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香港國際美酒展簡報

十一月真是一個繁忙的月份 , 多個特別工作項目、品酒活動、拍攝課程將整個月填的密密麻麻 , 有很多活動的日期都撞到七彩不能出席 , 連上星期的西九香港美酒佳餚巡禮" 亦因太疲纍懶於出席。

這個星期的香港國際美酒展又撞上了連串的繁忙工作 , 三天的活動中只能出席第一天 , 面對有如 VinExpo 般的大型盛事而無暇出席 , 無疑是十分可惜的事。

 

在活動之前收到 HKTDC 的邀請 , 出席了美酒展的博客優先導賞團。 這個概念倒是十分新鮮 這幾年來 Wine Blogger 慢慢得到業界的認識 , 當中 Bloggers 所出的努力得到欣賞及認同這是值得高興的事。

 

當晚導賞團的所見所聞其他 Blogger 有十分全面的報導不作重覆。

 

隨著亞洲區內葡萄酒市場的快速增長,每年一度的香港國際美酒展已成為全球酒業的焦點活動。 今次展覽搜羅來自29個國家及地區近700家參展商酒展共有四個展館 , 範圍比上年又大了 , 不同國家分佈不同區域 ,佈局上井然有序 , 十分易明。

參展國家包括阿根廷、奧地利、巴西、保加利亞、加拿大、智利、中國內地、捷克、德國、希臘、香港、匈牙利、日本、黎巴嫩、摩爾多瓦、新西蘭、波蘭、葡萄牙、南非、瑞士、台灣、突尼西亞、土耳其、英國及美國 ………….. 有的 Booth 雖然不算大但無疑十分多元化及豐富。

除了展館外亦有很多大型的 Tasting Room, Seminar Room Tasting Room 的規模比以前酒展大一至兩倍有多 , 而且 Tasting Room之間距離頗遠 , 不會因為聲浪而互相影嚮。

 

Booth Booth 之間通道寬濶 , 而且裝飾華美 , 整體感覺十分舒服。

 

再看看三天的活動、講座及研討會 , 同一時間有不同的活動在不同 Tasting Room 進行 , 我只能用分身不暇來形容。

 

而主講者很多是有名的 Master of Wine、釀酒師、葡萄酒專家、酒莊莊主、侍酒師、品酒師、葡萄酒投資顧問 ………. 講座的題材可說十分多元化。 問題只是名額始終有限 , 很多時預先登記都未必能攞到位。 話雖如此臨場都可能有些又 No Show , 有心想聽的最好是預早一點到場登記作 Waiting List

對於這些講座或試酒會亦是我們 Wine Bloggers 的重點項目 , 但很多時主辦單位未必認識 Wine Bloggers , 我覺得大會可預留部份座位俾一些 Wine Bloggers , 這樣收到 Marketing 之效亦滿足到 Blogger 的需要 , 是個 高效益的Win Win 雙贏提議。

 

這幾年的大型酒展做得頗多 , 配套安排上十分巳做得十分暢順。值得一讚是多了吐酒桶的安排 , 使人們不至於四圍找吐酒桶吐酒 , 分散聚集的人群。 

對於星期六開放公眾的安排我是絕對支持的 , 因為公眾可有更大機會接觸到葡萄酒 , 但在安排上要與西九香港美酒佳餚巡禮" 要有所分別。  西九香港美酒佳餚巡禮是嘉年華會式的節目 , 適合一家大少出席的假日活動。 HKIWSF則是較專注的展覽活動 (志在推廣) 而非展銷場合 (志在掃平貨) , 目標是葡萄酒愛嗜者 , 而展覽亦有很多外國參展商參與 , 若然為了谷人流而搞到像 Food Fair一般引來大批師奶拖喼掃貨团 , 又或者像賑災嘅場面 , 又或者像上海世博般的醜態咁不單會嚇倒外國參展商而真正葡萄酒愛嗜者都不會來的雙輸局面。

當然理想是如此在實際執行上是有困難的 , 亦好靠參加者自律 , 但場內氣氛及包裝宣傳上加做點功夫 , 幾年前我出個一篇品酒會應有的禮儀其實大會在宣傳上可加入這些元素 , 甚至拍些短片教育市民這些禮儀。 老實講這對市民、大會及形像上長遠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 問題這誰肯去做咁解。

另外像 Check in/ Check out  般進場取杯 , 離場還杯 , 一個場還一個場的安排亦見心思。 因為人流流動性大 , 若大部份人由 A 館入 C 館出 , 啲杯可能最尾去晒 C , A 館最後可像會無杯用。 這安排某程度上能確保酒杯保留在原本的展館內 , 保證了供求平衡問題。

 

我以前講過HK 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s Fair 下稱(HKIWSF) 的規摸配套各樣可說是與 VinExpo 的翻版

VinExpo 每年一次 , 一次在法國一次在別的国家。過去幾年 VinExpo 有幸選中香港兩次舉行。 VinExpo 較多法國及舊世界產區的酒 , HKIWSF 則各產區的比例較為平均。 個人覺得出席 VinExpo 就好像出席 別人安排的盛會 一樣 , 主導權在 VinExpo 的主辦單位手中 。而HKIWSF 則是我們港人當家作主發展出來的品酒盛會。 以我多年來所見及感受 , 我可以肯地說一句 , HKIWSF 不論在軟硬件配套上都非常成熟 , 而本地的葡萄酒文化亦開始漸漸成長 , 有能力吸引到海外酒商及 Wine Makers 到香港展銷。 換句話說就算 VinExpo 不來香港 , 我們自己亦有能力搞個大型的葡萄酒盛會 , 這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而今年HKIWSF 亦找到澳洲作為顆伴國家 , 並有多場介紹澳洲酒的試酒會及工作坊。 個人覺得這個 顆伴國家的構思安排相當好 , 因為可以每年以不同國家作 Partner , 將不同地方的葡萄酒推介俾香港的飲家 , 擴濶本地市場的多元化。 

香港在葡萄酒拍賣方面的成交額已超越了倫敦成績十分驚人, 對於那些天價佳釀可說是越來越多人認識 , 但同樣地很多人只認識某國家的酒 , 變成了一種偏飲的傾向。 其實葡萄酒世界的層面好大 , 除了拍賣的珍品以外 , 世上亦有很多價廉物美而精彩的葡萄酒佳釀 , HKIWSF的這個“顆伴國家” 計劃 , 讓香港人多接觸、多嘗試、多選擇 , 無疑是為葡萄酒注入多點 品味文化而非只是一種 投資產品亦作為一個重要平衡。

回顧多年前第一次參加 VinExpo 及 HKIWSF 我感受到當中在軟硬件上的進步 , 飲家心態上的轉變。 香港是開放型社會沒有什麼固有的傳统限制 , 在運作變化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及空間去發揮 , 發展得好隨時能變成另一世界性盛事。 我相信以香港的市場潛力、活力、軟硬件配套、人才、多完飲食文化、市民接受新事物的程度及速度 , 不出五年一定能做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