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紅刺蝟 (四)

e2

 上午拍完廢廠休息過後我們便移師鯉魚門三家村一帶去完成最後一個主題 『自然隨性的田園走拍』

 

e4

這主題可說是『熱情活力的引導展現』的一個延續 , 只不過場景轉到一個較多自然環境進行吧了。

e5
自然隨性當然是重點 , 除此之外紅剌蝟希望我們相片能拍出一些空氣感 空氣感是一種時間、空間凝結的氣氛 。簡單的說就是畫面中的主角看似是在做自然的動作 , 卻又是靜止的停留。彷彿當下空氣的流動、時間與空間、萬物的生命都在一瞬間被封存在畫面中一樣。一個故事性的畫面並不是什麼都是一目了然 , 嘗試着讓相片帶有多點想像空間”  , 留下延伸的伏筆 , 令人幻想這個畫面的前一分鐘或是下一分鐘 , 發生過什麼或是將要發生什麼?

e7

這個拍攝主題若只是自然隨性那還簡單 , 但若要拍抽像概念的空氣感甚至想像空間那就困難得多了。 我自己只有個含糊的 Idea , 但能否從我所拍的影像中令人感受到暫時我覺得仍未可以 , 仍要些時間消化及思巧。 加上兩天的拍攝自己的體能亦開始下降 , 所以這輯相我未算拍得很滿意。

 


這環節相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9128085979/

回顧這兩天拍攝活動 , 從紅剌蝟的現場指導他的美學人像攝影講座及他書中詳述的心得論點 , 整件事來看 , 紅剌蝟那一套可說揉合了美學藝術的攝影心法 , 可說是非常特別的一種風格, 亦可以說是一種內涵。 

紅剌蝟的書中提到 :

攝影要進入另一層次隨了技術方面外美感亦很重要 , 美感要瞭解、認知、培養, 須要時間『參透』和『領悟』”  

雖然美沒有一個評判標準, 但卻在大部份人中有近似的定義 , (正如金城武與如花比較, 答案會是一面倒)。”

美與不美 , 不是對與錯的問題 , 而是深度和品味的問題。”

一張相片可以包含很多層次, 包括概念、意識、感情、生命力 ……. 一層一層向深處遞進。 如果你的美學認知夠深、眼界夠廣、感覺夠敏銳、情感夠豐富就可以感受到別人感受到的意境 , 創作者就能拍出有深度的作品。

看來自己要花點時間多看一些藝術書藉 , 進一步瞭解、認知、培養、參透、領悟美學方面的素養 ………..

今次紅刺蝟活動系列得以成功 , 全賴 50 Perfect 團隊所有工作人員的统籌及努力 , 真的多謝他們能將如此好的交流工作坊帶到香港 , 讓香港的攝影愛好者能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攝影風格 , 擴濶攝影領域。

全章完

初遇紅刺蝟 (三)

 f1

 第二天的拍攝活動有兩個主題 『頹廢調性的人景配搭』 , 『自然隨性的田園走拍』

 『頹廢調性的人景配搭』 其實是整個紅刺蝟人像系列中最吸引我的一個主題 , 這天的拍攝地點是油塘的廢棄工廠 , 一個十分熱門的廢墟拍攝點。 最難得的是當天天色陰暗密雲正好貼切拍攝主題。

紅剌蝟解釋一幅畫面中我們要做到元素、色調協調和階才能營做整體氣氛。『頹廢調性的人景配搭』其實是人與景、光與影、整體色調、Model 服裝造型及姿體語言協調配合的一個混合練習。

要切合萎靡陰鬱的感覺 , 首先Model 不能穿着太鮮艶及性感 , Model的情緒及姿體語言亦不能表現得太過開心及活潑 當天的 Model 中除了一位穿了暗紅色裙外 , 其他兩位都穿上黑色衣服 , 基本上都叫做可以。 (即是說下次若想拍這類題材前先要關照 Model 一聲拍攝概念及所須衣物)  

選景方面廢廠內有很多色彩塗鴉 , 紅剌蝟指出那些塗鴉會擾亂畫面一定要避開 , 選景盡量拍一些原本巳存在殘舊破爛的東西。

 f2

這輯相我拍攝時刻意將相機內Picture Profile中的飽和度及色調 Setting 調低 , 將色彩收歛 , 營做一種灰暗主調。

f3

這張相的空間我暗藏了一種想跳樓的不安感。

f4
一種暗淡色彩的處理將一切單純化更能讓人聚焦在人物的感覺上。

f5

我另外找了一些陰暗及有少許陽光滲入的地方 , 我想利用現場的光暗去表達一種幽暗不安的空間感

這個位置門及窗外透進的光形成了一種空間層次感 , 牆上雖然有些塗鴉但我覺得顏色並不太鮮艷可以借用 , 而與 Model 純黑衣着及靠着柱向光的表情形成一種對比。

 

 f6

這張相我想表達是在黑暗中期望而得不到的一種失落感。

 f7

在另一邊有一條油漆脫落的走廊 , 窗外的自然光像掃描一樣鈎畫出整個走廊的空間 , Model 的姿體動作表現了一種無助、疲倦頹廢的無力感。

 f8

純用自然光去 Outline整個環境。

 

 f10f9

我覺得這兩張相片的佈局很有味道。

f11

很多人覺得人像攝影格局要方正 , 切頭切腳是構圖的大忌。 紅刺蝟認為若完全遵守規律 , 要求絕對的平衡構圖法則反倒是限制的開端。 相機取景只是擷取你眼前世界的一個框框 , 而不是在一個框框裡創造自以為的全世界。框框內的東西就是你的重點。 攝影是減去的藝術只要留下來的元素能強化照片本身的意義 , 突出重點或企圖就可以。

 f13


有時拍攝重點未必一定要放在
Model的面部 , 有時手部動作身體語言亦能講話。
有時不完整的構圖反而令人產生更大的想像空間。

 f14

 我刻意安排 Model站在破玻璃後面做成一個破相的格局 , 原因是想利用破玻璃作為面紗的感覺。

f15

滿佈綠色青苔的牆身加上Window Light 正是很好的拍攝點 , 可惜的是 Model 的表情未到位。

 f16


這輯相以暗調為主
, 色彩低調有別於自己過往的拍攝風格 , 是一輯自己很喜歡的作品。

這環節相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91280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