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東西巴羅鏤 , 天地之謎試解構

q1

繼美國老祖宗大對決後 , 這個月第二個重頭戲就是這晚 6 Marchesi di Barolo 82的品試。

 引用意大利酒活字典心無罣礙心無兄的1955一文中解釋了 Marchesi di Barolo 意思是「Barolo 的侯爵」。第一瓶稱為 Barolo 的酒也是十九世紀初在這個酒莊誕生的。 Barolo 原來只是個市鎮的名字, 當地的 Tancredi Falletti 侯爵娶了個法國女人 Giulia Vittorina Colbert de Maulevrier Giulia 1840 年左右年通過一位法國朋友請來了釀酒專家 Louis Oudart 伯爵,是這位法國貴族用布根地的方法把 Marchesi Falletti nebbiolo 甜酒改造為乾紅酒的,之後他們就取 Barolo 為這種新酒的名字, 意大利的 “the wine of kings, the king of wines” 于是誕生了!

Marchesi di Barolo可說是歴史悠久 , 雖然Marchesi di Barolo這酒莊的光輝可能已漸漸退色 , 但爛船都有三斤釘 , 加上六支 1982 是意大利的好年份 , (亦是酒莊100 年以來十一個 Exceptional Year 之一) 以三位數字的價錢絕對是抵到爛 , 爛咗都抵的選擇。

意大利 Piemonte Langhe 區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白松露產區外 , 也是 Northern Italy Nebbiolo 表現最好的地區。 對環境相當挑剔的 Nebbiolo 占據了區內最好的向陽坡地。Barolo 原來是一個 commune 的名字,但後來也變成包括好幾個 commune 在內的大產區的名字。Marchesi di Barolo 的田主要在 Barolo commune ,除了 Brunate 橫跨 Barolo La Morra,但主要在 La Morra Barolo 葡萄園僅有 1200 公頃 , 其餘較差的地方則種植 Barbera Dolcetto Barolo 比其他用 Nebbiolo 釀製的紅葡萄酒顏色最深 , 酒精同單寧都最多 , 口感更濃郁沉實 , 亦更適宜耐久就是因為天氣與土壤這兩種先天因素。 

Barolo 的土質變化相當大 , 不同村不同葡萄園都會釀出不同風格及風味 , 就像 Burgundy 產區 Single Vineyard 一樣。 今次所品試的六支 Barolo 中來自東、西及北區的產地 , 它們如何去表現特性呢?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Coste di Rose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Riserva (Top of the line)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Brunate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Cannubi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Vigna Sarmassa (Top of the line)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Vigna Valletta (Top of the line)

同莊同年不同區域出產的 Barolo 要去分別酒質中的細微變化其實頗有難度 , 若支酒表現緊閉開得唔夠是不能察覺的 , 為達到預期目的酒主將所有酒在 1300 hrs 開瓶並作原瓶唞氣 , 到飲之前再過一過 Decanter 幫酒鬆一鬆 , 然後再落杯讓酒在杯中開放。 這種處理下每支酒都開展得不俗 , 起碼有更多的果香、酸度、細節內容及餘韻變化。

q2

未開始主題之前先來兩支意大利白葡萄酒啷啷口。不幸的是支 Umani Ronchi Casal di Serra Corked 了十分可惜 這支由 100% Verdicchio 釀製而在神水第 14 集中亦出現過的白葡萄酒質素十分不俗 , 是一支十分超值好飲而又特別的好東西 , 下次有機會我再另文介紹。

2007 Pico Maccario Monferrato Bianco DOC Estrosa, Piemonte

這支由70% Chardonnay, 25% Sauvignon blanc, 5% Favorita 釀製。 酒色較淡水色邊 , 香氣帶少許石榴、蘋果、花香、蜜糖、菠籮 ; 入口有濃郁的柑、柚皮般的果味 , 圓潤柔美的酒體 , 酸度明麗舒服 , 餘韻帶少許礦物感。 簡單得來舒服 , 放暖少少飲香氣更佳 , 酒味變化亦有板有眼 , 風情另類而清爽怡人。

感覺有如藍天白雲下在蘇梅海灘享受微風吹送下 Hea 一樣 這支酒唔使兩舊 , 作為餐前及平時 Hea 飲絕對是正斗又唔傷荷包之選。

 q3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Coste di Rose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Riserva

第一對出場是來自Barolo 的東面: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Coste di Rose

酒色深紅香氣散發車尼子、乾花、青椒、甘草、豉油、黑果、玫瑰 , 香氣深長。入口是 Ashy 質感 , 沉實成熟而又帶點酸削的果味 , 單寧細緻 , 酒味流暢複雜而有深度 , 餘韻的果味非常 Focus 在喉底深處。 成熟中有深度 , 温文中帶點克制野性 , 加上意大利時裝那種裁剪貼身的線條感 , 有個性而亦不流於俗套 , 就像金城武着住套 Giorgio Armani一樣。

Coste di Rose Barolo 的東面近 Monforte d’Alba 向東的山坡上。 這地區比較崎嶇土質貧瘠也含有較多的砂岩及高鐵質的 Quartzite Sand 82 好年份表現在成熟的果味上 , 土質貧瘠也含有較多的砂岩及高鐵質的特性反影在堅削而有線條的酸度上 , 柔中帶剛又夠結實的酒體及 Structure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Riserva

酒色比 Coste di Rose 深沉及帶點磚色邊 , 香氣散發着青椒、Spice、松木、熟無花果的香氣 ; 入口先感覺到那種來自木桶的結構及規模感 , 果味元素收得較為緊 , 酸度高而乾身 , 單寧 Chewy , 中尾段有很多細節 , 餘韻以酸果為主。 比起Coste di Rose它表現更複雜及深沉 , 亦剛亦柔 , 同樣亦更難以捉摸

Barolo Riserva 來自不同產區最優透的葡萄 , 在大木桶熟成 24 – 36 個月再在瓶中 2 – 3 年釀藏才推出市場。所以這 Riserva 有更大的結構、能量及耐久性。 這支 Riserva 就像羅拔狄尼路 , 亦正亦邪形像百變戲路縱橫。

 q4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Brunate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Cannubi

第二對兩支都來自 Barolo 的西部地區 , 西部土質以石灰質泥灰岩為主 , 土質屬於 Serravallian Tortonian 的石灰質泥灰土 , 風格比來自東面產地的 Coste di Rose 來得柔和 , 香氣及內容亦較細緻。

這兩支比第一對 Barolo 果味更為成熟 , 只是嗅都覺得支酒比較甜。入口證實它倆果味突出 , 酒的酸度略為平和 , 結構及單寧上亦無咁緊扣 , 酒精度比較強 , 內容均衡而 Barolo 那餘韻及喉底出現的甜美感覺 Core of Sweetness 則比第一對更明顯 , Aftertaste 比較短。

Brunate Cannubi 兩者水準都十分接近的双生姊妹花 , 性格基本上同 Coste di Rose 源出一轍 , 但更快人快語豪爽直接。 若要強作分別我只能說 Cannubi 這個大姊香氣有點似 Port , 內容更細心及餘韻略較明顯。

 q5

第三對是來自酒莊接近北村 Sarmassa Valletta 是一北一中的兩塊田。Vigna 是葡萄園的意思,不是地名, 這裡的土壤以 Clay 及石灰質為主 , 比較温和均衡且較快成熟。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Vigna Sarmassa

黑車尼子、薄荷、有少許 Earthy ; 仍然感覺到那股酒精感 (切記支酒到我飲之時巳開瓶了 9小時) 可想而知支酒幾咁 Powerful 這支酒對比第二對更強勁 , 結構骨格相若 , 酒味中那股 Earthy 及薄渮感較強 , 而酒味曲線有點 Chok , (大家不要以為是林峰那種 Chok , 而是酒味有點窒而非第一二對那份流暢感 , 這可能是支酒仍未全開的關係) ,  餘韻那 Core of Sweetness 一瞬即逝隨後而來是帶點苦澀。

1982 Marchesi di Barolo, Barolo Vigna Valletta

這支酒有輕微的 Corked , 雖然未至失衡但那股濕報紙味依然存在。(切記支酒到我飲之時巳開瓶了 9小時 , 而仍有這氣味就唔會有錯)  , 感覺上這支酒的酒精度同樣高 , 質感柔和而酸度亦較乾 , 單寧明顯 , 唯有特別是元素溶滙得頗細緻。

q6

Ruster Beerenauslese 1981

這是自己帶來的一支甜酒 , 明亮的玫瑰金酒色 , 香味少許蜜糖 , 無花果 , 杏甫 , 香味 入口清爽清甜而不厚重 , 酸度明顯而幼細口感柔順 , 平衡性佳結構工整複雜性層次不算很高 , 但勝在清爽自然 , 恰如其份 , 令人舒服。

試完六支酒我有以下的感覺:

  1. 六支 82 都很年青 , 我相信再擺十年八年絕對不是問題 。 整體給我的感覺是純樸踏實的風格而且果味的甜、酸、韻表現上真的做得十分自然平衡 , 複雜性又夠。 要我去分誰優誰劣我覺得好難亦沒有什麼意思 , 反而每支酒能否反映出它的地域特性 , 給我一些資料去了解 Barolo 及增加對意大利酒的經驗 , 這對我的意義反而更大。
  2. 今次同時比較 Marchesi di Barolo 的東、西、北三條村的風格 , 感覺上東面較為剛陽有格 , 西面較為柔和細緻 , 北面是剛硬均衡。當然這種歸類較為片面 , 還要更多的品試經驗去鞏固及引證。
  3. 對比之前曾飲過的 Barolo , 我覺得 Marchesi di Barolo 的空間感比較細 , 換句話就是少了 Barolo 那種壯濶的宇宙感。Marchesi di Barolo 有很好的田,但很不幸長期以來他們的量做得很大,但質量只是一般,有點像快餐集團的出品,絕對不能代表 Barolo 的精彩。
  4. 文中我多次提及 Core of Sweetness 其實那並非的從味蕾中吃到的那種甜 , 而是一種生理投射在喉底的果韻及脷尖的感覺 , 就像吃完清甜水果口腔那份酣甜滿足感一樣。 這種 Core of Sweetness 好多時會在一切酒味過去之後等一會才會出現 , 所以若果車輪般一杯一杯接住飲是未必能察覺到的。

酒莊資料

http://www.marchesibarolo.com/welcome_eng.lasso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