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年最期待的日子就是 “酒神的盛宴” 。 今次所品嘗的不單是經典靚年份名酒 , 有幾支更是世間少有的傳奇及絶版之酒 , 一生人能夠遇上簡直係三生有幸 , 真係要感恩。

Champagne Billecart Salmon Blanc De Blancs 1983 Magnum
開瓶時支檳已經無晒氣 , 金黃酒色清澈而明亮。 蜜糖的甜香 , 酒體、氣泡、果味、Complex、果酸發展成一份特別的 Texture , 明亮而有活力的果酸 , 絶佳的平衡性 , 它展示出成熟 Chardonnay 的美態。 這支檳已達頂峰 , 要盡快飲用不宣久留。
曾有酒友問香檳不是趁年青有氣時最佳飲用 , 為何要 Aged 到無晒氣才飲?
其實市面上 98% 的香檳都建議趁新鮮飲用 , 其餘的 2% 值得陳年香檳多數是有名氣及極高質素的類型。 質素好的香檳氣泡會因陳年而衰減到尾變成一支 Still Wine , 但另一方面香檳本身的元素會發展成特有的 Complexity 及層次感 , 它保持了香檳的纖巧輕盈 , 没有成熟白葡萄酒那份濃郁厚重所以是另一番風味。 為發揮特性品嚐成熟香檳 , 一般會用白酒杯及不會雪得太凍。
葡萄酒是有变化的東西 , 正正因為這點不可預測性加上飲舊酒的潛在風險 , 添上了一份好奇、求知與期望。 每次飲到一支 Good Condition 的舊年份酒都會突破自己對葡萄酒 Aging 潛力的認知 , 擴濶眼界及經驗 , 這些品酒經驗值絶對是珍貴的。

Louis Roederer Champagne Cristal Millesime Brut 1975
第二支是被喻為“長青不老” 的香檳 Cristal , 究竟一支 46 年的長青香檳會是何模樣?
琥珀金酒色 , 除了蜜糖、Caramel 之外還帶丁點 Roasted Almond 及橙皮香氣。 果與酸優美结合 , 口感豐盈而有活力 , 果韻依稀覺得是熟李、果仁、蜜糖 , 酒味凝聚结構綿密 。 雖然支檳已完全熟成 “青春不再” , 但其沉穩優雅韻味亦是另一角度的享受。

Bouchard Père & Fils Domaines du Chateau de Beaune Montrachet Grand Cru 1989
這是被喻為 Bouchard 最靚的一支白葡萄酒 。
芝士、煙肉、Stone Fruit、梨、桃 , 非常華麗的香氣。 口感圓潤结構宏大深層 , 檸檬果酸及礦物感穿透而出 , Well Balance 的酒味曲線 , Fine Acidity 在齒間生津滲出 , 内容平衡餘韻悠長 , 柔中帶剛而不失精緻 , 一支你不舍得大啖飲的葡萄酒。 不愧為 1989 年中必飲的年份佳釀。

Haegelen Jayer Clos De Vougeot Grand Cru VV 1989
進入當晚的蒙瓶品試環節: 非常深的暗红 Burgundy 酒色 , 香氣非常複雜 , 石墨、蘑菇、玫瑰、梅子 ; 酒體有少少超濃縮 , 內斂深沉 , 香氣相同的韻味在口腔内呈現 。 單寧、酒酸、礦物感不依章法的浮現 , 難以形容的複雜性衝擊味蕾 , 意態千轉又意猶未盡回甘不絶 。 支酒表現年青可說是剛步入適飲期 。 它的超濃縮的感覺相當特別 , 就像一匹野性難馴的名種駿馬 , 不容易明白及駕御 , 要長時間細心細味的一支極品级佳釀。
能有上述表現的酒當然絶不簡單 , 開估時看到酒標最搶眼的就是 Jayer 。 Haegelen Jayer 是“勃艮第之神”Henri Jayer 的侄女。 酒莊主要的葡萄園都來源於 Jayer 家族 , 而 Haegelen Jayer 沿用了 Henri Jayer 的釀酒工藝 , 葡萄是 Clos De Vougeot 的老樹葡萄 , 集合咁多頂尖因素 , 難怪支酒有如此出色表現。 但可惜的是由於 Haegelen Jayer 子女中無人有心繼承家業 , 莊主金盆洗手宣告退休 , 2009 年成爲了酒莊最後的絕響。 世事無絶對 , 就算有咁頂尖因素都不可在酒壇揚名立萬 , 而像流星一樣消逝 , 這支酒是充滿傳奇的絕版神品。
酒莊的傳奇故事:
https://www.twblogs.net/a/5cf0e30cbd9eee08f5f2468c

Charles Noellat Romanee St Vivant 1937
酒色混濁磚色邊一派老酒特色 , 香味帶發漿果、焦糖、午餐肉、皮革、甘草芳香。入口酒體柔和 , 擴散性的表述 , 成熟中混着一些細緻韻味 , 似虛而實的單寧質感 , 豐富深沉的內容變化 , 结合了古樸、雍容、精緻的氣度。 以這全頻俱佳的工整表現絶對是偉大年份的特質 , 年份推斷為 37, 45, 61 ; 開估是 Charles Noellat Romanee St Vivant 1937。
Charles Noellat 是 Burgundy 之神 Henri Jayer 的啓蒙老師 , 而 Leroy 的 傳奇 Lalou Bize-Leroy 在 88 年買下 Charles Noellat 的部份葡萄園 , 可見這片土地的不平凡。 記錄中這是飲過的第四支亦是年份最舊的一支但卻是 Condition 最正的一支 。
數一數自己原來已經飲過三四支 。
Charles Harles Noellat Romanee St Viviant 1979 – 萬劍歸宗
Charles Noellat Richbourg 1971
Charles Noellat Clos de Rouge 1969

F Chauvenet Echezeaux 1978
柔和花香 , 入口感覺上比之前兩支年青 , 酒味高濃度而绵密柔和 , 结構細密複雜 , 內涵豐富均稱 , 礦物感充滿口腔 。 這支酒濃郁深沉 , 摸不着看不透 , 但以質素而言絶不失禮 , 只是當晚粒粒巨星下只嘆生不逢時令梟雄低首 。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1945 – 自由的意志
這支酒是一個傳奇 , 所以獨立成篇。

Leroy Vosne Romanee 2004
作為當晚壓軸的一支當然絶非泛泛 , 環觀當晚唯獨只欠 Leroy 或 DRC 未見出場。
香氣略淡隱約嗅到士多啤梨 , 紫蘿蘭、泥土及少許肉味。 入口幼滑如絲如錦 , 元素均稱平衡 , 細絲般的果酸忽遠忽近般呈現 , 雖然支酒好好飲 , 但感覺上有點似實還虛 , 有點漫不經心 , 它的酸度更像如汝细訴帶一份傷感。 支酒好 Young 以它的鮮爽活力表現而言不可能超過廿年 , 總覺得支酒很熟口面 , 尤其是内裡一份悲傷感覺 ………………. 我心中浮起這一支 “神之悲殤– DOMAINE LEROY BOURGOGNE 2004 , 但這支較 Bourgpgne 更 Focus , 並非混合多種葡萄那種大集滙, 心諗冇可能以一支 BOURGOGNE 作壓軸咁好玩?
開估時竟是 Leroy Vosne Romanee 2004 , 真係唔知世間竟有這一支 VR 的存在 , 難怪是如此相熟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