我不是說要像 On / Off 一樣一晚之間即時180 度改變 , 但每日一小步慢慢行 , 就算行十步退三步 , 退五步 , 我都叫做有 Moving Forward , 只是行得慢啲咁解總好過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成功從來沒有什麼捷徑 , (有都係呃你居多) 一切大改變都是由無數小改變累積而成 。

我玩什麼做什麼都不要求自己一步到位 一步登天 , 只會鞭策自己不斷向前 , 更不會硬性定下什麼大目標 , 只 Set 個 Time Frame 三至六個月來個 Review 去修正自己的方法就算。 就像龜兔賽跑的龜扒行一樣不斷向前 , 別人快是別人的事 , 各有前因莫羨人 , 我只Concern 只要自己方向正確 , 到達終點只是遲早問題。

Just Do It!!

引用 Lifeoptimizer 中一篇文章作個分享。

Note: This is a guest post from Lisah of Getting to Zen

What does it mean to live a healthy lifestyle? It is a way of living that allows you to enjoy more aspects of your life in a more fulfilling way. It is not just about trying to avoid one illness after another, or trying to just not feel as bad as you normally do. It is about feeling and being well physically, mentally and socially. It is about making specific choices that give you the opportunity to feel your best for as long as you can.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is about saying YES to life.

Three Essential Ways to Live Healthy

Do you want to have a body that can support you well into your old age? Do you wish to have mental clarity, quality relationships, good working internal functions, or even an overall feeling of well being? Well,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is what can get you there, or at least improve your condition. There are three specific things that you should do:

1. Exercise

You shouldn’t be surprised that this one is on the list. It is unavoidable. Physical activity is essential to healthy living. The body was meant to move, and when it does not, it can become unhappy and ill. Physical activity stimulates the body’s natural maintenance and repair systems that keep it going. It improves circulation to our heart and lungs. It gives us strength to stave off injuries, and it increases the mobility in our muscles and joints. Physical activity also releases endorphins; the feel good hormones that create a sense of general well being. Physical activity is good for the body and the mind.

Exercises include brisk walking, cycling, dancing, swimming, rowing, elliptical workouts and jogging. Yoga, and pilates are also good exercise workouts; however, they should be perform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ardiovascular-type workouts mentioned above.

2. Eating healthy

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 saying “you are what you eat” or “garbage in garbage out”? Well, it is true. What you put into your body directly affects how you feel physically, your mood, your mental clarity, your internal workings, and even your skin. Eating healthy does not mean eating expensive foods with little taste.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are some fantastic health recipes online and in cookbooks that are very healthy. Basically, you want to aim for a diet that is low in salt, fat and unprocessed foods and is high in fruits, vegetables, whole grains and omega-3 fatty acids. It is also good to take a multi vitamin to ensure you are meeting your nutrient requirements.

3. Reduce stress

We have got to get rid of all of this stress. Stress happens when your life becomes out of balance physically, mentally or emotionally. This imbalance can be caused by internal stress like worrying too much, environmental stress like pressure from work, family or friends, or by stress from being fatigued or overworked. Being stressed out has the potential to affect your health in a variety of ways. You can become tired, sick, tense, irritable, and unable to think clearly. If you want to live a healthy lifestyle, you will need to manage the stress in your life so that it does not overtake you. This means taking charge of your thoughts, emotions, tasks, and environment to get your body back in balance.

Action Items

Here are some specific action items for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1. Use the food pyramid as a guide to how much of what to eat
  2. Eat less processed foods
  3. Reduce your sugar intake
  4. Grill, boil, or bake foods rather than frying them
  5. Reduce the amount of meat you eat
  6. Eat a lot of fresh locally produced vegetables and fruits
  7. Avoid adding salt to your meals after they have been cooked
  8. Regulate your portion sizes (a portion is about the size of your fist)
  9. Reduce your alcohol consumption
  10. Reduce caffeine consumption
  11. Don’t eat foods that have a lifetime warranty (unless we have some sort of disaster and you have been storing them in your basement for just that case)
  12. Stop smoking
  13. Laugh a lot
  14. Exercise at a moderate intensity, for at least a half an hour three to five times per week.
  15. Find ways to eliminate stress (meditate, exercise, guided imagery, music)
  16. Give to others with no strings attached
  17. Smile at strangers
  18. Learn to say no
  19. Avoid people who put their stress on you
  20.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
  21. Always say please and thank you

 

珍惜及感恩自己眼前一切

對於 Body Check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像學生派成積表見家長一樣 , 最怕見到自己滿江紅 , 所以一般都會採取懶懶閒又或者害怕心態 , 拖得就拖 , 免得就免 , 甚至鴕鳥政策畏疾忌醫 , 寧願不知 

AM人年紀大了開始關注自己健康 , 身為一家之主 自己的健康已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 而是整個家庭的公共財產。 我自己點懶都會迫自己每一年或年半做一次身體檢查兩年前的檢身報告可說是一張滿江紅的成績表 –  脂肪肝嚴重 , 加上高血壓 , 中央肥胖 , 高膽固醇 ……….(這是自己嗜飲嗜食不做運動引至的結果 , 無得怨人。) 醫生朋友告誡我今天雖然好地地無乜事 , 但這些 Figure 都是高危像徵 , 若果唔趁機搞搞佢 , 難保一有事就會好大鑊 , 言下之意大家都明。

無可否認父母的話可以唔聽 , 但醫生的話又真係唔聽唔得 , 於是把心一橫來個 “肥佬大翻身” , 其中過程巳在我的修身系列中說明不再重覆。

上星期我又約醫生做定期 Body Check , 在超聲波及 MRI 顯示下脂肪肝巳好翻九成 , 血壓回復正常 , 膽固醇 4.6 , 三酸酣油脂好低 (因我食得好清) , 唯一是肝酵素略高 (因為要品酒) 今次的成績算是很不錯 , 亦不枉我這兩年努力運動及重整生活飲食習慣所付出的努力 , 能有這成績自己固然值得開心。

在同一時間卻聽到自己的一個與自己年齡相若的下屬因腹痛檢查 , 一驗之下竟然是未期肝癌 , 多方測試都證實診斷無誤 , 下屬連 Check 幾個醫生都得到同一答案 , 醫生說無得搞叫他好好利用餘下的幾個月時間 ……………  下屬沒有定期 Body Check 的習慣 , 心想自己還年青那會想到有如此結果!!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就像晴天霹靂 , 可想而知有多令人心痛及對他及家人有多大打擊 , 雖然現今醫學倡明但對某些病始終還是束手無策

聽到這壞消息下我的心情可說是跌到谷底 , 有如切膚之痛 , 自己能做的就是安慰下屬及想盡辦法為他提供援助 , 但心裡那種 Nothing can be done 的無力感覺卻是十分難受及萬分無奈的 , 只好在心裡唯有為他祈譸。

兩件事情同時在身邊發生產生一個强烈訊息 : “人非要到身體出現毛病時才驚覺健康的重要性”我們真的要好好去愛護自己身體及做定期檢查 , 認真地面對身體給我們的種種訊息及作出相對改善之法。 要相信幸福不是必然的 , 不要期望上天會給你時間 , (有些時候就算你想去補救都無可能) , 我們更應珍惜及感恩自己眼前擁有的一切 …………..。

運動懶惰症

g1

很多認識我一段時間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做 Gym 的習慣 , 他們通常見面就會問我最近一星期會做幾日 Gym ?? 我會答大約 4 – 5  , 每次 1.5 – 2 小時。 朋友聽畢後一般都會碌大對眼好似見到什麼怪物般望着我。  朋友說他做半小時運動就已經想死 , 而我在 1.5 – 2 小時內做些什麼點解我要成日做我只能說是個 Keep Fit 習慣吧。

其實我以前同大多數人一樣有運動懶惰症 , 好逸惡勞 , 對運動亦一知半解。 加上忍唔到口引至身形暴漲 , 曾幾何時我體重接近二百磅 (好似有咗五個月身孕咁) 身形十足電影名星林雪。 唔使講三高臨門 (高血壓 , 高血脂 , 高膽固醇) , 體質日差 , 四肢無力。 我很怕每年的身體檢查 , 因為一定滿江紅 ,  見醫生就像校長召見成績差的學生一樣。

雖然醫生不斷警告但自己一直無理直至膝蓋受傷 , 醫生驚嚇地健議我要換菠蘿蓋” , 再見到身邊一些朋友突然要急性通波仔才猛然醒覺 , 若不再 Do Something 自己可能步他們後塵 , 很快百病纏身 , 邊度都去唔到 , 乜都做唔到。

大家見到今日的 AM 可能唔會相信我以前會這樣糟糕我問自己若不改變五年後會变成怎樣身為一家之主及主要經濟來源若然自己有事家人會怎樣我還有很多事想做但我的身體狀况能否令我達成願望呢??  

我試過借助藥物及節食減肥 , 雖然減到磅但很快反彈 , 而我身體肌肉仍然十分弱 , 身形只是細一點的林雪 , 行動論盡 , 有些時候連踎低都踎唔到 。 我嘗試過做一些簡單運動如跑步 , 單車 , 游泳 , 太極但由於肌肉未 Train Up , 加上運動方法不正確及選擇錯誤的運動 , 不單達不到效果更令筋腱傷上加傷 , 衰多兩成重。

兜兜轉轉很多方法我都試過只是未試個做 Gym , 無可否認這時期我對 Gym 有些抗拒 , 我覺得 Gym 內的所有運動器材或啞鈴不就是最普通而隨時在日常生活能找到代替品嗎為何要俾錢人賺及貼錢買難受? Joint Gym 又貴而且十分掠水 , 不斷 Sell 你買堂 ……. 報章及網上亦很多負面評價全在我腦中打轉 , 我如何取捨呢?

凡改變過程都是帶點痛苦的 , 但為了自己健康着想我願意付出。 我像普人一樣居居但帶着戒心 Walk In 去 Joint Gym。 我很幸運到遇上魔鬼教練 , 他對我真的很嚴格他亦教識我什麼是正確的運動 , 自己的傷患骨痛什麼運動應該做 , 什麼不應該做 , 而且指出核心原因是由於大腿肌肉太弱引致的問題。

運動是一門學問 , 每一個動作怎樣做才是正確 , 坐高一點坐前一吋 , 那些肌肉及關節應該放鬆那些應該收緊 , 姿勢要絕對正確才能做出效果 , 不是隨便坐埋去搏命死做就得。 這些 Detail Information 令我完全改變對運動的偏見 , 那些冷冷冰冰酷似刑具的運動器材原來各有個性及功效而且十分奇妙。 自己身體跟咗自己幾十年任勞任怨但自己都無了解個佢 , 到了此時此刻我才開始去認識自己的身體。

雖然每次上完堂我都覺得散晒 , 第二天肌肉還隱隱作痛 , 但這點痛卻證明我汗水沒有白流 , 比起病痛纏身或開刀那種痛楚這算是小兒科了。  這當中的一切我在修身健體系列中有很多篇分享不作重覆。如是者我就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修身目標

講到惰性及三分鐘熱度 AM 嫂同格格都可算是嚴重的 , 因為貪食關係她們本身都有 Over Weight 問題 , 她們之前亦找個營養師跟進 , AM 嫂甚至參加過纖體公司的纖體療程 , 錢花了不少但效果不佳 , 最後她們都死死地氣跟我去 Joint Gym

最初的一段日子她們只買會藉沒有找教練而由我指導去做運動 , 由於男同女身體結構不同 , 要求不同所玩的 Program 亦有很大分別 , 所以我只能指導一些皮毛手法只希望令她們不抗拒做 Gym為原則。 過了一段時間她們習慣了 Gym 的情況而她們亦接受 Training Program 的概念我才為她們找教練。

我在 Gym 咁耐時間當然知道一些教練的手法及長處 , 因為同性關係我刻意為她們找來了一位女教練並由格格先試行。 因為格格要到外國留學 , 我想在她出國前為她灌輸一套正確的運動及飲食觀念 , 讓她學識運动的好處受用一生。 格格是怕辛苦的人但她在女教練的督促下都學得不錯 , 暑假的三個月內減了 15 lbs 。 現在格格在英國都有做 Gym , 對一個不喜歡運動的九十後年青人來說成績算是很不錯。

AM 嫂跟我玩咗年半效果是只減了磅 , 啤梨身型未有任何改變 , 大家都認為這是死症。 我覺得 AM 嫂都操得頗勤力無理由達不到預期效果 , 一定是方法不對。 於是又再賭一舖 , 今年年初 AM 嫂亦開始跟這位女教練上堂 , 三個月內 “奇績 ” 地將啤梨身形改變了。 這成績真的可說是神奇來形容 , 有咁嘅成果 AM 嫂自然十分開心 , 現在 AM 嫂操練得比我還勤力 , 而且在一班大隻佬身边操練都毫無懼色 , (因為手法正確又夠自信) 仲時不時 “串” 我手法唔正宗認真吹漲 。

前陣子我有一位女影友長期受膝患痛楚困擾 , 專科醫生要她開刀換菠蘿蓋 , 嚇得面青口唇白無晒心機 。 因我是過來人她走來問我意見 , 我介紹了自己的骨科醫生叫她取個 2nd Opinion , 診斷結果問題不是太嚴重不急於開刀 , 但要做物理治療。 其實物理治療亦是 Physical Training 的一種但物理治療師不會教人減肥 , 所以我健議她不如直接揾女教練幫她做 Training , 三個月來她 Keep 住運動而且有效控制體重 , 人清減了而且膝患問題得已大大好轉。

究竟這神奇女教練有什麼 “把炮” 咁厲害能令AM 嫂及格格連 Mind Set 都轉埋??  究竟她與魔鬼教練的手法有什麼不同?  在好奇心下某日下午與她過了兩招終於得到答案。

神奇女教練與魔鬼教練的教法及手法很不同 , 魔鬼教練玩的是大隻而她玩的是線條身型 , 她的手法不着重重量的多少而是在於技巧 , 所有重量能 Focus 並落在目標肌肉上 , 俗語講”好應”。 她更即場 Fine Tune 我一些動作上的瑕玼 , 效果顯著唔到我唔服。  這一試真的不得了 , 自己玩了兩年都覺得進入一個平台期及無乜大進展 , 女教練的方法正好改善我的缺點及幫我改善身型 。

AM 都算是一個非常理性的消費者 , 我不想買的服務話之 Sales 在我面前 “吞槍” 我都不會動容 , 若我要的服務你唔使揾我我都會上門找你。我考慮清楚後都覺得條數諗得過 , 反正政府每人派六千大洋作為幫補 , 汝其買啲無謂嘢不如用來投資落自己健康處來得有回報 , 於是就揾咗神奇女教練幫我度身做 Program 及 Fine Tune , 希望兩三個月後有啲睇头。

有朋友問我如何能克服運動懶惰症我覺得人只有在追求快樂及避免痛苦的情況下才會行動 。首先世上根本不會有 Free Lunch , 亦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 要身體健康就要付出努力及代價。我最初去做運动是為了避免更大的痛苦 , 但當自己学識點玩及見到成果時就好自然會以追求快樂的心態去做 , 試問边個唔想要有更好的健康及美好的身裁?

以我自己為例我皮膚比很多女士還要好 , 肌肉的彈性就像一個三十出头的年青人 , 衭頭由以前 36” 減到現在 31” , 現今腹部平坦只剩下少量側翼的士啤肽作為留念。 運動後睡眠質素大大改善 , 人又精神咗年青咗 , 這些身體上的改變及那種 Feel Good 感覺全是運動帶給我的 。 相比以前未做運动時那身體狀况根本差天拱地。

其實食乜補品用乜化品都不及運動的效果好及治標治本 , 人的新陳代謝好 , 血氣流通暢順 , 毒素無咁容易積聚病痛都少啲, 這道理係人都知只是無人肯認真去做咁解。  當然這一切要是方法正確及持之以恆 , 教練只能協助你指導你行條啱路 , 使你事半功倍但他並非神仙 , 自己的決心及恆心才是最重要 , 而我亦見到很多不成功的事例 , 例如:

1. 沒有恆心 ,買了個 Plan 做 一兩堂就算 , 教練約極上堂都唔願出現。

2. 選擇錯誤運動 , 用錯方法做運動 (例如 Over Weight 的人去跑街一定傷膝)

3. 得過且過無心機 hea 做 , 嘥大家時間。

4. 飲食不節制。

5. 為自己找藉口逃避。

6. 無時間 , 遲吓先。

7. 很多人達到目標後就放軟手腳 , 故態復萌打回原形

老實講要有成果就要有 “紀律 ” , 要改變一些生活上的一些壞習慣 , 戒戒口 , 逐漸減少進食份量 , 為自己訂下運动時間表 , 就像返工一樣定時咁去做 , 一星期一次慢慢再加 , 一步步慢慢來 , 改變要時間身體亦要時間適應 。 改變絕不容易而且沒有捷徑 , 這是我覺得是最難的

自己經歴過這變化有時見到身邊的朋友有潛在問題 , 出於關心我都會不厭其煩的勸佢趁年青搞好返個身體 , 唔好等一切太遲時想搞都無得搞。 當然每個人有自己的決定取向及須要 , AM 作為朋友只都想朋友富貴唔想朋友閉翳 , 話說過了盡了朋友之義就算 , 健康是他們的事 , 他們有需要自然會找我 。

玩了幾年我所花的費用及不上我買一部頂級相機 , 不及一次美酒遊學團 , 更不夠我1/4 次開刀換菠蘿蓋 , 亦平過我睇醫生食藥。 你可能話 AM 是天生異禀反應奇好不能作準 , 但 AM 嫂同格格都有如此心態及行動改變 ,  有咁成效你又點會唔愛上運動?

貪婪種禍根 – The Silent Danger of Greed

g1

近排寫酒評及攝影的文章居多 , 很久沒有寫有關人生智慧系列的題材 , 近幾星期日本的地震天災引致到核電廠洩漏輻射的危機 , 令我想起之前所讀過 Hot, Flat, and Crowded 2.0 的一篇文章 , 所以特別作個 “心情沉重的分享”

g2

大家有否想過現今的全球暖化生態危機及1997 , 2008 年兩次金融海嘯表面上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 , 其實內裡都有很多共通點。

我們在金融市場中創造財富的同時製造出很多有毒資產。 我們為求經濟發展過份開採天然資源 , 砍伐林木 , 污染水源 , 全球暖化生態失衡。 我們發展核電但同時亦帶來輻射洩漏的禍害。 日本的核電事故終於為世人搞嚮警鐘 , 令我們認識到它背後的可怕代價

看來我們滿以為建做出更美好將來的同時 , 卻帶來能破壞及滅絕我們將來的隱藏的代價。

g3

為何當權者明知核電一旦洩漏會帶來滅絕結果 , 而就算棄置亦要付出高昂的善後代價下還要不斷建造呢 為何各國政府會無視風險 , 讓投機者去創造一些毒害市場的資產呢 為何當權者會無視一切警告呢?

這一切大家可能歸究於 “人禍” , 但若再深入去探求其實一切都是源自“Greed 貪婪”

The desire to get as much as possible for oneself without thinking about how things would be for other people or future generations.”

貪婪令人只看眼前利益 , 而妄顧風險後果 ;

貪婪令人不顧對環境的傷害去不斷建設 ;

貪婪令人無所不用其極地鬥爭、弄權、奪權去為自己爭取更大利益 ;

貪婪令人做出迷失理性及偏離道德、道義的事。

我相信能寫出的例子真的太多了 …………

g4

我們經常會聽到以下的謊言  ”Greed is Good ” , “市場上弱肉強食 , 有競爭才有進步” , “一切負面的東西都是人類文明進要付出的代價”。  反正咁多年都無事發生 , 邊會咁唔好彩 , 加上人人都在做 , 一旦有事大把人墊底怕什麼?   只要自己聰明及好運 , 受害者一定不是自己 ………..

這些心理或謊言可說是十分危險的首先我相信無人會刻意去做一些危害大家的事 , 只是每一樣東西都有利有弊及有代價 。而利益越大 , 代價亦越高。

貪婪之所以恐怖是它永遠有一個美麗的包裝 , 但內裡卻是慢性毒藥 , 它令人只看到眼前美好假像我們只見到其利” , 它能矇閉我們使我們不見其害。 大家在享受短暫成功的同時 , 而這些毒害就會像異形的畸胎一樣潛伏在宿主體內 , 到時機成熟就會破體而出 , 不受控制地吞食世界。 當問題爆發時一切巳太遲 , 而這禍害卻不是一時三刻的短痛 , 而是延禍延年遺害下一代子孫的災劫。

g5

大家看看近幾年日本自金融風暴後長達十多年至今還未復原 , 又再一次遇上世紀地震及洩漏輻射危機 , 若事情向壞的方面發展真的會東日本全毀。 美國金融危機之後的量化寬鬆政策搞亂了環球金融的秩序 , 令幾個國家機乎破產 。 温室效應對環境的破壞 , 物種的滅絕而令生態失衡………… 這一切都是人類貪婪所帶來的惡果。可是人們並沒有吸取當中的教訓。  

而生活在地球村 , 每一件事都會產生連鎖反應 , 直接或間接對我們帶來影嚮 , 所以不能說不關我事而置身事外。

g6

回顧自家的香港 , 急性盲搶盬事件 ; 別人國難我們不去賑災援助 , 而反去想怎樣囤積居奇發國難財 ; 災難時期在投資市場揾錢 ; 商人為了要賺盡每一分每一毫卻不斷壓窄低下工人 , 做成貧富懸殊 ……這一切大大少少的社會問題不也是來自貪婪嗎?  細想一吓可知到香港人的貪婪程度是何等的嚴重?

g7

反觀現今社會大眾早以接納了貪婪亦鼓勵貪婪 , 越貪婪就代表越成功 而且更以一個比一個更大的貪婪去取代 , 我們貪婪的同時種下的禍根 , 它的毒害巳變成根深蒂固無法逆轉 。 

貪婪是與生俱來的人性弱點 , 我們沒有辦法將之從 DNA 中抽走 , 我們每人都貪婪 , 我們所能做的是不要被它的表面矇弊及看清楚明白它帶來的後果

g8

人在做天在看。 今天地球病了 , 人心亦病了 , 大家是否應將最近所發生的種種事作一反思。 我不是悲觀或散佈什麼世界末日論 , 只是想令大家清楚知道究竟問題的核心在那裡 。 我們面對的不是核電危機 , 環境暖化危機而是人性 “貪婪” 的危機 。

從來改變都是痛苦的 , 但相比問題真的爆發了留下不可彌補的創傷後果仍是好值得去做 , 為了下一代及將來我們亦要認真教育下一代認識 “貪之禍害及應好好克制自己貪婪的慾念

切記 “Where there is greed, there is a silent danger!!!

日本災難後顯出了日本人高尚的情燥 , 人性的光輝美德 , 而在他們心中只有無私””奉獻” 沒有貪婪” , 而我相信這亦是治療 “貪婪” 的良藥 , 只要人肯去改變就有希望。 否則下一個災劫來臨時我們不能怨人 , 只能怨自己 …………

 

日本國難體現人民質素

 

另一篇很好的文章:  引用  15-3-2011頭條日報 中環High Tea

上周五日本發生了世紀大地震,同時經歷了駭人的海嘯災難,各國人民在電視上目睹災難的破壞力,也看到日本國民在災後混亂、危急的情況下冷靜、理性和文明的表現,這種國民質素實為不少東、西方先進城市的國民樹立了極佳的榜樣。

高度忍耐守望相助

面對災後缺水、缺糧、缺電的種種不便,日本人沒有即時大聲疾呼要求政府盡速解決問題,否則所有官員都要丟官。實地採訪的記者只見日人在混亂中,仍然不忘守法輪候購買食物、在地鐵站或便利店外排起長長人龍,也沒有人插隊打尖、沒有搶掠、也沒有互相指罵。至於商人在這混亂期間不但沒有坐地起價,反而免費派發糧食給市民。在這幾天,日本人發揮了高度忍耐和守望相助的精神,他們這種愛國和團結表現,相信不少國家、城市都對之羨慕不已。

本人在這次災難中展現了民族的國民質素,拉回香港,我們的市民表現又如何?據報道,引述有電視台訪問一名仍準備出發到日本旅遊的港人,問他堅持赴日若再遇到地震、海嘯會如何應付。他答道:「屆時香港政府會派包機來幫我們。」也有人借機對日本人極盡諷刺,幸災樂禍之心態表現無遺,將人家的苦難拿來開玩笑,或以落井下石之心態踐踏日人,不但無助提升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越感,反而是反映了我們個別國民質素之低劣。那些大言不慚、對他人的苦難無動於衷的人,會否反省?會否對自己的言行感到慚愧?

上述港人相信仍屬香港社會內的個別人士,不代表整體香港人的質素。不過令人擔憂的,是香港近年孕育出的責罵文化和「只講權利、不講義務」的文化,已逐漸蠶蝕我們的國民質素。試想想若缺糧、缺水、缺電的情況發生在香港,我們議事堂的個別議員和各界評論員,到底是會勸喻市民忍耐,讓官府和有關機構盡快解決問題?還是二話不說,先批評官員辦事不力,應變不足,以致出現缺水、缺糧的情況?據報道,日本的停電安排會實施至四月,歷時好幾個星期,有關安排顯然與多所核電廠操作受到地震所致。在日本,當地人士接受了停電的安排,至今我們還未聽到日本人大罵政府失職,要求嚴查、提出有官員要問責下台。試想此一情況若果發生在香港,我們的傳媒、議會如何處理?我們的市民又會如何回應?

反思「有權利無義務」心態

香港人已逐漸走向一個愈來愈只依賴政府提供援助,解決問題的局面,而不問自己作為一個公民應有甚麼責任和義務。那一位聲稱今時今日不怕去日本因為若有亂子,政府事必會派包機接他回港的市民,他有想過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嗎?為甚麼他會相信政府一定會派包機去支援他?原因相信是近年每逢有類似突發事件,一經議員大聲問責,官府很多時都不敢怠慢,盡速安排港人回港。同情官府的人會覺得官員別無選擇,不同情官府的人覺得官員沒有原則,浪費公帑,且任由「有權利、無責任」的文化滋長。但無論大家如何判斷官府是對或錯,今天的確是愈來愈多人覺得只要嘈得夠大聲,官府便會對他們的要求就範。

大家對上述孕育中的香港文化認同嗎?大家會擔心這種文化會對香港將來的有效管治,帶來極之負面的影響嗎?若果大家都覺得此風不可長,大家都覺得我們崇尚的是日本人過去幾天展現的國民質素的話,也許我們都應由自身做起,要向「只講權利、不講義務」和無理的責罵文化說不,唯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有進步!

黃麗君

 

地震可怕 日人可敬

 

部份節錄自(20110314  ) am730指點天下。

日本發生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大地震,到目前為止,預計死亡人數會有數千人,2萬間房屋被毀,30萬人需要疏散,更有核電廠爆炸,洩漏輻射,附近居民受到感染。而對巨大天災,日本國民並沒有驚惶失措,更沒有怨天尤人。各地搶購食物和日用品的居民都排出人龍,秩序井然。日人在火車站耐心等候十多小時,年輕的讓長者先上車,有不少人趕回家是想幫助鄰居。除了政府動員救災外,有便利店主動贈送食物和飲料予災民,網民利用twitter互通消息,協助尋找失蹤人士,連黑社會也開放事務所為災民提供食宿。

雖然日人自讀書開始便接受基本應對地震的訓練。但無可置疑,他們在今次地震上再度向世人展示優秀的國民質素,發揮令人敬佩的團結、互助、關愛精神。所以我相信日本會很快克服今次災難。中國和台灣都分別派出救援人員和捐出金錢予日本。我認為特區政府也應該有些表示,除了發揚睦鄰精神之外,亦為港人上一堂世界公民課。早前有香港學生因歐洲風雪滯留倫敦機場,叫苦連天,不斷投訴,有些家長亦加入批評政府行列。他們應該看看日人的表現。面對天災,政府當然有責,但整個社會和每個人都要出一分力,或起碼做好自己的本份。

在日本人平靜地面對世紀災難的同時 , 香港人卻在搶日本奶粉與日本鮑魚 , 政客們只識借勢及為了選票而不停抽水 , 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亂去瞓街 ,  雞蛋挑骨頭去 Complaint  , 一切着數攞到盡的同時……………. 香港人有否感到汗顏 ??

身在福中真的要惜福 ……………

在此為天災的死難者默哀 , 為瞬間失去一切的人送上深切慰問 , 望事件盡快平復 , 大家治療身心創傷 , 從新振作 ………..

10 句人生感言

b30

一年之始,朋友們紛紛傳來勵志的文章,互相鼓勵。 以下一篇「人生10句感言」挺有意思,根據朋友資料應該是源自易中天老師的文章。 

人年長一歲,經歷多了,對事物的感受便不一樣。人家說的人生感言,有時候要在自己經歷過後才能理解。 例如以下10句,有些話我是深受良多的。

我以往在大企業工作,生活被工作追著跑,工作績效、薪水職級、同事關係……很多時都會帶來壓力及煩惱。 當我退下來成為自由業者後,發覺以前的煩惱一下子便沒有了。 以往重視人家對自己的看法,原來只是自己著緊而已,別人都忙著管他們自己的事;職級權力嘛,一旦離開崗位便不存在,尤其是我們當傳媒的,在離職當天,以往跟你打關係的公關宣傳人員已即時收到消息,另覓他人幫忙了。 中國人的老話:人走茶涼,是很真實的。 薪水嗎?夠用就好,多賺了反而會心理不平衡,覺得自己賺錢辛苦,該要多消費來慰勞自己,反而餘下的錢更少。 至於同事們,大家都不在崗位後,以往為爭功爭權爭資源……的劍拔弩張都沒有了,大家可以嘻嘻笑的吃飯玩樂。

就像拳頭抓得緊,人會隨著神經緊張;放鬆了手,人變得輕鬆,手可以做更多事情。所以,把事情看簡單一點,生活簡單一點,人便容易快樂。 不過,這要到了某個年歲,或是有過一些經歷才能感受到的。以下10 句,你覺得哪一句最貼心?還是你另有其他更深的感受?

第一句 :「人都是逼出來的。」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當面對壓力的時候,不要焦燥,也許這只是生活對你的一點小考驗,相信自己,一切都能處理好,逼急了好漢可以上梁山,時勢造英雄,窮則思變,人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第二句:「如果你簡單,這個世界就對你簡單。」簡單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知足常樂,寬容大度,什麼事情都不能想繁雜,心靈的負荷重了,就會怨天憂人。要定期的對記憶進行一次刪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從記憶中擯棄。 

第三句:「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偶爾會想,如果人生真如一場電子遊戲,玩壞了可以選擇重來,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正因為時光流逝去不復返,所以更要珍惜光陰,孝敬父母、疼愛孩子、體貼愛人、善待朋友。

第四句:「懷才就像懷孕,時間久了會讓人看出來。」人,切莫自以為是,地球少了誰都會轉,古往今來,恃才放肆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所以,即便再能幹,也一定要保持謙虛謹慎,做好自己的事情,是金子總會發光。

第五句:「過去酒逢知己千杯少,現在酒逢千杯知己少。」不勝酒力,體會不了酒的美味,但卻能感受知已的妙處。沒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獨的,不完整的,可是因為生活的忙碌,漸漸少了聯絡,友誼就變的淡了,所以,抽點時間聯絡朋友一起聊聊天,讓情誼在笑聲中升騰,當朋友遇到了難題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挺身而出,即便幫不了忙,安慰也是最大的支持。 

第六句:「人生如果錯了方向,停止就是進步。」人,總是很難改正自己的缺點,人也總是很難發現自己的錯誤,有時明知錯了,卻欲罷不能,一錯再錯。把握正確的方向,堅守自己的原則,世界上的誘惑很多, 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快樂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如果發現錯了,一定要止步。

第七句:「人生兩大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一是躊躇滿志。」 現代的人好像特別脆弱,報紙上天天報導眾多名人得抑鬱症,這些人一定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別一個極端。正因為躊躇滿志,才堅信自已是完美的,是無所不能的,如果受到一點挫折,就會變得極度自卑,甚至失去繼續生活的勇氣。為自己找一個準確的定位,享受生活樂趣。

第八句:「人生和愛情一樣,錯過了愛情就錯過了人生。」愛情是什麼?讓人無所適從,讓人神魂顛倒,面對愛情的時候,勇敢一點,大膽說出自己的愛。人總會生老病死,怎麼過都是一生,錯過了愛情就錯過了生命的精彩。

第九句:「天下有錢人終成眷屬。」現代社會的人變得越來越勢利,愛情也越來越無足輕重,於是我不得不相信「天下有錢人終成眷屬」是對現代愛情的最確切的描述。

第十句:「成功,需要朋友;巨大的成功,需要敵人。」有競爭才有發展,因為有了敵人的存在,因為有了不服輸的決心,才會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有時候敵人比朋友的力量更大,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卻有永遠的朋友,有些時候,敵人也可以變成朋友

Merry X'mas & Happy New Year 2011

_AMC5167

Christmas is a magical time. 

May your holiday season be gentle, beautiful, and filled with the joy of the season.

Merry X’mas and Happy New Year!!

上圖的立體字並非 Photoshop 效果 , 而是一種特別的 Light Painting , 全幅相一Take 過拍攝 , 不信的話可以俾個 Raw File 你睇。

雙贏三步曲

e1

在處理日常工作一定會遇到不同意見和立場 , 由於各位其主有時為了為己方爭取最大利益都會產生對立、甚至爭拗。 經一番努力很多時問題最終得以解決 , 但離不開我贏你輸的零和遊戲” , 有時可能是贏了帳面輸了關係。

在管理學來講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是 Win Win 雙贏 , 成事之餘大家開心亦加強大家彼此的互信及關係。 但要做到 Win Win雙贏又談何容易但並不表示不可行 , 而要達至這目標要懂得運用以下的三個步驟:

Step 1: Take your negative emotions out of the equation

無可否認這是頗困難的 , 由公事上雙方為爭奪某一些利益 , 以至到私事上如兩老婆為芝麻綠豆事而爭拗都離不開負面情緒的介入。 其實若我們靜心及撇開感性部份 , 問題核心可能極之簡單 , 只是我們在當中滲入了不同濃度的雜質使簡單問題變得複雜化 , 而這些雜質包括了:

A) 個人或自己團隊既得利益的分配及喪失 ,

B) 事情處理的過程及方法對自己或自己團隊是否有利 ,

C) 解決問題方法對自己或自己團隊是否方便 ,

D) 自己或自己團隊的一些既定立場、信念、習慣及原則 ,

E) 個人或自己團隊對對方的喜惡程度 

這些雜質有時會放大到矇閉或擾亂我們解決問題的兩大能力判斷力及創做力” , 所以若我們雙方真的有誠意解決問題 , 這些雜質一定要將它與問題核心分開。

e2

Step 2: Focus on the solution

我相信大家一定鬧過交 , 可能是與生俱來的 DNA關係 , 當我們情緒上不穩時 ,就會好自然地說出一些消極的或具侵犯的言論例如: 為自己辯護遣責對方不是、用方法批評一切、翻陳年舊帳或舊創疤、又或者拒絕溝通。  

而世上亦有些人偏偏很喜歡去製造這些陷阱去 “裝” 及 ” 跣” 你 , 等你 在眾人面前不知如何應對而出洋相。而香港近年亦流行一套 “責 文化 , 凡事抽水 , 佔據道德高地將問題無限上崗 , 亂搞一輪然後拉隊離場。 這些人做法十分幼稚 , 其實在他們心中同樣滲滿雜質 , 而且可能未必有心及誠意想去決問題 , 只是做 Show , 而他們要的是佢贏晒你輸晒 , 能否達至公平亦是渺忘更何況雙贏。我堅信若自己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跟本不用發脾氣。  

當受了委屈或不快情緒發洩是人之常情 , 負面情緒無助解決問題 , 而更糟的是會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情緒發洩層面上而怱略了真正問題的所在 ,。 這種情緒及溝通方式無疑是個陷阱 , 若真的要達到雙贏結局 , 雙方都要好小心去避過這些陷阱 , 將焦點納回到尋找解決的方向上。 

面對一些爭議性問題而對方亦非善男信女自己就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去面對這些冲擊。  遇上情況就要冷靜及懂得運用四兩撥千斤般將攻擊化於無形 , 例如對方一有越軌言論可回應一句若閣下繼續用這種方式表達意見 , 我們很難溝通及尋找對大家有利的解決方案。”  將對方注意力拉回到談判桌上。 

若自己做足功課往往可從對方的言論中尋找到 (1) 所講隱藏的雜質 , 從而更了解對方的立場 , 知己知彼在兵法上能百戰百勝 , 在實際上能令我們增加了解去製定雙贏方案。 

e3

Step 3: Explore the context and options

在解決任何衝突的第一步就是雙方願意及有誠意地尋找雙贏而非對抗 , 要訂明方向及目標 , 我相信這一步不難達到 , 但難就難在如何實行。 

我們達不到雙贏另一原因是我們不夠堅持或相信雙贏的方案確實存在。 一般情況下我們只求其找到解決方法就巳止步 , 大家心中都有同感就是只要不付出太多 , 輸少當贏就算 , 很少再去探求雙贏之可能。

其實任何問題都是環繞在 R.S.P. = Resources 資源 , System 系統 , People 人事這三方面。  而這些條件或限制是人做出來的 , 例是死人是生 , 人做得出來就一定可以改動、調節及配合。  若果我會將問題分拆到這三個範圍內 , 一步步抽絲剝繭就會很清析看到双方的矛盾所在。

更甚者若嘗試將一些複雜的大形勢 , 細分成一些 time, minute , unit, dollars為一些單位 , 一去到這些數字單位層面就很難滲入了 (1) 所講的雜質及個人 Feeling

這種邏輯思考方法一來令我們將理性及感性討論兩個層面分開 , 而真正看到問題的核心。 而判斷力及創做力永遠是最尋找雙贏的最好方向。 我絕對鼓勵 對問題作 Brain Storming 甚至倒過來逆向思巧 , User Friendly 的角度去探索可能性。 撇開什麼程序、限制 , 這樣才能突破困局 , 無疑這是較大膽及創新的但往往是雙贏的捷徑。

當然解決問題須要雙方面的協調及努力 , 一些重大議題可能未必一時三刻能有結論 , 有些時候時機未成熟亦未必能夠一 Take過水到渠成。 但從互動相討中大家能加深了解及明白對方立場 , 從而增進彼此的伙伴關係甚至獲得互信及尊重 , 有些時候不打不相識 , 一打變親戚”  很多時候會有一些意外收獲及另一種形式的得着也不定 , 所以做事目光要放遠一點。

自信的危機

e33

做人處世一定要有自信 , 而自信亦是所有成功人士常掛在口边的信條 , 無可否認自信一定好過自悲 , 但大家有否想過過份自信未必是件好事呢?

耶魯大學 Behavioral Finance 教授 Robert Shiller 對一群學內運動員作了多次評估 , 發覺好多運動員都偏向高估自己能力 , 輕視了比賽的難度及對手的實力 , 比賽中很多運動員表現失準 , 甚至大熱倒灶 …………  

容易過於自信是人性的一項弱點 , 它最利害之處是像種植蔓生植物一樣 , 最初我們種些在屋週圍用來點綴家居加添生氣 , 但當它越長越大後就要加以修剪控制 , 若任由放任生長 , 最後可能生長到連屋四週的窗户門口甚至整間屋都被封閉着。

大家要切記 自信心是種信念 , 但卻非魔法神仙棍”  , 要懂得運用信念的力量但不要被信念所矇蔽”  例如你對自己的網球技術好有自信 , 並非等於你就能贏敢温佈頓大滿貫冠軍一樣。 相反過份自信會令我們萌生輕率心態 , 蒙閉了我們眼睛看不清形勢及四週視野 ; 封閉了我們耳朵令我們聽不進任何忠告 , 令我們不知不覺間自我澎漲 。 一旦遇上失敗挫折 , 除了承受失敗的結果外 , 亦同時承受由於過份自信引致的連鎖打擊:

1.    You may fail to deliver on your promise

2.    You may blame yourself too much

這兩種打擊所波及的範圍及影嚮可能比比實失敗的本身代價更大 ………..

e34

AM 以前做酒店時有一位年輕拍擋 , 手底工夫不弱人亦十分聰明伶俐 , 他做了幾個漂亮的 Project 令上司十分欣 , 可說是少年得志。 漸漸地他開始過於自信及高估自己的能力 , 加上身邊一班擦鞋仔朝吹暮捧 , 將一切擦鞋慌言信以為真 , 勝利充昏頭自我澎漲及囂張起來  AM一切看在眼內都覺得有點過了火位 , 曾私下提醒了他。 當然苦口良藥利於病 , 忠言逆耳利於行講就好易實際上未必個個人能聽得入耳更何況是自信心爆掤的人。

常言道獵犬終須山上喪 , 聰明反被聰明誤 過了不久老闆交托了另一大 Project 於他主理 , 以他的聰明這 Project 可說是易過執豆 , 他亦向大家誇下海口超標完成 。他的過份自信令他忘記了評估計算其他枝節及變數 , 而他亦忙於其他閒事而疏於跟進 , 他真的以為幸運之神永遠在他身邊一樣 , 到時到候就會水到渠成。

可是他錯估了形勢及人手 , 加上天氣變化延誤了船期令他須要的幾件重要物品未能如期到達 , 情況十分狠背。 而他亦礙於面子及誇口並沒有向老闆報告及向同伴借兵 , 不惜劍走偏鋒一意孤行 , 最終搞到爆大鑊 , 震驚朝野。  這次事件雖非導至豉椒炒魷但歸根究底他責無旁貸。  而他在眾人面前所誇口的亦末能對現 , 他多年辛苦建立的威望誠信亦受到嚴重打擊 , 公司為了平息眾怒被公司流放邊彊。

AM 看在眼裏對此人雖無落井下石之心 , 但從中明白到什麼叫陰溝裡翻船的道理 , 過份自信真的非好事 , 皆因世事無絕對 , 凡事總有意外。 自己常用以下五點引以為戒:

e35

1. Acknowledge the role of luck

很多成功人士背後除了自身的努力外 , 亦好睇時機際遇” , 亦可說是種 Luck 幸運。  Bill Gate 本身的才能當然是十分了得 , 然而在他公開自己成功秘訣時除了本身的努力外亦多次提及到運氣 , 沒有運氣他最多都只能是 Forbes 400 富豪榜中榜尾的一名富豪而非全球首富。

這話看似歉恭其實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 Bill Gate 之所以成功就是他明白這個事實而不盲目過於自信。

好多在金融市場打滾的散户以為幾次預測準確就以為真的可以永遠準確地預測大市走勢 , 他們怱略了運氣的元素 , 亦忘記輸錢皆因贏錢起” , “上天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的警世戒律 , 遊覓在恐懼與貪婪之間 , 但最終很多都是輸掉畢生積蓄作收場。

2. Don’t credit yourself too much

當自己比賽贏了或成功地完成了一件大事當然值得高興及自豪 , 亦好值得享受群眾的歡呼及讚美擁戴。 但切記可享受成果但不要沉醉 不要被勝利充昏了頭腦 , 一次勝利並不代表自己是長勝將軍。 

千萬不要將奉承的說話放入心 , 亦不要沾沾自喜而過份澎漲 , 令自己返唔到轉頭。 要做到為勝不驕不容易 , 真的須要點個人修養。

3. Comprehend the complexity of a project

一些看似簡單的工作當中可能存在很多枝節變數 , 自己要細心去檢視當中的細節及與有經驗的同事下屬開會相討 , 用認真的態度去面對 , 開放心懷集思廣益及了解當中的變數所在。 這好處是大家有心理準備及將當中的變數搞清將風險減到最少。

有些人喜歡故作神秘黑箱作業 , 非要埋身一刻才將計劃透露 , 我自已覺得這手法只會增加風險。 對團隊下屬若不信任打你點叻都無可能一個打十個 , 若連這關都過不了又怎能當大事?

e37

4. Have a cushion

有好多人習慣平時悠悠閒一直拖到限期前一刻才開快車去做 , 就像應付考試一樣。 有些人可能會好成功但卻並非我自己的 Style  我永遠不會等 Last Minutes 才開工 , 我會預先將所有準備功夫做妥並在限期前交貨 , 乾手淨腳之餘若有什麼 Last Minutes Changes 都有空間及思維去應變及調動。

當然有些管理層會到臨場一刻才會認真去想或有新 Idea , 預先做好的一切可能會變成白癈 。 當然你真係要睇你老細做事的風格去決定 , 無話边種方法一定啱晒 , 但為自己預留多些空間走棧是無可厚非的。 

 

5. Be prepared for failure

古人破斧沉舟 , 不成功便成仁這當然十分勇猛悲壯 , 有種銳不可擋的氣勢 , 古人之所以咁做因為他們後無退路 , 橫死掂死不如憤然一戰。 但現今社會日常生活有無須要去到咁盡呢你自己能否承受得起成仁的代價呢

在我眼中匹夫之勇只是愚勇”, 而愚勇者的內心其實是不想面對 “You may fail to deliver on your promise “ “You may blame yourself too much的內疚心態而並非真丈夫所為。

一些病態賭徒永遠相信自己做得沒有做錯 , 他們未發達只是幸運之神未降臨吧了 。 他們常以有賭未為輸作借口 , 堅信所失去的一切會從賭海中本利尋回。這歸根究底一切都是源自一份過份自信不想承認及面對失敗的心態。

永不言敗只是種信念 , 實際上人是會遇到失敗的。 既然失敗難以避免為何不為自己預留點退路 , 減少點傷害呢?  最低限度都要留點空間令自己能很快恢服元氣從新開始振作。 

小說中當主角遇到困難時會打開錦囊看看當中有什麼仙人指路錦囊妙計 ……….. 我想這篇文章亦可作為錦囊 , 當你感到大地在你腳下 , 生活充滿自信及開香檳慶祝的同時一併開啓 ,  提一提醒自己這五點為自己降一降温清一清醒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