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 Last day 我們選了未去過的 Srah Srang皇家浴池去影日出 , 我們去到才知那個地方裝修 。
這天的日出亦無乜特別 , 我就 Causal 影幾張就諗住收檔 ………..
點知最尾有個村民落水收魚網 , 咁又可以影幾張。
在吳哥窟最尾一站是Prasat Bakong 巴孔廟 ,
老實講行咗咁多古蹟影咗咁多日都有啲攰了 , 加上巴孔廟亦沒有什麼太特別 , 光影又無乜 , 所以隨便影幾張就算。
在巴孔廟外圍的湖上有工人清理湖底的水草 , 整個環境幾有吳川 Feel , 幾有感覺。
我又四週遊走俾我見到班小朋友在跳橡筋繩。
哈哈 , 又有嘢影了。 這絕非擺拍 , 而我亦唔識與他們溝通 , 我只踎在一旁睇住佢哋玩 , 啱位就影。
影這類瞬間連動是否一定要頂級機 , 對焦快一秒十張連拍才影到呢? 我覺得未必 , 基本上中級機一秒二三張連拍就可影到 。 我會將相機 Set 去AF-C , 鏡頭焦段以常用的 24-70mm 用慣用熟 Cover 到整個畫面 , 對準小朋友玩的範圍然後擺定部機一個位置 。 我不會看著 View Finder 對焦 , 因為用 View Finder 對焦會慢 , (尤其那些無返相機) 我雙眼離開相機 View Finder而只會觀察整個運動節奏 , 等小朋友起跳那一刻才按快門。 我不會一按不放連拍數張而每次只是拍一張甚至兩張 , 而我往往可以捕捉到運動的高峰點。 這方法是台灣 Alex Liu 劉純興老師所教的盲拍。 當你學識用這方法 , 你的運動感覺會更敏銳 , 成功率及信心亦會更高。
最後一日唔想咁辛苦濕晒身咁上機 , 所以大隊決定早上1100影完就回酒店沖涼換衫兼執行李 , 1300 hr check out 去 lunch , 之後回酒店自由活動 , 到咁上下就出機場。
整個旅程有靚日出 , Super Moon月落 , 雙彩虹 , 天空之鏡 , 人景交融 , 有Feel光影 , 人物小品 , 畫意…………. 基本上已算豐收。
小貼士:
整個大吳哥地區遺蹟的門票是採護照制 (Pass),吳哥門票三日券:US$40、一週券(7日)門票:US$60、一日券門票:US$20。門票有效期限內可以任意進出古蹟區不需要付費;購買門票時售票口會幫你照相,門票上會有吳哥窟風景及你的大頭照在上面,各大古蹟出入口有工作人員會抽看。 可以唔帶 passport 但都要帶這 Pass。
吳哥窟的九月天氣非常有趣 , 清晨天清氣爽 , 一出太陽就好鬼熱 , 下午或黃昏多數有大雨或雷雨。 雨一落就好似倒水咁大 , 而當地道路排水系統認真麻麻 , 一落雨就一定水浸。 所以拍攝器材要預計落雨防水這個因素 , 傘、斗逢、膠袋未必要樣樣 ”跟身”但起碼至少一件要 “近身” 。
器材搞掂咁人呢? 天氣咁熱基本上一出外影就會大汗淋漓渾身濕透 , 一日換三幾套衫好平常。 經常換衫是一個問題 , 衫最好選一些快乾的衣服。 另外每天若不用搬酒店 , 你就可以有時間洗衫晾衫 , 否則就要帶多三、四倍的衫量。
流汗一天半天不是問題 , 但連續多天不斷流汗不單須要補充水份 , 更要補充電解質 , 否則你會很易疲倦 , 頭痛 , 甚至肌肉抽筋及中暑。
吳哥窟不是鬧市 Wifi 網絡認真麻麻 , 我租用了 X訊的Pocket Wifi 大部份地方都只有 2G (訊號接收不良) , 尤其在景區更是 No signal , 只有近市區地方有 3G。 若在景區內靠 Wifi 來 Google Map定位揾路肯定 “食蕉” 。 有團友在機埸買當地的 Data Card US$5 for 5G, US$10 for 10G 似乎唔錯 , 大家不妨考慮。
吳哥窟的景點建築物大多都很相似 , 而且地方名亦不容易記 , 有時影完啲相都唔知邊度打邊度。 若網絡好的話可用電話打咭作記錄 , 否則不妨用 GPS Logger定位做個記錄 , 我今次都用這方法去記下所有拍攝點的坐標位置 , 起碼同人講都知道邊度打邊度。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