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的聖物 – 下

h1

第二三支同樣在 1830 hrs 開瓶 , 原瓶唞氣到 2200 hrs  , 飲之前 15 – 20 Minutes 才過 Decant 隔渣及落杯。

同樣是啡紅 色的酒色 , 一嗅之下我即時眼前一亮 , 那豐富的花香我整個人就像在一片廣濶的花田中一樣。 酒香慢慢開放變化 , 梅子香、車尼子、甜美的肉味、普茸茶葉。 入口的感覺同之前支 Louis Latour Corton Grancey 1959 近似 , 都是 Well Integrated 果味、酸度、單寧混成一體一派舊酒風格。但整個味覺上這支 Burgundy更 Clean , 味覺元素的頻譜更濶 , 果味及各種元素更精細 , 焦點及細節感覺上更清晰 ,酒味曲線自然完全沒有任何斧鏨痕跡。 餘韻果酸略 Dry及收結收得更準。

這支酒就像西門吹雪的劍殺人不見血劍下一點紅:一劍刺出 , 劍尖只有一滴血 , 而對手卻已倒下 , 乾淨利落。 甚至那號稱“天外飛仙”的白雲城主葉孤城 , 也只在他劍下留下一滴血那僅僅是一霎那的事。 西門吹雪一劍揮出時代表尊嚴和榮耀 , 在他來說那一瞬間就是永恆 。這亦是釀酒師灌注在這支 Burgundy 的核心價值。

 可能有些年青酒友不明誰人是西門吹雪 , 讓我再舉一例 : Louis Latour Corton Grancey 1959  DVD 的解像那麼這支 Burgundy 就絕對是 Blu-ray High Definition 的質素了。而我亦極少飲到一支如此高清精準的 Burgundy , 更何況是一支三四十年酒齡的 Burgundy

h2 第三支酒色略為鮮紅 , 香氣先滲出石墨、菰香、Earthy , 隨後是濃郁的肉味、Spice、車尼子果香。果味混圓複雜 , 質感平和温暖 , 酸度鮮美 , 泥土及礦物感比第二支更豐富 , 餘韻悠長而帶 Smoky 及柑皮的丁點甘澀

能夠拍住第二支一同出場的應該是同一 Vintage 或同一產區甚至 Wine Maker 的出品 , 但飲落第二支 Burgundy 的線條、影像明顯較模糊 , 而表達方式就較為感性而不像第二支那樣嚴緊及理性 , 換個角度來說可說是更有人情味。 若單獨品試這支 Burgundy完全是上乘佳品 , 只是第二支太過搶鏡。

第二支 Burgundy 比第一支更好飲 , 它的花香及寬濶感令我想起 Echezeaux , 但長老說 Echezeaux 沒有那種茶葉香。 但酒中那份精準感絕對是 Wine Maker 的手藝。第三支有點似曾相識但印像模糊 ,  第二三支對比第一支是 59 多一些活力 , 理應是同期的產物。  自己對上代的 Wine Maker 中我認識的太少 , 猜到此處已是極限。

h3

開估第二支是 Domaine Bouchard Le Corton Grand Cru 1966

h4

第三支是 Domaine Lorey Corton Grand Cru 1966

同樣是 Corton 同樣是 1966 , 第二同第三支拍埋相比之下真的有些差別 , 不是說 Leroy 不好只是要感性與理性你選那一方的口味問題。 

翻查記錄支 Domaine Bouchard Le Corton Grand Cru 1966 在今年四月飲過 , 感覺上今次支酒比上次表現及發揮得更好。

1995  Henriot 香檳酒廠收購了 Bouchard 家族經營的 Bouchard Pere et Fils 並進行改頭換面的改革 , Domaine Bouchard Le Corton Grand Cru 1966可說是上一代的產物。 1955  Lalou Bize Leroy 接手 Leroy , 這支Corton 1966  Lalou 34 歲正當盛年時期的產物。 雖然 Leroy 的主力不在 Corton 這塊田好難作出比較 , 但年份一樣 , 土地特性條件近似 , 那分別就在釀酒手藝及火喉上了。

由於大家太興奮 , 長老忘記了將第四支預早 Decant 只在 2200 hrs 開瓶即時 Decant 2320 hrs 落杯。 開瓶時香味有點像坑渠水般的濁 , 我以前亦有類似經驗知道這是 正嘢 的前奏 , 一於靜待它蘇醒。

2320 hrs 正式落杯 , 酒色暗紅帶少許磚邊明亮而帶光澤。 一嗅杯口那股渠味已過取而代之的是白松露的濃郁貴氣香味。 之後是少許薄渮、皮革、Asian Spice、乾玫瑰、煙草 , 香氣溶合得難以辨認。入口一刻我整個人溶化 , 感性代替了我的理性 , 那種 “化境” 已非筆墨所能形容 , 我只能挽強地集中精神將片片感覺嘗試地寫出來。  初段依然感到一股帶衡擊性力令我覺悟 , 之後是一份難以形容的複雜性順着口腔流入 , 那股幼滑如絲温柔令人感到一份祥和 , 清溪流水般的酸度 , 古樸純和的風格雖然老舊仍感到那份堅實的層次 , 綿韌不斷恩澤 , 結構自然有如四季交替 , 平衡性如日出般渾如天成 , 餘韻帶着類似焦糖的葡萄回酣甜味。

Many are the Lightbeams – Stockholm Cathedral Choir

這 Burgundy 給我的一種以前從未有過的感覺…………

(聲明: 我絕非教徒亦無任何宗教信仰)

我從汚泥中爭扎並爬出來 , 滿身泥污 , 眼前一片漆黑 , 突然遠處看到一些光 , 我跟着光一步一步前行  , 我心中有很多疑惑 。 光一路引領 , 柔和的光像一隻無形的手拖着我前進 。 雨露洗去了我身上的汚泥 , 清風把我潔淨 。 光引領到了祂的聖壇前面 , 我眼內熱淚盈眶 , 心中的疑惑一掃而空 , 換來的祥和與喜樂 , 因為我找到了 , 我抱着虔誠的心欣然向祂下跪  , 因為我與祂從未如此的接近 …………

亦是祂傳給我的一個訊息 , “概然已找到了我 , 你亦無須再四處尋覓” , 我所飲的正是我心中的 “神之水滴 “

我腦內一片空白人就像受到感召一樣 , 人變得份外平靜

直到長老開腔說支酒是 Clos Des Lambrays 1918 全場 “嘩” 然時我才回過神來 , 什麼?   1918 !!  我是不是在做夢??   不是當事人很難明白當時的那份震撼 , 若不是張椅穩陣我早巳昏倒在地上。

我驚歎着一支九十二年的 Burgundy 竟然如此生命力 , 而且如此具有靈性!!  上一輩的釀酒功力竟是如斯境界!!  我內心在問這不是酒神 Bacchus 的聖物那會是什麼?

看一看酒標是如此新淨 , 大家曾有懷疑。(為什麼我們會懷疑自己的本能!!) 長老強調這是 OWC (Original Wooden Case) 而且來歴清楚。 我不會懷疑它的真偽 , 因為在坐每一位都是道行高深的大行家 , 在酒質任何瑕玼跟本難逃我們法眼 , 而這種酒質跟本複製不來 , 新淨 Label 可能是近幾十年才從酒窖中出廠時才貼上 ,又或者真的沉睡百年靜侯今日的黎明

 

飲完支咁震撼的 Clos Des Lambrays 1918 心已極之滿足

到了尾聲就是甜酒出場 , 單看酒色及樽頂錫紙已知一定是 Chateau d’Yquem 猜的只是年份而已。

啡黃近乎瑪瑙 Deep Amber 般的酒色 , 酒香滲着菊花茶、椰子、杏甫、柑皮、菠蘿、蜜桃、咖啡的複雜層次變化。 入口甜中帶點柑皮及咖啡的香澀 , 甜酸平衡 , 元素混然 , 柔潤中包含優雅的線條美感覺絕非平面而是像雕素般立體 , 而且酒仍十分年青 , 保存亦極好完全沒有起雲現像。 甜酒的糖份及厚重要能做別這份 “立體層次感” 就是這支 d’Yquem 精妙之處。

長老提示這支是 One of the best d’Yquem every made in 20-50 year old history : 包括 21, 37, 67, 71 , 75 , 76 雖然有提示但有很多我亦未試過 , 已非我射程範圍能做到的事。最後開估是支 Chateau d’Yquem 71

h10

l  這一晚對我來說真的是十分震撼 , 纖細脆弱的 Burgundy Pinot Noir 竟然有如此的耐力及生命力。

l  我們時常擔心一些舊酒經不起長時間的唞氣又或者 Decant 就散 , 是我們對支酒質素無信心定還是對自己沒有信心?

l  我們這一代只知 DRC , Henri Jayer Lalou Bize-Leroy 並奉之為神 , 殊不知早上一代的釀酒師功力竟然是如斯境界 , 葡萄酒的世界永遠是天外有天 , 人外有人

l  有人批評堅守傳统釀酒技術不思進取是食古不化。 我想沒有過去那有現在 , 新的真技術是否真的一定比舊的好   究竟又有多少東西因此觀念而失傳?

l  對於一些具質素的珍品我們會否太心急去品嚐而不給它一個成熟的機會呢?

l  在追逐、追捧、熱炒物質、名利、權力的同時 , 究竟我們心中真正追求的什麼? 及想證明的又是什麼?

看來支 Clos Des Lambrays 1918 對我的沖擊震撼實在太大了 ………..

但不管上述問題的答案如何 , 這一晚的 “恩澤”、”感召” 將永遠銘記在我心中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