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的盛宴 2015 (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Henri Lamarche Vosne Romanee La Grande Rue 1976

這幅田是出名而罕有的東西 , La Tache 及 Romanee Conti 是大家公認全 Burgundy 最靚的地方 , 而 La Grande Rue 這塊田就夾在 La Tache 及 Romanee Conti之間 。

據長老講出產 La Grande Rue 的只有 Henri Lamarche 這一家 , La Grande Rue 年產只有 7000支 , 市場供應相當有限 , 舊年份的更是少之又少。 這支 1976咁 Good Condition算是一支 ”異數” 。  這支酒比支 Hospices de Beaune 1921更高密度及有更大約結構 , 由於這片土地有 limestone soils成份 , 所以它的酒的酸度較高 , 較 Dry 及緊緻 ,。 而它的礦物感及元素都非常複雜細緻 , 酒香及酒味仍帶梅子、甜棗的鮮味 , 果韻帶點單寧的甘苦。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若果說Hospices de Beaune的層次深度是兩層的話 , 這支La Grande Rue就有三至四層了。若論幼細它甚至比 Richebourg 更要幼細。

這是有關 La Grande Rue 的資料

http://www.yourwineiq.com/kindsofwine/winebyregion/europe/france/burgundy/cotedenuits/vosneromanee/lagranderue.html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Dujac Bonnes Mares 1976

這是上一代 Dujac家族Jacque Seysses的產品。 Bonnes-Mares在Chambolle-Musigny的心臟地帶 , 它比 Chambolle Musigny有更宏大的體型結構及更強的個性 , 而 Bonnes-Mares可說是 Dujac旗下的珍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與La Grande Rue同年 , 這支酒比 La Grande Rue有更多的芳香及果香。 柔和的酒體 , 圓潤的口感 , 單寧質感亦較大 , 潛力更深。 雖然它在各方面都略為多一些 , 但並不代表它粗枝大葉 , 它仍保持一種優雅的內在美 , 這支的感覺就像一個雍容華貴成熟大方的美婦人 。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rles Noellat Richbourg 1971

珠玉在前 , 第四支當然也是一支極罕有的珍品。

磚紅帶光澤的酒色 , 香氣散發漿果、玫瑰花 , 焦糖 , 柑橘 , 蜂蜜及甘草芳香。Richbourg那獨特的擴散性而又富立體感的香氣及酒味 , 元素完美地交融 ,似虛而實的單寧質感 , 豐富深沉的內容變化 , 一份自然流暢及非筆墨所能形容的雍容、優雅、莊重、和諧美麗精緻的氣度。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究竟Charles Noellat是何方神聖?

這位 Charles Noellat正是 Burgundy 之神 Henri Jayer 的啓蒙老師!!  而 Leroy 的傳奇 Lalou Bize-Leroy在 88 年亦從Charles Noellat手中買下部份葡萄園 , 單是這兩點已可知這酒的不平凡。 可惜的是現在世人只知 Henri Jayer 同 Leroy 而不知上一代的 Charles Noellat。

這是我飲過的第二支Charles Noellat , 第一支是Romanee St Viviant 我以 “萬劍歸宗” 來形容 , 這支Richbourg同宗同源 , 內容比 Romanee St Viviant更深濶力量更強 , 同樣也是一支 “萬劍歸宗” 之作

https://amlifeblog.com/2010/03/29/charles-noellat-romanee-st-viviant-1979/

OLYMPUS DIGITAL CAMERA

Leroy La Tache 1976

飲 Burgundy怎能缺少Leroy , 這支1976正是Leroy在DRC主理時期的出品。

酒色磚紅深沉 。 香氣帶百花香、梅子、荔枝甜香、甜棗 , 玉桂、甘草的混合香氣。 香氣具深度層次及包圍性 , 你就像走進百花田一樣 。  入口酒體柔和順美 , 酒味豐滿濃郁 , 單寧及酸度全然溶化 , 味道複雜得難以分辨穩若感到甘草 , 甜棗的味道 ,  酒的結構深沉 , 談吐溫婉如樂章般優美 , 而最特別是當中帶一點特別的甜韻 , 那種韻具體一點像梅子或荔枝的鮮甜味 , 荔枝甜香及這種甜韻就是 La Tache的最大特色。

OLYMPUS DIGITAL CAMERA

La Tache真的不愧為 La Tache, 之前五支 Burgundy如此精彩強悍 , 但La Tache的出現竟能脫穎而出。  它有Bonnes-Mares的濃郁密度但亦更雍容, 比Charles Noellat更多具體細節 , 更 Focus ; 它的酸度比La Grande Rue更幼細 , 而它的甜美感及活力卻比其他五支優勝 , 亦令人更念念不忘。

切記我們品嘗此酒時已是 1630hrs , 即是開瓶7.5hrs , 假若五支 Burugndy同一時間品試 , 你可以想像是什麼的結果。 長老將這五支 Burgundy咁擺法出場 , 真是有其用意的。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teau Trotanoy Pomerol 1961

最後出場是一支右岸的 Bordeaux。 香氣當然與 Burgundy完全不同 , 那是黑布冧 , Truffle , Earthy , 杏仁、巧克力、玉桂等成熟漿果香。 濃厚而複雜的酒味 , 量感型的酒體 , 力勁內藏 , 單寧平實於齒間遊走 , 礦物感鮮明 , 收結餘韻俱佳。

OLYMPUS DIGITAL CAMERA

61呈現一種 Perfect Balance , 由於它是 90%Merlot base再加 10% Cabernet Franc所以中段內容表現較柔 , 而Cabernet Franc的細緻亦恰如其份 , 飲落卻相當吸引。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曾有人問我舊酒應如何欣賞。 飲了這麼多年的舊酒 , 對舊酒的感覺自覺很難以筆墨所形容。  新酒是一個實體 , 飲家好容易掌握到香味元素的變化 , 但舊酒因元素已融化混和 , 虛無飄渺令人難以捉摸及形容 。 新酒像是一幅水彩畫 , 色彩艷麗輪廓分明 ,  你很容易判定喜歡不喜歡。 舊酒卻像國畫講求 ”意境”, 你不能單靠肉眼去評定 , 而要用自己的 “心” 去感受與畫意互相交流。

今次品試的六支 ”神品” 就是這種感覺。

酒神的盛宴 2015 (上)

每逢聖𧩙節都是我們一班長老會面的日子 , 亦是我最期待的一次聚會。 除了分享過往一段時間大家的生活經歴外 , 每次聚會都品嘗到一些 “極具震憾性” 的美酒 , 這聚會對我來說像一個”朝聖之旅”。

OLYMPUS DIGITAL CAMERA

Perrier Jouet Belle Epoque Rose 2006

第一支出場是Perrier Jouet Belle Epoque (花花檳) 的 2006 Rose。首先我先申報 , 我自己一向對 Rose 的印像都是 ” 麻麻” 的 , 因為我好怕有些 Rose那一股 “咳藥水” 的味道。 當然做得好的 Rose 另作別論。

Perrier Jouet Belle Epoque Rose呈現一種玫瑰金般的色調 , 淡雅的花香 , 幼細的泡沫 , 明媚的果味及酸度 , 沒有那討厭的藥水味。 花花檳出名偏向華麗繽紛感覺但這支 9年酒齡的 ”中檳” 卻帶一份成熟、沉穩及內歛 , 感覺是溫暖及平和的 ,

12247664_10207766322094039_1256375120769500715_o

這 Rose 就像朝陽下的原野一樣 , (借好友 Carl Lam的一幅靚相來形容) 令人感到舒服怡人又充滿朝氣。

OLYMPUS DIGITAL CAMERA

JF Coche Dury Meursault Les Rougeots 2001

第二支出場是世界十大白酒釀酒師之一 Coche Dury 的一支村級酒 Meursault Les Rougeots 2001。 (市面上多見Coche Dury的Meursault , 較少見Les Rougeots 的 , 因為這塊田只有 9 hectares 平均年產只有 3,500箱 , 加上 Coche Dury的名氣及市場需求 , 就可推斷這支酒的身價及有多難買。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oche Dury的秘密在於老樹葡萄、超 low yield 出產及長時間在木桶內熟成。 所以它的 Chardonnay 以圓熟甜美口感超級濃郁豐富見稱。  這支酒散發着奶油、杏仁、梨子、花香、雲尼那的香氣 ; 入口是柔滑如忌廉的酒體 , 豐滿濃郁高密度是其特色 , 酒一到口腔酒味即向橫擴散 , 豐滿醇厚中帶幼細的線條 , 內容充滿張力 , 當中酸、果、酒體、層次、收結樣樣俱備 , 平均衡兼具流線型的變化 , 整個口腔充滿濃郁的果味 , Fine Acidity 令脷的前端不斷生津 , 它的餘韻真是 Long & Long & Long。 Coche Dury 就像一輛跑車一樣。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當天共有 6支紅葡萄酒 , 全都在當日0900 hrs開瓶 , 原瓶唞氣至1430 hrs – 1800hrs, 每支酒到飲前才過落Decanter隔渣然後再落杯。

OLYMPUS DIGITAL CAMERA

Morin Pere & Fils Hospices de Beaune Savigny Vergelesses 1921

第一支出場的紅酒竟是一支 1921年的 Burgundy!! 以一支 94歲 ”呀爺級” 的 Burgundy打頭陣 , 是否太過嚇人?  這支老酒竟由 0900hrs 到 1430hrs , 唞氣 5.5hrs才落杯咁對待 , 大家一定會懷疑咁搞法支酒仲飲得嗎?

答案是不單飲得而且還很有生命力。  這支老酒散發的 不是 茶葉、枯木、紙皮的氣息 , 反而是玫瑰花、車尼子的芳香 。 酒體濃郁及富有密度 , 酸棗及甘草、Spicy的味道 , 自然而柔和的果酸 , ashy般的單寧。 你仍能感到它有一股生命力在你口中流動。  這支酒飲落感覺好像風一樣”輕飄飄” 令人難以捉摸 , 但當它爆發時就像旋風一樣包圍你四週一樣。

這支酒已突形態 , 就好像絕世高手出招一切不再拘泥於劍招 , 而是以意御氣 , 以意御劍 , 意隨心轉 , 劍隨意走的一個超凡入聖的境界。

1980 Biondi Sant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DOCG – 名劍出鞘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我有幾位做 Sommelier 的好朋友 , 當我們遇對這支意大利國寶級的傳奇佳釀時 都同樣 “擰晒頭”  加 “舉手投降” , 因為這是一支出名難搞葡萄酒。 有人稱這酒是一支超越時空的葡萄酒 ,  Ageing Potential 奇佳適飲期為五十年。 我自己試過多個年份都感到此酒有如面對一幅牆! 不論我點搞點處理 , 也不能破門而入一睹芳澤。 由於自己能力有限 , 唯有將此酒列作 “神枱” 級供奉。

這晚我又再次遇上它 , 我的心裡陰影再次浮現。但上天永遠有神妙莫測的安排。

落杯時這支酒竟然散發着玫瑰花 , 楜椒 , 黑棗 , 煙燻 , 香草的香氣 ; 它的香氣是綿綿悠長而非斷斷續續。 初入口時仍有些封閉 , 但慢慢的開展它複雜的內容 , 以往那層深不見底的畫面亦变得清晰及充滿細節。以住凌厲的酸度变得平和及更有線條 , 果味混合甘草、Truffle、不知名熟果 , 單寧亦開放展露平和質感 , 骨架細緻而聚焦 , 內容深沉 , 中尾段亦見有更多細節 ,  餘韻以果酸帶動十分悠長。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當晚同場的 Chateau Haut-Brion 1964 , Chateau Rayas 2004 及 Gaja Darmagi 1997 , 而這支Biondi Santi亦能傲然鼎立於群雄之間 , 甚至可與群雄分庭抗儷 , 可見此酒劍不出鞘 , 出鞘則光茫四射。

它給我的感覺是獨突的 , 很難說它像某些我飲過的酒 , 它當然擺脫不了舊式意大利酒的大框架 , 我只能勉強地說它 “形神” 上有點似帶強果酸的 Cote Rotie 中的 La Landonne。

你不能肯定它是究竟是 Youthful 或 Aged ? 正如所講它超越時空。 雖然一剎那並不代表永恆 , 但燦爛的一剎那卻令人心醉及難以忘懷。

問題是究竟怎樣才能將它出鞘呢?

酒主原來將酒在昨晚午夜 (即 20 小時前) 開瓶 , 由於個 cork 碎了酒主唯有將酒 Double Decant 隔渣。  隔渣後酒主倒一小杯分開 , 令原瓶水位到 Shoulder 增加氧氣接觸酒面績 , 然後將酒原瓶唞氣。直到出門口再將杯中酒倒回原瓶 , 當晚八九時落杯才有此表現。我敢說這支酒能唞足 24 – 30小時會越靚 ,信不信由你。   有見及此我特別為此作一記錄 , 做福所有此酒的有緣人。

試問一般人能否有此信心肯將這支有 35 年酒齡的酒 Double Decant 咁耐?  若只將支酒原瓶唞氣 20 小時 , 我相信亦絕不足夠。 再推論一點若一支 35 年的酒要唞 20 小時以上 , 那新年份真的可能要唞 30-40 小時 , 你究竟有冇此勇氣及膽色玩這遊戲呢?

酒神的盛宴 2015 – 五一連珠

OLYMPUS DIGITAL CAMERA

5151515 – 這一連串由5 同 1 結合的數字代表着 2015 年 5 月 1 日星期五 , 亦是好友 51 歲生日的日子 , 一個咁有意思的日子當然要與好友一同慶祝。知己良朋尤如美酒超越時空不單歴久如新 , 而且越舊越醇美 , 箇中的人情滋味永遠是酣甜的。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mpagne Dom Perignon 1998

第一支出場是這支成熟香檳 – Dom Perignon 1998。

淡黃的酒色 , 香氣帶麵包、焦糖、蘋果乾。 雖然氣泡不及新年份香檳的充沛豐富但入口果味活力依然生動 , 那 Nutty 香梨及橙皮的混合果味非常誘人 , 內容工整華麗而平衡性極佳 , 成熟香檳所展現的層次表露無遺 , 酒味曲線更呈現一份雍容、典雅、沉厚 , 尢其欣賞它的優雅質感及細膩的酸度 , 餘韻帶鮮甜果味而令人回味。 Dom Perignon不愧為香檳中的極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

Joseph Drouhin Montrachet Marquis de Laguiche Grand Cru 1990

這支Montrachet香氣帶焦糖、拖肥、忌廉、柚子、hazelnut。 入口成熟的果味 , 柔滑輕盈但密度很高的酒體當中滲出優雅的酸度 , 香味及口感裡外如一是柔滑而細膩 , 明媚清晰兼清新 ,細膩的骨架多變的層次及悠長的餘韻。 它的木桶元素非常有韻味 , 有別於其他用新木桶釀做的Montrachet般肥大豐厚。

Joseph Drouhin是 Burgundy名宿亦是提倡自然農法 Culture Biodynamique的先驅者。除了有機農法保存葡萄與大地的自然性外 , 葡萄在榨汁後直接在以 Trancais及Never森林的舊橡木桶中發酵而不用100%新桶 , 以柔和內斂的手法去襯托葡萄的真味。懂得欣賞Joseph Drouhin的絕不在它的圓潤豐厚而卻是它的自然清潔及細膩。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teau Cheval Blanc 1964

壽宴一定有壽星公的本命年佳釀。 酒在1500 hrs 開瓶 , 原瓶唞氣至 2100 hrs 落杯。 酒香散發 Truffle , 煙肉 , Earthy, 皮革的成熟 Bordeaux酒香。 入口是豐富的口感 , 成熟混然的果味在口中擴散 , 隱約感到甘草、車尼子、煙草的細緻味道 , 深沉而結實的內容 , 單寧與酸度已然溶化 , 中尾段酒味及非常悠長的餘韻在口中不停盪漾 , 那種幸福感可說是入心入肺。 這支酒深沉有力和諧而舒服, 潛力綿綿不斷深不見底長飲長有 , Cheval Blanc就像文質彬彬的紳士一樣是一個永遠的經典。

OLYMPUS DIGITAL CAMERA

Maison Thomas-Bassot Le Chambertin Grand Cru, 1947

酒在1600 hrs 開瓶 , 原瓶唞氣至 2115 hrs 落杯。 一支六十八年的老 Burgundy 沒有絲毫老態 , 磚紅而明亮的酒色散發着燒肉 , 煙肉 , 乾玫瑰的混合香氣。 第一杯時感覺支酒質地略薄 , 但味道卻濃厚 , 酒依然十分有生命力 , 煙灰般的質感 , 果酸及單寧混而為一 , 支酒的感覺竟然有點像 Cheval Blanc 1964。 由於酒的元素沉澱關係第二杯的質地頓變成濃郁 , 這時中尾段有更多細節及变化 , 酒的潛力雄渾 , 礦物感突出帶點堅削的果酸 , 展露了 Chambertin 的成熟男性的剛強及深沉一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孤陋寡聞如此美酒真係未見過未聽過 , 原來是來自 Ruchottes-Chambertin 這塊葡萄田 , 而 Thomas-Bassot 可說是上一代的 Wine Maker , 若玩 Blind Tasting 又怎能估得到? 若非 Burgundy的資深飲家有怎有如此慧眼識泰山呢?

有關此酒少少資料:

http://winehog.org/thomas-bassot-treasure-ruchottes-chambertin-19846/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La Tâche 1964

去到當晚的 Highlight , 壽星公的本命年邋遢豬。 這支酒 1600 hrs 開瓶原瓶唞氣至 2130 hrs 落杯。 大家一定會問支五十年的老酒唞咁耐會否 ”謝晒! ” 我有限的經驗告訢我一支儲存得宜而又高質素的靚酒係絕對唔怕你咁處理 。 另外一支咁舊的酒反而要慢慢讓它吸氣回魂 , 否則只會嗅到 “老舊酒的 Up 臭味” , 而酒的細緻內容亦不能展開。 最好的處理是落杯前用輕柔手法過落 Decanter , 一來隔一隔渣 , 二來因為老酒元素沉澱 , 頭浸一般會較薄 , 近瓶中及底的部份會較濃郁 , 倒第一杯至最尾那杯表現會有分別 , Decanter 就變成 “公道杯” 會將酒渾和及平均 , 人人都一樣。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講返支酒 , 酒色磚紅深沉 。 香氣帶不知名的 Herbal 有點像有如玉桂、甘草的混合及乾玫瑰花 , 少許 Earthy及葡萄乾的香氣 。 入口酒體柔和順美 , 單寧及酸度全然溶化 , 味道複雜難以分辨穩若感到甘草 , 酒的結構結實而酒味表現非常優雅 ,而最特別是當中帶一點特別的甜韻 , 那種韻具體一點像士多啤梨或荔枝的甜味 , 根據酒主講這種甜韻卻是 La Tache的特色。 (若你飲 La Tache飲不到這甜味 , 表示你支酒還未完全開展) 。

La Tache不愧為名酒它給我的影像感覺就像秋天漫步在滿佈紅葉的溪流一樣 , 秋天溪流的清新及清涼 , 環境的寧靜 , 流水的活力 , 色彩幻變美不勝收紅黃綠葉 , 那真正是我心中 “秋天的童話”。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teau d’Yquem 1976

豐盛的晚宴又怎能缺少一支甜酒 , 而當晚正是神水的第十二門徒Cheateau d’Yquem 1976

啡黃近乎瑪瑙 Deep Amber 般的酒色 , 酒香滲着菊花茶、雲尼拿、焦糖、杏甫、橙皮、果仁、蜜桃複雜層次變化。 入口甜中帶點柑皮及咖啡的香澀 , 甜酸平衡 , 濃郁強勁 , 柔潤中包含優雅的線條美 , 感覺像一件藝術家的雕素般 果然是絕非凡品。

酒神的聖物 2014 (上)

_AOM3071

每年聖𧩙前都是我們長老會共聚的日子 , 這聚會對我來說就像 “朝聖” 一樣 , 因為每次所飲到的靚酒只能用有今生無來世來形容。

_AOM3010

Jacques Selosse Contraste Blanc de Noirs Grand Cru Brut, Champagne

第一支出場是一支極之少見的香檳 , 酒評人評這支one of the top 5 Champagne Blanc de Noirs的Jacques Selosse Contraste。

酒色磚黃氣泡幼細豐富從酒塞形態及酒色已知這支 Champagne已 Aged了一段時間 。 酒香帶蜜糖、淡淡焦糖、果仁、花香、Berries , 少許 oxidation, 香草 , 香氣輕柔飄逸。 入口氣泡豐盈綿柔 , 蘋果、橙、蜜桃、Spicy、Nutty , 果味豐富質感高貴華麗 , 充滿五光十色的細節 , 果酸鮮爽明亮細緻 , 極之悠長的餘韻混合著綿綿的果酸及礦物感。

這支 Champagne 非常有個性 , 從酒味那種堅實沉厚的風格令我想起 Krug 的氣派 , 但沒有 Krug 那強勁 Yeasty及複雜性。 而它酒味曲線及後勁似是支由 Blanc de Noirs 釀造的香檳。它比另一支Jacques Selosse 由 Blanc de Noirs 釀造的 Contraste有更細緻典雅 , 感覺尤如一場充滿活力典雅華麗的婚宴。

_AOM3055

Keller G-Max Riesling 2007

淡黃的酒色 , 香氣帶菠蘿、青檸、少許蜜糖、Tropical Fruit、奇異果、濕石及花香。入口酒體輕柔而不肥大厚重 , 但卻包涵著豐富內容及深沉的複雜性 , 玉桂、士多啤梨、奇異果、青蘋果 ……….. 德國Riesling的清新果味及 Juicy acidity亦能充份表現 , 德國Riesling最殺食的甜酸和諧平衡亦未因 Body豐厚而被掩蓋 , 果酸線條細緻凝聚有力 , 酒味曲線平順自然絕非以人工手法僭建而來 , 餘韻悠長而聚焦非常好飲。
_AOM3043

德國Riesling由於葡萄成熟度 , 風格及地域因素的限制 , 一般都只能將重點放在果酸及 Body 兩者其中之一 很少會出現一支果酸細𡟹自然之餘 Body亦豐厚如 Burgundy Grand Cru般質感。 我真係未飲過一支德國 Riesling 及Burgundy Montrachet 的完美混合體。 這支 Riesling要 Decant三四小時才能展現它 Full of details的美態 , 所以極具 Ageing Potential。

這支德國 Riesling是近期市場最熱炒的一支 , 而追捧的大部份都是德國本土的愛嗜者 , 原因是它突破了傳統框框。

進入紅葡萄酒環節

_AOM3016

Petrus 1961

第一支出場已是支酒中皇者 Petrus 1961 , 這支酒水位頗低而且除了樽口的酒塞外 , 倒完支酒竟發覺樽內有一酒塞 , 相信是酒莊換塞時舊塞意外掉入樽內而又取不出的原因。  長老開瓶時都擔心這會否影嚮酒質 , 但試飲時大家都覺 Drinkable 所以維持原判 Decant 兩三小時才落杯。

由於有一酒塞長期與酒浸在一起這支老酒帶非常濃郁的 Truffle 類來自酒塞的香氣。 入口好易發覺 Petrus 靚年才有的那種似甜非甜有形無實的果甜韻味 , 和諧的酒味約隱約現的內容細節 , 散發一種令人平靜的安祥感。 而喜歡飲舊酒的人就是欣賞這見山不是山 , 見山還是山的意境美。

酒神的聖物 2014 – 神的膏恩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長老可說是 AM 的良師知己 , 不論在葡萄酒知識甚至是人生路上都不時給我很大啓發及思維突破。尤其在 AM 最近經歴如在黑暗幽谷日子中 , 長老在信仰上的親身見證及分享更令我感到極大支持。

這天是長老牛一 , 幾位知己好友相約在長老家中共聚。與長老們共聚品嚐靚酒是少不了的。我患病初癒品酒功力可能不如當年 , 但爛船都始終有三斤釘 , 加上咁靚啲酒唔記低佢真係好嘥。  我只憑事後的記憶作個記錄。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第一支出場是一支白葡萄酒 , 單看那種近乎琥珀色的酒色已覺得這支酒酒齡不輕 , 雖然支酒無乜香氣 , 入口卻濃郁圓潤 , 豐富的 Texture 及不俗的礦物感 , 唯一是酸度可能因支酒太舊而變得隱晦。

一問之下這支酒原來已經原瓶唞氣了 5小時 , 一支舊年份的白酒竟要唞氣咁耐真係難以至信。我曾想過這是否一支Herimate White, 但那種豐厚圓潤及線條卻似 Burgundy White。最奇是支酒最尾的 After Taste卻有點點甜味。以酒的濃郁圓潤柔和扎實我覺得有點似一支舊年份的 Coche-Dury但卻沒有應有曲線美。這支酒飲落有些Corton-Charlemagne 的影子。老實講這支酒真的很難估原因是一支唞氣咁耐能表達到這種表現的酒我真係未飲過。  當開估時竟是這支Domaine Jean Dupont Bourgogne 1964真的是令我意想不到。

曾幾何時我曾試過這支酒的 1965版本。https://amlifeblog.com/2013/08/09/%e9%b4%bb%e9%96%80%e5%ae%b4-%e4%b8%80-%e5%81%87%e7%9a%84%e7%9c%9f%e4%b8%8d%e4%ba%86/

老實講那時我對這支酒的印象的確“麻麻”甚至可說是負面。原因是我覺得白葡萄酒講求平衡 , 若果一支白葡萄酒舊到缺乏某些應有元素又或者不完整就失去了它的欣賞價值。  長老解釋支酒在剛開瓶時幾小時真的是水汪汪輕飄飄的 , 但經過幾小時的唞氣支酒就會慢慢 Gain Weight達到這種效果 , 而一支老舊白葡萄酒就是這種感覺。

長老想借用這支我不喜歡的葡萄酒令我明白人的智慧確實很有限 , 無人會真正明白神的用意 , 而神永遠想我們去除偏執 , 用一個新的角度去看事物, 今次我真的是受教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第二支在飲用前 2小時開瓶並落 Decanter唞氣。  酒深如磚紅的酒色。香氣散發濃郁的泥土氣息 , 皮革 , 雪茄盒的成熟果香 ; 入口韻味像一支老舊的 Saint Estephe ; 口感温柔細膩圓潤、質感綿密, 單寧巳完全溶化酸度極其細緻 , 所有元素巳混而為一但又均稱平衡。由其成熟推斷這只少是一支六十年代的陳年Bordeaux老酒。以 60年代來說只有 61 , 64 , 66 有此持久力 , 揭盅是一支 Leoville Las Cases 1961。

OLYMPUS DIGITAL CAMERA

Vieux Chateau Certan Pemerol 1955

到第三支蒙瓶出場 , 這支酒在 1100 hrs 開瓶落 Decanter 唞氣至 1500 hrs 落杯。初開瓶時支散發著少許 Oxidize 的氣息但飲落支酒卻完全沒有問題 , 到落杯時更是令人驚喜。從深紅酒色中肯定這不是一支 Pinot Noir。香氣散發著雲呢拿 , 朱古力 , 椰絲等帶甜味感覺的混合香氣。酒體圓潤而有不俗的結構及內容 , 酒味曲線較短。初步印象感覺上有點似Vega Sicilia。但再過多一段時間發展 , 又覺得支酒 Wine Style 似 Bordeaux 右岸的東西。這支酒比上一支Leoville Las Cases 1961更 Powerful , 大家都估它應該較年輕 , 開估原來比 1961更老的右岸Pemerol名莊Vieux Chateau Certan 1955。

OLYMPUS DIGITAL CAMERA

Louis Latour Romanee St Vivant Les Quatre Journaux 1964

第四支因走漏風聲所以不用蒙瓶品。

Louis Latour近幾年的水準並不太穩定 , 其實它早期的出品是十分優秀標青的。出產這支酒的葡萄田根本就在 DRC Romanée-Conti相距不足 6呎 , 可說是同一地方。所以飲落同 DRC 一模一樣。支酒散發成熟車尼子 , 玫瑰花香 , 那種芳香令人難以相信這是一支50年的陳釀。入口果味鮮美形態溫文優雅 , 表現一派大酒的華貴大方氣質。

它可說是揉合了Richebourg 的花香 , Romanée-Conti的優雅 , La Tache 的礦物感, 而這種成熟度亦令所有元素混成為一 , 可說是一支香味成熟度達至極之平衡好飲的 Burgundy 亦是我當日之最愛。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飲完支Romanee St Vivant已心滿意足 , 怎料長老話仲有一支壓軸好戲未出場。

這支酒在 1100 hrs 開瓶原瓶唞氣並在 1600hrs 才落 Decanter再落杯。以酒色而論接近St Vivant 九成九是支陳年 Burgundy。  酒的香氣較淡隱約少許梅子及花香 ; 入口感到支酒密度很高而且比 St Vivant更有力。這支酒的內涵及感覺我只能說已超出自己的知識及能力範籌。

開估竟然是一支已有 114 年的 Burgundy – Domaine Robert Arnoux Clos de Vougeot Grand Gru 1900!!

我早兩年飲過 1918及 1919兩個年份的陳年 Burgundy那份不老的生命力令我拜服得五體投地畢生難忘。今次這一支 114年的 Burgundy 可說是我飲過最舊的 Burgundy , (雖然是 Recork 及新 Label 但絕對是正貨) , 難得的是它同樣有穿越時空的長青表現 , 這不是神的膏恩及奇蹟那會是什麼?

酒神的聖物 2013 – 傳奇紛現 (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第四支在2030 hrs落杯同樣是老酒般的磚紅酒色 , 這次酒香散發如熱熟布冧的香氣。 入口先感到一陣 Spicy , 之後是圓潤酒體 , 如煙灰般質感單寧溶化 , 這支酒特別之處就是它有一種甜中帶酸 , 酸中有甜的感覺。這支酒明顯是一支好年份的 Burgundy , 它不算乾身而且骨架不算硬理應不是 Chambertin , Nuits St Georges那一區東西 , 但它的柔亦不像 Vosne Romanee 或 Musigny。 它的 Spicy及甜中帶酸 , 酸中有甜的感覺令我覺得它可能是一支 Moris St Denis 又或者是 Cote de Beaune區中 Corton, Volnay那一區東西。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但開估卻是Bouchard Aine et Fils Hospices de Beaune Pommard Cuvée Dames de la Charité 1962。 長老說很多人只知61是French Wine的好年份 , 卻不知道 62才是 Burgundy的好年份。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之後出場的又是一支老酒 , 色澤暗紅。香氣較之前幾支隱晦 , 有點 Black Berries 或 Black Cherries 的果香再加一點花香。入口是柔和複雜的混合果味 , 果味、單寧、木桶元素巳然完全融和 ,酸度線條幼細 , 酒的 Image 模糊 , 少許像酸梅隱約果韻。 單憑感覺它亦很像 Burgundy , 唯一一點是當我試到最後突然有一陣不應在 burgundy出現的單寧輕輕湧上。

大家都覺得這是一支 Burgundy, 可借結果竟然是Chateau Gruaud Larose 1961。 老實講這結果太出人意表了 , 因為成熟 Bordeaux的 Earthy , Leathery氣息根本不明顯而 Palate中的單寧亦收藏得完全沒有痕跡 , 長老說這支酒他開四支 Corked 三支這支能有如此表現已是幸運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teau Gruaud Larose 1961

法國的葡萄酒當成熟到某一階段就會殊路同歸不論是 Bordeaux, Burgundy甚至 Rhone都會極為相似就像這支Gruaud Larose 1961的表現一樣。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最後一支落杯這支酒已在 Decanter唞了差多 4hrs。 一支老酒唞氣咁耐真可以嗎?

這時我從杯中嗅到有如置身於一片廣濶花田般的酒香 , 而我印像中能有此立體香氣的有絕對是 Burgundy 中的極品  , (我心中頓時想起DRC 的 Richebouge)。 入口是圓潤深沉凝聚的複雜酒味 , 果酸幼細而表現優雅 , 葡萄皮的單寧如煙如絮般在口中輕滲。 這支酒最特別之處是我感到有一股圓潤的空氣感包着絲絲糾纏的果甜及酸度 , 少許果甜餘韻令人感到一份祥和。 對上幾年我試過 1918 , 1919 兩個年份的 Burgundy 但這支的境界與前兩支有些不同 , 具體來說這支有更聚焦及立體的 Core  , 而 1918 及1919 則像水墨畫一樣講求意境。飲到這裡我知道這支酒已超出自己認知範圍。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cteur Barolet Clos de la Roche 1921

開估卻是一支有九十二年的高齡Docteur Barolet Clos de la Roche 1921。除了年資外這支酒更是一支 Collector Series 即是 Wine Maker特別為收藏家而做的一支酒 , 所以Label亦不同。 這些 Collection Series市面上根本不會有得買只能在拍賣會中出現的珍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支Docteur Barolet Clos de la Roche 1921同Charles Noellat Clos de Rouge 1969一樣是 Collector Series 。至於Docteur Barolet是何方神聖 , 以下連結有介紹:

http://www.pierrelotiwinebar.com/blog/2013/05/22/arthur-barolet-inspired-winemaker/

OLYMPUS DIGITAL CAMERA

Quinta Do Noval Colheita 1937

最後輪到 Port酒出場。這支 Port酒開瓶已有兩星期 , 啡色濃縮酒液如玉露瓊漿 , 香氣散發蜜糖、布冧、加應子、杏甫乾、拖肥等甜美香氣。 入口柔潤豐滿 , 甜美的酒液流入口腔 , 甜酸平衡絕不嗆口 , 雖已唞氣兩星期仍然感到的酒精感及衝擊力 , (可想而知初開瓶會是多麽强悍) 加應子, Jam Cherry, Smoky 的餘韻在齒縫及喉底繞轉良久不散。 Colheita 是Quinta do Noval其中一支精彩之作 , 酒液在木桶內釀藏至少7年所以酒液芳香濃郁極具富層次變化 , 真的越飲越愛 欲罷不能。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是多麽精彩的一個晚上 , 每支酒都是一個傳奇 , 可以獨立成篇為一個故事。今晚長老亦分享了他處理舊酒之法 , 以他對舊酒實戰的經驗這些手法極具價值 , 至於當中手法及內容我日後將會專題寫個分享。

酒神的聖物 – 傳奇紛現 (上)

聖誕節即將來臨又是我們長老會一年一聚的日子。 每年我都極之期待這聚會 , 不單是可以試到一些難得一試的美酒 , 更最重要的是每次品試過程都啓發我對葡萄酒的認知及沖擊我處理手法的一套理念 , 每次都令我大開眼界。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mpagne Billecart-Salmon Le Clos Saint-Hilaire 1995 第一支出場的是香檳中的傳奇 , 酒壇傳聞但凡香檳飲家若要選擇 Blanc de Noirs 的話 , 有三支是必然之選 :

Bollinger Vieilles Vignes Francaises 1996

Billecart-Salmon Le Clos Saint-Hilaire 1995

Krug Clos d’Ambonnay 1995

今次我們所試正是其中一支。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支香檳我們開瓶後唞氣 30-45 minutes 才落杯 , 原因是一支 18 年的香檳真的須要點時間舒展筋骨。  金黄酒色幼細的泡沬徐徐如絲般飄上 , 香檳散發着隱隱的青蘋果、橙皮、柚子、Nutty及多士。 入口時氣泡有如 Mousse 般輕柔活潑 , 温柔地滲透我口腔內每個角落 。 由於是Blanc de Noirs的關係 , 酒味曲線有如飛機起飛般由初段的平順輕柔一路一路趨向濃郁立體 , 具質感的果酸在絕佳的平衡性襯托下展示一份雍容典雅的氣派 。 整個味覺有如交響樂般和諧華麗 , 絲絲餘韻悠久不絕 。  這支Blanc de Noirs果然是名不虛傳。

此酒的資料:

http://www.champagne-billecart.fr/SWF/PDF/CLOS_ST_HILAIRE/CLOS_ST_HILAIRE_GB.pdf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Chandon de Briailles Corton Grand Cru 2009 第二支是我之前介紹過的平民 DRC , 這次我特別帶給酒友品試。  這支 Corton當然不及 DRC Le Montrachet 那種深不可測的潛力 , 但質素亦不容怱視。 補充一點是雖然我預早將酒雪凍 , 但經過長途拔涉帶到長老家中酒的表現有點暈浪 , 我要將酒再放入雪柜讓它 “冷靜” 下來 , 這樣才能表現它的實力。

https://amlifeblog.com/2013/10/21/%e5%b9%b3%e6%b0%91-drc-domaine-chandon-de-briailles-corton-blanc-grand-gru-2009/

經過兩支酒熱身後開始進入戲肉。長老安排了三支紅葡萄酒作 Blind Tasting , 原因不是想考驗我們 , 只想說這三支酒連他自己也猜不中。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順帶一提這三支酒都在 1830 hrs 開瓶 , 並直落 Decanter 唞氣再分段落杯。  三支酒中有一支不幸 Corked 了 , 長老唯有用另一支代替。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第三支酒在 2000hrs 落杯。 酒色磚紅酒色亦較濁 , 酒香散發梅子、車尼子、花香 ………. 香氣有如香水般散發。 酒味感覺柔和 , 果酸幼細 , 礦物感慢慢滲出 , 重量頗輕少許如水般感覺。 第二呷感到如煙灰般質感 , 頗乾的果酸 , 酒味表現屬擴散形 , 結構內容似柔實剛 , 單寧如粉般幼細。 從香氣及酒味來說 , 它一定是一支 Burgundy。整體感覺上這支酒極似一支 70s or 80s 年代的老 Burgundy , 但令我矛遁迷惑的是它的果酸又有點 Youthful 但比例卻不算大亦不是 Young  Wine 般骨杉杉。

在場的所有人都有類似的推斷。

當長老開估時它竟然是一支 95 年的 Clos de Vougeot 大家都嚇一跳 ……………..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Prieure Roch Clos de Vougeot 1995

一支這樣年青的酒為何能有如像老酒的表現??  竟然連在坐一眾飲家大跌眼鏡。 有酒友懷疑是否儲存問題令支酒急速老化。 我自己的看法是酒色濁是因為支酒是 Unfiltered , 從酒的元素表達方式我覺得它是以 Biodynamic方法釀造的 , 而釀酒過程中一定沒有用SO2 , 所以支酒成熟得較快是合理的。

我事後從網上找到 Wine Maker的釀酒資料亦證實我的想法 : “ 採用自然方式製作葡萄酒,採用有機法摘種,獸力耕作,手工採收時葡萄不去梗整串破皮,使用葡萄上的原生酵母來發酵,不加溫度控制,減少人為與科技的影響,並且完全避免使用二氧化硫,這種自然流派法在勃艮第有越來越多酒莊跟隨,期望讓葡萄酒展現其該有的原始特質,這種酒莊通常產量很少。 酒莊另一特點是晚裝瓶,讓葡萄酒有更多時間沈潛蛻變,通常最少都會陳釀22個月以上。

能有上述手藝的Wine Maker當然絕非泛泛之輩 , 大家請密切留意這個 Label及Domaine Prieure Roch這個名子。因為他可能是 Burgundy 未來的傳奇。

http://www.cellarv.com.tw/new/show_product.php?sub_cat_id=68&area=france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跟着出場的一支發現 Cork了十分可借 , 但當長老解開錫紙大家都嚇一跳因為這支是 Burgundy 之神 Henri Jayer 的啓蒙老師 Charles Noellat 的一支 Collection Series。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rles Noellat Clos de Rouge 1969

我早前亦飲過他一支Charles Noellat Romanee St Viviant 1979 (詳文見萬劍歸宗)

https://amlifeblog.com/2010/03/29/charles-noellat-romanee-st-viviant-1979/

今日無緣一試實感可惜 。

未到中段就出現一支咁厲害的東西 , 之後未出場的會是何等神物??

皇者非虛名 , 弱年顯功架 – Armand Rousseau Chambertin Clos de Beze 1982

OLYMPUS DIGITAL CAMERA

Armand Rousseau Chambertin Clos de Beze 1982

講咗咁多支白葡萄酒 , 輪都輪到紅酒出場。

這支 Clos de Beze 一開始就散發出輕怡綿長的果香, 那是 cherryFloral、香草、少許 Earthy煙燻及 Meaty 的成熟香氣。 果味因弱年關係感覺不算十分濃郁澎湃 , 但從淡淡的果味中察覺到一種連貫性。 入口酒體輕盈而紮實 , 平和舒服及帶一種優雅, 果味仍然鮮活單寧幼細。  卅一年酒已沒有無年青 Chambertin Clos de Beze 那種尖削埈角 , 雖然是一支弱年份的酒, 但仍能感到它當中凝聚的複雜性及層次感 , 這是一種成熟中的灑脫及淡然感覺令人回味 , 而餘韻亦反映弱年特性略為清淡。  雖然當晚這支酒在列強圍攻下有點失色 , 但有質索的東西始終有它本身的光華。

 

Chambertin-Clos-de-Beze 這塊土地在7世紀已有僧侶開始種植葡萄
,
可說是 Gevrey Chambertin 中歴史最耐的一塊田。 在這區出產的多以 Clos-de-Beze  Le Chambertin  冠名 , 可說是 Gevrey Chambertin 中最優秀的出品。 這裡的土壤多是疏水良好的石塊而混合一些 Chalky 的石質元素 , Clay 的成份很少所以 Pinot Noir 會有較高的酸度。  今晚這支弱年Burgundy 完全不覺得果味薄弱及高酸 , 有此質素 Wine Maker 的功力絕不簡單。 


講開
Burgundy 大家都不其然想起DRC, Leroy 這些大名字。 但若是只看 Chambertin 這區來說 ArmandRousseau 絕對是頂尖級皇者。  今晚所試的是一支 82 Chambertin-Clos de Beze 大家千萬不一見 82 就以為是好年 , 82  Bordeaux 不錯是好年份但對Burgundy 地區來說卻是爛年。  一個爛年能夠捱到 31 年而質素仲咁均稱鮮活 , 優雅怡人 ,真的不愧為 Chambertin 的皇者。

 

我自己一向的買酒邏輯是 好年買弱莊 , 弱年買靚莊 。純以飲家的角度來看,在好年份當天地條件好, 人人都能釀出好酒時 , 根本不用花額外金錢買名莊酒。  一來名莊價格一定被炒高, 而且仲要擺好鬼耐才可成熟 (等到頭髮白都未必Ready to Drink), 以我這中產以下的 窮產來說並不附合經濟原則。 所以我寧願揀一些細莊或無咁出名的酒莊。  弱年因天地失衡就要人力來補救, 因此亦最考 Wine Maker 功夫 老實講若果弱年都做得好的 Wine Maker 絕對是買酒的品質保證, 加上弱年份酒較少人抄賣 , 價格亦相對合理变相更加抵飲, 所以只要價錢啱就可以放心買。 Armand Rousseau 當然是其中的表表者。

 

酒莊資料

http://www.eslitewine.com/Agent/AgentBrand.aspx?wyid=B001

 

 

狂人的聖物 – Didier Dagueneau Asteroide Pouilly Fume 1995

第三支出場的白葡萄酒可說是一支稀有珍品 , 先不說它的來歴。這支白葡萄酒在當晚十一支酒中最後出場 , 大家飲了咁多支紅白佳釀 , 但此酒一出卻能以君臨天下傲視蒼生的氣勢而出場 , 質素之高真的令人折服。

金黄酒色 , 酒香非常複雜是焦糖 ,菠蘿 , 蜜桃 , 香草 , 簿菏 ; 入口是超濃縮的果味 ,果味在口腔內四面擴散 , 香氣中那些果味在齒縫間滲出。柔和順滑的果味夾着 Refreshing 的果酸 , 之後是少許類似薑的 Spice 及礦物感 , 餘韻之悠長令人側目。 一般 Sauvignon Blanc 都是單簿酸削、爽、草菁、貓尿 ……….. 但經釀酒師神奇的功力下變成極之豐厚濃郁 , 果香充盈靈巧具質感變化 , 中尾段細緻和諧真難想像
,
質素之高令人驚嘆。  這支酒雖有 18 年酒齡但感覺仍然十分年青 , Ageing Potential 絕對不容置疑。

 

在眾多白葡萄酒中以 Sauvignon Blanc 釀製的葡萄酒佔市場一個很重要的地位。Sauvignon Blanc 可以用清新簡單及 Refreshing 形態表現 , 亦可以經過木桶處理以濃郁豐厚表現的 Pouilly Fume 的兩種表述方法。 若講 Pouilly Fume 的頂尖皇者 , 不能不提 Loire 的狂人 Didier
Daguenea
u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idier Dagueneau 留著一頭蓬鬆卷髮再加上滿臉鬍子 , 外形十足像是揸着哈利電單車的嬉皮士。 Didier Dagueneau 是一位冒險摩托車賽車手 , 但在經歷嚴重意外後被迫返回家鄉接手家族的釀酒事業。  他沒有任何釀酒經驗但他憑著一顆好勝心及執着誓要釀出一支最好的 Sauvignon Blanc 為目標 。 他以馬匹犁田、嚴格的整枝以降低產量、等到葡萄最佳成熟的狀態才去採收、用橡木桶培醞、依不同葡萄園分開裝瓶等等。有別於 Pouilly Fumé 甚至整個 Loire 其他人作法 , 他的狂者及孤辟個性其至惹惱了同地區的同業。但他的出品卻將 Sauvignon Blanc Loire 的風土推去一個極限 , 酒兼具純淨果性與優雅的風土美味 , 且內容卻充滿勁道與豐富層次及無比的陳年實力。

 

Didier Dagueneau 生產出以不同葡萄園區分的幾款佳釀,包括 Blanc Fumé de Pouilly, Buisson-Renard, Pur Sang, SilexAsteroïde,每一款都稱得上頂尖極致的一流白葡萄酒。  特別一提的是Asteroïde,這款罕見的佳釀由是Didier Dagueneaua 實驗性且非常冒險地不嫁接砧木直接種植 Sauvignon Blanc 所釀造而成,這種需要耗費許多精神與力氣的種植法,從1993 年開始成功的培植了約 10 列的葡萄樹,產量往往不超過 500 瓶,有些年份甚至低於 200 瓶,有緣一睹其廬山真面目者少之又少,更遑論能一親其芳澤的少數幸運者,真正稱得上是傳說中的傳奇酒款。

不幸的是 Didier Dagueneau 2008917一場駕駛小形飛機的墜機意外身忙 他的離逝無疑是葡萄酒界的一重大損失 , 亦令很多喜歡他的追隨者感到無比的悲傷及失落。(現在 Didier Dagueneau 的葡萄園由大兒子 Louis-Benjamin 與女兒 Charlotte 接手營運。

這支酒是市面上極為難找的珍品 , 酒友買回來很久但始終未揾到適當場合及對手去一同品嚐 , 今晚可說會是三生有幸。

 

第九門徒的啟示 – Poggio di Sotto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05

b1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戰鬥 , 這幾日總算將手頭上雜亂工作理順 , 可以鬆一口氣及暫時出關唞一唞氣。 近幾個月工作太忙已很久沒有做獨立酒評 , 趁這個出關唞氣的日子找來了這支神水第九門徒作為品試。

這支酒以馬拉松長跑為引子女神授予的各種花之冠勝利的餘韻究竟它代表什麽? 內裡包含了什麽含意呢?酒質怎樣? 如何品嘗處理? 我們要用什麽角度去欣賞這支酒呢?…………….. 這一連串問題我逐一探索。

b2

開瓶一刻 , 酒色清澈明亮帶點紫紅色的酒色 , Wine leg 緩慢而分佈清楚 , 這一點看來酒的酒精濃度及糖份頗高  初落杯香氣中隱隱散發甜美花香、甘草、胡椒、乾布冧、加應子的甜香 , 初步印象十分討好。

開瓶半小時 , 酒杯中的酒比初落杯時像得厚重 ,之前出現的香氣变得怱明怱暗約隱約現 , 若將杯靜止基本上無乜香氣 , 搖一搖它香氣又出番啲 初入口果味甜美而複雜 , 富有質感的單寧 , 餘韻悠長而喉底出現絲絲暖意 , 初步感覺良好 , 這酒並非濃郁厚重肥大無朋一類 , 而屬結構濃密幼細精巧的一類 , 感覺上有點近似 Chateau Rayas那種感覺。

開瓶小時支酒進入睡眠狀態 以頭一小時的初步觀察及酒的暗藏潛力來看這支酒真的有排玩 , 難怪以馬拉松作比喻。 因此我調整策略我每次只品一小杯並將一支酒分三四日作長時間品試。 我將第一天會飲酒倒少許入 Decanter中唞氣 , 另一半保留在原瓶中分別比較表現。

開瓶 2.5小時 , 在瓶中部份依然沉睡 , Decanter那一部份表現好像好一點,我以Decanter中表現作評。  酒杯大搖後散發甜美的花香 , 那是無花果 、柑 腐土 薄荷、少許肉桂的香氣。 入口是 Dark Fruit的甜美果味 , 甘草的 Spice, 車尼子般的果酸 , 紅豆沙般的單寧質感 。 悠長但輕淡的果味餘韻 , 而喉底暗暗有一份暖意 , 這種暗藏的酒精感就像心中的一團火一樣。 酒味曲線流暢 , 沒有太大起伏而表達方式很 Straight Forward。 酒的肉容複雜但並不像 Bordeaux那種結構宏大如建築物般的規模感 , 亦不像 Burgundy那樣嫵媚嬌美 , 細緻如情感變化般的感覺。 我感到一種像誓要完成任務般的單純及 Focus專注 。

開瓶 3- 4小時 , Decanter中的酒就像半睡半醒。它睡的時候花香果味变得呆滯 , 入口果味下沉 , 果酸上昇 , 單寧明顯 , 酒雖未至於難飲但表現確實沉悶。  當酒在沉睡時酒的表現就像面對一座山或一幅牆一樣 , 真的有點辣手

開瓶 5 – 8小時。 酒的表現好壞交替 , 好的時候就像開瓶 2.5小時般精彩 , 而且每次睡醒 , 就有更多的味道被解封如出現的乾玫瑰花香 , 煙絲 , 焦油,酒味中亦呈現更多細節 , 如少許 Mineral 的丁點鹹味 , 淡朱古力的質感及微苦 …………. 每一次好壞轉变都帶來了新的元素 , 唯一不变的是酒中那份 Focus 暗藏酒中的一團火依然在燃燒。 

之後的時間我仍一路作漫長監察 , 為免悶親大家我跳到我認為表現最正斗的時段。

開瓶 30 小時。酒香散發着迷人的 Sweet Spice , 圓熟結實的果香 , 白胡椒 , 甘草 , 杏甫 , 布冧熱情爽直毫不做作。 入口先是清甜的果味 , 之後是混雜木桶、果味、單寧的複雜酒味 , 酒體沒有第一天那份酣油感 , 平順而濃郁感十足 , 直接的酒味表述 , 沒有什麽矯情做作 , 酒的酸度含蓄 , 單寧此時有如粉末般幼細。 中後段喉底仍然感受到那份熱情這表現真的十分奇突。 餘韻是入口時那份全套的複雜果味的縮細版 , Fine Acidity 令口腔津液如泉水般湧現 , 老樹葡萄那份細節 , 滑滑的礦物感 , 胡椒的一點辣亦能一一流露。很奇怪現時的表現真的很似 Chateau Rayas 這時酒達到一個極佳的平衡點 , 香味酒味細節可說是靚到無朋友。 馬拉松終於到了終點 ,  耐心及堅持 , 永不放棄終於得到回報 , 回看之前的等待及面對的困難 , 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

b3

這支第九門徒可說是我試過眾多門徒之中較難服侍的一支 , 若你想在第一天內品嚐的話 , 我覺得你失望的機會較高。因為這支酒的酣油成份頗高 , 不可能短時間開放就算你怎樣 Decant 作用都不會太大 , 這支酒最佳處理方法是長時間唞氣 換句說話若果你耐性不夠 , 失望的機率會頗高 , 但當支酒唞夠間 (30小時) 它給你的回報會令你驚歎。

當我品嘗這支酒時我覺得它的欣賞角度可能有別於其他葡萄酒 , 大家一定很想了解漫畫中的表述究竟代表什麼 , 以下我節錄神水中的描述加上自己的解說:

我一直在跑越過各種困難 , 向着約定之地進發。

這支酒真的很像馬拉松比賽在開始時滿懷自信及熱情 , 只祈盼着完成一刻的成功感 , 但一到落場跑就知道沒有原來想像中輕鬆輕易 。  馬拉松其實是長時間意志、耐力、堅持不放棄的表現 , 每段路有不同難度的高低起伏 , 目標只有終點一個 , 這酒由開始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達到終點 , 而它的頭十小時對飲家來說真是意志、耐力、堅持不放棄的考驗。

一個一個的困難阻塞在眼前時 , 那都是討厭的存在。

這支酒的第一天是最困難及難捉摸的 , 一般葡萄酒一旦 On 開放就舒展及表現一切 , 而這支第九門徒命卻是一連串的 On & off 或可說是睡與醒的变化。醒的時候令你眼前一亮 , 睡的時候令你懷疑自己有無揀錯酒 , 失去信心及想放棄。 這亦是大家面對逆境時的心路歴程 , 對自己能力的懷疑 , 對決定失去信心 , 經常想放棄心態一樣。

我現在才明白成功是月亮 , 困難才是太陽。

這支第九門徒 Off 的時間 (困難) On 的時間長 (成功) , 所以用太陽為主月亮為輔 , 這比喻說明困難出現的次數永遠比成功多。

沒有太陽月亮就絕不會閃耀。 同樣地沒有經過困難的成功就不可能震撼人心。

酒在每次轉變都將酒一步一步解封亦加添了新的元素 , 令酒的表現更豐富元整。對比支酒頭十小時及最靚的三十小時 , 你會覺得你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堅持 , 努力 , 不敗信念都是值得的。 

舒爽的倦意留在腳上 , 對勝利的渴望令快要破裂的心臟更有動力。躍动的汗水那是只有克服過苦難的人才配得上神聖水滴。

馬拉松可說是孤獨的運動 , 因它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體能、心理及意志 , 贏了自己才能挑戰別人 比賽中雖有傍觀者的歡呼及支持 , 但一切戰鬥每一步都是自己腳踏實地用自身血汗走出來。克服過苦難的人才配得上神聖水滴。”  這是跑過馬拉松或經歴困難的人才會明白。

在最後的跑道上人們的歡呼恭迎着 , 勇着滿心自豪地跑過去 ………. 以勝利的雄叫來回應人們的恭迎。 女神授予的各種花之冠,讚頌勝利者的奢華宴會。
這時所講的是支酒經長時間唞氣之後那令人驚歎的表現 , 那就像群眾的歡呼 , 而勝利的雄叫來回應人們的恭迎。 神授予的各種花之冠是指自己克服困難得到那份自我肯定 , 個人成長及精神上的滿足感 , 讚頌勝利者的奢華宴會指實則的回報。

這支酒是秘藏的熱情 (酒其實高酒精度頗高 , 但高明之處是它隱藏得很好 , 只是飲後在喉底出現那一份暖意 , 所以漫話以秘藏的熱情去形容)

這支酒是誇越困難的力量之源 (酒的內容複雜但並不是好像建築物般結構宏大 , 亦不像 Burgundy那樣嫵媚嬌美 , 但我感到一種像誓要完成任務般的單純及 Focus專注。)

這支酒是夢想着驕人成就的野心 (當這支酒開放的時候有着頂級Brunello Fineness , 結構及果味表現 , 那份美感絕對令人一試難忘
這支酒不論天地人都是一等一的 , 我堅信假以時日它一定成為一支大酒。)

這支酒是年輕勇者的激昂 (因為2005年是極佳年份 , 現時飲用當然有年青人那份熱情激情。)

是難以忘記的勝利的餘韻 (片面上可解作酒味經過 30小時唞氣所表現的豐富果味及餘韻 , 而深層上這表示當你經歴過長時間努力及耐心去苦幹 , 當克服了困難而得到的那份啓發及成功感。)

苦惱與欣喜共存 ( 這是品嘗這支葡萄酒的過程中飲家會經歴的一切就是世上永遠好壞共存 , 而你永遠難以預計什麽時刻好事/壞事會來 , 亦表明了困難永遠與成功共存。 但肯定一點是沒有經過自身努力去克服困難 , 那份成功感就不可能滿足成長甚至震撼人心。)

自己過去多月的孤軍作戰 , 經歴種種困難之後再品嘗此酒 , 很自然地對號入座 , 亦代入了漫畫中那份感覺。 漫畫中三位主角各有性格及包伏 , 當面對困難時三個人因過往經歴採取不同手法心態去面對逆境 , 新角色 Christopher Watkins 靠聰明猜到答案但沒有艱苦經歴 , 所以他的成功感只是片面的。遠峰放下傲氣 , 承認以往的屈辱及失敗而脚踏實地出克服心魔亦突破了自己 , 他的成功感是最實在的。 主角的心魔就是他父親的肯定及認同 , 他得不到成功感有斷層因為他沒有遠峰那些經歴。 雖然結果的酒都是一樣 , 但當中過程中的所得的經驗就有着天淵之別。 我相信這就是第九門徒想帶出人生中要踏實地克服困難 , 面對自己心魔的道理。 

我個人認為這支第九門徒適合作為自己欣賞及獨享 , 因為克服困難的過程及成功那份自豪滿足感 , 只有自己感受最深最大 , 別人只是分享你成功時的喜悅。老實講若想與朋友共聚我認為選它的 Second
Wine 
Rosso di Montalcino
更為適合及實際 , 不單止價錢平一節 , 而且較易處理 , 表現上若非同場比較或品酒水平高方班未必分得出兩者分別。

酒莊資料:

http://www.collemassari.it/en/the-estate-montalcino.html?layout=blog

神九之蝦碌漫畫中雖然了沒有寫明故事發生在什麼年份 , 但自 2004 第一期開始大家都覺得故事與我們時空並行。 而漫畫中神咲豐多香在 2004 年死去 , 第九門徒是2005 年 , 而這支酒更要經 48個月在木桶釀藏及 8個月在樽內熟成 , 即是說支酒最快都要在大約2010年初才推出市場 , 難道神咲豐多香在他未死之前已預知道這支酒有如此表現? 又或者他能穿越時空回到未來選這酒為門徒

這只是一點小瑕玼或無心之失 , 當然不涉及誠信問題 , 只是心水清的朋友一個有趣提點 , 反正講古不要駁古 , 品酒求享受 , 凡事不須太認真。

酒神的盛宴 2012 -下

 g1

傳奇的酒宴怎能缺少五大 , 接下來的兩支同樣是PR100 分的 Bordeaux , 它們就是Latour 1920  Petrus 1947, 兩支都是 Ex Chateau 亦無 Recork , 單看 Label 就知到它們年代久遠。

這兩支酒由我親自開封 , 支1920 Latour 由於年近百歲個 Cork 已很晦 , 就算我用呀蘇小心翼翼的開封亦難免粉碎的命運 , 好在現場有 Filter 可以隔走碎 Cork。開瓶後一試慶幸兩支都表現正常就作原瓶唞氣約一小時左右就落杯。

g2

Chateau Latour 1920

酒色磚黃 , 杯中幽幽滲出 Earthy、豉油、少許 Port Feel , 繼而是煙燻、花香、梅子等沉實而富密度的香氣。 口感輕柔所有元素已渾一體 , 完全感受不到它的重量, 柔和中感覺是黑果 , 當中帶有少許的士多啤梨果酸味 , 之後是可可豆混合酸梅子的果韻。

 我們飲酒最喜歡買一些 PR 8x 分的酒 , 一來這個 Range 價錢較合理 , 而且這個 Range 最啱自己口味。這支酒最近被 Parker PR100 降至PR88 , 評分如此下降價錢亦相應插水 , 所以長老才可以撈到一支回來。 當然一支年近一百的酒不能期望它會長生不老又或者會像三四十歲的盛年一樣澎湃有力 , 但從 Well Integrate 的角度上看 ,它表現着一份歲月積累的成熟智慧 , 温文爾雅就像一位智者一樣充分韻味。

g3

Petrus 1947

壓軸出場的是 Petrus 1947 這支 PR100 的酒充滿着一份皇者霸氣 , 依希感覺是由藍梅、焦糖、雲尼那、Expresso、甘草、松香混合的味道 , Petrus 那極品 Merlot 中那種獨特 “甘甜” 味及那順滑豐滿口感 , 強橫豐富而深沉的果味及複雜性在口腔及喉底激盪 , 酒的規模及氣派真的有種傲視群雄的氣概。

我飲了少許我就衝口而出這支酒像曹操一樣一代梟雄  。

g4

Taylor Scion 1855

一個完美的酒局怎能欠缺一支甜酒 , 我們酒友最初心想可能是陳年滴金或德國 BA 一類 , 豈料竟然是一支 Port  這支 Port 來頭極之嚇人 , 可說是世上僅存仍然 Drinkable Port 酒夠晒珍貴 , 預計世上大約只有一千支而且飲一支少一支。第二,這支酒已在木桶陳年 155 年,要找比它更舊的酒,在世界上都應該不多了吧。第三,這支酒是使用了 phylloexra 橫掃歐洲之前的葡萄樹出產的葡萄,這是一個大賣點。 長老早在一個月前開瓶, 他說當時的感覺十分强勁澎湃 , 一個月後的今天有更多的細節及層次。

這支年過百五的 Port給我的感覺是玉露琼漿它非常濃縮 , 顏色已變成咖啡色。香味複雜 ,葡萄乾、加應子、花瓣、無花果乾、咖啡、香料、果仁等。 柔潤的口感感受到極高的糖份及很高的酸度 , 甜酸平衡絕不嗆口 , 雖然已陳年一百五十年但仍非常新鮮強勁, 沒有絲毫老態。 加應子的餘韻在齒縫及喉底繞轉良久不散 , 我嘆了一句這樣的美酒真的只應天上有。

有關此 Port的資料可參巧以下連結。

http://www.finestandrarest.com/taylors-scion.html

g5
這晚的菜色更是有趣 , Menu中只寫上這碟菜的主要材料 , 究意怎樣料理就由大廚自由創作 …….

g6

Lobster, Asparagus, Hazelnuts, Watercress

g7

 Foie Gras, Morels, Leek Truffle

g8

Trout. Asparagus, Caviar, Chives

g9

 Scallop, Bacon Cherries, Sourdough

Turbot,Oxtail, Romaine, Shallots

g11

Pigeon,Asparagus, Rhubarb, Hamaican Pepper

 g12

Chocolate, Banana, Passion Fruit, Milk

  g13


最近公仔箱中的一個禮餅廣告自覺拍得十分, 一個女人細說由拍拖至孩子成長的人生片斷 , 女人平淡而寧靜地說這麼多年來丈夫
說了不同的話 , 但始終 有說過一句 我愛你”  但那份愛始終沒有離開過 ……….

一個大男人很難開口說一聲“ I Love You及感謝的話 ,  男人只會將這三個字及一些感受用行動或心思表現出來。 長老今晚借酒傳情 , 長老這晚所送的每一支酒對他們夫婦來說都意義深長 , 身為酒男及感性的我 , 當然能明白當中的點滴含意。酒雖然珍貴及世間難求 , 但相比一段婚姻 , 與自己喜樂與共 , 守護及共渡一生的伴侶來說 , “愛的承諾更是無價。

酒神的盛宴 2012 – 上

h1

百世修來同船渡 , 千世修來共枕眠現今充滿变化誘惑的世界中要維持一段美滿婚姻關係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上星期長老為慶祝結婚廿週年, 特別邀請了幾位知心酒友共聚一堂 , 我與 AM嫂有幸成為坐上客分享他們的喜悅。

有跟開我 Blog的酒友都知道長老是酒壇高手 , 這晚他所挑選的酒可說是他的鎮山之寶 , 當我知道酒單之後真的感到一陣血氣上湧手心冒汗 , 因為一些酒對我只是一個傳說 , 亦是一個夢 , 真的估不到這晚能夢境成真。

h2

 Champagne Krug 1990 Grande Cuvee ” Reims ”

第一支出場是香檳之皇 Krug 1990 花香、麵包、焦糖、柚子、蘋果、石果 , 清爽而充滿活力的感覺, 泡沬幼細口感Creamy酒味清甜且具層次 , 我個人最欣賞是 Krug Fineness , 那種 Sharp 得來細膩的酸度襯以複雜層次果味 Nutty  , 這種Complexity 中最難得的是保留着一分 Pure 感覺。 Pure & Complexity 是兩種矛盾的東西 , 有些香檳只能偏向Pure or Complexity , 只有最頂級的香檳才能將魚與熊掌兩者兼得之餘仍表現一份平衡優雅 , 這就是 Krug 的精彩之處。

h3

 Krug 1992 Clos du Mesnil

Krug Clos du Mesnil 就是品牌中的頂級系列。 引用 酒友輝輝論壇 一段資料 “Clos 是法文「圍牆」之意,Krug Clos du Mesnil 的葡萄來自一片極為細小、以矮牆圍起來的莊園,面積只有1.85公頃,比兩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小,可想而知產量極少。Mesnil 是所處地點名字,Krug 家族於1971 年買下這小片葡萄園,經過悉心修護才能繼續出產釀酒葡萄。翻查歷史,這片葡萄園可追溯至1698年,今天開瓶的佳釀,是來自1998 年的葡萄,與莊園的歷史,剛好相差 300年,頗有紀念意義。

通常 Krug不對外透露產量,但看 Clos du Mesnil 的面積,飲家心裏有數,於是廠家索性公開,1992 年產的Krug Clos du Mesnil 750毫升普通裝,全球只有1200瓶;絕對世間罕有。Clos du Mesnil 更不是每年都出產,只選擇葡萄質量有保證的年份,
培植8 釀出香檳王

話說這源於1843年的香檳王家族,結集釀酒工藝與莊園歷史於一身,家族生意傳至 Henri Rémi Krug 時,他們一如先輩做法,購入優質葡萄園。1971年,他們發現了Clos du Mesnil 這土地極有潛質,於是秘密展開重新培植計劃,歷時年,至1979 年的收成才符合 Krug 的釀酒要求。

這支 Clos du Mesnil 酒色金黃晶瑩 , 氣泡豐富幼細 , 落杯時帶濃厚清爽青蘋果香、杏仁、果仁、橙皮、花香、Smoky Oak; 口感 Rich, 幼細泡沫在口中翻滾 , 像無數精靈在口腔內舞動, 香氣直上鼻腔 , 質感密度豐富 , 平衡性層次感絕佳 ,酸度幼細保持着 Krug 那種Fineness  Complexity  餘韻悠長 , 非常華麗雍容 , 充滿貴族風範 , 真不愧為香檳中的 勞斯箂斯

 h4

Domaine Leflaive Bienvenues-Batard-Montrachet 1992

長老熱愛 Burgundy , 講到白葡萄酒怎會缺少Domaine Leflaive , 這支 Bienvenues-Batard-Montrachet 散放着Limestone , 蜜糖 , Herbal 的香氣 ;  入口柔潤如絲 , 濃郁得來卻像羽毛般輕盈, 果味濃郁並滲着一份熟果的甜美 , 酸度活躍,  Mineral 若隱若現 , 檸皮Toast Nut 的餘韻在喉底歴久不散非常厲害。 Leflaive 的結構、層次及平衡性都是一等一的級數這不容置疑。

這支酒飲落似一支德國的 Riesling BA , 濃郁甜美 , 年輕有力而且有很多变化 , 充分表現一種成熟的柔情及深情。

h5

 Domaine Leroy Richebourg 1992

長老的酒單中絕對不能沒有 Leroy , Leroy 通常都是壓軸出場的珍品但誓估唔到今晚竟是第一支 Red

這支酒在 1600 hrs 開瓶並作原瓶唞氣 ,2000 hrs Decanter 醒酒並在 2100 hrs 左右落杯。 酒色淺玫瑰紅桃紅邊 , 酒散發淡玫瑰花香、紫羅蘭、少許 Earthy、橙皮 , Leroy 那招牌式帶有少許Earthy的花香及自然感覺真的很容易辨認。一飲之下心中不禁讚嘆一句 Richebourg 的花田感覺即時浮現眼前; 那是一份果濃郁紅果 , 之後是花粉般的 Texture , 果味回酣在微苦之後從回口中 , 單寧在脷上及牙縫出現。

這支 Richebourg 真的如絲幼滑 , 表現如微風吹送令人舒服 , 而酒味內容像有千言萬語的層次變化 , 真的十分有修養典雅。 92 Burgundy 並非什麼靚年 , 但能有如此均稱表現我相信只有 Leroy 有此能耐。

h6

Domaine de La Romanee Conti La Tache 1966

接着下來的一支名酒我相信不用介紹 , DRC 擁有七個 Grand Cru 葡萄田 , 其中 Romanee Conti 及 La Tache是獨自擁有。很多人以為六十年代中 69 是靚年 , 長老話他喝過不少 66 , 69 覺得 66 更勝 69。這支酒的處理方法同 Richebourg 一樣 , 之前的 Richebourg 已經很利害但拍埋支 La Tache 處真的是兩種不同境界。

淡紅酒色單從肉眼觀看以為較簿 , 一嗅之下即時改觀 , 那是甜甜的桂圓肉、乾玫瑰、果醬、礦物、煙肉、胡椒、荔枝……. 甚至有點燒鰻魚的感覺。入口更是一驚 , 如此色淡的 Pinot Noir 竟然褞藏如此強橫內勁 , 口中感覺就像被巨浪冲擊一樣充滿一股力量 , 那份複雜的果味 , 深沉意境 , 混成一體的 Integration , 感覺直上中輸神經 , 靈魂似乎沈溺在感官的旋渦中 , 什麽輕柔、高雅、細緻、成熟、和諧一切都難以形容這刻的經驗!

La Tache 果然是神級精品名不虛傳 , 這支酒正是天地人的一個精彩結合。

酒局只去到一半但出場的酒已這般嚇人 , 老實講當我飲到這裡時我已有點魂不附體般的飄飄然 , 接下來的兩紅一甜是何等超凡入聖 , 下回再作分解。

 

酒神的聖物 – 二度恩寵 (下)

c1


第三支酒同樣在 1745 hrs 開瓶並原瓶唞氣至 2100 hrs , 飲前一小時才過 Decanter 再落杯。 換句說話支酒已唞氣 4小時有多。

酒色感覺上較鮮 , 理論上應較支 1947年青。 酒在杯中要在第二個 Round 才展露更多層次香味在 Rediel Sommelier Series Burgundy 大肚型的杯室中由杯頂、杯心、杯底都展現不同香味 , 頂層是花蜜般甜香; 中層是封陳而混和的紅果、車尼子; 底層是 Dark Cherry、肉味、泥土 入口是濃郁有勁的酒體 , 如絲的酒味中包含細緻的酸度 , 內容精細複雜 , 約隱約現的單寧 , 一切好像風般自然 , 內裡元素完全是和階地共溶 , 而且支酒表現到一種 Clean, Pure & Focus , 而餘韻更是幽幽的細線般伸延 Dark Cherry 的果韻。

有酒友說這是一支 Leroy , 因為第二浸嗅出那股 Leroy 的呀婆味 , 究竟什麼是 Leroy 的呀婆味? 我印像中的 Leroy是有股 Gamey Meaty , 而且呀婆啲酒多數 Unfiltered ,  這支也有點但並不太明顯 , 加上自己飲得不多不能具體地形容。

 c2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1985

長老開估是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1985  一塊較少人飲的田 , 當然那個年份 Leroy 沒有自己田都是買別人的葡萄回來釀酒 , 所以不是紅頭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位於 Chambetin 山坡頂上 , 由於土少石多 , 沒那麼豐碩飽滿 , 風格更加緊澀 , 屬耐久形又與 Wine Style 十分吻合。


c3


前三支紅葡萄酒是如此精彩 , 那最後一支會是什麼呢?

2300 hrs 正式落杯 , 酒色暗紅帶少許磚邊明亮而帶光澤。 酒散發陳年花香、車尼子、乾玫瑰、煙草  , 酒香深不見底及帶點 Core of Sweetness , 香氣溶合得難以辨認。 一份清泉從口腔流入 , 温柔得令人感到一份平和寧靜 , 純潔無瑕的酸度 , 明顯的葡萄定位 , 雖然老舊仍感到那份細膩的層次 , 結構混成自然 , 綿綿不絕平衡地向四週伸延的擴散感 , 餘韻帶着絲絲葡萄回酣甜味。

, 又是一份非筆墨所能形容的化境及令人震憾的感覺 。它有近似 1947 陳舊感甚至更舊 , 同時亦有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1985 那份 Clean, Pure & Focus 再問長老這支酒同樣在 1745 hrs 開瓶原瓶唞氣至 2245 hrs Decanter 2300 hrs 落杯 , OMG 換句說話這支酒己唞氣 5小時。 Bordeaux , Rhone , Burgundy 去到某一個年份時 , 它們的表現都會殊路同歸 ,  所以我分不出究竟是 Bordeaux , Rhone Burgundy  我相信這又是一支時空停頓了的酒甚至可能去到七八十年 , 但我所認知的酒唞氣咁耐未必能有如此能耐 , 如此美妙香氣及酒體感覺 , 眼前的現實完全超越了我對葡萄酒的認識範籌  , 我又再一次感到迷失………

這支酒像天使的歌聲 , 温柔詳和般引領着我給我一股生命力及希望 , 把我再一次帶到祂的面前 ………….

c4


如此一支酒當然無人會估到是什麼 , 長老開估支酒是 Jules Belin Nuits Saint Georges Clos de l’Arlot’ 1919 

 " 什麼?   1919 !!  我又再一次感受到電擊般的震憾  !! 竟然又是另一支有九十二年酒齡的 Burgundy !! 我真的暈倒了 ………

我翻查資料”  這幅田位於 Nuits Saint Georges Vosne Romanée 之間亦是接近 Romanee St Viviant 中的一角 , 難怪風格如斯柔美及美女性化。 至於 Jules Belin 及釀造資料並不太多。From the late 1800′s the vines and house were owned and exploited by, the firm of Maison Jules Belin who had premises in Prissey as well as Premeaux. The firm already owned the Clos des Fôrets and Clos du Chapeau vineyards of today’s Domaine de l’Arlot and was certainly a firm of note, also owning vines in Musigny and Amoureuses.

Very few of the successful family owned négociants of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made a similarly successful transi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Exacerbated by the loss of a number of family members in a car-crash in 1933 the firm of Maison Jules Belin went into a slow decline – it was eventually sold in 1987

http://www.burgundy-report.com/autumn-2005/profile-domaine-de-larlot-premeaux/

由資料所得又是一支上一代釀造者集合了天地人精華所在。上年是 1918 , 今次是 1919 , 兩支都是有九十二三年的 Burgundy , 竟然還有此表現 , 當然不會是巧合 , 若非巧合那不是奇蹟" 那會是什麼?

 

 c5

Whitwhams Millennium Port 1880

最後出場是一支131 年被人遺忙了最近才被人發現 , 2002 年入樽的 Port , 這支 Port 酒長老已唞氣了個多星期。  落杯時散發着 Dark Chocolate , Rasin , 梅子、花雕般的香氣。 入口甜潤酣美 , 柔軟舒服 , 果味複雜回酣悠長 , 甜美得令人忙卻時間的存在。長老說這支酒擺多個 零兩 個月會仲正斗。

經常有人問我曾經有無任何一支葡萄酒能給我有觸電般的震憾性我會很肯定地答”  那是我上年 X’mas  前飲的一支Clos Des Lambrays 1918 那可說癲覆了我所有對葡萄酒年份、生命力、處理手法的認知 , 及確認自己無知的一支酒 , 是我 AM 心目中的神之水滴

我覺得神之水滴的真正意義未必是指某一支價格高昂 , 大名氣大牌子的絕世靚酒 , 我覺得反而是一支將你與神的距離拉近 , 令你好像受到神的感召的一支酒。  這說來好像很神化及誇張 , 認識我久的朋友都知我是一個無神論者 , AM 嫂及格格是教徒都不能將我帶到聖堂及入教 , 但當我飲了神之水滴那一刻我真有受到感召的感覺 , 癲覆了我所認知的一切 , 癲覆甚麼是可能不可能”  , 頓然覺醒並感到自身的卑微無知及祂的偉大 我不敢肯近是否借酒來感召我 ,  把我引領到面前 但在那一刻我可以肯定的是我願意真心並誠意地在面前下跪  …………. 

酒神的聖物 – 二度恩寵 (上)

 b21

X’mas  又到又是長老會聚會的日子 , 過去的一年大家都有些經歴 , 對於今天的相聚可說是充滿歡愉及感恩。 上年那一聚對我的震憾記憶尤在 , 我相信今年可能同樣充滿啓發性及震憾 ………………

b22

JF Coche Dury Puligny Montrachet Les Enseigneres 1999, 2002, 2004

第一輪三支 Coche Dury Puligny Montrachet Les Enseigneres 三個年份 Vertical 品試。 Coche Dury 是世界最佳的十大白葡萄酒之一可說是近期最多人搶購的一個品牌 , 我叫它做白酒中的法拉利。

三支白酒同樣散發柚子、雪梨、白花、柑皮
, 濃郁而芳香 , 1999 那支香氣更有一種迷霧感 ; 入口酒的密度很高但並不表示碩大無朋的龐然大物 , 反而是扎實但又充滿曲線美的柔和感覺。 當中包含着優雅的酸度及深濶的礦物感 , 悠長的酸度與果韻 , 難得的是在如此濃郁密度中仍能保持絕佳的平衡性及細緻度。

我們當晚以另一支質素不俗的 Puligny Montrachet Coche Dury 比較 , 即時發覺 Coche Dury 那種超濃縮感 , 深厚中潛藏的細緻變化 , 真係贏足一條街 , 這就是 Coche Dury 個人之處。
 

我在 2007年6月寫過一支Coche-Dury Mersault 2003  , 我以七劍下天山之由龍劍去形容 , 那時我的評語是主攻型 , 先聲奪人 , 快若奔雷 , 一劍既出 , 劍稱臣 , 四支 Burgundy 中自我表現最強的一支 , 冷傲不群 , 花香、熟果、甜蔗 , 甘桔 , 雲尼那 ; 入口酸、果、酒體、層次、收結樣樣俱備, 不論在香味及酒體味覺中亦是最平平均的一 , 亦是最多變化的一支 今日再試這三支我都維持原判。

三支之中 2004 屬防守形 , 渾圓有致 , 滴水不漏。 2002 則最有功架 , 功守兼備 , 可說是光芒四射。 1999 屬進攻型 , 2002 2004 有種迷霧感 , 酒體好像感覺略薄 , 酸度較高 , 但到放慢少少中尾段那種綿勁如浪湧至 , 是劍在先勁在後的招式變法。 三支各有所長 , 真的難分高下。

飲完白葡萄酒 , 開始進入當晚的戲肉 , 長老為我們準備了四紅一甜 , 並比蒙瓶方法品試。所有紅葡萄酒在 1745 hrs 開瓶 , 原瓶唞氣小時 , 再過 Decanter 唞氣小時左右落杯品試。

當中一支 1972 Musigny 在開瓶時發現 Oxidized , 果味消失 , 十分可惜。 飲舊酒風險在所難免 , 長老立即換上另一支頂替 , 但大家可想到當晚所試的東西會是什麼的一回事。 我們玩 Blind Tasting 並不是要猜中是什麼酒 , 反而令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酒質变化上 , 感性享受理性分晰酒質高低 , 推搞它的風格特色及出處 , 從而增加對酒的記憶及了解。

 b25

第一支酒色暗紅 , 散發着 Dark Cherry , 酸梅的深沉果香混合法國桶的杉木松香味 , 果味、單寧、木桶元素巳然完全融和 , 酒味中仍能感受到一種 Structure 。 乾身的果酸 , 少許泥味 , 酒的 Image Fine Focus , 餘韻是帶點糖果的甜味。

這個餘韻的甜味非常特別 , 應該是好年份的特徵。這支酒有點似 Burgundy , 但酒中的骨架結構不是 Burgundy 那種以酸度為骨架的東西 , 而且此酒的酸度線條亦較粗 , 並 Burgundy 的風格。 它那種木香味有點似 Rhone , 我最初覺得它好像一些 80s Chateau de Beaucastel , Southern Rhone 因混合多種葡萄原因 , 葡萄 Image 無這支咁明顯 , Aged Wine 亦較為  “”  不像這支的 Structure 表現咁明顯 , 因而我推算是 Northern Rhone , 可放得咁耐的 Northern Rhone 我最初估是70s – La Mouline, La Landonne, La Turque 三支其中一支

b26

Chateau Cantemerle 1961

結果都不對開估是 Bordeaux Fifth Growths – Chateau Cantemerle 1961

1961  Bordeaux 的靚年 , 我所飲過的幾支 61 之中餘韻都有種帶甜的果味 , 與現時流行的幾個 First Growth 比較 , Cantemerle 酒體及複雜度難免略遜。 1961 , 1983 , 1989 可說Chateau Cantemerle 神奇年份 , 除了這三個年份外基本上都表現都不算太突出。 酒莊自70 年後由於管理不善 , 水準一直沉寂不起 , 80s 賣本俾 SMABTP 後重建及添置新型釀酒設備 , 83 89 可說是新經營者兩個最佳年份 , 但始終與 61 比較 , 那種酒莊舊年代的經典風格上有很大分別。  

 

b27

第二支落杯暗黃的磚色帶點濁, 一看便知是支有相當日子的陳年佳釀。 杯中散放着溶滙得難以區分的芳香 , 那是帶塵的玫瑰、紫羅蘭、鮮梅子、蜜桃茶的芳香 ; 很有層次的香味帶着一點甜意。 入口又是一種 Well Integrated 的果味 : 梅子、 酸度近似山渣的 Fine Acidity , 果味、酸度、單寧混成一體 , 平衡性極佳 , 餘韻又是鮮美柔和的果酸

這支酒好明顯是 Burgundy , 它有點似曾相識 , 但又印像有點模糊。 這支酒越飲越覺得它清甜 , 那種清甜自然感我敢肯定那是 70s 土地未受農藥汚染前的產物。酒中的 Texture 及骨架較柔 , 應該是出自 Morey St Denis 向南方向的酒款 , 另一樣能夠托得起支酒 , 當中的單寧及酸度在年青時一定非同少可 , 我估 是 60s Morey St Denis 之 類的東西。

另一長老說以酒的單寧硬度應該是 Cote de Nuits Nuits St Georges Cote De Beaune Corton , Pommard 那地方的東西 , 而且是一支極佳年份甚至比 60s 更早期的東西。

 b28

開估是 Louis Latour Corton Grancey 1947 

OMG ,  我內心深處發出一聲驚歎。 難怪似曾相識 , 因為我上年就飲過它的 1959 這支酒在 1745 hrs 開瓶並原瓶唞氣至 2100 hrs , 飲前 30 minutes 才過 Decanter 再落杯。 一支 64 歲酒齡的酒經過 4小時唞氣處理 , Sommelier 大杯中依然可以玩到三” , 而且段段精彩 , 那種綿長活力沒有一絲下坡跡像。

老實講我相信支酒可以飲成晚
, 時間在酒身上恍惚像停頓了一樣 , 那年代的葡萄真有如此抗氧化能力?

 

我翻查林裕森酒瓶內的風景一書 , Chateau Corton Grancey 有這樣的介紹。“Louis Latour 對模仿 Bordeaux 風味的 Burgundy 視如旁門左道 , 但在 Corton Grancey 卻是依 Bordeaux Chateau 的概念的招牌酒。酒莊自家6個葡萄園中挑選最好的葡萄 , 先分別釀造然後再混合 , 若是遇到較差的年份則會停產這是 Burgundy少有的城堡酒。 Chateau Corton Grancey 經常保有 Louis Latour 紅酒體態圓滿的一貫同格 , 近代釀酒以高温殺菌方法 , 所以果味可能過熟 , 即使年青的酒香也總讓人聯想起舊而發黄的相片 , 少了一點景深細節。耐人尋味是看似早熟的 Corton Grancey 卻又在瓶中以極緩慢的速度成熟 , 讓人分不出時間的距離。”   對比我所試兩支舊年份的 Corton Grancey 基本上與書中所述吻合。

個人隨想 :
我在想我們常害怕一些老酒好易散 , 一開就要即飲 , 又不可落 Decanter , 又覺得 Burgundy 不可能像 Bordeaux 咁擺得 ………….. 但幾次的品試事實上都推翻了這一切的論點。

我們處理酒的方法喜歡將酒唞氣很久 , 可能未必人人認同 , 
但我試飲了這麼多年 , 事實上支酒又真係較開放 , 更多細節及好飲好多 。 大家可能會話我們所飲到的全都是極佳年份的經典靚酒 , 又或者儲存得很好的東西 , 所以可以咁玩法!!  (我當然明白有些 Table Wine 或 Daily Wine 的 Quality 真的會未必襟唞 , 又或者唔值得唞氣咁耐 , 但對於 Fine Wine 我覺得咁玩法絕對無問題 , 若果連區區幾個小時都頂不住 , 那怎有能力擺十年八年? 經不起如此考驗那根本不能算是一支 Fine Wine 。

我覺得品酒最精彩的部份是香氣變化、酒味層次、元素平衡、細節展現、起落變奏及餘韻內涵。這像一部電影般有序幕、舖排、分段、高潮、結局而預告片則是一些畫面的簡短節錄 , 沒有完整故事 。支酒未開就好像電影 Poster 甚至預告片一樣 , 只看到片面見唔到底褞 , 有點浪費。  

前陣子有朋友請我飲支 Chateau Margaux 1995 , 朋友將酒 decanter  3 hrs , 到落杯時仍是死實實 , 跟本表現唔到 Margaux 的優美 , 真係覺得嘥咗支咁靚的酒。)  好多時我反覺得遇到越靚的酒大家反而越唔敢玩 , 問題跟本不在支酒身上!!

大家不妨想一想 , 究竟是我們對自己信心不夠? 定還是我們對酒的信心不夠呢? 又或是時間不夠? 耐性不夠? 我 AM 不是說自己的一套一定適合或者一定啱晒 , 但我想俾大家一個空間去思巧去驗正 , 葡萄酒是要飲過才能明白 , 當中出人意表的事太多 , 就如下一章出現的酒一樣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