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男

e1

大家知我一向有玩開 Gym 而且與一班教練混熟 , 魔鬼教練六月尾會出戰健美大賽 , 他說這是他最後一次出賽 , 希望我能在他最佳狀態下為他影一輯相作為日後留念。 朋友要求我又點會托手踭 , 但今次我不想在比賽當日影 , 原因現場比賽有很多限制如現場光及拍攝位置 , 加上每位參賽者出場只得幾分鐘 , 相片只能算是記錄相 ,不能成為個人專輯 , 加上影健美比賽自己亦已影了兩次都夠晒喉 。 原本打算去 Studio , Studio 缺乏環境的氣氛 , 所以最後决定在 Gym 內影一輯操練相。

 

e2

雖然朋友沒有什麽要求 , 但自己做事一向認真 ,我問自己想拍出什麽效果? Model 要做些什麽动作? 如何表達我心中的影像? 我想要誇張或是寫實如何將拍攝計劃實現? 一大串問題。

拍攝前亦想到 Gym 內拍攝要面對的多個難處 :

1.    每間 Gym 的空間佈局都不同 , 太窄的空間根本難以走位山長水遠去啲山卡啦的 Center 拍攝自己又唔想 , 所以自己都事前去集團旗下某些較就腳 Center 睇位 , 選定一個較合適的 Center 作拍攝場地。

2.    由於 Gym 內空間及人多關係 , 不能帶太多燈具器材 ,一兩支閃燈加細小的 SoftBox 及反光板理論上卓卓有餘。 要做到我想要效果 , 單靠我一個人未必搞得掂 , 於是揾多個男影友幫手做燈童。

3.    Gym 內有很多鏡及玻璃 , 要考慮如何避免入鏡及反光問題。

4.    至於 Gym 是公眾會所 , 相片背景難免有路人甲 繁忙時段 Member太多會阻礙他人亦不能拍, 又不能留到 Gym 收檔後才拍 , 亦不可以清場 ……… 這一切問題都只能即場執生處理。

為達到我想要的效果我選了一個週末晚上 , 用閃燈手法去拍攝這輯人像照。

e3

 影男人與女士的燈法不同 , 影女士要用較柔和軟綿的燈法 , 去表現一份女性嬌柔 , 亦要表現女性SKII般的白咨皮膚 , 化裝及衣飾。 影大隻佬當然不能用這種燈法 , 要用較強及略帶硬的光質 , 利用光與影去突出肌肉的線條紋理。 光圈不用太大 F4-F5.6 足夠 , 由於不想吸太多現場光所以快門維持在 1/100s 及 ISO640 左右 , 其餘的就由閃燈的輸出去控制。 

 

當天到場才知道要拍三位教練 , 三位教練身裁高矮不同, 膚質粗幼白淨反光度亦有不同, 肌肉 Size 亦有分別 , 這表示什麽答案是適合 A 的燈法未必適合 B  ,要拍得好更添難度变數 , 今次真係有挑戰性。  幸好今次這位有攝影經驗的影友燈童 , 幫我微調燈的高低遠近 , 他真的幫了我不少。

由於自己有玩 Gym 的關係知道 Muscle 要做一輪熱身才能 得起 , 要做到青筋暴現這其實幾費力的一回事而且每段高峰期不能維持太久 , 更不能容我有太多 NG , 所以要準確掌握時機拍攝。

 


拍攝期間難免有些路人甲入鏡
, 這也沒有辦法唯有在後製方面將相片 Tune  黑一點 , 將焦點集中在主角身上 , 他們無咁搶眼就算了。

 

大家不要以為這些肌肉易練 , 老實講無十年八年勤力操練都未必出到咁效果 。

 

e11

男人的六舊腹肌被視為健美型男的標準及代名詞 , 亦是一個魔咒 , 因為六舊肌肉並非只狂操 Sit Up 專搞個腹咁簡單, 因為健身不同整容要邊 Part 就做边 Part , 要練得靚真係要全身咁去操練 , 由上身至背腹每一 Part 都均稱平衡才叫好睇 ,  就算俾你練到成身肌肉還未夠 , 若果身體脂肪太厚只會包住肌肉 , 就好像一張棉胎蓋住石頭一樣 , 根本肥腫難分。 要做到好似教練咁身型 , 最攞命的是怎去將身體內脂肪減少 , 由正常人的15-20% 減到得返 5% , 呢方面除了狂做Cardio 外亦要地獄式地控制飲食。 試想半年內戒油戒甜更不能吃 Starch 澱粉 , 只吃蛋白質及菜 , 而肉類就只能用白烚及揀一啲像蔗渣般的肉 ………. 老實講平常人食一餐都想死 , 現在要你食六個月可想是多麽地獄十八層的一回事 。 而這種不平衡的飲食方法會影嚮內臟分秘令人脾氣暴燥 , 加上可能食些特別補藥 , 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 由此可知要有這樣一副身裁所付出的代價是多麽大

e8

當我見到這樣的身裁我只會佩服及讚賞 , 我當然好想好似佢哋咁 , 但一諗到要付出咁大代價會同自己講 算把啦

 

酒神的盛宴 2012 -下

 g1

傳奇的酒宴怎能缺少五大 , 接下來的兩支同樣是PR100 分的 Bordeaux , 它們就是Latour 1920  Petrus 1947, 兩支都是 Ex Chateau 亦無 Recork , 單看 Label 就知到它們年代久遠。

這兩支酒由我親自開封 , 支1920 Latour 由於年近百歲個 Cork 已很晦 , 就算我用呀蘇小心翼翼的開封亦難免粉碎的命運 , 好在現場有 Filter 可以隔走碎 Cork。開瓶後一試慶幸兩支都表現正常就作原瓶唞氣約一小時左右就落杯。

g2

Chateau Latour 1920

酒色磚黃 , 杯中幽幽滲出 Earthy、豉油、少許 Port Feel , 繼而是煙燻、花香、梅子等沉實而富密度的香氣。 口感輕柔所有元素已渾一體 , 完全感受不到它的重量, 柔和中感覺是黑果 , 當中帶有少許的士多啤梨果酸味 , 之後是可可豆混合酸梅子的果韻。

 我們飲酒最喜歡買一些 PR 8x 分的酒 , 一來這個 Range 價錢較合理 , 而且這個 Range 最啱自己口味。這支酒最近被 Parker PR100 降至PR88 , 評分如此下降價錢亦相應插水 , 所以長老才可以撈到一支回來。 當然一支年近一百的酒不能期望它會長生不老又或者會像三四十歲的盛年一樣澎湃有力 , 但從 Well Integrate 的角度上看 ,它表現着一份歲月積累的成熟智慧 , 温文爾雅就像一位智者一樣充分韻味。

g3

Petrus 1947

壓軸出場的是 Petrus 1947 這支 PR100 的酒充滿着一份皇者霸氣 , 依希感覺是由藍梅、焦糖、雲尼那、Expresso、甘草、松香混合的味道 , Petrus 那極品 Merlot 中那種獨特 “甘甜” 味及那順滑豐滿口感 , 強橫豐富而深沉的果味及複雜性在口腔及喉底激盪 , 酒的規模及氣派真的有種傲視群雄的氣概。

我飲了少許我就衝口而出這支酒像曹操一樣一代梟雄  。

g4

Taylor Scion 1855

一個完美的酒局怎能欠缺一支甜酒 , 我們酒友最初心想可能是陳年滴金或德國 BA 一類 , 豈料竟然是一支 Port  這支 Port 來頭極之嚇人 , 可說是世上僅存仍然 Drinkable Port 酒夠晒珍貴 , 預計世上大約只有一千支而且飲一支少一支。第二,這支酒已在木桶陳年 155 年,要找比它更舊的酒,在世界上都應該不多了吧。第三,這支酒是使用了 phylloexra 橫掃歐洲之前的葡萄樹出產的葡萄,這是一個大賣點。 長老早在一個月前開瓶, 他說當時的感覺十分强勁澎湃 , 一個月後的今天有更多的細節及層次。

這支年過百五的 Port給我的感覺是玉露琼漿它非常濃縮 , 顏色已變成咖啡色。香味複雜 ,葡萄乾、加應子、花瓣、無花果乾、咖啡、香料、果仁等。 柔潤的口感感受到極高的糖份及很高的酸度 , 甜酸平衡絕不嗆口 , 雖然已陳年一百五十年但仍非常新鮮強勁, 沒有絲毫老態。 加應子的餘韻在齒縫及喉底繞轉良久不散 , 我嘆了一句這樣的美酒真的只應天上有。

有關此 Port的資料可參巧以下連結。

http://www.finestandrarest.com/taylors-scion.html

g5
這晚的菜色更是有趣 , Menu中只寫上這碟菜的主要材料 , 究意怎樣料理就由大廚自由創作 …….

g6

Lobster, Asparagus, Hazelnuts, Watercress

g7

 Foie Gras, Morels, Leek Truffle

g8

Trout. Asparagus, Caviar, Chives

g9

 Scallop, Bacon Cherries, Sourdough

Turbot,Oxtail, Romaine, Shallots

g11

Pigeon,Asparagus, Rhubarb, Hamaican Pepper

 g12

Chocolate, Banana, Passion Fruit, Milk

  g13


最近公仔箱中的一個禮餅廣告自覺拍得十分, 一個女人細說由拍拖至孩子成長的人生片斷 , 女人平淡而寧靜地說這麼多年來丈夫
說了不同的話 , 但始終 有說過一句 我愛你”  但那份愛始終沒有離開過 ……….

一個大男人很難開口說一聲“ I Love You及感謝的話 ,  男人只會將這三個字及一些感受用行動或心思表現出來。 長老今晚借酒傳情 , 長老這晚所送的每一支酒對他們夫婦來說都意義深長 , 身為酒男及感性的我 , 當然能明白當中的點滴含意。酒雖然珍貴及世間難求 , 但相比一段婚姻 , 與自己喜樂與共 , 守護及共渡一生的伴侶來說 , “愛的承諾更是無價。

酒神的盛宴 2012 – 上

h1

百世修來同船渡 , 千世修來共枕眠現今充滿变化誘惑的世界中要維持一段美滿婚姻關係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上星期長老為慶祝結婚廿週年, 特別邀請了幾位知心酒友共聚一堂 , 我與 AM嫂有幸成為坐上客分享他們的喜悅。

有跟開我 Blog的酒友都知道長老是酒壇高手 , 這晚他所挑選的酒可說是他的鎮山之寶 , 當我知道酒單之後真的感到一陣血氣上湧手心冒汗 , 因為一些酒對我只是一個傳說 , 亦是一個夢 , 真的估不到這晚能夢境成真。

h2

 Champagne Krug 1990 Grande Cuvee ” Reims ”

第一支出場是香檳之皇 Krug 1990 花香、麵包、焦糖、柚子、蘋果、石果 , 清爽而充滿活力的感覺, 泡沬幼細口感Creamy酒味清甜且具層次 , 我個人最欣賞是 Krug Fineness , 那種 Sharp 得來細膩的酸度襯以複雜層次果味 Nutty  , 這種Complexity 中最難得的是保留着一分 Pure 感覺。 Pure & Complexity 是兩種矛盾的東西 , 有些香檳只能偏向Pure or Complexity , 只有最頂級的香檳才能將魚與熊掌兩者兼得之餘仍表現一份平衡優雅 , 這就是 Krug 的精彩之處。

h3

 Krug 1992 Clos du Mesnil

Krug Clos du Mesnil 就是品牌中的頂級系列。 引用 酒友輝輝論壇 一段資料 “Clos 是法文「圍牆」之意,Krug Clos du Mesnil 的葡萄來自一片極為細小、以矮牆圍起來的莊園,面積只有1.85公頃,比兩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小,可想而知產量極少。Mesnil 是所處地點名字,Krug 家族於1971 年買下這小片葡萄園,經過悉心修護才能繼續出產釀酒葡萄。翻查歷史,這片葡萄園可追溯至1698年,今天開瓶的佳釀,是來自1998 年的葡萄,與莊園的歷史,剛好相差 300年,頗有紀念意義。

通常 Krug不對外透露產量,但看 Clos du Mesnil 的面積,飲家心裏有數,於是廠家索性公開,1992 年產的Krug Clos du Mesnil 750毫升普通裝,全球只有1200瓶;絕對世間罕有。Clos du Mesnil 更不是每年都出產,只選擇葡萄質量有保證的年份,
培植8 釀出香檳王

話說這源於1843年的香檳王家族,結集釀酒工藝與莊園歷史於一身,家族生意傳至 Henri Rémi Krug 時,他們一如先輩做法,購入優質葡萄園。1971年,他們發現了Clos du Mesnil 這土地極有潛質,於是秘密展開重新培植計劃,歷時年,至1979 年的收成才符合 Krug 的釀酒要求。

這支 Clos du Mesnil 酒色金黃晶瑩 , 氣泡豐富幼細 , 落杯時帶濃厚清爽青蘋果香、杏仁、果仁、橙皮、花香、Smoky Oak; 口感 Rich, 幼細泡沫在口中翻滾 , 像無數精靈在口腔內舞動, 香氣直上鼻腔 , 質感密度豐富 , 平衡性層次感絕佳 ,酸度幼細保持着 Krug 那種Fineness  Complexity  餘韻悠長 , 非常華麗雍容 , 充滿貴族風範 , 真不愧為香檳中的 勞斯箂斯

 h4

Domaine Leflaive Bienvenues-Batard-Montrachet 1992

長老熱愛 Burgundy , 講到白葡萄酒怎會缺少Domaine Leflaive , 這支 Bienvenues-Batard-Montrachet 散放着Limestone , 蜜糖 , Herbal 的香氣 ;  入口柔潤如絲 , 濃郁得來卻像羽毛般輕盈, 果味濃郁並滲着一份熟果的甜美 , 酸度活躍,  Mineral 若隱若現 , 檸皮Toast Nut 的餘韻在喉底歴久不散非常厲害。 Leflaive 的結構、層次及平衡性都是一等一的級數這不容置疑。

這支酒飲落似一支德國的 Riesling BA , 濃郁甜美 , 年輕有力而且有很多变化 , 充分表現一種成熟的柔情及深情。

h5

 Domaine Leroy Richebourg 1992

長老的酒單中絕對不能沒有 Leroy , Leroy 通常都是壓軸出場的珍品但誓估唔到今晚竟是第一支 Red

這支酒在 1600 hrs 開瓶並作原瓶唞氣 ,2000 hrs Decanter 醒酒並在 2100 hrs 左右落杯。 酒色淺玫瑰紅桃紅邊 , 酒散發淡玫瑰花香、紫羅蘭、少許 Earthy、橙皮 , Leroy 那招牌式帶有少許Earthy的花香及自然感覺真的很容易辨認。一飲之下心中不禁讚嘆一句 Richebourg 的花田感覺即時浮現眼前; 那是一份果濃郁紅果 , 之後是花粉般的 Texture , 果味回酣在微苦之後從回口中 , 單寧在脷上及牙縫出現。

這支 Richebourg 真的如絲幼滑 , 表現如微風吹送令人舒服 , 而酒味內容像有千言萬語的層次變化 , 真的十分有修養典雅。 92 Burgundy 並非什麼靚年 , 但能有如此均稱表現我相信只有 Leroy 有此能耐。

h6

Domaine de La Romanee Conti La Tache 1966

接着下來的一支名酒我相信不用介紹 , DRC 擁有七個 Grand Cru 葡萄田 , 其中 Romanee Conti 及 La Tache是獨自擁有。很多人以為六十年代中 69 是靚年 , 長老話他喝過不少 66 , 69 覺得 66 更勝 69。這支酒的處理方法同 Richebourg 一樣 , 之前的 Richebourg 已經很利害但拍埋支 La Tache 處真的是兩種不同境界。

淡紅酒色單從肉眼觀看以為較簿 , 一嗅之下即時改觀 , 那是甜甜的桂圓肉、乾玫瑰、果醬、礦物、煙肉、胡椒、荔枝……. 甚至有點燒鰻魚的感覺。入口更是一驚 , 如此色淡的 Pinot Noir 竟然褞藏如此強橫內勁 , 口中感覺就像被巨浪冲擊一樣充滿一股力量 , 那份複雜的果味 , 深沉意境 , 混成一體的 Integration , 感覺直上中輸神經 , 靈魂似乎沈溺在感官的旋渦中 , 什麽輕柔、高雅、細緻、成熟、和諧一切都難以形容這刻的經驗!

La Tache 果然是神級精品名不虛傳 , 這支酒正是天地人的一個精彩結合。

酒局只去到一半但出場的酒已這般嚇人 , 老實講當我飲到這裡時我已有點魂不附體般的飄飄然 , 接下來的兩紅一甜是何等超凡入聖 , 下回再作分解。

 

女巫 , 精靈 – Alex Liu x 50 Perfect 攝影創作營

q1

午飯過後繼續另一主題拍攝環節時尚飛天女巫。 

前陣子網上流行飄浮少女的拍攝手法 , 我大概都知道當中竅門 , 心想 Alex 會否使用這手法拍攝定還是另有方法呢?

 

q2

 答案是Model 要不斷原地跳躍再配合打燈捕捉 Model 凌空一刻手法拍攝。 這種瞬間捕捉的玩法我之前亦玩過 , 要拍得好今次的重點是風向及 Model 的表情要自然 !  我同樣是低角度 , Wide Angel 盲拍 , 由於自己已大概掌握到當中竅門 , 所以很容易就捕捉到所要影像。

 

q4

Model不斷跳躍其實好攰 , 所以轉一轉一些較靜態的擺拍。Alex老師教我們用單燈做環閃的效果 , 這手法我暫時仍未能掌握得好 , 要多加練習。


下一環節就是營做陽光感
, 我們拍攝當天整天是密雲的但我們用燈去營做一種充滿陽光的感覺。 燈法好玩之處是不論什麼情況下都可以重做光源 , 利用不同光線变化拍到不同感覺的照。

 

 

q5

拍了一整天大家都很攰 , 時間差不多就乘船離開東龍島。 

這天的節目還未完結 , 最尾的活動是一個關於 Photoshop 的分享講坐。 到於 Photoshop Alex 老師強調他主張是數碼黑房 , 即攝影經 PS修飾後仍保留攝影原素神韻是點到即止 , 而非攝影經修飾後变成CG創作 , 所以他所用的 PS工具手法不超過五種 , 相對來說算是十分簡單。  老實說自己的PS功夫十分水皮 , 一遇到太繁複的修圖技巧步驟就會完全迷失 , 所以學極都是無乜長進。 Alex老師教我們 PS做光” , 一些簡單技巧去加強相片效果 , 這套技巧對自己來說倒十分實用。下圖全是經過 PS 修飾的成品 , 除了最後一張有點超現實外 , 其餘的幾張若我不事先聲明 , 大家可能未必有做過修飾。

順帶一題Alex 老師的講學分享絕對不容錯過 , 由於 Alex 老師是主修藝術的 , 他將攝影滲入藝術元素 , 又會從攝影角度去看藝術 , 更重要的是他能具體地解構及說出他的創作意念及用什麼方法去實行並創做一套自我風格 , 並非只談一些抽象而實行不到的構念更非吹水 , 他的分享實用之餘亦極有啓發性 , 令我對人像攝影有新的看法是靈感。  他多次來港教學我都一定參加他的講坐 , 老實說每次兩三小時的講座裡我覺得比坊間很多幾十堂的專業課程及某些講座有更多的得着。 我有幾位影友跟我上完講座後都拍爛手掌並讚不絕口話好介紹 , 所以我誠意向大家推介。


在兩天內由早到晚馬拉松式密集活動對Alex 老師、 Model 50 Perfect一班工作人員無疑是一件苦差 , 每次見到他們勞心勞力充滿熱誠地為大家安排 , 我只能說十二分多謝及無言感激。

蒼海枯禪 – Alex Liu x 50 Perfect 攝影創作營

 

攝影活动對我來說是減壓方法之一 , 原因是我可以將纏繞腦袋的煩惱及工作暫且放下 , 專注眼前的影像去創作及捕捉 當然在繁重的工作中榨取空間時間心情去攝影是一件偖侈的事 , 所以只能慎選一些不能錯過的課程才去參與 , 其他的攝影 Event基本上已完全推却。 

 

 台灣人像攝影師 Alex Liu 劉純興是一位我十分敬佩的攝影老師 , 原因是 Alex 老師的人像拍攝並非一些模 人像攝影活動 , 而是人像結合燈法運用加上特別攝影主題的教學活動 , 每次活動對我的攝影手法心法都有所很多得着。  在五月尾的周末 Alex 老師又再次與 50 Perfect 群組來香港舉辦兩天共六場的活动及講座。 Alex 老師的活动是分組小班教學 , 每次名額不多所以極之搶手 , 自己一收到活动通知就二話不說即時報名 , 拍攝活動不消一刻就爆滿十分利害。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上課的日子 , 當天的活動在東龍島進行 , 的確是玩得特色去得偏僻 。活動前一兩天天文台預告有聚雨及雷暴 , 加上第一環節落水所以要帶備多套衣服預了濕身拍攝。

 

 


早上第一場的主題是
Model在水中姿態動作結合海浪去表達一種 “禪意” 。

 大家會向為什麼叫作禪意? 為什麼主題叫蒼海枯禪? 

,是佛教的一種思想,其大意是放棄用已有的知識、邏輯來解決問題。認為真正最為容易且最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於自我內心的感悟來解決問題。 就像拍攝這輯相時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會有一大堆問題? 用什麼方法 , 技巧 , 手段 , 意圖 , 怎樣才拍得好? 但其實答案就這你看見什麼 , 內心感悟到什麼就用你的 心像去拍攝就是了。蒼海加上海枯石爛的場景而拍出內心的景像就成了這個主題。

我們分組在沙灘上拍攝 , 每一組五個人分五組拍攝不同題材 Alex 老師輪流到每組分享拍攝手法心得

今次拍攝的手法是用盲拍這手法我以前都分享過就是完全不看觀景器 , 單以感覺去拍攝。 盲拍的好處是不受眼睛位置局限 , 入鏡角度自由度更大 , 而且反應更快。 舉例我可以將用手將相機放到離水面及海浪很接近拍攝 , 而當海浪到相機前一剎那提起相機不怕濺濕。 若換上傳统手法我整個人要坐進水裡水及胸口地拍攝 , 但當有浪來時我未必能及時反應起身而導至相機入水 , 要明白浪大浪少非人能預測 , 我就眼見幾位師兄幾乎濕機 , 真是一種高危的玩法。  由於要夾閃燈關係我們不可能用連環快拍 , 所以要捕捉最佳時間才能按下快門 , 時間掌握要很準確 , 另一方面亦要與 Model 溝通 , 什麼時候做動作及給予表情 , 同一時間要兼顧多件事真是一點也不容易。

 Alex 老師不主張同一位置拍三四十張 , 好的相片一兩張就夠而拍攝時自己先要在腦中有一個想要的景像 , 然後根據所想去拍攝 , 並非漫無目的去亂拍。 每張相片要能說出拍攝的”心像” 意圖 , 拍出自己的想法 , 為什麼要這樣拍 , 那才是自己的相片而非一張人有我有的相片。

w6

當拍攝這輯相時 Model 的動作令我感到一種剛陽霸氣 , 於是我就以武林高手的感覺去表達我心中的影像。

  w7

 這張照片有點像武林高手練功時將海水抽起的感覺。

w8

 看到 Model 躺在水面的姿態令我聯想到敦煌的飛天仙女圖 , 於是我引導 Model 微調动作 , 高舉相機並以高角度盲拍手法拍攝 , 這張相出來的感覺有點超現實。

w9這張相片出來的效果很好 , Alex 老師說過一張好的相片不要將目的說得太死 , 要留有空間令人思巧及聯想 , 用曲線的方法去表達 , 令人耐人尋味才有價值 , 亦即是看破不說破的道理。

w11

在另一場景碰巧遇上突然而來的浪花 , 拍出了幾了張力及一種氣勢 …………….石的剛與女士的柔 , 石的靜與水的動形成一種對比 , 這就是我心中所想的 “心像”。

 

這一環節相片雖然拍得不多 , 但在思維上卻令我領悟不少 , 真的要多謝 Alex 老師的指道及五位 Model 的落力演出。

瀟灑的浪漫 – Antinori Tenute Marchese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2000

r1

很久沒有寫獨立酒評 , 這幾天工作算是 Under Control 可以有些空間上一上電兼寫幾篇 Blog 清一清存貨。

這晚所試的這支酒市面較少見是朋友從海外購入 , 酒友近日太忙托我幫佢試一試質素。 其實這支酒我本身也有存貨只是年份不同 ,  連我自己都真金白銀買來自用的當然是質素高班的平靚正之選。 這支酒質素如何即時如實奉上。

r2

1930 hrs 開瓶 , 深濃酒色而帶紫邊。初開瓶時輕透淡淡花香 , 入口感覺有點漿口 ,  黑果 , Olive , 少許煙燻 , 酒精感較高 , 一切表現正常就讓它慢慢從瓶中唞氣 , 雖然已有十二年酒齡但仍然感到酒很年青

2030 hrs , 香氣漸漸開放 , 那是成熟甜美的車尼子 , 雲尼拿 , 煙燻 , 熟果 , 葡萄乾 , 香草及焦油 ………..香氣甜美十分討好。入口是甜美果味 , 柔潤如泰絲般的酒體 , 木桶、單寧、果味三元素結合得十分細緻 , 黑朱古力的餘韻悠長而具質感 , 這段時間支酒已可供飲用算是十分易服侍的一支酒。

2130 hrs, 酒香變為泥土 , 肉味 , 花香 , 少許梅乾及當歸 , 酒香變得沉實 , 而之前的果味依然輕滲。 柔和舒服 , 這時酒的內容元素變得更細膩 , 酸度絲絲浮現 , 平衡性表現更佳 , 甜美的Sweet Tannic真的十分精彩。 Chewy 的口感 , 黑朱古力的微苦質感加上葡萄乾甜美的餘韻 。

因自己喜歡熟酒老酒的關係 , 所以對這種果味與單寧 Well integration 產生 Sweet Tannic 的感覺十分喜愛 , 亦是自己選這酒入宮的原因。

r3

酒由開瓶一小時進入狀態一直到飲了四五小時到樽底朝天都保持着同一狀態  , 三百大洋左右的酒有如此表現 , 還可投訴什麼?

表述簡單暢快 , 節奏明快不扮高深 , 甜美中帶着一份瀟灑的浪漫 , 這酒給我的感覺就像 Eagles 的名曲 Best Of My Love 一樣。
http://youtu.be/z_M_27ciAKI?hd=1

隆河南部紅粉白 , 盛酒豐餚鴻門宴

a1

 上星期是所有葡萄酒愛嗜者及業內人士忙碌的一個星期 , 一些知明道高的專業酒評人幾乎一天內連走四五場非常頻撲忙碌。 這晚酒評人朋友邀請我出席一個以 Chateau du Pape 為主題的 Wine Dinner 當我到場後看見那個酒陣及排場我真的有點滴汗 , 原因是這晚除了 Chateau du Pape 的紅葡萄酒外 , 還有較少飲用的 Chateau du Pape Blanc Tavel Rose 一個 Wine Dinner 內共試三十多支酒 , 絕對是一個充滿挑戰考驗的鴻門宴。

 在晚飯之前先由八支 Tavel Rose 及九支Chateau du Pape Blanc 作熱身。 由於酒太多不可能遂一作品評 , 只能寫出一個 General Impression

 

 a2

 Tavel Rose 以下不同個性混合釀製 :

Syrah – 强勁而帶紅果的香氣。

Mourvedre   亮麗獨特的鮮紅酒色及清新感。

Cinsault –優雅及聚焦。

Clairette –花香及深沉的感覺。

Grenache –力量及平衡感。

Bourboulene –花香及鮮爽的酸度。

Carignan –單寧 , 紅果及優雅個性。

Picpoul –花香及細節。

Calitor –極少有的品種。

加上 Tavel 的不同土壤特性 flat white stones, sand , gravely soil , peebles 及不同地區日照令葡萄表現出不同的成熟度、酸度、細節、不同姿態層次及韻味。 這就像 Burgundy 區的風格表現近似。

整體上我對在 Tavel 所釀製的 Rose 感覺比其他國家出產的 Rose 來得複雜 , 不同深淺的紅宝石酒色下散發出不同類形的花香、紅果、士多啤梨、柚皮、杏仁的香氣。入口是濃郁而有份量的酒體 , 結實的質感 , 明顯的礦物感 , 深沉而複雜的味覺流程 , 優雅的酸度 , 充滿單寧細節的 After Taste ……….. 這晚所品試的 Rose 每支都給我上述的變化組合 , 而且用來佐膳配襯亦有不俗的变化 , 加上價錢不貴可說是 Food Wine 的一個選擇。 以往我對 Rose 單簿咳藥水般的負面觀感可說是完全改觀。

a3

CdP 的白葡萄酒多由 Clairette, White Grenache, Roussane, Bourboulenc, Picpoul , Picardan 等葡萄釀製。個人很喜歡 CdP 的白葡萄酒原因是它們變化多端難以預測 , 內容豐富而經常帶給人驚喜。

這晚所試的八支質素可說是十分不凡 , 花香、柑皮、杏仁 , 濃郁而柔滑的酒體 , 充滿礦物的餘韻及細緻的酸度令人回味。 有一點要提醒的是飲 CdP  Blanc 健議將酒雪得太凍 , 最好是雪凍後就離開冰桶讓酒在室温中回温 , 那樣酒香及酒味才會慢慢開展 , 若我們能給予支酒多點時間唞氣變化發展 , 它定能帶給你無限驚喜。 CdP Blanc 較為重身 , 個人覺得 CdP Blanc 較適合秋冬配襯味道濃郁的炆焗享調及食物 。

以下是當晚自己最喜歡的四支 CdP Blanc

Domaine Nalys Eicelenci White 2010 ***

Chateau de la Font du Loup 2010 **

Chateau de La Gardine ” Cuvée Tradition Blanc ” 2010 **

Domaine du Pegau CdP Blanc 2010 ***

a4

晚飯開始 , 我看一看 Menu 頓時感到一陣昏暈 , 因為每一度菜都有兩至三支酒配襯 , 而出場的酒全是在 Cocktail 時未出場的 , 那是五支 Rose , 一支白及十三支紅 ………….. 我當然無可能飲得晒 , 而席上亦提供 Split Bowl 供大家倒酒。

a5

a6

 我自己一向喜歡 Rhone 的酒尢其是 Chateau du Pape , 原因是它顯示出什麼是 Art of Blending Chateau du Pape 一般以十三種葡萄釀造 , 每一種葡萄成熟期不同 , 酸度單寧果味有其特別個性 , 要將不同個性的葡萄混而為一 , 互相協調之餘更要表現出優美和諧的感覺 , 就像一隊管絃樂團集不同樂器卻能奏出美妙動人的樂章一樣 , 品嘗一支質素佳的 Chateau du Pape 絕對像是欣賞現場演奏一樣享受。

 

當晚十多支 CdP 都是各有個性及風格 , 當中有古樸 Classic 亦有富時代感及 Modern , 全部都是十分平易近人及充滿魅力的佳品 , 要從中挑選心水其實頗難。 原因是每杯酒落杯表現的時間不是很長 , 加上食物味道的影嚮及個人品試敏感度下降 , 以我個人能力只能 Mark 出自己那一支較喜歡作為日後追尋及參巧吧了 , 由於我個人的口味較偏向 Classic 風格一點 , 所以有以下的選擇 :

Domaine du Pegau 2009 ****

Chateau La Gardine 2009 ***

Chateau de la Font du Loup 2005 ***

Domaine de Cristia 2010 ***

Domaine Le Vieux Moulin 2010 **

Domaine du Banneret 2009 **

Maison Ogier Safres 2009 **

Les 3 Cellier Marceau 2009 **

Les Girard du Boucou 2009 **

個人覺得 CdP 由於果味充足甜美單寧不強較 Bordeaux 更容易配襯食物  , 就算 Young Wine 都不會飲到成口單寧硬晒口 , 所以我很多時自己外出用膳都會帶 CdP 。

a7

晚宴完畢所有参加的酒莊代表及主辦單位俊男美女來個大合照 。

Vinexpo 2012 酒展隨想

國際葡萄酒界盛事 VinExpo 兩年一度重臨香江 , 自己不論怎樣忙碌都會榨取些空間時間攞假出席

今年雖然很忙但都寧願週末開 OT趕好手頭上工作 , 滕出兩個下午出席活動 , 雙比以往連續三天像返工一樣的出席率今年算是極之克制。

 

我覺得今年最大缺點是主辦單位只選擇性針對某些業界團體如零售 , 批發 , 大公司酒店 , 傳媒等發出邀請咭 , 而網頁中聲明到場時無請咭的除即場登記外要額外付$500入場費。 但在網頁中亦沒有提供網上登記渠道 , 有點令人Confuse。過往幾年主辦單位在 VinExpo 前幾個月都有電郵預先通知 , 讓我們預先登記及取得Electronic Badges , 今年我卻完全收不到通知 大安主意以為大會安排進步了 , 我們只須出示證件或Business Card , Check Database 就可以進場 , 可惜事與願違。

當日到場後我埋 Counter 登記 , 就算 Database上有明明有我資料但一句 I am sorry 今年認咭唔認人 , 無邀請咭要進場的麻煩你俾$500大洋!  雖然近排自己較少寫酒評 , 但我亦算是在Yahoo Blogger中碩果僅存的第一代 Wine Blogger , 偶然亦會出席一些業界活动 而我的職業當中亦包括 Sommelier及買酒的環節。 在香港舉行的 VinExpo 我每次都有出席 , 並對多年來的 VinExpo 安排提出建議改進希望大會能做得更好 , 今天這個半業界的我卻被拒諸門外 更荒的是若果我肯俾 $500 就算非業界就可進場 ,可能主辦單位是想藉這方法隔走一些非業界人士而令展覽更 Target 去目標組群 , 但又不想得失愛酒人士及令展場冷清所以有此安排 但我覺得這方法成效不大而且反容易令人誤解成向錢看!! 

原本想一走了之但細想一吓實在有點氣憤 , 老實說若我覺得不值得出席的活動就算請我都未必會來 , 另外我若想 Sneak In進場 , 我有太多方法跟本不須多費唇舌或付款 , 但我堅持要堂堂正正取回自己的 Badge進去 , 因為我覺是一種個人尊嚴。 我主動找到在場負責的女主管並温柔地解釋一切讓她處理 , 女主管多翻請示最初她的回應都是按本子辦事的說 ”I am sorry” , 碰巧有幾位參展商朋友看見到我情況 , 亦力證了我的功能及地位 , 而我亦再次解釋才終於得到 Badge 進場了 , 如此這般折滕了半小時 , 是從善如流還是什麼原因就不得而知
我的一些 Wine Blogger朋友及某些業界酒友都遇上同樣問題覺得今年主辦單位轉了玩法安排上有點混亂 , 俾錢入場的篩選邏輯令人費解。

今年的 VinExpo表面上同樣熱鬧 , 除了一些熟識品牌外亦有不少 Hidden Gem , 而我的目標當然是去尋找一些精彩而又價廉物美的精品。

多年來行 VinExpo 我有少少個人心得 , 自己覺得真係唔須要太早去 , 因為酒商一般會早上 1100或中午飯後才開些好酒 , 而且展出的酒多是新年份 , 若果你品試時支酒啱啱開又或者未唞夠真係好飲極有限。


所以我這幾年都是 Lunch 之後才去先飲一輪白酒 , Sparkling 或一些較輕身的紅酒 , 下午 3pm 後開始飲啲較重身濃郁的大酒 , 而且我一般都會揀些飲了大半瓶的酒去試。 飲到攰就揾支甜酒或甜氣酒飲吓回吓魂 , 唞唞又再來過好酒靚酒一切隨緣。

酒展品酒之餘亦可向酒商或莊主 / 酒商請教及互相交流 。今年大部份本地酒商都覺得生意難做 , 皆因通漲、租金成本飛昇 , 最低工資令人工成本樣樣加 , 基本上已抵消了零酒稅的利潤空間。很多小舖因捱不住貴租而要被迫結業 , 相比幾年前撤消葡萄酒零酒稅人人投身市場的熱鬧情況可說是略見委縮。 其實這並非香港的獨有問題 , 歐債危機對歐洲整體經濟打擊及影嚮深遠 , 很多葡萄酒商都要改變經營策略求變求存。  我不太擔心大機購因為他們自有一套經營手法 , 我擔心的是市場選擇變少及收窄。 我個人覺得像淘寶網般的消費模式將會是一個趨勢 , 葡萄酒商或酒莊組成網上稍售平台 , 而將酒經專業處理 Group Shipment ,  Door to Door運送到買家手上,  Anyway 這只是個人隨意聯想吧了 , 香港人腦根轉得快我很有信心會找到出路 , 我都係事專心品酒 , 揾些好嘢介紹給知音人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