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底藏花 – Clos Puy Arnaud Cuvee Pervenche 2015

長久以來大家印像中 Bordeaux 不論左岸右岸都忠誠地追隨 Robert Parker 的路線以釀製超濃郁、豐滿澎湃、强勁木桶及要陳年幾十年的長熟型的風格為主道 , 亦因為長熟型的 Bordueax 在年輕時飮用確實俾人一種拒人於千里及難以親近的感覺 , 但這一切是否真的代表了全部呢?  究竟有沒有例外呢?  其實葡萄酒世界中每天都不斷有新東西出現 , 亦有很多有誠意的 Wine Makers 憑新的手法及理念去釀酒 , 只是這些有誠意的好東西不易被發掘。

_5140474

最近有酒友推介我一支 Bordeaux  2015 的新酒 ,Clos Puy Arnaud 在 Saint Emilion 區的東面 , 嚴格來說只能是 AOC, 查看酒莊資料此酒莊强調 “Terroir” 特性而在 Limestone 土釀下實行 Organic Biodynamic 耕種、Natural Yeast、陶瓷桶發酵而非用木桶發酵 ………….  我很好奇 Bordeaux 酒莊竟放棄木桶發酵而改用這種 “自然派”的處理手法 究竟酒莊為何有老本唔食有錢唔賺而釀造這一支咁嘅酒?  若果單單只為開拓大眾化市場根本無需搞咁多嘢 Wine Maker 究竟想做些什麽呢?   一連串疑問只能在酒中去尋找答案。

開瓶 1小時 , 紫红色的酒液散發紫羅蘭、藍莓的成熟果香。  第一個印象支酒很 Fruity 而且非常易入口 , 起碼不像 Bordeaux Young Wine 那種厚重單寧令你成口硬晒的感覺 , 但它的 Fruity又不像新世界酒那種單純 Sell 澎湃果味缺乏變化深度的風格 2015 年的新酒可以咁”親民” 已是個異數。

開瓶 2 – 4小時 , 酒精感慢慢散去 , 果味解封後酒香更加芳香濃郁 , 亦開始看到它的深度。 它濃郁果味中呈現絲般幼細層次的酸度 , 酒體 Silky 柔軟高密度當中夾著Chewy 有質感的皮單寧 , 果韻悠長前後均稱平衡  , 這展示了一支 Delicate & Beautiful Wine 的格局。

開瓶 4 – 6小時 , 這一段支酒越開越靚。 果味、果酸、皮單寧優雅地溶滙 , 而且像風一樣一浸浸地自然流露出來 早前所描述的層次細節更加明顯 , 那種在口腔內的豐富味覺變化及柔和感確是一種享受。 若果只想飮 Easy Drinking 的 Bordeaux 我覺得這一段應該得到滿足。   這支酒的內涵很深而且像有生命般不停地變化 , 而且現階段根本未見真身” , 好想摸清支酒的底褞 , 一於改變策略將酒塞回並放雪柜來個馬拉松式品試。

開瓶 14 小時 , 支酒正在奇妙地變化中 , 酒開始出現 “自然派” 的特性 , 這種帶著   “曖昧"的轉變過程又是另一種迷人美態。

開瓶 24-30小時 , 這時酒香輕柔地散發著花香。 早一天前的濃郁強勁已然消散 , 有少少似飲著德國 “自然派” Pinot Noir 那份清純甜美的果味 , 酒味 Pure而自然 , 果與酸相互交織像華爾姿般優雅地共舞 , Ashy 般的皮單寧在脷上滑動 , 幽幽果韻及礦物感在喉底深處迴轉不散……….. 這種感覺非常 Enjoyable  它的節奏、鋪排與自然派的 Burgundy 實體不同但形神近似 。 而這種自然派表述用在 Merlot, Cabernet Franc  二種葡萄上又是一種美態 。 酒在這段時間所展示的正是酒莊强調 “Terroir”Organic Biodynamic 耕種、Natural Yeast、陶瓷桶發酵這些特性 , 亦是酒的精髓所在。以我個人來說我最喜歡這一段 。

 _5140464

試完支酒我會用 化繁為簡、葉底藏花去形容此酒 , 我覺得 Wine Maker 是想用一個手段將某些好東西下放 令大家感受。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咁做很易 , 當中的分寸拿捏若非出自高手或絲毫失誤 , 效果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 這就是化繁為簡

至於葉底藏花的寓意我就引用 一代宗師中宮二與葉問切磋後,宮二在於葉問獨處的時候對葉問說了一段話:“給你看六十四手,是讓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希望你可以舉一反三。為什麼要說“舉一反三”,其實是想告訴葉問,六十四手,我還留了一手——葉底藏花,想知道,就來找我吧…………………. “

我相信很多人只會覺得這只是一支 Early Drinkable Bordeaux , 加上價錢    親民根本不會花心思時間去追尋內裡 , 更未必能看得出 Wine Maker 暗裡留了一手 葉底藏花 的含蓄及高妙。  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 , 若你酒底功力夠又肯花時間耐性去探究 , 就會找到它精髓及深層美態 , 更能感受到釀造者那份高藝及誠意之所在 , 你會越飲越喜歡 , 甚至領略到它內裡之韻味深不可測。

這支酒有幾種飲法 , 閣下是想葉面看她還是 葉底尋花?

  • 若想葉面看她" 的只須將支酒 Light Chilled Decant 2 – 3 hrs 應該會好滿意。

  • 若想感受”葉底藏花” 那份帶著少少 “曖的變化可以將酒 Decant 6 – 8 hrs , 飲前少少 Light Chilled 再用大杯慢慢感受品嘗。

  • 若不問過程只看结果的 , 就將一半落 Decanter 飲第一、二個變化 , 另一半放雪柜第二天才慢慢飲吧。

補充一點 : 這支酒是 Biodynamic 會 “暈酒浪" , 若果國外返貨最好 “坐" 返最少兩星期才飲用。

酒莊資料:

http://clospuyarnaud.com/en/

http://clospuyarnaud.com/wp-content/uploads/2016/10/Fiche-technique-PPA-2015-UK.pdf

對「葉底藏花 – Clos Puy Arnaud Cuvee Pervenche 2015」的一則回應

  1. AM Sir, 依你经验Parker之前既啲Bordeaux系咪都属超浓郁,不已早饮咧?咁呢支新颖Bordeaux又会不会颠覆Bordeaux一向畀人既印象咧?就如Musar,Quintet虽有Bordeaux神韵但饮落就知并不出自Bordeaux。Biodynamic/Natural风席卷wine industry。你认为系返璞归真定系越描越模糊呢?**纯属交流吓

    • 葡萄酒若簡單來看是一種生活文化 , 但宏觀來看是一個潮流及龐大商品市場。 無可否認 Robert Parker 的口味及評分對市場有很大影嚮力及主導性 , 市場有Demand 就自然有 Supply , 所以 Bordeaux 酒莊因應這個潮流去做酒增加收入是無可厚非的。 從來消費者都是聰明的 , 他們會在潮流中學習 , 在市場中尋找自己的獵物 , 正所謂百貨應百客就是這個意思。

      我不會說 Bordeaux 的超濃郁及重單寧是錯 , 因為這些酒由造酒一刻開始就擺明是要Aged一段時間才好飮 , 你早去飮覺得唔好飮 ”是飮法錯不是支酒錯”。 Bordeaux 都有一些 AOC及平價酒可以 Early Drinkable , 不過好唔好飲又是另一回事。

      這支葉底藏花之所以特別 , 是在釀酒過程中無用傳统木桶發酵方法 , 所以支酒沒有像 Bordeaux 酒般以單寧作為酒的骨幹亦唔會超硬難飲 , 這是 Wine Maker在做酒時以好飮而又可Early Drinkable的原意及方法去做這支酒 。 假若我將支酒擺二三十年才話支酒唔好飲亦是”是飮法錯不是支酒錯”。 它未必想顛覆Bordeaux一向畀人既印象 , Musar,Quintet 其實都一樣 , 它們只想提供多一個選擇俾消費者。

      早十幾二十年前潮流時興在葡萄田落除草劑 , 但經一段長時間後發覺這對土地產生了不可逆轉的污染 。 現今潮流厭棄農藥 , 主張回歸自然有機健康 , 所以有 Organic , Biodynamic, 你可以話這是個潮流。 當然不排除有掛羊頭買狗肉的假Organic及 Biodynamic , 但這些呃唔到經驗飲家。 我本身喜歡飮舊酒 , 個人經驗 Organic , Biodynamic是正道 , 而酒中所表現的 Clean & Pure自然感貼近舊酒中的舒服自然感覺。

  2. 引用通告: 夢裡踏雪幾回 – 2015 La Petite Pervenche, Clos Puy Arnaud, Castillon-Cotes de Bordeaux | AM 的品味人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