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無銀三百兩 – Guangdong-Conti 2010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早一兩個月前在網上看到—支非常搞鬼的酒 – Guangdong-Conti 。 Label 設計字體色澤抄足 DRC Romanee-Conti , 有晒年份 2010 有晒簽名 , 有埋编號而且還要永遠都是 Lucky No. 01818。

 檔案 26-6-2017 13 40 22

至於 Back Label 則用英文法文雙語寫介紹此酒來自 Chateau De Pommard , Label文字內容講咗等於無講 , 更出現 Food Pairing 建議 , 而左下角寫明是 Not for Sale……………

我相信稍有葡萄酒經驗的人都知道此酒擺到明是 ”此地無銀三百兩” ,  用語言偽術可説成向 DRC Romanee-Conti 致敬之作。 當日大家在網上看過只當笑料一則 , 討論一番就不了了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豈料在一個 “高手” 聚會中席上竟然遇上 Guangdong-Conti 的真身 , 真的可説是挑機搞局之最!  而當相片一擺上 FB 群眾反應異常熱烈 , 個個都想知支酒如何 ?? 反而無人關心一眾 “白老鼠" 們的安危……………

擺明是做假 , 你敢試嗎? 假若有一天你大老闆揾這支咁嘢來招呼你 , 又或者朕賜你毒酒 , 你可以選揀抗命嗎?

常言道 “我不入地獄 , 誰入地獄 ?"  反正有咩事路上都有伴不愁寂寞 。    開酒刀一亮 , 三兩下手勢酒 Cork 應聲而下 。高手一嗅 ,  嘴角出現了一陣令人費解的陰濕笑容!

如是者原瓶唞氣 2小時落杯 ……………..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看一看酒色通透明亮 , 酒腳自然 , 嗅一嗅玫瑰花、熟果幽香輕滲 , 入口沒有見血封喉 , 內容出奇地有板有眼 , 順喉舒服 , 甚至可說是有點驚喜。 正所謂 “製酒無人見 , 存心有 Q 知"  我不想詳細描述 , 為的是想避免大家的好奇心 , 助長這類 “偽術"文化  , 我只能説我眼前這一支是 Burgundy 而 這一支酒 飮唔死人。

一眾高手試完後你眼望我眼 , 察顏辨色 , 看的不是高手對支酒的個人評語 , 而是看誰會首先出現中毒徵狀 , 又或者誰先口吐白沫應聲倒下…………….. 可惜這一切都沒有出現 , 反而大家心知肚明地相視大笑。 我相信製造者做這酒的目的也是想看 ”眾人表情變化及面色反應” 這一幕眾生相。

偽做酒有一共通點就是支酒非常 Easy Approach  (基本上預你即開即飮) , 換句話說唔會有新年份應正常出現的生硬感 , 舊年份應出現醞藏香氣及融滙和諧感。 當然你要辨別一支酒真與假 , 不能單靠飮一兩杯就可以 ,畢竟經驗話我知要”溝”一支”呃到人” 高質的 Burgundy 真的十分容易。  但不論你偽做的技巧多高 , 葡萄酒的生命力及變化頻率是偽做不來的 , 只要將支 “偽術品" 作長時間品試 , 你會發覺它是無乜變化的。 這就好像沒有靈魂的人一樣 , 就算點靚都只是一個軀殼 。

對於這支"偽術品" 酒坊間流傳一個故事 :   國內有一財雄勢大的大戶 , 不惜一擲千金要飮最貴最靚的葡萄酒 , 可惜千金買來的卻是一批假酒。  大戶事後知道自己做了羊牯 , 為咗爭返啖氣將計就計 , 反正老子有的是錢 , 有錢就可以任性 , 於是索性做一個擺明玩嘢的 Label , 而用一些非常堅抽質素的酒來做餡 , 擺到明玩你又如何?

這故事的真假就像這支酒一樣不必深究 , 反正認真你就輸了。今次經驗可說是 “馮京遇上馬涼” , 為我們幾個高手酒友茶餘飯後加添一段經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