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影完一些較靜態的演唱會後 , 這個週末轉一轉玩吓一些充滿動感的運動攝影 – 女排。
自覺運動攝影是十分困難的一種題材 , 首先運動攝影對器材有一定的要求 , 例如相機的對焦系统要準 , 對焦及連拍速度要快 , 高 ISO 畫質不能有太多雜訊 , 鏡頭的質素要高及用什麼焦距要求亦效嚴苛 , 器材不夠班真的幾難會拍得好。
我今次的器材同上次影 Concert 一樣 , 主力是 D700 + AFS 70-200mm + 1.4x Extend , 支AFS 300mm f4 今次少用 , 當然唔少得支單腳。
在拍攝期間巧遇一位長炮影友 , 借其 AFS 400 f 2.8 一用 , 用落當然不錯但視角太窄 , 跟本睇唔到個波去左邊會錯過好多拍攝機會。 玩幾吓玩唔掂都係用番支 70-200mm + 1.4x 來得容易 Control。 今次唯一失策是忘記帶 “直倒 “, (D700 連拍速度只得 5 張若能加上直倒可達到最高 8 張) , 唯有靠 Timing 去捕捉。
今次相機 Setting 同樣用 M Mode , 中央重點測光模式 , 日光白平衡 , 鏡头光圈開盡 , 若要凝固動作快門最好在 1/250s – 1/500s 之間 , 若要少少動感就可用 1/125s , 由於這個關係 ISO 要谷到上 1600 , (當然若果手上有部 ISO去到 12800 高速連拍攝 9 fps 的頂級機當然殺晒。)
第二就是拍攝位置及角度 , 睇比賽同影比賽要求好唔同 , 齋睇就算坐山頂睇大電視亦可以 , 但若以拍攝為目的就未必相同。
就以今次排球比賽為例 , 坐得太低你會影到對面觀象席令背景變得雜亂 , 坐得太高離場太遠無支大炮真係唔使影 , 就算最佳位置中間區域都有四邊。若坐在底線兩邊位置這個拍攝點有很强的對疊感覺 , 但弊處是只能看到面對自己的運動員 , 亦又可能會俾球員摭擋 , 唯有只有兩邊側翼較為好啲。 排球比賽中最激烈的區域就是近網的範圍 , 當然若能步署在離網左右略高的位置拍攝會最好。
今次算好命俾我買到第 20 行中間位置 , (同一位置旁边就是電視台拍攝的位置) 以手上鏡头的射程來說 Cover 到中間網位及全場位置算是不俗。 我用 35mm 影一張相俾大家有個 Idea 我離開個場幾遠 , 再睇返我啲相就可以支知道射程範圍。
運動攝影第三就是要問自己要捕捉什麼 ?
整個拍攝最難的是對焦 (不是相機的追焦系统有問題 , 而是在球來球往的比賽過程中怎樣追住個排球軌跡去對焦 , 在那個位對焦 ? 在那個時刻按 Shutter 才會影得好? (這是最關鍵) 快門要多快才能凝固动作? 這一切都要臨場反應及執生 , 拍攝過程真的有相當難度。
運動員凌空扣殺的動作要在那個時刻按 Shutter 才會影得好? ( 按得太快個波都未到 , 球員变成拉弓打空氣 , 按得太慢波已觸手或打出 動作就無咁靚)
飛撲
飛身救球
背飛
連環扣殺
球員的表情
進攻
當然你可以有千百個念頭但因為運動比賽不同擺拍 , 實際環境的限制有 Idea未必等於你可以做到 , 你最多只能 Focus 一兩樣去影。
我今次以表達 “激戰” 為原則 , 要令觀賞者感受那種現場那股 “張力” , 所以除了扣殺那一刻外我亦去捕捉傳球 , 救球 , 成功 , 失敗等以多元化的畫面務求去表現整個球賽。
慚愧的是 AM 並非君子亦非好球 , 亦無乜睇波癮 , 一講到球類運動及球星真係會 “啞晒” 。所以對比賽不能作出任何評述 , 球員表現 及一些意見。 但以一個唔識睇波的人來說當晚兩場比賽真的十分精彩 , 大家互有攻守 , 戰況緊湊。美國隊的霸氣 , 中國隊表現不算隱定 , 哈蕯克斯坦的頑强鬥志都令人留下深刻印像 , 難怪女排運動有如此多捧場客。
相片太多只能放在專輯內, 大家可用 Slide 功能慢慢欣賞。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736368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