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白領帶揭心盲 – Weingut Heitlinger White Tie 2011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庚子 2020 年絕對是非常難捱的一年 , 世界局勢風雲幻變再加上世紀疫症 , 令人察覺世事之無常及缈少很多事都非個人力能掌控 ……….. 由年初至今自己過着隱士般的生活 , 一切回歸最基本 , 當然亦沒有什麼心情飲酒。

最近難得酒友約局小聚 , 互相圍爐取暖對自己身心亦是一個解放。 當晚酒友帶來了一支非常特別的白葡萄酒令我印像深刻難忘 , 後來更發覺此酒由相熟酒商代理 , 有啲咁好貨色自己都走漏眼真是罪過。

這支白葡萄不宜雪得太凍 , 雪柜雪凍後置室温 , 一路回温咁飲最自然舒服。

深金黃的酒色令人覺得它是一支成熟的白葡萄。 非常濃郁的柚子、蜜糖、菠蘿、奶油香氣 , 濃郁、沉實、優雅而具有深度 , 更有一派大酒風格。越嗅越覺得支酒很甜很熟 , 靜置時酒香更是飄香四溢 。 入口是高密度柔滑的酒體 , 濃郁不厚重 , 豐富而具有細節 , 當中果味、木桶、果酸三大元素和諧地合奏 , 在口腔”一浸浸” 地內橫向擴散。 它的平衡性極佳 , 內容並非走複雜路線但卻有一份不徐不疾的節奏層次感。 它的酸度雖然不是呈現一種明顯的線性 , 有可能是混合葡萄釀造又或者初段被木桶元素所掩蓋。 收結是圓滑的礦物感加上少許柑皮果韻 , 平順自然令人十分舒服 , 整體表現非常 Classic。 以 Wine Style 來說我覺得它很像一支自然派的 Chassagne Montrachet , 細品一段時間發覺其酸度較為模糊 , 所以覺得並非出自單一葡萄 , 估 Burgundy 白缺乏關鍵的因素。換個角度 Burgundy 以外地區而能釀出如此高水準 , 這支白葡萄酒絕對不是等閒角色。 開估時結果令自己都十分驚㤉 – 原來是一支德國白葡萄。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根據資料引述 : 酒莊位於德國最南部的葡萄產區 Baden,與法國的阿爾薩斯只一河之隔,是德國最溫暖的葡萄酒產區。如果你認為 Baden 的葡萄酒與阿爾薩斯的風格類似,那麼你只對了一半。Baden 的葡萄酒乾身、酒體重,有時更帶木桶味。這種獨特的風格,正好是阿爾薩斯葡萄品種在德國土地上生成的誘人之處。 Heitlinger 酒莊擁有 42 公頃的頂級葡萄田,大部份被 VDP 認證為特級田 (Erste Lagen / Grand Cru),種有 Riesling、Pinot Noir、Pinot Gris 與 Pinot Blanc。 這支「白領帶 White Tie」由四款葡萄混合而成,40% Pinot Gris, 40% Pinot Blanc, 15% Auxerrois, 5% Chardonnay , 每一款葡萄都來自最頂級的葡萄田,年產量只得1,200 瓶。經過天然酵素發酵與乳酸發酵,葡萄酒儲存在小法國木桶內18 個月方進行入樽。

這支 Weingut Heitlinger White Tie 完全反映上述個性及質素 , 而德國白葡萄在市場上售價一向偏貴 , 頂級葡萄田,VDP 認證 , 年產量1,200 瓶而能做到如此高質素 , 咁多因素加埋一定唔慌平得去邊?

結果又再一次跌眼鏡 , 原價 $3xx 清倉價只賣 $2xx !!!  熟識我的酒友都知我最喜歡發掘一些高質素、有潛質、未被人認識、價錢被低估的珍品 , 而這一支 White Tie 正正附合一切要求 , 試問咁嘅性價比你還要求什麽 ?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大部份飲家總覺得德國白葡萄酒最好是 Riesling , 對於其他白葡萄釀製都覺得是 ”非主流” 會抱有戒心及質疑的態度。 見到個價錢咁平更有一種看不起的心態 , 無可否認這也是很多人的盲點 , 這支Weingut Heitlinger White Tie 正正给我們一些空間去反思 :

  • 究竟葡萄酒的世界應該要像數學物理般以公式化去學習掌握 , 還是以一個好奇探索萬變的心態去享受過程呢??

  • 是否可以將事情以自我認知、喜嗜去簡單化地作規範歸納然後 Jump to Conclusion 呢?

  • 一切事情是否可以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可以掌控 , 卻忽略了自己認知不足及盲點 , 沒有虛心探究事實究竟及其他可能性 , 人云亦云地盲目跟風呢?

飲了這麽多年葡萄酒 , 經常警剔自己不要自以為是 , 要知道世界不斷在變 , 固有觀念被不斷沖撃挑戰才有突破 , 人才有進步的空間。

Au Pied Du Mont Chauve Bourgogne Chardonnay 2016 – 信有奇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上月 Supplier 通知 , 從一個名不經傳的酒莊 Au Pied Du Mont Chauve 入了一批新貨。 這酒莊雖無乜人認識但幾年前飲過質素不俗 , 據酒壇情報說酒莊由 2013 年開始由水準脫胎換骨 , 質素令人刮目相看。 情報可信二話不說就購入了幾款試試。 批酒五月中到港 , 回來止暈幾星期到六月中才慢慢品試。

自己試酒喜歡由入門級試起 , 因為但凡手底功夫扎實了得有 Heart 的 Wine Maker  , 可以從旗下基本酒款一見端倪 , 若果 Bourgogne 做得好 , 其他中、高階產品必然不會差得去邊 , 須要考慮的只是"物值"問題。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支 Bourgogne 一看色水就知絕不簡單,那種明亮帶金黃酒色表示葡萄達到一定的成熟度,除顏色外它有牛奶般的Body 厚度。單是這兩點已絕不是一支 2016 新年分的 Bourgogne 應有的元素。 相對近期飲過一些 2016 , 2017 的出名大莊 , 質素卻令人失望。

落杯一嗅 , 酒香散發金橘、柚子、蜜瓜,奇異果 , 香味含蓄內斂,幽香陣陣斯文大方。 入口酒體柔和,奶滑質感,絕佳的甜酸平衡在柔滑中滲出,優美果酸一浸浸從口腔內如潮水般四方湧盪再收入喉底,礦物味隨後淡淡反出 , 餘韻在口腔內來回不散。 自己最 Impress 的是那份細滑口感 , 甜酸平衡夾在紥實酒體中 , 軟中有勁陰陽互濟,非常優雅,這種 Wine Style 極為接近 Chassagne Montrachet , 有理由相信這支 Bourgogne 的葡萄是來自這區的田。

支酒只在雪柜冷凍 , 不入冰桶靜處於室溫一路品試 , 目的是細味它在溫度改變中的變化 , 飲了 4-5 hrs 支酒全程都表現公整自然 , 質素一路保持 , 而且由頭到尾都飲得很舒服。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以質素而言這支 Bourgogne 絕對是"超晒班" , 真係好過一些 Premier Cru (甚至 Grand Cru)。 單是開瓶這一段都已經飲得很開心 。 我敢保證以不用 $2xx 的價錢絕對搵唔到第二支 , 飲開 Burgundy White 的朋友一試就知有無老點。

有酒友會問 , 若果支 Bourgogne 咁平靚正 , 邊度仲使買其他中、高階產品?  我只能說 , 基本酒款都可以做到咁超班 , 其他產品應更有信心 。 可以推斷中、高階產品的深度、層次 、紥實、通透性 , Aging potential 亦會更好 , 以最易明白的區分 , 那可能是 88 分與 95 分之間的細微分別 , 只要價錢適合自己 , 邊支都買得過。

自己覺得要搵一支好質素的白葡萄酒比找紅葡萄酒更難。 因為大家所用的葡萄都差不多,釀酒技術亦大同小異 , 所以白葡萄酒水準一般都在一個框架內,商業社會要找一支抵飲的白葡萄酒已不容易 ,  遇上一支如此超班而平價的白葡萄酒可說是一種 “奇蹟"。

                                                 *********************

世人都渴望奇蹟 , 尤其面對惡劣環境及絕望無力的形勢下 , 但奇蹟卻永遠不會以世人所期望又或像電影戲劇性般的方式出現。

奇蹟往往在最不起眼、最卑微、最意想不到的情形下發芽 , 所以很容易被人怱略 , 而事實上亦只有心清、歉卑、順從的人才能察覺到 。

歉卑、順從不是指對不能改變現實中一種卑恭屈膝 , 反而强調在任何情况或絕望環境中 , 不論轉機如何渺汒都要樂觀及堅持 。

歉卑 – 相信明白自身的不足及有限、盲點之存在、擺脫自己堅持的執念 , 不自以為是唯我獨尊 , 打破虛榮的心魔 , 以赤子之心及良知去面對事實 。

順從 – 相信人力之外有更高的主宰 , 亦明白目下時機形勢 , 順其自然 , 知所進退 ,  靜待時機 , 適時而為 。

以水之柔弱但不斷做到滴水穿石。 自己深信若能時常保持歉卑、順從的心態 , 沉着、紮實、努力 , I do my best, God do the rest!  世事就會聚沙成塔 , 滴水成河 , 奇蹟往往就是從這细微點滴中産生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 , 最终可能變成大奇蹟也不定 ……………….

***********************

靈貓百變 – NV Cuvee Meow, Crement d"Alsace, Vignoble Klur, Katzenthal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上一篇 “空山靈雨” 的酒評一出 , 第二天就有酒友同我講某代理支 Vincent Charlot 又俾人掃晒十分掃慶 ……………。心水清酒友更問我 Blog 中提及的幾支逸品究竟是那幾支? 可否預先相告以便預先入貨? 又或者不如我多介紹一些可以 “買得到" 的逸品?  好過次次"望酒輕嘆"!

我心中一笑 “世上靚酒何其多 , 何必偏偏跟著我?” , 事實上我並不是所有買來試的酒都會寫 , (我其實好懶寫嘢) 只有我覺得有趣及值得寫的才會動筆 ,  而且我也很多時"中伏" 只是沒有話俾大家知。  有時我買了些酒會放一頭半個月才試 ,  我更不會知道酒商有多少存貨 , 所以真是難擔保我出 Blog 時酒商仍有存貨 , 一切都是看大家的彩數。

2014年 7月我寫過一篇 黑白雙貓 – Domaine Klur Gentil / Voyou De Katz 2012”  我覺得這對來自 Alsace 的酒輕巧靈動質素超班 , 加上價格平宜真的是平靚正選擇。 今次我就試了它同莊的 NV cuvee meow, crement d"alsace AOC, Vignoble Klur, Katzenthal。

香檳及氣酒雖然話要夠凍才好飲 , 但卻我認為香檳及氣酒長浸在冰水中太久可能會太凍, 啲香氣唔出 , 酒味內容亦緊閉 。 所以我 Prefer 雪柜取出那種溫度 , 並會將香檳及氣酒在杯中慢慢回溫享受它的變化。

“貓貓" 有淡黃的酒色 , 氣泡不算洶湧 , 只有絲絲細泡由杯中滲出。 香氣滲出青蘋果、奇異果、楊桃、忌廉、淡淡的白花、蜜糖清香的芳香 , 香氣表現輕盈可愛。  Sparkling 在溫度較凍時酒味輕淡但卻堅實 , 酒的體型及內容隨著溫度而慢慢變得濃郁及深厚 , 潛臧的內勁 , 優雅的酸度 , 中尾段滲出淡淡的礦物感 , 更難得是它有著高階香檳的結構及平衡性 。 這一切都難以想像在 一支 Alsace 出產的 Sparkling 身上發現。

Sparkling 最考人的是越暖越難飲 , 但這支"貓貓" 卻是由凍至暖都咁正 , 就算完全暖和也是一支高質白葡萄酒。  我覺得這支 Sparkling 可說是 Multi-use , 不論作 Party Wine, Pre-dinner drink , 三兩好友 Summer causal drink ,甚至用來做 Food & Wine Pairing  都瓣瓣合適。尤其配襯凍蟹、刺身、蛋白蒸蝦 ………… 這一類夏天菜色會有令人驚喜的變化。

這支 Sparkling 看似招式簡單 , 我卻認為它是個詠春高手。 (老實說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得好 , 更何況要做出高階香檳那份平衡及結構)  它輕巧、靈活、充滿變化及潛藏綿勁 , 更重要是它遇強越強 , 埋身肉搏隨時唔覺意俾佢 ”鍊”低都唔知乜事。

我很明白很多人都有 “平嘢無好" 的心態 , 見到咁平價錢反而有戒心 , 寧願買大牌子 。一支來自 Alsace , Biodynamic 方法耕作 的 Sparkling , 價錢二百蚊而俾到咁嘅變化及質素 , 我覺得是"Too good to be true" !   當然不要妙想天開它可以由尖沙咀打到砵蘭街 , 但以 咁嘅價錢我覺得市場上真的很難揾到對手。    平心而論輸盡都係二百 , 但一個唔覺意同其他貴一、兩倍或大牌子的香檳或氣酒  “打成平手"  甚至 ”鍊低"  埋人哋 ,  呵呵! 單單那種 “刀手据低大樹" 的滿足感就夠你 High High 幾日。

信不信由你 , 我自己就真金白銀投以信任一票 , 跟唔跟就隨你 ………..

Supplier:

DECO Wines  Tel: 34604103; info@decowines.com.

虛谷容萬道 , 我心見無名 – 再遇 Les Rouliers VDT Henri Bonneau。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寫酒評的方法十分特別 , 不論是酒中的招式變化又或是酒的內容感覺也都詳細筆錄。 有時事隔一段時間重飲某支酒 , 我會對照返自己早前的酒評 , 不過多數只是參巧卻少有補充。 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的喜嗜 , 喜歡的仍是喜歡 , 不喜歡的依然不喜歡。 我很少會為同一支酒寫兩次獨立酒評 , 但凡事總有例外 , 究竟有那支酒能得到我如此厚愛呢 ? 是五大、是 Bur神的佳釀? 是酒神的神作? 一切都不是! 而是這支沒有年份的Table Wine – Les Rouliers VDT Henri Bonneau。

這支酒我在 2009 年尾寫了一份詳細酒評。 我記得當時出 Blog之後 , 代理所有貨被掃光 , 甚至連我自己都再也買不到貨。 雖然我知道之後有其他代理入了這酒 , 但飲酒的人會像獵人一樣不斷前進探索很少會停下來 , 久而久之就將此酒淡忘了。 https://amlifeblog.com/2009/12/28/les-rouliers-vdt-henri-bonneau/

上星期在酒局中 , 酒友以 Blind Tasting 的形式 Present這支酒。 我一試就肯定這支酒好熟而且一定飲過。 它呈現的香氣及酒味變化依然十分誘人 (請參巧我之前的酒評) , 最有趣的是它一時呈現 Aged Bordeaux 的感覺、一時又像一支年青的Brunello di Montalcino、 一時又變成一支 Fine Burgundy , 一時它又像一支 CDP , 眾人都被這些變化搞糊塗了。 在 Blind Tasting 中無人估得中 , 當開估時我駑喜之餘心裡更有一種 “故知重逢” 的強烈感覺。

這支酒之所以特別是因為Grenache 本身是一隻很多變化的葡萄。 Low Yield 遲收成 , 不過份壓窄崇尚自然的釀酒方法 , 再用舊 Burgundy 桶釀藏 6 – 8年才入樽 , 令它表現出Fine Wine 的深度及內涵。 最搞嘢是 Henri Bonneau 會將不同年份的酒種混合 , 而這支 VDT 就起碼混合了兩個年份。 所以不論你喜歡 Elegant Wine , Character Wine, Young Wine 或 Old Wine 你都可以在酒中找到一份感覺。

假若你是萄葡酒初哥 , 你只會感受到支酒又香又美味這些表面層次。 但假若你是資深飲家 , 你就會發覺它會勾起你一些靚酒的記憶 , 你飲過的靚酒越多 , 出來的感覺就會更強烈 , 真是你越強它越強。 這就是它最厲害的地方。2009 當時飲酒經驗尚淺 , 雖然也有些感覺 , 但歸納不出這論點來。經了七年的歴練起伏 , 終於能領略到這部份高妙之處。

“虛谷容萬道 , 我心見無名” – 在現世中我們不斷追尋及探索不同東西 , 兜兜轉轉上上落落 , 攀過一峰又一峰 , 得到很多 失去的也同樣多 。  到了某一天突然醒晤 , 回望過去才發覺心中最喜愛的原來是這麼簡單的東西。

究竟是我借著葡萄酒去看世界 , 還是葡萄酒像鏡一樣使我看清自己呢?

隱店溫情

DSCF3320

這裡沒有店舖名稱 , 只有一個門牌 , 按鈴就有人開門就像一般的私竇般低調隱世 ……………

 

DSCF3290

踏進店內 , 諾大的空間中寬敞地放了幾檯 ,

 

DSCF3291

在土地問題嚴重的香港 , 很難找一處檯與檯之間有如此空間的食肆 , 皆因自己知自己事 , 有時兩杯落肚就好自然多豪言壯語 , 真怕嘈到隔離。

 

DSCF3292

開放式的廚房觀感上整齊企理 , 難得的是抽氣足夠 , 不至於整間私房菜都充滿著煮菜的油煙味 , 影嚮我飲酒嗅香。

 

餐廳Menu 價錢合理選擇也多 , 去得私房菜預早一兩天訂定食乜是基本常識  ,  至於好唔好食這個每個人口味不同 , 真的好主觀及個人的。  我好明白現今做餐飲的難處 ,  現今百物騰貴 , 做人不能太貪心不能要求蔗渣價錢燒鵝味道 ,  咁嘅價錢加埋咁嘅配套已算十分不俗。

 

若懂得做人以平常心去面對一切 , 無期望 , 無失望 , 自然會活得輕鬆自在 , 鹹魚白菜都有韻味 , 那不就是更好嗎?

 

DSCF3293

提供的酒具也有不少 , 不過對我們最重要的 Menu 上已清楚寫明 Free Cockage !!!! 這個對我們班飲酒人士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老實講現在寧願去私房菜都不願費唇舌 , 像乞兒一樣要求免開瓶。

 

由於是 Causal Dinner 所以我挑了兩支好玩而又平靚正的萄葡酒。

 

DSCF3314

Egly Ouriet Champagne NV

這支香檳我飲過多次對它有深刻印象 , 它是 Wine Spectator Top 100 支中排行第 87 位 , 而 Wine Advocate 亦對這檳有很高評價 , 它的質素超凡 。 而這酒莊是奉行 Bio-dynamique 的自然農法 , 所以支酒風格偏向清純輕盈典雅。 可惜Bio-dynamique Champagne的弱點是非常脆弱 , 假若儲存不當支檳一熱過 , 果味就會流失 , 今晚這支正有這個問題 , 它落杯時色澤較黃 , 入口欠缺了應有的靈動及活力 , 氣泡亦較弱 , 飲落感覺像一支 Still White 。 幸好爛船都有三斤釘 , Still Wine 狀態下也有不俗的平衡感。

 

DSCF3296

Friulano Collio Goriziano San Pietro I Clivi 2013

這支由意大利本土葡萄Fruilano釀制的白酒 , 這支酒切記不宜雪得太凍 , 因為太凍就乜都唔出得個酸字。 這晚我只將之放雪柜 (勿放冰桶) , 飲的時候一直讓它涼涼地放室溫就可以。

 

一開支酒就香氣四散 : stone fruit , 花香、蜜糖、橙皮、香茅、少許 grassy、胡椒的香氣 , 若溫度適宜你會感到它柔滑質感 , 鮮爽充沛的酸度及豐富的礦物感。 這支酒風格特別簡單得來公整而又討人喜歡 , 它另一好玩之處是用它作為 Food Wine 去拼配其他食物 , 不論頭盤、海鮮及紅白肉 , 它都能 Carry及撞出不同變化的味道。 真是一支百變百搭的好東西 , 一支如此多變好玩的東西只是百零蚊貨仔。 是否真係扺到爛 , 爛嘅都抵?

 

Wine Supplier
https://www.facebook.com/wine2gather-111711752189338/?fref=ts

DSCF3288

Santa Giulia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09

這支酒是一位影友由意大利帶回來給我品嘗的 , 今晚這個場合又可獨品又可襯菜可謂啱晒。 支酒一開就已經 ready to drink , 而原瓶唞 1 小時支酒就全開。深紅帶紫的酒色 , 成熟車尼子、紫羅蘭、葡萄乾、甜中帶酸的香氣。 入口Body幼滑優雅 , 元素平衡均稱 , 單寧及酸度幼細 , 支酒內容簡單直接 , 飲落舒服得來並不複雜 , 餘韻不算太長。 支酒平易近人而不失優雅 , 沉穩得來親切 , 不古樸亦不新派 , 充分表現到Brunello di Montalcino平易近人的一面。 可能你會挑剔它不夠Complex深度 , 但我反而覺得事情簡簡單單也是一種自在美。

 

酒莊資料:
http://www.santagiuliamontalcino.it/brunello-wine-producer/
http://komnatachista.blogspot.hk/2014/01/santa-giulia-wine-estate-montalcino.html

 

DSCF3299

Henri De Villamont Chambolle Musigny 1er Les Feusselottes 2009
酒友知我喜歡 Chambolle Musigny 所以特別帶來一支一起品嘗。 這支CM散發一種富有深度及有包圍感的香氣 ; 士多啤梨、甘草、花香、Sweet Spice迷人而充滿魔力。 Silky 的質感 , 平衡而帶點含蓄的內涵 , 充滿線條的酸度 ,輕細的單寧 , 餘韻悠長。 這支CM絕對to style , 只是今天表現仍有點 too young , 放多十年八載發展更多深度會更有韻味。

 

這晚只有我們一檯客 , 整個私竇就被我們五個人包起了。 侍應及廚司也是性情中人 , 大家一起飲兩杯 , 天南地北講酒講閒事吹水唔抹嘴 , 感覺說不出的溫暖窩心。

 

餐廳資料:

http://www.openrice.com/zh/hongkong/restaurant/%E5%B0%96%E6%B2%99%E5%92%80-luxury/139753?tc=sr1

黑白雙貓 – Domaine Klur Gentil / Voyou De Katz 2012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刁鑽酒友安排了一個酒局叫我們試幾支有趣的東西 , 首先出場是兩支白來自 Alsace Domaine Klur 的黑白雙貓。 人靠衣裝酒靠包裝 , 黑白分明缐條簡約的一對略帶表情的黑貓 , 我相信很多愛貓人仕 (尤其是女仕) 一看這 Label 就會留下深刻印像。

這兩支酒黑貓叫 Gentil De Katz 2012 是由Pinot Blanc, Pinot Gris 及 Gewurztraminer 三種葡萄釀造 ; 而白貓叫 Voyou De Katz 2012 由 Riesling, Sylvaner 及 Muscat 葡萄釀造。兩支都是來自 Alsace 的小村 Katzenthal , 而 Katzental 這個字就是解 “the village of cats”

飲酒人最關注的是不論是黑貓白貓 , 總之好飲抵飲就是好貓。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先來白貓 Voyou De Katz , 淡淡的白花、奇異果、蘋果、蜜糖清香 ; 入口酒體輕盈果味清爽自然 , 中尾段滲出淡淡的礦物感。 Riesling 給予酒的香氣 , 而 Sylvaner 則提供酒的酸度 , Muscat則是橋樑及骨架將兩者串連。 難得的是這小品有著一副高階白酒的結構及平衡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黑貓 Gentil De Katz 帶著荔枝、玫瑰花、菠蘿香氣 ; 入口酒體比白貓來得圓潤 , 果味豐富濃郁 ,明媚自然的檸檬果酸, 淡淡的礦物感 , 收結蘋果的甜中帶著丁點 Nutty 微苦。 Gewurztraminer 帶出酒的香氣 , Pinot Gris 提供酒的酸度而 Pinot Blanc 則平衡兩者及提供一個 Body Structure。 同白貓一樣有著不錯的結構及平衡感 DNA 。

__ 2

__ 1

自己對 Alsace 的 Riesling , Pinot Gris 或 Gewurztraminer 是較為奄尖的 , 因為很多時飲到的都是不夠成熟酸度過高 , 又或是過份成熟大大浸電油味 , 又或者用桶過多做到太過妖媚 , 好難揾到支啱心水。 這兩支黑白貓用三種不同個性的葡萄做得如此均稱平衡實在是極不容易 , 而且都是 Organic + Biodynamic 所以難度更高。 它倆內容雖是看似簡簡單單 , 但內涵一啲都唔簡單 , 單是酒中那份 Mineral 就證明是來自老樹葡萄的特質 , 最重要是清新得來舒服自然。 黑貓白貓就像一對公乸一樣 , 有著自己的溫純個性。

這兩支酒不貴只是 $2xx 貨仔 , 能夠俾到咁多嘢你 , 可說是平靚正的好東西。 兩支都很可愛 , 但若你硬要我揀一支我會揀黑貓 , 因為較為圓潤及豐富 , 不過只是個人口味。 反正兩支唔係貴 , 買晒兩支先飲白貓做 Fresh Up , 飲完再飲黑貓咁就兩全其美。在嬌陽似火的夏天 , 熱到你乜都唔想做時飲這兩支黑白雙貓 , 襯托一些蔬果沙律甚至凍蟹靚及海鮮 , 絕對是低消費高享受。

Supplier:

DECO Wines  Tel: 34604103; info@decowines.com.

酒莊資料:

http://www.klur.net/lang-en/organic-wines-alsace-wineestate-klur/20-gentil-de-katz.html

酒佬無話兒 – Domaine de Saint-Just Saumur Coulée de St-Cyr 2007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上次介紹了一支質素超凡的 Corton , 很多酒友試完都說那支酒真的很正斗 ,但可惜價錢較貴不夠親和。

我當然明白在人工沒增長但物價樣樣飛漲的今天 , 飲酒已變成奢侈 , 要在萬千酒海中揾一支平靚正的精品 , 難度與大海撈針沒太大分別 , 有時真係要碰吓運氣講吓緣份。

今次我介紹另一支可在 Blind Tasting 令人大跌眼鏡的白葡萄酒。

這支白葡萄酒我處理的方法很簡單 , 我只是從酒柜中取出 (約 15’C) 就在秋天微涼的Room Temperature 中飲用 , 完全沒有將酒冷凍處理。 第一天我飲了 4 小時並將餘下的半瓶放雪柜 , 相隔 24 小時後再飲埋餘下的半支。 總括來說我覺得這支酒在秋天的室温飲最正 , Light Chilled 亦無妨但千萬雪得過凍 , 否則 Enjoy 唔到它最優美那部份。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酒開瓶淺黃酒色通透明亮。 深長的花香、梨子、檸檬皮、青蘋果、果仁、蜜糖多士……..香氣甜美而優雅。入口果味濃郁鮮美 ,酒體柔潤如絲絕不厚重 , 果酸鮮爽比例恰當那是甜中有酸而酸中亦帶甜兩者互相輝映。 間中你會感到些少酒精的衡擊力但絕不是那種嗆喉或暖喉感 , 只是如潮浪拍岸的起伏吧了 。 果酸過後礦物感慢慢滲出 , 餘韻是細長的果酸及礦物感。 這支白葡萄酒美妙之處在於酒的酸做得很有質感及極之柔美 , 甜酸維持一種絕佳的平衡性。 果味濃郁中有清爽怡人的酸度 , 而兩者在柔和的酒體襯托下平衡地滲出而呈現。

這支白葡萄酒若用來玩 Blind Tasting , 很多資深飲家都會覺得這一定是用 Chardonnay葡萄釀製及來自 Burgundy 的 Puligny Montrachet 又或者 Montrachet 的 Pre Cru , 零售價應在$600-$800之間的東西。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哈哈 , 若你咁估就錯晒!!  這支酒是由 100% Chenin Blanc 釀造而產自法國南部 Loire Valley Saumur 產區。

Chenin Blanc 這隻葡萄的特性是帶蜜糖的香氣及高酸 , 有時它的酸度會令人感到很 Sharp及充滿菱角 , 而一些 Chenin Blanc 若暖飲會出現少許苦澀味。  一般飲 Chenin Blanc 会襯新年份飲它的新鮮及 Refreshing 又或者將存它放十年八載 , 讓酒中的酸度退減發展更多層次才去飲。 而這支 Domaine de Saint-Just 特別之處除了絕佳的平衡外 , 就算處於唔上唔落的尷尬年華亦能表現出如此優美表現 , 另外支酒在室温飲都有丁點澀但我若不講大家都未必好覺。

講咗咁耐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支酒只是三百元左右的東西 , 有咁表現可以俾你咁玩法 , 絕對是令我呢類咁嘢飲酒佬也無話兒的一支好東西 ……………

Wine Supplier: Champagne Company

champagneco@yahoo.com.hk

Tel: 23048065

清簡小品 – Domaines Lupier El Terroir 2009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上次酒聚後酒友給我這支酒希望我有時間作個品試 , 這天剛有半天時間就趁機完成它。

開瓶一刻酒色深紫而帶粉紅邊少許掛杯 , 表面上看來並不是厚重澎湃一類。 香氣帶黑棗、梅子、花香及 Spicy , 香氣未算開放。 入口果酸充滿整個口腔 , 那是Juicy acidity 加上富有質感的單寧 , 口感 Chewy。 喉底有少許暖暖的酒精感 , 酒本身略 Dry , 內容不十分複雜 , 收結有小許果韻。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開瓶 1.5 hrs, 香氣變化與之前相若 , 多了少許雪茄盒的木香元素。 Palate 亦是果酸為主輔以質感單寧 , 酒體的密度中等並不濃郁厚重 , 酒味曲線大起大落 (即過了入口第一浪高峰後酒味勁度瞬間回落) , 中段感到自然的果酸單寧及微量 Mineral , 餘韻是帶點朱古力的微苦。

開瓶 3 hrs, 這時支酒的香氣比之前變得較輕淡。 Palate這時以果酸頭浪已消減 , 酒味曲線起伏變得較平順 , 與始同時亦開始感到 Garnacha 應有的果甜味出現 , 其他元素比例亦漸變得平衡 , 酒味中的 Mineral 感覺微弱。 這支酒的味覺行程頗短 , 一切都是來得快亦去得快。 從另一角度看它的直接表現反而感到它近似 Biodynamic那類的自然個性。

開瓶 4 hrs 這時支酒的香氣回復 , Palate中那果甜消失 , 果酸及單寧又再一次從回。這時支酒開始進入另一狀態。

開瓶 5 hrs 這時離杯兩呎都可以嗅到淡淡花香 , 終於等到我想要的東西。 入口是 Granacha 應有的果甜混合適量的果酸及質感的單寧 , 一切都呈現 Good Balance , 可惜元素平衡圓聚之時間並不長久酒味消散得很快。

開瓶 6 hrs酒味中的果甜味漸漸消失支酒開始步入黄昏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總括個人對這支酒的感覺:

  1. Garnacha是早熟及甜味較多的葡萄 , 以這支酒的高果酸及清涼感來說Garnacha沒有出現其他地區常有的Over Ripe現像 , 葡萄田應在海拔較高的位置。
  2. 酒的果酸及元素表現十分自然帶點飄忽 , 酒味內容簡單直接味覺旅程較短 , 這些都有點像 Biodynamic那一類東西。
  3. 這支酒雖然是以 Terroir 及用 Old Vine 作賣點 , 但它給我的感覺並不太強烈 , 這可能是葡萄的土壤問題。
  4. 以西班牙酒來說肯做一支咁自然簡樸為主調的 Garnacha 算是用心之作。
  5. Granacha 是一種較易氧化的葡萄 , 加上支酒的果甜味比例不是太高 , 所以我覺得原瓶唞氣室温處理就夠 , 多做其他額外功夫可能適得其反。
  6. 這支酒內容直接複雜性不高 , 屬 Easy Drinking 一類亦可作為 Food Wine之用。 以 $200左右的價錢沒有失望就已算是不錯。

會心微笑 – Sepp Moser Pinot Blanc Beerenauslese 2009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中秋節是中國咁多個節日中最有氣氛的一個節日 , 各大酒店餅舖在五六月端午節過後就即時推出各類形月餅 , 搶佔這利盈豐厚的市場 , 我亦相信大家近排一定是食了唔少。

至於中秋節應飲什麽酒應節我個人會選擇甜酒 , 一家人一邊賞月食吓生果及月餅飲啖甜酒 ,甜甜蜜蜜人月團圓何足快哉 ,  就算未滿十八歲的小朋友偷吓雞飲啖甜酒亦無傷大雅。

最近飲了支令我會心微笑的甜酒。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支酒淺黄酒色 , 香味帶甜酒的蜜糖 , 玉桂 , 菊花 , 少許薑的 Spicy。 酒的密度很 Rich但絕對不會令人感到濃郁厚重 , 入口流暢而舒服 , 酒的果酸足夠 , 果味甜美而令人齒頜留香回味良久。 最難得的是這支甜酒做得輕盈幼細平衡均稱 , 清爽怡人令人飲得十分舒服 ,它 唔會俾人一種甜到嗆喉的霸度又或者甜上加甜的厚膩感。 若果你將少量甜酒在牙縫中來回 “Chok” 動 , 你更會感受到它豐富的果味在口中爆發 , 這時你必定會報以會心微笑大呼過癮。

奧地利及德國出產的甜酒質素一向十分高 , 而跟據酒莊資料這支酒算得上是用心之作 , 質素真的拍得住德國的 BA , 這類質素的甜酒在市面上亦唔係太多人識買及價錢昂貴。 這支高質的甜酒最令人振奮的是清倉價一支 350ml 竟然只售 $2xx ( Discount 埋仲唔使兩舊 , 百零二百蚊嘢當然不可能識飛 ) , 但在百物滕貴的今天以這價錢買到這支咁質素的甜酒 , 真係令我發夢都會笑了出來!!

奉勸一句這是 Bin End 貨數量有限 , 真係手快有手慢無大家執生 …………

酒莊資訊

http://www.estatewinesjapan.com/index.php?main_page=index&cPath=109_114

Wine Supplier

http://www.mshwines.com/Lucida-contact.html

http://www.concordwines.com.hk/dev/product_detail.php?id=528&cid=128&page=2

北隆區個人欣賞角度淺說

 熟識我的酒友都知道我喜歡飲 Rhone的葡萄酒 , Rhone有分南北兩區而兩區的風格及品嚐要點都不同 , 自己亦較少寫Northern Rhone 葡萄酒。  上星期碰巧有空檔參加了一個小型的 Northern Rhone Tasting Event , 正好作為題材分享一點個人感受。

未開始酒評之前先了解 Northern Rhone 的特色:  Rhone Valley 隆河谷地由 Valence 區分為南北兩區 , 北面的葡萄園穿越山區 , 谷地狹窄 , 葡萄園必須位在河流的兩岸陡峭向太陽的山坡梯田之上才能得到充足日照成熟氣候屬寒冷的大陸性氣候 , 這裡的土質以火成岩為主。 而南方則剛好相反地形開濶山坡緩和 , 在這裡陽光充足氣侯温和乾燥。這裡土質多以鵝卵石或 clay 為主 , 葡萄園的面積是Northern Rhone 30倍。

由於南北兩區的風土氣候如此不同 , 出產的葡萄亦有分別: Northern
Rhone
紅葡萄以 Syrah 為主 , 白葡萄則有三種Viognier, Marsanne, Roussanne Southern Rhone 則以Grenache, Carignan, Cinsault & Mourvedre為主。由此形成了兩區出產的葡萄酒風格亦南轅北轍。

 

將範圍縮細一點去 Northern Rhone大家在新世界葡萄酒中常喝到體型豐滿果味澎湃的 Syrah (亦即是 Shiraz)與在 Northern Rhone 喝到的可說是兩種極端。 Syrah 生長在火成岩為主的土質上時酸度會比較尖削 , 加上 Northern Rhone 的寒冷的大陸性氣候及峭坡日照的時間較短會令葡萄的成熟度較慢 , 所以 NorthernRhone 出產的 Syrah 顏色深黑 , 果味偏向清淡  , 單寧重 , Wine Style 走向一種高雅耐久成熟形的風格。

Northern Rhone 中最精華及為人熟識的就是俗稱 三個 La” ( La Landonne, La Turque, La Mouline) 這三個 La 價錢昂貴而且絕不容易 Handel , 原因是高單寧高酸度的Syrah 入瓶後一兩年就會進入漫長的冬眠狀態 (7-15) , 在這期間果味淡薄酒味又酸又硬又澀 , 雖非難飲但絕對會令你覺得所花的錢不值。 但當支酒成熟酒中元素就會Well Integrated 而進入極之迷人如詩似畫般的境界。

以上的少許資料令大家先明白 Northern Rhone 葡萄酒的特性 , 再用此作基楚去了解品試從而找出物值高又易處理的酒款。

今次的 Tasting 試了 Cave de Tain l’Hermitage 旗下幾支出品。有關 Cave de Tain l’Hermitage 的資料大家可以參巧以下連結: http://www.cavedetain.com/wine/hermitage-crozes-hermitage.cfm

言歸正傳以下是當日的筆記:

DSCF8657

1) Syrah Rouge Collines Rhodaniann IGP – $1xx

成熟的果香 , 少許白胡椒的Spice , 紫蘿蘭花香。 入口感到一種寒冷地方出產的 Syrah 風格 , 果味以紅果為主帶着士多啤梨的果酸在口中擴散伸延。  口感略乾 , 內容簡單 , 餘韻帶淡淡的Mineral 這是一支入門級的葡萄酒 , 作為Causal Drink Party Wine 十分合適。

2) Crozes Hermitage Red 2010 – $1xx

 Crozes HermitageHermitage中最大的產區 , 有着 Hermitage的特性但較為早熟。 這支 Crozes Hermitage酒色深紫而帶粉紅色邊, 香味與第一支接近。 入口這支 寒冷地方出產的 Syrah風格更為明顯 , 果味同樣以紅果為主帶着士多啤梨的果酸 , 酒味密度較佳, 單寧柔化而有內容 , 餘韻帶更多有如煙灰般的幼細單寧及Mineral 這是第一支的加強版 , 價錢大眾化同樣適合作為 Party Wine 或 Food Wine。

3) Cornas 2007 AOC- $3xx

這支酒帶花香、乾葉、豆、焦糖及少許鐵鏽香氣 。入口果味柔和輕盈酸度明亮、單寧均稱內容複雜 , 整體來說平順舒服 , 沒有一般Cornas那種堅硬粗獷單寧乾澀的感覺 , 2007雖不算太好年份亦做得工整四正, 這支質素不俗可作為 Daily Wine

DSCF8659
4) Hermitage 2006 AOC – $4xx

這支帶明顯花香當中亦夾雜着有如荊刺般的 Spicy , 陳皮 , 泥土; 入口充滿質感的柔和果味 , 酸度及單寧比較幼細 ,中尾段帶少許乾澀的感覺。 一支7年酒開始有些Burgundy 的感覺。 這支 Hermitage Cornas 有更明顯的Texture 及更多細節 , 而年分因素令支酒有更大潛質。以價論這支酒確是十分抵飲。

 DSCF8664

5) Hermitage Gambert de Loche AOC 2009 – $8xx

6) HermitageGambert de Loche AOC 2001 – $9xx

 同一支兩個年份的比較就可以大概知道一支酒的進化路線。 2009 一支香氣帶 BlackCherry , 甘草 , 香料 , 焦糖 , 2001 一支則帶皮革 , 甘草 , 糖果香氣。 口感上 2009 有較 “年青酸度及單寧明顯 , 而  Structure 亦較大。 2001 則漸進入成熟期 , 不論香氣及味覺上有較多的陳年釀藏風味 , 尤其在餘韻方面那種皮革及 Earthy分別明顯。  我自己喜歡老酒若果價錢分別不大我一定會選舊年份的一支。 若果將來有機會品試一些更舊年份如 80s 或 70s 的出品那就可以更了解它的潛質。

DSCF8667

 7) Hermitage WhiteAu Coeur Des Siecles 2008 – $5xx

Hermitage 的白酒一向都全個 Rhone 最精彩的 , 這支亦不例外。它散發着蜂蜜, 杏仁 , 蜜臘 , 礦物 , 柑皮的香氣。 酒體豐滿綿密 , 配以恰當的果酸 , 柔美滑溜均稱佳美。雖然品試時將白葡萄酒放到最後 , 但因為這酒太濃郁豐滿 量感型”, 所以一啲都唔覺得會被覆蓋, 反而酒中的果酸頗令人覺得 Refreshing

總結:

Northern Rhone 的葡萄酒在香港並不太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年青的 Syrah 果味偏向輕淡 , 酒中的酸度及單寧雙對變得明顯 , 一般人仕會覺得支酒果味淡又酸又硬。 無可否認若以香港人即開要即飲的品嚐方法確實唔會好飲 , 這不是支酒唔得而是飲用的方法不對 , 屬非戰之罪。 我自己覺得飲 Northern Rhone 真的要有耐性 , 除了一些 Party Wine 外我一般具質素的酒我會將支酒唞幾小時 , 若果 Young Wine就會更長時間 , 讓酒中的單寧及酸度略為和順 , 支酒能展示內涵才細心品試 , 看清它內裡的耐力潛質。 若果找到支酒元素齊備而表現均稱的 , 我會將之存放 10 年以上才會飲用 , (反正 Young Syrah 會進入冬眠狀態無謂浪費) 我品嚐過一些成熟的 Northern Rhone , 它們的表現可以拍得住頂級 Burgundy 甚至 Bordeaux, 而你所付出的時間及金錢只是頂級 Burgundy Bordeaux 的十分一 , 以飲家而論當然是刀仔鋸大樹的聰明投資。 當然上述只局限於若你喜歡舊酒那種從容細膩而又有耐性而論 , 未必不適合喜歡澎湃果味尋找速戰速决人士的口味。

當日品試覺得7支酒都非常 To Style ,質素屬中上級加上價錢方面亦合理 這批酒在品試前幾天才由 DHL 運過來 , 酒難免有少許暈浪 , 但當日品試並不太大影嚮品質表現 , 所以這批酒亦算硬淨 ,個人較喜歡 3, 4, 6 & 7。當然若果能夠將酒靜放個月又或者將某幾支作一次馬拉松式的品試 , 那就可以更立體去評這批酒的質素及 Potential 若換個簡單一點的角度 Cave de Tain l’Hermitage Northern Rhone 有很多出品 , Price Range 亦豐儉由人 , 作為學習了解此區特色亦是一個不錯選擇。

(以上分享純屬個人品酒經驗及口味的一點淺見 , 只供參巧)

 

 

Wine Supplier:

Amber Wines Ltd : 6184 3423 (elee@amberwines.com)

良心逸品 – Ultreia La Claudina 2007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第二支同樣來自西班由一隻本土葡萄Godello釀製。 一般的 Godello 通常帶有檸檬 , 青蘋果 , 草菁氣息 , 酒味大路可說是大起大落雨過無痕一類 Party Wine 。當我飲這支酒時我卻完全被它吸引。

 

金黄酒色下帶焦糖 , 花香 , 雲尼拿 , 乾香草 , 李子 , 橙香等多種香氣 , 好明顯支酒的果味感覺較熟。 入口是柔和軟棉的酒體 , 充滿線條感的果酸 , 酒味核心平順凝聚 , 內容豐富具層次 , 餘韻雖不算長但卻有種令人不斷添飲的衝動。  很少飲到一支咁高質素的西班牙白葡萄酒 , 它有柔美優雅的談吐 , 骨子裡温文雅緻中表現深厚潛勁, 外柔內剛但又表現得不温不火均稱平衡非常吸引。 這支西班牙白葡萄酒質素令人眼前一亮 , 拍得住千元的靚白酒 , 不論鬥初段或耐力都絕不遜色 ,  今天這支酒仍然年青 , 我相信放多 一兩 年會更有層次感。

引用網上資料: 蛻變中的西班牙一文中有少許介紹:

“Ultreia”是前往Santiago的朝聖者所使用的拉丁招呼語,意思是望前走繼續的意思,這也是Raúl當作酒款名稱的用意,它是一系列不同酒款的共同商標名。在Bierzo產區共有三款使用Mencía釀造的紅葡萄酒:“Ultreia de Saint Jacques”之命名是為了紀念朝聖之路。該酒款在一千五百公升的卵型酒槽裡發酵並熟成十二個月,並使用攪桶。香氣芬芳散發花香、覆盆子、石墨是款帶有布根地語氣的葡萄酒。這款葡萄酒是個例外,產量有15000瓶,幾乎是工業生產的產量。是整個西班牙葡萄酒款中擁有極高性價比的其中之一。

同樣有款沒有副標名稱的”Ultreia”(在美國以Vico為商標名稱販售),還有該系列的高階酒款”Ultreia de Valtuille”,則是使用種植於1880年朝向南方的老藤葡萄釀造,首次釀造年份是2005。白葡萄酒“Ultreia La Claudina"使用BierzoGodello葡萄釀造,產量非常稀少。

Raul Perez 的做酒理念很簡單 : 「我總是為一般人釀酒。我的家族總是釀造便宜的葡萄酒,而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我不想為有錢人釀酒。」 – Raúl Pérez

在現今揾錢大過天的世界裡竟然還有如此 良心 酒商用心用行動去為普羅大眾做一些高質素的葡萄酒 , 這才是真正令人敬服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意” 式新概念 , 品牌的體驗 – DolceVita

 f1
這晚出席了一個有趣的品酒活動。 DolceVita不是酒莊或 Wine Maker的名子而是一個由葡萄酒音樂評人朋友 Ronny Lau主理的一個Project或可簡稱為一個品牌。

 

f2

一般初接觸葡萄酒的人都覺得意大利酒很難 , 原因除了是意大利文寫的 Wine Label撓口摻手外 , 那些產區資料更是難記又難讀 , 未讀過葡萄酒課程的一般市民大眾根本睇完個 Label都唔知講乜 , 加上意大利酒一般酸度較高 , 香港人對酸的食物亦有點抗拒 , 所以這令一般市民大眾對意大利酒都有一種敬而遠之的心態。 雖然近幾年一些新派意大利酒做得相當平易近人 , 但對一些未正式上過堂或只想簡簡單單唔想太傷腦筋的一般人 , 對意大利酒始終老鼠拉龜無從入手。

 

f3

DolceVita這個 Project就是針對這班想一親意大利酒又唔知點入手的人。 Ronny Lau與兩位意大利釀酒師 Mario Ercolino  Andrea Bernardini 2011合作並成立 DolceVita這個 Project 由兩意釀酒師跨區去揀選葡萄 , 一個品牌跨越南北 , International Grapes 及意大利葡萄 , Ronny合力 Blend出一些啱香港人或亞洲人口味一系列葡萄酒 , 用一個親和易記的品牌名字, 親民的價錢作為渠道去接觸廣大眾群。

f4

當晚我們試了一白四紅 , 總括來說是果味濃郁豐富 ,Body 適中 ,  甜酸平衡工整 , 單寧柔和舒服 , 雖然有點新派但勝在 Easy Drinking ,  無乜古靈精怪的添加味道 ,  Finish亦足夠 , 以品牌第一代產品來說有此水準已是十分難得 , 以價錢來說頗具競爭性。 當然每件事都有進步空間 , 若要我俾意見我覺得四支酒風格略為新世界 , 對意大利的獨特 Character, 如本土葡萄的比重加多一點則會更好。 又或者品牌能發展到一些出名大區的 Wine Style , 使人更容易明白該區特色也未嘗一件好事。 當然釀酒是一門很艱深的學問或藝術 , 唔係話講得出就能做得到 , 又或者做得到又未必係咁價錢 , 這一切都講求平衡。 Ronny 對意大利酒咁有心得他可能已有長遠發展計劃也不定。

f1

這晚配襯大閘蟹及京菜 , 整體上沒有冲突但可能享調及 Service 方面未算發揮到酒的長處。 我個人覺得這系列酒夾 BBQ 這些煙燻味重 , 略為較鹹的食物 , 並將支酒 Light Chilled 咁配搭效果應會相當出色。  而這係列大部份都是二百蚊左右的價位 , 可說是秋高氣爽啱晒時令的智選” Party Wine

 若要深入了解一個意大利葡萄酒皇國的精彩之處 , 當然要花些精神讀吓書及一步一步學習及了解。 對於較資深的意大利酒飲家 , 他們自有喜嗜取向及追尋之道 , 而 DolceVita 未必會是他們的那杯茶。葡萄酒的樂趣就是不同 Level 層面都有合適的產品照顧須要。

 

Friuli Grave Pinot Grigio IGT Campania ,
2011  ~$120

Irpinia Aglianico DOC Tuscany 2009 ~$190

 f7

Sicilia Rosso IGT 2011 (Syrah, 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190

f8

Aristo Toscana IGT Campania 2009 ~$198

 這支就是 Ronny親自調製的 Baby, 全球發行 9999支每支有獨立編號 , 酒背 Label Ronny親筆簽名 , 都只係買二百蚊真係益街坊兼賣大包!

f9

Taurasi DOCG Campania 2006 ~$480

f10

鵝肝水晶餚肉 ,  冰鎮山癸芥末墨魚鬚 , 花香酒糟清鴨舌 , 手撕咸香走地雞佐芝麻醬

f11

花彫石燒桑拿大白蜆

 f12

大閘蟹

f13

家鄉東坡肉佐燻蛋

f14

松子雞米佐叉子燒餅

f15

片皮鴨

f16

京川酥炸羊腩

f17

小籠包

f18

一口擔擔麵

f19

Local Shops : Sogo & Jusco

Supplier: Kong Hing Industrial Company

info@konghingind.net

 

 

 

良心社企助弱勢 , 平靚酒品最實惠

g1

Wine Group 這個月的酒聚在一間由社企營辦的法國餐廳 – La Parole舉行。 La Parole 環境優雅 , 我們一行十五人餐廳竟願意為我們砌一張檑台咁大的枱 , 供我們坐在一起 , 單以這一點已非很多餐廳願意做的。 外藉年青的 Chef Restaurant Manager 兩人十分 Friendly 與他們傾談不難發覺他們對工作充滿熱誠。

 

g2

這晚整晚的服務及食物質素都十分 , 而更重要的是這餐廳扣除成本開支後會將盈餘捐去 Benji’s Centre 庭恩兒童中心為有語言障礙及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提供專業的言語治療,讓他們積極融入社會。 我覺得這些社企十分值得支持 , 因為營商除了單純賺錢以外 , 能不忘記 “取之社會 , 用之社會” 的道理而肯 去幫助一些一弱勢社群 , 我想若香港多些這類良心企業少些霸權 , 社會將會更有人情味和諧。 http://www.benjiscentre.org.hk/

我們酒局主題是 French Style but Not French Wine , 而我們目標是一些三四百蚊有趣而又平靚正的逸品。

g3

Taltarni Clover Hill Sparkling 2007 ~$4xx

第一支來自澳洲塔斯曼尼亞的氣泡酒 , 由三種香檳葡萄以傳统方法釀製。金黃酒色 , 有如 Perfumed 般的花香 , 奶油 ,麵包 , 果仁香氣。 柔和而活潑的氣泡 , 流暢鮮爽的酸度 , 平衡中包含纖細骨架 , Refreshing 中帶點優雅 , Finish 幼細。 Sparkling 做得真的相當不錯。 若是蒙瓶品試的話 , 我絕對合估是一支法國 Champagne

http://www.klwines.com/detail.asp?sku=1034387

g4

TeMata Cape Crest Sauvignon Blanc 2010 ~$1xx

 這支是一支 Typical Style New Zealand SauvignonBlanc。青菁 , 梨子 , 椰絲 , Passion Fruit 酸度簡明爽朗 , 少許的 Oak 添加了沉穩質感 , 收結帶點礦物感 , 是一支易用的 Food Wine

http://www.temata.co.nz/index.php?Cid=100100&Aid=147

 

aa

Pyramid Valley Vineyards Angel Flower Pinot Noir 2009, NZ ~$4xx

這支 New Zealand Pinot Noir 是我找來的 , 原瓶唞氣小時才俾在坐十多位酒友試。  這是一支 Biodynamic wine , 由於支酒無 Filter過所以酒色較濁 , 一支 2009 的酒看起來有點像老酒。 酒友第一個反應是支酒 勁香勁索”, 那是混合滿山野花香 , 成熟甜美的 Blue Berries 醬果 , 又帶點白胡椒的芳香。 這種香氣表現真的很似澳洲的 Bass Philip 又或是 Burgundy 的名宿 Leroy ……….. 入口是一種下沉性的果味 , 略帶點 Dry () 的果酸 , 如煙灰般的單寧及略帶 Ashy 的微苦餘韻。 其實這支 Pinot Noir Nose 真的俾大家一種 “美麗的幻想” , Palate 卻令大家又回歸現實 , 我不是說它難飲 , 只是它的香氣俾人有一種“美麗的幻想” 這支 Pinot Noir 我前後飲過四次 , 由最初不太喜歡到現在接受了它及開始欣賞 , 我覺得它是一支很有 Potential 的酒 , 它就像一些新產品的 Prototype 它今天仍有些不足但難說它將可能是另一支 Bass Philip , 所以很值得留意。
http://pyramidvalley.co.nz/pages/press

http://pyramidvalley.co.nz/products/angel-flower-pinot-noir-2010

g6

Virage 2007 ~$3xx

 71% Cabernet Franc and 24% Merlot 5% Cabernet Sauvignon

 最初開瓶時頗緊 , 香氣帶着醬果 , Red Plum, Spice , Dark Chocolate Smoky; 入口果味濃郁豐滿 , 果甜中帶着明顯單寧骨架 , Soft Round and Balance ,餘韻是一份石墨加 Dark Chocolate 的微苦。 這支美國酒飲落頗似 Bordeaux右岸的風格 , 只係加洲酒始終要保留一些高酒精感及 Dark Chocolate 元素胎記。

http://www.viragenapavalley.com/ProductDetails.asp?ProductCode=2007_Virage_Red

g7

Pear Valley 2007 Distraction Bordeaux-style Red Blend ~$4xx

60% Cabernet Sauvignon, 20% each Petite Verdot and Cabernet Franc.

另一同樣是來自加州。 紅寶石酒色 , 黑加侖子 , 藍梅 , 煙燻 , 紫蘿蘭 , Dark Chocolate ………. 入口是 Jammy 及帶甜的果味 , 濃郁中帶 punching 的酒精感 ; 風格是 Forward & Balance , 少許甘草及 Dark Chocolate 的微苦餘韻。 這些都是招牌自加州 CS 的風格。

g8

Penfolds Cellar Reserve Viognior 

 這支甜酒在香港市面不容易買到 , 是朋友從澳洲帶回來。 香氣是 Rubbery 中帶些椰子及蘋果芳香 , Body 較輕而支酒不十分甜 , 一切簡簡單單 , 可說是一支 Light Version 的甜酒。

以下是當晚大家所點選的部份菜式 (千萬不要誤會我一個人食咁多)

 

g9

Starter

The scallops in Savory of Pumpkin and Hazelnuts

g11

The French Rabbit Terrine with Herb

g12

The Soup of the Forest with Light Truffle Cream

g13

The Heart of Beef Rib Eye with Potato Mille Feuilles in Financiere Sauce

 g14

Grilled Pork from France A La Plancha with Mashed Vitellotte in Choron Sauce

The Lake Trout Fillet with Grenobloise Garnish

g16

The Vol Au Vent Cinnamon, Pineapple and Aged Rum

The Pear “Belle Helene”

g18

The Candie Box

g19

The Fresh Fruit and Sorbet Bubble in a Glass

g20

The Intense Chocolate Cube

菜式以新鮮食材的鮮味為主斡 , 味道較清淡自然 , 菜色的 presentation很有心思 , 每一細節都令人感到一份 Heart & Passion , 而且用膳之餘亦可幫到弱勢社群真的非常值得推介。

http://www.laparole.com.hk/index.php

 

曲線看神 – Philippe Charlopin-Parizot Marsannay En Monchenevoy 2007

b1

很久很久沒有寫酒評 , 原因不礙乎 。 雖然有時出席飯局都遇到一些好東西 , 但好多時都係來去怱怱未有機會深入了解。 有時做到頭昏腦漲個腦實晒 , 有靚酒都未必有能力集中精神去品嘗 。大家都知我一向很用心去寫我的酒評 , 在寧缺莫濫的原則下只好暫時放下了酒評這環節。 去完旅行回來人總算差飽電 , 終於可以靜下來寫幾篇酒評。

長話短說直入正題。 這支酒是朋友從海外團購回來的 , 價錢不貴好像是大約二三百蚊左右的東西。 酒抵埗後放酒柜內坐移民監個月等佢完全安定才作品試。

Marsannay 這地區大家可能會覺得迫生 , 它其實位於 Cote de Nuits 最北面比 Gevrey Chambertin 還要北的地方。 這地區以出產 Roses 出名 , 以往的出產的Burgundy Red 風格粗獷緊澀 , 水準只算是一般 , 難與 Burgundy眾多名村相提並論 , 所以價錢一向都不貴 但時而勢逆近十年間這地區水準突飛盛進 , 質素直逼 Pre Cru 甚至 Grand Cru , 但價錢依舊所以十分抵飲 ,  今次所試的就是當中的一支精品。

 b2

開瓶時首先嗅到的是玫瑰露酒淹肉的香氣 , 香味堅實而且很有深度。 入口果味濃郁甜味中帶有清爽的果酸 , 濃密的酒體中包含複相當的雜性 , 木桶單寧表現相當節制 平衡得來不會突圍而出 , 初嚐的感覺是一支村級酒竟然有如此的 Structure 真的有點驚訝。  

開瓶 1 – 2 hrs , 酒散發甜美玫瑰花香 , Red & Black Berries, 薄渮 , Asian Spice , 鹹鹹的濕石。 入口時果味平順 , Juicy Acidify 表現充滿活力令人眼前一亮, 口感有點 Dry , 少許酒精感 , 富質感的單寧在在脷上及牙縫中遊走 , 收結帶 Black Chocolate 的微苦味。 這時感覺正正常常像一般 Burgundy 的村級酒 , 帶明顯 Marsannay 粗獷緊澀風格 , 整體來說平易近人工整四正 , 但沒有什麽太搶眼的亮點。

開瓶 4 – 5 hrs , 這段時間果味变淡 , 酸度及單寧元素雙對地變得突出 , 木桶風格明顯 。這段時間表現確實有點硬 , 一般人飲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支酒已 到掟 玩完” , 就此蓋棺定論一支二三百蚊的村級酒係咁表現啦就此了結   其實這是對有質素酒最大的誤解 , 我想指出的是葡萄酒是不停变化的東西 , 尤其是新年份的 Young Wine , 變化波幅更大。 有時會演化出一些自己不太喜歡的元素風格 , 但並不表示支酒就此玩完。   雖然支酒不論在酸度單寧收結上出現出一些  Negative  元素 , 但我同時亦發覺到當中依然保持秩序及 Structure  , 支酒完全未散。  加上餘韻中果酸、果味、複雜性混合得好好在口中良久不散 , 我斷定支酒只是進入另一階段的進化過程這進化過程可以很快亦很可能很慢 , 以自己的經驗這段時間最好 Leave it alone
我就塞返個酒塞將支酒在室温中明天再繼續 , 事實證明我無估錯

開瓶 24 hrs , 這時支酒的果甜味竟然回來, 而且果味柔韌凝固完全沒有鬆馳現像。 酸度變得如絲般平和幼細 , 酒體輕柔 , 果酸木桶單寧三元素和諧地融和合一 , 難得是層次細節分明 ,均稱平衡 , 温柔自然中表現一種個性執着, 餘韻的果酸鮮味及黑朱古力質感在口腔中良久不散。  這時支酒表玩精彩好飲到無朋友 ,  一支村級酒唞氣 24 小時候竟然有如此表現令我無限驚訝。  原本想慢慢嘆埋佢來個結案陳詞 , 但又想試吓支酒耐力可去到多久 , 於是又將剩下的 1/3 放埋一邊。

開瓶 36 hrs , 這時支酒與 24hrs 時表現依然一樣 , 完全沒有什麽走樣及疲態 , 飲落都仲係咁好飲。由此推斷由 24 –36 hrs 這段時間酒的表現是平行發展

開瓶 50 hrs , 嚴格來講支酒只係果味流失了一些 , 果酸及單寧略為明顯一點罷了 。若果我唔出聲倒出來俾大家飲 , 大家都以為這是一支開瓶不久 , 具質素的 Pre Cru , 誓估唔到支酒原來已開瓶 2 天有多。一支村酒玩足兩天有多仍能有如此能耐表現 , 不是超班那會是什麼?

b4

這支 Marsannay 咁勁究竟是何方神聖釀造

WineMaker Philippe Charlopin-Parizot 是 Burgundy 出名的釀酒師 , 他亦是Burgundy 之神 Henri Jayer其中一個徒弟。 Philippe 沿用 Jayer Style 的釀酒方法例如 hard pruning, low low yields, 100% de-stemming, cold pre-ferment maceration, and 100% new oak maturation 所以酒的 Wine Style 頗有 Henri Jayer 的影子。  

很多人都奉 Henri Jayer 為神 , 究竟 Henri Jayer 的酒在 Wine Style 方面是怎樣的呢?  若果有幸一試 , 要用什麼方法去欣賞呢?   我自己飲過的 Henri Jayer 都很有限 , 但我從中摸索到它的一些特點 : 它的果味極之濃郁及濃縮 , 葡萄的果鮮味及酸度保留清新自然 , 木桶風格堅實但不失細膩柔中有剛 ,層次細節分明 , 長時間能 Keep 住一份均稱平衡。  Wine Image 是平靜中能表達一份生命活力及硬朗執着   

大家不要誤會這支 Marsannay 拍得住 Henry Jayer , 但由於釀造理念相同在 Wine Style 上可說是近似的 , 不同的當然是”天地人”中的 “天與地” 因素。  一般人很難有機會飲到 Henri Jayer 但從這支 Marsannay 中可以曲線地了解一吓 Henri Jayer 的 Wine Style 倒是一種不錯的學習 , 甚至是呀 Q 一點的另類享受方法。 當然要分辨這些細節在品酒功力要有一定的基礎 , 知道某種味從何而來 , 除此以外耐性及時間亦是一大關鍵 , 試問若果我無耐性在開瓶 3 – 4小時就收檔 , 又或者在最正斗的一刻飲晒支酒 , 怎會發現之後的精彩之處呢? 

人總是喜歡瞎子摸象 , 急不及待就 Jump to Conclusion , 很多時根本未看清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 單靠感覺就去判決事非對錯。  路遙知馬力 , 日久見人心 , 很多靚酒優勝之處都不在乎頭段霎眼嬌的表現  , 反而是進化後的成果。 好的酒一定經得起時間考驗 , 經不起考驗的反而是人心 !

 

良朋共聚淅江軒 , 平靚精品質素堅

c1

這個月的 Wine Group 酒聚在灣仔淅江軒舉行 , 當晚主題是一些美國酒, 並由資深酒友找來了六支平靚正精品作品試。 美國酒的價錢一向偏貴 , 性價比一般都輸比其他新世界葡萄酒 , 而大家熟識都是一些貴到飛起的名牌酒。 其實加洲亦有些用心做酒而水準不俗的細莊 , 這晚所試的六支酒的質素都十分不錯 , 若以這個價錢來說可列入平靚正選擇。

c2

Schramsberg Blanc de Noir NV

 第一支出場是Blanc de Noirs 釀製的氣酒。 晶瑩的金黄色酒液氣泡做得頗幼細。花香、檸檬皮、青蘋果、果仁、蜜糖、麵包 ; 口感 Creamy , 有不俗的青蘋果及梨子的果味及酸度 , 鮮爽活潑而
Refreshing ,
中段韻味悠長整體感覺很有活力, Pinot Noirs的後勁餘韻延綿不絕 , 真是一支十分出色的 Sparkling

http://www.schramsberg.com/

c3

 Kelleher, Oakville, Napa, Sauvignon Blanc 2009 ~ $2xx

 金黃酒色 , 清爽柔潤的口感及青檸般占酸度, 夾雜成熟桃駁梨及淡淡蜜瓜的清香  , 丁點的甘味 , 鮮爽明快平易近人。

http://www.kelleherwines.com/

c4
Elk Cove, Willamatte Valley, Oregon PN 2009 ~ $4xx

香氣帶點脂粉香 , 少許煙燻車尼子及Mushroom , 入口絕不肥大厚磊 , 果肉均稱有不俗的結構及線條美, 少許 Spice, 美國 Oregon做到有點Chambertin的感覺。

http://www.elkcove.com/about_us.html

c5
Highflyer Centerline Napa Valley Shiraz blend 2007 (5 red grapes) ~$2xx

45% Syrah, 19% Zinfandel, 15% Petite Sirah, 14% Tempranillo, 7% Grenache

深沉近乎紫色的酒色 , 初段黑加侖子 , 香口珠及雲尼那的香氣, 中後期是胡椒 , 甘草 , 朱古力 , 櫻桃 ……….. 香氣多變但較為平面。 由於混合多種葡萄關係所以有如五光十色般的多變果味 , 舒服的柔和單寧 , 少許酒精感作為力度 , 朱古力般的甘味餘韻。 以這價錢能俾到咁多元化的感觀元素 , 算是很不錯了。

http://somerstonwineco.com/assets/client/File/hf_centerline_07_v2.pdf

c6

Howell at the Moon, Howell Mountain 2007  ~ $5xx

 這支純 Cabernet Sauvignon 雖然比支 Highflyer 在果味上少一點变化 , 但在口感上則有更多的酸度、單寧、複雜性、結構。 這支 Howell at the Moon 沒有一般美國酒尢如大隻佬Dwayne Johnson般大件 , 卻像 Tom Cruise 般結實 , 靈巧及有力量。

http://howellatthemoonwine.com/wines.html

c7

Spence, Howell Mountain, Napa, 2007 ~$7xx

同樣是 Howell Mountain 出產的 CabernetSauvignon , 這支比 Howell at the Moon口感幼滑一些有點像 cream brulee , 葡萄 Image 更清晰 , 木桶元素感覺上亦多一點 , 感覺上多些細節及層次。

http://www.spencevineyards.com/the-vineyard.php

Wine Supplier

Prime Cellar Tel: 36908630

info@primecellar.com

當晚浙江軒每一道菜的味道真很有水準 , 尤其是那隻八宝鴨真是食到停唔到口。那個拆骨魚頭粉皮連我這個不喜歡吃魚頭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蘿卜

 

c9
醉雞

c10

浙頭

c11
肴肉

c12
燻魚

c13

素鵝

 

c14
甜豆河蝦仁

 c15

崧子雞米窩巴卷

c16
椒鹽八寶鴨

上湯蒜子菜苗

c18
拆骨魚頭粉皮

c19

小籠包

 c20

南瓜八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