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詩意奧地利

e1

在前兩星期舉行的 International Wine Fair 中酒友試了一批質素不俗而價錢抵買的奧地利葡萄酒 , 酒友幾經辛苦下撈了幾支回來 , 這晚人少少搞了個小型酒局以供品試。

奧地利葡萄酒在香港較少人認識 , 其實奧地利 Wachau 產區的 Riesling , Gruner Veltliner 釀造的 Dry White Neusiedlersee 的甜酒質素都相當迷人 , 今晚所試的幾支酒就已十分有趣。

 

e2
2010 Leth Gruner Veltliner Schiben

100% Gruner Veltliner

 Gruner Veltliner是奧地利培植得最多的白葡萄 , 是白葡萄中獨特品種 , 通常散發獨特的白胡椒和熱帶果香氣 這支Leth 除了熱帶果香、菠蘿、蘋果的芬芳甜香 ; 入口輕盈柔潤 , 少許米綿般的質感 , 含蓄而細長的酸度 , 乾淨、優雅、細緻、平衡。感覺上有風格有點似德國 Riesling 的影子 , 但無德國 Riesling 那種規範方正一絲不拘, 反而十分平易近人 , 令人有一種含蓄适靜的舒泰感。

e3

2008 Jurtschitsch Gruner Veltliner Kamptal Reserve

 同樣是 100% Gruner Veltliner 釀製 , 這支酒散發一種春雨濕石的清新感 , 有如薑葱般的 Spice、青草、花香; 入口是軟弱無骨的柔軟質感 , 流雲般的果韻、果酸及礦物感。 不論香氣及酒味一切都來得很模糊淡然而帶點詩情畫意 , 但並不表示它內容空洞虛無 , 我只能形容這支酒令我聯想到一幅水墨畫

http://www.wineanorak.com/grunerveltliner.htm

e4

2008 Tement Sauvignon Blanc Zieregg

這支 Sauvignon Blanc 散發極之迷人的清爽花香、荔枝、杧果、蜜梨、青草、檸檬、Smoky Mineral 、濕石; 入口同樣是軟綿綿的但比之前兩支來得濃郁柔滑 , 果味豐富充滿質感密度 , 酸度的細緻度可算一流水準 , 餘韻帶點礦物感。支酒香氣變化豐富誘人 , Rich 得來平衡均稱 , Sauvignon Blanc 來說可算是一支精彩逸品

e5

2008 Gerhard Markowitsch Rosenberg

50% Zweigelt, 45% Merlot & 5% Cabernet Sauvignon

這支以奧地利本土葡萄 Zweigelt 混合兩隻 International Grape 釀製 , 是奧地利 Top Producer Gerhard Markowitsch 的旗艦出品。 深紅近付紫黑的酒色 , 香氣有如深山中的 Dark Berries , 香料、甘草、杉木 , 有一種 Cool Environment 的冷香。入口果味平衡 , Clean , 柔軟酒體中露出了木單寧的結構 , 餘韻帶點黑朱古力的微苦。

這支酒感覺上很靜態 , Merlot & Cabernet Sauvignon 表現低調 , 整體上欠缺一種複雜性 , 葡萄風格有點模糊 , 性格未見突出很容易令人忙記。

e6

2008 Gerhard Markowitsch Pinot Noir Reserve

奧地利接近德國 , 近來德國釀製的 Pinot Noir 水準突飛猛進 , 好想知道奧地利的 Pinot 水準如何。

酒一落杯香氣散發着花香、車尼子、梅子的果香 , (香味的力度較弱 , 這晚我們所用的酒杯較似 Bordeaux Style , 酒的香氣唔多夠力只能上到酒杯的中間位 , 所以要將鼻子放入些到杯內或將酒杯傾斜多點令酒流近杯口才聞得清楚) 所以香氣覺得有點窒。入口酒體輕柔 , 果味濃郁平衡 , 單寧骨架方正、酸度細緻 , 餘韻略缺。

這支
Pinot Noir 感覺上近似 Chambertine 的骨架 , 唯獨果味略薄 , 未能做到 Burgundy 那種雄渾、圓潤、柔美感 , 水準仍有進步空間。

e7

2006 Tschida Samling Trockenbeerenauslese

100% Samling

酒色清澈晶瑩 , 香味如蜜糖、白花、杏仁、蜜瓜、Apricot、梨 ; 入口圓潤 , 清甜而不厚膩亦帶糖薑味感覺 , 酸度適到好處 , 只是中尾段有點水淡有點蔗糖水 Feel , 風格上近似法國的 Monbazillac 甜酒。

e8

六支酒的質素屬於中上 , 當中以三支白及甜酒質素較為突出 , 但若然將這六支酒放入一堆同類的紅白甜葡萄酒中去任人試飲的話 , 卻不容易突圍。 並不是這些酒不好 , 只是因為這六支酒的風格較偏向文靜細緻”  (可能是由於產自奧地利這個較凉的生產環境) , 相比一些較 Powerful, Colourful , 夠艶夠姣的酒種會覺得它們較清簡。 正如一幅色彩豐富的日落美景及一幅水墨畫 , 風格色彩上當然有很大距離 , 不能相提並論。

始終都係果句
, 鹹魚青菜各有各愛。
不過這六支酒很適合於佐膳之用 , 若果價錢不貴的話 , 不失為平靚的 Food Wine & Causal Drink

e9

香茜蠔仔砵

e10

香酥南乳骨

e11

鹽燒獅頭魚

e12

欖菜肉崧四季豆

e13

銀杏素雞丁

e14

准山杞子螺頭燉雞

e15
花彫蒸蝦

e16

海斑兩味(金沙骨腩,桂花瑤柱炒斑片)

e17

雪菜野菌素鵝炆肉蟹

e18

薑蔥鮮鮑魚煲

e20

金銀腸芥蘭

e21
東江手撕雞

e22

鮮果汁併盤,特色甜品

快樂 Studio

f1

承蒙朋友們的錯愛 , 信任我的技術 , 唔怕俾我影到鬼五馬六 , 自從學習人像攝影後 , 就不斷有女性朋友要求我為她們拍照。 有些希望我幫她們影些 Profile Pictures , 有些希望影些生活照 , 有些希望好趁青春留倩影為自己留些美好回憶 ………我想汝其俾錢影 Model  “影個殼” 倒不如幫朋友影吓相 , 一來可有練習機會 , 二來可令朋友開心 , 所以時間許可下我都會盡力安排。

我這班朋友並非模或專業 Model , 她們大部份都有鏡頭恐懼症 , 平時一有鏡頭對住就會成個人硬晒 , 所以啲相唔多自然 , 要為她們拍攝真的要費點心思。  要她們眾目睽睽下擺 Post 玩街拍我相信未必可行 , 就算影到都唔慌自然。  另一方面若玩街拍的話自己要帶的東西會很多很多 : 相機、鏡頭、燈具、燈架、反光板 , 我一個人要顧及環境、打燈、照顧及引導 Model , 真係會好辛苦。 有見及此我提議租影樓為她們拍攝 , 反正自從跟 Daniel Sir 學了影樓燈法咁耐都未實習過 , 再唔練吓真係乜都俾返哂呀 Sir

影樓地方夠大有晒一切燈具 , 我只須帶一機兩支鏡就搞掂可說是十分輕鬆。 影樓內又有更衣室、化妝間及洗手間 , 朋友們可以帶幾套衫更換形像 , 而且全程室內又有冷氣唔使日曬雨淋 , 拍攝又不受天氣影嚮 , 影果個同被影果個都舒服 , 加上租影樓一啲都唔貴 (約二三百蚊一個鐘) , 兩三個人玩三小時除開都係二三百蚊 , 真係不可抗拒的上上之策。

一提到影樓一般人心目中會聯想到呀爸年代結婚那些古老十八代硬照 , 又或者幾十年前打光平板的燈光人像照。 老實講現在的攝影風格及用光手法巳有很大改變 , 加上新穎的燈具及配件 , 柔光罩 , Beauty Dish , 集光罩 , 再配合不同顏色的 Background , 簡單的 Setting 都可以做到時裝雜誌甚至是美白廣告般的不同效果。 

f3

當我向朋友提議影 Studio , 她們的反應一般都又驚又喜又擔心。  通常她們會要求我俾一個月時間她們去準備 , 例如要計劃減肥、做 Facial、電髮 Set , 不斷問我要着乜衫 , 乜顏色一大串問題 心情有如去考公開試、見工、相親一樣 , 十分緊張 , 單見朋友們這些反應巳覺十分好笑。
 

我通常叫她們 Take it easy 唔使咁緊張 , 只要夠瞓無黑眼圈就可以。 為影輯相去刻意減肥我覺得除了影結婚相或性感相又真係無咁必要 , 反正數碼年代有 Photoshop 要幾瘦有幾瘦 , 當然我唔會將夏蕙姨改到變嘉欣 , 但適量而又自然的修飾是可以的  所以一星期一個月甚至半年準備時間對出來結果都無乜大分別。 對於衣服我建議是一些色彩鮮艶的服裝 , 輕盈飄逸的裙 , 絲巾、一些舒服的 Causal Wear , 一些型格皮褸 , 甚至晚裝都可以 , 一切適隨尊便。
 

f6
我通常都會建議約埋二三個朋友一齊影 , 人太多反而誤事。
一來幾個朋友一齊玩會開心些 , 二來可以互相提點、照顧及模仿 , 三來可以作我助手幫我睇頭睇尾 , 而我只須專注拍攝就可以。
 

f4

每次我為朋友拍攝都有一個明確目的 , 除了相片拍出來要有美感外 , 我更希望能彰顯到她們 “真我” 個性。 這看似簡單但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 因為每個人的輪廓不同 , 要用那個角度拍攝 , 要用多少光及多少陰影去描繪都有分別。

f2

另外由於朋友們完全無拍攝經驗 , 要怎樣令她們解除緊張心態 , 放鬆心情去進入拍攝狀態 , 怎樣指導她們做一些簡單動作去配合拍攝,  這一切都是拍攝時要即時面對的最大挑戰 , 這亦是攝影環節中與 Model 溝通的一個最好練習。 

 f7

每次拍攝我都即時向朋友展示相片 , 她們看到自己的相片時都會極之開心 , 因為她們從未想像過 Studio 能有這樣的效果 , 而且相片感覺上很” , 絕對百份百是她們的真我個性 。有時我要她們加上一些動作變化 , 她們即時變成時裝 Model一樣 , 真係要幾  “有幾” , 要幾” Chok”有幾 “Chok” 。當朋友信心增強後 , 接下來的拍攝就越玩越開心及興奮了。 所以每次拍攝完畢她們都像中毒上癮般影到唔捨得走 , 有些朋友更說好耐未試過玩得咁開心 , 並計劃下次要點玩。

當第一輯 Friends in Studio 相片在 FB 圍內朋友作朋友間有限度分享時 , 反應巳極之好 , 而自己一幅自拍人像更被形容是 “型到爆” 。我每次交貨時俾朋友時她們都很滿足 , 因為她們終於有一輯自己滿意 , 就算十年八載以後都咁喜歡的相片。

 

自己並非想轉行做攝影師 , 亦無興趣去考取什麼沙龍名銜。 攝影講求真、善、美” 很多人覺得攝影是一種個人享受 , 但我覺得除此以外若果能夠利用自己的攝影技術去令別人快樂 , 給好朋友或家人一份美麗及永恆回憶 , 那絕對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 

當然我能力有限 , 亦非黃大仙”  , 對每個要求不能做到有求必應 , 起碼要與我認識一段日子的好朋友才能動用我這張 ”友情牌”   , 因為大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及默契拍出來效果會更好。 但我亦無可能個個星期都影 , 影得多都會麻木 , 所以一定要慢慢來 , 給我一些空間及靈感 , 但我可以保證排期一定快過輪候 “公屋” ……………….. 

逃出 If Only 的迷陣

g1

人一生中都遇到不同形形式式大大小小的選擇 , 面對重大決擇時我們一般都會衡量利害得失 ,評估風險才作出決定。當然在選擇的一刻我們都會認為自己 Make The Right Choice 但人算不如天算 , 昨日的英明決策今天可能變成錯誤的選擇。 每個人生命中都難免會有選擇錯誤的一刻。 有些錯誤可能微不足道 , 有些可能引至不同形式的損失 , 有些錯誤卻可能引至遺憾終生的痛苦結果 , 那時大家好自然產生一種時光倒流If Only的心態 , 例如我們常聽到 ……….

“IF ONLY …. I had taken the other job.”

“IF ONLY …. I had chosen another college.”

“IF ONLY …. I had gone to college!”

“IF ONLY …. I never broke up with her.”

“IF ONLY…… I never moved here.”

“IF ONLY …. I encouraged my kids to stick with music lessons.”

“IF ONLY …… I hadn’t said that!”


 有些人會不斷輪迴及沉溺在上述 If Only的追悔中 , 慢慢被負面的情緒侵蝕自己的自信及意志 , 繼而產生心理陰影、怨恨及夢魘 , 嚴重者甚至會引至情緒鬱結。 面對這消耗意志的心理漩渦 , 究竟可以用什麼方法去舒導及如何面對呢?

以下七點分享希望幫助大家走出 If Only 的困局。

1. Use your broken dreams, disappointments and “what ifs” as stepping stones towards a better future.  

 不論失敗的原因是問心無愧還是心中有愧 , 一切都巳成事實。 我們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被打跨 , 反而應客觀誠實地分晰導至失敗的原因 , 從而汲取教訓。 人的一生中就是一連串選擇、經歴、學習、錯誤、修正、進步巡環不止的路 ; 每一個成功及失敗經歴都是我們寶貴的人生成長經歴, 亦是向前的踏腳石

 2. Remind yourself that you do not know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you chose the other path
有些人會覺得如果我早前選擇行另一條路出來的結果可能會好些。 我覺得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 實際上出來的結果可能都是一樣甚至可能更差。 所以千萬不要假定可以從新選擇就會更好 , 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3. Stuck in the“would, could, should” 

 有些人思想上會不斷斗纏在“would, could, should” 這些心中預計會發生但實際上卻沒有出現的條件上 。成事者天時、地利、人和配合不可 , 大家要明白有些情況是 Out of Control 人力不能預計的。千錯萬錯事情既已發生 , 過去已成過去 , 覆水已難收 , 逃避面對只會加深痛苦。大家要做的是接受現實及原諒自己 , 因為在你眼前要面對的是 “現在” 及”將來” 反而事後檢討時問一問自己究竟要怎樣 knowing better or doing better 將來再遇到同樣事情時不再從蹈覆轍來得實際。

 4. Refuse to play the “Blame Game.”

 現實世界是不公平的 , 好多時面對傷痛大家會好自然墮入一個 Blame Game”為失敗或個人過失找一些”代罪羔羊” 將一切責任推卸去別人身上 , 工作環境及社會因素 , 控訴不公。有時甚至拉埋滿天神佛落水 , 時常問究竟自己做了什麼錯事 , 上天竟要這樣對待自己其實自己真的沒有一點責任也沒有嗎? 我想強調一點 Blame Game 只會令大家逃避面對問題 , 妨礙自己坦誠正視問題 , 失敗而學不到當中教訓 , 失敗只會不斷再次降臨 , 而打擊將會一次比一次大。

5. Realize that to be steeped in “if onlys” is to be stuck with unproductive regret.

 傷痛消耗精神意志及令情緒低落 , 更不事生產耗費精力 我不是說人要變成冰冷的機械人一樣 , 完全無喜怒哀樂感情起伏。人非草木就算野獸受傷都要回山洞休息養傷 , 我想指出的是如何為自己 Set
傷痛期" 閉關療傷。 在傷痛期內就盡情的去悲痛 , 盡情去渲泄負面情緒 , 當一切渲泄過後就應走出山洞從新上路 。要知道自己永遠不能無限期無了期的躲在養傷的山洞中 , 要知道假若處理不當 , 這一切會變成心理陰影 , 更慢慢地消磨意志墮入萬劫不復的輪迴中 , 所以一切要小心處理 , 這時家人及朋友的扶持開解是最好的靈丹妙藥。

6. Allow yourself to grieve.

 當不如意事情發生 , 人的情緒就會順序出現五種自然反應 : Denial, Anger, Bargaining, Depression and Acceptance 大家不妨試想想對上一次受到挫敗受傷時是否同樣都經歴這些情緒變化 受傷就一定會痛有傷口 , 這是自然現像。 在情緒管理學上處理情緒要像治理洪水一樣 , 我們要運用正確方法將負面情緒渲泄而不是用方法去呃自己去倒塞不快情緒 因為倒塞並不等於將問題解決 , 而情緒壓力亦會不斷變大 , 終會一日情緒决堤引發洪水大爆發。 所次處理傷痛正確方法是如何令自己盡快” 過渡這五種情緒 , 例如滕出空間讓自己去渲泄憤怒 , 給自己時間傷心痛哭 , 承認自己受傷及痛楚 , 明白自己能力不足 , 接受現實及承受失敗的代價 , 找朋友開解或心理輔導 , 並讓時間慢慢冲淡傷痛 , 讓傷口瘉合  ,繼而慢慢由跌倒處站起來再從新上路。

身為家人朋友就要留心觀察 , 協助傷者過渡不同情緒階段 , 在適當時候給予引導 , 令傷者慢慢復完。  

7. Embrace “The Swiss Cheese Theory of Life!”

 心理學家 Judy Belmont  How To Get Through Life’s Holes without Getting Stuck In Them!” 一書中以芝士妙論人生。

 一講芝士大家心目中出現的影像九成會是瑞士那些分佈着大小不規則的孔那種多孔芝士, 對於圓滑無瑕的美國芝士大家總覺得它們太平凡及不夠過性。 其實瑞士芝士越多孔就越香及越多層次變化。 作者用 Cheese去比諭人生 , 那些大小不一的孔就等同人生的難題及挫折考驗那些無風無浪平淡如水的人生可能會令人覺得十分乏味 , 反而一個充滿高低起落經歴所磨練出來的人生更覺韻味 , 所以不要介意身上有多少傷痛經歴及疤痕 , 因為這些都是值你的光榮戰跡及寶貴的人生經驗。 The Swiss Cheese Theory Of Life 就是說 you can feel more positive no matter what comes your way, and will be able to SMILE
AND SAY CHEESE!

陰柔小品香貝丹 , 平靚喜現國金軒

h1

近呢一兩年我都較少出席一些公開的酒宴活動 , 原因並不因為酒宴活動內容不吸引 , 其實是自己 Quota 有限 , 加上工作、攝影、運動、上課種種約會頻密 , 分身乏術去唔到咁多吧了 大家都知我 Burgundy 一向情有獨鐘 , 這天友人通知有一在 IFC 國金軒有一以 Gevrey Chambertin 為主題的 Wine Dinner , 酒單及價錢都十分吸引 , 加上驗身過關要賀一賀佢 , 便與友人一同報名出席。

在未睇當晚酒評之前不妨先温一温書 , 跟據林裕森 “酒瓶內的風光” 一書中所講 : Chambertin Burgundy 有名的產酒村莊 , Chambertin 的地質以 Limestone Gravels Clayey Limestone 為主 , 所以在此出產的 Pinot Noir 比其他地區來得雄渾及有氣勢 , 口感緊密及有嚴謹方正的結構骨架。 它比野性粗獷的 Corton 多了很多細節 , 比優雅的 Musigny 更強勁堅實 , 比豐厚飽滿的 Richbourg 更壯碩 , 可以說是 Burgundy Pinot Noir 中較剛陽的一派。

大多數人只認識 Gevrey Chambertin , 其實 Chambertin 中仍可分多細區 , 風格因地理環境的高低及土壤條件不同而有所分別 , 當然 以下所講的細區在香港市場上亦不太常見 , 所以大家亦未必熟識其風格。

 

  • 北面的 Mazis Chambertin – 年輕時顯得嚴密艱澀 , 雖然口感深厚顯得粗獷雄壯但細緻不足。
  • 南面的 Latricieres Chambertin – 結構較鬆散 , 成熟快 , 卻少了一份頂級酒的架勢。
  • 山坡頂上的 Rouchottes Chambertin – 由於土少石多 , 沒那麼豐碩飽滿 , 風格更加緊澀 , 屬耐久形。
  •  在下坡處的 Chapelle Chambertin – 較為清淡、單寧柔細 , 年輕時已有不錯的均衡 , 有女性陰柔風采。 
  • 同在附近的 Griotte Chambertin – 則較為强勁深厚 , 香氣迷人而温柔婉約。
  • 在另一邊下坡處地勢較平的 Charmes Chambertin Mazoyeres Chambertin , 基本上是同一塊田 , 兩地的風格與 Chapelle Chambertin 十分接近 , 比較柔和 , 成熟快及有討人喜歡的果味。

未入正題前先飲支白葡萄酒做 Pre Dinner Drink。 

h2

Chablis 1er Cru ‘Cotes de Lechet’ V.V. 2009 ~ $240 ***1/2


金黄酒色
, 香氣散發蜜糖、白花、梨子、菊花香氣 ; 入口柔軟滑溜質感圓潤細密 , 少許 Spice , 酸度柔和礦物感豐富 這支 Chablis 清新怡人內容雖然不算太複雜 , 但難得是做得骨肉均稱輕盈而夠晒平衡 , 可以佐膳亦可日常飲用 , 以咁抵飲的價錢 ( Discount 後唔使二百) 絕對是不容錯過。

h4

Gevrey Chambertin, Vieilles Vignes 2009   ~ $380   ***1/2


這支是全晚物值最高的一支
, 初落杯香氣有點似 NZ Pinot Noir , 散發着濃郁的熟果少許朱古力的甜香及 Herbal 芳香 , 放耐一點就帶有 Burgundy 特有的肉味果香 ; 入口甜美而帶點乾玫瑰花的酸度 , 外柔內剛單寧柔順  , Gevrey Chambertin 的方正硬朗風格並不算太明顯 同樣內容不算太複雜 , 收結亦不算長 , 但整體來說元素齊備叫做有板有眼 ; 加上如此價錢仲要係 V.V. 老樹葡萄 , 不可以再有投訴。

h5

Gevrey Chambertin 1er Cru ‘Combe aux Moines’ V.V. 2006  ~$470  ***


香氣是絲絲然般飄送
, 感覺上比較斯文收斂 , 甜美花香中帶點青椒、香草、玫瑰花香。 酒味濃郁但並不厚重 , 酸度及單寧做得真當輕柔 , 礦物元素齊全。 酒味帶輕微草菁 , 從酒味表現覺得葡萄來自海拔較高的地方。 整體表現平衡流暢飲落令人十分舒服及易接受 , 唯獨這支酒的耐力並不如第一支。

h6

Gevrey Chambertin 1er Cru ‘Les Cazetiers’ V.V. 2002  ~$490  ****


明亮的紅寶石酒色
, 芳香幽靜的玫瑰花、梅子、甜美提子乾、青椒 , 香氣濃郁而比之前兩支更深 , 果香鮮甜討人喜歡。 入口質感柔韌幼滑 , 果味香氣俱佳 , 酸度適中 , 柔軟中表達了少許 Gevrey Chambertin 的方正結構感 , 單寧輕巧而恰到好處 , 層次亦較複雜 , 酸度比例恰當而略帶乾身 , 餘韻略短。 表現可說五臟俱全亦偏向陰柔女性化的面。

 Gevrey Chambertin 的風格來說較接近南面 Griotte Chambertin 那一脈。

h7

Charmes Chambertin Grand Cru V.V. 2004  ~$800  ****


甜美的花香、果香、薄荷、甘草、青椒、紫羅蘭花香
, 香氣表現頗為熱情 , 入口是濃郁而鮮甜的果味 , 輕盈柔順有肉地的酒體 , 非常 Silky 帶有點煙灰般的質感 , 單寧輕柔細緻 , 平衡而有不俗的細節做得相當和諧七年酒齡仍有不俗的彈跳力這支酒比之前幾支更具潛力 , 真的不能怱視

h8

Mazoyere Chambertin Grand Cru V.V. 2002  ~$810  ****1/2


玫瑰花、煙燻、
AshySweet Spice。香氣濃郁優雅 , 表現一種深沉成熟。 入口酒味濃郁 , 少許混合果味、木桶、煙燻的複雜性 , 在複雜中流露不俗的葡萄甜味 , 酸度及單寧作為骨架 , 不俗的均衡性。 完全表達到 Grand Cru 那種深沉的凝聚力量及複雜性 , 亦表現到下坡 Chambertin 那種柔中帶 , 骨子裡略帶嚴謹的個性。

h9

當晚所試的一白五紅 , 支支都水準都極之不俗。 幾支 Chambertin 感覺上十分舒服易飲 , 而我自己就最喜歡最尾那三支 從酒的表現中感覺 Wine Maker 並無將葡萄中的糖份完全轉化為酒精 , 所以酒味中不難感受到一份果甜。 酒的果味、酸度、單寧、礦物感各方面的平衡性做得很好 , 唯美中不足是餘韻較短 , 複雜性相對較為遜色有些朋友可以批評支酒太過陰柔 , 缺乏 Chambertin 那份男性剛勁雄渾架勢一份氣派霸氣 我個人見解是要做一支 “重口味 ” 的 Burgundy 不難 , 但要做一支靈巧精緻的小品反而更難 。有時我覺得大部份 Chambertin 都太過硬硼硼 , 而我個人口味較喜歡一些嬌柔的 Wine Style , 我相信這也是我喜歡 Burgundy 的 Pinot Noir 原因 , 所以我完全覺得無問題。

以這幾支酒的質素加上是 V.V. 老樹葡萄 , 又有 1er Cru Grand Cru , 以這個價錢 ( Blog 上所寫的是建議售價 , 折扣之後的價錢是極之抵飲) , 絕對是入得廚房、出得廳堂、上得大床的平靚正佳品。 據我了解貨源有限 , 而當晚赴宴的參加者好多都感興趣 , 相信當這篇 Blog 一出大家想買都幾難 , 只能希望 Supplier 早啲返新貨吧。

h10

玫瑰香茅蝦球、椒鹽脆生蠔

 

h11
麟片皮乳豬件

h12

岩鹽燒鱈魚 (Chambertin 去襯岩鹽燒鱈魚是高難度動作 , 初入口時真的有少許腥 , 但幸好 Chambertin 中的單寧不高 , 酒中的果甜、酸度及礦物感平衡而份量足夠 , 將岩鹽及鱈魚的油脂急轉化成生蠔般的蠔韻 , 效果出奇地好。

h13

巴馬火腿竹笙卷

h14

羊肚菌炒安格斯牛柳

h15

荷香茗燻雞

h16


瑞士汁海鮮炒河

h17

精選甜點

當晚的菜式味道上整體帶少許甜 , 這正好與幾支 Chambertin 的果甜味互相輝映而產生一種和諧感 , 感覺上十分舒服及配襯。

h18

Wine Supplier

Everwise Wine Ltd

Tel: 3106 2345

酒莊資料:

http://marchand-jph.fr/accueil/vins-de-bourgogne-gevrey-chambertin-vigneron-vinificateur-negociant-morey-maison-de-vin-marchand-jean-philippe-denis-en.html

50 Perfect 深秋人像攝影之旅

j1

過去的週末AM 跟隨了50 Perfect 群組到新會赤坎古鎮及開平碉樓拍攝人像。

 赤坎古鎮及碉樓位於新會開平都是很有特色的景點 , 赤坎古鎮的古老街景、石拱橋、騎樓、木閣、雙層瓦頂 , 就像幾十年前的舊香港一樣 , 十分有懷舊味道。而開平塘口鎮自力村碉樓就是拍攝電影 讓子彈飛的場地 , 亦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 能夠在這兩個咁有特色的地方拍攝人像照 , 當然十分吸引


 一般由國內辦的攝影團 , 由於 Budget 問題一般都會聘用 一兩 位國內 Model , 穿着一些村姑服裝 , 感覺上多少帶點 ”鄉味。 今次 50 Perfect 除了去咁有特色的地方外 , 更帶同幾位香港 Model , 並有專人負責化裝 Set , 加上還有Perfect Couple @ TST 服裝贊助晚裝、旗袍 , 隨團又有台灣 CAMERA 雜誌的編輯駱志清及專業攝影師 Jimmy Leung作顧問 , 咁多配套價錢又不貴真是極之抵玩 , 所以活動在 FB一登出來不消十五分鍾便滿座。 我有幸快手報到名連同 一兩 位影友一齊參與。

所有參加者被分成小組 , 而每一組有 50 Perfect 的工作人員協調組員所帶的燈具及器材 , 如柔光罩 , 反光板 , 閃燈 , 引閃器 , 燈腳。 組員能平均分擔及互相配合 , 亦避免太多燈腳阻礙拍攝及不同引閃系統互相干擾等問題 , 這些細微安排功夫十分費神 , 工作人員的細心及努力絕對值得嘉許。 


外影人像比一般旅遊攝影困難
:

1. 要與 Model 溝通引導 Model 進入狀態。 這是我覺得最難亦最具挑戰的一環 , 因為 Model有新手及熟手之分 , 熟手 Model一埋位就已進入狀態 , 而新手 Model則就要慢慢 Warm Up及引導 , 要有耐性多作鼓勵增强佢信心 , 有時甚至要親身示範。 我覺得攝影人首先要清楚知道要些什麼? 要型格定糖水相? Model 笑定唔笑 , 望唔望鏡頭 , Present 什麼有了個框框才可一步步做 , 切不可打天材波自由發揮 。 我自己這方面仍未掌握得很好但已開始知道這些事前工作唔可以偷懶得。

2. 要因應現場環境變化執生 天色唔等人 , 尢其是黃昏日落段時間光影變化好快 , 有時要顧及景、人、燈、器材 , 真係會顧唔到咁多 這個項目我自己衰得太多 , 樣樣都想要但貪自得個貧 , 到头來樣樣都影得唔好。 我覺得千萬不能心急及貪心 , 不是影得多就叫好 , 反而 Focus 在一個地方專心 Set 好燈影好佢 , 好過幾十個景無張掂。

3. 拍攝街景除了實景之外亦要盡量保留現場氣氛 , 用光之餘亦要有影作襯托 , 不能一盞燈硬棚棚埋去無晒 Details , 要利用陰影去描繪環境中的細節。

4. 用燈方面我今次以柔和光質為主 , 盡量做到閃燈與現場光兩種光源協調混合 , 用光要俾人覺得舒服自然。 

 

5. 混用燈光去突出溶和人與環境。

j3

上述這些都是我之前跟 Daniel Sir 所學的東西 , 老實講 Daniel Sir 那一套落到場真係很實用 , 雖然自己學藝精未能發揮當中神髓 , 但都開始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由於路程上少許阻滯 , 我們到達古鎮之時已將近黃昏 , 秋天入黑時間較早 ,千里迢迢來到這有特式的古鎮 , 總不能影人不影景 , 我們一組人把握剩餘日光時間走入橫街先影一些街景。 經一輪 Set 燈及 Model 熱身差不多要搞到接近 6 pm 才開始進入狀態。

j4

利用兩2 盞燈拍攝 , 主燈用柔光去營做柔軟的光質去表達 Skin Colour 及背景的粗糙 , 另一盞燈在另一面輕輕勾出 Model 輪廓。

j5

 利用較强的光質去突出主體

 

j7
這盞街燈是橫街中唯一的光源
, 色温黃到不得了映落 Model 身上真係黃禽禽 , 我利用閃燈的白光將黃光調和並將兩種光色混合 , 照亮 Model 之餘亦保留了現場氣氛。

 

入黑後橫街無乜燈光無乜可影 , 就轉出大街騎樓底取景

 

不知當晚有什麼活動 , 街上有很多遊人及有光影表演 , 我就利用這光影環境拍攝。晚都是利用現場光與閃光燈的混合配色手法表達。時間過得真快三小時的拍攝轉眼完結 , 大伙兒才去晚飯及回酒店休息。

 

j16
第二天幾位 Model 在 4:30am就要起身化裝 Set 頭 , 我們早上去第二景點自力村碉樓


適逢星期日遊人自然眾多
, 我們有靚靚 Model 身穿旗袍拍攝自然吸引其他在場人士 抽水拍攝。 為免爭拗我們唯有盡量遠離人多的碉樓拍攝

j18

拍攝 Model 很容易墮入 “糖水相” 的陷阱 , 經常提醒自己勿墮陷阱 , 更希望相片中能加入一些個人感覺及電影感元素 , 這是我想發展的方向 這將不是後製效果 , 是我利用一堆樹葉作前景的虛化效果。

 

每一個拍攝環節過後 , 大會都要求參加者交張原相 (完全未經過任何後製的相片) , 並由50 Perfect 群組的攝影師 , 攝影顧問CAMERA 雜誌編輯駱志清一同評相 , 選出優異作品在 CAMERA 雜誌內報導冊登。主辦單位以原相作評選就是想強調原汁原味萬事以 攝影為先的取態 , 值得尊重及支持。 我自己都交了 三兩 張相 , 老實講自己志在參與 , 同時亦想知道自己什麼做得好 , 什麼須要改進吧了。 最難得是看到其他師兄們的作品 , 他們水準之高真的令自己讚嘆。 從得獎的作品中學習到師兄們用了不同的燈法、拍攝手法及角度拍攝出眩目驚艶的效果 , 師兄們功力之高真好值得自己學習

人像攝影之所以迷人就是因為它一同環境下都可以產生很大變化 , 有很多元素須要同時掌握 , 自己這方面仍要學習的東西實是太多了。

健康檢查

下載 (1)

人年紀大了就開始注重身體健康 , 前排自己覺得胃部有點不適 , 走去看醫生老友  

醫生老友診斷後健議我不如順便做一做腸胃鏡檢查 , 一來自己年紀有返咁上下 , 大腸癌或結腸癌 , 是香港癌病的第二殺手 , 唔怕一萬那怕萬一 , 無事無幹好哋哋 , 就算有乜唔妥都可病向淺中醫。 加上自已有保險可 Cover 又有假期


醫生朋友又是腸胃專科 , 解釋得好清楚整個檢查過程 , 無痛亦無風險 , 檢查期間順手做埋瘜肉一了百了 , 十年內都可放心 , 左計右計都好應該做。

好多人都會畏疾忌醫 , 心諗拖得就拖 , 或鴕鳥政策致之不理佢 , 有事先算。 自己成日飲飲食食 , 高脂低纖 , 都唔知副偈有無隱疾。心諗預防及早期發現是控制及治療腸癌的關鍵 , 考慮一吓就安排好在前幾天入院作檢查 。

整個過程十分順利 , 因為會做監測麻醉 , 檢查過程我就好似瞓咗覺一樣 , 一啲都唔覺辛苦 , 完事後瞓醒就可走人 , 香港醫療服務真係無得頂。

Touch Wood 講句一切都正常 , 只是胃部有少許發炎 , 那食藥可以了 , 總算安心晒。

 

給中國富豪的一封公開信:為何喬布斯不用像你們這樣做善事

steve-jobs-5

有人詬病喬布斯不做「善事」,我卻認為,若世上每一個人都用他那種態度過活,極可能再沒有「做」善事的必要。我不欲顯得憤世嫉俗,但李嘉誠和比爾蓋茲在商場上提供毫無創意、美感欠奉,甚至引用妨礙競爭的手法,前者更被指「官商共謀」,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榨取」回來的資財,再拿部份出來「回饋」社會,這本質上真的是「善事」麼?

喬布斯(Steve Jobs 離開了,世界再不一樣!同時這個世界亦因他曾經的存在而不再一樣,人生若此,夫複何求!他曾說過類近這樣的一句話:「我不希望成為墓園中最有錢的人。」一生功績若只是累積了大量的財富究竟應該視為一種「榮譽」還是「罪惡」?

中國著名博客蘇渝這樣說:「喬布斯走了為何讓這許多中國人哀悼 ———都說中國人仇富,可是喬布斯死了引起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悼念。這說明中國人仇的不是富,依靠個人才華和創新創造的財富一樣會受到中國人民的尊重 和敬仰。中國人民仇恨的是依靠權勢、壟斷,腐敗,欺騙,貪贓、剝削、壓榨所獲得的財富!」

錢財若變成是一種「終極目標」而不是達成目標的「工具」,很自然地就會出現「依靠權勢、壟斷,腐敗,欺騙,貪贓、剝削、壓榨」這些狀況。今天的中國由於政治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人人向錢看」,「錢」「權」成為可以互換的「貨幣」,上述的狀況就更是成了擺上枱面的常態,香港的富豪亦曾參與這種遊戲。在香港,「官商共謀」亦是彰彰在目。

喬布斯雖不是「首富」,但其身家亦已達「富可敵國」的地步了,但他不以財富為目標。他要的是借著自己創制的產品去「改變」世界,過程中,財富不一定會增加,甚而有耗損的可能,但若所謂「風險」就只是金錢的損失,「風險」這個辭彙也就實在是太安全了!喬布斯曾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 他原因嗎? 」生命也是為了達成某種目標而「耗損」的,以同樣的道理,財富就為實踐某種目標而「耗損」的,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當然,要富豪以「改變世界」為職志或許是一項過高的期望,但要你們提高產品或服務的美感和質素,也總算是合理的要求吧!

1997年,喬布斯重返蘋果前夕, 設計主管喬納森· 伊夫(Jonathan Ive)正準備辭職,離開這家只顧圖利不注重產品質素的公司。但喬布斯重返蘋果,在一次員工大會上明言,公司的目標不僅僅是賺錢,而是製造出偉大的產品。這次講話令伊夫決定留下來,並成為喬布斯在產品設計上的重要功臣。

其實我不是在談企管,不是探討如何留下優秀員工。我要說的其實很簡單,若你以累積金錢資財作為生命/生活的目標,那其實你的意識仍未脫離動物的層次,無論你是多麼富有,擁有了多少幢樓房和上市公司,或許應該說,你比動物更低下,因為動物尚會吃飽了就不再獵捕,而你卻貪得無厭。

地產大亨們,可否建築一些注重環境保育、具建築美感的大眾樓房?超級市場經營者,可否老實一點,不要誤導消費者?零售大亨們,可否讓消費者有一個更愉快的購物體驗,不要向他們推銷根本不合用的產品?

若果你們能在你們的產品或服務上花多一些心思,令這個世界美好一些,就已經是一名大「善人」,老實說,我真的不太介意你們做少一點「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