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的浪漫 – DRC Le Montrachet 1996

g1

上星期在 菲律賓人質事件 發生之前機緣下再接觸這支名酒 , 但因不快事情影嚮情緒所以直到今天才動筆寫這酒評 ……….
 酒色淡黄略帶點蒼白 , 在燈光下一切淡淡的毫不明亮起眼。
落杯時先來乳酪及雲尼拿的香氣 , 放暖一點即湧現白花 , 青蘋果 , 檸檬 , 青草 , 合桃 ……….. 香氣澎湃如潮水撲面而來非常强勁。 入口第一感覺是酒體中厚如絲般柔滑 , 隨之而來是一個像炸彈的味覺大爆發 : 青檸、柚子、青蘋果、楊桃、奇異果、橙皮、果酸、礦物感 …….. 一吓子不同酸果的味道充滿整個口腔內壁。 這種爆炸性 可說是混合了力量 , 豐富 , 冲擊性 及多種味道在一剎間在口腔的急速展開的一種感覺 而這爆炸感會隨開瓶時間慢慢減弱 , 半小時以後就會变成一種 Powerful 及濃郁。 這支 96 酸度頗高雖不至於酸削但總覺得它有點凌厲 。高酸令整個味覺旅程表現得起伏 , 而它的柔美細滑質感及具複雜性的層次作為起伏過後的鋪排 , 餘韻是近似奇異果般的果酸味及Mineral感大約維持了十秒以上。
g2
這支 96 與我多年前飲的一支 95 表現方式上十分相似 , 95 所爆發的是菠籮 , 水蜜桃 , 杧果 , 梨子 , 熱帶生果的成熟甜美果味而酸度亦無這支 96 咁高 好明顯由於 95 年的葡萄較為熟糖份較高而這支 96 年份較為菁嫩所至。 至於其他方面如質感、平衡性及流暢度兩者分別相差不大。
輕輕淺嚐這支傳說中名酒 , 除了初入口那段爆炸性感覺令人着迷之外 , 始終覺得她有種遙不可及的感覺 , 柔美複雜中帶點浪漫 , 她的酸度亦令人有點傷感及感到一份悽美餘韻之悠長亦有種牽腸掛肚的思念向無限的遠方延續 , 可能是自已心情複雜有所影嚮吧。這支 Le Montrachet 96  留給我的感覺是 “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 是一種 “心酸的浪漫”。

 

以這支 96 的酸度高及幼嫩表現應該仍可保存多幾年 , Serve 的温度最好是微涼 , 因為太凍支酒香味會唔出及酸度更明顯。 DRC Le Montrachet 風格獨特如此至於值唔值這問題就見仁見智了。

純白葡萄十二檳 , 北園聚頭勢力均

g3

很久沒有參與專題酒局 , 今次的酒聚以 Blanc de Blancs 香檳為主 , 十二支香檳由酒友 BYOB 帶來有 Vintage Champagne 亦有 Non Vintage Champagne , 而當中 Price Range (自己友入貨價) 介乎於 $300 – $1600 , 比市面零售平 10% – 20%

Blanc de Blancs 的香檳因純用白葡萄 Chardonnay 釀製的在風格上一貫以花香、梨子、蘋果、橙皮、麵包 / 餅乾、果仁這類可算是必有的香氣口味清新爽口酸度高 , 前段口感强烈的風格 有別於純用黑葡萄釀製的 Blanc de Noirs 那種前輕而中後段味感濃重有勁的風格。

整體來說今次品試的十二支香檳都非常 To Style , 以質素而言絕對非常接近 , 分別只在某些元素的大細比例及表現的方法可說是各有所長各花入各眼 , 平心而論好難話有邊支可以壓倒性優勢若只飲 Snap Shot 求其揀一支都十分 Enjoy 。當然路遙知馬力要來個馬拉松式品試才有分曉 , 假若加埋價錢因素那就可以略見高下。

品嚐香檳好個人化 , 有些人喜歡它的果鮮清新 , 有些人喜歡氣泡及口感的優雅 , 有的喜歡一些濃郁中富細節的 ………每人都有自己心水 , 所以以下的並不算是完整酒評 , 只是在在剎那間的個人感覺。

g4

大家見到我每支香檳後面都有兩個 Code (NM , RM, CM, RC) 這些 Code 代表不同類形的香檳製造者:

NM 是買進葡萄的香檳酒商 ,

RM 是僅用自家葡萄的酒莊 ,

CM 是釀酒合作社 ,

RC 是合作社成員 ,

MA 則是購買已裝瓶的香檳再貼上自己 Label 的酒商。

香檳是酒莊將不同年份酒液混種調配而成 , NV 來說香檳製造者從何途徑買入材料在質素上的分別不算很明顯當然若是 Vintage Champagne 那些僅用自家葡萄的酒莊 (RM) 會更能表達葡萄質素及土地風格。

要寫十二支大同小異的 Tasting Notes 就算大家願睇我自己都覺得悶 , 所以只用* 作代表  ***** 為最高 , 有些特別的才加簡短評語。

順帶一題香檳內有 CO2 , CO2 有助血液吸收酒精 , 所以一晚淨飲香檳其實好易會醉 , 一定要邊食邊飲才可撐得住 , 功力略淺的酒友要量力而為 

g5

NV Henriot Blanc de Blancs Brut Reims (NM) $3xx ***1/2

輕怡清爽 , 質感富立體感 , 內容細膩 , 酸度流暢 , 餘韻略短但夠 Spice Mineral ; 如此價錢絕對是超值之選。

g6

NV Joseph-Perrier Blanc de Blancs Brut Chalons-en-Champagne (NM) $3xx **

感覺成熟 , 口感圓滑 , 氣泡有如慕思幼滑 , 餘韻Mineral 有少少帶甜 , 感覺路走勢有點急 , 對它並沒有太多感覺。

g7

NV Billecart-Salmon Blanc de Blancs Brut Ay (NM) $4xx ****

質感非常 Creamy 及幼細 , 酸度清爽 , 酒味曲線雅致 , 餘韻又夠長 , 整體感覺優雅正斗。

 

g8

1999 J. De Telmont Grand Couronnement Blanc de Blancs Brut Damery (NM) $6xx ***

鮮爽平衡 , 樣樣有齊 , 尾段略乾 , 餘韻帶點 Chardonnay 的微苦。

g9

1999 Le Brun-Servenay Cuvee Chardonnay Brut Avize (RM) $5xx ***1/2

由於這支香檳是老樹葡萄釀製 , 現時飲用略 Young , 酒商朋友健議將之唞氣 2 – 3 小時才飲 , 所以落杯時泡沫依然有但不算澎湃。 唞氣後入口就等同一支靚 Burgundy 白酒一樣 , 充滿質感及礦物味 , 而且內容很細緻表達了老樹葡萄的風格特性 , Palate After Taste 來講就相當好飲 , 但因為比其他香檳早開 , 嚴格來講算是有點偷步” , 所以要減分以示公平 , 不過這支香檳絕對是潛質優厚之選。

 

g10

1999 Delamotte Blanc de Blancs Brut Mesnil Sur Oger (NM) $4xx ***

這支檳初段帶點氧化的感覺之後一切正常 ; 入口鮮爽清純清新感覺年青 , 質感豐富夠滑 , 平衡性相當不俗。

g11

2001 Beaumont des Crayeres Fleur Blanche Brut Epernay (CM) $3xx **

麻雀雖少五臟俱全 , 只是略為大路欠缺幼細 , 但價錢如此巳算有所交待。

g12

2002 Pierre Moncuit Nicole Moncuit Vieilles Vignes Grand Cru Blanc de Blancs Millesime Brut Le Mesnil sur Oger (RM) $5xx ****

帶點有趣的薑味 , 酒味平衡流暢 , 酸度及餘韻細緻 , 酒味有點 Chablis 的影子 , 老樹葡萄的特性隱現 , 集和諧、優雅、舒暢於一身的佳品。

g13

2000 J. De Telmont O.R. 1735 Blanc de Blancs Brut Damery (NM) $9xx ****

成熟中帶有 Caramel 或麥芽糖的感覺 , Sweet 而帶 Creamy , 果鮮輕巧雍容得來表現含蓄典雅 , 不論香味酒味質素好明顯比之前幾支略高 , 加上古怪樽身繩結封口 , 令人印像深刻。

g14

1996 R&L Legras Blanc de Blancs Brut Cuvee Exceptionelle St. Vincent Chouilly (NM) $ 5xx **

2000 J. De Telmont O.R. 1735 同時比較當然對這支香檳並不太公平 , 這支 R&L Legras 表現較青嫩 , 前段帶點激情 , 但來得快去得快 , 中段亦算中規中距 , 時間一久中尾段那點 Chardonnay 的微苦浮現 , 這點略嫌不足。

1985 Palmer & Co. Blanc de Blancs Millesime Brut Reims (CM) $7xx *****

成熟中表現雍容華貴氣度 , 質感柔和內容細緻 , 年過 25其酸度依然保持鮮明 , 可想年青時支酒會幾 Sharp。 以此價錢及資歴表現可算是Excellent value for money

g16

1988 Salon Brut Blanc de Blancs Le Mesnil sur Oger (NM) $16xx **

不用多說 , 大家對 Salon 絕對有期望 , 但實際上真的有點失室 , 香味帶點氧化 , 果味平板甚至乎有點蔗水 Feel , 雖然口感尚算不俗 , 酸度 Nutty Mineral 感仍然似樣 , 但整體來講缺乏生氣活力 , 好明顯支香檳可能儲存不善受過熱亦過了它的黃金歲月。

這類名檳的致命傷就是市場轉手多 , 它可能巳環遊世界幾次, 好多時因為儲存不善而出現這類 “氧現像。 而這現像對 Salon Louis Roederer Cristal 這種纖細而優雅的名檳尢其致命 , 大家要千萬留意 。 我唔健議大家儲存太久 , 一支 Vintage Champagne 三五年差不多了 , 太久果味會流失 , 飲唔到它的生命力及活力倒不如乾脆飲支白酒仲直接 , 風險亦無咁高。

酒價何在??

 

但凡飲葡萄酒的人都會有同一個問題 , 同一種葡萄釀製一支 750ml 葡萄酒為何售價會差幾十甚至幾千倍? 究竟酒的價值何在?  AM之前講個每件商品都有三種價值實際價值 , 保值價值 , 炫耀價值。一支葡萄酒成本究竟是多少呢最近看到一篇關於葡萄酒的成本價格文章甚具參考價值。

首先成本包括酒瓶、酒塞、Labels 這大約是 US$1 – US$3 ; 之後的成本當然是葡萄汁 , 這個價格好視乎葡萄的質素而定 , 一般為每支成本價由 US$0.5 – US$10 左右, 然後當然是木桶的成本 ………由原材料到出廠一支葡萄酒的成本大約是 US$1.5 – US$16

一支葡萄酒經入口商、批發商、商鋪不同渠道成本會隨之而跳升 , 一支Table Wine 會由 US$1.5 一路上升至 US$2.25, US$4.5, 到在超市見架的US$7.99 , 而那些質素較優的 US$16 見架時差不多去到 US$40 一支。 當然上述只是一個最基本的數學加減 , 並沒有加入很多其他變數

四五十年代很多國家都以農立國 , 很多酒農本身有自己的葡萄田 , 到了現代酒農的下一代可能未必有人願意承繼組業 , 酒農唯有出售自己的田地 , 當然土地田產都有價而新一代的釀酒師買入土地後就要承擔 Mortgage , 而這會是成本的一部份。

酒莊為了提昇酒質對葡萄園進行新方式的管理 , 釀酒過程採用一些嚴格品質控制 , 有需要的亦會騁請一些顧問協助改進 ……….這一切燈油火蠟人工開支都會轉化為成本的一部份 , 加埋所有成本每支酒的成本價可能介乎於US$10 – US$100 之間。 到這階段為止這可算是葡萄酒的粗略實際價格” , 我相信這個價位仍在大眾能欣然接受範圍之內。

要讓葡萄酒被人認識 , 評分是一個最快捷有效的途徑 , 一講到評級或評分 , 大家都好明白亦好 Buy 評分系统對酒價上落的影嚮 評分無疑是一種指標性工具 , 尢其消費者對酒莊並不太認識時更為重要。一支酒得到好評分 , 價錢絕對相應地水漲船高聲價十倍 , 為了得到好評分 , 好多酒莊會依照酒評人的口味取向去釀酒 , 令到失去自己的個性風格 , 市場導向是好是壞 AM 不作評論。 有一點更奇妙的是若 A酒莊得到好評分而就連帶酒莊附近的 B, C, D酒莊亦相應受惠 , 酒價即時可以上升 10% 以上。  這有點像香港的地產市道一樣 , 同區買地成績好附近連帶的現有物業即時封盤或加價一樣。

酒壇亦像武林一樣 , 耐不耐會搞些比拼大會 , 一些武俠高手永不停遠被挑戰 , 假若挑戰者僥幸能贏得一招半式或甚至只是輸少少都即時變為拍得住” “近磅” “抵飲而酒價又可以因而升呢。 酒價到了這個層面亦轉化為市場 Marketing導向階段 , 這時你買酒所付出的除了實際價格外亦加入了 “保值價值”。

 

一支酒評分越高就好自然買得越貴 , 有了高評分就變成名氣亦等同有了市場的保證 , 而物以罕為貴一些產量少的而需求多的價格就自然被推高。 酒價在這刻同酒質開始脫離現實 , 一些名莊葡萄酒變成了稀有投資產品在市場上被炒家互相接貨推高 , 價位幾年翻一翻。 天價的葡萄酒開始變成身住豪宅一樣是身份像徵 , 這時飲酒變成了一種 “炫耀價值”。

十年前 Bordeaux 2000 年被喻為好年在未入樽在期貨市場就已高不可攀 , PR 評分一出價錢立即幾倍跳升 , 而在過往的十年中幾乎沒有什麼差年份 , 只有一年比一年好 , 而酒價一直節節上升 , 每年的消息一出就好像令人感到好像唔買就走寶的心羊群心理 好多朋友都問 AM 會否買酒花作為投資保值 , AM 從來買酒是買來自用邊有咁多子彈去做呢類投資。

 

這個消費模式在資本市場其實十分常見 , 不論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了這種市場生態 , AM 講完一大論其實等同廢話。  我想講指出的是但凡高價消費品偖侈品都有某程度上的品質保證 , 而葡萄酒的個性及品質單從外表是很難判斷的 , 一定要飲過才能確定其質素 , 就算一支好酒亦可能因為儲存不善而變醋 , 更惶論假酒。

而一些評分高的酒亦可能是十年八載甚至四分一或半世紀才能達到巔峰 , 比風水佬所開的期票十年八年仲要長。  當你高價買入一支酒珍而重之將支酒保存了二十年但到開瓶的一刻原來支酒巳 “早歸天國” , 那種失落感真非筆墨所能形容。 飲的那一刻就是所謂 Judgment Day , 你所付出的是否等同回報? 答案可能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

AM 有幾次出席拍賣會前的品試 , 有些酒一杯試飲便知是龍是蛇 。AM當然對不會在場表態 , 更不會 “仇商 , 仇富”, 因為花得起同懂得花是生活取態 , 每個人飲酒的心態與目的亦不同 , 各取所須 , 只要自己覺得開心就可以 , 其他人點睇並不重要。

每位學酒的朋友在飲酒的初期一定會依照評分標準去選酒 , 而對於一於一些天價珍品一定極之仰慕甚至為它瘋狂 。 AM自己亦做個初哥當然明白 , 這是個學習過程亦無可厚非。  飲了一段時間亦有幸飲過一些名酒 , 漸漸明白酒價何在 , 作為葡萄酒愛嗜者眼見酒價越來越高早已放棄追逐那些名酒 , 反正酒的價錢同酒質的高低絕對不是對等的 , 好飲的酒未必會好貴 , 相反好貴的酒亦未必等於好飲 一支好酒亦要飲得合時處理得好才能真正發揮 。而有大部份時間情况下 , 靚酒拍埋其他中上級數的酒時 , 好多時都會失望 , 所以不要太相信神話 ………….

AM 學酒的目的不外乎有三 : 學欣賞 , 學分辨 , 學運用。 當年資越深就越會明白酒價何在而不會再盲目追求。現在飲酒可全憑自由意志去選擇 , 鐘意飲什麼就飲什麼 , 說什麼就說什麼 , 隨心而行再沒有什麼包服束縛  , 這心態下飲乜酒都是一種享受。

維港的日與夜

h1

AM 居住中西區山頂是自己耐不耐就會去行大運的地方 , 今次影會活動原本都無打算出席 , 但碰啱當日 AM 嫂同格格都有節目 , 心諗橫掂一支公要 Home Alone 倒不如出動去影吓相亦見吓班影友。

今次活動例牌又有成百人參加十分熱鬧 , 當日天公做美港島區一帶天朗氣清 , 藍天薄雲 , 能見度高影大景十分理想。 所經的山徑有樹摭陰 , 微風送爽一啲都唔覺辛苦。  由於我哋人多勢眾又早到 , 基乎全條路的靚位俾我哋攞晒。

h2

時間尚早太陽還未下只係隨便影吓熱熱身。

今次裝備同上次去白泥一樣 , 簡簡單單只帶兩支鏡 18-200mm 加多支魚眼 , 影呢類相我覺得這配搭已 Good Enough , 當然不能缺少一些 Filters , 腳架、快門線。

h3

夕陽西下時份我就開始行動。

影日落我要用了不同度數 ND2 , ND4, ND8 的減光片, 漸變黄及藍 , 我會將幾片 Filters 重疊使用。

h6

由於是逆光 , 光線透過幾層 Filter 再加上天涯鏡本身的光學反射 , 出了這個有趣的圓形光暈鬼影效果

同樣方法俾身邊影友試玩竟然出唔番同樣效果 , 當然每支鏡的鏡片組合及 Coating 都不同 , 有些因素未必能複製出來 , 自己誤打誤撞又玩出這個有趣的結果。

h5

據一些前輩講以前一些舊鏡的 Coating 因為無現代啲咁靚 , 在逆光中產生鏡內折射 而出現一些鬼影 , 但現時興復古 , 只要控制得好 , 其實又有另一種味道。

h7

很喜歡這盞燈位加天色的佈局 , 若有一對男女拖着手行過加個斜斜的身影咁就 Very Good 啦。

h9h10

日落西山自然要影吓這些漸變光譜 , 有時為了增加氣氛 , 亦要用上不同(ND2 , ND4, ND8 , 漸變灰等) 的減光 Filters

h12h11

同一張相一張用了 HDR 效果的西九 , 對比下色彩燦爛很有大都會感覺。

h13

喜歡Magic Hour的天色明暗漸變效果。

影夜景就用吓鎢絲燈或光管營做冷暖色的效果。

h18

這張相同樣是加了 HDR 效果

h17

Magic Hour 過了就影 一兩 張夜景無甚特別就收檔歸家。

這輯相並沒有白泥那輯咁有氣氛 , 只是一個活動記錄。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601614187/

愛的呼喚 – Michel Picard Chambolle Musigny 1er Cru 2006

j1

最近 AM 忙於格格升學事宜及一連串的外旅及拍攝活動 , 甚少能安定下來去靜心品酒 , 就算出席酒局都是 Causal 聚會 , 沒有用心去做筆記記錄 , 我知道一班酒友 Fans一定感到十分失落 , 甚至開始懷疑 AM 是否轉行不再寫酒評??  

AM 絕對喜歡葡萄酒但自問絕非一名嗜酒如命每日無酒不歡的醉客 ,飲酒好睇場合及心情 , 自己若然 Mood 未到亦不想茂然開一支酒去嘥 , 自己對葡萄酒亦開始有點奄尖 , 而一些未能與我產生共鳴的我又懶得去寫 。 加上近幾個月來因工作撞期缺席了幾個專題品試 , 種種因素下真的少寫酒評 , 望大家體諒。

曾與 AM 出席大型品酒活動的朋友 , 都可能見過 AM Chambolle Musigny 那興奮莫明情不自禁的一面。 AM 一向喜歡 Burgundy , 而眾多村莊之尤喜歡 Chambolle Musigny 這條村因為若果 Burgundy 區中 Gevrey Chambertin 的風格表現是豪氣干雲的英雄氣概 , Vosne Romanee 代表風姿綽約充滿韻味的大家歸秀 , Chambolle Musigny 無疑是 Cote de Nuits 中最温柔温婉的小家碧玉 , 亦最能表現 Pinot Noir 細緻優雅的一面的一個地區。 而在 Chambolle Musigny 中為人最熟識的就是在神水出現過的 Les Amoureuses 愛侶莊園 , Bonnes Mares Musigny 幾個田莊的珍品。不用多說這些產量少而質素高的名莊及釀酒師出品 , 往往要買到千千聲一支 , 價錢並不大眾化 , 所以有時見到都未必捨得出手。

最近收到 news letter 見到有酒商清貨而當中竟有支好嘢 Michel Picard  Chambolle Musigny 1er Cru 2006 價格合理親和 , Michel Picard 雖非 Burgundy 的名宿輩釀酒師 , 但勝在尊重自然 , 品質不俗而價錢合理的一個 Wine Maker 。 對於喜愛 Chambolle Musigny 的我然不會錯過 , 買了數支回宮 , 今天偷得浮生決定靜下來品吓酒  

初開瓶 , 深而帶點紫黄的酒色 , 酒中可見到少許細如微塵的微粒 , 酒色不算晶亮通透 , 可以知道這支酒並沒有多重的過濾 , 以保原汁原味。

開瓶之後香氣已十分討好 , 原瓶唞氣一小時開落杯。先有濃郁而帶甜味的肉香、隨後是黑櫻桃、紫羅蘭花香、少許甘草 , 香氣表現不算汹湧但滿佈杯中 , 而且勝在越聞越有 , 越聞越不捨得放手 , 整段香氣成熟芬芳甜美而迷人。入口如絲柔美而帶甜美果實的質感充滿口腔 , 感覺清潤如盛夏中一杯涼快的羅漢果水般令人舒泰降火; 中段有不俗的複雜性及內容但表現方式含畜 , 單寧纖細而幼滑並混和在酒味之中 , 只能在酒味過後在脷面隱約感受到。酸度隱藏在甜美果味之後只在餘韻中輕輕表露 , 餘韻是甘草及果味的混合體 , 甜中帶甘 , 甘而不苦 , 在口中悠悠回盪。

j3

酒在開瓶後三小時進入第二階段變化 , 這時甜美果味開始淡出 , 中段帶點杉木、甘草、車尼子的複雜性而酸度亦相對變得明顯 , 但依然保持流暢平衡 , 甘味餘韻貫徹整個中尾段。(我要重申是甘味而不是苦澀味 , 葡萄酒的苦澀味通常來自對葡萄汁 Over Press 令到葡萄核也壓破而苦澀 , 而甘味是來自葡萄皮的在發酵時的浸透兩者在質素上是有分別的。雖無之前的甜美温柔 , 但卻更顯得更為實在而立體。

若要挑剔的話可說這酒缺乏一點自我個性 , 而持久力亦不算太長 , 酒味變化亦不算太多 , 但以價格表現來講可說相當合情合理及抵飲。 這瓶酒今天品試尚覺有點年青 , 適合現時甚至 3 – 5 年內可飲用。

j4

這酒亦有一些蝦碌的地方 , 因 Label 明明寫着 2006 , 但個 Cork 就印了 2004 , 我最初都以為自己眼花但又千真萬確令人有點疑惑 , 不過酒質水準倒是百分百的真實 , 大家可放心飲用。

這支 Chambolle Musigny 的表現正如我所預期非常 To Style , 保留了Chambolle Musigny 迷人之處 , 甜美而平衡 , 每種元素及單寧都非常細膩 , 而且表現方式温柔優雅 , 質感實在毫不買弄花巧妖媚或浮誇 ; 她亦沒有難明及令人費解的深奧 , 成熟內斂中表現到一種柔情似水的温柔 , 甚至有點楚楚動人我見尤憐 , 你會不自覺地慢慢將之飲個清光。  她就像一位願意長伴你身边的夢中情人 , 她只有温柔沒有菱角 , 有清純的嬌嗲沒有矯偽的做作 , 與她共對的幾小時中就像她一直含情默默無聲地看着你也心滿意足一樣 , 她芳心早己暗許願意無條件跟隨着你 , 正是神女早巳有心 , 只待襄王是否有夢罷了?  

而她期待的亦只是你的一句話我願意” ………

假若你不太認識 Burgundy 亦不明白它有何吸引之處 , 這支酒可能會令你因而愛上 Burgundy

酒商資料

http://www.bacchusfinewines.asia/

酒莊資料

http://www.michelpicard.com/en/index.php

白泥 , 夕陽 , 漁火

q1

朋友在 FB 留言並推介了油麻地攝影學會這拍攝活動

白泥自己上年去過一次 , 知道此地日落景優美但交通不便。 今次有影會帶隊專車接送 , 又加插漁火及 Model 擺拍 , 價錢又平 , 種種因素都極為吸引。自己雖然不是這個影會的會員 , 又無朋友在內可以說三唔識七 , 但反正拍攝從來是個人創作 , 無乜所謂而且當日又無節目於是就單拖報名參加。

當天到達集合地點才知整個活動有成 120 人要分五部Van 仔。 主持人何應文老師連同其他工作人員合力安排及打點 , 何老師穿梭於五輛車之間 , 左左右右跑上跑落忙得团团轉。

人齊就依時出發 , 人多難控制是預料中事 , 帶頭的一輛車到達時竟然落早咗一個站其他車亦馬首是瞻跟隨 , 大伙兒唔知頭唔知路跟埋落車及後何老師尾車到來才知蝦碌咗 , 而且唔係好熟路十分迷惘。  好彩小弟上年來過認得條路 , 即時協助何 Sir 引領大隊影友去拍攝地點。

 

q3q4

Sir 則帶領工作人員 Set Up 道具 , 準傋入夜後漁火拍攝。

q5

天色仍然太光這些場景我喜歡玩吓 Filters 配搭不同 White Balance去增加氣氛。

AM 此行目的是影漁火對影女 Model 興趣不大 , 反而走去影吓啲現場實景及人物。

q6q7

呢張影到有少少耶蘇光 , 漁夫好拍醜全程做低首梟雄 …….

q9q8

影 Model 無乜特別 , 大會就找了一男影友客串與女 Model 合作拍攝一些有趣的動作畫面。

白泥是公眾地方會有好多路人甲出現 , 拍攝時就左避右避才影到張較 Clean 的背景。

q20

時候差不多就點火 , 天色越暗就越美 …….

q13q14

相中人並非真正漁夫而是工作人員所以只能以剪影形式出鏡。若用剪影方法表達的話要留意主體的手腳要合理地展示 , 不要出現斷手情況。採用低角度令水平線不至割頸亦利用水面倒影反射天上及太陽的顏色。

q16

天上的雲就像一個問號。

q17

現場過百影友用高中低三層攞位拍攝的虛陷情况 ………

q19q18

用魚眼鏡將淺灘上有如月球表面那種凹凸不平的質感加以突

 

q21

漁火梗係要影吓啲火 , 影火要用較快的快門才能捕捉到火的無定動態及線條…..

拍攝完畢 , Sir 踢低火盤弄熄啲火準備收檔 , 此情此景豈可放過 ……….

大伙在 1930 hrs 離開 , 雖然無影 Magic Hour 但基本上目標已達 , 心滿意足亦知道今次一定有貨交。

今次第一次參加這影會拍攝活動 , 見主持人何 Sir 一個人统領過百人 , 全程用導遊咪指揮講解及調動十分盡責及辛苦 , 但無奈工作人員未能配合 , 整體感覺有點蝦碌及鬆散。 眼見如此 AM 在一些位置多口提供了一些意見協助安排 , 喜獲接納。 事後何 Sir 十分感激主動親近 , 並且即時繳請 AM 入其攝影會做其義工搞活動云云 ………….第一次見面接觸何 Sir 就如此器重 AM受龐若驚 , AM心中明白自己工作繁重興趣又多 , 現時一心巳幾用連瞓覺都幾乎唔夠時間 , 加上做慣閒雲野鶴 , 最怕什麼會務纏身 , 而且個會在九龍區並不就腳 , 所以暫且婉拒了好意只答應做個普通會員便算了。

今次拍攝記錄

l        器材 : 一機兩鏡 AFS 18-200mm 再加一支 10.5mm 魚眼鏡基本上殺晒。因唔係影人像所以大光圈及閃燈可免。

l        今次拍攝重點在於氣氛” , 所以 Setting用了: 全幅測光 , 細光圈 , ISO , EV , 令相片長期 Under。 再配合自訂白平衡刻意地將相片調到偏冷的藍色調 , 做成了這輯相這種特別風格 , (反正相中人用剪影去表達 , 膚色就算因 WB變到藍晒都無所謂)。

l        在太陽未落山時Colour Filters 當然不能少。

l        腳架有帶但全程手持無用過 , 因要浸濕泥關係腳架腳一這要帶套。

l        當然拖鞋短袂就方便好多 , 而且有啲泥地會好軟及跣 , 一個唔小心跣低就會真係會變成泥鴨 , 機鏡亦會報廢 , 所以行動要份外小心及唔好走得太開。

馮 Sir 有教拍攝這類風影相要留意水平線 , 出來啲相水平千祈唔好斜晒 。而另一方面水平線不要在一張相的中間做成天一半地一半的構圖。加上襯托背影較黑 , 人的剪影不要與背景重疊 ; 剪影的主體手腳要明顯 , 唔好俾人砍咗咁無咗…………自己都不斷提點自己不要犯 , 但天一半地一半的壞習慣依然難改。

揀了一些較有 Feel 的相放在相薄中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558594855/

雙比上年去白泥影的真係差得很 …

新一代應培育的六種能力

k1

AM 這個 Blog 一向都較少分享一些個人及家庭私事 , 上篇的舒發引起很多朋友的關心、回應及支持 , AM 心中感激。

我相信大家都認同身為這一代的父母真的一點也不容易 , 父母愛錫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好自然的事 , 父母希望下一代比自己更叻或進步的心態亦無容置疑。  現代的父母為子女前途 , 由三歲開始為子女入讀名校而鋪路 , 安排一連串課外活動琴棋書畫 , 騎射技擊 , 上天下海 , 打做十八般武藝皆能的新一代 , 亦令到子女入學份CV 顯得不平凡及脫穎而出 很多父母自己節衣縮食卻不惜一擲千金甚至萬金去為子女買教材及補習特訓亦用心良苦

照常理種瓜得瓜新一代應該比上一代更進步才對 , 但事實上我們見到的新一代卻一代不如一代。 我們常聽家長投訴子女飯來張口 , 要錢伸手 ,無禮傲漫 , 貪威識食 , 逃避責任  , 治理能力低 , 像難泥般扶不上柄 有如二世祖般的 “港童”。

有些報章報導有些人將寵物當成人般侍候看待 , 而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卻將子女當成寵物般照顧 ……………似乎社會越進步人卻越來越退步有點混亂了 , 有時大家都會問究竟什麼出了問題??

AM一向好奇怪市場上有幾萬元的兒童教材 , 但總不見有什麼學做父母的 User Manual , 沒有什麼做父母的 On the job training老師都要讀師範才可任教 , 難導我們天生就懂得做父母?? 若無 Training 我們又怎知自己做得稱職與否呢?

十年前 AM 有幸與一位兒童心理學家黃重光博士結緣大家成了朋友。 AM 有幸上了好幾堂有關兒童心理及有關父母的講座 , 從中學會了一些有用道理自覺獲益良多其中有一次講及現今世代我們如何培育( Equip)下一代最為深刻。  黃博士提出世界變得太快 , 我們須要培育下一代六種技能”去面對挑戰 :

  1. Problem Solving Skill
  2. Communication Skill
  3. Human Relationship Skill
  4. Creativity
  5. Right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6. Finance Management

在場有很多家長都投以懷疑目光 , 但我卻非常認同及深信不疑當然這六種能力並非一朝一夕可學會練成 , 老實講就算很多父母本身這些能力都未必很強 , 原因是上一代的父母根本沒有灌輸這些心法給我們。  我們這一代只能從環境 , 現實生活打滚及從錯誤中學到這些技能。  

試想若我們這一代父母能將經驗整合而從少將這些能力及 Concept 灌輸到下一代 , 我相信留給下一代的這份禮物” 可能比任何遺產仍要寶貴。 黄博士在講坐中提出了很多啓發性的問題及方向 , 所講及的六種技能都不是從書本考試中學到的 , 而黃博士指出父母的角色及身教極之重要。

所謂 “其身正 , 不令而行 , 其身不正 , 令而不行”  AM 身為管理當然明白這道理 , 所以多年來我都是以這目標自己先做好榜樣 , 然後利用不同時機一步步將這些能力灌輸俾格格。 有些 Concept 她當時年幼可能未必完全明白 , 但我深信這些意識已在她腦中萌芽及發育。 事實上今日的格格頗有 Common Sense 較成熟及識諗 , 而六種技能中幾樣技能她都比同齡的同學朋輩強得多 , 行出來似個 Young Lady。  當然她亦有自己的弱點而很多事都要親身磨練 , 不過我相信昨日的石頭今日已慢慢轉變他日很大機會會變成為寶石。

十年後的今日回望 80 / 90 後新一代正正就是缺乏了這幾種能力 , 對黃博士當日之言更是心服口服。

家庭教育各施各法 , 沒有一套必定啱的準則 , 我並非什麼專家亦不敢在此談什麼父母之道。 今日在一眾朋友 Fans 中亦有很多有心的父母輩 , 所以就將我當日的筆記供大家作個參巧 , 信者不妨細心嘴嚼思考一吓 , 自己去衡量及選擇一套合適的方法去培育下一代。

Strong Problem Solving Skill 

l  How strong is their self-confident?

l  How strong can they handle their problems?

l  What will they do when the face problems, run away or face it?

l  What is the most difficult time in their life?

l  Prepare more problems to them in order to test their ability under our supervision?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  

l  How willing is your kids to share their feeling? 

l  How willing is your kids to listen?

l  In what way they think?

l  Do they know how to say “NO” & “Sorry”? 

l  Do they know how to listen, not just the message but the meaning within?. 

l  Do they know how to read people’s mind?

l  Do they know how to talk themselves?

 

Good Human Relation Skill

l  How many friends do your kids have and what kind of persons they are?

l  How to work with people they dislike?

l  How to expend their vision and ability to except other people?

l  How strong is him /her t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and in other people’s point of view?

 

Creativity

l  How comfortable is your kids to overcome the resistance of changes?

l  How good your kids accept changes?

l  How much confident is your kid to handle changes?

l  How many different solutions your kids can think of for a simple question?

Be the Master of Computer 

l  Right use of computer?

l  What computer can do and what can’t do?

l  How advance we need to be on this field?

 

Finance Management

l  Understand money, how to plan your expenses vs earning?

l  How to control on their desire?

l  How to make money work for us but not we work for money?

l  The Concept of buying asset in stead of liability!

家中有個末代會考生 ……………

 

30la7p5a

今年的會考是最後的一界 , 格格生得合時亦成為了見證歴史的末代會考生。

格格的學校雖是名校 , 但格格的成績只能算一般過一般 , 甚至是榜尾群英。 雖然大家成日都講求學不是求分數 , 但在香港的畸形社會及無定向教育風氣下 , 這些漂亮口號只是一些針唔拮到肉唔知痛啲一種掩飾並不實際 , 事實上不論繼續升學及將來就業 , 做乜都係講分數 。加上下年轉 三三四新制無得重讀 , 考生變相少了一條出路 , 在僧多粥少下收生分數一定會相應提高 , 對中下遊分數的一群其實情況十分險惡就算俾你完成會考 , 到時亦同樣面對同一班考生面對高考 , 大學學位有限到時始終會被陶汰。

格格亦了解這次一次會考的重要性 , 這兩年來修心養性專心温集 , 睇佢讀到金睛火眼 , 通宵達旦非常盡力 , 做父母的只能暗暗歎息用行動支持  AM 心裡明白反正囡囡盡了力 , 自問自己年少時都是差不多 , 不論分數得失如何亦不能太强求。

時間越近那種無形壓力連身為父母都能感受得到。 AM 亦開始要為格格做最壞打算 , 與 AM 嫂相量未來計劃 , 大家都覺得格格不論身心都 Ready , 而且係時候俾佢看看世界 , 學懂自立自主 , 及真正享受學習而非為考試而讀書 , 更不想浪費資源時間俾香港的學店補習社揾錢 ……………… , 衡量種種因素下決定了送格格到英國留學。

自四月巳開始找資料 , 問朋友 , Agent , 選校 , 讀名 , 留機位 ………… 一步步進行。一家人心意巳決不論放榜成績如何格格都不會留低。

雖然萬事俱備但到了放榜前一天大家都十分緊張 。放榜的結果亦如 AM 所料 , 雖然 Full Cert 夠分讀中六但不算標青於是叠埋心水去 Agent reconfirm 一切依計劃行事 , 一步一步的準備九月中出發事項。

在電視眼見很多考生通宵排隊及頻撲找學校的慘況心中真的十分不安 , 若非自己早巳計劃一切 , 全家一定會跟大眾一樣要瞓幾日街 , 香港的教育制度真的令人沮喪及擔心。

AM 自幼家貧根本無緣一嘗大學滋味 , 心中總希望能力可以的給下一代好一點的照顧 , 叫做盡了本份。 老實講 AM 只屬中產一族 , 亦是最大壓力三文治的一群。 天幸年青時懂得計劃人生 , 總叫做有淡飽飯食有瓦摭頭。 今次格格留學老實講是幫我一舖清袋” , AM 今後要節衣縮食十年八載才可翻身。 買機買鏡可免則免 , 超豪酒局想都咪想 ………….

有朋友問 AM 我捨得格格與否? 老實講我同 AM 嫂的心情就像失戀一樣 , 唔捨得都要捨得 , 無計 , 要發生的事總要發生 , 既然要發生不如早發生 , 不如想辦法去調節及接受。

這篇並非什麼文章 , 只想舒發一吓身為末代會考生父母的心情。

悶熱翳焗西安行

w1

短短的五天假期轉眼就過去了 , 今次 AM 是趁着會考放榜前與 AM 嫂同格格去一次家庭旅行 Relax 一吓

我們所參加的並非什麼攝影团只是一般的鴨仔团 , 不用多說但凡鴨仔團就是例牌的晨早 Morning call , 參觀景點 , 一日三餐八餸一湯白飯任裝 , 唔夠撈湯身體健康 ………..都是如此這般的東西 , 跟本不會要求什麼 “食得超積 , 住得舒適 , 玩得特色” , 只要不是 “食得的骰  , 住得偏僻 ,  慘過乞食” , 一切中庸就算做收貨。

w2

今次行程最辛苦的是天氣 , 西安當地天氣就像香港 “谷” 雨時般翳焗 , 天色永遠灰矇矇有時連風都無一滴 , 一出户外整個人就像在烤箱中活動一樣 , 汗濕重衫辛苦非常。

w3

而一些參觀景點甚至是餐廳的冷氣竟是” 氣若柔絲” 般温柔 , 與香港那種 “涼浸浸吹到頭赤” 的有很大分別 , 幸好旅遊車及酒店都十分不錯 , 否則真的不敢想像。

 

兵馬俑 – 氣勢磅礡 , 非常珍貴 , 可惜時值烈日當空 , 户外翳焗難耐而館內人多悶熱 , 真係個個都行到成身濕晒。

 

上華山的一天 , 雖有吊索登山登上北峰 , 但若要到其他山峰仍是要在烈日下徒步攀爬幾公里。 AM 嫂及格格當然不會跟我一齊癲 , 她們行了一程就棄權投降折近休息。

AM 雖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之雄心 , 但在攝氏 34度高温下攀山真的是種煎敖。自古華山一條路 , 華山地勢險要山路又窄 , 加上適逢是星期日國內遊人眾多 , 單線雙程上上落落真係唔講得笑。

 

幾經辛苦捱了一段路見山下逐漸大霧心中暗感不妙 , 假若遲啲大霧封山乜境都睇唔到俾你上到頂都無用 , 另外大霧阻擋視野而山路險要則更添危險 , 心中即時有想起仲有老婆肥囡都係唔好咁搏回頭折返。

上天保佑下山後不久在旅遊車上就下起傾盤大雨 , 真係好彩走得快否則就真係大件事。

整體來說 , 行程安排及導遊水準方面算是很不錯 , 若換上秋天整個行程會相當舒適 , 只能怪自己揀錯日子不能怪別人。

話時話整個行程都不見有其他香港旅行團 , 情況十分罕見 , 一問導遊原來是世博效應 , 大部份人及飛機班次都調去了世博 , 加上天氣熱所以旅行團亦少了很多。

第一天夜機抵埗基本上無行程;

第二天去陶瓷廠 , 華清池 , 秦兵馬俑;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651817540/

 

第三天華山 , 大雁塔 , 仿唐歌舞;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651926628/

w18w19

第四天碑林博物館 , 西安城樓 , 西安博物館 , 小雁塔;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652008754/

第五天漢陽陵博物館;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652037948/

但凡鴨仔團都不會因要遷就拍攝時間而編排行程 , 有些景點人頭湧湧亦無太多心機時間俾你攞景 , 加上家庭旅行總以家人感受為首要 , 總不能只掛住自己影相 , 拍攝心情十分 Causal。 所以相片只能當作一般旅行相看代 , 大家切勿以攝影團的尺度去評審 , 以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