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i Jayer Echezeaux 1966 – 神之帶領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是酒神的盛宴 2016  Part IV 最終章。

壓軸出場的一支又是一支很難用文字去形容的酒 , 試想想這支酒能放在咁多支勁嘢之後 , 但依然難以掩蓋它的光芒 , 那是何等堅抽 ??

酒色老舊 , 香氣中輕滲泥土、梅子、Red Cherry , Spice 香氣深不見底令人沉醉及愛不釋手 入口酒體幼滑如絲 , 成熟果味中混着複雜細緻的香料及酸度 , 風格自然及古樸具體來說它體形上雖不及之前幾支濃郁或厚重 , 但卻是比之前咁多支更 Powerful ,  複雜而多層的變化帶有莓類果甜味及絲絲單寧 , 直達你心中使你感到無比幸福及滿足 , 而餘韻之長令我驚訝。  它給我最強烈的感覺不是在口腔的一瞬 , 而是隨後 After Taste 的回味 – 甘甜、自然、Powerful、深不見底、在喉底回酣的果味堅實令你感受到當年葡萄的韻味 , 這種 “穿越" 式的感覺是 Burgundy 之神 Henri Jayer 最特別的地方 , 加上 1966 是靚年而支酒的 Condition 又咁好 , 咁多因素加起來是極之罕有的。

品嘗此酒真的要心境寧靜 , 否則就會錯過了它的訊息  ……………….

它像冬日的陽光般給你一份如被擁抱的溫暖及親切感 ,  在最平凡及細微中 , 彰顯它的無邊能量及不平凡 , 令你內心產生一份充實的滿足感及力量 …………….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它像一道光 , “穿透我全身 ………………..

它能看透我所思所想 , 更能直接觸動我心靈深處 ……………

我像被一個身軀溫柔地抱著一般 , 內心有一份難以表達的平靜及安全感。 在你懷中我不須再害怕外邊的一切雷電風雨 , 得失榮辱 ……………

有人求道歴千山 , 我卻被尋在此間 …………….

人總是習慣只向前看 , 其實轉身回望自己的過去及經歴 , 才明白到什麼是神的恩澤。

我沒有能力去找祂 , 而是祂主動來找我 , 我這樣卑微的一個人 , 那裡堪當這樣的恩寵與眷顧呢 ???

這一刻我下跪並謙卑地說「主,請帶領我吧!」

Chateau Margaux 1947 (Vandermeulen Bottling) – 瑪利連夢露。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老實講飲完之前幾支加埋支 “奪命十三劍" 已是極度滿足 , 但長老話仍有兩支未飲都令我們難以相信 , 更懷疑還有什麼能比 “奪命十三劍" 還要厲害的東西?

這支酒在 1200 hrs 開瓶 , 靜立唞氣 並在 1800 hrs 再過 Decanter 然後落杯。 長老說開瓶那一刻已是 “曄” 一聲 , 由此可知這支酒是何等級數及精彩 !

從酒香中它散發著 Burgundy 般的花香、梅子的甜香 , 但嗅深一層是車尼子、松木、皮革、玉桂及泥土 , 這些香氣表明它不是一支 Burgundy  , 長老話這是一支 Bordeaux , 而 Bordeaux 中風格味道最似 Burgundy 的只有成熟的 Chateau Margaux。

入口是成熟又 Sexy 的甜美果味 , 柔潤的質感像美女軟若無骨的玉手輕撓著你 , 果酸及單寧已全然溶化 , 甜美果味在口腔迥盪不絕 , 像美女在耳邊吹氣般騷透你全身 ……….. 這支酒給我全然不同的溫柔享受 , 它俾我的感受十分具體及易明。 優美典雅中暗藏一份頑皮挑逗 , 性感中不流於庸俗脂粉 , 從內裡散發一種絕世風華 , 這種絕世風華是一種穿越時空的 All Time Classic    …………………

我腦海中立即泛起一個影像 – 瑪利連夢露。  我相信找不到比這更貼切的形容此酒 , 能夠飲到一支如此精彩的佳釀 , 真是牡丹花下死 , 做鬼也風流。

 

img_2625

據長老講這支 Chateau Margaux 1947 是 (Vandermeulen bottling) 在德國的酒評中是一支 100 分的酒 , 今次試過果然是名不虛傳。 至於什麼是 Vandermeulen bottling? 請看以下解說:

“ Until about the 1950s, many Bordeaux châteaus sold their wines in barrels, either to negociants in Bordeaux or directly to international merchants such as the Belgium-based Vandermeulen or Berry Bros. & Rudd in London. These merchants then bottled the wine themselves, hence the designation of a “Vandermeulen bottling." (Today it would be very rare for a top estate not to bottle all of its production itself; on the label, this is indicated as “mise en bouteille au château.") These merchant-bottled wines can be just fine, but some collectors prefer bottlings that come from the original château.”

簡單一點就是 Label 上沒有註明 “mise en bouteille au château."  真是不同 Label 、不同經歴、不同享受 , 亦因為咁才能成就一代傳奇!

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Echezeaux 1971 – 奪命劍十三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Echezeaux 1971

這是酒神的盛宴 – 2016 的 Part II …………..

能夠放在"睡蓮"  Leroy Corton 及 “東方不敗"  Bonnes Mares 之後的 , 一定非同凡嚮!   酒在 1030 hrs 開瓶 , 靜立唞氣 並在 1800 hrs 過 Decanter 然後落杯 , 支酒唞了 8 小時 , 單看這個已是極之可怕的處理手法。

香氣是大紅玫瑰、紫蘿蘭 , 成熟甜美的車尼子 , 略帶少許 Spice 及煙燻 , 單是香氣己令人 “嘩” 一聲。

入口是優雅而濃郁帶著玉桂的甜香果味 , 如煙似絮如幽靈般的單寧 , 黑朱古力、薄渮及甘草味如魅影一現 ………..

這酒最特別之處是它似重還輕 , 結構似虛還實  ,  無影無形 , 變化於平靜之後的 After Taste 卻又凌勵無匹  , 直插要害 ………………….

這酒令我想起古龍筆下的燕十三在使出他的奪命十三劍的一段描述 …………….

“一劍輕飄飄刺出本來毫無變化 , 可是變化忽然間就來了 , 來得就像是流水那麼自然。 劍招變得有了生命也有了靈氣 , 皆因劍客將自己的生命注入了劍!    劍客輕描淡寫揮塵如意 , 一瞬間就已刺出了十三劍。 劍法本是輕靈流動的,就像是河水一樣,可是這十三劍刺出後,河水上卻彷彿忽然有了殺氣,天地間裡彷彿有了殺氣 。 第十三劍刺出後,所有的變化都似已窮盡,又像是流水已到盡頭。 他的劍勢也慢了,很慢。 雖然慢,卻還是在變,忽然一劍揮出,不著邊際,不成章法。但是這一劍卻像是道子晝龍點的晴,雖然空,卻是所有轉變的樞紐。 然後他就刺出了他的第十四劍。"

我記得飲過這支酒的 9x 年份 , 當時我覺得是年輕的劍十三 , 招式辛辣 , 勁度凌勵 , 變化無常 。 而這支 71 卻是另一境界 , 初開瓶時它只是一把生了銹的劍而只是得一劍。但當接觸空氣生銹的劍開始重拾它的生命及光輝 。劍招一招一招的施展而劍亦慢慢變得有了生命也有了靈氣 ,  成熟了的劍不再是着重招式辛辣 , 勁度凌勵 ; 反而是輕描淡寫揮塵如意地刺出了名震光湖的奪命十三劍。  因酒已完全熟成元素溶滙 , 此時就像將十三招複雜華麗的劍招再脫變昇華 , 完全解除招式的束縛 , 不著邊際不成章法 ,  而這一劍卻像是所有精髓神韻之所在  , 再而变出奪命十三劍的第十四劍!  (若果支酒唞唔夠或 Condition 唔好 , 是感覺不到這十四劍的變化的) 作為一個劍手最光榮的就是死在這種絕世劍招之下  (我作為飲家心態亦一樣。)

這支 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Echezeaux 1971 正是奪命十三劍的第十四劍!

酒神的盛宴 – 2016

每年到了十二月又是長老聚會的日子 , 今年我們聚會的日子碰巧正是 9/12 ”大奇蹟日後的週末 , 可說上天提早的給我們及香港人送上一份聖𧩙大禮物。 在一個咁值得慶祝的日子再加上長老新居入伙 , 可說是喜上加喜 , 錦上添花。 長老特別為大家選擇了很多非常驚喜的佳釀來與眾共樂。

老實講我自創傷後已很久、很久沒有那樣心情輕鬆及開懷 , 雖然黑暗的日子仍未完全過去 , 但總算出現曙光及希望 , 正如信仰所講在黑暗中要堅守自己的信念 , 堅信一切自有安排。

OLYMPUS DIGITAL CAMERA

Moet Chandon Dom Perignon 1964

對於喜歡飲舊酒的朋友 , 飲到一支有 52 酒齡的紅葡萄酒的機會不算太難 , 但飲到一支有 52 酒齡香檳或白葡萄酒的機率就真係十分罕有 , 這亦是我所飲最年長的一支香檳。

Aged Champagne 的飲法很不同 , 千萬不宜將支酒落冰桶 , 放雪柜Light Chilled就可以 , 因溫度太凍難以表達酒複雜層次變化。

酒色可用烤橙皮色來形容 , 如此酒齡當然不可能仍有氣泡 , 就以一支 Still Wine 的角度去看吧。 香氣散發 Truffle , Almond , 拖肥 , Sherry 及焦糖的成熟香氣 。入口雖然少了泡沫的衝激 , 依然感到一份跳躍的生命力 , 豐滿柔和的口感 , 幼細如旀的酸度 , 酒味複雜有層次 , 難得是保持到平衡 , 餘韻悠長細膩。

難以想像一支咁舊的香檳仍有這份生命力及均稱平衡性。 它不溫不火 , 內涵的層次及成熟韻味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 雖是夕陽無限好 , 卻燦爛絢麗過 , 那怕近黃昏呢?

 img_2600

Domaine Ramonet Batard-Montrachet Grand Cru 1996

成熟金黃酒色 , 香氣散發椰絲、雲尼拿 , 柔潤 Creamy 酒體柔潤之餘口感亦滲著一股透體清涼的舒服 , 而當中帶著強勁果酸 , 酸度 Dry 而不削柔中帶剛  , 酒味凝聚 , 當中層次豐富 , 餘韻帶礦物感

一支非常優雅的葡萄酒作為今晚酒宴的序幕。

 img_2614

Frederic Esmonin Gevrey-Chambertin 1er Cru Estournelles-St.-Jacques 1978

這是很少人留意的一個酒莊 , 酒在 1030 hrs 開瓶 , 靜立唞氣並在 1600 hrs 過 Decanter 然後落杯。 (一支細莊 1er Cru 38年的 Burgundy 唞 6 小時才飲 , 你有這份膽色嗎?)

先嗅到濃烈而甜美的紫蘭花香 , 紅果、松木隨後而來。 酒味輕柔 , 支酒好 Clean , 果酸、粉末般的單寧、果味三種元素呈現有一種”鑼旋性” 的回轉交替的味覺變化 , 這種結構性表現非常特別。 老實講若果支酒未完全開展 , 你是很難飲到這種層次變化的。

這支 Gevrey Chambertin 就有如一件當代藝術品一樣 , 新派而充滿過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Leroy Corton Grand Cru 1966

酒在 1030 hrs 開瓶 , 靜立唞氣 並在 1630 hrs Decanter 然後落杯。

成熟甜美的梅子果香 , 之後是菰香、Earthy , 少許肉味及 Spice ……………香氣變幻而深沉。  入口即時感到它甜美的果味 , 酒味混圓複雜 , 質感密度比第一支 Gevrey-Chambertin 尤有過之 , 酸度鮮美均稱 , 單寧如隱似現 , 餘韻回甘良久不絕令人回味

這支 Burgundy 有如油畫般的色彩濃郁變化 , 但另一方面又有一份來自大地的自然及感性 , 品嘗它時候我腦海中看到莫奈的名畫  “睡蓮

medish

http://www.yupoo.com/photos/lwllsl/albums/749800/?style=story

濃厚色彩中包含一份難似捉模的感性及深度 , 它印像模糊但卻又令你似曾相識 ……………

能夠給我這種感覺的一定是一支我飲過的精彩佳釀 , 翻查品酒記錄原來我在 2010年聚會中飲過。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Comte Georges de Vogue Bonnes Mares Grand Cru 1966

酒在 1030 hrs 開瓶 , 靜立唞氣 並在 1700 hrs Decanter 然後落杯。

能夠排在 Leroy之後出場的當然絕非范范之輩。  入口明顯比早前兩支有更豐厚圓潤的密度 , 酒味以梅子為主導夾雜 Sweet Spice 及石墨的複雜味道 ,  Ashy 的單寧質感 , 優美的酒味表達及平衡性 , 結構規模宏大寬濶而內勁卻深不見底的。 Bonnes-Mares 本身是肌肉型 Burgundy , 年輕的 Bonnes-Mares 真的屬剛陽一派 , 但隨着時間熟成 , 它會變得柔和細膩 , 顯露出 Chambolle-Musigny 的 DNA區域特性。

這支 Bonnes-Mares 1966 顯露出絕世高手的氣勢 , 複雜內勁如海般洶湧及深不可測為其” , 優美變化令人迷誘為其” ,  它時剛時柔相互交替可說是集男性剛陽及女性陰柔於一身 , 而又武功非凡 , 能夠有此獨特個性及歴練變化 , 令我想起金庸小說筆下的 – 東方不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當晚還有三支非常厲害的酒 , 為表敬意我會獨立形式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