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葡萄酒品飲者的生命動力法 35 問 – Antoine Lepetit de La Bigne

001

這是一篇有關如何品嘗 Biodynamic Wine 的分享 …………….

不知是否潮流使然還是個人口味的轉變 , 這幾年來接觸及品評了不少Biodynamic 葡萄酒。 自己明顯覺得 Biodynamic Wine 與傳统慣行農法的葡萄酒雙比 Biodynamic Wines 雖然敏感脆弱 , 但在內容表現、生命力、變化上確實有其特别之處。 當自己用文字去將這些內容表現、生命力、變化的描述時 ,有時感覺很天馬行空 , 連自己也感到迷惑及懷疑自己的感覺 ………………

自己對 Biodynamic 農法這類近乎葡萄園風水學及非標準化的耕作農法 , 確實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最近看了一本名為“ 寫給葡萄酒品飲者的生命動力法35問 – Antoine Lepetit de La Bigne “  書中講述了一些品飲者對生物動力法葡萄酒的 FAQs。  由種植、葡萄園管理、釀酒法、品飲、歴史及哲學背景也有包含在內。 而作為飮家 , 當然對書中的一個 Chapter “如何品飲生物動力法葡萄酒?”  最感興趣。  出奇的是書中所提到的品酒心態、長時間品酒法、生物動力法葡萄酒的特色、對酒感覺的描述…………. 更是吻合我長久以來的一慣做法 , 因而對我產生很大共鳴及鼓舞。  我特別節錄了原文一些重點與大家分享 , 亦為自己的品酒修練作一個記錄:

葡萄酒就是我們的品味導師 : 它除了教導我們專注內在 , 也解放我們的精神 , 啟蒙我們的知慧 – Paul Claudel

  • 生命力的反例就是標準化。Biodynamic 的酒每次品嘗經驗都是獨一無二 , 品酒人與酒之間形成一種特殊關係。

  • 在 “標準化視野”下 , 每種酒都以同樣的方法分析與描述。 這種方法屬於左腦的领惑。 此领惑的品酒專家 , 會宣稱某款酒就應具有哪些風味 , 並將酒分門別類 , 並以百分制進行量化評分。 對於標準化、經過現代釀酒學修正以獲取酒評高分的葡萄酒而言 , 葡萄酒可能同時被 [木乃伊化] 。以上看待酒的方式顯得很自然 , 但同樣的方法卻不適用於生命動力法葡萄酒。 “生命性視野” 者 , 則屬於右腦的领域。此领域特別著重葡萄酒的獨特個性 , 以及品酒人與當下的關係。若遠離通則性與簡化的標準 , 此時”真理” 是相對、豐富且主觀的 , 因為此時”真理” 全然建立在品酒的個人感知上。 “生命性視野” 的觀點教導我們在品評葡萄酒時 , 可以少些理性 , 多留些空間給感覺本身。 當然最理想的狀態是品酒人可以左右開弓 , 左右腦並用。

  • 將多數人的品酒意見滙集後 , 可得出生物動力法葡萄酒具較多的礦物味與較好的酸度品質结構。酸度不僅指量 , 也指酸度品質 : 這屬於較成熟的酸度 , 而非青生酸味。這些品質差異無化由化學分析測知。

  • 除了吸收自土壤的礦物質風味外 , 品酒人對生物動力法葡萄酒的描述用語還包括 : 深度、修長感、扎實感、綿長度、複雜度與纯淨感。

  • 品嘗生物動力法葡萄酒時 , 初入嘴筆者可以感應到酒在腦海中形成的整體形象。 藉此筆者幾乎可以確定哪些是生物動力法葡萄酒。然而 , 之後每當筆者試以嚴謹的品酒方法分析不同香氣结構 , 以判斷此酒釀自何種農法時 , 筆者便開始茫然 , 且一半都猜錯。 结論是在感官品嘗上 , 生物動力法葡萄酒常具有慣行農法葡萄酒所沒有的特質 , 因此幫我們在品酒上開拓了嶄新且令人興奮的層面。

  • 在這個追求完美而不介意作假的社會風氣下 , 飮用葡萄酒你所追求的真正樂趣是什麽? 是找一款幾近完美、毫無瑕疵的葡萄酒? 或是相反地 , 尋找在不完美的外表下可能潛藏著美麗的邂逅? 又或是否 , 真正的樂趣來自遇見一款真實無偽的葡萄酒?

  • 在品評生命動力葡萄酒時 , 首先須創造理想的品酒環境 , 讓酒的風味可以完好展現。時間是個重要因素 , 必須花時間細嘗。 筆者不喜歡用醒酒器 , 這種處理有時對酒過於猛烈 , 尤其對老熟的酒。筆者建議在一開瓶就先試 , 接著將酒放在酒窖溫度裡一段時間 , 過三十分鍾到三小時後再回來試。

  • 有生命力的葡萄酒必須呼吸 , 風味才能重新聚焦 , 才能見識到這瓶酒的最佳表現。品酒人則须放輕鬆 , 準備充足的品酒時間 , 不要感受到外來的壓力 , 朋友間的品酒聚會理應如此進行。

  • 然而在短時間內須品嘗大量酒款進行 Blind Tasting 的職業品酒會裡 , 以標準化的品酒大概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而品試者將品酒的感覺濃缩成為數字。 如此的評比未免太粗蠻!  尤其不適合生物動力法葡萄酒。 筆者認為以 Blind Tasting 品評方式去評定葡萄酒的評分觀念是大錯特錯。 試想要求不同葡萄酒在同時間處於相同的發展階段 , 這實在是"强酒所難"。 而消費者對有知名度的酒款的要求更高 , 所以品評應以更嚴謹的態度進行。 Blind Tasting 唯一好處是對酒風味本身的探索 , 亦是一項自我內省的過程。

  • 現代的酒杯常以符合釀酒學的原則製作 , 其主要的强項是在香氣的分析 , 對話的目標主要是我們的左腦。相對地老式的水晶杯甚至是以貴金屬製成的試酒碟 , 卻强化了人與葡萄酒之間的微炒連结。

  • 如同其他形式的藝術 , 品嘗葡萄酒可讓我們脫離現實羈絆。它還是文化的泉源 , 品酒教會我們分辨與承擔判斷 , 並讓我們與大自然和解 – Max Leglise

  • 具有生命力的酒款或是生命動力葡萄酒 , 允許我們再度實踐以上所說的品酒經驗。 品飮者務必要以全身感受。我們所學習到的品酒技巧 , 是以五官感知清楚且容易分析的資訊。譬如透過視覺我們可以知道酒色 , 透過觸感可以感覺濃稠度或是單寧的質地 , 經過味覺可以探知酸度、苦味、甜或鹹味。只有嗅覺有時難以分析。但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探索 , 感知這款酒在身體其他部份所帶來的感受。如此 , 我們可能會覺得某款酒會竄上頭 , 或相反地沉至腹部的深處 , 或甚至在背脊上帶來一陣涼意。有些酒喝來身體會感到輕飄飄地 ; 有些酒卻令身體感到沉重 , 雙腳如樹根被深扎土裡。 若再往更整體性的體驗衍生 , 與感官分析不一定相關的影像也可能滲入腦海。例如希臘夏季海島上的炙烈午陽 , 秋季早晨的林中漫步 …………….. 這些影像闡釋了未經理性化思考的整體而複雜的感知。對筆者而言才是 Max Leglise 那段話的真正涵意 , 唯有如此品酒才能真正邁入藝術的殿堂。

  • 果日 – 果日的酒質通常有不錯的表現 , 香氣開放 , 口中的和諧度也佳。

    根日 – 通常較不利 , 酒質的表現會退縮 , 香氣顯得閉鎖 , 鼻息較不明顯。只有架構比較鮮明 , 對於架構良好且具風土特性及礦物風味的葡萄酒 , 根日品酒有其優點。

    花日 – 花日的葡萄酒通常都表現良好 , 氣息比果日更開放 , 香氣雖然更為鮮明 , 但酒精感及揮發酸也同時被擴大 , 尤其對强勁豐厚、濃郁的甜酒或曾在橡木桶經過長期培養的酒 , 花日並非最佳品酒日。

    葉日 – 葉日通常不利於品嘗葡萄酒 (甚至應完全避免) 因只突顯了酒中氣味與架構中較不令人愉悅的面向。不太優雅的植蔬性鼻息之外 , 酸度也較尖酸成熟度欠佳。對於强勁但欠缺酸度的葡萄酒 , 葉日會帶來苦韻 , 若是紅酒能會有單寧硬澀之感。

    上述月亮所帶來的四種日子影響通常維持二至三天 , 而後兩天的影響力會較大。與其辨別某日是飲酒的好日與壞日 , 不如留心各種元素間的微妙互動。亦是一名偉大侍酒師的侍酒藝術之所在。 例如 Puligny-Montrachet 產區為例 , 2006年酒質强勁、飽滿、個性外顯、酸度不高 , 在根日飲用其實相當好。 相反臨在花日則建議飲用 2007 這個寒涼年份 , 具有良好張力及可口的礦物風味 , 而年輕時稍微較封閉的年份 , 作取長補短的活用。

很多我的長期讀者都說我寫的酒評與别不同 , 在講求效率及速食的文化風潮下 , 要堅持這種花時間、花心機的寫法真的只有 “傻人" 才會做。 You are right!  由十年前我寫的第一篇品酒筆記 – 馴悍記至今我也堅持這種手法 , 我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會這樣做 , 只是一直單纯地去做。 直至看到這本書後 , 才知道自己一直堅持的 , 可以歸宗納派為 “生命動力品酒法”  ,   作為一個"孤獨"的葡萄酒愛嗜者 , 你話幾咁 “ Hi Hi” 呢!

對「寫給葡萄酒品飲者的生命動力法 35 問 – Antoine Lepetit de La Bigne」的一則回應

  1. AM Sir, 對於呢點 ‘相對地老式的水晶杯甚至是以貴金屬製成的試酒碟 , 卻强化了人與葡萄酒之間的微炒連结’ 期待你喺下一回證實下。聖誕快樂

    • 這段說話要明白上文下理地理解。 筆者認為現代的酒杯常以符合釀酒學的原則製作 , 其主要的强項是在香氣的分析。 我們在品酒時會被視覺及嗅覺以先入為主地將酒進行評選 , 而大大忽略了葡萄酒在味覺、感覺、變化中褞藏的龐大訊息 , 亦懶於費神去對風味的探索。

      這與早幾十年前 , 一種以地理感官式的品酒法 , 飲家以老式的水晶杯甚至是以貴金屬製成的試酒碟 , 將香氣放在次要 , 主力品嘗酒質如複雜度、礦物感、均衡感、和諧感 ……………這兩種品酒取向在 “比重” 上的不同。

      筆者亦建議以 “完全盲飲” 即全黑暗環境或朦眼下品試 , 你會發現視覺對我們大腦的强大影響力 , 撇除了視覺這樣我們才能用心去真正品嘗酒中的訊息 , 强化了人與葡萄酒之間的微炒連结。

      你若留意我近幾年的酒評 , 對酒味變化的描述篇幅比香味及色澤的描述的比例 , 就會明白筆者所指的是什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