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不同年齡組別的朋友都問我關於膝頭關節痛的問題。 老實講我自己並非什麼醫生或健身教練 , 只是自己受膝患困擾了一段頗長時間 , 睇過專科、做過物理治療、針炙、食過 Glucosamine , 做過運動 , 行了很多寃枉路始終治標不治本搞咗好耐都搞佢唔好 , 到最後走去做健身之後才將這問題才得到根治 , 久病成精積累點經驗。
有朋友叫我在 Blog 內將這些資訊分享 , 我真的有點疑 , 因為每個人的 Case 都不同 , 身高體重體質力量不同 , 而且好多嘢非文字能表達不同影相光圈快門般有根據 , 最怕一些朋友看後一知半解斷章取義般套用 , 好心做壞事。 所以這題材我都擱置咗好耐 , 但朋友們的多翻推動下 AM 敵不過盛情 , 只好將所知的點滴作個分享 , 希望大家唔好好似我咁行咁多寃枉路。
由於篇幅好長我會將它分為幾篇去分享 , 希望大家俾啲耐性及唔好嫌我長氣。
先旨聲明以下只屬個人經歴及感受 , 只供參考 , 大家若有類似問題應去請教醫生及專業健身教練。

膝頭關節可說是人體中最辛勞的一個關節 , 它堅負着身體的重量 , 亦負責很多不同動作 , 對腳有事你真係邊度都唔使去。 大家要明白骨骼本身只是一個 Framework 骨架 , 骨骼本身不會伸長縮短亦沒有彈力 , 它的作用是支撑身體 , 保護內臟。 人一切的力量是來自肌肉 , 人體中約有434 塊骨骼肌,經常參與體育運動的有75對 , 人體的一舉一動,即使是屈一屈指頭、眨一眨眼,都是有賴其收縮而帶動的。 而肌肉本身是你越用佢就越發達 , 若不用就會退化萎縮 。正常來說一個瘦骨仙一定無大隻佬咁好力道理就係咁簡單 , 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應該好明自。
其實關節痛的原因是關節附近用來活動的肌肉群組變弱 , 原本由大腿肌肉承托你身的重量變由骨骼關節承受 , 久而久之令關節受壓磨損 , 關節間的軟骨 Meniscus 磨蝕 , 甚至長出骨刺壓着神經線而引發神經痛楚。 所以引至關節痛是因為肌肉弱的原因 , 大家食藥、針炙、按壓都不能令肌肉瞬間增強 , 功效只是短暫的。 若大家有膝頭關節痛的話你不妨摸吓痛楚關節附近的大腿肌肉 , 是否像豆腐般軟弱就明白我所講。
有人會話年紀越大關節退化活动不靈活 , 我覺得這並非完全正確。 因為現今好多三四十多歲的年青人都有關節退化活动不靈活的現像 , 而且問題越來越年輕化。 但相反當你見到居住山區的呀婆 , 六七十歲揹住你件 20 KG 以上的行季上山落山 , 健步如飛逢人過人 , 你就知道不是年紀越大關節退化問題而是經常操練的問題。
膝蓋關節痛的人多數有以下共通點:
1. 飲食過量 , 體重過重。
2. 長期缺少運動。

3. 平時行平路無事 , 但對腳屈曲時好像覺得膝蓋關節很鬆 , 好像鎖唔穩隻腳咁。(原因就如上圖 , 當對腳伸直時有 Ligament 傍住 , 但當屈曲時 Ligament 就會移動到另一位置 )
4. 平衡力差 。
5. 雙腿無力 , 唔踎得低。
6. 當久唔久之做一次運動如跑步 , 踢足球 , 行出遠足或企了一整天後 , 除了小腿肌肉因疲勞而冤痛外 , 膝蓋關節某一個位就會隱隱作痛 , 膝蓋關節後面的筋腱就會腫脤 , 關節覺得很鬆 , 隻腳好似甩甩哋鎖唔實咁好恐怖。
痛楚好間歇性 , 時有時無 , 這令人十分困擾 , 究竟有乜事? 是因運動而起定還是什麼? 做運動好定唔做運動 ? 做乜運动先真正啱?
這段日子折滕了我一段很長日子 , 這種痛症及腳部不穩的問題會令人十分煩惱 , 在心理上直接影嚮用腳的信心!!! 期間我試過很多方法 針炙、長期食 Glucosamine , 遊水踩單車運動 , 但進展很慢基乎是原地踏步。
在拖拖拉拉的幾年間因為畏疾忌醫無理會膝蓋關節痛 , 就在一次追巴士的過程中 , “啪”一聲應聲 PK 倒下。入院檢查後發覺右腿膝頭半月板撞裂。這次意外終於令我沒法途避而去正視問題。
而運動創傷骨科專家的一席話令我頓然釋懷 :
換關節是最後的辦法 , 就算換了膝頭關節都未必表示安枕無憂 , 而且換完關節要從新學行亦須要三四個月的休息期。 另一方面就算你有鋼鐵般的關節但肌肉無力 Support , 你都係邊度都去唔到得個吉 , 到頭來你都係要做物理治療及 Train Up Muscle , Exercise Training 始終走唔甩 。 就算最後你難逃一劫要換人做膝蓋 , 你若有強健的肌肉可助你更快康復。咁你想未受一刀前 Train Up 對腳定受了一刀後才 Train Up 呢 , 這個你要自己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