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堅不摧

g22

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及了我用「式無不破,唯快不破,唯硬不破」的手法去解決問題 , 有朋友即時要求我分享這套手法的內容及詳情 。

大家可能還記得周星馳那套電影”功夫” 中火雲邪神講的一句說話 “天下武功 , 無堅不摧 , 唯快不破” 其實與拳諺中「式無不破,唯快不破,唯硬不破」同一道理。它的解釋是由於身體結構人人一樣 ,手起足動產生招式 ,每個招式理論上都有破解方法 , 唯獨兩個例外 : 就是“速度” 與 “勁道”  。

快與硬都是「功」的表現 , 快與硬沒有絕對的標準 , 只在自身與對手的相對關係 , 即是你出手比他快比他勁 , 那就有壓倒性的優勢。同樣道理無論你武功多高 , 速度多快 , 多強勁也敵不過子彈 , 子彈不就是又快又硬嗎?

究竟這套觀念能否套用在工作上呢?

第一訣 : 快

香港人對 “快” 字絕不陌生 , 快餐、速遽、速成、一分鐘XXX ………..我們每天都與速度競賽 。 大家都有一種感覺覺得”快” 亦等同 “好”  , 久而久之人變得像機器一樣事無大少都一律麻木地乜都快一餐 。 我想指出的是在絕大情況下人們都是 “盲目的去快 , 無目的地快 , 唔知為乜地要快”  。 須知”快”須要能量 , 越快所須的能量亦越大 , 你無可能有無窮無盡的能量 , 這種簡單的道理中學生也明白。  快得來行錯方向捉錯用神做錯哂 , 因快得慢的情況經常發生。我要求自己 “應快則快”  “快”要配合 “準” 才能做到效率及效果 ,快而失準同比慢更差。

很多人做事只求快 , 在沒有完全弄清事情底褞下就糊亂出招 , 浪費精力。就等同一場足球比賽 , 球員一見球來第一時間將球踢走 , 反應實夠快但卻將球送到對方腳下又或者出界斷送機會。 很多人做事確實很快 , 但卻給人一種很亂的感覺 , 原因是邊想邊做 , 自己都搞唔清自己想點。 所以想快之前一定要停低諗清諗楚 , 認定目標才去做 , 若果連自己都唔知想達到什麽目標 , 你的快有九成是浪費的。  我在未清楚目標 , Dead Line 及細節之前 , 我是不會隨隨便便的“快” , 為快而快 , 原因是我要保留實力 , 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 , 那反而更有效率。 況且我要保持頭腦清醒免自己被誤導而走錯方向 , 這樣才是智慧而非盲目。

  1. 快要條件配合。在一個團隊之中 , 一個Unit快而其 Unit速度跟不上 , 其實亦無濟於事。千萬不要為自己想爭取表現而自私地去快 , 這種個人意慾的”快感”會為其他組員添加壓力 , 組員心中只會覺得你乞人憎來個陽奉陰違 , 你亦無計。況且工作團隊中很多以 “拖” 字訣或要到 Dead Line前才工作的人 , 假若實情如此你根本沒有條件快 , 無謂貪心。
  2. 不論你多快 , 當一切習以為常別人就會對你有所期望 , ”快速” 就會變成了 “常速” , 假若你一慢下來別人就會話你表現失準 , 試問自己能否無限地 ”提速” 長遠下去會否超出負苛 Burn Out 燒偈 ? 聰明的人會在表現之後為自己舖定後路 , 用一個合理的理由為自己降速 , 留有空間俾自己將來 , 這才可長快長有又不怕燒偈。
  3. “快” 亦是一種攻擊策略 , 你可以用快速突擊去攻其無備 ,打亂對手的陣腳搶得先機 , 但很多人快速突擊之後就無力為繼 , 亦無 Follow Up Action。當別人知你喜歡玩這種突擊後就有防範 , 這招就白白浪費了。在工作上很少會用到這一着 , 一般都是趁對手亂陣腳為自己換取一些唞氣空間吧了。
  4. 快除了做事速度外 , 反應及回應亦同樣重要。 當事情發生就一定要第一時間快速反應 , 針對 Damage Control能夠做的立即去做 , 而且要做得妥當到位。 自己團對中若果要有這種快速應变部隊絕對是上上之策 , 因為他們絕對是你招牌的皇牌。
  5. 遇到複雜情況要懂得靈活快速執生及變招 , 切記招是死人是生的 , 切物因循前人所行的規則規限。
  6. 最快的攻擊就是埋身肉搏 , 但這種戰鬥概念太”爛仔” , 現代人太身已很少人真的肯打埋身戰。 正因為咁心態上缺乏一種短兵相接埋身肉搏的訓練、經驗與能力 , 一遇到這樣場合很多人完全不知所措 , 只能落荒而逃被敵人追打。 我相信大家看見官員被議員質問的場面就明白我的意思。 我想指出的是很多情況下你會被逼去打埋身戰 , 假若你沒有足夠心理準備又或者身 , 不悄去接戰 ,大家心中就都會當你” 認輸” , “怕輸” “理虧” 。 長此下去你永遠只有捱打的份兒。
  7. 在工作中大家一定會遇到一些” 超惡頂難招呼服侍而又不能不面對的人”。這類被難頂的惡人一定在行內極之出名 , 可說是令人聞風喪膽 , 而大眾的態度都是避之則吉。當然若果有得選擇一定唔會鐘個頭埋去 , 但現實是殘酷的 , 這些超惡頂難招呼服侍的人永遠會是你大老闆或一些不能不招呼的貴客。而你永遠避無可避要去面對他們 , 當然你的出發點不是要征服他們 , 而是為方便自己做事。我經驗所得 , 越是”惡頂” “難招呼服侍的人” 越要同佢打埋身戰。 原因”惡頂” 就是他們的保護自己的防護 , 而這防護之下是正他們的死穴所在。  而惡人之所以難頂不外乎臭脾氣無面俾 , 喜怒無常 , 不講道理 , 甚至可能他們覺得要這樣才能 Get the things done 。他們有自己一套思想模式及價值觀 , 但他們的行為永遠有Pattern及有跡可尋。 與這類惡頂人相處最初會頗辛苦甚至會焦頭爛額 , 但只要肯花點時間就可以慢慢破解他們的的思維模式及加以對應配合而 Get the things done。

第二訣 : 硬

試想你是一個出手又快又準的拳手 , 但出拳亳無力度 , 打在對手身上像搔癢一樣 , 反而對手老老實實的一拳就將你打到暈低 , 這樣的賽果永遠只得一個 “敗” 字 , 分別的只是時間及你的受傷程度吧了。

快與硬都是「功」的表現 , 硬在若套用今天的話題上我們解釋為 “功力”  。

功力不等於招式 , 功力是看不到的經驗值 , 駕御力 , 決策力 , 思維模式……….. 這一類內在功架令你  “Know what to do & do the right thing”。  我想強調一點“功” 是靠平常日子不斷操練  , 實戰中累積經驗 , 從挫敗中用血汗換回來的 ,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 , 台下十年功”。不管你手上有多麽精妙的絕世武功秘笈 , 若果平時缺少訓練 , 沒有穩紥的基本功, 到落場對戰時招式只是花拳繡腿的東西 。平常情況可以呃吓飯食 , 但一遇上複雜情況就會露底 , 肴底 , 甚至不堪一擊。

引用快速應變部隊作一個例子 ,快速應變要靠平時訓練及準備功夫 , 指揮目標明確 , 各單位各施其職緩急有序, 工具器材齊備 , 員工心理質素 Ready才能將功效發揮到最大 , 否則只會給人一種吔吔烏雜牌軍烏合之眾的感覺。大家想一想馬尼拉人質事件菲律賓警察及特警的表現就明白我所說什麽。

養兵是”功”的一種 ,古人講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絕對有它的道理 ,要知道一個人能力始終有限 , 一個人做唔晒所有嘢 , 而要靠下屬或 Partner去完成工作。 十隻手指有長短對於下屬我清楚了解自己手下的工作能力以及做事心態 , 我對員工有要求但絕不會壓榨他們。對於他們提出的建議我真的會聆聽及考慮 , 而我自己永遠親力親為以身作則在前線帶領下屬工作做到齊上齊落協同作戰 , 我不會只懂坐在冷氣間中紙上談兵 。 下屬很清楚我辦事時重視紀律但同時亦講道理及人情味 ,絕不會卸責及肥上瘦下。  下屬幫你苦戰後你要識得慰勞及與民休息 , 千萬不要當下屬是一件工具 , 但與下屬亦要保持應有的距離切不可無大無細。 永遠記着 “其身正 , 不令而行 ; 身不正 , 令而不行”可惜的是新一代的管理層太急攻近利 , 只懂肥上瘦下剝削下層 , 根本不明白這些傳统管理之道。

管理高手不會受制於環境 , 他們會利用環境的一切去達成目標 , 他們會用心投入地去了解清楚手上有多少資源可運用及公司內一切遊戲規則 。  針對Information, Resources , System , People Skill方面一步步建立一套對自己工作情況有幫助的預警及後勤支援系統。當有事發生時能及早預警及作出準備 , 不至被殺個措手不及。而且他們會不斷 Challenge 自己的工作 , 修補漏洞找出破綻及提昇系统, 鞏固自己的陣地及資源網絡 。新一代的管理人大多都喜歡被 Spoon Feed及缺少一份開拓心及耐性 , 所以很多時都處於被動受制於環境。

“練武不練功 , 到老一場空” 上述這些 “功” 只是冰山一角的例子 , 但一理通百理明 , 火喉修維與日俱長。  我想說這一切絕非一朝一日可以 Build Up , 亦不是想就會有 , 亦沒有 Short Cut , 一切都要自己花時間修練點滴累積而來 , 我自己都練了很多年方初見成效 , 但當“功力”成熟後你就會發覺它功效非凡。  過去很多時突發事情發生 , 而我每次都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應對方案 , 我靠的並不是單單幸運或大命而是平時做足功課底子夠硬淨, 對事件早有心理準備及應變方法 , 手底留有一着才可以從容解圍。

老實講這「式無不破,唯快不破,唯硬不破」不是什麽新派學說或灌水的管理理論 , 而是實實在在在戰鬥中所得的實戰之談 , 絕對是血與汗換過來的智慧 , 只不過現代人貪新忘舊將如此寶貴的東西待以冷眼 , 而又只有我這些老餅才會去修練並用來解圍兼贏得掌聲。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