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隆區個人欣賞角度淺說

 熟識我的酒友都知道我喜歡飲 Rhone的葡萄酒 , Rhone有分南北兩區而兩區的風格及品嚐要點都不同 , 自己亦較少寫Northern Rhone 葡萄酒。  上星期碰巧有空檔參加了一個小型的 Northern Rhone Tasting Event , 正好作為題材分享一點個人感受。

未開始酒評之前先了解 Northern Rhone 的特色:  Rhone Valley 隆河谷地由 Valence 區分為南北兩區 , 北面的葡萄園穿越山區 , 谷地狹窄 , 葡萄園必須位在河流的兩岸陡峭向太陽的山坡梯田之上才能得到充足日照成熟氣候屬寒冷的大陸性氣候 , 這裡的土質以火成岩為主。 而南方則剛好相反地形開濶山坡緩和 , 在這裡陽光充足氣侯温和乾燥。這裡土質多以鵝卵石或 clay 為主 , 葡萄園的面積是Northern Rhone 30倍。

由於南北兩區的風土氣候如此不同 , 出產的葡萄亦有分別: Northern
Rhone
紅葡萄以 Syrah 為主 , 白葡萄則有三種Viognier, Marsanne, Roussanne Southern Rhone 則以Grenache, Carignan, Cinsault & Mourvedre為主。由此形成了兩區出產的葡萄酒風格亦南轅北轍。

 

將範圍縮細一點去 Northern Rhone大家在新世界葡萄酒中常喝到體型豐滿果味澎湃的 Syrah (亦即是 Shiraz)與在 Northern Rhone 喝到的可說是兩種極端。 Syrah 生長在火成岩為主的土質上時酸度會比較尖削 , 加上 Northern Rhone 的寒冷的大陸性氣候及峭坡日照的時間較短會令葡萄的成熟度較慢 , 所以 NorthernRhone 出產的 Syrah 顏色深黑 , 果味偏向清淡  , 單寧重 , Wine Style 走向一種高雅耐久成熟形的風格。

Northern Rhone 中最精華及為人熟識的就是俗稱 三個 La” ( La Landonne, La Turque, La Mouline) 這三個 La 價錢昂貴而且絕不容易 Handel , 原因是高單寧高酸度的Syrah 入瓶後一兩年就會進入漫長的冬眠狀態 (7-15) , 在這期間果味淡薄酒味又酸又硬又澀 , 雖非難飲但絕對會令你覺得所花的錢不值。 但當支酒成熟酒中元素就會Well Integrated 而進入極之迷人如詩似畫般的境界。

以上的少許資料令大家先明白 Northern Rhone 葡萄酒的特性 , 再用此作基楚去了解品試從而找出物值高又易處理的酒款。

今次的 Tasting 試了 Cave de Tain l’Hermitage 旗下幾支出品。有關 Cave de Tain l’Hermitage 的資料大家可以參巧以下連結: http://www.cavedetain.com/wine/hermitage-crozes-hermitage.cfm

言歸正傳以下是當日的筆記:

DSCF8657

1) Syrah Rouge Collines Rhodaniann IGP – $1xx

成熟的果香 , 少許白胡椒的Spice , 紫蘿蘭花香。 入口感到一種寒冷地方出產的 Syrah 風格 , 果味以紅果為主帶着士多啤梨的果酸在口中擴散伸延。  口感略乾 , 內容簡單 , 餘韻帶淡淡的Mineral 這是一支入門級的葡萄酒 , 作為Causal Drink Party Wine 十分合適。

2) Crozes Hermitage Red 2010 – $1xx

 Crozes HermitageHermitage中最大的產區 , 有着 Hermitage的特性但較為早熟。 這支 Crozes Hermitage酒色深紫而帶粉紅色邊, 香味與第一支接近。 入口這支 寒冷地方出產的 Syrah風格更為明顯 , 果味同樣以紅果為主帶着士多啤梨的果酸 , 酒味密度較佳, 單寧柔化而有內容 , 餘韻帶更多有如煙灰般的幼細單寧及Mineral 這是第一支的加強版 , 價錢大眾化同樣適合作為 Party Wine 或 Food Wine。

3) Cornas 2007 AOC- $3xx

這支酒帶花香、乾葉、豆、焦糖及少許鐵鏽香氣 。入口果味柔和輕盈酸度明亮、單寧均稱內容複雜 , 整體來說平順舒服 , 沒有一般Cornas那種堅硬粗獷單寧乾澀的感覺 , 2007雖不算太好年份亦做得工整四正, 這支質素不俗可作為 Daily Wine

DSCF8659
4) Hermitage 2006 AOC – $4xx

這支帶明顯花香當中亦夾雜着有如荊刺般的 Spicy , 陳皮 , 泥土; 入口充滿質感的柔和果味 , 酸度及單寧比較幼細 ,中尾段帶少許乾澀的感覺。 一支7年酒開始有些Burgundy 的感覺。 這支 Hermitage Cornas 有更明顯的Texture 及更多細節 , 而年分因素令支酒有更大潛質。以價論這支酒確是十分抵飲。

 DSCF8664

5) Hermitage Gambert de Loche AOC 2009 – $8xx

6) HermitageGambert de Loche AOC 2001 – $9xx

 同一支兩個年份的比較就可以大概知道一支酒的進化路線。 2009 一支香氣帶 BlackCherry , 甘草 , 香料 , 焦糖 , 2001 一支則帶皮革 , 甘草 , 糖果香氣。 口感上 2009 有較 “年青酸度及單寧明顯 , 而  Structure 亦較大。 2001 則漸進入成熟期 , 不論香氣及味覺上有較多的陳年釀藏風味 , 尤其在餘韻方面那種皮革及 Earthy分別明顯。  我自己喜歡老酒若果價錢分別不大我一定會選舊年份的一支。 若果將來有機會品試一些更舊年份如 80s 或 70s 的出品那就可以更了解它的潛質。

DSCF8667

 7) Hermitage WhiteAu Coeur Des Siecles 2008 – $5xx

Hermitage 的白酒一向都全個 Rhone 最精彩的 , 這支亦不例外。它散發着蜂蜜, 杏仁 , 蜜臘 , 礦物 , 柑皮的香氣。 酒體豐滿綿密 , 配以恰當的果酸 , 柔美滑溜均稱佳美。雖然品試時將白葡萄酒放到最後 , 但因為這酒太濃郁豐滿 量感型”, 所以一啲都唔覺得會被覆蓋, 反而酒中的果酸頗令人覺得 Refreshing

總結:

Northern Rhone 的葡萄酒在香港並不太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年青的 Syrah 果味偏向輕淡 , 酒中的酸度及單寧雙對變得明顯 , 一般人仕會覺得支酒果味淡又酸又硬。 無可否認若以香港人即開要即飲的品嚐方法確實唔會好飲 , 這不是支酒唔得而是飲用的方法不對 , 屬非戰之罪。 我自己覺得飲 Northern Rhone 真的要有耐性 , 除了一些 Party Wine 外我一般具質素的酒我會將支酒唞幾小時 , 若果 Young Wine就會更長時間 , 讓酒中的單寧及酸度略為和順 , 支酒能展示內涵才細心品試 , 看清它內裡的耐力潛質。 若果找到支酒元素齊備而表現均稱的 , 我會將之存放 10 年以上才會飲用 , (反正 Young Syrah 會進入冬眠狀態無謂浪費) 我品嚐過一些成熟的 Northern Rhone , 它們的表現可以拍得住頂級 Burgundy 甚至 Bordeaux, 而你所付出的時間及金錢只是頂級 Burgundy Bordeaux 的十分一 , 以飲家而論當然是刀仔鋸大樹的聰明投資。 當然上述只局限於若你喜歡舊酒那種從容細膩而又有耐性而論 , 未必不適合喜歡澎湃果味尋找速戰速决人士的口味。

當日品試覺得7支酒都非常 To Style ,質素屬中上級加上價錢方面亦合理 這批酒在品試前幾天才由 DHL 運過來 , 酒難免有少許暈浪 , 但當日品試並不太大影嚮品質表現 , 所以這批酒亦算硬淨 ,個人較喜歡 3, 4, 6 & 7。當然若果能夠將酒靜放個月又或者將某幾支作一次馬拉松式的品試 , 那就可以更立體去評這批酒的質素及 Potential 若換個簡單一點的角度 Cave de Tain l’Hermitage Northern Rhone 有很多出品 , Price Range 亦豐儉由人 , 作為學習了解此區特色亦是一個不錯選擇。

(以上分享純屬個人品酒經驗及口味的一點淺見 , 只供參巧)

 

 

Wine Supplier:

Amber Wines Ltd : 6184 3423 (elee@amberwines.com)

”意” 式新概念 , 品牌的體驗 – DolceVita

 f1
這晚出席了一個有趣的品酒活動。 DolceVita不是酒莊或 Wine Maker的名子而是一個由葡萄酒音樂評人朋友 Ronny Lau主理的一個Project或可簡稱為一個品牌。

 

f2

一般初接觸葡萄酒的人都覺得意大利酒很難 , 原因除了是意大利文寫的 Wine Label撓口摻手外 , 那些產區資料更是難記又難讀 , 未讀過葡萄酒課程的一般市民大眾根本睇完個 Label都唔知講乜 , 加上意大利酒一般酸度較高 , 香港人對酸的食物亦有點抗拒 , 所以這令一般市民大眾對意大利酒都有一種敬而遠之的心態。 雖然近幾年一些新派意大利酒做得相當平易近人 , 但對一些未正式上過堂或只想簡簡單單唔想太傷腦筋的一般人 , 對意大利酒始終老鼠拉龜無從入手。

 

f3

DolceVita這個 Project就是針對這班想一親意大利酒又唔知點入手的人。 Ronny Lau與兩位意大利釀酒師 Mario Ercolino  Andrea Bernardini 2011合作並成立 DolceVita這個 Project 由兩意釀酒師跨區去揀選葡萄 , 一個品牌跨越南北 , International Grapes 及意大利葡萄 , Ronny合力 Blend出一些啱香港人或亞洲人口味一系列葡萄酒 , 用一個親和易記的品牌名字, 親民的價錢作為渠道去接觸廣大眾群。

f4

當晚我們試了一白四紅 , 總括來說是果味濃郁豐富 ,Body 適中 ,  甜酸平衡工整 , 單寧柔和舒服 , 雖然有點新派但勝在 Easy Drinking ,  無乜古靈精怪的添加味道 ,  Finish亦足夠 , 以品牌第一代產品來說有此水準已是十分難得 , 以價錢來說頗具競爭性。 當然每件事都有進步空間 , 若要我俾意見我覺得四支酒風格略為新世界 , 對意大利的獨特 Character, 如本土葡萄的比重加多一點則會更好。 又或者品牌能發展到一些出名大區的 Wine Style , 使人更容易明白該區特色也未嘗一件好事。 當然釀酒是一門很艱深的學問或藝術 , 唔係話講得出就能做得到 , 又或者做得到又未必係咁價錢 , 這一切都講求平衡。 Ronny 對意大利酒咁有心得他可能已有長遠發展計劃也不定。

f1

這晚配襯大閘蟹及京菜 , 整體上沒有冲突但可能享調及 Service 方面未算發揮到酒的長處。 我個人覺得這系列酒夾 BBQ 這些煙燻味重 , 略為較鹹的食物 , 並將支酒 Light Chilled 咁配搭效果應會相當出色。  而這係列大部份都是二百蚊左右的價位 , 可說是秋高氣爽啱晒時令的智選” Party Wine

 若要深入了解一個意大利葡萄酒皇國的精彩之處 , 當然要花些精神讀吓書及一步一步學習及了解。 對於較資深的意大利酒飲家 , 他們自有喜嗜取向及追尋之道 , 而 DolceVita 未必會是他們的那杯茶。葡萄酒的樂趣就是不同 Level 層面都有合適的產品照顧須要。

 

Friuli Grave Pinot Grigio IGT Campania ,
2011  ~$120

Irpinia Aglianico DOC Tuscany 2009 ~$190

 f7

Sicilia Rosso IGT 2011 (Syrah, 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190

f8

Aristo Toscana IGT Campania 2009 ~$198

 這支就是 Ronny親自調製的 Baby, 全球發行 9999支每支有獨立編號 , 酒背 Label Ronny親筆簽名 , 都只係買二百蚊真係益街坊兼賣大包!

f9

Taurasi DOCG Campania 2006 ~$480

f10

鵝肝水晶餚肉 ,  冰鎮山癸芥末墨魚鬚 , 花香酒糟清鴨舌 , 手撕咸香走地雞佐芝麻醬

f11

花彫石燒桑拿大白蜆

 f12

大閘蟹

f13

家鄉東坡肉佐燻蛋

f14

松子雞米佐叉子燒餅

f15

片皮鴨

f16

京川酥炸羊腩

f17

小籠包

f18

一口擔擔麵

f19

Local Shops : Sogo & Jusco

Supplier: Kong Hing Industrial Company

info@konghingind.net

 

 

 

良心社企助弱勢 , 平靚酒品最實惠

g1

Wine Group 這個月的酒聚在一間由社企營辦的法國餐廳 – La Parole舉行。 La Parole 環境優雅 , 我們一行十五人餐廳竟願意為我們砌一張檑台咁大的枱 , 供我們坐在一起 , 單以這一點已非很多餐廳願意做的。 外藉年青的 Chef Restaurant Manager 兩人十分 Friendly 與他們傾談不難發覺他們對工作充滿熱誠。

 

g2

這晚整晚的服務及食物質素都十分 , 而更重要的是這餐廳扣除成本開支後會將盈餘捐去 Benji’s Centre 庭恩兒童中心為有語言障礙及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提供專業的言語治療,讓他們積極融入社會。 我覺得這些社企十分值得支持 , 因為營商除了單純賺錢以外 , 能不忘記 “取之社會 , 用之社會” 的道理而肯 去幫助一些一弱勢社群 , 我想若香港多些這類良心企業少些霸權 , 社會將會更有人情味和諧。 http://www.benjiscentre.org.hk/

我們酒局主題是 French Style but Not French Wine , 而我們目標是一些三四百蚊有趣而又平靚正的逸品。

g3

Taltarni Clover Hill Sparkling 2007 ~$4xx

第一支來自澳洲塔斯曼尼亞的氣泡酒 , 由三種香檳葡萄以傳统方法釀製。金黃酒色 , 有如 Perfumed 般的花香 , 奶油 ,麵包 , 果仁香氣。 柔和而活潑的氣泡 , 流暢鮮爽的酸度 , 平衡中包含纖細骨架 , Refreshing 中帶點優雅 , Finish 幼細。 Sparkling 做得真的相當不錯。 若是蒙瓶品試的話 , 我絕對合估是一支法國 Champagne

http://www.klwines.com/detail.asp?sku=1034387

g4

TeMata Cape Crest Sauvignon Blanc 2010 ~$1xx

 這支是一支 Typical Style New Zealand SauvignonBlanc。青菁 , 梨子 , 椰絲 , Passion Fruit 酸度簡明爽朗 , 少許的 Oak 添加了沉穩質感 , 收結帶點礦物感 , 是一支易用的 Food Wine

http://www.temata.co.nz/index.php?Cid=100100&Aid=147

 

aa

Pyramid Valley Vineyards Angel Flower Pinot Noir 2009, NZ ~$4xx

這支 New Zealand Pinot Noir 是我找來的 , 原瓶唞氣小時才俾在坐十多位酒友試。  這是一支 Biodynamic wine , 由於支酒無 Filter過所以酒色較濁 , 一支 2009 的酒看起來有點像老酒。 酒友第一個反應是支酒 勁香勁索”, 那是混合滿山野花香 , 成熟甜美的 Blue Berries 醬果 , 又帶點白胡椒的芳香。 這種香氣表現真的很似澳洲的 Bass Philip 又或是 Burgundy 的名宿 Leroy ……….. 入口是一種下沉性的果味 , 略帶點 Dry () 的果酸 , 如煙灰般的單寧及略帶 Ashy 的微苦餘韻。 其實這支 Pinot Noir Nose 真的俾大家一種 “美麗的幻想” , Palate 卻令大家又回歸現實 , 我不是說它難飲 , 只是它的香氣俾人有一種“美麗的幻想” 這支 Pinot Noir 我前後飲過四次 , 由最初不太喜歡到現在接受了它及開始欣賞 , 我覺得它是一支很有 Potential 的酒 , 它就像一些新產品的 Prototype 它今天仍有些不足但難說它將可能是另一支 Bass Philip , 所以很值得留意。
http://pyramidvalley.co.nz/pages/press

http://pyramidvalley.co.nz/products/angel-flower-pinot-noir-2010

g6

Virage 2007 ~$3xx

 71% Cabernet Franc and 24% Merlot 5% Cabernet Sauvignon

 最初開瓶時頗緊 , 香氣帶着醬果 , Red Plum, Spice , Dark Chocolate Smoky; 入口果味濃郁豐滿 , 果甜中帶着明顯單寧骨架 , Soft Round and Balance ,餘韻是一份石墨加 Dark Chocolate 的微苦。 這支美國酒飲落頗似 Bordeaux右岸的風格 , 只係加洲酒始終要保留一些高酒精感及 Dark Chocolate 元素胎記。

http://www.viragenapavalley.com/ProductDetails.asp?ProductCode=2007_Virage_Red

g7

Pear Valley 2007 Distraction Bordeaux-style Red Blend ~$4xx

60% Cabernet Sauvignon, 20% each Petite Verdot and Cabernet Franc.

另一同樣是來自加州。 紅寶石酒色 , 黑加侖子 , 藍梅 , 煙燻 , 紫蘿蘭 , Dark Chocolate ………. 入口是 Jammy 及帶甜的果味 , 濃郁中帶 punching 的酒精感 ; 風格是 Forward & Balance , 少許甘草及 Dark Chocolate 的微苦餘韻。 這些都是招牌自加州 CS 的風格。

g8

Penfolds Cellar Reserve Viognior 

 這支甜酒在香港市面不容易買到 , 是朋友從澳洲帶回來。 香氣是 Rubbery 中帶些椰子及蘋果芳香 , Body 較輕而支酒不十分甜 , 一切簡簡單單 , 可說是一支 Light Version 的甜酒。

以下是當晚大家所點選的部份菜式 (千萬不要誤會我一個人食咁多)

 

g9

Starter

The scallops in Savory of Pumpkin and Hazelnuts

g11

The French Rabbit Terrine with Herb

g12

The Soup of the Forest with Light Truffle Cream

g13

The Heart of Beef Rib Eye with Potato Mille Feuilles in Financiere Sauce

 g14

Grilled Pork from France A La Plancha with Mashed Vitellotte in Choron Sauce

The Lake Trout Fillet with Grenobloise Garnish

g16

The Vol Au Vent Cinnamon, Pineapple and Aged Rum

The Pear “Belle Helene”

g18

The Candie Box

g19

The Fresh Fruit and Sorbet Bubble in a Glass

g20

The Intense Chocolate Cube

菜式以新鮮食材的鮮味為主斡 , 味道較清淡自然 , 菜色的 presentation很有心思 , 每一細節都令人感到一份 Heart & Passion , 而且用膳之餘亦可幫到弱勢社群真的非常值得推介。

http://www.laparole.com.hk/index.php

 

門徒的影子 – Poggio di Sotto Rosso di Montalcino 2007

 

a30

上兩月分享過  神水第九門徒Poggio di Sotto Brunello di Montalcino  的品酒筆記。有酒友 Feedback 話支酒在市面上不易買亦不算平, 而且酒在初頭的十個小時內基本上是處於半睡眠狀態中 , 要唞氣一天才進入最佳狀態 , 對一向喉急的香港人來說真的有點難 Handle。有見及此今次介紹另一支容易買到、價錢只是 1/3、容易 Handle 而很有質素的酒 , 它就是第九門徒的 2ndWine – Rosso di Montalcino

先講酒評。支酒由開瓶一刻到飲到樽底朝天 , 全程都是在室温下原瓶唞氣 , 沒有經過 Decant 處理

 初開瓶 1 hr , 散發濃郁甜美花香、甘草、胡椒 Sweet Spice 的甜香。初步印象熱情奔放又充滿活力亦有點新派。  酒的內容在這時表現較緊 , 但相比它的正牌酒已算是較平易近人了。

開瓶 2 – 3 hrs , 香氣除了之前所講的甜美花香、甘草、胡椒 Sweet Spice 的甜香外 , 當中胡椒及枝梗的木香更明顯。  入口是圓熟雄渾的甜美果味 , 夾雜少許甘草及木桶 , 酒的酸度在這段時間並不太明顯 , 單寧及酸度可說是被甜美的果味暫時淹蓋着 , 此時支酒甜美易飲就算不懂酒的人都覺得它又香又易飲。

 開瓶 3 – 5 hrs , 酒的香氣依然亮麗誘人酒味依然保持甜美。 這時開始酒的酸度、單寧等細節開始慢慢浮現 , 喉底會感到一份熱情的跳躍感非常 Youthful 及生命力 , 餘韻亦出現少許 Mineral 的鹹味及朱古力的微苦。 單以頭幾小時的表現來看 , 這段時間支酒已是十分 Ready to drink

開瓶 6 hrs , 支酒開始進入另一進化階段 , 果甜味有點消減跡像 , 酸度及單寧变得明顯 大家不要誤會支酒呢雖然出現這些元素变化但並不表示難飲 , 只是雙對開瓶前幾時的表現而已。 若以跑馬拉松運動作比喻就好像落場初段滿載熱情轉到中段出現的熱情消退 , 體能下降與意志堅持的鬥爭階段。

開瓶 6 – 10 hrs , 這種意志的鬥爭依然持續 , 這段時間支酒雖然元素齊備但內裡卻好像失去靈魂的軀殼一樣 , 有點 Out Focus 或不穩定 單以2nd Wine 的表現來說 , 玩到現在已算是有所交待。 既是門徒的副牌酒究竟它會否從此一沉不起還是可以像門徒一樣能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 突破自我到另一境界呢於是我將剩下的酒原瓶的放在室温中讓其自然進化。

開瓶 18 hrs , 難以想像鬥爭仍然持續 , 情況還未有突破性發展。唯一要補充的是支酒的結構依然工整 , 只係果甜、酸度、單寧元素未達至某個平衡點罷了。

開瓶 24 hrs 終於曙光再現, 酒的果甜味回來了 , 酸度及單寧变得平和 , 整體表現達至某個平衡點。 這時支酒還是有氣有力完全沒半分腳軟及疲態。

開瓶 30 hrs 這時支酒仍然平衡好飲 , 但之前的衝勁已經慢下來變成細水長流從心所欲一般。 支酒飲到此處都算差不多

a31

這支 Rosso di Montalcino 其實與第九門徒 Brunello di Montalcino 用同樣產區出產的葡萄 , 以相同的方法釀製 , 分別只是Brunello 在大木桶中釀藏 60 個月再在瓶中 12 個月 , Rosso 則在大木桶中則釀藏 24 個再在瓶個月。Brunello 有更佳的複雜層次 , 細節 Integration 亦有較佳表現及 Aging Potential   Rosso 雙對來說果味濃郁鮮活 , 易開易玩及物值高。 試想以不到五百元能有第九門徒七八成感覺 , 也算是抵玩抵飲的一支逸品。

有很多品酒人對 2nd Wine 及 Rosso (即紅酒) 都有一種偏見 , 覺得正酒 Brunello 一支都係買千五六蚊 , 以酒價來講只屬中價酒不算天價 , 又唔係飲唔起為何不飲正牌酒而飲它的副牌對於這個問題就像鹹魚青菜各有各愛 , 每人都有他自己的答案及原因

而我自己的答案很簡單 : 若果我能用五百元買到 90% 我想要的東西 , 為何我要花三倍價錢去買這 10% Difference 當然我亦明白人一定會有追求完美及好奇的心態 , 人總要交吓學費經歴過了才明白什麼對自己真正重要 , 什麼才是最有價值而作出取捨選擇。 這是知慳識儉還是反璞歸真 , 就說不清了。

Wine Supplier:

http://www.pontiwinecellars.com.hk/

曲線看神 – Philippe Charlopin-Parizot Marsannay En Monchenevoy 2007

b1

很久很久沒有寫酒評 , 原因不礙乎 。 雖然有時出席飯局都遇到一些好東西 , 但好多時都係來去怱怱未有機會深入了解。 有時做到頭昏腦漲個腦實晒 , 有靚酒都未必有能力集中精神去品嘗 。大家都知我一向很用心去寫我的酒評 , 在寧缺莫濫的原則下只好暫時放下了酒評這環節。 去完旅行回來人總算差飽電 , 終於可以靜下來寫幾篇酒評。

長話短說直入正題。 這支酒是朋友從海外團購回來的 , 價錢不貴好像是大約二三百蚊左右的東西。 酒抵埗後放酒柜內坐移民監個月等佢完全安定才作品試。

Marsannay 這地區大家可能會覺得迫生 , 它其實位於 Cote de Nuits 最北面比 Gevrey Chambertin 還要北的地方。 這地區以出產 Roses 出名 , 以往的出產的Burgundy Red 風格粗獷緊澀 , 水準只算是一般 , 難與 Burgundy眾多名村相提並論 , 所以價錢一向都不貴 但時而勢逆近十年間這地區水準突飛盛進 , 質素直逼 Pre Cru 甚至 Grand Cru , 但價錢依舊所以十分抵飲 ,  今次所試的就是當中的一支精品。

 b2

開瓶時首先嗅到的是玫瑰露酒淹肉的香氣 , 香味堅實而且很有深度。 入口果味濃郁甜味中帶有清爽的果酸 , 濃密的酒體中包含複相當的雜性 , 木桶單寧表現相當節制 平衡得來不會突圍而出 , 初嚐的感覺是一支村級酒竟然有如此的 Structure 真的有點驚訝。  

開瓶 1 – 2 hrs , 酒散發甜美玫瑰花香 , Red & Black Berries, 薄渮 , Asian Spice , 鹹鹹的濕石。 入口時果味平順 , Juicy Acidify 表現充滿活力令人眼前一亮, 口感有點 Dry , 少許酒精感 , 富質感的單寧在在脷上及牙縫中遊走 , 收結帶 Black Chocolate 的微苦味。 這時感覺正正常常像一般 Burgundy 的村級酒 , 帶明顯 Marsannay 粗獷緊澀風格 , 整體來說平易近人工整四正 , 但沒有什麽太搶眼的亮點。

開瓶 4 – 5 hrs , 這段時間果味变淡 , 酸度及單寧元素雙對地變得突出 , 木桶風格明顯 。這段時間表現確實有點硬 , 一般人飲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支酒已 到掟 玩完” , 就此蓋棺定論一支二三百蚊的村級酒係咁表現啦就此了結   其實這是對有質素酒最大的誤解 , 我想指出的是葡萄酒是不停变化的東西 , 尤其是新年份的 Young Wine , 變化波幅更大。 有時會演化出一些自己不太喜歡的元素風格 , 但並不表示支酒就此玩完。   雖然支酒不論在酸度單寧收結上出現出一些  Negative  元素 , 但我同時亦發覺到當中依然保持秩序及 Structure  , 支酒完全未散。  加上餘韻中果酸、果味、複雜性混合得好好在口中良久不散 , 我斷定支酒只是進入另一階段的進化過程這進化過程可以很快亦很可能很慢 , 以自己的經驗這段時間最好 Leave it alone
我就塞返個酒塞將支酒在室温中明天再繼續 , 事實證明我無估錯

開瓶 24 hrs , 這時支酒的果甜味竟然回來, 而且果味柔韌凝固完全沒有鬆馳現像。 酸度變得如絲般平和幼細 , 酒體輕柔 , 果酸木桶單寧三元素和諧地融和合一 , 難得是層次細節分明 ,均稱平衡 , 温柔自然中表現一種個性執着, 餘韻的果酸鮮味及黑朱古力質感在口腔中良久不散。  這時支酒表玩精彩好飲到無朋友 ,  一支村級酒唞氣 24 小時候竟然有如此表現令我無限驚訝。  原本想慢慢嘆埋佢來個結案陳詞 , 但又想試吓支酒耐力可去到多久 , 於是又將剩下的 1/3 放埋一邊。

開瓶 36 hrs , 這時支酒與 24hrs 時表現依然一樣 , 完全沒有什麽走樣及疲態 , 飲落都仲係咁好飲。由此推斷由 24 –36 hrs 這段時間酒的表現是平行發展

開瓶 50 hrs , 嚴格來講支酒只係果味流失了一些 , 果酸及單寧略為明顯一點罷了 。若果我唔出聲倒出來俾大家飲 , 大家都以為這是一支開瓶不久 , 具質素的 Pre Cru , 誓估唔到支酒原來已開瓶 2 天有多。一支村酒玩足兩天有多仍能有如此能耐表現 , 不是超班那會是什麼?

b4

這支 Marsannay 咁勁究竟是何方神聖釀造

WineMaker Philippe Charlopin-Parizot 是 Burgundy 出名的釀酒師 , 他亦是Burgundy 之神 Henri Jayer其中一個徒弟。 Philippe 沿用 Jayer Style 的釀酒方法例如 hard pruning, low low yields, 100% de-stemming, cold pre-ferment maceration, and 100% new oak maturation 所以酒的 Wine Style 頗有 Henri Jayer 的影子。  

很多人都奉 Henri Jayer 為神 , 究竟 Henri Jayer 的酒在 Wine Style 方面是怎樣的呢?  若果有幸一試 , 要用什麼方法去欣賞呢?   我自己飲過的 Henri Jayer 都很有限 , 但我從中摸索到它的一些特點 : 它的果味極之濃郁及濃縮 , 葡萄的果鮮味及酸度保留清新自然 , 木桶風格堅實但不失細膩柔中有剛 ,層次細節分明 , 長時間能 Keep 住一份均稱平衡。  Wine Image 是平靜中能表達一份生命活力及硬朗執着   

大家不要誤會這支 Marsannay 拍得住 Henry Jayer , 但由於釀造理念相同在 Wine Style 上可說是近似的 , 不同的當然是”天地人”中的 “天與地” 因素。  一般人很難有機會飲到 Henri Jayer 但從這支 Marsannay 中可以曲線地了解一吓 Henri Jayer 的 Wine Style 倒是一種不錯的學習 , 甚至是呀 Q 一點的另類享受方法。 當然要分辨這些細節在品酒功力要有一定的基礎 , 知道某種味從何而來 , 除此以外耐性及時間亦是一大關鍵 , 試問若果我無耐性在開瓶 3 – 4小時就收檔 , 又或者在最正斗的一刻飲晒支酒 , 怎會發現之後的精彩之處呢? 

人總是喜歡瞎子摸象 , 急不及待就 Jump to Conclusion , 很多時根本未看清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 單靠感覺就去判決事非對錯。  路遙知馬力 , 日久見人心 , 很多靚酒優勝之處都不在乎頭段霎眼嬌的表現  , 反而是進化後的成果。 好的酒一定經得起時間考驗 , 經不起考驗的反而是人心 !

 

良朋共聚淅江軒 , 平靚精品質素堅

c1

這個月的 Wine Group 酒聚在灣仔淅江軒舉行 , 當晚主題是一些美國酒, 並由資深酒友找來了六支平靚正精品作品試。 美國酒的價錢一向偏貴 , 性價比一般都輸比其他新世界葡萄酒 , 而大家熟識都是一些貴到飛起的名牌酒。 其實加洲亦有些用心做酒而水準不俗的細莊 , 這晚所試的六支酒的質素都十分不錯 , 若以這個價錢來說可列入平靚正選擇。

c2

Schramsberg Blanc de Noir NV

 第一支出場是Blanc de Noirs 釀製的氣酒。 晶瑩的金黄色酒液氣泡做得頗幼細。花香、檸檬皮、青蘋果、果仁、蜜糖、麵包 ; 口感 Creamy , 有不俗的青蘋果及梨子的果味及酸度 , 鮮爽活潑而
Refreshing ,
中段韻味悠長整體感覺很有活力, Pinot Noirs的後勁餘韻延綿不絕 , 真是一支十分出色的 Sparkling

http://www.schramsberg.com/

c3

 Kelleher, Oakville, Napa, Sauvignon Blanc 2009 ~ $2xx

 金黃酒色 , 清爽柔潤的口感及青檸般占酸度, 夾雜成熟桃駁梨及淡淡蜜瓜的清香  , 丁點的甘味 , 鮮爽明快平易近人。

http://www.kelleherwines.com/

c4
Elk Cove, Willamatte Valley, Oregon PN 2009 ~ $4xx

香氣帶點脂粉香 , 少許煙燻車尼子及Mushroom , 入口絕不肥大厚磊 , 果肉均稱有不俗的結構及線條美, 少許 Spice, 美國 Oregon做到有點Chambertin的感覺。

http://www.elkcove.com/about_us.html

c5
Highflyer Centerline Napa Valley Shiraz blend 2007 (5 red grapes) ~$2xx

45% Syrah, 19% Zinfandel, 15% Petite Sirah, 14% Tempranillo, 7% Grenache

深沉近乎紫色的酒色 , 初段黑加侖子 , 香口珠及雲尼那的香氣, 中後期是胡椒 , 甘草 , 朱古力 , 櫻桃 ……….. 香氣多變但較為平面。 由於混合多種葡萄關係所以有如五光十色般的多變果味 , 舒服的柔和單寧 , 少許酒精感作為力度 , 朱古力般的甘味餘韻。 以這價錢能俾到咁多元化的感觀元素 , 算是很不錯了。

http://somerstonwineco.com/assets/client/File/hf_centerline_07_v2.pdf

c6

Howell at the Moon, Howell Mountain 2007  ~ $5xx

 這支純 Cabernet Sauvignon 雖然比支 Highflyer 在果味上少一點变化 , 但在口感上則有更多的酸度、單寧、複雜性、結構。 這支 Howell at the Moon 沒有一般美國酒尢如大隻佬Dwayne Johnson般大件 , 卻像 Tom Cruise 般結實 , 靈巧及有力量。

http://howellatthemoonwine.com/wines.html

c7

Spence, Howell Mountain, Napa, 2007 ~$7xx

同樣是 Howell Mountain 出產的 CabernetSauvignon , 這支比 Howell at the Moon口感幼滑一些有點像 cream brulee , 葡萄 Image 更清晰 , 木桶元素感覺上亦多一點 , 感覺上多些細節及層次。

http://www.spencevineyards.com/the-vineyard.php

Wine Supplier

Prime Cellar Tel: 36908630

info@primecellar.com

當晚浙江軒每一道菜的味道真很有水準 , 尤其是那隻八宝鴨真是食到停唔到口。那個拆骨魚頭粉皮連我這個不喜歡吃魚頭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蘿卜

 

c9
醉雞

c10

浙頭

c11
肴肉

c12
燻魚

c13

素鵝

 

c14
甜豆河蝦仁

 c15

崧子雞米窩巴卷

c16
椒鹽八寶鴨

上湯蒜子菜苗

c18
拆骨魚頭粉皮

c19

小籠包

 c20

南瓜八寶飯

貓鬚也低頭 – Domaine Stephane Aladame Montagny 1er Cru VV 2009

c1

最近行過酒舖都發覺一些酒的酒價漲了很多 , 有些Bordeaux 甚至漲價一倍有多非常誇張。雖然有人將此歸究於自由神搶貴晒啲酒 , 但從商者如何訂價亦是原因之一。因果遁環 , 受苦的只是我等喜愛葡萄酒而又荷包乾涸之人。

飲酒之人看着酒價上升購買力下降那種感覺真的十分不爽 , 有時要揾平靚正的酒真是極高挑戰。 我的酒評除了一些 Fine Wine之外 , 我亦會主動去尋找一些平靚正佳品 , 以我的知識經驗去做福知音有緣人。 但老實講這些好東西可遇不可求 , 有時我試二三十支都未必找到一支 , 大家有時要俾的耐性。

最近飲到支價廉物美的好東西 , 未講支酒底褞之前先睇酒評。這支酒我只作 Light Chilled , 因為我覺得這個温度支酒表現最好。

c2

淡黄酒色帶點 Watery的水色邊。香味散發白花、青蘋果、柚子、Candy 甜香。 入口出奇地感受到一種圓潤而具結構的果味 , 酸度夾在柔和酒體之中酒沒有太多的木桶個性反而一切能量來自葡萄 , 流暢的酸度沉實穩重的酒體 , 明顯的礦物味 , 悠長自然的餘韻。整體表現平衡 , 酒味濃郁 , 而且酸中帶甜的酒味非常和諧 , 真是一支精品。

Montagny 的酒一般都是清爽纖簿多礦物味的 Chardonnay , 很少能做到如此圓潤沉實近似濃郁Meursault的感覺。 這支酒木桶感不重 , 而且沒有 Chardonnay 的苦澀味 , 酒味元素平衡就算飲三四小時仍無走樣。 淨飲已很不錯但用來襯菜更覺是正斗 , 老實講這酒的表現絕對不會輸給任何Meursault Pre Cru

一支Meursault Pre Cru 市價大約要四五百大洋 , 這支Montagny不用三百大洋 , 而且還是V.V. , 即老樹葡萄 , 我真的不能有什麽投訴。

c3

這支 Montagny 究竟是什麼來歴??

Montagny 位於 Burgundy 南部Cote Chalonnaise 區中 , Cote Chalonnaise 是一個十分尷尬的地區。這地區的風格近似 Cote de Beaune , 所以被人以 Cote de Beaune 附屬區寄人籬下, 成為平價 Burgundy 的供應地。 當買不起昂貴的 Burgundy , 就往這一區尋寶。 其實單以這區的風格來說 , 不論紅白都有很多物超所值抵飲的精品。

很難相信能釀出如質素的酒莊莊主是一位七十後的年青人。在1992, 18 歲的 Stephen 從剛退休的 Millet 老先生中接手這個酒莊。 有如此安排因為 Millet 不想將酒賣給合作社所以找不到買家。 Stephen 連高級的葡萄酒課程還沒上完就以堅定的信念接手了。 這個酒莊中有相當老的葡萄樹 , Stephen Cote de Nuits 的頂尖酒莊方法耕種 , Low Yield 種植及人手採擇。 Stephen Aladame 的用心經營很快就成為 Montagny 中最優質的酒莊。

Cote de Nuits Cote de Beaune 價錢漸漸變得不可高攀的時代 , 這些暗藏在 Cote Chalonnaise 的珍寶更覺可貴。

以這支酒的質素及價錢 , 我只能說“貓鬚也低頭"   (Burgundy 區中優質白酒Meursault 俗稱貓鬚) 

酒莊資料

http://www.aladame.fr/en/montagny_vieilles_vignes.html

Wine Supplier
Wine Culture Ltd – Tel 2810 1186

 

平民靚酒 , 盲品殺手 – Casal di Serra in Les Gouttes de Dieu 2009

d1

朋友問我除了我飲的貴價靚酒外 , 有無啲較為親民一點平靚正佳品?  答案當然有 , 但這些好東西可遇不可求 , 而每次我找到這些好東西都一定會公開分享與眾同樂。 遺憾的是我每次一講 , 一班長期讀者就已即時团購及掃貨 , 有時連自己想買返都無貨 。  不過又不可以因為咁而唔 Share , anyway 一切隨緣吧 , 反正酒若是好 , 边個年份都會有一定水準 。  最近我飲了這支 ………..

這是一支由意大利本土葡萄 Verdcchio 釀造屬清香型白葡萄酒 , 但我由頭到尾都以為自己飲緊一支質素不俗的 Chardonnay!

淡黃明亮的酒色 , 散發着高山微冷的菊花、蜜桃、杏仁、薄荷、榛子、菁草的香氣 , 香氣深而凝聚 ; 入口感覺清新 , 渾圓而柔潤的酒體木桶元素並不太强烈沒有喧賓奪主 , 果感鮮爽而豐富 , 帶點柚子、柑皮的韻味 , Chewy 帶彈性的質感及 Mineral 的餘韻。 整體來說支酒元素兼備 , 清新自然 , 平衡典雅 , 好飲得來有氣質有文化。

d2

 若要挑剔批評只能說它略為簡約變化較少 , 但當大家知道這只是一支不用一百五十大洋的東西就會即時收口兼感恩 , 畢竟這個價位唔難飲已算交代 , 好飲就是一種恩遇。

當然若要擺個陣與別人格劍鬥酒 , 論牌面氣勢可能有點蝕底 , 但若玩 Blind Tasting 它則是一件很大殺傷力暗器 , 起碼連我飲咗半支都仲以為它是一支1er Cru 的 Chardonnay !!  仲好可能殺低貴佢四五倍的名牌白葡萄酒 , 真係 “刀仔鋸大樹之選 。 而這支酒亦在神之水滴第 14 集附錄中這樣介紹 價格超便宜滋味不輸給特級酒的意大利白葡萄酒『Casal di Serra”  老實講真是的一點也沒有誇張。

這支意大利白不單可用來淨飲 , 用來配襯中菜亦十分理想 , 可說是一支酒幾種玩法 , 仲有乜投訴。


Supplier:

SINO VANTAGE ASIA LTD

Tel (852) 2581 9129

 

平凡的驚喜 – Domain du Chateau de Meursault Bourgogne 2001

g2

近日通漲加劇銀紙越來越縮水 , 酒價在一連串的連鎖帶動下升了不少 , 以往三四百蚊酒通通變成五六百蚊 , 升幅達 30% – 40% 品酒這生活享受越來越變得奢侈及豪華 , 真懷念早幾年經濟暗淡的物價指數。

 近日摷返支早前買落的平價 Bourgogne 嚟飲 , 發現當中一支質素十分不俗。 清澈明亮的紅宝石酒色 , 芳香幽靜的櫻桃、玫瑰花、梅子 , 果香鮮甜討人喜歡。 入口質感柔韌幼滑 , 果味香氣俱佳 , 酸度適中 , 內容平和而舒服 , 單寧輕巧而恰到好處。 這支 Bourgogne 完全沒有那種堅削、高酸、硬實的弊病 一般的 Bourgogne 開瓶到一小時左右就要飲 , 否則就會变得失衡及難飲。 這支酒我由開瓶飲了小時 , 依然交足功課無乜走樣 , 而後期的單寧變得更實在但非那種粗嚡 , 反而是一種令人舒服的幼滑感 雖然它內容略為簡單  , 尾段略淡 , 收結亦較短 , 但這都是發生在 4 小時以後的事 , 一支 Bourgogne 卻具備了 Pre Cur 級數的平衡性及節奏感 , 而且平易近人又容易 Handle , 作為 Causal Drink 絕對唔會失禮 。

 g3

大家的主意力只留意在 Meursault 出產的白葡萄酒 , 其實當中亦有很多 Hidden Gems 被人所怱略。 而這些 Gems 亦因為無名氣亦唔會有人去炒 , 正是一眾 Drinker 的樂土 , 最重要的是它只是二百零蚊的價錢 , 你仲有乜好投訴?? 

 

酒莊資料

http://www.meursault.com/meursault/uk/actualites/actualites.htm

Wine Supplier

The Antique Wine Company Hong Kong

http://www.antique-wine.com.hk/

7/F Yellow Building , 8 On Wo Lane , Central, Hong Kong   

Tel: +852 2850 5572
Fax: +852 2850 5571

儀態萬千的公爵夫人 Irvine "The Baroness" 2005

c2

AM 的獨立酒評中很少出現澳洲酒 , 並不是代表澳洲酒品質有什麼問題而是每個人都有些個人偏好 , 澳洲以豐滿壯大的 Shiraz 品種聞名 , 自己不特別偏好 Shiraz 也不崇拜豐滿壯大風格的我 , 對多數澳洲酒提不起太多興趣 , 若能令我肯動筆去寫的必是一些有趣逸品。

這天閒逛酒舖 , 老闆特意推薦這支澳洲酒我品試 老闆一向知我的偏好及口味取向 , 但他飲酒無數揀酒眼光獨到 , 每次他介紹的都不乏平靚正好嘢 , 加上這酒價錢三四百蚊不算貴一試無妨。

這支酒處理可說是簡單過簡單 , Screw Cap 一開原瓶唞氣半小時左右就可以飲。唞夠後落杯花香果香四溢 , 那種優雅香氣感覺上似一支唞夠氣盛開的 Ducru Beaucaillou , 我登時眼前一亮。  入口那濃郁而柔美的果味 , 平順幼滑的酒體 , 細緻均衡的單寧 , 流暢自然的果酸 , 恰當的結構完全沒有澳洲酒那種過熟、強勁、豐滿厚重如轟炸機般的感覺。 

通常我飲開的澳洲酒在開瓶後小時打後就無乜變化 , 但我飲這支 Baroness 小時之久在這段期間不論香氣及酒味方面都不斷變化熟果、布冧、黑加侖子、蕃茄、乾玫瑰花、咖啡、杉木真的令人飲得十分舒服。雖然它的甜度及在餘韻上有點 Heat 仍有點澳洲酒的影子 , 但在香氣及果味感覺上卻十分 Pomerol St Emilion 的風格 , 但卻又沒有 Pomerol St Emilion 那種硬而帶澀的單寧 , 它既非 Bordeaux 也不很澳洲的典雅細膩風格令人難忘。雖然已過中秋但未有什麼秋意天氣還是那麼熱 , 一般情況下若支飲些厚重濃郁的酒款好易令人產生厭倦 , 這支 Baroness完全沒有這種厭倦感 ,


自己喜歡這酒的原因
:

1. 難得在澳洲咁熱的地方能釀出如此優雅 , 有果有酸平衡性好 , 層次俱佳又不是碩大無朋的酒。 (酒的酸性成為支酒平衡性及層次的關鍵完素。)

2. 能表現到成熟 Merlot 那種柔美、甜潤回酣個性

3. Handle , 以咁嘅價錢質素來講真的是抵飲。


自己覺得它不足的地方
:

1. Merlot 甜潤回酣未夠強 , 酒的 Complexity 不是很多而且中尾段跌得頗快 , 畢竟這只是一支 Daily Wine。我相信 Grand Merlot 會更正 , 老實講 Petrus 都是貴在這些元素。

2. 餘韻有少許澳洲酒的熱熟感覺

3. 在這次品試中未能察覺它有很大的 Ageing Potential

 

這支 Baroness Merlot 為主再加 Cabernet SauvignonCabernet Franc 來釀造 , 酒莊主人 James Irvine 已達76歲高齡的他鑽研探索 Merlot 品種長達30年之久 , 充份了解葡萄園的土壤含有許多砂礫並帶有酸性  , 加上 Irvine 酒莊的秋天非常涼爽 , 導致葡萄晚熟的特性 , 才創造出這支如此風格的 Merlot 而同莊的 Grand Merlot 19921997年份二度擊敗 Petrus  榮獲全球最佳 Merlot 殊榮 , 可說是澳洲酒的另一個傳奇!(92 , 97 兩個是 Pomerol 的弱年 , Merlot 大多數偏淡 , Baroness 以其成熟果味勝出並不算什麼出奇。)  這個 Selling Point 只能作個參巧 , 這支 Baroness 整體質素十分不錯 , 但與 Petrus 始終有點距離 , 尤其在 Ageing Potential 及成熟後那種細緻上 , 不過以此價錢我又覺得好 OK。 AM 一向本着有好東西不論國界的原則一定要分享一吓。

酒莊資料

http://www.irvinewines.com.au/wine/?view=2

Wine Supplier

Wine Culture Ltd

http://hk.myblog.yahoo.com/appellationcellar

Tel : 2810 1186

平靚一紅一白佐膳之選

很多時候都有人問我有無啲二三百蚊又平又靚又好飲的葡萄酒?  這條問題永遠是自己覺得最難解答的問題。  我只能用一個好 Model Answer 去解圍 : “有人求道歴千山 , 有人自在消遙間”  每個人口味不同、飲酒的資歴及期望亦不同 , 場合不同 , 當然好難去界定什麼為之好酒” , 而且飲酒求開心  , 又不是做 Wine Judge 或酒評人 , 只要自己覺得好飲 Enjoy 就是好酒。

近日樓市暢旺通漲升温 , 就算連茶餐廳的粟米石斑飯的價錢亦提高不少 , 銀紙越來越唔見洗 , 二三百蚊有時真係飲餐茶都未夠。香港舖租人工咁貴 , 要揾二三百蚊又平又靚又好飲的葡萄酒更是一種違反定律的挑戰。  

雖然價錢未必與質素成正比 , 但市場上永遠有一套一分錢一分貨的衡常自然定律 , 平嘢未必無好 , Quality Never Cheap , 好嘢又真係好少會平 又平又靚又好飲是每一位葡萄酒愛嗜者的一個美夢” , 亦是在浩瀚無邊的酒海中找一頁輕舟般困難。 有時自己品嚐數十支可能只得 一兩 支能令我回味 , 而我的 Blog 內所介紹的酒款多以中上價酒為主 , 不是說平嘢無好 , 只是 AM 年紀不輕 , 加上修身後不想變回豬八戒” ,  Quota 及能力時間有限 , 試唔到咁多 , 所以採取 “隨緣” 及 “寧缺莫濫” 的態度   

不過長期 Fans 都知我有好嘢一定公開與眾同樂 , 這晚與酒友在灣仔杭州酒家聚會 , 我就為此特選了兩支平靚正一白一紅作為襯菜之用 , 出來的效果亦十分理想 , 所以作個分享。

g9

Sigalas Santorini 2009

淺黄酒色中散發着青檸、礦物感、柚子、Stone Fruit 的清香 , Body 中厚有質感 , 酸度成熟內斂 , 礦物質豐富餘悠長。 這支酒越飲越香 , 越暖亦越好飲 , 在酒的質感及收結略乾的酒味中令我聯想到種植葡萄的地域石灰質可能較多。

g10

這支來自希臘的白葡萄酒 , 100% 希臘原生葡萄 Assyrtiko (A seer’ tee ko) 釀做 Santorini 一個充滿火山岩石及火山灰成份很重的地域生長 , 而土壤中Calcium , Magnesium , Ferrous Iron 微量元素念所出產的葡萄就算成熟都有較高的酸度及豐富有層次的礦物感。  加上沒有經過 Phylloxera 的蟲害 , 可說是古老葡萄品種的血脈延續。

這支酒除了來自希臘外看似無乜特別 , 其實好戲在後頭 , 因為我主要用它來配襯臭豆腐 大家可能覺得奇怪 , 甚至抓爛頭都想不到用希臘酒去配臭豆腐這怪組合 這是來自我三年前 雲泥有別 , 臘臭奇緣的經驗 , 事隔三年依然和味過癮

在場的酒友又確實感到白酒那平和酸度及那略帶鹹味的礦物感巧妙地延長了臭豆腐的餘 , 不要誤會酒能 Enhance 那份 Nose上的臭味而是臭豆腐的豆味、腐味 , 真的非常過癮 若臭豆腐加添了甜、辣醬又如何? 答案是照樣 Enhance , 但辣醬的感覺會較理想。 當晚原本只 Order 一碟炸臭豆腐 , 結果一些酒友們毒臭攻心 , 欲罷不能添食了三碟 , 而且更出狂言去臭名遠播的金魚街街檔入貨再決一生死。

這支希臘白酒 $250 有找 , 屬平靚正之選 , 若玩 Blind Tasting 我相信無乜人會估得中

酒莊資料

http://www.sigalas-wine.com/home_en.html

 

g11

Domaine du Tix Cuvee Dona Maria 2007 

另一支是來自 Rhone 的紅葡萄酒 , 80% Grenache 20% Syrah 釀製 。原瓶唞氣 1.5 小時落杯 , 櫻桃、薰衣草、甘草、松木、胡椒香氣 , 香味四溢甜美得令人讚嘆然。果味濃郁 , 酒體柔潤圓滑 , Grenache 的果甜味為主幹 , 夾着 Syrah Spicy , 單寧柔順 , 加上 Rhone 酒的木桶風味 , 層次質感令人舒適 , 略為平淡

沒有乾澀硬實的單寧 , 單簿堅削的酸度 , 但換來濃郁但不厚重的酒體 , 略甜而帶 Spicy Wine Style  , 不須複雜難搞的服侍 , 容易配襯的性格 。這晚我就以它來襯東坡肉 , 效果十分不錯。 加上以三舊水樓下的價錢是實際實惠 , 淨係前段的香氣表現已是值回票價。反正世上無完美 , 抵飲夠飲就算。

當晚同場亦有多支其他酒款 , 質素本身亦算不錯 , 但價錢貴二三倍有多 , 若論 Value for Money 真係輸足一條街為免影嚮市場及令擁有的人不快 , 都係不提也罷。

我所飲那支酒的年份應是 07 不是 08 , 現已更正。

酒莊資料

http://www.domaine-du-tix.fr/

 

 

羅馬許願池的光輝 – Ca’del Bosco Franciacorta Cuvee Prestige NV Sparkling

a47

Ca’del Bosco 是意大利出名的品牌 , 名酒評家 Hugh Johnson 稱它為“One of Italy’s best sparkling-winemakers." 2003 年這酒莊更被諭為 Winery of the Year 得到意大利最受歡迎的餐廳評鑑 Gambero Rosso (紅蝦) 高度評價來頭不少。它的一支 Chardonnay 亦是我最喜歡的 Chardonnay 之一。早幾年在 VinExpo 中酒莊亦有擺 Booth , 我當然不會錯過機會 , 一次過品嚐它整個系列 , 而當時自己亦有入貨作為 Daily Wine 飲用 。

最近神水 25 期介紹了這支 Sparkling , 反正自己仲有啲未飲晒就順手攞出來寫吓。

a46

這支 Sparkling 由一張黄色玻璃紙包着 , 包裝有點似Louis Roederer Cristal , (AM 嫂叫它做葡萄適”)  這張玻璃紙並不是一張普通包裝紙咁簡單 , 其實它是具有防 UV 功能用以阻擋光線照射的保護外衣。

a49

脫去外衣內裡是一支半透明玻璃樽身 , 外表簡約而清雅。

淡檸檬黄的酒色酒倒進白酒杯中湧出了如啤酒般的一層薄泡 , 幼細的汽泡從杯蕊飄上 , 像噴泉般源源不絕。

幽幽而甜美的花香、梨子、橙皮、蜜糖香從杯口中溢出 , 隨之而來是少許的麵包香 , 一些淡芝士的乳香 。 清新中帶着一般自然的清涼 , 沒有濃郁的 Yeasty Nutty , 一切都是如風般輕飄飄的。 

入口是一股清涼而鮮味的果味 , 絕對可以用 Fresh , Clean & Crispy去形容 。 細細的泡沫在口腔中展示它們的活力 , 口感舒服 , 這種活力並非 Rock Music 般重擊 , 亦非街舞般不覊澎湃 , 而是像芭蕾舞般有節奏有韻律般優美。在酒味中滲着絲絲的甜味 , 柔滑的礦物質感 , 充滿線條的酸度慢慢伸延 , Fine Acidity 在脷邊如泉水般滲出 , Chardonnay 那略帶柑皮那種微甘作為餘韻 , 這種微甘為這支 Sparkling 加添一種優雅實在感。而上述這一切都在輕柔地展現 , 沒有冲擊 , 沒有太多的激情起伏 , 卻令人十分 Relax。  

這支 Sparkling Chardonnay (75%), Pinot Nero (15%) and Pinot Bianco (10%) 釀製 , 而當中的 Chardonnay 是來自最優質的葡萄田 , 有着品牌中最出名那支 Chardonnay的影子。 有人會覺得它過於簡單 ,不及 Champagne那種雍容華麗感 , 亦沒有 Champagne那種質感及複雜性。 其實意大利人的釀酒風格祟尚保留葡萄的鮮味為主 , 不太喜歡用太多外來品如木桶及 Yeast去添加複雜性 , 所以酒味的路線是十分自然的一派 , 這亦是與 Champagne 飲法不同之處。喜愛與否就視乎個人口味及配襯之法了。這支 Sparkling用來襯魚生壽司會是十分過癮的組合。

這支 Sparkling 在開瓶時可品嚐那種清爽及活力 , 有時一支飲唔晒我會將之放回雪柜到第二天繼續 , 而到第二天仍有少少氣時就變成了一支很靚的 Chardonnay , 絕對可以一酒兩飲唔會嘥。

a45

神水以羅馬許願池的光輝來形容此 Sparkling 其含意何在呢?

答案其實是一種幸福感

Sparkling給人有一種恬靜舒泰 , 悠憫放鬆的心情 , 就像是放假外遊一樣。  酒中的泡沬表現就像羅馬噴泉般源源不絕 , 充滿活力 。 清新怡人的 Chardonnay 就像在早上時份站在一個噴泉傍邊 , 剛巧遇着一陣涼風吹過帶着微細水氣 , 灑在身上那種舒服感。酒味中的隱約有股絲絲的甜味令人感到一種幸福 ; 酸度、礦物感、平衡度皆流露着一種典雅而富藝術氣息 , 餘韻的微甘像雕塑般有種實在的質感。 

意大利、羅馬噴泉、悠憫放鬆的心情、舒服感、絲絲的甜味、幸福感 ……..這些元素加起來就像去了意大利的特萊維噴泉 Fontana di Trevi “許願泉”一樣。很多人到許願池祈求幸福 , 其實幸福很簡單而且一早就在我們心間 ………..  (我相信飲過這 Sparkling 的人都可能有類似的一種感覺。) 

我估作者的意思大概就是這樣。

而我每次都喜歡一邊聽着這歌一邊歎着這支 Sparkling , 那種感覺真的好爽 ………..

而這瓶給你幸福感的 Sparkling 是三百蚊左右的東西 , 咁你又是否感到 “超幸福” 呢?

 

酒莊資料

http://www.cadelbosco.com/en/#/home

香港代理

Cinzia Maini Wines Ltd

Tel: 2366 8892

北京的一夜 – Domaine des Roches Neuves Saumur-Champigny 2008

c1

 

新年期間飲酒不算太多 , 品試的除了一些慣常的大酒外 , 亦有些有趣的東西 , 這支酒由刁鑽酒友送我品試感覺亦頗為特別 , 好值得作個筆記記錄。

深紅寶石酒色略帶酒 Label 那種紫藍色邊 , 香味滲透着黑車尼子、紫蘿蘭、鐵銹、糖果的甜香。  香氣在杯中半小時後更加綻放 , Cabernet Franc富密度的芳香自然流送 , 甜美中仍流露一種酸果的訊息 , 有如盛開的玫瑰花般鮮艶嬌嫩但卻有刺的感覺。

開瓶初期酒體較緊、酸度凌厲口感緊澀老實說印像並不討好 , 好易令人有點放棄的意欲 

c2

唞氣一小時後才算可以。入口感覺到那鮮如葡萄汁的果酸 , 輕盈卻沉實有勁的酒體 , 鮮明的果酸貫徹整個味覺旅程 , 葡萄皮的單寧在齒間閃爍而酸味中夾雜着點到即止的複雜性結構 , 而餘韻除果酸外亦滲出一種貝殼般的礦物感。

這支酒的個性真的非常特別 , 甜美浪漫卻帶剌的芳香 , 令人有種蒼桑傷感的酸味感覺 , 沉實有勁有如一種帶 Rock Style 激情表述 , 充滿鄉土氣息的礦物感 , 揉合自然傳统及新派的表現手法 , 它的個性不其然令我想起這首歌 ……………

要去了解它就要先了解它的出處 , Saumur是法國羅亞爾河谷地 Anjou區的一個小區 , 此區的氣泡酒較為人熟識 , 但其實Saumur區最時髦的應是Saumur-Champigny紅酒。 這裡的葡萄樹密集種植在河邊的白色懸崖上 , 當地的石灰顏色偏黃且含砂量較高 , 釀出來的酒通常會較清淡

酒的高酸度及乾削感是 Cabernet Franc種植在 Limestone 上的應有特性 , 而由於葡萄樹樹齡有 25  , 所以能表現一種細緻的複雜性 , 而酒味中那種貝殼般的礦物感亦是Limestone Terroir 的一種表述。 釀酒師Thierry Germain利用 Biodynamic農法自然地將大地的訊息無添加的表現出來 , 再加30天的浸皮 , 令酒表現一種有別於一般的濃郁結實感。

c3

這支酒很有個性 , 但缺少了消費商品的那些討好元素 , 要了解它非要些少耐性及平靜的心不可 , 所以未必適合一般飲家。

地域資料:

http://www.thewinedoctor.com/regionalguides/loireanjousaumur3.shtml

酒莊資料 :

http://www.rochesneuves.com/tg_2009.html

 

拍案叫絕的傳奇 – Les Rouliers VDT Henri Bonneau

g1

08  3月在一個 Rhone 的酒局中試過這支 Table Wine , 雖然只是一支無年份的Table Wine , 但其質素令我眼前一亮拍得住當晚同場的幾支勁嘢 , 可惜當日酒多時間短未及細嚐及深入了解 , 加上這支酒亦唔易揾 , 只好印像心中留 , 等待緣份的來臨。

事隔一年多 , 最近在 Wine Fair 中終於見到有本地酒商將這酒引入 , 當時真的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 , 連忙落訂將酒送入宮中擇日品試。 

就在這個熱哄哄佳節 , 我找了一個獨處的晚上作為我們重逢的日子 :

g2

1800 hrs 開瓶只作原瓶唞氣 , 酒色如紅寶石般嫣紅明亮通透 , 從頗慢的 “掛杯” 中知道這酒質感糖份相當高。 稍放杯中靜待半小時吧!

1830 hrs 香味散發紅果 , Berries , 梅子 , 玫瑰花 , 南乳 , 腊腸 ,义燒 , 暗暗滲出松木的芳香 , 香味甜美而變化豐富 , 濃郁迷人 ; 入口輕盈果味呈現一種幼細密度 , 須然還有點緊但絕沒有攻眼的酒精感 , 果酸比例平衡而結構自然 , 加上Chewy 的單寧 , 鮮味的餘韻 ………我心中不禁問 “有無搞錯?????”  它的細緻平衡表現比一些 Rhone 的名莊還要突出 , 而它只是一支 VDT??

1845 hrs – 1930 hrs 酒的香味突然變得淡了點好像有點跌 Watt , 酒味開始變得從容。甜美的酒味 , 柔和的單寧 , 怡人的酸度 , 我知道它正在脫變進化 , 我只好在傍靜候。

g4

2000 hrs – 2300 hrs 酒的表現踏入高峰 , 芳香而甜美的Cherry Berries , 在杯中小小空間令人感受到一種深遠的空間感 , 我彷彿置身於一個一望無際的花海一樣 入口依然迷人優雅 , 那種甜而富立體感深如幽谷的果鮮味及肉味 , 那種纖巧細緻的平衡性 , Dry 的餘韻果酸過後滿嘴甜美生津的回韻 ,  而且充滿變化段段有 ……….. 我覺得自己在飲一支極優質 Vosne Romanee 或 Chambolle Musigny

雙眼發直 ………..

情不自感發出了一聲 ‘遠峰一青式” 的長嘆 …………….” 

因我印像中出曾經出現這種花海感覺的酒只有 DRC Romanee Conti , Romanee St Vivant , Richebourg 之類的東西 , 而這支酒卻給了我類似的感覺 …………

最難得的是它比那些優質 Vosne Romanee 更平易近人 ……….

當然資深的 Burgundy 愛嗜者分得出它不是一支 VR , 因為它太甜 , 線條有點粗 , 過份親和而不夠含畜 , 內容簡單 , 亦久缺一個清晰的葡萄 Image 或個性 , 但不要忘記它只是一支三百多元 Rhone Table Wine!!!!  我相信這個 Price Range 來說是  ”驚天地泣鬼神” 的感動及震憾 ……… 若玩 Blind Tasting很多人會大跌眼鏡

這晚我們靜靜地共渡了六個小時 ,  不經不覺欣賞到午夜將它喝個樽底朝天 , 但感覺良好 , 一啲醉意都無 , 有的只是一份莫名的滿足和感動 ………. 若問我 2009 年之中那支酒令我印象最深刻 , 我覺得在這個 Price Range 一定非它莫屬!

這酒就像 Lisa Ono 小野麗莎用她那獨特的聲線唱出的 I wish you love 一樣令人渾身舒服 ………

聖佳節飲到支這樣的酒真是一個恩典 ……….

這酒如此利害究竟出自何方神聖呢?

這酒來自 Rhone 的傳奇人物 Henri Bonneau 。在他的六畝葡萄田中種植以 Grenache 為主,  其餘就是 Mourvedre , Counoise Vaccarese 而這支 VDT 是他將幾塊田的出產混合一起釀製 , 而竟然出到支咁超班的酒。他的秘密就是 Low Yield , 遲收成 , 不過份壓窄 , 崇尚自然 , 說來簡單其實是千錘百練看似無招卻勝有招的成果 , 少一份修為亦做不出這樣精彩的一支酒。

我心中同大家一樣有一個疑問 , 這酒如此有質素為何只是一支 Table Wine?  而他旗下的 Marie Beurrier , Reserve des Célestins , Cuvée Speciale , La Crau 又會是何等質素呢? 不知他會否有朝變成另一個 Henri Jayer??

http://www.chateauneuf.dk/en/cdpen29.htm

Suppliers:

A) Caudalie Limited.

cedricbilien@caudaliewine.com

www.caudaliewine.com

B) Good Wine 美酒佳

http://www.goodwine.hk/

2006 Domaine Geantet-Pansiot Marsannay Les Champs Perdrix

a1

近日酒友見我缺席多次酒聚 , 問我是否轉行去玩影相唔再品酒或寫酒評 , 我說非也非也。 只是有咁啱酒局的日子偏與工作撞期 , 不能出席吧了。

不過另一事實暑假期間葡萄酒的市場踏入淡季 , 加上歐洲地方放暑假 , Wine Makers 去晒 Bordeaux Vinexpo , 相對地酒類活動真的比四五月靜了很多 。現在就當唞暑休息一吓 , 修吓身 , 反正八九月打後到年尾都會是葡萄酒活動的旺季 , 到時又有排忙。

這天無所事事閒逛 , 不知不覺走訪了中環幾間酒舖 , Enoteca 竟給我發現一知久未露面的珍品 上年十月試了這支的 2005 版本 , 感覺非常有質素 , 可惜當時酒舖巳然缺貨 , 自己那支亦是最後一支 , 飲過後始終念念不忘。

今天竟發現她的 2006 版本芳踪, 價錢又不貴又有 20% Discount , 真係非常扺買 , 如此有緣即時將它帶走。

夏日炎炎 , 真不太願意去飲一些厚重濃郁酒精度高的紅葡萄酒 。 香檳、白酒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 而品紅我就會選 Burgundy , 取其輕柔細緻。

由於夏天室温較熱 , 我會將酒 Light Chilled 一小時 , 才慢慢品嚐。

a3

開瓶後只作原瓶唞氣 , 粉紫色的酒色 , 通透如紅寶石。

酒在開瓶後一小時進入狀態 , 香味散發着士多啤梨、車尼子、櫻桃、野草莓、少許薄渮及紫蘿蘭的芳香夾雜一種有如煙燻魚的肉香 , 果香輕柔而甜美 , 這種似曾相識的香氣真的令人迷醉。

入口即時感到她的年青 , 成熟甜美的酒味中帶點緊 ,有如紅豆沙質感 , 柔和、綿密、流暢 , 如流水般自然舒暢 ; 前段少許複雜性 , 酒味曲線不算長 , 單寧在酒味過後一點點在口腔內出現 , 感覺有如香口膠的 Chewy , 而脷面只有少許的單寧質感 , 酸度幼細及隱晦 , 在餘韻中有輕輕的鹹味

經三小時唞氣酒的表現更覺開放更覺平衡 , 這是頂峰期的開始 , 前段的緊澀複雜化成柔和酸度 , 而果味、酸味、單寧像 Light Jazz 般和諧溶合。

開瓶六小時 , 表現仍平衡良好 , 完全沒有一些苦澀餘韻 , 越飲越覺得她可愛 , 就這樣我就慢慢的品嚐了八小時。我總覺得慢品細嚐更能細味一支葡萄酒的內涵及美態 , 才真正享受葡萄酒的樂趣。

a2

Marsannay 位於 Cote de Nuits 最北的產酒村亦很接近 Dijon , Burgundy 唯一出產紅、白、粉紅葡萄酒的村級 AOC Marsanny 一般口感比較粗獷緊澀 , 深厚而幼細不足 , 這是 Marsanny 的風格。  我由上年到現在都飲過一些 Marsannay , 但都無這支做得甜美勻衡 , 不要發夢以它三百大元的價格能與一些出名酒田或名莊 Grand Cru 比較 , 但它比同級的能令我印象難忘 , 甚至比一些 1er Cru 還要好 ; 當然它亦有不足之處就是變化較少 , 缺乏種雍容貴氣 , 酒味曲線不夠長 , 中段可能較為平淡。 這支 Marsanny 卻做得相當雅緻 , 骨肉勻稱 , 甜美鮮味 , 雖然沒有艱深複雜的內涵 , 但勝在易飲及令人十分舒服。我相信這支 Burgundy 會令很多女士難忘及喜愛。

當我品嚐這支 2006  , 我沒有翻看我之前的筆記 , 我想用一個平常心態去比較。 事後我對照上一篇 Tasting Note , 這支 2006  2005 表現有 95% 近似 , Wine Maker 的釀酒手法及表現統一。 2006 的酒味曲線略短 , 沒有 2005 那支的起伏 , 但卻自然流

2005  Burgundy 的極佳年份 , 葡萄很多時會太熟缺乏細緻的酸度層次 , 而又未必支支可以 Drink Young , 加上市場炒作價格較硬 , 我個人反覺得 2006 在平衡方面會較好 , 價格相宜 , 真的是飲家的年份。 正如我上一篇的結論 , 它絕對是個美人胎子 , 若過十年八載 , 我想信會相當迷人。

Enoteca – Shop 218, 2/F The Galleria, 9 Queen’s Road Central

$3xx

酒莊資料

http://www.kysela.com/burgundy/geante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