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的聖物 2017 – 重遇聖物

每逢五月及十二月也是酒神的聚會。

這日長老原本預備了這三支好嘢 , 但很可惜三支酒開出來發覺 Condition 唔係咁好 , 長老隨即換了另外三支。  我自己品嘗過發覺三支並非變 Corked 或 變醋 , 而是果香果味呈現一種叫 “Sparkling” 現象 , 即入口果味一瞬即逝無以為繼 , 中尾段像消失了一樣 , 這並非支酒未唞夠的表現 , 可能是酒本身的儲存歴史有關 , 畢竟它們三支已年過七十 , 人生七十古來稀有咁情況亦不足為奇。

這三支酒都是可遇不可求 , 面對三支唔飲得的靚酒心情真的有點唏噓 ,  anyway 這就是飲舊酒的風險 , 飮到一支 Good Condition 的舊酒確實是一份天賜的恩典 , 所以就算今天飮不到也要作個記錄。

 _5010419

Chateau La Conseillante 1945, Pomerol 的名酒 , 仲要係 1945 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一年 , 我自己就未飲過這個年份 …………….

另外兩支 C Marey & Cte Liger Belair 同莊的 Musigny 1947 及 Richebourg 1947

Liger Belair 究竟是何方神聖? 這段文章有詳細解說 :

http://www.liger-belair.fr/vosne-romanee/img/burghound-laromanee.pdf

若無心機睇長文可從以下兩段話中知個大概。

”The terroir of La Romanée is and consistency is one of the hallmarks of the great terroirs anywhere. It can of course be argued that the best terroirs tend to receive the most care and attention and be owned by the greatest domaines with the most resources, both financial and gifted winemaking.”

睇上面張地圖  , 就知道 La Romanee 週圍的鄰居就知道這幅田幾勁。

“The Liger-Belair family once owned a number of the very best vineyards in La Romané including parcels in Richebourg, Les Gaudichots, La Grande Rue, Malconsorts, Reignots, Suchots and Clos St. Jacques and what is considered to the original portion of La Tâche. In August 1933, Edmund Gaudin de Villaine acquired La Tâche and merged it with his parcels of Les Gaudichots to create the present day La Tâche

睇完這兩段真的感到很可惜 ………………… 只能安慰自己說  “能遇上已是一種緣份 ,  命裡有時終須有 , 命裡無時莫強求。"

當天品嘗當然還有其他酒 , 而我只偏心地選擇以下三支來記錄。

 _5010428

Domaine Bouchard Pere & Fils Le Corton Grand Cru 1966

早上1100 開瓶 , 原瓶唞氣 5.5 小時 , 才落 Decanter 隔渣及落杯。

深红而带點磚色酒色乾淨清透 。 香氣散發輕淡的乾玫瑰花、紅梅子的芳香 , 香氣深不見底。 入口是舊酒的 Well Integrated 複雜味道 , 梅子果味、絲幼的酸度、舒服的單寧交織混成一體 , 酒味頻譜深且濶 , 喉底果韻堅實 , 略帶點 Dry 收招清脆利落。 這支酒好 Clean 好 Focus , 可以說是帶點剛勁冷傲 , 它年輕時必定是位不留情面的鐵竫竫漢子。  我腦海中曾浮現 Richebourg 這名字 , 但它沒有 Richbourg 的擴散性及富立體感的宏大氣度。 換句話若 Richebourg 是皇者氣派的話這支酒則是一位孤軍戰將。

回顧品酒筆記原來 Dec 2010 飮過此酒 , 當時我這樣形容 " 這支酒就像西門吹雪的劍 “殺人不見血劍下一點紅”:一劍刺出 , 劍尖只有一滴血 , 而對手卻已倒下, 乾淨利落。 甚至那號稱“天外飛仙”的白雲城主葉孤城 , 也只在他劍下留下一滴血那僅僅是一霎那的事。 西門吹雪一劍揮出時代表尊嚴和榮耀 , 在他來說那一瞬間就是永恆 。"    今天再重遇我亦印證了這種剛勁冷傲 Clean & Focus 特性。

 _5010431

Chateau Latour 1950

第二支是我仲未出世的 Latour。 支酒同樣在早上1100 開瓶 , 原瓶唞氣6.5小時 , 才落 Decanter 隔渣及落杯。

酒色磚黃。 香氣散發 Typical的舊 Bordeaux香氣 , Earthy、Mushroom、杉木、煙燻、皮革 。 入口比我想像中柔和及豐厚 , 那是一種Bordeaux特有的堂煌華麗的圓潤質感。  所有味覺元素已渾為一體 , 只能隱约感到小許甜美的黑果 , 黑朱古力的甘味 , 還有士多啤梨的果酸 , 餘韻在喉底迴嚮良久不散。

不要以為它年界67是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 當遇上味道濃郁的炭燒韓牛扒時 , 它不單沒有被炭香、油脂及肉味掩蓋壓下 , 反而它能借助這些元素將酒內不易察覺的絲般質感、綿密單寧及精彩餘韻一一呈現。

這種表現可説是從歲月風雨中磨煉出來的成熟智慧 , 外表看似平凡老舊不合時宜 , 但當遇上事情時才顯露出智者的火喉內涵及温文爾雅修養。 聰明不等同智慧 , 聰明是天生的但智慧卻需後天的經歷培育 , 這一切又豈是懂瞬眼吸睛的浮誇做作能相比。

 _5010435

Clos des Lambrays Grand Cru 1937

能排在 Chateau 1950 之後出場的 Burgundy 會是什麽?

暗紅帶少許磚邊的酒色 , 香氣透著松露、陳皮、甘草、花香的陣陣芳香。 入口是褞藏深不見底的內容 , 似果非果 , 似木非木 , 酸中有果 , 表面看似輕描淡寫但內裡卻包羅萬像。 它不論在香氣、口味及內容各方面上比 Chateau Latour 1950 有過之而無不及 , 最重要是它有一股生命力 , 而這股力量不斷在口腔中演進變化 , 你根本估不到它是什麽年份的佳釀 , 因為它已起越了時空及大家對葡萄酒的認知。

開估是 Clos des Lambrays Grand Cru 1937 , 這支酒我在 Dec 2012 亦飲過 , 難怪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Clos des Lambrays 的舊年份對我來說是神級靚酒 , 1937 有如此表現绝不出奇 。

對「酒神的聖物 2017 – 重遇聖物」的一則回應

    • 這是很多人的誤解以為舊酒唔好唞咁耐 , 其實一支舊酒在瓶在四五十年會進入休眠狀態 , 開瓶之後讓它原瓶唞氣 4 – 5 小時 , 這時空氣會同酒產生变化 , 才能使它慢慢自然地醒過來 , 因舊酒儲存得耐酒內較重的元素會沉底 , 若原瓶落杯 , 第一杯同最尾那杯會很大分別 , 所以要過 decanter , 一來隔渣二來將酒 well mix 咁個個飲都係一樣。 舊酒唞氣時間表現會跌但一段時間後會回魂再上高峰 , 好多人只飲到跌那刻就急急以為支酒就散 , 其實是嘥咗。 我 Blog 內有 Aged Wine 系列 , 我哋咁多年都係咁處理舊酒。當然有些舊酒 Condition 唔好 , 你點搞都返唔到生 , 但一支 good condition , good quality 舊酒是絕對無問題的。另一個問題是酒主有無信心夠唔夠膽咁做? 香港人飲酒好心急 , 一餐要飲好多酒 , 好多時啲酒未等到支酒 open up就飲咗 , 有時見到都心痛。

  1. 非常同意“香港人飲酒好心急,一餐要飲好多酒…” 好多時我喺屋企一個人飲,都用2-3日先飲完一支酒;而最好飲都喺第2,3日嗰唚。其實好多酒啲生命力都好强(不論红,白酒)。不過我通常飲意大利同Rhone 多… 不知此兩區是否特别長命😁

    • 若果支酒本身有 十幾二十年age potential的 fine wine , 你唔用一兩日時間係睇唔到支酒的真面目。 我自己品酒寫酒評一般都會飲兩日以上 , 因為咁才夠時間睇到支酒的变化及了解如何處理才能將支酒最好的一面呈現。其實外國人飲法一般都是一支酒飲 2 – 3 日 , 尤其是新酒 , 因為新酒單寧、酸度、酒精較重 , 這些我叫骨架元素有時會封印了支酒 , 唞一兩日等這些骨架元素散去 , 支酒就会变得柔和及舒服 , 內容亦會更舒展。

  2. 我最 inspiring experience 是幾年前一次過入了幾支 2000年頭的E.Guigal cote du rhone, 每支都飲三至七日不等… 而支支都起碼顶到三日而不衰 (雖然無再improve 但都仲好飲)… 當時真是又驚又喜!
    而最近飲06 Louis Latour Corton Charlemagne 都喺第二日先至開到…. 仲有 CDP blanc 又是另一好例子…所以飲酒真喺唔駛咁心急

    • 其實飮酒不難 , 難就難在你知道支酒的個性 , 預先準備好去 present 支酒 , 所以一個 “真 , 有料" 的 Sommelier 咁值錢。 你提到的 E.Guigal , Louis Latour Corton Charlemagne , CDP blanc 都是較硬及要唞好耐才好飮的 , 所以飮這類酒我一般都會預早很多開瓶並用 decanter 唞氣 , 然後回樽才帶出街去酒聚。 不過很少人願意咁做。

    • Drinking Window 只是一個参巧 , 因它假設在一個 “Text book style" 的儲存環境下酒的自然發展作推算 。 在現實生活上我們從酒商買酒好難 track 到支酒的 storage history , 同一支酒若去過美國或國內一段時間 , 比由英國或 ex chateau 的表現會有很大分別。 所以我買酒會先試一支 , 根據 condition 才自訂支酒的 drinking window。 若到了 drinking window 我又會試一試再作修訂 , 咁樣做法我覺得實際些。 另外我很少買要存超過 15 年以上的酒 , 因我唔知我到時仲飮唔飮到!

  3. Hello AM,
    看了您的文章最近也買了些舊酒,例如:
    Clos de Tart 1973 。
    試過仍非常alive,而且似乎發展出龍眼、花蜜、木調性等secondary dominat scents,頗為驚喜。
    最近又看到幾瓶Jean Grivot les Beaux Monts 1976,保存狀況似乎頗為良好。
    但心裡覺得1er可能撐不了這麼久,查過BH,les beaux monts酒保存好的話可有15~20年左右壽命再長就不知可能要看年份,想請問您對該酒莊該田是否有品飲經驗可作為小弟買酒參考呢?

    • 飮舊酒好睇彩數 , 同一年份 Ex Chateau , 英國回來 , 美國回來基本上表現都好唔同 , 遇上不明 History 的若價錢合理都可次搏一摶 , 我只能說 “不要問只要信。" 因為舊年份可遇不可求 , 飲一支少一支。飮這支 76一定不能心急 , 因為 VR 的舊酒在初開瓶時都有一股 ”濁氣” , 而且還魂時間會較耐。我會建議原瓶唞氣 4 – 6小時 , 飲前落 decanter 隔渣才落杯 , 若支酒 condition 好 , 你應飮到玫瑰花、梅子、午餐肉及 Core of Sweetness 這些味道。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