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gos Para Siempre – Yahoo Wine Blogger Gathering

_AMF6208_

我覺得葡萄酒是很奇妙的東西。 葡萄酒的真義在於 “分享”  , 因為再好的酒若沒有知音 , 極其量都只是一支孤酒 。 再好的酒深深暗藏在酒窖那只是一支無意義的飲料。 當酒瓶的水松塞拔起開始接觸空氣 , 支酒就頓時產生變化 ……….. 知音好友就像空氣一樣 , 令葡萄酒注入人的情感及生命 , 令無生命的一支飲料變成大家的一段經歴 , 亦連繫了陌生人 , 而人生亦因為有朋友而變得多彩及豐盛。 在無邊的葡萄酒世界內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結伴漫遊、經歴及成長絕對是件幸福的事。

自己在 2008 年三月開始在 Yahoo Blog 分享自己的品酒筆記 , 不經不覺至今已有五年多了。  在 Yahoo這個社群中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網友 , 由虛疑世界的討論到現實世界中大家一起共嚐美酒 。 回想起寫 Blog熱潮時期那段熱鬧興旺的日子 , 酒友間的互動交流 ,一星期幾晚的大小飯局酒聚宵夜直落 , 嚇人的酒陣及食物陣容 , 真的渡過不少快樂及瘋狂的時光 。

隨着時光流逝這班 Wine Bloggers 亦各有自己的發展 , 有些更成為葡萄酒專業導師 , 專欄酒評人 , Wine Judges, 專業 Sommelier , 葡萄酒收藏家 , 有些人亦消失了 ……………   我相信我們這班人對葡萄酒充滿熱情的人對香港葡萄酒界多少亦有些貢獻。

雖然隨着寫 Blog 的熱潮沒落 Facebook 時代的興起 , Yahoo Blog 在 26/12 關門大吉亦算是一個年代的終結。 Yahoo Blog 對我們那一代 Wine Bloggers 來說是充滿美好的集體回憶 。

為了留一個紀念 , 有資深酒友特意搞了一個 Yahoo Wine Bloggers Gathering, 找回我們第一代的 Wine Bloggers。  當晚出席人數都有 30人 , (當然有很多人未能出席) 大家近年都各有各忙 , 就算平時聚會都只係少數 , 真係都好耐無咁大棚人共聚一堂 , 亦好耐無見過如此虛陷的酒陣 。

正如我所說每一支葡萄酒就像 Yahoo Blogger 一樣都代表一個獨特個性 。

_AMF6190_

Yahoo Blog 的終結並不等同緣盡 , 不論大家所走的人生路是如何不同 , 我相信大家都會非常珍惜這份友情 , 亦會努力地將這份情誼延續下去 , 就像以下這首歌 Amigos Para Siempre 一樣。

酒神的聖物 2013 – 傳奇紛現 (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第四支在2030 hrs落杯同樣是老酒般的磚紅酒色 , 這次酒香散發如熱熟布冧的香氣。 入口先感到一陣 Spicy , 之後是圓潤酒體 , 如煙灰般質感單寧溶化 , 這支酒特別之處就是它有一種甜中帶酸 , 酸中有甜的感覺。這支酒明顯是一支好年份的 Burgundy , 它不算乾身而且骨架不算硬理應不是 Chambertin , Nuits St Georges那一區東西 , 但它的柔亦不像 Vosne Romanee 或 Musigny。 它的 Spicy及甜中帶酸 , 酸中有甜的感覺令我覺得它可能是一支 Moris St Denis 又或者是 Cote de Beaune區中 Corton, Volnay那一區東西。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但開估卻是Bouchard Aine et Fils Hospices de Beaune Pommard Cuvée Dames de la Charité 1962。 長老說很多人只知61是French Wine的好年份 , 卻不知道 62才是 Burgundy的好年份。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之後出場的又是一支老酒 , 色澤暗紅。香氣較之前幾支隱晦 , 有點 Black Berries 或 Black Cherries 的果香再加一點花香。入口是柔和複雜的混合果味 , 果味、單寧、木桶元素巳然完全融和 ,酸度線條幼細 , 酒的 Image 模糊 , 少許像酸梅隱約果韻。 單憑感覺它亦很像 Burgundy , 唯一一點是當我試到最後突然有一陣不應在 burgundy出現的單寧輕輕湧上。

大家都覺得這是一支 Burgundy, 可借結果竟然是Chateau Gruaud Larose 1961。 老實講這結果太出人意表了 , 因為成熟 Bordeaux的 Earthy , Leathery氣息根本不明顯而 Palate中的單寧亦收藏得完全沒有痕跡 , 長老說這支酒他開四支 Corked 三支這支能有如此表現已是幸運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teau Gruaud Larose 1961

法國的葡萄酒當成熟到某一階段就會殊路同歸不論是 Bordeaux, Burgundy甚至 Rhone都會極為相似就像這支Gruaud Larose 1961的表現一樣。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最後一支落杯這支酒已在 Decanter唞了差多 4hrs。 一支老酒唞氣咁耐真可以嗎?

這時我從杯中嗅到有如置身於一片廣濶花田般的酒香 , 而我印像中能有此立體香氣的有絕對是 Burgundy 中的極品  , (我心中頓時想起DRC 的 Richebouge)。 入口是圓潤深沉凝聚的複雜酒味 , 果酸幼細而表現優雅 , 葡萄皮的單寧如煙如絮般在口中輕滲。 這支酒最特別之處是我感到有一股圓潤的空氣感包着絲絲糾纏的果甜及酸度 , 少許果甜餘韻令人感到一份祥和。 對上幾年我試過 1918 , 1919 兩個年份的 Burgundy 但這支的境界與前兩支有些不同 , 具體來說這支有更聚焦及立體的 Core  , 而 1918 及1919 則像水墨畫一樣講求意境。飲到這裡我知道這支酒已超出自己認知範圍。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cteur Barolet Clos de la Roche 1921

開估卻是一支有九十二年的高齡Docteur Barolet Clos de la Roche 1921。除了年資外這支酒更是一支 Collector Series 即是 Wine Maker特別為收藏家而做的一支酒 , 所以Label亦不同。 這些 Collection Series市面上根本不會有得買只能在拍賣會中出現的珍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支Docteur Barolet Clos de la Roche 1921同Charles Noellat Clos de Rouge 1969一樣是 Collector Series 。至於Docteur Barolet是何方神聖 , 以下連結有介紹:

http://www.pierrelotiwinebar.com/blog/2013/05/22/arthur-barolet-inspired-winemaker/

OLYMPUS DIGITAL CAMERA

Quinta Do Noval Colheita 1937

最後輪到 Port酒出場。這支 Port酒開瓶已有兩星期 , 啡色濃縮酒液如玉露瓊漿 , 香氣散發蜜糖、布冧、加應子、杏甫乾、拖肥等甜美香氣。 入口柔潤豐滿 , 甜美的酒液流入口腔 , 甜酸平衡絕不嗆口 , 雖已唞氣兩星期仍然感到的酒精感及衝擊力 , (可想而知初開瓶會是多麽强悍) 加應子, Jam Cherry, Smoky 的餘韻在齒縫及喉底繞轉良久不散。 Colheita 是Quinta do Noval其中一支精彩之作 , 酒液在木桶內釀藏至少7年所以酒液芳香濃郁極具富層次變化 , 真的越飲越愛 欲罷不能。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是多麽精彩的一個晚上 , 每支酒都是一個傳奇 , 可以獨立成篇為一個故事。今晚長老亦分享了他處理舊酒之法 , 以他對舊酒實戰的經驗這些手法極具價值 , 至於當中手法及內容我日後將會專題寫個分享。

酒神的聖物 – 傳奇紛現 (上)

聖誕節即將來臨又是我們長老會一年一聚的日子。 每年我都極之期待這聚會 , 不單是可以試到一些難得一試的美酒 , 更最重要的是每次品試過程都啓發我對葡萄酒的認知及沖擊我處理手法的一套理念 , 每次都令我大開眼界。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mpagne Billecart-Salmon Le Clos Saint-Hilaire 1995 第一支出場的是香檳中的傳奇 , 酒壇傳聞但凡香檳飲家若要選擇 Blanc de Noirs 的話 , 有三支是必然之選 :

Bollinger Vieilles Vignes Francaises 1996

Billecart-Salmon Le Clos Saint-Hilaire 1995

Krug Clos d’Ambonnay 1995

今次我們所試正是其中一支。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支香檳我們開瓶後唞氣 30-45 minutes 才落杯 , 原因是一支 18 年的香檳真的須要點時間舒展筋骨。  金黄酒色幼細的泡沬徐徐如絲般飄上 , 香檳散發着隱隱的青蘋果、橙皮、柚子、Nutty及多士。 入口時氣泡有如 Mousse 般輕柔活潑 , 温柔地滲透我口腔內每個角落 。 由於是Blanc de Noirs的關係 , 酒味曲線有如飛機起飛般由初段的平順輕柔一路一路趨向濃郁立體 , 具質感的果酸在絕佳的平衡性襯托下展示一份雍容典雅的氣派 。 整個味覺有如交響樂般和諧華麗 , 絲絲餘韻悠久不絕 。  這支Blanc de Noirs果然是名不虛傳。

此酒的資料:

http://www.champagne-billecart.fr/SWF/PDF/CLOS_ST_HILAIRE/CLOS_ST_HILAIRE_GB.pdf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Chandon de Briailles Corton Grand Cru 2009 第二支是我之前介紹過的平民 DRC , 這次我特別帶給酒友品試。  這支 Corton當然不及 DRC Le Montrachet 那種深不可測的潛力 , 但質素亦不容怱視。 補充一點是雖然我預早將酒雪凍 , 但經過長途拔涉帶到長老家中酒的表現有點暈浪 , 我要將酒再放入雪柜讓它 “冷靜” 下來 , 這樣才能表現它的實力。

https://amlifeblog.com/2013/10/21/%e5%b9%b3%e6%b0%91-drc-domaine-chandon-de-briailles-corton-blanc-grand-gru-2009/

經過兩支酒熱身後開始進入戲肉。長老安排了三支紅葡萄酒作 Blind Tasting , 原因不是想考驗我們 , 只想說這三支酒連他自己也猜不中。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順帶一提這三支酒都在 1830 hrs 開瓶 , 並直落 Decanter 唞氣再分段落杯。  三支酒中有一支不幸 Corked 了 , 長老唯有用另一支代替。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第三支酒在 2000hrs 落杯。 酒色磚紅酒色亦較濁 , 酒香散發梅子、車尼子、花香 ………. 香氣有如香水般散發。 酒味感覺柔和 , 果酸幼細 , 礦物感慢慢滲出 , 重量頗輕少許如水般感覺。 第二呷感到如煙灰般質感 , 頗乾的果酸 , 酒味表現屬擴散形 , 結構內容似柔實剛 , 單寧如粉般幼細。 從香氣及酒味來說 , 它一定是一支 Burgundy。整體感覺上這支酒極似一支 70s or 80s 年代的老 Burgundy , 但令我矛遁迷惑的是它的果酸又有點 Youthful 但比例卻不算大亦不是 Young  Wine 般骨杉杉。

在場的所有人都有類似的推斷。

當長老開估時它竟然是一支 95 年的 Clos de Vougeot 大家都嚇一跳 ……………..

OLYMPUS DIGITAL CAMERA

Domaine Prieure Roch Clos de Vougeot 1995

一支這樣年青的酒為何能有如像老酒的表現??  竟然連在坐一眾飲家大跌眼鏡。 有酒友懷疑是否儲存問題令支酒急速老化。 我自己的看法是酒色濁是因為支酒是 Unfiltered , 從酒的元素表達方式我覺得它是以 Biodynamic方法釀造的 , 而釀酒過程中一定沒有用SO2 , 所以支酒成熟得較快是合理的。

我事後從網上找到 Wine Maker的釀酒資料亦證實我的想法 : “ 採用自然方式製作葡萄酒,採用有機法摘種,獸力耕作,手工採收時葡萄不去梗整串破皮,使用葡萄上的原生酵母來發酵,不加溫度控制,減少人為與科技的影響,並且完全避免使用二氧化硫,這種自然流派法在勃艮第有越來越多酒莊跟隨,期望讓葡萄酒展現其該有的原始特質,這種酒莊通常產量很少。 酒莊另一特點是晚裝瓶,讓葡萄酒有更多時間沈潛蛻變,通常最少都會陳釀22個月以上。

能有上述手藝的Wine Maker當然絕非泛泛之輩 , 大家請密切留意這個 Label及Domaine Prieure Roch這個名子。因為他可能是 Burgundy 未來的傳奇。

http://www.cellarv.com.tw/new/show_product.php?sub_cat_id=68&area=france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跟着出場的一支發現 Cork了十分可借 , 但當長老解開錫紙大家都嚇一跳因為這支是 Burgundy 之神 Henri Jayer 的啓蒙老師 Charles Noellat 的一支 Collection Series。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harles Noellat Clos de Rouge 1969

我早前亦飲過他一支Charles Noellat Romanee St Viviant 1979 (詳文見萬劍歸宗)

https://amlifeblog.com/2010/03/29/charles-noellat-romanee-st-viviant-1979/

今日無緣一試實感可惜 。

未到中段就出現一支咁厲害的東西 , 之後未出場的會是何等神物??

酒展潛行心得

DSCF9611-E_

每年踏入十一月都是葡萄酒從業員及愛嗜者忙到反轉的日子 , 大型活動方面上週有 Wine & Dine Festival 而這星期就有 Gambero Rosso 及 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s Fair。 還有其他不同類型的專題品試又或者酒商搞的 Wine Dinner真的可以填滿整個月令人分身不暇。

對於出席試酒會應有的禮儀 , 我在 2007 年分享過一篇 , 大家可再睇返作為參巧。

https://amlifeblog.com/2007/04/13/%e8%a9%a6%e9%85%92%e6%9c%83%e6%87%89%e6%9c%89%e7%9a%84%e7%a6%ae%e5%84%80/

但凡這類大型品酒活動所展出酒的品種、數量可說是多如恆河細沙 , 要在幾天活動期間試均所有根本是無可能的事 。 好多時當你踏進會場就會像老鼠掉進迷宮一樣無從入手 。 當然每個人出席這類大型品酒活動心態上及目標也很不同 , 但怎樣去利用這類大型品酒活動的機會去提升自己的品酒閱歴呢?  我自己由初學到現在都出席過很多同類大型的活動 , 從經驗中歸納出少少心得 , 當然談不上是攻略但起碼自己每年都跟這個方向行走。

  1. 葡萄酒的世界很大 , 難得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參展商來港擺 Booth, 當然首要目的就是去探索一些平時較少接觸的東西。 就好像奧地利 , 西歐 , 羅馬尼亞 , 印度 , 中東甚至中國的葡萄酒。  雖然你未必會喜歡他們的風格 , 但卻可以擴濶自己的經驗閱歴。
  2. 世上能釀酒的葡萄有幾百種 , 有些地區性的本土葡萄根本有時連個名都未必識讀 , 而這類酒展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供你去品試這些平常難得一試的東西 , 這有助大家多點了解不同葡萄的風格。
  3. 在酒展中大多以國家分區 , 一些大產酒國如法國及意大利甚至會將南北產區再細分為不同區域 , 為方便識認這些區域 Group 埋一齊擺 Booth , 他們展出的酒大都是呢一兩年出產的東西。 這種 Setting 本身已具備 Horizontal Tasting的條件。 你只須以同區作對比又或者隣居作對比 , 就可以藉此加深了解產區或酒莊的風格。  就算同一區域在風格上都有分新派及傳统派的分別 , 又或者不同 Wine Maker 的獨特個人風格。  而一些出名國際酒展更有多場這類以地區為主題的品試 , 這樣 Focus 的品試亦值得參與。
  4. 當發現自己對某些區域出品特別有興趣時 , 我就會連續多年 Keep住去試這地區 , 看看他們的水準能否保持穩定性。 就好像德國的 Pinot Noir 就是這幾年我必試的。
  5. 香港自從葡萄酒零稅後 , 本地葡萄酒市場可說是百花齊放 , 很多新本地酒商湧現而他們亦會進口一些優質葡萄酒 , 所謂近水樓台本地飲家絕對要花點時間在這些 Booth 尋寶。
  6. Food Wine, Party Wine , Daily Wine, Enjoyable Wine 。 不同類形的酒可匹配不同場合 , 例如你想找一支可配襯某些食物如大閘蟹、西班牙火腿、松露、BBQ又或某者 X’mas Party 用的酒 , 你也可以在酒展中任意品試挑選。
  7. 當然去酒展一定飲一些自己喜歡的酒種 , 我亦不會例外。 不過切記心了急試唔到好嘢。  我不會心急晨早一開門就去試這些俗稱大酒的東西。 因為酒展一定是用新年份的酒種 , 這類大酒要唞夠氣才能展露細節內容。 一般來說我會先 Mark 住 Booth 位置預計好時間 , 先試其他東西到啱時間才回去品試這類好東西 , 有時我甚至刻意等到第二天才去找試。 我不會擔心支酒會好快無晒因為支酒未 Ready 根本唔好會飲 , 唔好飲嘅酒又點會去得快 ?
  8. 每位擺 Booth 的酒商一定會收埋一兩支 “皇牌" , 只供一些有誠意及真正啱 Key 的飲家才會 ”亮劍” , 老實講你三唔識七行埋去就一定飲唔到這些好東西。 正所謂唔怕貨比貨最怕唔識貨 , 你想飲好嘢就要主動與酒商或 Wine Maker 交流 , 講出你對酒的感覺 , 當他們知你識欣賞又有水平 , 進一步大家交換咭片啱傾啱講就會 Connection Make , 時機成熟他們就好自然會攞些好嘢出來俾你試。
  9. 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嚮 , 我相信直覺得當試完一整天後而在第二天我還念念不忘的必定是一些好東西。 所以第二天就會再去翻兜及想辦法弄一兩支進一步品試。
  10. 出席這類酒展若果能有資深酒友作嚮導帶着你品試那絕對是一個福份。 我很幸運地有一兩盞這樣的 ”酒海明燈” 。  我們的共通點都並非是那些係人都識的大牌子 , 反而一些物值高又或者只有行內人才懂的好東西。而這類國際酒展正是我們尋寶的絕佳場地。

上述 10 點基本上任意抽取其中幾點都夠我玩有餘 , 更何况見返啲好耐無見的酒友更是一樂也。

酒佬無話兒 – Domaine de Saint-Just Saumur Coulée de St-Cyr 2007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上次介紹了一支質素超凡的 Corton , 很多酒友試完都說那支酒真的很正斗 ,但可惜價錢較貴不夠親和。

我當然明白在人工沒增長但物價樣樣飛漲的今天 , 飲酒已變成奢侈 , 要在萬千酒海中揾一支平靚正的精品 , 難度與大海撈針沒太大分別 , 有時真係要碰吓運氣講吓緣份。

今次我介紹另一支可在 Blind Tasting 令人大跌眼鏡的白葡萄酒。

這支白葡萄酒我處理的方法很簡單 , 我只是從酒柜中取出 (約 15’C) 就在秋天微涼的Room Temperature 中飲用 , 完全沒有將酒冷凍處理。 第一天我飲了 4 小時並將餘下的半瓶放雪柜 , 相隔 24 小時後再飲埋餘下的半支。 總括來說我覺得這支酒在秋天的室温飲最正 , Light Chilled 亦無妨但千萬雪得過凍 , 否則 Enjoy 唔到它最優美那部份。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酒開瓶淺黃酒色通透明亮。 深長的花香、梨子、檸檬皮、青蘋果、果仁、蜜糖多士……..香氣甜美而優雅。入口果味濃郁鮮美 ,酒體柔潤如絲絕不厚重 , 果酸鮮爽比例恰當那是甜中有酸而酸中亦帶甜兩者互相輝映。 間中你會感到些少酒精的衡擊力但絕不是那種嗆喉或暖喉感 , 只是如潮浪拍岸的起伏吧了 。 果酸過後礦物感慢慢滲出 , 餘韻是細長的果酸及礦物感。 這支白葡萄酒美妙之處在於酒的酸做得很有質感及極之柔美 , 甜酸維持一種絕佳的平衡性。 果味濃郁中有清爽怡人的酸度 , 而兩者在柔和的酒體襯托下平衡地滲出而呈現。

這支白葡萄酒若用來玩 Blind Tasting , 很多資深飲家都會覺得這一定是用 Chardonnay葡萄釀製及來自 Burgundy 的 Puligny Montrachet 又或者 Montrachet 的 Pre Cru , 零售價應在$600-$800之間的東西。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哈哈 , 若你咁估就錯晒!!  這支酒是由 100% Chenin Blanc 釀造而產自法國南部 Loire Valley Saumur 產區。

Chenin Blanc 這隻葡萄的特性是帶蜜糖的香氣及高酸 , 有時它的酸度會令人感到很 Sharp及充滿菱角 , 而一些 Chenin Blanc 若暖飲會出現少許苦澀味。  一般飲 Chenin Blanc 会襯新年份飲它的新鮮及 Refreshing 又或者將存它放十年八載 , 讓酒中的酸度退減發展更多層次才去飲。 而這支 Domaine de Saint-Just 特別之處除了絕佳的平衡外 , 就算處於唔上唔落的尷尬年華亦能表現出如此優美表現 , 另外支酒在室温飲都有丁點澀但我若不講大家都未必好覺。

講咗咁耐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支酒只是三百元左右的東西 , 有咁表現可以俾你咁玩法 , 絕對是令我呢類咁嘢飲酒佬也無話兒的一支好東西 ……………

Wine Supplier: Champagne Company

champagneco@yahoo.com.hk

Tel: 23048065

風涼話

130911_h05e

看了這篇文章後感受很深 , 所以想引用原文作個分享:

AM730 人在中環 “ 當我還是打工仔時,我那個刻薄的上司曾跟我說:「你咁唔滿意,你其實可以選擇唔做的。」這句話的邏輯,當然沒有問題。香港的打工仔,要「唔撈」的話,打封信再加30日通知就可以了,沒有人可以阻止。只是這句話聽在耳裡,實在是很難聽,很討厭。

上司跟我說這句說話時,我還年輕,學歷還算見得人,而且幸運地家裡負擔也不算很重。如我真的「選擇」唔做,我知道自己還是有退路,餓唔死的。所以這句話,對我的傷害性算不上很重。 但聽到這句話時那種憤怒的情緒,卻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也許只是我小器吧,但這個經驗,卻認真地提醒了日後的我,即使現在我的身份由打工仔變成了人家的老闆,這種說話,也千萬別從口中溜出來。同事聽到了,會嬲你一世的。

人在得意的時候,不知為何總是會忘記感恩。 今天你得到的機會,能夠享受到的舒適生活,背後是有許多運氣幫助,也有很多人為你默默地付出過。你也許有真的努力過,但你今日所得到的一切,你又會否愚昧到,以為一切功勞都只因為你努力不懈?  面對那些沒有你那麼幸運的人,你會以甚麼態度去看他們?你又會否膚淺地以為,他們沒有你那麼風光,那麼有成就,就只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又或者天生資質就及不上你?

當運氣好的時候,你就更如應該學會慎言。對沒有你那麼幸運的朋友,總是不自覺地說了風涼話,雖說你可能無心,但幾可肯定,你還未學懂甚麼是感恩。”

我覺得做高層一定要努力去學習立品 , 因為身為高層你要傷人心了好易 , 但倒過來要贏人心就極難 , 尤其對那些忠心及賣命的員工更要珍惜及關顧。 所以我時刻警剔自己不論順境逆境都要懷着一顆 ”感恩” 的心看身邊的人和事 , 公正地去做事 ,  千萬不要將「下屬的功勞被上司佔為己有,上司的失敗卻是下屬的責任」。  因果循環 , 你不會知道身邊的下屬會否被你逼到变成 “半澤直樹" , 對你來個 「以牙還牙 , 百倍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