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Ways to Deal with Challenges

a8

近日工作上出現了風浪 ……………. 

在風高浪急之際好容易令人陣腳大亂 , 迷失方向及失去分寸 …….

究竟怎樣去調整自己心態 , 用理性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呢?  

智慧錦囊中就有這樣的七條。

We are all faced with challenges constantly in every area of our lives. Most people have a hard time accepting and dealing with these challenges that arise. The truth is that you will have to deal with difficult problems throughout your life, whether it is in your personal life or career.  

 Most of us get really afraid and run away from problems because we don’t want to accept reality the way it is. Running away from your problems is the worst thing you can do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you are faced with. I have some tips for you below on learning how to deal with everyday challenges. Start now and develop the self-discipline to practice the below points.

1. Don’t overreact – Overreacting to a problem will cause you to make bad decisions. When we are not in control of our emotions, we will make decisions that we will regret later. Next time you are faced with a challenge, become the watcher of your thoughts and stay calm so you can make smarter decisions.

2. Accept present moment reality – Accept the way things are and the way people are. You have to understand that not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the way you want it to be. If you cannot accept reality you will feel very frustrated with your life. Many people will try to change someone or something that they cannot control, and when it doesn’t work out for them they feel miserable. Once you can accept reality (including the challenges that you are faced with), you will be able to be more calm and think more clearly about how to get a step further towards your goals every day.

3. Don’t blame others – Many people make a habit of blaming others for all their problems. They fail to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ecisions they have made in life. The more you blame others with the challenges you are faced with, the more you will make people dislike you and not want to be around you. The first thing you want to do when faced with a personal challenge is not to start pointing fingers at others.

4. Practice detachment – Make a habit of detaching yourself from any outcome. Detachment means that you are not attached to any given result in life.  For example, If you going to do a public speaking, you got really nervous. The reason you are fearful of public speaking was because you are too caught up thinking about what the audience was thinking of you. The fact is that there are some people that are not going to like what you say and others who may like what you have to say, therefore your job is to accept the way people are and not get worked up emotionally and mentally over someone not liking you. When you start practicing detachment, many of your fears and insecurities will disappear.

5. Don’t overanalyze – When you think too much about a situation or event that occurred, you will start to judge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When you think too much you will have a very tough time accepting reality and you will think that something is not right. Overanalyzing can also cause you to not take action on your goal, which can make you really frustrated in the long run.

6. Accept “changes’ in your life – You will have to deal with changes in life all the time. Many people don’t like change and they resist it because it gets them outside of their comfort zone.  You may be unhappy or happy at certain times; however you have to realize that those two states are not permanent. You have to train your mind to be at peace at all times regardless of the emotional state you experiencing.

7. Don’t compare your lifestyle with others –  It is really difficult not to compare ourselves with other people, however the more often we do that, the more frustrated we will feel. There will be people that may have accomplished more than you. The key thing to remember is that you create your own story and success in life.


大家互勉之 ………….

從電影中學拍照

b1

自從上次從電影出發活動後 , 開始對這些劇照式的拍攝手法感到十分有興趣。  而這種手法正好填補了我鏡頭死板欠缺变化的缺點。一張富電影感的照片 , 並非只將相片上下加兩條黑線咁簡單 , 它的裁切比例是有標準的 , 而且永遠都是打橫方式 , 怎樣去擺放主角? 怎樣去填補當中的空間? 都有學問。

近日從自己的影碟柜中摷回一大堆王家偉、杜琪峰、劉偉強、岩井俊二的舊戲 , 嘗試以一個相片拍攝的新角度去重温這些電影 , 從每個鏡頭中去了解攝影師怎樣去運用鏡頭去分鏡 , 怎樣用光 , 整體如何配色 , 人物及局部特寫的表達方法等 …….. 希望從每個鏡頭中汲取養份。

下列這些劇照都是在從電影出發活動中從老師的電腦抄過來 , 再回家細味研究 , 再從劇照中領略它的美妙之處。

 

b2

王家偉愛神之手

這只是一套由三位導演以三套短片形式夾埋的電影 , 全套片我只係睇王家偉這一段 – “”  這一套電影講的是情慾當中有一些成人情節有人用它與色戒去比較。 色戒大膽露骨但這套鏡中完全沒有一個裸露鏡頭 , 但仍能令人聯想到某些情節。 這種看破而不說破的含蓄的表達手法 …….

 

這套戲充滿五六十年代懷舊情懷 , , 用光以一種含蓄的光影打法 , 利用暗調及陰影 , 相片反差度少 , 黄黄綠綠的色彩去營做一個時代氣氛。 

 b5

如此黑暗的走廊只靠幾盞吊燈作照明 , 地上那道長長的反光引導了大家的視線 , 問題是如何令地上作出這樣倒瀉水般的反光 , 而地上的反光很明顯不是從大家所見的吊燈而來而是另有乾坤。

 b6

 

這個 Shoot 啲燈打得真美 , 這種燈怎樣打呢? 男主角的手與面好明顯是兩個不同光源 , 照射枱布下半部的光源 , 照花、生果及牆身都有不同光源 , 但咁多個光源又能和諧及自然地互相配合着 , 真的令人讚嘆。
 b7

 b8

戲中很多時利用自然光及鏡的反射去表達 ……….

 b9b10

有時拍攝並不須要張張影晒大頭, 有時一些手部動作 , 身體語言反而令人產生聯想 ……….

 

男主角幻想着自己的手伸入女主角旗袍內那種感覺 …………

 b11

 

b13
岩井俊二情書
 情書所用的色彩 , 對比 , 景深又是另一種感覺味道。墳場拜祭一幕大雪粉飛下的灰調 , 背景虛化的景深 , 低反差的色彩襯托主角黑衣大褸 , 灰白襯衣產生一種和諧寧靜的感覺。
b14

另一場景是燒玻璃工場 , 那種來自火爐的光色及光的角度產生一種暖暖感覺。

 

b16
背景的細節 ……. 相機有快門有ISO而電影沒有 , 那相機應用什麼光圈、快門、ISO組合才能影到這些相呢?

 b17

杜琪峰放逐。 這套電影的分鏡、佈局、佈光玩得極之精彩 , 真是越看越有味道。

 b18

像牛仔片槍戰對決的感覺 , 槍变成了雪茄而敵人以一個虛化的形象襯托。

這套電影的燈光運用更是精彩 , 只要幻想一吓當時現場啲光點打? 鏡頭從那裡入鏡 ? 用什麼鏡頭拍攝? …………就已令自己越想過癮。

我自己以前覺得電影就只是電影 , 看電影只睇故事劇情或尋找一些觀感刺激。從未想過從電影中可以得到一些對攝影有用的觀念及手法。 今次趁假期從看幾部電影 , 感覺就好像上了一課極精彩的攝影課程一樣。手上仍有很多這類影碟存貨 , 真的有排睇有排學。自己玩了攝影一段時間 , 我覺得攝影的樂趣並不是只在於按動快門啲瞬間快感 , 反而是發掘、思巧及創造整個影像過程。 而當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別人欣賞又或者帶給人一些美麗回憶 , 又是另一種的滿足與喜悅。

貓鬚也低頭 – Domaine Stephane Aladame Montagny 1er Cru VV 2009

c1

最近行過酒舖都發覺一些酒的酒價漲了很多 , 有些Bordeaux 甚至漲價一倍有多非常誇張。雖然有人將此歸究於自由神搶貴晒啲酒 , 但從商者如何訂價亦是原因之一。因果遁環 , 受苦的只是我等喜愛葡萄酒而又荷包乾涸之人。

飲酒之人看着酒價上升購買力下降那種感覺真的十分不爽 , 有時要揾平靚正的酒真是極高挑戰。 我的酒評除了一些 Fine Wine之外 , 我亦會主動去尋找一些平靚正佳品 , 以我的知識經驗去做福知音有緣人。 但老實講這些好東西可遇不可求 , 有時我試二三十支都未必找到一支 , 大家有時要俾的耐性。

最近飲到支價廉物美的好東西 , 未講支酒底褞之前先睇酒評。這支酒我只作 Light Chilled , 因為我覺得這個温度支酒表現最好。

c2

淡黄酒色帶點 Watery的水色邊。香味散發白花、青蘋果、柚子、Candy 甜香。 入口出奇地感受到一種圓潤而具結構的果味 , 酸度夾在柔和酒體之中酒沒有太多的木桶個性反而一切能量來自葡萄 , 流暢的酸度沉實穩重的酒體 , 明顯的礦物味 , 悠長自然的餘韻。整體表現平衡 , 酒味濃郁 , 而且酸中帶甜的酒味非常和諧 , 真是一支精品。

Montagny 的酒一般都是清爽纖簿多礦物味的 Chardonnay , 很少能做到如此圓潤沉實近似濃郁Meursault的感覺。 這支酒木桶感不重 , 而且沒有 Chardonnay 的苦澀味 , 酒味元素平衡就算飲三四小時仍無走樣。 淨飲已很不錯但用來襯菜更覺是正斗 , 老實講這酒的表現絕對不會輸給任何Meursault Pre Cru

一支Meursault Pre Cru 市價大約要四五百大洋 , 這支Montagny不用三百大洋 , 而且還是V.V. , 即老樹葡萄 , 我真的不能有什麽投訴。

c3

這支 Montagny 究竟是什麼來歴??

Montagny 位於 Burgundy 南部Cote Chalonnaise 區中 , Cote Chalonnaise 是一個十分尷尬的地區。這地區的風格近似 Cote de Beaune , 所以被人以 Cote de Beaune 附屬區寄人籬下, 成為平價 Burgundy 的供應地。 當買不起昂貴的 Burgundy , 就往這一區尋寶。 其實單以這區的風格來說 , 不論紅白都有很多物超所值抵飲的精品。

很難相信能釀出如質素的酒莊莊主是一位七十後的年青人。在1992, 18 歲的 Stephen 從剛退休的 Millet 老先生中接手這個酒莊。 有如此安排因為 Millet 不想將酒賣給合作社所以找不到買家。 Stephen 連高級的葡萄酒課程還沒上完就以堅定的信念接手了。 這個酒莊中有相當老的葡萄樹 , Stephen Cote de Nuits 的頂尖酒莊方法耕種 , Low Yield 種植及人手採擇。 Stephen Aladame 的用心經營很快就成為 Montagny 中最優質的酒莊。

Cote de Nuits Cote de Beaune 價錢漸漸變得不可高攀的時代 , 這些暗藏在 Cote Chalonnaise 的珍寶更覺可貴。

以這支酒的質素及價錢 , 我只能說“貓鬚也低頭"   (Burgundy 區中優質白酒Meursault 俗稱貓鬚) 

酒莊資料

http://www.aladame.fr/en/montagny_vieilles_vignes.html

Wine Supplier
Wine Culture Ltd – Tel 2810 1186

 

迷人的黑馬 – 2005 Case Basse Soldera Pegasos Toscana IGT

c4

大家看見到標題千萬不要誤會這與近期 唐生大地震或選舉事件有關。 AM 天生沒有政治智慧 , 亦對這些事十分冷感 , 我閒人一個我的 Blog 一向只談風月不問世事。

言歸正傳上年聖誕節時酒友搞團購 , 問我有無興趣入這支酒 , 我一聽見 Soldera 這名字我二話不說就認購了。  等了幾個月終於到貨了 , 這週末趁沒有任何攝影活動正好來個 Quality Check 兼長時間細心品試。

未講酒的來龍去脈先看看支酒表現如何 ………….

 c5

酒落杯清澈明亮有如紅寶石般的酒色 , 色澤通透美麗。 初開瓶時香氣略為隱閉 , 只嗅到有如輕紗蓋着般的花香 , 淡淡甜美的果味及少許 Spice 的感覺 第一口品試以決定酒的處理方法 , 入口是濃郁柔和的酒味 , 酒精度不高 , 內容並不是什麼龐然大物 , 初段感覺是十分平易近人討人喜歡的一類。 以這種表現我決定將之原瓶唞氣慢慢觀察。

開瓶 1.5 hrs , 香氣仍在發展 , 深沉香氣中散發一種成熟的藍莓及帶刺玫瑰的感覺 果味酒味雖已漸漸開展 , 但內容仍未算十分開放 , 只得頭尾兩段的表現而中段細節略欠。 但凡飲靚酒總須要點時間及耐性 , 更何況這是一支如此新年份的 Young Wine。於是又放埋一邊讓其自然發展。

 

開瓶2.5 hrs, 這時酒杯放在離開我一呎範圍外但我已嗅到那陣陣飄散過來的酒香 , 那種是一種非常Sexy 又帶點誘惑性的酒香 ……….. 成熟甜美果香夾雜着芬芳的玫瑰花香 , 少許的 Spice 及果仁香氣 , 那種香氣似曾相識亦令我彷彿置身於一個花園之中。  這時酒味元素亦比之前更為開放 , 如絲般順滑的酒體 , 甜美而高雅的果味 , 圓潤酒體中隱露少許複雜性及細節 , 沒有太複雜難明的內容 , 此時多了一層Pure 的果酸 , 收結帶點果味及朱古力的淡苦 , 餘韻悠長實在。 這時我感覺就像一位穿着性感舞衣的女士 , 在我面前正準備跳 Tango 一樣。

 

開瓶 3.5 hrs , 這時支酒達到一個很理想的平衡點。 性感高貴而迷人的果香 , 那是藍莓、Dark Fruit、帶刺玫瑰、香草、烤焗果仁。 口感很Rich但卻令人忙掉它的重量 , 乾淨清純的士多啤梨果酸 , 如煙似絮的單寧質感 , 酒味旅程平順舒服充滿細節 , 喉底的絲絲果韻及朱古力微苦令這酒的個性更實在。 酒味元素比例均稱平衡 , 味覺元素發展得十分自然 , 完全感受不到有什麼人工斧鑿的痕跡 , 單是這點風格已是我十分喜愛的了 , 更何況它令我有一種高雅高貴的感覺 …………….

由這段時間開始以下的 5 – 6 小時 , 支酒都保持着這種優美形態 , 老實講真的好飲到令人愛不惜手唔停得口。我就像看着Tango 表演一樣 , 音樂嚮起舞步亦開始展開 , 舞者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麽合拍及迷人 , 動作如行雲流水 , 拼發着令人窒息的光芒 , 這是一種華麗而高雅的享受。

 

在整個品試過程中曾有段時間我以為自己正在飲一支 Burgundy Pinot Noir , 若具體一點那是一支好年份 Cote de Beaune 地區出產的 Burgundy , 若要再細分一點就是近似 Pommard Volnay 那幾條村的出品 Pre Cru 級數的東西。 為何自己有這種感覺呢? 除了是花香及酒味接近之外 , 還有那種置身於花園感覺 ,及那一種祟尚自然不干擾的種植及釀酒風格。 唯一不同是這兩個地區的 Burgundy 很多時有種較堅削的木桶感而酸度線條亦比這支 Soldera 略為細長。  很難相信 Sangiovese 這葡萄能表現得如此高雅貴氣的感覺 , 更難相信意大利出產的 Sangiovese 竟有 Burgundy Pinot Noir 的感覺神韻。 曾聽一位前輩講過 , 葡萄酒去到最後都是殊路同歸 , 對於舊酒我絕對認同 , 但對新酒這可以成立嗎?  我真的不知道。

 

c6

第一天我就靜靜的飲了十小時 , 我一個人酒量有限 , 我就將餘下的半支放在室温中讓它繼續發展 , 反正這幾天天氣較冷室只得十四五度 , 亦免得放入雪柜受温差之苦。 到了第二天下午大約是開瓶 26小時左右我再續前緣繼續品試。

這時支酒並沒有因長時間唞氣而表現下坡 , 它的果味比例比前一天輕了些 , 它變得更纖巧嬌柔 , 酸度亦略為提昇 , 那種如煙灰般的單寧質感依然細膩令人 , 難得的是它整體表現依然保持平衡及十分迷人 , 此時我所感受的是它的  “Pure” , 此刻它更像一支 Pinot Noir , 到了這時候又是另一種美態 , 另一種嬌美 這支 Soldera 可說由頭到尾都咁正斗 , 尢其是若好似我咁長時間品嘗 , 細味當中整個變化過程 , 更覺它真的是一種享受。

這支 Soldera 究竟是什麼來頭? 為何酒味有如此表現呢?

 

c7

喜歡意大利酒的人一定會聽個或見過海怪” Soldera Brunello di Montalcino Case Basse 這名字。 酒莊主人Gianfranco Soldera 可說是在意大利酒壇的一位傳奇人物。 他祟尚生態平衡 , 他認為大自然中不論一草一木 , 一鳥一蟲都有它的存在原因而互相影嚮。 葡萄園中只種植 Sangiovese 本身就是一個生態系統 , 所以他主張有機農法及不用農藥殺蟲 , 以確保整個生態系統得到自然的平衡種植出優質健康的葡萄。 Case Basse 的葡萄園附近就種滿鮮花 , 而酒中的花園感覺可能就是從這種生態系統而來。 Gianfranco 釀酒時不用 Temperature Control 而採用天然 Yeasts 在大型 Slavonian 桶中發酵 , 整個釀酒過程都是順其自然地發生 , Gianfranco 對酒的堅持及心思心血完全反映在酒質上。 我在多個場合淺酌 海怪亦令我印像難忘 , 雖然未至於 輾轉反側的地步但卻是 “回頻一笑倩影永留心中。

2005 年在 Montalcino 這地方是較寒冷和多雨 , 對於遲熟的 Sangiovese 是一個不太理想的年份 , 若將葡萄照正常釀製Brunello 在木桶陳年 60 個月的話 , 酒質可能會有不良變化 所以莊主會以當年葡萄的表現去調節木桶的陳年時間去做酒 , 並以 Pegasos Intistieti 作名稱以作區分 (Pegasos 在木桶 32 個月 , 2005 仍有 2 / 3的產量在木桶中繼續陳年 , 遲些可能以 Brunello 名稱出售)  縮短在木桶陳年時間令酒未能附合法定要求 , 所以 Pegasos Intistieti 只能以 IGT 的法例規定的標準下出售 , 而價錢亦比 Brunello di Montalcino 來得便宜。

 “海怪” Brunello di Montalcino 是一支十分好飲的葡萄酒 , 而其市價亦與其知名度及質素成正比 , 一支新年份的海怪售價近乎三千大洋 , 若以飲家角度來說以三份一的價錢去飲這支 Pegasos 絕對是抵飲到極之選。

去到最後有些朋友硬是要我 ” 雞蛋裡挑骨頭 ” 說這支酒的缺點 , 我只能打個比喻 : 它就像寒冷的冬天的一張羽絨被為你帶來無比舒適與温暖 , 但它畢竟只是一張被 , 相比一個有血有肉的枕边人所給你的温暖感是不同的東西。它能帶給你歡愉 , 但未必能觸動你靈魂深處 , 令你產生感覺及共嗚”。當你飲酒飲到好似我咁 “痴” 的就會明白我所指的是什麼 , 若不明白那就簡簡單單地 Enjoy 咁飲好了 , 畢竟一支咁嘅價錢俾到咁嘅嘢你 , 你仲要什麼投訴。

酒莊資料

http://www.soldera.it/en/default-fx.htm

 

盲品美酒三決一 , 混郩處理難過關

c8

AM過完新年後就開始小小抱恙 , 為免成為時下流行的感冒後百日咳 , 唯有乖乖的吃了差不多兩星期藥 , 並推卻幾個酒局在家靜養。 雖然這段期間都間未至於滴酒不沾 , 但都是一杯起兩杯止的淺酌。 這天的酒局算是新年後其中一個較有主題的飯局。

今次的主題很簡單是三支美國酒加一支法國酒的蒙瓶品試。 酒主為了增加難度將四支酒的處理都略有不同:

1)    在下午 1230 hrs 開瓶並作原瓶唞氣 , 1930 hrs 落杯。

2)    1900hrs 開瓶 , 並在1930 hrs 落杯。

3)    在下午 1230 hrs 開瓶並作原瓶唞氣 , 1900 hrs Decanter

4)    1900hrs 開瓶 , 並在1930 hrs 落杯。

而當晚所試的四支酒為; 看看我們能否將之分辨出來。

A) Dunn Cabernet Sauvignon 1991

B) Sean Thackrey Taurus Mourvedre 1990

C) Dunn Cabernet Sauvignon Howell Moutain 1989

D)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1994

以下是我品試筆記及推測:

1)    深紅而清澈明亮的酒色。香氣中散發深沉的果香 , 那是車尼子、黑加侖子、紫蘿蘭、松木、薄渮芳香。 口感輕軟柔潤 , 果味混合木桶的複雜味道 , 酒味中細緻的酸度感覺及那種木桶的結構感 , 以及中尾段的 Dark Chocolate餘韻 , 可說是非常熟識的風格。 加上酒的處理方法及酒味表現 , 在試第一 Round中我已有六成把握這一支是什麼東西。 其後第二三 Round對比其他三支表現當中那種木桶及單寧更是呼之欲出

2)    第二支酒色比第一支更為深色 , 香氣散發着梅子、蜜棗、熟果及薄渮朱古力的濃郁 Candy 甜香。 入口是濃郁細密的酒體 , 少許Spicy 黑梅子果味及帶有鹹菜般的礦物感。 以開瓶這樣短的時間來說 , 酒沒太攻鼻的酒精感 ,酒的味覺旅程很短 , 基本上果味一過後就到餘韻 , 酒味中略欠缺酸度及木桶結構這類元素。 如此高糖份肯定的是這支酒來自陽光充沛的產區 , 我有七成把握這是一支美國酒 , 但是那一支呢?  現階段未敢肯定 , 因我要睇耐些少去從中尾段的表現如何才能作出決定。

3)    第三支從 Decanter 落杯 , 酒色同樣深紅 , 好難從酒的顏色去推斷酒的年紀。 落杯時香氣隱晦 , 帶少許皮革、乾木、煙草、車尼子乾、石墨的淡淡香氣。入口酒味濃郁 , 柔潤中帶點煙灰的質感 , 單寧已差不多溶化 , 酸度不高 , 餘韻帶點Dark Chocolate 的微苦。 此酒的 Wine Style 及元素與 (1) 有點近似 , 難對這兩支是不同年份的 Dunn? (3) 卻沒有 (1) 那種細緻及優雅感覺 , 加上酒主無理由將兩支 Dunn 以同樣手法處理咁明目章膽 , 所以 (1) (3) 一定不會是一對 , 但可能期中一支係 Dunn ………. 這一支有點難度要睇耐少少。

4)    第四支是最特別的一支 , 那股酒香真是令人難以形容 , 簡單而又直接講有點像牛糞” , 若以品酒的術語來說那是皮革、草菇、泥土、鹹腐草、石墨、焦油的混合體 , 亦有點似菌類的香氣 , 而異香之內亦隱藏果香 , 這絕對不是壞酒的香氣只是屬於原菌類香氣 , 香氣有點奇特絕對令人一索難忘。 入口是濃郁厚重的果味 , 口感十分不錯 , 單寧、酸度及內容仍被封印着 , 只感到微苦的餘韻。 以當時表現來說這支酒有排要唞 , 可惜當晚只得一個 Decanter , 所以無計只有等。 這支酒到第二三 Round 都只係 Open 咗少少 , 那股異香變淡從而是皮革、Dark Olive 及一些花香 , (真是好一朶鮮花插在牛X) 未能讓我看到酒中的細節元素 , 只能肯定的是這是一支美国酒。

總括當晚四支酒的表現我有以下推測:

 

i)    (1) Elegant 而且酒的細緻酸度感覺及那種木桶的結構感 , 好明顯是一支法國酒 我自己經常有飲Pichon Longueville Baron而支酒唞氣時間與酒的表現亦十分合理 , 雖然 (1) (3) 在某程度上有點近似 , 而酒主亦做出一樣的處理方法 , 我覺得酒主是想掩眼法來擾亂我們。

ii)    (1)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那剩下來的 (2) (3) (4) 就一定是美国酒 , 但到底边支打边支呢?  (2) (4) 是同樣方法處理 , 但一支香一支臭無理由分別咁大 , 好明顯 (2) (4) 是兩支不同的東西。Mourevedre 這隻葡萄的風格是 Gamey, berry, herbal, pepper and truffle , 若照風格而言似乎第四支的怪香可能近似。 
 

 

iii)  (2) (3) (4) 三支之中找出近似的一對理應可以將問題解决 , 但酒主提醒兩支Dunn來自不同產區 , 出來的東西會很不同。 

iv)  可恨 (4) 未唞夠 , 到開估之時仍感受不出酒的細節所以好難估。 加上 (2) (3) 酒主以不同手法處理去混郩我們 , 這一着真是頭痕。

v)    歸納以上因素我有作以下推測 :

1 )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1994

) Dunn Cabernet Sauvignon Howell Moutain 1989

3 ) Dunn Cabernet Sauvignon 1991

4 ) Sean Thackrey Taurus Mourvedre 1990

 

c9

正確答案是:

1)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1994

2) Sean Thackrey Taurus Mourvedre 1990

3) Dunn Cabernet Sauvignon Howell Moutain 1989

4) Dunn Cabernet Sauvignon 1991


* (1) (3) 都估中 , 只係 (2) (4) 掉轉了 , 估中一半勉強叫做合格。

*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1994  Dunn Cabernet Sauvignon Howell Moutain 1989 支的 Parker 評分一樣 , 以同樣手法處理下表現亦有點近似 , 分別只在酸度細節及木桶風格之上。

* (4)  Dunn Cabernet Sauvignon 1991 若果支酒唞夠我相信內容元素會同 (3) 差不多 , 分別只在中尾段及餘韻的長短上。

 若問我對幾支美國酒有怎麼感覺 , 我只能說它們不是我那杯茶 , 我印象中的美國酒都是五光十色 , 色彩艶麗 , 節奏明快 , 大開大合就像荷里活的電影一樣。 但若講到細節、內容及整體感覺始終欠缺一點魅力及神髓 , 未能與我產生共嗚 , 這個當然與我個人口味有關。

Sean Thackrey 資料

http://www.winespectator.com/webfeature/show/id/Sean-Thackrey_1608

Dunn Vineyard 資料

http://www.dunnvineyards.com/wines.htm

從電影出發之 – 布偶情緣

 d1

繼上次紅刺蝟專輯外 , 本週末我上了 50 Perfect 主辦的 從電影出發的工作坊。 這個分享會主要是想透過研究電影的視覺拍攝 , 剪裁比例 , 空間的表達 , 色彩和對比度 , 限制 ,  故事性等幾方面特點 , 從而借用在攝影上 , 提升對拍照的鏡頭運用 , 及增強表達能力和視覺效果。

d2

 
在分享會中我們亦分晣到一些本地外地導演
如劉偉強、杜琪峰、杜可風、王家偉、岩井俊二、Michael Nicole、等等電影劇照。 今次的分享須然簡單 , 但要從平常拍攝模式轉到電影風格的模式 , 又是一件十分有啓發性及不容易的事。

d3

l  怎樣利用手上的鏡頭營做富電影感的照片。

l  怎樣利用不同鏡頭。

l  怎樣令相片來說故事。

l  怎樣安排細節、交待、佈局、及令人產生想像空間。

d4

以前拍照只是一幅一幅的硬照 , 每一張相片都是獨立的 , 但今次從電影出發我們要用多幅相片去說故事 , 玩法可是完全不同。

 

 d5

 

分享會之後下午是實習 , 我們十位參加者分為兩組 , 今次有一男一女兩位 Model , 我們每組人輪流分開拍攝 , 一組先影男一組影女 , 30 min之後互換 , 再到最後有 30 min 兩位 Model 一齊 , 這種條件下去拍攝我們的故事。

d6

 順帶一題今次劇中的布偶狗仔是我就地取材在赤柱市集臨時買的道具 , 因我要用它來串連整個 Story Line。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這次對自己來說又是一次突破
, 拍攝完成後我將數百張相片Tune 色 , 裁切整理 , 輯錄了當中 100 張相串連成為一套專輯 。 出來的效果又真係唔錯 , 由以往拍攝糖水照到用電影手法拍攝一套故事來表達。雖然十分老套但起碼故事尚算完整 , 在咁短時間中嘔到出來算係咁啦。

在情人節來臨時 , 我誠意為大家送上 AM 的老土處女作 –  “布偶情緣” 

 

http://fotop.net/slideshow/AM/123

我更新了連結 , 大家 Click 入去就可睇晒成套相。

 

我們要在毫無準備的情况下構思一個劇本 , 再去安排細節拍攝出來 , 老實講大家當時都是腦內一片空白我唯有腦筋急轉彎 , 在我組中做了臨時導演 , 說出大概意念 , 如何分鏡 , 要拍怎麼 , 指導 Model , 一於邊諗邊拍 。 嘔了些老土東西出來 , 好好醜醜都叫做有功課交

 

AM 嫂睇完這輯 布偶情緣之後都頂我唔順 ……………

 

Upgrade 的誘惑

e1

 事先聲名這不是一篇相機測試或評論 , 只是自說自話 , 純粹是個人對新相機的想法而已 , 不喜勿插!

最近自己班圈中影友最熱門的話題離不開 Nikon 新旗艦及中級機 – D4, D800, D800E 這三部機的規格真的十分強勁觸目 , 而且三部相機定位清晰 , D4 旗艦主打運動及記者 , D800  Studio ,  Wedding 及人像 , D800E 可以作風景攝影用。  D800 一出大家都跌晒眼鏡 Nikon 竟然將 36MP 的規格放在 D700 的後繼機 D800 而非旗艦機 D4 !!   D800 功能直迫上代旗艦機 D3x ,但價錢只是 D3x 的一半 , 這種將頂級功能下放的經營手法真是用家之福氣。  其實 D700, D3s, D3x 都已十分理想但新機則更為吸引 , 加上十分進取的訂價 , 以同等規格的標準來說真的無乜對手。

Nikon 這一着令到原本一班支持者都心郁郁考慮升級 , 亦令競爭對手的擁護者有了很大的轉會誘因 , 起碼我身邊有多位用 5DII 的朋友都係咁諗 , 而由 DX 升呢到 FX 都大有人在。 Nikon 今次將中幅的規格下放到民用市場以市場戰略來說真的十分厲害及殺食 , 而大家亦覺得這幾年的等待十分值得。

雖然對於新機的強大性能 , 大家可能有不同意見 , 老實講就算舊機性能都好強若是單純影相的話 , 若部機唔壞又真係可以玩三五年。 新機性能可說是錦上添花 , 實際拍攝上可能未必用得盡。 其實有多少人用得盡部機?  (這個根本不重要 , 皆因人追求卓越 , 貪新忘舊是劣根性 , 永遠都係新好過舊。) 而且由上一代到現在差不多有三年之久 , 亦是時候有些少改動 , 否則客源就會慢慢流失。

縱使 Upgrade 可能一濶三大 , 連同電腦及週边装置都要一拚 Upgrade , 對某些人來說一時間可能幾肉赤 , 但其實只要時間接受消化了而資源許可的話 , Upgrade 都只是遲早的事。那份擁有一部性能超卓的勁機 , 那份給你感覺良好” 已是十分過癮 , 絕對能抵消一切負面因素。 

AM不是盲目追求科技及虛榮感重的人 , 自己對添置每一件器材都會理性地分晰而不會感情用事一時衝動就去買。一年前水尾低價買入D700 , 很多人都話遲。 怎料日本三月地震 , 新機遙遙無期 , 而 D700 的價格由底位反彈 , 所以我用得頗開心 , 買機不用太睇時機 , 須要而又負擔得起就可以入貨。  我對現有的 D700 的性能亦十分滿意 , 亦承認 Upgrade 只是理想但並非必要 , 而且用落有感情亦會 D700 保留。自己來說 D800 的規格在那些方面吸引我而又對我有用呢?

l  靜音快門 (這個方便我在會議或在一些清靜的地方拍攝 , 雖然有人話快門聲清脆好聽 , 但我始終覺得幾嘈 , 尤其在你耳邊响的時候)

l  雙咭 (唔怕爆咭 , 可以一張 CF , 另一張可以玩 Eye-fi )

l   91000 像素 RGB 感應器和影像感應器令影像能重現更多的細節。(這個最吸引 , 比現在D3s , D700 得1005像素 RGB 感應器進步太大)

l  14 位元A/D 轉換和16 位元影像處理獲得了豐富的色調及相片層次。(現有 D3s 及D700 只得 14 Bit)

l  低光對焦靈敏度 (雖然 D700 已算唔錯 , 但對比有黑夜之神之稱的D3s仍有少許差距 , 今次 D800 在這方面功能會更加優化 , 對我玩夜拍來說絕對有利。 我覺得這功能比高 ISO 來得更重要 , 因為打你有億萬像 , ISO 幾高都好 , 若部機 “夜盲” , 張張相對唔到焦又或者 Out Focus 真係有幾高 ISO 及像素有等於無。

l  人面辨識 (對我玩 “盲拍” 絕對有幫助 , 起碼唔會 Focus 去咗背景處)

l  DX Mode 都有15.3MP都夠晒有突。( DX 鏡都可以用番)

l  連拍雖然比 D700  , 但只要我 Keep D700 這根本不成問題。

l  36MP 這個像素真係未必用得着 , 我平時可能要降低少少用 Medium Size 就算。  其實各大軟件商如 Adobe 都一早知道呢個 Spec 並已為這巨獸作出配合如 Lightroom 4, Photoshop CS6 都會今年有新版 , 睇來整個糸统升級亦是遲早的事。

l  D800E 的少了低通光學濾鏡能使影像有更多的細節。這個雙刃刀有利有弊 , 真係要睇個實相才能評定。

雖然現在仍未有實機到手 , 要多等一段時間多方面測試去評估真正實力 , 不過 N 記一向都好踏實 , 我相信效果一定唔會太差。

雖然”極度誘惑及心動” 但我絕非行事衝動的人 , 一向我都係睇晒所有使用報告 , Bug Fixed 改善埋, 價錢回落到合理水平先會出手 , 正如我當年入 D700 一樣反正手上又唔係無機用 , 一於睇定啲先講。

最後總結一句 , 升級只係滿足個人心理需要 , 升級相機並不等於啲相會靚咗 , 買器材不送技術是大道理 , 攝影技術及技法須要時間學習及老實紥根地去修練才有好成果 , 這是我一貫認為及會認真去做的。

 

初遇紅刺蝟 (四)

e2

 上午拍完廢廠休息過後我們便移師鯉魚門三家村一帶去完成最後一個主題 『自然隨性的田園走拍』

 

e4

這主題可說是『熱情活力的引導展現』的一個延續 , 只不過場景轉到一個較多自然環境進行吧了。

e5
自然隨性當然是重點 , 除此之外紅剌蝟希望我們相片能拍出一些空氣感 空氣感是一種時間、空間凝結的氣氛 。簡單的說就是畫面中的主角看似是在做自然的動作 , 卻又是靜止的停留。彷彿當下空氣的流動、時間與空間、萬物的生命都在一瞬間被封存在畫面中一樣。一個故事性的畫面並不是什麼都是一目了然 , 嘗試着讓相片帶有多點想像空間”  , 留下延伸的伏筆 , 令人幻想這個畫面的前一分鐘或是下一分鐘 , 發生過什麼或是將要發生什麼?

e7

這個拍攝主題若只是自然隨性那還簡單 , 但若要拍抽像概念的空氣感甚至想像空間那就困難得多了。 我自己只有個含糊的 Idea , 但能否從我所拍的影像中令人感受到暫時我覺得仍未可以 , 仍要些時間消化及思巧。 加上兩天的拍攝自己的體能亦開始下降 , 所以這輯相我未算拍得很滿意。

 


這環節相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9128085979/

回顧這兩天拍攝活動 , 從紅剌蝟的現場指導他的美學人像攝影講座及他書中詳述的心得論點 , 整件事來看 , 紅剌蝟那一套可說揉合了美學藝術的攝影心法 , 可說是非常特別的一種風格, 亦可以說是一種內涵。 

紅剌蝟的書中提到 :

攝影要進入另一層次隨了技術方面外美感亦很重要 , 美感要瞭解、認知、培養, 須要時間『參透』和『領悟』”  

雖然美沒有一個評判標準, 但卻在大部份人中有近似的定義 , (正如金城武與如花比較, 答案會是一面倒)。”

美與不美 , 不是對與錯的問題 , 而是深度和品味的問題。”

一張相片可以包含很多層次, 包括概念、意識、感情、生命力 ……. 一層一層向深處遞進。 如果你的美學認知夠深、眼界夠廣、感覺夠敏銳、情感夠豐富就可以感受到別人感受到的意境 , 創作者就能拍出有深度的作品。

看來自己要花點時間多看一些藝術書藉 , 進一步瞭解、認知、培養、參透、領悟美學方面的素養 ………..

今次紅刺蝟活動系列得以成功 , 全賴 50 Perfect 團隊所有工作人員的统籌及努力 , 真的多謝他們能將如此好的交流工作坊帶到香港 , 讓香港的攝影愛好者能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攝影風格 , 擴濶攝影領域。

全章完

初遇紅刺蝟 (三)

 f1

 第二天的拍攝活動有兩個主題 『頹廢調性的人景配搭』 , 『自然隨性的田園走拍』

 『頹廢調性的人景配搭』 其實是整個紅刺蝟人像系列中最吸引我的一個主題 , 這天的拍攝地點是油塘的廢棄工廠 , 一個十分熱門的廢墟拍攝點。 最難得的是當天天色陰暗密雲正好貼切拍攝主題。

紅剌蝟解釋一幅畫面中我們要做到元素、色調協調和階才能營做整體氣氛。『頹廢調性的人景配搭』其實是人與景、光與影、整體色調、Model 服裝造型及姿體語言協調配合的一個混合練習。

要切合萎靡陰鬱的感覺 , 首先Model 不能穿着太鮮艶及性感 , Model的情緒及姿體語言亦不能表現得太過開心及活潑 當天的 Model 中除了一位穿了暗紅色裙外 , 其他兩位都穿上黑色衣服 , 基本上都叫做可以。 (即是說下次若想拍這類題材前先要關照 Model 一聲拍攝概念及所須衣物)  

選景方面廢廠內有很多色彩塗鴉 , 紅剌蝟指出那些塗鴉會擾亂畫面一定要避開 , 選景盡量拍一些原本巳存在殘舊破爛的東西。

 f2

這輯相我拍攝時刻意將相機內Picture Profile中的飽和度及色調 Setting 調低 , 將色彩收歛 , 營做一種灰暗主調。

f3

這張相的空間我暗藏了一種想跳樓的不安感。

f4
一種暗淡色彩的處理將一切單純化更能讓人聚焦在人物的感覺上。

f5

我另外找了一些陰暗及有少許陽光滲入的地方 , 我想利用現場的光暗去表達一種幽暗不安的空間感

這個位置門及窗外透進的光形成了一種空間層次感 , 牆上雖然有些塗鴉但我覺得顏色並不太鮮艷可以借用 , 而與 Model 純黑衣着及靠着柱向光的表情形成一種對比。

 

 f6

這張相我想表達是在黑暗中期望而得不到的一種失落感。

 f7

在另一邊有一條油漆脫落的走廊 , 窗外的自然光像掃描一樣鈎畫出整個走廊的空間 , Model 的姿體動作表現了一種無助、疲倦頹廢的無力感。

 f8

純用自然光去 Outline整個環境。

 

 f10f9

我覺得這兩張相片的佈局很有味道。

f11

很多人覺得人像攝影格局要方正 , 切頭切腳是構圖的大忌。 紅刺蝟認為若完全遵守規律 , 要求絕對的平衡構圖法則反倒是限制的開端。 相機取景只是擷取你眼前世界的一個框框 , 而不是在一個框框裡創造自以為的全世界。框框內的東西就是你的重點。 攝影是減去的藝術只要留下來的元素能強化照片本身的意義 , 突出重點或企圖就可以。

 f13


有時拍攝重點未必一定要放在
Model的面部 , 有時手部動作身體語言亦能講話。
有時不完整的構圖反而令人產生更大的想像空間。

 f14

 我刻意安排 Model站在破玻璃後面做成一個破相的格局 , 原因是想利用破玻璃作為面紗的感覺。

f15

滿佈綠色青苔的牆身加上Window Light 正是很好的拍攝點 , 可惜的是 Model 的表情未到位。

 f16


這輯相以暗調為主
, 色彩低調有別於自己過往的拍攝風格 , 是一輯自己很喜歡的作品。

這環節相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9128057359/

初遇紅刺蝟 (二)

g1

第一天有兩個不同主題 : 『時尚都會感的風格構成』 , 『熱情活力的引導展現』

由年廿八至拍攝的前一天都是寒風冷雨 , 我們都很擔心拍攝當天的天氣會否影嚮拍攝活动 , 這天竟然出現久遺的陽光 , 正好與拍攝主題吻合 , 真是天公做美。 

我們一行共有十八人分為三組 , 每六人為一組並帶領一位 Model 被分配在某一區域創作。 而紅刺蝟就輪流到每一組分享講解他的拍攝手法。

『時尚都會感的風格構成』 Part 就在熟識的中環商業區進行 , 這是一個以選景為主的一個練習。

 

g2
雖然是拍攝人像照但非單一以拍攝
Model 為目的 , 求其揾個位就影餐飽。 紅刺蝟希望我們以這樣的思維去選景人要融入於環境中 , 達成人景合一 , 而不是佈景或背景 , 甚至人不過在背景前面擺 Pose 而已。”  “不管在那種場景拍攝都要充份掌握場景的特色 , 每張人像作品的選景都必須可以說出為什麼要在這位置拍攝? 畫面中的背景對作品意義是什麼? 能不能加強照片的力量? 或是輔助風格上的美感? “ 拍攝每一張相片都能講出自己拍攝的目的 , 並非漫無目的只為拍攝而按動快門那麼簡單。

『時尚都會』可利用一些現代化建築中的線條、Pattern , 所展現的一種韻律。 構圖盡量不要超過三種元素 , 因為元素越多越難達至平衡、協調及透視性 , 利用單純的構圖引導想像空間 , 不可以給人雜亂無章的感覺。

 

g3

刺蝟老師的拍攝手法看似隨意 , 其實當中包含了『選景』 , 『構圖』, 『光線』, 『色調』, 『引導』 , 『服裝造型』等意念都早已了然於胸 ,  這套心法手法真的需要點時間消化。

g4
第二節在馬路上進行
, 紅刺蝟要表達繁忙的街道不會是靜止不動的 , 要表達都市和人的關係 , 抓準瞬間快拍的節奏呈現出來的人物便能融入畫面情境 , 表現人像寫真在畫面中的一種存在感。

展現活力之餘 , 亦要展示都市中的文化及地方特色。

g8

人景合一人與環境令人感覺兩者是互動 , 而非人景分離環境只是佈景或背景。

g9
第三節我們利用光影拍攝 , 讓斑駁的樹影及環境的質感呈現一種豐富的躍動感

g11

自然光就像 Spot Light 的效果


g12

格仔網的 Pattern 形成一個圖滕 , 網背後的黑影及白色的牆正好平衡了 Model 在右边的重量。 Model 的面向及手部伸延方向亦平衡了整畫面佈局。

g13

光影、石質紋理、石塊形成的圖滕 , 襯托鮮艶的色彩作為對比。

 

g15

左邊的綠色問號 Model 的紅衣及方向性形成强列對比 , 問號的方向亦與 Model 的方向形成對立 , 而問號中的 Ask You 亦是一個元素 , 整個畫面內有很多元素可供思考 ……….

這環節相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9127975061/

 

g16

下午的環節以『熱情活力的引導展現』 我們的拍攝點是西環碼頭 , 這個可說是以引導” Model 的一個練習。

g17

紅刺蝟指出環境物品的排列就會出現一種群數之美 , 亦是一種節奏感及韻律美。

g18

紅刺蝟不會要求 Model 定住一個動作讓他拍攝 , 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肢體天份 , 有時是強求不來的 , 重要的是攝影者本身的觀念是否只停留在擺 Pose 的美少女框架中。  引導是講求的表現 , 盡量貼近真實不造作。 從生活的角度拍攝 , 反而更為自然而不做作。 因為所以” , 美麗要建構在真摯的基礎上 , 才會美得紥實 , 美得有意義 , 真實是攝影者所追求的第一要素。


g19

他喜歡讓 Model 做一連串的動作 , 他會這樣指示「請從這邊走到這邊 ,邊走的時候你很自然地可以四處看看」、「你可看自己的手或是整理衣服」、「從這邊走過去,我叫你的時候,麻煩你再回看我就好,不用做什麼表情沒關係」。在 Model 按照他的指令做一小段連續動作的同時 , 他會從中觀察並且按下快門捕捉他要的一瞬間 , 捕捉下來的是一種動態、自然的感覺; 他也跟我們解釋說,在按下快門前,他所有構圖或是色彩平衡都已經決定並且設定好了,所以他拍下的照片,就是一張他要的照片。

 

g24

這是十分有趣的一個畫面 , 橙色背景其實是一輛貨車的車身 , 而樹影投射在上面变成一幅有趣的色彩畫面 , 我將 Model 放在空間中而向左望 , 這與樹葉的往同一方向伸延達成一個平衡。

g25

黑白與彩色形成一種對比

g28g27

經過一天的拍攝練習 , 對紅刺蝟的拍攝心法及思維有了初步的了解 。 大家可能覺得我的相片看似跟以前無乜大分別 , 但其實在拍攝時已慢慢加入一些新的變化元素。 大家可能覺得我之前很喜歡燈光人像 , 但這次純用自然光 , 兩種拍攝手法會否產生矛盾 ? 我覺得拍攝手法不應該局限於單一方面 , 應學習不同的手法及風格 , 我希望能做到不論有燈無燈都能拍出美感的相片 , 不同對像都能拍出有個性的相片 , 而且相片風格豐富多變 , 那樣才是我希望達到的。

這環節相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9128014609/

下一輯相片 , 大家會看到我用另一種以前完全未用過的表達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