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這年可說是辛苦变动的一年 , 不論工作家庭都有不少变動 , 有些日子更感孤單在作戰, 身心困倦 , 感恩上天給我的勇氣及智慧去一步一步渡過重重難關。 雖然未來日子仍會是荊蕀滿途 , 但人生就是充滿難題與挑戰 , 我相信解決方法總會比問題多 , 人總要有希望。
長話少說回歸這晚所嚐的美酒。
Champagne Philipponnat
Grand Blanc Brut 1980
第一支出場是一支80 年代的老檳。一支32 年的老檳氣泡已盪然無存 , 所以我們選用了白酒杯並以白酒的角度去欣賞。金黃酒色中散發多士 , 梨子 , 花香的幽香 ; 口感柔軟如棉 , 果味柔順細緻 , Mineral 的感覺在中段層層展現 , 32 年的老檳覺能保持酸度如此清爽自然 , 餘韻悠長 。Philipponnat 就是出名在於它的 balance between intensity and freshness。這支 Philipponnat表現平衡集 Aged 香檳的優雅層次及年青 Champage 的活力。
Philipponnat House 有三支非常出名的 old vintages 香檳 , 分別是 Clos des Goisses , Grand Blanc 及 Réserve Millésimée。 除了選用自家頂級葡萄田出產的葡萄及 first pressing (the Cuvée) 方法釀製之外 , 香檳會長時間在樽內進行 2nd Fermentation 釀藏而增加其複雜層次 , 並要到收到 Request 時才由 Charles Philipponnat 本人親自Disgorged 並加入新酒 , 所以能有 Aged Champagne 那種 Complex , 細緻及層次 , 而又有 Fresh Champagne 那種 Freshness。
Jacques Selosse Substance Brut
第二支香檳是近期人名急升的香檳生產商Jacques Selosse 。
金黃色的酒液氣泡在杯中興奮地躍動。香檳的 First Nose 散發着拖肥 , 果仁及焦糖香氣。隨後而來的是蘋果、啤梨、百合花的芳香 , 少許的 Yeasty 味浮遊在果香之間 , 果香清新鮮甜美。香氣極具層次及變化 , 令人心曠神怡。入口時酒體輕盈有如 Moussee 般的温柔質感 , 氣泡極其幼細在口中跳躍。果味濃郁實在 , 沉穩中潛藏內勁那是一種 Intensive and Focus 的表現。酸度幼細悠長 , 而拖肥朱古力的綺在中段泛起 , 齒夾間滲着少許菊花的甘味 ,餘韻悠長有着輕輕的果實甜味 Nutty 及礦物感。
這香檳不慚為極品 , 它表面含蓄謐靜, 內裡結構嚴謹方正且活力萬变 , 酒味元素呈現一種 Great Balance。
這支香檳不像神水第八門徒 Cuvee Exquise NV 那種聖女般的高潔 , 卻有名媛般的華麗氣派 , 令人仰望讚歎。。
這支 Substance 的葡萄來自 Avize Grand Cru 的Chardonnay 及 Pinot Noir, 而且更是人手採擇 Low Yield 處理。當中所使用的葡萄更遠至 1987 年 , 三十多年雖非算老樹但酒質中也感到有不俗的細緻度。在釀製方面 Substance 是各 Selosse 香檳中最特別的一支 , 它用了一般只用於 Sherry 的 Solera 釀造技術把不同年份的酒放在不同層數的木桶 , 最頂層為最新最低層為最舊。當有新酒釀成就會把一部份的酒由上層混入下層 , 新酒加入最頂層 , 入樽的酒則取自最底層、最舊的酒。基本上 Solera方式是利用一個大型的混酒器 , 將不同型態或年份加以調和 , 每一瓶香檳都混合了不同年份的酒基亦增加酒的複雜度 , 由此可見 Selosse 的獨特之處。
Chateau Pape Clement Blanc 2009
第三支出場是 Bordeaux Graves 名莊 Pape Clement 出產的一支白酒 , 由 40% Sauvignon Blanc, 35% Semillon,
16% Sauvignon Gris 及 9% Muscadelle 釀做。 酒香散發有如香水般的香氣 , 當中有白花 , 蜜糖 , 蘋果 , Grape Fruit, Tropical Fruit 的甜香 ; 入口是成熟甜美果味, 濃郁而 Powerful , 酒體豐滿柔和亦有不俗的複雜感性及酸度 ,Youthful 又美味 , 餘韻亦了有不錯的 Mineral。
自己亦飲過不少 Bordeaux White , 老實講這一支可說是極之迷人而又質素極高。但略歉少許過份做作 , 有點妖媚 , 這當然是個人口味取向與酒的質素無關。
這支 Burgundy White 在強敵環視下出場 , 飲 Corton Charlemagne Grand Cru 絕不能心急因它須要點時間唞氣才能發揮。
這支白酒散發白花 , Hazelnut , Apricot , Peach ,青蘋果 , 檸檬及蜜糖。入口是豐沛厚實的成熟果味 , 它的果味濃郁度拍得住Chassagne Montrachet , 難得的是豐厚中包含了Clean & Dry 的果酸 , 堅厚的層次及礦物感, 絕佳的平衡性及細節, 非常悠長而細膩的 After Taste。它線條優美 , 表現雖有點含蓄內儉但我卻看得出它有深不可測的潛力而且後勁非凡。雖然當晚靚酒如雲 , 但這支卻令我感到十分 Elegant 及 Classic , 可說是傲視同儕獨領風騷。
翻查網上資料 : “Henri Boillot 從1999 年才開始他的 negociant 釀酒,以他的名字為酒商名稱,全部以白酒為主(這點有些像是Verget的作法),但是很快地,他的酒幾乎是立刻成為柏根地白酒的頂尖好酒。例如在 2002 年 IWC(International Wine Cellar)評鑑柏根地白酒中,有六款獲得 95 分以上的分數,其中有三款是 Henri Boillot 的酒,其他還有 Lafon 的 Montrachet、Dauissat-Camus 的 Chablis Les Clos、和 Bouchard 的 Chevalier Montrachet。由此可見其質素超凡。
Henri Boillot 其實也是 Domaine Jean Boillot (Volnay) 酒莊的主人,1993 年起繼承他父親 Jean
Boillot 經營莊園。另外 Jean-Marc Boillot 則是他的兄弟,Jean-Marc 在 Pommard 有他自己的莊園。Domaine Jean Boillot 有數款 Volna y紅酒與Puligny白酒,評價也都十分不錯。但是從1999 年起才開始的 Maison Henri Boillot 白酒,才是驚豔之作。
Henri Boillot 如何做到的呢?確認他所買的葡萄有最好的品質是第一步,Henri 和他所簽約的農家密切合作,經常拜訪確認栽種方式是他所指示的。其次,他的頂級和一級白酒一定從單一葡萄園與農家而來,如此才能確保酒品質的一致性。最後,當然所有步驟都必須鉅細靡遺的照顧與要求,才可能做出頂尖的白酒。當然他絕不會將 Henri Boillot 的酒和 Domaine Jean Boillot 的酒相混合,以確保各自的特色。”
這支酒的另一篇資料: http://www.cynthiahurley.com/2007/09/henri-boillots/
下半場論到紅酒上陣 , 以酒齡排序。
Leroy Charmes Chambertin 1971
講到靚 Burgundy 怎能少得 Leroy 。 花蜜般甜香、紅果、車尼子、Dark Cherry、肉味、泥土。入口是柔和而有勁的酒體 , 飛絮般的質感 , 如絲的酒味中包含細細的酸度及略帶甜味的 甘草味道 ; 約隱約現的單寧 , 一切好像風景畫般自然 , 內裡元素完全是和階地共溶 , 而且支酒表現到一種 Clean, Pure & Focus , 而餘韻更是幽幽的細線般伸延 Dark Cherry 的果韻。
這支白頭 Leroy 雖不是 Leroy 自己的葡萄田出產 , 所以中段細節感比較模糊 , 但不失其精彩之處。

Domaine Cathiard Molinier Vosne Romanee Les Malconsorts 1969
第二支出場的 Burgundy 帶有濃郁强勁的花香 , 黑果夾着少許 Truffle , 甜甜的桂圓肉香氣 ; 入口是高密度但幼滑如絲般的酒體 , 成熟中流露細線般的 Fine Acidity , 柔美如粉般的單寧。 一切酒味元素柔柔滲出 , 高雅、細緻、成熟、和諧 ,就像一個美人靜卧在草原熟睡一樣平靜優雅。
不要以為這是一支普通的 Vosne Roamee , 這塊田 Les Malconsorts 旁邊就是頂頂大名 DRC 中的La Tâche 。在5.86公畝的土地上有六個小莊瓜分而其中之一就是 Sylvain Cathiard , 這支酒是 Sylvain Cathiard 與父親共同打理 , 絕對是極之罕有的東西。
Mommessin Gevrey Chambertin Clos Saint Jacques 1969
接下來是另一支也是 69 年的 Burgundy。幽幽的花香帶少許荊蕀般的 Spicy , 黑車尼子 , 陳皮 , 柑草 , 熟梅子 , 香氣元素比另一支略為明顯。那股難以形容的酒味 , 幼滑如絲的質感温柔得令人感到祥和 , 古樸純和中流露出 Gevrey Chambertin 的核心結構 , 礦物感在口腔中橫向擴散 , 平衡有如水天一色, 餘韻帶煙灰般的單寧及果酸 , 又是一支精彩絕倫的陳年佳品。

Domaine Comte Georges de Vogue Musigny 1947
之後出場的是一支酒齡比我還要大的 Musigny , 可惜支酒 Condition 不是太好 , Level 只係去到 Upper Shoulder 而且有少許滲漏痕跡。長老心知不妙但想搏一搏 , 開瓶時氣味的確有點氧化少許 Sherry感 , 亦有少許豉油及皮革的陳年酒香 , 在 Decanter 中唞氣一小時再試。Sherry 感略為消退但果味略淡無可否認這支酒真的有點氧化。不敢期望太多入口卻是複雜混然 Well Integrated 帶有少許甘草般的果味 , 淡山渣般的 Fine Acidity , 煙灰般的單寧 , 萬物混成一體而且相互協調平衡 , 餘韻是柔和的果酸。雖然支酒有少許氧化 , 但依然保持不俗的結構及平衡性 , 可想而知假若支酒 Condition 好的話我相信會是全晚的明星。
Comte Georges de Vogue 在 Musigny 就像 DRC 在 Vosne Romanee 一樣被奉為神 , 而且一家獨大擁有 70%的葡萄田 , Comte Georges de Vogue 家族在 Burgundy 歴史相當悠久可追溯到1450年 , 家族成員Comte Georges 於 1925 年接管莊園 , 1947 年可說是一個年代的經典。
六十五年就如人生一樣 , 所以有些風霜經歴有些疤痕創傷絕對是正常的事 , 酒雖然有點氧化但無損其核心韻味 , (有些酒可能未到二十年已灰飛煙滅) , 所以有緣相會已覺難能可貴 , 飲酒講緣份能一嚐到這一代經典更是上天的恩澤。
Clos des Lambrays 1937
47 之後靚酒陸續再來。暗紅帶少許磚邊的酒色 , 白松露 , 皮革的釀藏香味 , 陳皮 , 煙草 , 甘草 , 花香……….香氣混和得難以辨認。入口是充滿禪意的酒味 , 似果非果 , 似木非木 , 酸中帶果 , 果中有花 , 表面看似輕描淡寫但內裡卻是大海無量深不見底 , 越辨越難根本分不清那是什麼 , 但偏偏又是一支美酒。
這支1937 就像禪悟中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一切如霧裡看花 , 似真似幻 , 似真還假 , 感覺就好像在現實裡迷失的一種感覺。
大家可能看得一頭霧水 , 再容我憑有限的經驗作少少解說。品嘗年青的美酒就像“參禪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元素清晰分明令人覺得清楚易明。當酒齡到某一階段 , 元素 Well Integrated 就像當晚所試的多支老酒一樣感覺有如“禪悟中的化境 –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當然並不是每一支酒都能去到這階段, 而有緣的已是難能可貴。
那還有沒更深一層呢? 我有幸飲過一支 Clos des Lambrays
1918 , 它給予我一種震憾而且令我了解到更深一層的“禪中徹悟境界 –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 因為它明明是老到比化境還化境 , 但竟然給我像飲年青酒的一樣感覺 , 它令我頓然一醒略有所悟。
那就好像形同歴經世事後的一種反璞歸真 , 明白“世事一場大夢 ” 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的是什麼 , 大徹大悟回歸基本 , 從回“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根本同一物 , 不同的只是人心看法與執念 “人本是人 , 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 , 無須精心去處世”的境界。
Quinta Do Noval Colehita 1937 Old Tawny Port
為完美的酒聚就以一支陳年 Port 酒作結尾 , 這支 Port 有如花雕般的香氣。入口柔潤豐滿如琼漿玉露 , 葡萄乾、加應子、無花果乾、咖啡、果仁朱古力百般滋味湧現 , 感覺就像交響曲般和諧美妙 ,
我雖不是 Port 酒的 Big Fans 但卻越來越喜歡 Port 酒。
Cognac de Collection Jean Grosperrin Cognac Grande Champagne 1944
另一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出產的 Cognac。自己雖然有讀過 Wine但過咗咁多年真係乜都俾返晒老師 , 自己平時極少飲用高酒精度的 Spirit所以對 Cognac可說是個門外漢。加上當晚已飲了這麽多酒亦有少少力有不繼 , 只淺嘗了少許。
這支 Cognac真的是勁香 , 那種菊花 , 穀香 , 煙草 , 甘草的香氣搏鼻而來 , 非常複雜緊緻 , 而且醇和易飲 , 餘韻無窮無盡地伸延非常厲害。就算我這個門外漢都知道這是支好嘢。
對酒當歌 , 人生幾何 , 又是一個窩心難忘加十二分滿足的晚上 , 酒意情濃 , 一切鬱悶煩惱亦隨良朋美酒一掃而空 , 再次感謝長老安排如此豐盛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