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美國超越論的先驅 , 愛默生以東方哲學啟發了西方世界 , 同時亦挑戰了西方傳統的宗教思想 , 其一生致力於尋求真理 , 鼓勵人們的思想勿為常規(conformity) 所束縛。 他的超越論表面上很奇特而且帶點判逆 , 並不容易理解及得到認同 , 但想深一層其實又頗具啓發性 , 今次引用他 6 點講及人生的與大家作個分享。
“For everything you have missed, you have gained something else, and for everything you gain, you lose something else.”
世上不會有魚與熊掌兩者兼得的事 , 當你選擇一個機會就自然會失去另一機會, 你選擇成為作家就會放棄成為會計師的機會 , 你選擇了 A 君作伴侶就自然放棄 B 君。 每日無數機會與我們擦身而過 , 選擇或決擇最困難的地方就是你不清楚是否選擇正確。 今日的所謂對到了明天可能是錯 , 今日的是錯的到了明天可能是對 , 未蓋棺的一刻跟本很難定斷選擇是對或錯。
“人算不如天算 , 智者千慮終有一失 “ 愛默生主張我們不要太擔心你所失去的 Option B 機會 , 因為你永不會看到你選擇 Option B 的結果 , 就算時光能倒流俾你從新選擇你都不會兩者兼得。 有人話男怕入錯行 , 女怕嫁錯郎 , AM 覺得這並不是選擇而是經營的問題 , 若你經營的方法是不當 , 不論你選擇什麼結果都會神奇變腐朽。 相反若你經營手法是正確 , 你就能化腐朽為神奇。而愛默生指出重點不是如何作出選擇 , 而是 “任何選擇都有所得着 “ 亦是 “Part of our experience” 所以不用考慮或擔憂太多 “Just Do It”
“To be yourself in a world that is constantly trying to make you something else is the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在二十世紀殺人網絡“Matrix” 這套戲中 , 所有人都跟隨一套主腦編定的模式運作 , 過着不斷重覆機械人似的生活 , 一些脫離 Matrix 的人就變成了反判份子而 Leo 的出現就是去打破一個早巳規定的循環。
愛默生指出一個環境下成長的人會不斷重覆及參照前人的生活標準規範行事 , 久而久之人的個性會被同化。 他鼓勵人們的思想勿為常規所束縛去突破創新及尋求進步 , 人要為自己而活不是跟據別人的意願而生活 , 你所行的路一定不會平坦安穩甚至可能是痛苦艱巨 , 但起碼是自己的路。在歷史上很多發明家在群眾眼中都是瘋子 , 而偉人則是異見份子 , 但沒有他們肯去行這條路人類的文明亦不會有今天的進步成果。
“We are always getting ready to live, but never living”
我們心中常有些細少聲音說着這一些這樣的話 “When I get my promotion, I’ll really start living! “, “ When things have settled down, then I’ll do it! “ , “我食埋這個月的豐富盛宴 , 下個月開始就實行修身大計”
但事實上是否真的如所講 get promotion 就一切會改變呢? 大部份情况下到了限期我們又會有另一借口去延遲行動 。可悲的是我們都是 “唔見棺材唔流眼淚” 可能真正要被公司 “豉椒炒魷” 才真正開始 start living。 又或者 “When things have broken down, then I’ll do it” “又或者病重垂危時才真正去做補救工作”
我們心中這個細少聲音其實就是 – 魔鬼的誘惑。 好多人都有行動的意思但亦泛行動的決心及急切性 , 以拖得就拖的心態去逃避 , 但他們永遠怱略了時間、時機這些一去不反的因素 , 蘇州過後無艇搭 , 有些機會並不是你話要就會有 , 結果要到付出沉重高昂的代價。Getting ready for something and actually doing it, 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entirely。
而愛默生所講若要活出 True Life 首先第一步就要學懂如何怱略及抗衡這些 “魔鬼之聲’ , 當你不再去聽這些“魔鬼之聲” 甚至是做出相反的行動 , 就表示你真正踏出了新的生活。
“Unless you try to do something beyond what you have already mastered, you will never grow.”
生命本身是一條不斷學習、成長、進化的路途 , 每天我們所接觸新事物或新技術 , 幾過月甚至更短日子之後新的事物就會被更新的版本取替 , 就如大家手上所用的一部手提電話一樣 。 試想今時今日若俾部大水壺電話你用 , 你心中一定媽聲四起 , 而一個十歲小朋友樂此不疲咁玩緊兩三歲幼兒玩具你會戥佢擔心。
愛默生相信”Life is about growing, and there was no point in living if you don’t constantly grow. “ 時代進步人亦要與時並進 , 而你最拿手擅長的看家本領亦好快會被其他人學會及超越 , 所以不要沉醉於一刻的成就 , 而自己要不斷努力前進 , 學習 , 成長及進步 , 否則將難免被淘汰的命運。
“The only person you are destined to become is the person you decide to be.”
無可否認人的一生中能夠控制的事情不多 , 很多人將不能控制的範圍冠以命運 , 天意或定數這類名辭。 有些人甚至將命中註定作為借口或擋箭牌 , 以守株待兔的心態去等待好運的降臨 , 這種想法無疑將命運這東西 overrated , 而以這種心態過活的人結果如何亦可想而知。
AM 有一位舊同學移民美國後篤信命運 , 他竟相信神棍所言做什麼什麼就會發達 , 做做什麼什麼就會好好 …….. 終日沉迷股海炒上炒落 , 最終妻離子散中年落泊慘淡收場 , AM 一直以此為鑑。
愛默生的想法是凡事有天意但未必有定數。 Live life like fate and destiny don’t exist。 天意只是一些條件並非什麼結果 , 假若天意安排你出生於貧窮家庭 , 這只代表條件上好似無咁好但並不決定你一世貧窮 , 你只須努力仍能有白手興家的一天。 相反你出生富裕亦不能於能一世無憂 , 有些人中了巨額彩金但最終亦打回原形。若套用第一點得一失一的理論 , 根本亦不算什麼壞事。
縱觀世界首富或成功人士全部都是 “不信命” 的信徒 , 他們堅信 “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 而從艱苦中不斷磨練 , 從無數失敗中奮鬥成長 , 只是人們只着眼他們的成功光芒看不見其背後的付出吧了。 因與果只在乎你付出多少努力去爭取 , 而成功只是機會來到時你能不能把握吧了!
“Nothing can bring you peace but yourself”
這個世界充滿不公平現像 , 每天打開報章電視所見都是戰爭、謀殺、挷架、强姦等負面消息 , 令人覺得整個世界好像充滿危險令人十分不安 , 令人懷疑人性是否如斯醜惡。 世人求道歴千山 , 有些人藉着信仰、修道、深山隱世去尋找失落的 Peace。
愛默生指出 “人之初性本善” 每一個人一出世就與心俱來這份善良的力量 , 看看小生命瓜瓜落地及成長 , 根本是善良及與世無爭的 。只是人越長大被社會及生活經驗的雜念將人的本來面目淹沒了。 愛默生以修心養性為根本 , 率性而行摒拒社會所謂標準 , 活出自我 , 他的想法及做法就像金庸小說筆下的 “東邪” 黄藥師。 當然愛默生的意思並不是要大家變晒做 “東邪” , 他只是說出 “一切由心開始” 由內而外 , 而非由外而內的道理。 就等如沒有人能給予你愛 , 除非你自己先懂得自愛。 沒有人能給你富足 , 除非你自覺滿足的道理一樣 。
愛默生 (May 25, 1803 – April 27, 1882 ) 一個生於128 年前的人能有這樣突破的思想而且到今時今日仍實用 , 這是否令人感到佩服及驚訝??
大家若有興趣可細味一吓愛默生的一些名言:
http://equotes.wetpaint.com/page/Ralph+Waldo+Emerson+Qu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