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Simple but Powerful Life Changes

d12

時間總在不知不覺間流走 2011 年轉眼又會成為過去 ,  回顧過去這一年不論工作、家庭、興趣、朋友 ………各方面都有不少變動。 深深體驗到知否世事常變 , 變幻才是永恆的定律 面對轉變托賴自己在各方面仍算做得不錯 , 仍能在風浪中站得穩 , 總括來說可說今年可算是多於

自己不用看什麼流年星相書
, 都知道明年將會面對一個更大的轉變 , 工作量可能是幾年的總和。  對於這個浪潮自己會以平常心面對 , 反正順流迍流都是一樣咁過每次我遇到大風浪前 , 上天總會給我一些啓示幫助我渡過困難 前幾天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 , 就像上天預早給我的錦囊一樣。

20 個生活習慣及思維上的小改變看來好似微不足道 , 但影嚮效果卻是深遠的 我明白永遠都是知易行難 , 但我會將之慢慢執行落實 , 我相信這 20 小改變對我 2012 的大風浪中會擔當很重要的一環 有咁好嘢我一定唔會收埋 , 就引用原文來作個分享 , 亦希望各位朋友及有緣人得到啓發。

在此我祝大家有個美好豐盛的 2012 年 。

——————————————————————————————

 Small, simple life changes can be powerful. Implementing some of these changes can literally change your entire life.

 

How do you change? Take on one change at a time, and go slowly. Implement each change consistently so that it becomes a habit. Don’t do too much too fast.

What follows is a list of changes that are simple, yet incredibly powerful. Some are obvious and some aren’t. I hope they serve as reminders of useful changes.

1. Walk daily

We humans aren’t supposed to be sedentary human beings. We are born to run, but even more so to walk. Walking every day is good for your physical health. But more importantly, it’s good for your mind. Walking is a joy. You are outside without distractions. You may even see people. And there’s few better ways to boast your mood.

2. Wake early

 If you asked me what’s the best change you can make this instance, I would say “wake early.” The early morning is peaceful – there are no interruptions and no noise. You can wakeup and go for a walk. You can meditate. And you can create. And waking early is the most productive thing I’ve ever done. I often get more work done in a couple hours in the morning than during the entire day.

3. Eat less

Many of us overeat. Let’s stop. Eat slowly, and eat until you’re full. Eat so that your belly doesn’t bulge.

4. Stop watching, start doing

Watching is easy. Anyone can watch someone. Spectating isn’t inherently bad, but I believe we do too much of it. Instead of watching, do something. Or better yet, create something great.

5. Go slowly

Our culture tells us to go fast, to sprint and win the race. Problem is, the race never ends. When you choose to go slowly, you are choosing peace and happiness.

6. Declutter

Clutter whether mental, physical, or virtual takes a toll. The only way to get rid of clutter is to get rid of stuff. Deal with bad thoughts and be done with them. Delete unneeded files. And get rid of unnecessary items. Then when you feel like adding something, ask yourself if it’s necessary. For the most part, it will just contribute to clutter.

7. Become stronger

There are many ways you can become stronger. You can refuse to back down because of fear. You can stand up for what’s right. And you can become physically stronger. All do one thing, increase your confidence. Gradually become stronger, and the world will open up.

8. Drink water

Often, I used to feel like crap just because I wasn’t hydrated. Drink water, and it will make you feel better. Soda and most other drinks often make you feel worse. Drink water and only water (besides maybe some tea or coffee). Drink it with meals and drink it throughout the day.

 

9. Meditate

The incredible benefits of meditation are well-known. But most people don’t practice it because it seems complicated. The truth is, you don’t need to shave your head, or sit with crossed legs to meditate. The simplest way to meditate is to just sit and breathe. Focus on your breathe. Or focus on the sounds around you.

10. Let go of expectations

Expectations are completely pointless. Try it for yourself: think of how something will be in advance. Most of the time your expectations aren’t met or are exceeded. Or your expectations create negative results. Live without expectations, and you won’t be disappointed. You w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ings you can’t control. You will just flow and accept things as they are.

11. Live in the moment

The past is yesterday and the future is later. The present is the only time we are truly living. So instead of analyzing the past or worrying about the future, live in the moment.

12. Forget goals

Goals look nice on paper. They provide order to your life. They aren’t necessarily counter-productive – people have done great things using goals. However, I think they’re useless. Instead of focusing on a goal, focus on the moment. Do things that you love, and do things well right now. This will get you farther than an arbitrary thing  that you can check off.

13. Focus on what’s important

Too often, I used to let the little things get in the way. Now I forget the trivial and focus on what’s important. What is important? It’s up to you. Family, writing, reading, and playing soccer are all important to me. I clear away distractions and do the important things.

14. Change things up

A routine can make you a zombie. Instead, change things. Often you will find that a change makes things more exciting. Don’t be afraid to change things up.

15. Wait before you buy

Often we think we need something, but it ends up in the basement – unused. Before you buy something, wait a month. If you still believe it to be useful, then you can but it. Understand that every time you purchase something, the cost is more than just monetary. You are taking on this item. You must put it somewhere, you must protect it, and you must maintain it.

16. Stop judging

 Judging is easy. It’s also stupid. It’s impossible to fully understand others. You don’t know what they’ve been through. So why do we judge? It’s harmful to your own peace, and it’s harmful to others.

17. Stop interrupting

Let people finish their sentence. You aren’t in such a hurry that you need to interrupt. Let people speak. You might learn something.

18. Create

Everyone has something they can add to the world – something they can create. Spend time everyday creating. You are capable of creating something life-changing – even if it only helps one person.

19. Single-task

Multi-tasking is a myth. We can’t multi-task – our brain can only switch between two tasks. So multi-tasking is actually less productive; not to mention stressful.Instead, focus on a single task. Move on when it’s finished.

20. Play

We are too serious. Laugh and goof off sometimes. Forget being judged, and let loose. We aren’t so different from children – only we try to hide our play. Forget maturity. Forget working for now. Play. Enjoy life.

彩乳流雲

e1

格格今個聖留在英國獨過 , 這個假期我自己沒有什麼外遊大計 , 反而平靜地與 AM 嫂兩個人拍吓拖 , 行街睇戲及在家收拾休息 , 亦準備趁過年前粉飾一吓家居。

 

在計劃粉飾家居過程中 , 看見顏料突然令我想起一個有趣的攝影題材 , 於是亦趁假期有空檔將之落實。

自己早前拍過煙、水滴、水彩跳躍、高速撞擊 , 好似越玩越大越癲 , 今次回歸基本簡單一點又再玩吓水。

利用不同顏料滴落在水中作為拍攝基本 , 讓彩乳豐富的色彩 ………………….

在水展現其有如流雲般不能預計的變化 , 配合簡單的燈光 Setting ………..

 

拍攝出如藝術雕塑 …………………..

 

有如新派抽像畫般的色彩影像 ………..

有時很簡單的東西都能拍出有趣美麗的題材 , 攝影就是這樣的有趣及變化萬千 ………

Merry Christmas

_AMC5146

What is Christmas?

It is tenderness for the past, courage for the present, hope for the future. It is a fervent wish that every cup may overflow with blessings rich and eternal, and
that every path may lead to peace

The best of all gifts around any Christmas tree is the
presence of a happy family all wrapped up in each other.

Merry X’mas & Happy New Year!!!

 

 

 

 


日式攝影風格 – 初遇小雨

 a1

 

人像攝影有很多不同風格例如一些强調真實性的寫實人像, 古典派的藝術人像 , 時尚的摩登人像 , 講求用燈的燈光人像 , 富電影感的劇照式人像 , 或近期在日本雜誌所流行的日式和風及浪漫人像 ……….. 每種人像風格在拍攝手法、採光、用光及調色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這些風格變化 , 令人像攝影變得更多彩及多元化我覺得拍攝不能只局限自己用某一種手法去拍攝 , 應多嘗試、多觀摸、多學習擴濶自己思路及手法變化 , 那樣才叫過癮。

這天參加了 50 Perfect “初遇小雨” 的一天工作坊 , 小雨是一位人像攝影老師 , 他的相片有很濃烈的日式風格 , 亦可以說很有感覺。 這工作坊的目的就是去了解這種感覺的拍法。

大家會問什麽是日式、和風、浪漫風格根據 Kevin Wang 的資料三種有這樣分別:

日式風格以舒服、乾淨為主要的色彩表現,在顏色的表現上與和風風格稍不同的是,它的色彩較深,強調暗位的表現,整體色系的感覺偏向帶點舒適感,在人像創作上極為適合。


a3

 上面三張有日文字的是小雨老師的作品 , 下面的才是我的拙作。

 

和風傾向於日式風格外,又加入一些更輕柔的色彩元素,以柔和、舒服,輕輕淡淡的感覺,色調上均偏淡色系,非常適合構圖簡單背景單純的拍攝,配合大光圈鏡頭就可以很輕鬆的拍攝出很有美感的相片 和風風格是日式風格的另一種表現方法,與日式不同的是它偏向較淡的色系與高光的表現,在創作時是以 輕淡素雅 感覺來做編制,拍攝出來的作品均較為淡色系的色彩。

a5

浪漫風格最主要是以拍攝女性為主,以浪漫愛情小說封面為原創發想創作,希望拍攝出來的作品有如小說封面般的浪漫夢幻感覺,帶有粉紅色調的風格檔可以拍攝出相當討喜與浪漫的感覺。


日式拍攝強調現場的運用
, 而且很多時會用半逆光及側光拍攝 , 由於要保留現場光的自然光質及色温 , 所以不能用閃燈補光而只能以反光板輔助拍攝。 相片要營做那種淡黃帶綠 , 柔和中帶點粗粒子的相片質感。

a7

在相機 Setting 方面亦要有所調整。 例如 N 記以色彩鮮明銳利的個性就要在 Picture Control 中將 Sharpening 調低一兩格 , Saturation & Hue 亦要調 “ 低”

a8
另外為了營做那種淡黃帶綠的
Colour Tune , White Balance 方面絕對不能用 Auto White Balance , 而改用自訂 White Balance , 至於訂多少就要視乎環境而定 , 户外一般 6500k , 當然您也可以設定成 4500k –5000k 或以下的色溫 , 讓畫面呈現偏冷的色調 , 這樣可以讓作品變得更有乾淨清爽感覺 。

a9

除此以外白平衡偏移也是相當重要 , 它可以補足色溫所不能表現的色彩。 所謂 白平衡偏移打開相機上的 White Balance Setting , 再進入下一層就會看到四個顏色橘紅、綠、藍、桃紅的十字座標 , 越往上偏移顏色越飽和,越往十字中心點偏移顏色越淡 , 要記住一個原則 , 一個畫面顏色的構成要靠色溫與白平衡偏移來完成,也就是說作品是表達您的想法 。當您希望整體畫面呈現黃黃綠綠的感覺 , 那就將色溫提高 , 再將白平衡偏移往綠色軸偏移,偏移的幅度必須自行斟酌 , 太多會過綠太少會不足 ,  你必須以現場感覺來作調整 , 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

 a10

首先聲明一點玩 “白平衡偏移” 要小心運用 , 因為最怕你 Setting 完之後忘記了 , 之後所影的所有相片會出現偏色現像。 當用了這功能後人的 Skin Tone 亦會隨之而改變 , 所以要小心運用。 另外切記係在 LCD 所表現的顏色未必等同你家中電腦 Monitor 顏色相同 , 至於如何將相機、 電腦、Monitor 、Printer 不同器材的顏色統一及調正 , 這就泛及 Color Management 的範圍 , 超出本文範圍所以不作詳解。所以為安全起見我建議大家只玩 White Balance 及調整 Sharpening , Saturation & Hue 幾樣 Setting 及用 Raw 去拍攝 , 這樣就會有更大的後製空間去做。

a11
很多人都有一種心態就是最好有條
Colour Curve Picture Profile , Load 落部機就影 , 影完直出方便利落。 世上那有如此簡單的事 , 一部相機點聰明都無辦法知道你想要什麼,  而且每個環境的光源及色彩組合都不同 , 我覺得除了非影黑白可以 Preset 外 , 色彩感覺上很難一 Click 就乜都搞掂。  對於攝影高手 , 他們心中對這風格早已有一種感覺 , 可以全靠直覺行事 , 但對於新手我建議 Back to Basic 一步步來。

背景資料講完言歸正傳 , 當日小雨老師與我們分享怎樣取景構圖及最重要的是如何用 Photoshop Tune 色修圖。


a13

對於攝影角度自己還算可以 , 但自己對 Photoshop 知識水皮, 看着小雨老師利用 Adjustment Layers,  Layer Mask , Channel Mixer 等不同方法去 Tune 色 , 老實講自己真的有點吃力及迷失 那時才明白原來一張滿意的照片在後製方面亦頗繁複!!!!    唯有勤力抄筆記回家慢慢逐個 Step 試做及再三研究。



我不打算在此分享
Photoshop 的每一步驟 , 因為當中的步驟真的很多 , 就算讓你跟住老師做都未必跟得到 , 更何況我自己還未搞清楚每一步的功效及微調變化。 搞了幾晚挽強地做了幾張
, 效果只能算是一般未算十分滿意 , 始終未能 Tune 得柔和及自然 ,  經過這天的 Work Shop 卻啓發了我對攝影風格的處理手法有更多的認知 , 我相信往後日子我會慢慢掌握到。


大家有興趣的可去小雨老師 Rain Little FB https://www.facebook.com/home.php#!/rain.littlerain?sk=photos 去看。


小雨老師的相集。

http://www.snaapa.com/littlerain216/kikik01

平正實惠松露宴 , 酒食配搭顯心思

大家都知道黑白松露(Truffe)是價格昂貴的高級食材 它之所以矜貴是由於它產量少 , 不能大量人工培植 高級食材永遠有一班高消費的支持者及捧場客 , 在物以罕為貴及供不應求的情況下 , 價格每年不斷被抬高。 2007年我伙拍相熟小店 Jubal 搞了幾場 “松露宴” 以嚮酒友知音 , 以當時的市價單以 Food Cost 計算已去到成千五蚊一位 , 加埋酒水燈油火臘每人差不多要千八蚊落樓 。當然那幾場松露宴大家都食得過癮盡慶 , 但圍起條數真係一餐當三餐 , 呢啲高級食材都係飲過 一兩 次便算  。

搞松露宴風險好大 , 因為由酬備至晚宴有成個月時間 , 松露價如恆指般上落 , 隨時因松露的供求突然高漲而超出預算 , 當時我作為搞手的心情真的尤如坐過山車 , 搞咗幾次擔驚受怕真係見過鬼都怕黑。 所以我那時的標題叫 “再見白松露”  不是說再次遇見而係日文さよなら sa yo na ra “ Good Bye , 永不再搞咁解。 近幾年通漲之下食材價架颷升 , 人工又唔見加都慶幸自己當年 , “早搞早享受 , 遲搞貴幾”舊”

這日收到酒友電郵說 大文 Sir 有松露美酒宴 , 每人七”舊”有找 ,  AM 不是食米唔知米價的人 , 明白一分錢一分貨 , 明知餐單會用松露油及醬為主 , 並非鮮松露刨片那種烹調處理 , 但看看 Menu 及酒單又真係覺得抵到爛 , 唔食對自己唔住。


常言到決定於能力 , “卻須要勇氣加智慧 ; 能取能捨 , 才是智者。


這個松露宴大文
Sir Food & Wine Pairing 的方法處理 , 當日有差不多 10 枱 , 大多是大文 Sir 的學生朋友及主辦單位的客户場面熱鬧。  酒食配人少少搞十零人尚算容易 Handle  , 但要搞成十台人真是藝高人膽大及團隊合作能力的表現  , 因為酒食配變化因素太多 , 例如廚房煮 一兩 份餐質量温度容易控制
, 但要同時出十百幾十份餐 , 加上酒的温度變化及個人口味取向 , 要做到人人滿意真的很難。 大文 Sir 以前是 F&B 高層 , 當然深明此道及有駕御大型宴會 , 溝通上下員工的能力。  這是大文 Sir “取” 之能。

酒食配另一難是有些菜本身原材料及醬汁有其本身獨特的配搭 , 但要與酒相配有些情況下要有些取捨或改變才能與酒和諧 , 這就像兩個人相處一樣 , 若大家都各持己見或喜嗜 , 只會 Fighting Each Other , 要相處融洽要懂得放下身段 , 接納短處 , 互補不足 , 才能共晉和諧 。 大文 Sir 事前試菜 , 並與廚司協調配合 , 去蕪存菁調整菜式去達至理想效果 , 很多時都要大膽取捨 , 這就是 “捨” 的智慧。

 今次的 Tasting Note 就以這個取捨之道作個分享。

b1
未開席之前先來一碟疑似
Parma Ham 的東西 , 但其實是鴨肉 , 哈哈除了少了那份火腿油香外不論口感及味道又真係做得幾似喎。

b2

Beef Carpaccio with Black Truffle, Mixed with Slice Smoked Salmon / Parmesan Cheese and Rocket Leaves

沙律不用油醋而改用松露油 , 一來突出松露的主題 , 另外捨卻醋酸會搞亂酒之平衡之弊。整個菜式味道偏以清淡為主 , 用意在襯托出松露油的濃郁香氣。
 

Nelson, Richmond Plains Riesling 2010

Serve 白酒之時發覺支 Riesling 沒有像一般白酒一樣 Chilled , 反而接近室温 , 用意是提昇酒之果香 , 以酒體處室温狀態下的 Body 質感 , 與松露油的質感接近 , 產生互通的橋樑 , 亦不想酒因太凍時酸度會較明顯 , 有機會搞搞亂菜式味道的平衡的取捨之策。。

 

b4

Seafood Bisque WT Blondie

b5

Nelson, Richmond Plains, Monarch Rose 2010

一般人好少會用酒去襯湯更何況是海鮮湯這類濃湯 , 因為湯熱酒涼 , 兩者温差好大很難配搭 , 加上湯一般都較濃 , 酒如何強勁濃郁都不能與湯相比 , 好易被湯完全覆蓋 , 所以一般都會避。 大文 Sir 加重海鮮濃中鮮茄成份的比例 , 保留海鮮鮮味之餘將湯的味道由濃鹹調至鮮而微酸作為品試的基石。 另一方因為 Rose 會以紅葡萄皮成份 , 因而有微量單寧及足夠果酸加上悠長的果味 After Taste , 這正好提供一個互換平台將海鮮的餘韻延長。 配襯巧妙之處並不在湯與Rose 互撞的一刻 , 反而是在過後的餘韻。

b6

飲完濃湯很少少雪芭清一清味蕾再試以下主菜。

b7

Grilled America Pork Rack with Truffle Risotto and Sanit Emilion Bordeaux White Wine Cream Sauce

b8

Wooing Tree, Blondie 2011 (White Pinot)

另一味主菜是美國豬扒配的是一白葡萄 White Pinot 白酒配白肉這是Text book reference 的教材。 White Pinot 的特性是酒體柔潤 , 酸度足夠而餘韻悠長 , 這正好取其特性去配襯白肉及Truffle Risotto , 拉長兩者的 After Taste 而這碟菜色捨卻磨菇汁或燒汁而用白酒忌廉汁亦是避免太多味度擾亂主體的做法。 豬扒上有些帶甜味的炸蘿蔔絲 , 不要少看這小小的配菜 , 因它為平實的主菜加添甜味變奏當與 White Pinot 配合時產生更豐富的果味層次及 Flavor 是畫龍點睛的一着。

b9

French Duck Confin with Black Truffle Risotto, Sanit Emilion, Bordeaux Red wine Reduction

French Duck Confin 是傳统法國菜Confit 是法文 preserved 的意思。油封是一種保存食物的方式,以前沒有冰箱,所以在打獵季節,會把獵來的禽類,用油封的方式,讓其與空氣隔絕,避免氧化,也延長了食物的保存期限,這也是最主要「油封」的作用。現在的簡易做法,可能就不用油封保存那麼久,而是將食材浸泡在油裡,並以「低溫燉煮」的方式烹調 , 低溫(約70度)燉煮到肉質熟透,再放進烤箱「稍微」烤一下以增加香氣,並將油份烤乾一點。雖然是油封料理,不過吃起來不會很油膩,蒜頭跟洋蔥的香氣都滲入鴨腿裡了!  這碟菜大家以為油封鴨是主角 , 但鴨肉略鹹了點。

Wooing Tree, Pinot Noir 2009

個人覺得Wooing Pinot Noir 很新世界 , 除了花香 , 車尼子外餘韻中帶明顯 Dark Chocolate 的微苦 , 當配上略鹹的鴨肉 , 鹹令 Dark Chocolate 的微苦加倍 , 感覺上不太合襯。 這就是我之前所講之難處 , 就算大文 Sir 之前試過菜 , 但做一份餐與一百幾十分餐根本不同一回事 , 加上不同廚司處理 , 誤差率一定會有 , 如此情況如何變陣執生呢?  若是一般搞手就只能企咗嚮度 , 但大文 Sir經驗豐富 , 他立即叫 Waiter 為選鴨的朋友加一點松露蜜糖 , 用蜜糖的甜味抵消略鹹的鴨肉 , 這樣就不會產生苦澀效果。 這一着解圍之餘亦順手 Promote 埋隻松露蜜糖 , 即時反應連消帶打 , 絕對是真功夫 , 令人佩服

我反而覺得這碟菜 Black Truffle Risotto 才是主角 , 我將鴨肉切細絲再混合在 Risotto 當中 , 這樣無形中將鹹味減少了 , 而利用 Risotto 的厚重亦覆蓋了 Dark Chocolate 的微苦 , 感覺上和諧得多了 ,  加上松露香又是另一種變化 , 所以我想講酒食配玩法其實千變萬化。

Burlee and Black Truffle Paste Rose Macaron

b12

Nelson, Appleby Lane Ice Wine 2009

最後是一支 Ice Wine Cream Burlee Macaron。個人覺得支 Ice Wine 甜度及 Body 不足承托濃甜的兩款甜品 , 都是分開享用舒服些。

酒神的聖物 – 二度恩寵 (下)

c1


第三支酒同樣在 1745 hrs 開瓶並原瓶唞氣至 2100 hrs , 飲前一小時才過 Decanter 再落杯。 換句說話支酒已唞氣 4小時有多。

酒色感覺上較鮮 , 理論上應較支 1947年青。 酒在杯中要在第二個 Round 才展露更多層次香味在 Rediel Sommelier Series Burgundy 大肚型的杯室中由杯頂、杯心、杯底都展現不同香味 , 頂層是花蜜般甜香; 中層是封陳而混和的紅果、車尼子; 底層是 Dark Cherry、肉味、泥土 入口是濃郁有勁的酒體 , 如絲的酒味中包含細緻的酸度 , 內容精細複雜 , 約隱約現的單寧 , 一切好像風般自然 , 內裡元素完全是和階地共溶 , 而且支酒表現到一種 Clean, Pure & Focus , 而餘韻更是幽幽的細線般伸延 Dark Cherry 的果韻。

有酒友說這是一支 Leroy , 因為第二浸嗅出那股 Leroy 的呀婆味 , 究竟什麼是 Leroy 的呀婆味? 我印像中的 Leroy是有股 Gamey Meaty , 而且呀婆啲酒多數 Unfiltered ,  這支也有點但並不太明顯 , 加上自己飲得不多不能具體地形容。

 c2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1985

長老開估是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1985  一塊較少人飲的田 , 當然那個年份 Leroy 沒有自己田都是買別人的葡萄回來釀酒 , 所以不是紅頭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位於 Chambetin 山坡頂上 , 由於土少石多 , 沒那麼豐碩飽滿 , 風格更加緊澀 , 屬耐久形又與 Wine Style 十分吻合。


c3


前三支紅葡萄酒是如此精彩 , 那最後一支會是什麼呢?

2300 hrs 正式落杯 , 酒色暗紅帶少許磚邊明亮而帶光澤。 酒散發陳年花香、車尼子、乾玫瑰、煙草  , 酒香深不見底及帶點 Core of Sweetness , 香氣溶合得難以辨認。 一份清泉從口腔流入 , 温柔得令人感到一份平和寧靜 , 純潔無瑕的酸度 , 明顯的葡萄定位 , 雖然老舊仍感到那份細膩的層次 , 結構混成自然 , 綿綿不絕平衡地向四週伸延的擴散感 , 餘韻帶着絲絲葡萄回酣甜味。

, 又是一份非筆墨所能形容的化境及令人震憾的感覺 。它有近似 1947 陳舊感甚至更舊 , 同時亦有 Leroy Rouchottes Chambertin 1985 那份 Clean, Pure & Focus 再問長老這支酒同樣在 1745 hrs 開瓶原瓶唞氣至 2245 hrs Decanter 2300 hrs 落杯 , OMG 換句說話這支酒己唞氣 5小時。 Bordeaux , Rhone , Burgundy 去到某一個年份時 , 它們的表現都會殊路同歸 ,  所以我分不出究竟是 Bordeaux , Rhone Burgundy  我相信這又是一支時空停頓了的酒甚至可能去到七八十年 , 但我所認知的酒唞氣咁耐未必能有如此能耐 , 如此美妙香氣及酒體感覺 , 眼前的現實完全超越了我對葡萄酒的認識範籌  , 我又再一次感到迷失………

這支酒像天使的歌聲 , 温柔詳和般引領着我給我一股生命力及希望 , 把我再一次帶到祂的面前 ………….

c4


如此一支酒當然無人會估到是什麼 , 長老開估支酒是 Jules Belin Nuits Saint Georges Clos de l’Arlot’ 1919 

 " 什麼?   1919 !!  我又再一次感受到電擊般的震憾  !! 竟然又是另一支有九十二年酒齡的 Burgundy !! 我真的暈倒了 ………

我翻查資料”  這幅田位於 Nuits Saint Georges Vosne Romanée 之間亦是接近 Romanee St Viviant 中的一角 , 難怪風格如斯柔美及美女性化。 至於 Jules Belin 及釀造資料並不太多。From the late 1800′s the vines and house were owned and exploited by, the firm of Maison Jules Belin who had premises in Prissey as well as Premeaux. The firm already owned the Clos des Fôrets and Clos du Chapeau vineyards of today’s Domaine de l’Arlot and was certainly a firm of note, also owning vines in Musigny and Amoureuses.

Very few of the successful family owned négociants of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made a similarly successful transi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Exacerbated by the loss of a number of family members in a car-crash in 1933 the firm of Maison Jules Belin went into a slow decline – it was eventually sold in 1987

http://www.burgundy-report.com/autumn-2005/profile-domaine-de-larlot-premeaux/

由資料所得又是一支上一代釀造者集合了天地人精華所在。上年是 1918 , 今次是 1919 , 兩支都是有九十二三年的 Burgundy , 竟然還有此表現 , 當然不會是巧合 , 若非巧合那不是奇蹟" 那會是什麼?

 

 c5

Whitwhams Millennium Port 1880

最後出場是一支131 年被人遺忙了最近才被人發現 , 2002 年入樽的 Port , 這支 Port 酒長老已唞氣了個多星期。  落杯時散發着 Dark Chocolate , Rasin , 梅子、花雕般的香氣。 入口甜潤酣美 , 柔軟舒服 , 果味複雜回酣悠長 , 甜美得令人忙卻時間的存在。長老說這支酒擺多個 零兩 個月會仲正斗。

經常有人問我曾經有無任何一支葡萄酒能給我有觸電般的震憾性我會很肯定地答”  那是我上年 X’mas  前飲的一支Clos Des Lambrays 1918 那可說癲覆了我所有對葡萄酒年份、生命力、處理手法的認知 , 及確認自己無知的一支酒 , 是我 AM 心目中的神之水滴

我覺得神之水滴的真正意義未必是指某一支價格高昂 , 大名氣大牌子的絕世靚酒 , 我覺得反而是一支將你與神的距離拉近 , 令你好像受到神的感召的一支酒。  這說來好像很神化及誇張 , 認識我久的朋友都知我是一個無神論者 , AM 嫂及格格是教徒都不能將我帶到聖堂及入教 , 但當我飲了神之水滴那一刻我真有受到感召的感覺 , 癲覆了我所認知的一切 , 癲覆甚麼是可能不可能”  , 頓然覺醒並感到自身的卑微無知及祂的偉大 我不敢肯近是否借酒來感召我 ,  把我引領到面前 但在那一刻我可以肯定的是我願意真心並誠意地在面前下跪  …………. 

酒神的聖物 – 二度恩寵 (上)

 b21

X’mas  又到又是長老會聚會的日子 , 過去的一年大家都有些經歴 , 對於今天的相聚可說是充滿歡愉及感恩。 上年那一聚對我的震憾記憶尤在 , 我相信今年可能同樣充滿啓發性及震憾 ………………

b22

JF Coche Dury Puligny Montrachet Les Enseigneres 1999, 2002, 2004

第一輪三支 Coche Dury Puligny Montrachet Les Enseigneres 三個年份 Vertical 品試。 Coche Dury 是世界最佳的十大白葡萄酒之一可說是近期最多人搶購的一個品牌 , 我叫它做白酒中的法拉利。

三支白酒同樣散發柚子、雪梨、白花、柑皮
, 濃郁而芳香 , 1999 那支香氣更有一種迷霧感 ; 入口酒的密度很高但並不表示碩大無朋的龐然大物 , 反而是扎實但又充滿曲線美的柔和感覺。 當中包含着優雅的酸度及深濶的礦物感 , 悠長的酸度與果韻 , 難得的是在如此濃郁密度中仍能保持絕佳的平衡性及細緻度。

我們當晚以另一支質素不俗的 Puligny Montrachet Coche Dury 比較 , 即時發覺 Coche Dury 那種超濃縮感 , 深厚中潛藏的細緻變化 , 真係贏足一條街 , 這就是 Coche Dury 個人之處。
 

我在 2007年6月寫過一支Coche-Dury Mersault 2003  , 我以七劍下天山之由龍劍去形容 , 那時我的評語是主攻型 , 先聲奪人 , 快若奔雷 , 一劍既出 , 劍稱臣 , 四支 Burgundy 中自我表現最強的一支 , 冷傲不群 , 花香、熟果、甜蔗 , 甘桔 , 雲尼那 ; 入口酸、果、酒體、層次、收結樣樣俱備, 不論在香味及酒體味覺中亦是最平平均的一 , 亦是最多變化的一支 今日再試這三支我都維持原判。

三支之中 2004 屬防守形 , 渾圓有致 , 滴水不漏。 2002 則最有功架 , 功守兼備 , 可說是光芒四射。 1999 屬進攻型 , 2002 2004 有種迷霧感 , 酒體好像感覺略薄 , 酸度較高 , 但到放慢少少中尾段那種綿勁如浪湧至 , 是劍在先勁在後的招式變法。 三支各有所長 , 真的難分高下。

飲完白葡萄酒 , 開始進入當晚的戲肉 , 長老為我們準備了四紅一甜 , 並比蒙瓶方法品試。所有紅葡萄酒在 1745 hrs 開瓶 , 原瓶唞氣小時 , 再過 Decanter 唞氣小時左右落杯品試。

當中一支 1972 Musigny 在開瓶時發現 Oxidized , 果味消失 , 十分可惜。 飲舊酒風險在所難免 , 長老立即換上另一支頂替 , 但大家可想到當晚所試的東西會是什麼的一回事。 我們玩 Blind Tasting 並不是要猜中是什麼酒 , 反而令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酒質变化上 , 感性享受理性分晰酒質高低 , 推搞它的風格特色及出處 , 從而增加對酒的記憶及了解。

 b25

第一支酒色暗紅 , 散發着 Dark Cherry , 酸梅的深沉果香混合法國桶的杉木松香味 , 果味、單寧、木桶元素巳然完全融和 , 酒味中仍能感受到一種 Structure 。 乾身的果酸 , 少許泥味 , 酒的 Image Fine Focus , 餘韻是帶點糖果的甜味。

這個餘韻的甜味非常特別 , 應該是好年份的特徵。這支酒有點似 Burgundy , 但酒中的骨架結構不是 Burgundy 那種以酸度為骨架的東西 , 而且此酒的酸度線條亦較粗 , 並 Burgundy 的風格。 它那種木香味有點似 Rhone , 我最初覺得它好像一些 80s Chateau de Beaucastel , Southern Rhone 因混合多種葡萄原因 , 葡萄 Image 無這支咁明顯 , Aged Wine 亦較為  “”  不像這支的 Structure 表現咁明顯 , 因而我推算是 Northern Rhone , 可放得咁耐的 Northern Rhone 我最初估是70s – La Mouline, La Landonne, La Turque 三支其中一支

b26

Chateau Cantemerle 1961

結果都不對開估是 Bordeaux Fifth Growths – Chateau Cantemerle 1961

1961  Bordeaux 的靚年 , 我所飲過的幾支 61 之中餘韻都有種帶甜的果味 , 與現時流行的幾個 First Growth 比較 , Cantemerle 酒體及複雜度難免略遜。 1961 , 1983 , 1989 可說Chateau Cantemerle 神奇年份 , 除了這三個年份外基本上都表現都不算太突出。 酒莊自70 年後由於管理不善 , 水準一直沉寂不起 , 80s 賣本俾 SMABTP 後重建及添置新型釀酒設備 , 83 89 可說是新經營者兩個最佳年份 , 但始終與 61 比較 , 那種酒莊舊年代的經典風格上有很大分別。  

 

b27

第二支落杯暗黃的磚色帶點濁, 一看便知是支有相當日子的陳年佳釀。 杯中散放着溶滙得難以區分的芳香 , 那是帶塵的玫瑰、紫羅蘭、鮮梅子、蜜桃茶的芳香 ; 很有層次的香味帶着一點甜意。 入口又是一種 Well Integrated 的果味 : 梅子、 酸度近似山渣的 Fine Acidity , 果味、酸度、單寧混成一體 , 平衡性極佳 , 餘韻又是鮮美柔和的果酸

這支酒好明顯是 Burgundy , 它有點似曾相識 , 但又印像有點模糊。 這支酒越飲越覺得它清甜 , 那種清甜自然感我敢肯定那是 70s 土地未受農藥汚染前的產物。酒中的 Texture 及骨架較柔 , 應該是出自 Morey St Denis 向南方向的酒款 , 另一樣能夠托得起支酒 , 當中的單寧及酸度在年青時一定非同少可 , 我估 是 60s Morey St Denis 之 類的東西。

另一長老說以酒的單寧硬度應該是 Cote de Nuits Nuits St Georges Cote De Beaune Corton , Pommard 那地方的東西 , 而且是一支極佳年份甚至比 60s 更早期的東西。

 b28

開估是 Louis Latour Corton Grancey 1947 

OMG ,  我內心深處發出一聲驚歎。 難怪似曾相識 , 因為我上年就飲過它的 1959 這支酒在 1745 hrs 開瓶並原瓶唞氣至 2100 hrs , 飲前 30 minutes 才過 Decanter 再落杯。 一支 64 歲酒齡的酒經過 4小時唞氣處理 , Sommelier 大杯中依然可以玩到三” , 而且段段精彩 , 那種綿長活力沒有一絲下坡跡像。

老實講我相信支酒可以飲成晚
, 時間在酒身上恍惚像停頓了一樣 , 那年代的葡萄真有如此抗氧化能力?

 

我翻查林裕森酒瓶內的風景一書 , Chateau Corton Grancey 有這樣的介紹。“Louis Latour 對模仿 Bordeaux 風味的 Burgundy 視如旁門左道 , 但在 Corton Grancey 卻是依 Bordeaux Chateau 的概念的招牌酒。酒莊自家6個葡萄園中挑選最好的葡萄 , 先分別釀造然後再混合 , 若是遇到較差的年份則會停產這是 Burgundy少有的城堡酒。 Chateau Corton Grancey 經常保有 Louis Latour 紅酒體態圓滿的一貫同格 , 近代釀酒以高温殺菌方法 , 所以果味可能過熟 , 即使年青的酒香也總讓人聯想起舊而發黄的相片 , 少了一點景深細節。耐人尋味是看似早熟的 Corton Grancey 卻又在瓶中以極緩慢的速度成熟 , 讓人分不出時間的距離。”   對比我所試兩支舊年份的 Corton Grancey 基本上與書中所述吻合。

個人隨想 :
我在想我們常害怕一些老酒好易散 , 一開就要即飲 , 又不可落 Decanter , 又覺得 Burgundy 不可能像 Bordeaux 咁擺得 ………….. 但幾次的品試事實上都推翻了這一切的論點。

我們處理酒的方法喜歡將酒唞氣很久 , 可能未必人人認同 , 
但我試飲了這麼多年 , 事實上支酒又真係較開放 , 更多細節及好飲好多 。 大家可能會話我們所飲到的全都是極佳年份的經典靚酒 , 又或者儲存得很好的東西 , 所以可以咁玩法!!  (我當然明白有些 Table Wine 或 Daily Wine 的 Quality 真的會未必襟唞 , 又或者唔值得唞氣咁耐 , 但對於 Fine Wine 我覺得咁玩法絕對無問題 , 若果連區區幾個小時都頂不住 , 那怎有能力擺十年八年? 經不起如此考驗那根本不能算是一支 Fine Wine 。

我覺得品酒最精彩的部份是香氣變化、酒味層次、元素平衡、細節展現、起落變奏及餘韻內涵。這像一部電影般有序幕、舖排、分段、高潮、結局而預告片則是一些畫面的簡短節錄 , 沒有完整故事 。支酒未開就好像電影 Poster 甚至預告片一樣 , 只看到片面見唔到底褞 , 有點浪費。  

前陣子有朋友請我飲支 Chateau Margaux 1995 , 朋友將酒 decanter  3 hrs , 到落杯時仍是死實實 , 跟本表現唔到 Margaux 的優美 , 真係覺得嘥咗支咁靚的酒。)  好多時我反覺得遇到越靚的酒大家反而越唔敢玩 , 問題跟本不在支酒身上!!

大家不妨想一想 , 究竟是我們對自己信心不夠? 定還是我們對酒的信心不夠呢? 又或是時間不夠? 耐性不夠? 我 AM 不是說自己的一套一定適合或者一定啱晒 , 但我想俾大家一個空間去思巧去驗正 , 葡萄酒是要飲過才能明白 , 當中出人意表的事太多 , 就如下一章出現的酒一樣 …………..

 

待續 …………………….

有備無患 2011

前陣子身邊朋友遇上電腦硬碟損壞因而喪失一些寶貴相片資料 , 感覺像失戀一樣苦惱 , 我相信這是很多影友的惡夢。 最近另一位影友因相片太多 , 儲存爆滿而感到煩惱 , 他又覺得單靠加外置硬碟 , 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內又好似唔係多安全。 加上屋企一舊二舊 , 電線電製一大堆十分礙地方及麻煩。  其實現在電腦越來越普及 , 每個人家中可能不只有一部電腦 , 一家人可能己又三四部電腦 , 再加上 iPad iPhone 各式平板電腦 , 資料散佈在不同硬件中 , 每次要將每部電腦的資料同步更新或搬來搬去會越搬越亂 , 好多時會重覆 , 有時連自己都搞唔清那一個是最 Updated 的是十分頭痕的事。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以上述的頭痕事 , 為避免悲劇發生及易於管理 , 我四年前巳開始使用一些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網絡儲存裝置 將所有珍貴相片 , 重要資料集中處理保存及備份。 四年過去完全 Problem Free 感覺上這些 NAS 真的十分安全可靠及好用

影友見我用 NAS 十分簡單方便 , 於是希望我能為他選購一台合適的網絡儲存裝置 在挑選期間挑起埋自己條升級 , 反觀自己一套設備不論在速度及功能上其實已算落後 (電腦產品一年翻 一兩 , 更何況三四年前的產品), 而且由於我用 Raw 拍攝 , 相片 Size 佔用空間太多 , 硬碟容量亦接近飽和 , 真係有 Upgrade 擴充的須要。 

 我一向認為 有備無患 ”Preventive is better than cure” 反正現在電腦器材根本不貴 , 汝其買支唔多用的鏡或相機倒不如實際啲做好後勤保護 , 令自己安枕無憂好過 ,  於是順理成章 Upgrade 埋個 Server

 

NAS Server 這類名詞對一些電腦不太熟識的朋友可能覺得很高深莫測 , 對於一般唔係玩慣電腦的人真是有點難度。 老實講我自己並非 IT , 電腦知識都係邊學邊玩 , 對着那些 http , ftp , DNS ………最初我都係一舊雲矇查查 唯有刨吓說明書 , 請教一吓熟電腦的朋友 , 公司 IT 同事 , 上網 Search 吓資料咁摸着石頭過河。

 

我本身用開 QNAP  , 這品牌在行內出名穩定 , 技術先進及價錢合理 , 當中有很多不同型號。 一般用家買個家用類別 2 Bays 2 TB Hard Disk Raid 1 (Mirroring) 大約四千鬆啲 , 就已好足夠。  好似我咁癲相片有成 17 萬張 , 我就買了隻 4 Bays 2TB Raid 5  , 6 TB 儲存空間如無意外應該可以夠玩三四年 , 到時硬碟又平啲再擴充亦好方便。


這類 NAS 功能十分強勁 , 我當然未必會用得晒內裡的所有功能 , 對於我來說最簡單就是將多個 Hard Disc 列陣串連 (Raid) , 這樣對因硬碟損壞而導至資料損失有個安全可靠的保障方案 另外相片、影片可以直接放在 Server 內俾家人自由觀看存取那樣更加方便。 家中不用一人一部 Printer 只須將 Printer 駁在 Server 上咁大家就可以一齊用 , 單以這些功能亦己值回票價( Blog 头所見左边的一部是新置的 , 右边那一部是四年前所買的 , Size 好細而且好靜。) 這幾個星期我會慢慢將資料轉移及整理。

 

下一步就要研究下將 iTune 內的音樂檔案 , 放在 NAS iTune Server 作分享。

又或者搞個私人的雲端儲存。

雲端儲存”, 現在坊間都開始普遍 , 例如 Apple iCloud Dropbox , PCCW uHub 都是雲端儲存的一種亦好多人都用緊 , 分別只是那些是 公雲” ,  NAS 則是私雲咁解。 真係無諗過一個細少如牛津字典般的 NAS 可以做咁多嘢 , 真係又有排學有排玩。
 

刁民再聚在香宮 , 酒氣縱橫豪情中

屈指一算原來與這班酒界刁民已有成年無真正坐埋一齊飲酒。 這段日子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升呢” , 兩位刁民上年升呢做了老襯” , 一位早 一兩 星期前剛升呢做了老豆” , 一位追求理想升呢做了老板” , 而我同遠峰一清都不甘落伍齊齊升呢為老餅 咁多升呢當然值得高興 , 加上難得聚頭 , 當然要一顯刁民本色 , 揾啲好嘢飲吓。

這晚的酒每支都有其特別之處 , 絕對不是一些大路貨色 , 九成九有些可能是見都未見過 , 在香港市面上很難找的好東西。 要我一個人去推測理解每位刁民選酒背後的心思 , 或每支酒的背後有何特別之處 , 老實講我真的沒有這份能耐 , 亦非我個人的長處 , 所以我只能飲到什麼就寫什麼等酒主再作資料補充。

d1

Champagne Henri Giraud Esprit Rose

這支 Rose 70% Pinot Noir, 22% Chardonnay. 釀做 , 香氣散發一陣茉梨花的柔和清香 , 花香感覺隨時間不斷擴張變成玫瑰、牡丹的甜美芳香 , 少許似花茶的感覺 , 香氣十分清怡迷人。 入口是一些士多啤梨及Spice , 質感柔軟 Mouth Fill 十分舒服 , 酸度纖巧幼細 , Crispy 得來清新自然 , 酒味曲線連貫 , 礦物感豐富及皮單寧的質感。

我自己對
Rose 感覺一般 , 總覺得它們不是太淡就是太妖 , 不是水汪汪就是澀口 , 好少飲到一些骨肉均稱而又果味鮮美的 Rose , 這支 Rose 無疑是我今年之內飲過最好亦最舒服的一支 Rose

d2

Champagne Diebolt Vallois

這支 100% Chardonnay 釀造的 Blanc de Blancs 葡萄來自 Cramant 這塊 Grand Cru 田及其他 Premier Cru 的田 , 葡萄質素不容置疑。 這支檳 Label 上印着 Mis En Cave 1983 年即是說支香檳大約在 1982 年釀造 , 合指一算這支檳有成 30  , 一支 30 年的香檳當然不能以新鮮香檳的尺度去衡量 , 就當它是一杯陳年 Chardonnay 去看吧。

一落杯
, 金黃如琥珀的酒色 , 仍然見到有微弱氣泡 , 香氣初時帶點雪梨 , 梅子 , 但慢慢卻變成一支花雕 , 酒味中的果韻依然濃郁 , 酸度比例恰到好處 , 質感有點棉花感相信是來自酒中的 Yeast , 礦物感豐富。這支老檳木桶感並不强烈 , 所有 Character 可說是來自葡萄本身及 Yeast 的質素。感覺真的很特別。

d3


Solaris Shinshu Komoro Chardonnay 2007

這支信州 Chardonnay 是 JAL 頭等機艙供應的白葡萄酒 , 一嗅之下竟然是强勁而帶點甜美的花香 , 夾雜少許壇香及西柚 , 香氣濃郁過癮。 入口柔和圓潤 , 果味平衡細膩 , 木桶感做得很靚沒有一分過火 , 酸度有點微弱 , 令支酒欠缺一種立體感 , 可能要多放一段時間才會出來 , 話雖如此但飲落去亦十分含蓄舒服 , 很有日本人那種沉靜、文雅、低調帶點內斂風格。

d4

Maramia Sangiovese di Romagana DOC 2010

很難相信這是一支意大利出產用
Biodynamic 方法種植只有五年樹齡的 Sangiovese 釀製

開瓶一瞬聞到少許
SO2 的氣味 散去後 , 香氣有如醬果 , 薄荷 , 花香 , 果味濃郁帶點黏性 , 密度柔和而有點鬆散 , 單寧平順 , 支酒感覺有點新世界 , 但誓估唔到這是支 Sangiovese 真的帶點奇奇怪怪。  我只能用後現代浪漫主義去形容這支酒 , 簡單解釋就是佢好似好多嘢想做但又做唔到 , 唔知佢想點”  又或者變身男女 Chok Chok Chok 咁。支酒咁奇怪有可能是我們未睇通勝 “擇日”來飲有關也不定。

d5

Franco Fiorina Alba Barolo Reserva 1971


上次飲過
64 年今次再有機會品嚐到支 71 。 酒色磚紅 , 香氣散發車尼子 , 乳酩 , 帶塵的乾花香 , Dark Olive , 香氣沉實馧靜。 酒味元素已完全 Well Integrated , 複雜豐富而充滿細節 , 酸度依然保持着鮮美自然 , 平衡均稱 , 餘韻略短。 這支酒飲過幾次都覺得它質素不俗 , 唯獨今次這支酒變得很快 , 相信表現已接近 Downhill , 始終 40 年亦不算一個短日子 , 而支酒咁嘅歲數有如此表現 , 加上價錢真的不可以投訴。

 

d6
Robert Arnoux Vosne Romanee 1978

一落杯那種臭草 Farmyard 氣味已說明它是一支陳年 Vosne Romanee , 香味帶成熟陳年的紅果 , 車尼子 , 皮革味 , 花香幽幽滲透迷人得很 ; 入口酒體柔和 , 幼滑如絲 , 成熟果味中混着一些細緻複雜的香料 , 酸度自然很 Clean ,  而餘韻雖然略短但仍然帶點黑朱古力。

這支酒純樸得來帶點世故滄桑 , 雖非絕色名媛 , 卻是賢良清麗 , 別具韻味。自己非常喜歡這支酒。

d7


Christophe Roumier Ruchottes Chambertin Grand Cru 1998


前幾篇寫過少少關於
Chambertin 村內不同地域風格 , 今次咁啱有機會試一支位於山坡頂上的 Rouchottes Chambertin 。根據書中所講這裡由於土少石多 , Chambertin 沒那麼豐碩飽滿 , 風格更加緊澀 , 屬耐久形。今次就且看看這支 Christophe Roumier 風格是否與書本吻合。


明亮的紅寶石酒色 , 芳香幽靜的玫瑰花、梅子、青椒、herbal, 香氣深沉而立體。 入口果味流暢乾爽利落 , 結構方正嚴謹但絕非緊澀 , 單寧比例而恰到好處 , 層次複雜 , 酸度略帶乾身 , 礦物感豐富餘韻悠長。 這支 Ruchottes Chambertin 質素上乘而且非常 To Style , 13 年酒齡雖然略為年青 , 但整體來說真是潛力無限不容怱視。

d8

Domaine de Marcoux Chateauneuf Du Pape V.V 1999


這支酒的
Label 與自己之前所飲很不同 , 不知是否這支是 Biodynamic 的特別版。 香氣散發車尼子、草莓、布冧、烏梅、香料 , 果香鮮美柔和 , 單寧細緻 , 酒味曲線流暢 , 感覺清新自然 , 收結不算太長 , 老樹葡萄的細緻在中尾段表現出來 , 表現工整。

每次飲 Domaine de Marcoux 都很滿意 , 對它的出品一向很有信心 , 今次這支 V.V 都做得好靚 , 只是當晚對手實在太可怕 , 才顯得有點失色 , 實在非戰之罪。

d9

Henri Bonneau Chateauneuf du Pape Cuvee Marie Bearrier 2003


最後一支就是自己所帶亦是最喜歡的酒。

1300 hrs 開瓶作原瓶唞氣 , 大約 2100 hrs 落杯。 甜美的黑醬果 , 甘草 , 香木 , 泥土 , Asian Spice ………. 這支酒的香氣變化豐富而且非常 Sexy 酒味中那份果味、香木味及 Spicy 元素比例均稱 , 混合得平衡而極之細膩 , 酸度單寧精緻而在味覺中自由穿梭 , 口腔像有層 Coating 一樣的礦物感。 我最喜歡這支酒味中那種充滿古典美又帶點甜味的木香 , 我覺得真的是一種充滿藝術感的古典美純樸得來自然而不做作。 加上甜中帶木 , 木中帶點辣 , 辣中又回歸甜 , 味道輪迴層次豐富 , 複雜得深不見底 , 風格古典, 而餘韻是生津的 Fine Acidity  說真的這支酒似 Burgundy 又似 Rhone 真的極之精彩 , 這支酒由開瓶兩小時左右就可以慢慢開始飲 , 呢支酒絕對可以飲你二三日。

Henri Bonneau 系列中由最入門的 VDT , Chateauneuf du Pape , Cuvee Marie Bearrier Reserve des Celestins 每支都帶給我極大飲用樂趣與享受 , 不是賣花讚花香 , Southern Rhone 來說 Henri Bonneau Rayas 可說是少林與武當兩大泰山北斗 , 絕對不會令人失望。

 

這晚我們八個人飲了九支酒 , 酒樽酒杯放滿一枱 ,將五星酒店的中菜廳變成煮酒論英雄之地 , 酒香四溢 , 劍氣縱橫 ,令鄰枱看得側目 , 但我們真的飲得極之暢快及盡慶 , 老實講我都好少飲到飄吓飄吓咁返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