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身邊朋友遇上電腦硬碟損壞因而喪失一些寶貴相片資料 , 感覺像失戀一樣苦惱 , 我相信這是很多影友的惡夢。 最近另一位影友因相片太多 , 儲存爆滿而感到煩惱 , 他又覺得單靠加外置硬碟 , 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內又好似唔係多安全。 加上屋企一舊二舊 , 電線電製一大堆十分礙地方及麻煩。 其實現在電腦越來越普及 , 每個人家中可能不只有一部電腦 , 一家人可能己又三四部電腦 , 再加上 iPad 又 iPhone 各式平板電腦 , 資料散佈在不同硬件中 , 每次要將每部電腦的資料同步更新或搬來搬去會越搬越亂 , 好多時會重覆 , 有時連自己都搞唔清那一個是最 Updated 的是十分頭痕的事。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以上述的頭痕事 , 為避免悲劇發生及易於管理 , 我四年前巳開始使用一些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網絡儲存裝置) 將所有珍貴相片 , 重要資料集中處理保存及備份。 四年過去完全 Problem Free 感覺上這些 NAS 真的十分安全可靠及好用 。
影友見我用 NAS 十分簡單方便 , 於是希望我能為他選購一台合適的網絡儲存裝置 。在挑選期間挑起埋自己條 “升級” 癮 , 反觀自己一套設備不論在速度及功能上其實已算落後 (電腦產品一年翻 一兩 代 , 更何況三四年前的產品), 而且由於我用 Raw 拍攝 , 相片 Size 佔用空間太多 , 硬碟容量亦接近飽和 , 真係有 Upgrade 擴充的須要。
我一向認為 有備無患 ”Preventive is better than cure” 反正現在電腦器材根本不貴 , 汝其買支唔多用的鏡或相機倒不如實際啲做好後勤保護 , 令自己安枕無憂好過 , 於是順理成章 Upgrade 埋個 Server。
NAS 或 Server 這類名詞對一些電腦不太熟識的朋友可能覺得很高深莫測 , 對於一般唔係玩慣電腦的人真是有點難度。 老實講我自己並非 IT人 , 電腦知識都係邊學邊玩 , 對着那些 http , ftp , DNS ………最初我都係一舊雲矇查查。 唯有刨吓說明書 , 請教一吓熟電腦的朋友 , 公司 IT 同事 , 上網 Search 吓資料咁摸着石頭過河。
我本身用開 QNAP , 這品牌在行內出名穩定 , 技術先進及價錢合理 , 當中有很多不同型號。 一般用家買個家用類別 2 Bays 加 2 個 2 TB Hard Disk 行 Raid 1 (Mirroring) 大約四千鬆啲 , 就已好足夠。 好似我咁癲相片有成 17 萬張 , 我就買了隻 4 Bays 用 4 個 2TB 行 Raid 5 , 有 6 TB 儲存空間如無意外應該可以夠玩三四年 , 到時硬碟又平啲再擴充亦好方便。
這類 NAS 功能十分強勁 , 我當然未必會用得晒內裡的所有功能 , 對於我來說最簡單就是將多個 Hard Disc 列陣串連 (Raid) , 這樣對因硬碟損壞而導至資料損失有個安全可靠的保障方案 。 另外相片、影片可以直接放在 Server 內俾家人自由觀看存取那樣更加方便。 家中不用一人一部 Printer 只須將 Printer 駁在 Server 上咁大家就可以一齊用 , 單以這些功能亦己值回票價。(如 Blog 头所見左边的一部是新置的 , 右边那一部是四年前所買的 , Size 好細而且好靜。) 這幾個星期我會慢慢將資料轉移及整理。
下一步就要研究下將 iTune 內的音樂檔案 , 放在 NAS 的 iTune Server 中 作分享。
又或者搞個私人的雲端儲存。
講到 “雲端儲存”, 現在坊間都開始普遍 , 例如 Apple 的 iCloud 及 Dropbox , PCCW 的 uHub 都是雲端儲存的一種亦好多人都用緊 , 分別只是那些是 “公雲” , NAS 則是 “私雲” 咁解。 真係無諗過一個細少如牛津字典般的 NAS 可以做咁多嘢 , 真係又有排學有排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