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自己對意大利酒好認識不算深 , 但對於它總有股萬明的好奇感 , 每次品嚐都能從中得到一些深刻的體會。
談到意大利酒我不其然想要另一 Wine Blogger 心無罣礙 兄 , 在我眼中他可說是意大利酒的活字典 。曾經看過他寫有關意大利酒的文章 , 對他所講的佳釀十分嚮往 , 而那些舊年份好酒不易找 , 所以每次看完他的酒評總有點酒癮發作茶飯不思。 這晚難得朋友搞局而當中有幾支心兄講過的佳釀當然不能錯過。
為了免先入為主 , 我一向飲酒都不會先睇相關的酒評 , (甚至連自己以前寫的酒評也不會看) , 每次都以第一次接觸般品評 , 以自己的角度去感受酒的個性 , 等筆記完成後才慢慢印證及研究 , 今次當然不會例外。閒話休提先去片:
1986 Fiorano Boncompagni Ludovisi
七月時飲過這支傳奇意大利酒的94年版本 , 今晚有幸再飲其更舊年份 86。酒色較濁 。
初落杯時酒雪得有點凍 , 香味有點 Sherry及氧化感 , 要放暖後才慢慢變香。 Nose是一些熟蘋果、乾菊花、Dry Herb、乾薄菏葉、白臘、乾花的淡香 ; 入口酒味柔和而富密度 , 內容柔潤 , 酸度在Palate中已全然淡化 , 沒有酸味而只有酸的生理反應 , 礦物質淡淡而餘有一種 Dry Herb的硬實感。這支酒越飲越香 , 越暖亦越多變化 , 温文優雅 , 而酒中那種細緻及層次同上次感覺上差不多但比 94那支多了份和諧少了一份活力 。
http://hk.myblog.yahoo.com/amoksf108/article?mid=24093

1987 Giacomo Conterno – Barolo Riserva (Speciale) Monfortino
這支酒酒主在 1000 hrs 開瓶 , 原瓶唞氣至 2000 hrs , 唞氣 10小時才落杯。
酒色深紅 , 香味帶着甘草、黑果、鐵質、皮革、Dry Herbs、果皮的混合香氣 , 香氣緊密深沉尤如黑洞;入口是難以形容的混合果味 , 黑果、礦物感、木桶、泥土、甘草、少許印度香料 ………就算我用盡方法都難以分解出當中內容 , 單寧柔軟 , 長河般的潛勁 , 細緻悠長的果酸 , 炭燒咖啡微苦及複雜的餘韻 。
這酒完全的將我吞食 , 我真的感到一種迷惘及迷失 , 它亦有一種無形的壓迫感 , 就像身處一坐漆黑的古堡大宅一樣 , 伸手不見五指 , 在古堡中迷失了四處摸索一樣 , 令我產生一種被困於幽閉空間的恐懼 。 我一直耐心的觀察它在杯中的變化 , 而過程進展真的很慢 , 我估要起碼 20 – 30 hrs 才能看清自己身在何方 , 一個月才能走出這迷宮大宅 , 非常厲害。
今天所品試到的只能說全支酒的冰山一小角 , 但從酒的香氣、質素、內容、結構及均衡感表現來說 , 它的無可否認是典堂級的 , 只是酒太年青 (23 年還算年青) 以一支 23 年的酒唞氣 10小時來計算 , 我只覺得它未算 Ready。 我相信要多放 15 – 20 年 (差不多 40 – 50年) 才叫成熟 , 真是後生買嚟等退休飲的一支佳品。
以我推測我想信到那時候這支酒會令我感受到 ”人生” , 當中訊息及意境就如巳故男歌星羅文所唱的一首 “幾許風雨” 一樣 …………………

1985 Elio Altare Barolo Vigneto Arborina
這支酒在 1300 hrs 開瓶 , 在2000 hrs 轉落 decanter 在 2100 hrs 落杯。
相比第一支這支表現得更平易近人 , 玫瑰花香 , 紫羅蘭 , 煙燻 , 乾草, 香料 , 豉油 , 石墨 , 黑果 , 香氣濃密成熟 , 表現成熟温文 , 有一份儒者的優雅。 入口果味柔和 , 果酸精緻而鮮活 , 口感豐富質感幼細 , 單寧 Chewy如橡筋般柔韌 , 結構古樸但並不過份複雜 , 平衡而有層次 , 餘韻略乾而悠長。
這支 Barolo 如一位太極高手 , 馬步沉穩 , 動作如行雲流水 , 精氣內儉柔中帶韌 , 招式混圓簡單易明 , 但招意綿綿無盡 , 是當晚自己最喜歡的一支酒。

1998 Aldo Conterno Bussia Barolo Reserva
這支酒在 1800 hrs 開瓶落 Decanter 在 2130 hrs 落杯。
第三支與之前兩支過性很不同 , 成熟的黑加侖子 , 漿果 , Olive , 松木 , 花香 ,肉味 , 從香氣中亦能感受到絲絲甜味。 濃郁果味甜美 , Decant了兩小時有多仍感到當中的強大的酒精感 , 中段甜果夾着木桶及 Herbal 結合成緊緻的複雜性 , 單寧實在 , 平衡性佳 , 礦物感及 Earthy , 餘韻是帶點咖啡的微苦。 這支 Barolo 雖是最年青的一支但絕非 ” 生人勿近” 那類 , 在果味表現上較為搶眼 , 與肉類主菜如燒牛扒一類極為合襯 。

比較三支 Barolo 。在酒味上Giacomo Conterno及 Elio Altare 保留着較多葡萄的鮮味及果酸 , 而 Aldo Conterno 則是較甜美的果實。 大家雖然都是用意大利傳统的 Slavonian木桶 , 但 Aldo Conterno 給我的木桶味覺較為 “新鮮” 。 這並非新法國桶那種粗嚡 , 亦非美國桶那種椰油味重的濃甜 。 而在酒味元素、質感、結構及平衡性上 , 我覺得三者風格亦都十分近似。
以潛質來說我覺得 Giacomo Conterno 最為利害 , 可說是表達到 Barolo 的皇者風範 , 但要長時間去體會及耐性才能 Enjoy 到支酒 。 Elio Altare 則温文彌雅 , 不温不火 , 感覺上比較易溝通 。 Aldo Conterno 有港男般的線條及質感 , 是一種略帶反判又充滿陽光氣息的時代型格。
若果Giacomo Conterno 及 Elio Altare 代表着傳统意大利風格 , 那 Aldo Conterno 就是揉合傳统及新思維的一個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