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識我的酒友都知道我喜歡飲 Rhone的葡萄酒 , 但 Rhone有分南北兩區而兩區的風格及品嚐要點都不同 , 自己亦較少寫Northern Rhone 葡萄酒。 上星期碰巧有空檔參加了一個小型的 Northern Rhone Tasting Event , 正好作為題材分享一點個人感受。
未開始酒評之前先了解 Northern Rhone 的特色: Rhone Valley 隆河谷地由 Valence 區分為南北兩區 , 北面的葡萄園穿越山區 , 谷地狹窄 , 葡萄園必須位在河流的兩岸陡峭向太陽的山坡梯田之上才能得到充足日照成熟氣候屬寒冷的大陸性氣候 , 這裡的土質以火成岩為主。 而南方則剛好相反地形開濶山坡緩和 , 在這裡陽光充足氣侯温和乾燥。這裡土質多以鵝卵石或 clay 為主 , 葡萄園的面積是Northern Rhone 的 30倍。
由於南北兩區的風土氣候如此不同 , 出產的葡萄亦有分別: Northern
Rhone 紅葡萄以 Syrah 為主 , 白葡萄則有三種Viognier, Marsanne, Roussanne。 Southern Rhone 則以Grenache, Carignan, Cinsault & Mourvedre為主。由此形成了兩區出產的葡萄酒風格亦南轅北轍。
將範圍縮細一點去 Northern Rhone。 大家在新世界葡萄酒中常喝到體型豐滿果味澎湃的 Syrah (亦即是 Shiraz)與在 Northern Rhone 喝到的可說是兩種極端。 當 Syrah 生長在火成岩為主的土質上時酸度會比較尖削 , 加上 Northern Rhone 的寒冷的大陸性氣候及峭坡日照的時間較短會令葡萄的成熟度較慢 , 所以 NorthernRhone 出產的 Syrah 顏色深黑 , 果味偏向清淡 , 單寧重 , 令 Wine Style 走向一種高雅耐久成熟形的風格。
而 Northern Rhone 中最精華及為人熟識的就是俗稱 “三個 La” (即 La Landonne, La Turque, La Mouline) 這三個 La 價錢昂貴而且絕不容易 Handel , 原因是高單寧高酸度的Syrah 入瓶後一兩年就會進入漫長的冬眠狀態 (7-15年) , 在這期間果味淡薄酒味又酸又硬又澀 , 雖非難飲但絕對會令你覺得所花的錢不值。 但當支酒成熟酒中元素就會Well Integrated 而進入極之迷人如詩似畫般的境界。
以上的少許資料令大家先明白 Northern Rhone 葡萄酒的特性 , 再用此作基楚去了解品試從而找出物值高又易處理的酒款。
今次的 Tasting 試了 Cave de Tain l’Hermitage 旗下幾支出品。有關 Cave de Tain l’Hermitage 的資料大家可以參巧以下連結: http://www.cavedetain.com/wine/hermitage-crozes-hermitage.cfm
言歸正傳以下是當日的筆記:
1) Syrah Rouge Collines Rhodaniann IGP – $1xx
成熟的果香 , 少許白胡椒的Spice , 紫蘿蘭花香。 入口感到一種寒冷地方出產的 Syrah 風格 , 果味以紅果為主帶着士多啤梨的果酸在口中擴散伸延。 口感略乾 , 內容簡單 , 餘韻帶淡淡的Mineral。 這是一支入門級的葡萄酒 , 作為Causal Drink 或 Party Wine 十分合適。
2) Crozes Hermitage Red 2010 – $1xx
Crozes Hermitage是Hermitage中最大的產區 , 有着 Hermitage的特性但較為早熟。 這支 Crozes Hermitage酒色深紫而帶粉紅色邊, 香味與第一支接近。 入口這支 寒冷地方出產的 Syrah風格更為明顯 , 果味同樣以紅果為主帶着士多啤梨的果酸 , 酒味密度較佳, 單寧柔化而有內容 , 餘韻帶更多有如煙灰般的幼細單寧及Mineral。 這是第一支的加強版 , 價錢大眾化同樣適合作為 Party Wine 或 Food Wine。
3) Cornas 2007 AOC- $3xx
這支酒帶花香、乾葉、豆、焦糖及少許鐵鏽香氣 。入口果味柔和輕盈酸度明亮、單寧均稱內容複雜 , 整體來說平順舒服 , 沒有一般Cornas那種堅硬粗獷單寧乾澀的感覺 , 2007雖不算太好年份亦做得工整四正, 這支質素不俗可作為 Daily Wine。
4) Hermitage 2006 AOC – $4xx
這支帶明顯花香當中亦夾雜着有如荊刺般的 Spicy , 陳皮 , 泥土; 入口充滿質感的柔和果味 , 酸度及單寧比較幼細 ,中尾段帶少許乾澀的感覺。 一支7年酒開始有些Burgundy 的感覺。 這支 Hermitage 比 Cornas 有更明顯的Texture 及更多細節 , 而年分因素令支酒有更大潛質。以價論這支酒確是十分抵飲。
5) Hermitage Gambert de Loche AOC 2009 – $8xx
6) HermitageGambert de Loche AOC 2001 – $9xx
同一支兩個年份的比較就可以大概知道一支酒的進化路線。 2009 一支香氣帶 BlackCherry , 甘草 , 香料 , 焦糖 , 而 2001 一支則帶皮革 , 甘草 , 糖果香氣。 口感上 2009 有較 “年青” 酸度及單寧明顯 , 而 Structure 亦較大。 2001 則漸進入成熟期 , 不論香氣及味覺上有較多的陳年釀藏風味 , 尤其在餘韻方面那種皮革及 Earthy分別明顯。 我自己喜歡老酒若果價錢分別不大我一定會選舊年份的一支。 若果將來有機會品試一些更舊年份如 80s 或 70s 的出品那就可以更了解它的潛質。
7) Hermitage WhiteAu Coeur Des Siecles 2008 – $5xx
Hermitage 的白酒一向都全個 Rhone 最精彩的 , 這支亦不例外。它散發着蜂蜜, 杏仁 , 蜜臘 , 礦物 , 柑皮的香氣。 酒體豐滿綿密 , 配以恰當的果酸 , 柔美滑溜均稱佳美。雖然品試時將白葡萄酒放到最後 , 但因為這酒太濃郁豐滿 “量感型”, 所以一啲都唔覺得會被覆蓋, 反而酒中的果酸頗令人覺得 Refreshing。
總結:
Northern Rhone 的葡萄酒在香港並不太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年青的 Syrah 果味偏向輕淡 , 酒中的酸度及單寧雙對變得明顯 , 一般人仕會覺得支酒果味淡又酸又硬。 無可否認若以香港人即開要即飲的品嚐方法確實唔會好飲 , 這不是支酒唔得而是飲用的方法不對 , 屬非戰之罪。 我自己覺得飲 Northern Rhone 真的要有耐性 , 除了一些 Party Wine 外我一般具質素的酒我會將支酒唞幾小時 , 若果 Young Wine就會更長時間 , 讓酒中的單寧及酸度略為和順 , 支酒能展示內涵才細心品試 , 看清它內裡的耐力潛質。 若果找到支酒元素齊備而表現均稱的 , 我會將之存放 10 年以上才會飲用 , (反正 Young Syrah 會進入冬眠狀態無謂浪費)。 我品嚐過一些成熟的 Northern Rhone , 它們的表現可以拍得住頂級 Burgundy 甚至 Bordeaux, 而你所付出的時間及金錢只是頂級 Burgundy 或 Bordeaux 的十分一 , 以飲家而論當然是刀仔鋸大樹的聰明投資。 當然上述只局限於若你喜歡舊酒那種從容細膩而又有耐性而論 , 未必不適合喜歡澎湃果味尋找速戰速决人士的口味。
當日品試覺得7支酒都非常 To Style ,質素屬中上級加上價錢方面亦合理 。 這批酒在品試前幾天才由 DHL 運過來 , 酒難免有少許暈浪 , 但當日品試並不太大影嚮品質表現 , 所以這批酒亦算硬淨 ,個人較喜歡 3, 4, 6 & 7。當然若果能夠將酒靜放 2 個月又或者將某幾支作一次馬拉松式的品試 , 那就可以更立體去評這批酒的質素及 Potential。 若換個簡單一點的角度 Cave de Tain l’Hermitage 在 Northern Rhone 有很多出品 , Price Range 亦豐儉由人 , 作為學習了解此區特色亦是一個不錯選擇。
(以上分享純屬個人品酒經驗及口味的一點淺見 , 只供參巧)
Wine Supplier:
Amber Wines Ltd : 6184 3423 (elee@amberwin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