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夕陽、晨曦、漁火

z1

上星期颱風 “燦都” 未能為打工仔帶來什麼好處卻為香港帶來了一場黑雨及連串水浸事故。 在這段颱風期間另一令我擔心的是有否影嚮在週末的外影拍攝活動 , 因為”燦都”登陸之地就是我們今次拍攝的目的地湛江的吳川。

今次行程頗為簡單只有兩個景點 – 吳川虎頭山一個黄昏日落及海邊日出漁火 , 這些日出日落題材好睇個天 , 有時就算好天氣都未必影得靚 , 天氣唔好甚至落雨就肯定會食白果” , 正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 , 影相嘅嘢好講緣份 , 既來之則安之一切只好聽天由命。

今次馮 Sir 出團人數又再破記錄有成 120 , 全團要分三架旅遊車接載 , 連酒店亦要分開兩間認真虛陷。  團中有不少是經常跟團的影友亦有不少新朋友非常熱鬧。 今次目的地湛江其實頗遠 , 由深圳出發車程要 6 – 7 小時 , 幸好旅遊車亦十分舒適 , 相比上次去廣西 12 小時車程巳算是易捱。

到埗後第一站是上虎頭山影漁灣日落吳川地勢平坦山亦不算高 , 下車步行三十分鍾山路就到山脊 , 這段路不算辛苦 , 到達後各人沿山脊找有利位置擺拍。

由於颱風關係好多漁船都駛去了避風港所以灣內較為寧靜 , 只剩下淺灘及一些遊人

z3

就利用沙灘的 Pattern 水面倒影反光去拍攝創作

我將這張相我轉了 90 度 , 水退淺灘泛起金光就像一幅抽像畫一樣 ………

z6

而影黃昏日落就可以玩吓漸變灰、漸變藍、漸變橙 Filters, 又或者玩吓 White Balance去製造效果。

當日有厚雲日落光線不能穿透 , 天色帶灰效果 ,  Magic Hour不太理想 , 只好收隊趁天未黑下山 , 去用膳及回酒店休息。

z8

第二天是拍攝的重點是漁火

大伙 0330 hrs Morning Call , 0410 hrs 睡眼睲鬆魂魄都未齊 , 夢遊般出發 , 0500 hrs 左右到達海邊。 一些漁夫已在場作好準備 , 工作人員點起油燈佈置好漁船漁夫供我們擺拍。由於人多我們分了兩條船兩組人拍攝。

在清空下仰望天際 , 是城市中久違了的星空真好極之美麗。 如此難得的場景豈能放過 , 除了主題的漁火外當然要用長時間曝光去影夜空

z9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張作品 , 左遠方的晨曦光線 , 右下方的漁火在烏雲的黑影襯托 , 而最上方是點點星空 , 星光晨曦漁火同一張相三種層次 , 真的美極了 ………..這張相用 Raw 直出全無後製加工。

z10

在長時間曝光過程中無意中亦補捉到一些流星 ………

z11

由於長曝關係 20 – 30秒相片中的 Noise 略為多 , 幸好用 Raw 影所以可以事後補救。

拍攝現場影友一字排開的壯觀場面………..

晨光漸露天色漸明 , 光線變化得好快 , 要不斷調整光圈、快門、ISO 組合去適應。

z14利用 Filter 去加添氣氛 ………….

天色大明就轉去影漁夫特寫 ………..

我個人喜歡拍一些生活感強的照片, 這些漁夫的一舉一動 , 一個眼神這些自然動作都是我想捕捉的影像。

 

這些張相表現到漁夫、船、大海 那一份不可分割的關係 ………

這些相是否有 Feel?

z23z24

這兩張相是用 Photoshop CS5 中用一張相做出來的 HDR 效果 , 是否很有油畫感及立體感?

z25

理想計劃中可機會撞到有漁夫拉大網的環節 , 但可能因為打完風或休漁期關係 , 今次緣慳一面 , 拍攝漁火完畢就回酒店食早餐及 Check Out , 驅車回深圳去。

拍攝記錄:

鏡頭方面 : 在虎頭山一段用了 17-55mm去拍全影外 , 亦要用70-200mm + 1.4倍增距鏡去捕捉一些特寫遠景。 而日出漁火一段就用了17-55mm去拍全影再加一支 10.5mm 魚眼影特別效果 , (因怕海水弄濕帶少了一支70 -200mm 落沙灘真的有點後悔。) 若非影人物特寫其實整個行程一支 18-200mm 可以應付大部份場面。

拍攝黃昏日落無什麼特別同之前影青馬橋差不多不再重覆 ; 而在漁火拍攝一段由於現場光線較黑 , 相機較難對焦所以全程用了 Manual Mode , 焦距 Set 去無限遠 , 關上 VR 防震 。由於是長曝關係為節省時間我關上了 Noise Reduction 功能。

在影星光一段我用了細光圈、長時間為基礎 ISO 1000 開始隨光線變化慢慢下調到 ISO 400 去試

而影像因漁夫及海浪泊打船身而產生少少動感鬼影 , 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 若用大光圈慢快門高 ISO , 出來的效可能鬼影較少但相對地影唔到個星空 , 有辣有唔辣視乎自己要求。

由於沙灘拍攝沙灘上垃圾較多 , 加上潮水平斷上漲及有機會落水影穿着短衭涼鞋較為方便。

在沙灘拍攝無地方俾你擺嘢又要照顧腳架 , 所以架生越簡單越好。

影漁夫人像時由於背光光線反差好大超出相機的寬容範圍 , 個人好容易做到個天爆光而人仍是面黑 , 而在場亦未必有太多空間俾你走位及從新擺位就位 , 人太多又不能用閃光燈補光唯有盡人事執生咁去試。 老實講我自己很多相片都 , 有些效果好的唯有再用軟件補救。

 

在沙灘上拍攝腳架要做一些防沙保護以免海沙滲入關節位做成磨損 , Sir今次特別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雨傘袋加橡筋 , 將腳架腳套好及保護極之方便實用 ,  馮 Sir 真的是照顧週到。

另一個在沙灘拍攝的問題是沙質鬆軟 , 腳架連相機的重量加上海浪沖泊會令腳架慢慢下沉 , 假若長時間曝光張相就好容易會花晒。有見及此我去家品舖買了三塊膠杯墊在中間開了小孔 , 安裝在腳架釘位 , 就像為腳架着了鞋一樣 , 加强承托效及穩定性。 膠杯墊十零蚊一塊 , 0.5cm 又夠厚又軟身又唔怕濕水 , 又可巡環再用爛了亦不肉痛 , 效果十分理想 , 這些平、靚、正小智慧供諸同嗜 , 大家不妨參巧吓。

全輯相 80 多張大家可慢慢觀賞。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586430766/

探戈誘惑 – Azelia Barolo Bricco Fiasco 2004

v1.jpg

自從上次飲完一些舊年份 Barolo之後 , Barolo 有一種莫名的好感。 Barolo出名襟飲 , 一支酒可以飲 2 – 3 日 , 對好似我一樣的獨飲人士最適合不 , 今次找來了一支較新派的 Barolo 作長時間品試。

深紅寶石帶紫調的酒色 , 晶瑩亮麗 , 輕搖酒杯見 Wine Legs 非常緩慢就知道酒體厚重 , 酒的糖份及酒精度頗高。

在開瓶初期成熟的布冧、紫蘿蘭的芬香 , 不需入口巳感到那份甜美。 呷一口第一印象是甜美濃郁的熟果味 , 厚重充滿密度 , 口感順滑 , 果味四溢 , 單寧完全不梗口 , 悠長 , 熱情而不粗獷。 以一支剛開瓶的酒來說非常平易近人容易令人接受。

原瓶透氣小時再作品嚐 , 香氣酒味已漸漸開放。

原瓶透氣  2 – 3 小時 , 酒開始進入高峰期。酒杯放離我一呎以外亦能嗅到悠悠果香, 除了布冧、紫蘿蘭外 , 還多了 Dark Cherry , 藍莓 , 薄渮 , 丁香 , 玉桂 , 朱古力 , 煙草等香味變化。 甜美圓潤的酒香中充滿 Barolo 的無邊深濶空間感。 入口酒味更見平順開放 , 果味熱情揚溢 , 如絲如娟的質感中帶着剌繡般的起伏 , 而這些起伏就是酒中的皮單寧 。 這時它所展現的是濃郁雄渾中一種平優雅 , 鮮美的果味而維持長達一分鍾之久非常性感誘人 , 酒雖是年青但異常地平易近人極具官能刺激。

原瓶透氣 4 – 6小時 , 酒進入橫向階段 , 這段時間酒味曲線平穩 , 味覺旅程舒暢 , 大至上延續了之前的特點。 

夜已深今晚到此為止第二晚繼續。

v2.jpg

第二天再品試這時開瓶差不多30 小時 , 酒的果味不再像第一天那麼甜美 , 而酒的酸度比例亦相應提高 , 但這並不表示酒變差或失衡 , 這時的 Barolo又是另一美態甜美、鮮美、怡人酸度、複雜性有點下降 , 但仍然保留着一種流線型的線性美 , 平衡均稱而和諧酒中的咖啡、煙草、Herbs黑朱古力等細節元素比前一天更為明顯 , 而內容表現仍能保持第一天的七成功力 , 算是極之不錯。

第三天再品試開瓶差不多50小時以上 , 這時的酒酸度變得有點過多 , 失去了前一兩天那種和諧感。以這來說兩天對這酒來說已算是極限。

v3.jpg

對這酒的分晰 : 2004 是意大利酒的 極好年份葡萄成熟而糖份高 , 而釀酒師用 Temperature Control不銹桶發酵使葡萄的鮮味及酸度得到最佳保留。 浸皮程序令葡萄汁更濃郁甜美。 酒發酵後轉到中型的法國木桶中釀藏 18個月轉到大桶中 6個月 , 分兩段方法去增加酒的複雜性 , 而酒味中的朱古力、丁香 , 玉桂 , 朱古力 , 煙草香味就是由此而來 以100% Nebbiolo 來說我自己覺得這酒的甜味太搶鏡了 , 我相信是 2005 極佳年份之故 , 若是 2003 , 2005 這些是好但並非極好的年份酒的表現可能更會精緻細膩一點。以酒中的糖份及酸度來說 , 這酒極具 Ageing Potential , 起碼可多放十至十五年。

這酒給我的感覺是 “探戈誘惑” , 就像 Take The Lead Antonio Banderas一段 Tango示範一樣 , 揉合男性剛毅及女性優雅 , 旋律節拍與舞步配合得天衣無縫 , 一舉手一投足令人感受到那份激情澎湃 : 誘惑、熱烈、奔放、粗獷、野性、豪邁、浪漫、性感 ……….. 發揮得淋漓盡致 , 是一項極佳的感官享受。

補充:

對於我的感覺我略作解釋 : 西班牙Tango 是表現男女間互相追求及角力的一種舞步 , 亦代表西班牙人的熱情率直個性 , 要求舞者高度默契及意式配合亦要表現到雙方的個性為主。 男的要剛毅但不流於野蠻狂放 (就像酒的單寧十分細緻絕不粗獷野蠻) ,  女性優雅性感而不落於露骨妖媚 (酒中鮮美果鮮味及怡人的酸度) ;  Tango 舞步旋律有其獨特的節奏及變化 (果香的變化徐疾有道) ; 旋律節拍與舞步配合得天衣無縫  (形容酒味的流暢感 , 果味內容及酸度等各元素的極佳平衝性) ,  片中男女主角的舞步充滿活力但同時亦表現一種貴族般的高傲及成熟內歛 ,  Tango 示範揉合了西班牙傳统國粹 , 生活藝術 , 個人風格的一種表達 , 可能表現略為摩登但卻甚有欣賞價值 , 你會越睇越喜歡 (就像這支 Barolo 的風格揉合了摩登與傳统一樣) 這些個人想像及感受可能未必每個人都會一樣 , 當大家飲過這支酒後就會體會當中的含意

這酒的價錢並不算便宜 ,  我覺得可先飲它的另一版本 Azelia Barolo 較化算 , 先試一試啱飲才試這支 

Supplier:

Wine Culture:

http://hk.myblog.yahoo.com/appellationcellar

酒莊的簡單資料

http://www.azelia.it/eng/enter.html

http://www.bibendum-wine.co.uk/retail/producers/azelia

有匪君子 , 終不可諼 – Fiorano Boncompagni Ludovisi 1994

a1

這晚與友人晚飯 , 好友帶來了一支絕版意大利白酒給我品試。

有點像甜酒般的金黃酒色 , 一看便知這酒並非什麼 Young Wine

酒落杯初期散發奇特的 Dry Herb , 有點似無忘我、乾花的淡香 ; 放暖後多了些蜜糖、乾果、白花、淡淡杏甫、白臘的果香 ; 入口酒味濃郁而富密度 , 內容複雜但又沒有木桶帶來的厚重 , 酸度成熟內斂 , 礦物質豐富餘悠長。在酒的質感及收結略乾的酒味中令我聯想到種植葡萄的地域石灰質可能較多。

這支酒越飲越香 , 越暖亦越好飲 , 無疑這酒的表現絕對是一支釀藏超過十年以上的白葡萄酒 , 但它的潛藏的生命力我相信它仍可再多放十年八載 , 一支白葡萄酒而非甜酒而有這釀藏潛力及生命力卻是神奇及不可思議的事。

它的酒味曲線質感有點像 Bordeaux White Semillon Sauvignon Blanc 的混合 , 平衡及潛藏的內容又有點 Chassagne Montrachet 般温文優雅 , 而酒中那種細緻及層次就像一塊美玉般越經得起時間考驗與生活琢磨越能展其佳美 , 令我想起一句形容君子的詩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我有限的 Data Base 中根本沒有給我這種類似感覺的一支酒 , 我當然明白這支酒並非泛泛之輩 , 回家亦上網找到有關這酒的一點來歴故事。

a2

釀做這酒的是一位意大利皇子Principe Alberico Boncompagni Ludovisi , 他非常有藝術家脾氣 , 性情孤僻前衛 , 神秘近乎有點自閉。 他早在 1946年巳有用有機耕種 , Low Yield , 大木桶釀藏 (手法有點像Henri Bonneau) 。他的酒極少在市面流通 , 可說是名不經傳及極之少有 , 但試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 他的酒就像故事般傳奇。

而這位近乎 90 歲的皇子知道他的承繼人無辦法依他的方法釀酒 , 在 1995年已將所有葡萄園葡萄樹剷除 , 只剩下幾顆 Cabernet 同 Merlot , 可以說他的酒除了早前藏在他 Cellar 中的舊酒外新年份已成絕嚮。

今天能有幸試到這一支白葡萄酒可說是福緣非淺 , 再次感激好友為我們帶來這份奇特的體驗。

以下這篇文章介紹了這酒的故事:

http://www.italianwinemerchantstore.com/wineshop/producer/fiorano.html

修身問題 23 條

a3

唔覺唔覺由上年二月尾 Joint Gym 到現在為止已玩咗 18 個月有多 , 做 Gym 巳變成了我生活習慣及家庭活動的一部份。

早前自己所訂下的可樂樽身型巳算達標 , 做咗幾十年人自己身體從未如此 “有點形勢” , 感覺好像年輕咗十幾年  這段日子最大的得益除了身體比以前 Fit 之外 , 亦對自己身體更加了解 , 明白到怎樣去控制飲食 , 做什麼運動才能達到 Keep Fit 效果 , 亦知道怎樣去改進自己的身型。  我先聲明我一把年紀並非要做什麼港男大隻佬” , 我只想肌肉強健結實能保護到關節 , 唔使咁多週身骨痛就算 , “好形勢” 對自己只是 Bonus

a12

過去的冬天、聖、新年是自己的一大考驗 , 天寒地凍過時過節面對美食誘惑真很難抗拒 , 唯有加倍努力運動 , 體重平穩過渡亦無反彈過總算是力保不失

自己咁辛苦 Fit 咗就唔想打回原形 , 所以一路會好努力咁 Keep 住。 大家聽到一定十分羨慕 , 好多朋友見親我都走來問我减肥及做 Gym心得 , 其實我所用方法並沒有什麼秘密 , 而且在我修身健體系列中的幾篇文章亦說得很清楚 , (我有幾位健身教練都睇過這幾篇文章佢哋都話好 Pro) 

AM 嫂同格格都有一齊做 Gym  , 雖然佢倆無我咁投入 , 但長久作戰之下每人都減去超過 10 lbs 以上 。完全自然咁做無任何藥物輔助 , 成續算十分不錯。

有些朋友對做 Gym 運動並不了解而產生種種疑問 , 趁有時間我將平時大家最常問的 FAQs 歸納稍用我 “微末” 經驗作解答以釋大家疑慮。

1. 我好怕做 Gym 做到似健美比賽果啲大隻佬咁一舊舊? (這問題以女士問得最多)

簡單答一句: 大家真係唔使擔心 , 你估咁易咩那些比賽的大隻佬全部受過專業訓練 , 有專人跟進、監督 , 整套計畫配套輔助 , 嚴格遵守飲食及用藥物輔助 , 一般人基本上好難會變成咁。  而女士就更可以放心 , 男士同女士的賀爾蒙分泌不同 , 男士要練大隻巳非易事 , 女士要練大隻就更加難上加難 , 除非妳去男性打賀爾蒙又另計。

魔鬼教練講過要減 一磅 肥肉好易 , 通常一星期搞掂, 但要 Build Up一磅肌肉就好難 , 起碼要一個月玩比賽啲大隻佬起碼玩健身玩咗十幾年健身 , 你有無咁嘅恆心先?  做到第一步先算啦。

2. 坊間很多減肥廣告話一個月減幾多磅幾多吋 , 又唔使節食 , 好舒服咁俾人搓吓推吓脂就得 , 點解我要咁辛苦做運動?

世上那有不勞而獲咁着數 , 廣告有幾真實有誰知我有很多 Gym 友她們都話試過晒那些方法 , 錢花了一大筆但最終都無乜效 , 最後死死地去做 Gym 先搞掂 , 信唔信大家自己決定。

當然果啲廣告一定會比少少錯覺你等你以為有效 , 一般人的體重唔計器官內臟骨頭 , 亦包括水份、脂肪及肌肉。 減水份最快捷亦最易反彈通常坊間的減肥方法只幫你減到水份 , 輕咗幾磅水份就當成功跟本自己呃自己。 減肥最緊要係減身體內的脂肪 , 脂肪並無藥物可減只能靠做帶氧運動去消除 , 沒有捷徑。

3. 好多人會用節食減肥 , 短期看似有效但為何一停就立即反彈??  

其實道理好簡單 , 以前亦講過節食會令身體發出訊息 , 令身體的新陳代謝率 (BMR)  Basal Metabolic Rate下降減少消耗 , 相對消脂能力亦隨之而下降。 當一食番嘢而新陳代謝率仍保持在低水平 , 消耗不去的能量就會轉化為脂肪儲存 , 體重不單即時回彈 , 而且脂肪率亦比以前更高 , 得不償失。  我以前在10個提昇新陳代謝的方法中詳細解釋了增加新陳代謝的方法 , 若要減肥事半功倍最好先明白這個道理並加以運用。

4. 一些超重朋友平時少運動 , 想用跑步或遠足去達至減肥效果 , 這可以嗎?

老實講我好戥他們擔心 , 因那他們好大機會 (99%) 會導至傷膝或扭傷。 人的腳部支撐整個身體重量 , 平時行路只用了大腿肌、小腿肌 , 而跑步行山則要用膝頭旁的四頭肌 , 跑步或遠足運動時整個身體的重量會落在四頭肌處 , 若肌肉無力啲力會去哂關節同軟骨處 , 等同承體重三倍的撞擊力一定會磨損關節軟骨 , 關節軟骨受損就大件事手尾長。

講番我的親身經驗 , 幾年前我嚴重 Over Weight在一次追巴士的情况下一聲我右腳膝頭傳來劇痛跟住成個瞓低係街 ……….. 原來我膝头半月板因跑步時產生的撞擊力撞裂了。 這件事我睇骨科加運动創傷科医生連物理治療搞咗我個月 , 痛苦不在話下所花的錢夠我玩幾年 Gym , 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5. 好多朋友有膝痛現像 , 是否唔郁佢就無事?

在一般 Over Weight 的人來說膝痛現像其實好普通 , 有些人以為少做運动唔郁佢就無事, 其實啱啱相反 , 但凡關節痛都是因為關節附近的肌肉無力引至 , 一用力啲力就由關節承受晒做成磨損。 若果平時踎低起身都膝頭痛 , 四頭肌一定好似豆腐咁淋 , 唔信你自己試吓。所以治本之法是 Drop Fat 再加 Weight Training 加強肌肉力量 , 切記關節本身的功能是管理身體活动方位及支撐身體 , 關節本身不是用來發力 , 肌肉才是一切力量的來源。

6. 一些平時少運動的朋友冬天貪過癮去學人滑雪 , 這可以嗎?

我亦好戥他們擔心 , 滑雪要用腿部肌肉控制轉向及停止 , 對肌肉的強度及平衡性要求好大 , 危險性比跑步尤有過之 , 因為不單傷膝仲好易會斷十字韌帶。 我有幾個朋友都因為少運動而走去滑雪最終搞到斷十字韌帶要做手術。 通常喜歡滑雪運动的人要在運动前 2 – 3 星期做一連串腿部強化運動 , 加強腿部肌肉才敢去玩 , 所以大家腿部肌肉無力就千萬不要人玩你玩 , 切記別人做到唔等於你啱做。

7. 我知運動係好 , 但硬係唔起個心去做?

2010年咁就過咗半年 , 老實講假若你年頭開始玩現在都可能達咗標。你唔起心肝去做因為你未見到好處 , 亦未有危機感。 我未做 Gym之前好多病痛 , 現在身體好咗。呢啲嘢梗係趁仲有氣有力嗱嗱啉搞好個身體 , 唔通等到受傷或壞咗身體先來搞咩?  

8. 我平時耍太極 , 玩瑜伽都出一身汗但點解減唔到肥?

每種運動都有其特性 , 有些針對消脂 , 有些是增強肌肉力量 , 有些是增強肌肉平衡力。 太極瑜伽都是強肌肉控制力及平衡力 , 並非針對消脂的帶氧運動 , 所以並不 Effective 而太極很注重腿部力量 , 有啲動作個人會坐到好低膝頭會好受力 , 若本身 Over Weight 亦會容易受傷。

9. 點先可以好 Effective 咁減到肥?

“入多出少自然肥 , 入少出多自然瘦” , 這連三歲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就是 Drop Fat 的方法 , 係人都知一套持久有效的減肥方法一定要控制飲食及運動雙管齊下才能達到 , 但不成功因為沒有做齊以下五樣元素:

l        增加新陳代謝率。10個提昇新陳代謝的方法

l        做帶氧運動。詳情可細閱這篇 健身室內帶氧器材的應用

l        增加肌肉量利用肌肉去幫手消耗能量。

l        飲食控制。

l        恆心、紀律、時間

10. 可否講講你的飲食餐單?

l        最簡單的你平時最喜歡食的東西完全唔食而食一些不喜歡的東西!!!!

老實講在減肥的頭三個月內真係好多嘢唔食得 , 由天堂到地獄心理上的關口真的十分難受及不易克服 , 但我的原則是不捱餓頭三個月減肥初期清心寡慾

l        每天早餐淡麥皮 +香蕉 , 多士齋包 ,

l        午餐水烚菜 , 水烚雞肉、瘦肉、魚肉 , 瓜菜任食。

l        晚餐清菜 , 什何肉加湯米線 , 任何肉加半碗飯 , 瓜菜任食。

l        每餐中間若肚餓就用香蕉、蘋果、碌柚、梳打餅頂肚。

l        全程戒甜、戒煎炸、少油。

l        茶餐廳的早餐每星期最多食 一兩 次 , 晚餐頂唔順可來客牛扒或豬扒 , 但一定汁茨另上仲要盡量少飯

l        外出用膳都以粉麵為主 , 有時瘦义燒飯或雞飯要胸走汁。

l        晚餐盡量食少啲澱粉質, 要食就中午食或運動前食。   

 l        朱古力、甜品、蛋糕、雪糕、Nuts、上茶樓食點心、零食一切高熱量物品免問 。 (這些食品全是你至肥的原凶 , 食朱古力 Kcal 等同一塊牛扒咁你就知點解你會肥。)

l   我選的食物全屬 Clean Food , 其實坊間大把這類餐單 , 分別只是你肯唔肯認真去實行。

 11. 見你平時咁多 Wine Dinner , 你點解仲可以 Keep 到咁 Fit ?

人非草木有時出席一些場合活動唔到你唔食 , 體重控制的重點在於平時 , 早午晚一日三餐一星期二十一餐 , 就算 一兩 餐豐富啲都無問題。

我運用的原理係咁 : 食物消化後會轉化為能量先會變成酐糖 , 肝糖儲備足夠就會將多餘的能量轉化為脂肪作儲備。 情况就像大家出糧會將錢分為錢包 Petty Cash 及銀行Saving 一樣。 而由肝糖轉化為脂肪這個過程是雖要時間的。  假若我們經常運動酐糖消耗量大及快速 , 身體為了應付Demand肝糖儲備亦會提高 , 亦唔會咁快將多餘能量咁快轉化為脂肪 利用這個 Timing 及理論我一般在 Wine Dinner 前一天一定會做很多 Weight Training 及帶氧運動 , 因為每做一次運动可提高新陳代謝率 24 小時 (即消脂能力亦提高) , 而我的肌肉因為 Weight Training之後亦要能量修補變相亦做成高 Demand 當晚食完餐勁之後的連續兩三天做番足夠帶氧運動 , 再食番清淡啲就可以擺平。

12. 大隻佬奶粉有用嗎?

減肥初期人士不要飲用這類奶粉 , 因為你要用身體本身的蛋白質去 Build Muscle , 女士脂肪量較男士高 , 所以又唔太須要用這些蛋白質補充。  但若紙板男或本身巳經唔肥而又好想操Fit 的人士就好啱用。

這些奶粉以最易吸收的蛋白質為主 , 有朱古力味 , 雲尼拿及其他生菓味 , 若再加入一條香蕉或蘋果加點冰 Blend 埋就成杯奶昔咁 , 夏天做完運動整杯真係幾爽 , 而且飲完好飽肚跟本唔使再食嘢 , 好多 Fit 男都用它作為代餐 , 但份量千祈唔好多健議份量嘅一半就夠。

a9

13. 一星期要做多次 Gym 每次做幾耐先會有效?

這好睇你要達到什麼目標 , Drop Fat 定要練大隻又或者只是想 Keep Fit , 個個人唔同 , 但好肯定一句只要做啱運動一定能達標。

以 Drop Fat 為例消耗3600 kcal 等同 一磅  , 30 min 帶氧有300 kcal 再減食少少 又有300 kcal 咁一日就有 600 kcal , 一星期減一磅就差唔多。  想快就要勤力照比例操多啲 , 完全成正比有數得計。  我見好多 Gym 友初初玩都是珠圓肉潤的但現在個個都 Fit 晒。 我有幾個朋友都一樣 , 信唔信由你。

14. 我未玩過 Gym 又想減肥 , 咁我大概要做啲乜運動 , 同埋個 Program 會係點?

平時少運動的人體能較弱 , 唔好心急亦唔好貪心 , 一步步來慢慢加 , (以下針對 Drop Fat 為例 , 若是練身型或大隻就唔使做咁多帶氧運動) 只供參考:

l        最初先做帶氧運動 , 一星期 2 – 3 , 每次 30 minutes , 目的在撻着副偈。

l        兩星期後習慣了就加長帶氧運動時間至每次 30 – 40 minutes , 同樣是一星期 2 – 3

l        一個月後加入 Weight Training訓練 , 即一星期有日做 Weight Training 再加30  40 m in做帶氧運動。體能好的可以 2日做晒又可以分 4日做。

l        想效果快啲就加多及加強帶氧運動時間即每星期 5 – 6  , 每日做 60 minutes

我自己以前一星期去 4 – 5  Gym , 每次頭 30 分鍾做 Weight Training 以消耗酐糖 , 隨即做 30 – 40 帶氧運動消脂。這個 Over Train 組合對我好有效 , 而我咁勤力做運動所以我有好多 Quota 食嘢 現在我收身成功咁就唔使再咁密集式 Training , 一星期一兩次就夠 。

我現在轉玩啲高難度嘅平衡力 Training 及針對地做一些改善身型的 Training。

a8

15. “豪華肫點減?

第一部先要利用帶氧運動將脂肪及水腫減去 , 等個人無咁腫漲就進行第二部 , 做些針對性的 Pet Pet 位及大腿內外肌肉訓練 , 用低重量但多組方法慢慢收緊肌肉。

16. “甲組腳有無得搞?

腳是用來支撐身體重量的樁柱 , 你身體咁重對腳自然要粗壯啲去承托 , 所以第一步就先要 Drop Fat , 當你減咗磅對腳自然双應會收細。 另外做完帶氧運動對腳肌肉漲晒就一定要做拉筋 , 將啲肌肉拉番長咁隻腳就唔會越做越粗。

17. 我好多時頸痛、腰背痛、膊頭痛 , 咁我要做边類運动?

之前講過關節痛應該是肌肉發炎 , 筋膜發炎有關 , 這類痛症先要睇医生食消炎藥 , 要醫生及物理治療師證實是因為關節附近肌肉無力而引起 , 咁先去做針對性運動改善。

因為你有關節痛所以唔好亂做 Training , 最好揾個專業 Trainer 幫你一步一步改善你肌肉狀況 , 就好似做物理治療一樣。

18. 我唔想練大隻但想練好個身形咁要點玩? 我個人係瘦咗但我只係成個人Size縮細咗 , 身形都仲係啤梨形 , 咁要點做?

帶氧運動只能幫你消脂 , Weight Training 先會幫你改善到身形 , 每個人身型不同 , 身體情况 , 身體反應進度不同好難話有一套放諸四海皆通用的方法 , 最直接就要揾 Trainer 等佢幫你度身訂做 Program , 因為大隻唔等於身型靚 , 要練身型一般要較長時間一 part part做。

19. 有啲人話練完大隻一唔玩啲肌肉鬆晒會好難睇 , 有無啲咁事?

, 通常練大隻都會用「超負荷,超補償」方法去令肌肉快速增大 , 但有啲人一有成果就停止 , 肌肉缺乏深層肌肉支撐 , 好似吹波咁大得快亦謝得快。 而另一種玩法是慢慢的一層層建立肌肉 , 這些肌肉密度高又結實 , Build Up 得慢但亦無咁易謝。

20. Gym 會唔會悶?

唔識玩就會悶 , 若你學識咗點玩同理見到成果就一啲都唔悶。 Gym 內有好多不同機械及器材 , 做完 Weight Training 或以玩吓跳舞 , 玩瑜伽及 Body Balance , 週不時轉吓 Program , Keep 當做運動。身體健康就點 Wet都得 , 無健康就乜都唔得。

a11

21. 點去揀 Gym ?

每間 Gym 有它的經營模式及運作方針 , 你問我我第一要揀一間方便自己的 Gym , 例如近公司 , 近屋企可以俾你早午晚假日隨時隨地去做的為首選 人天生有隋性會揾藉口 , 唔方便俾間平平靚靚嘅你都係假 , 有幾多間 Centers 亦無乜大用反正你只會去最方便的一兩間。 第二我會在繁忙時間去我做 Gym 的地方實地睇吓 , 係咪旺到好似街市咁定街坊福利會咁? Members 係咪真係做緊運動定 Hea ? 機多唔多? 有無機俾你玩到定要排隊玩現場有無啲大隻佬或 Fit Fit 女操緊?  因為物以類聚 , 如果場內好多 Fit 人都揀咁應該無死錯人。 第三要睇 Locker , 因這是最多人用最易汚糟的地方 , 這亦反映間 Gym 的管理情況 , 唔使豪華但要乾淨同人流使用率成正比。

22. Gym 會唔會好貴?

先聲明我唔想幫人買廣告 , 但我只係公開我條數俾大家去考慮及預算 我玩開都係約 $300 一個月 , 無時限任玩 , 你玩得越多就越賺 。 所有瑜伽Body Combat Body Balance 這些班全部免費 , 一星期上一兩堂已回本。 以我玩得咁密淨係冲涼毛巾都蝕俾我。

Gym 最貴係同 Personal Trainer買堂 , 每堂 $500 – $700 , 這亦是 Gym 的主要收入來源。  佢一定會盡辦法 Sell , 你問我如果你好似我咁識玩的就不用買堂 , 但若果你完全玩過對 Gym 完全陌生的而又想做出成績 , 咁我就健議你買堂 , 一般嚟講 20 堂就會見效。 就當學興趣班一樣 , 最重要係教練教識咗你 , 你之後可以自己玩 , 學識咗終生受用。 平有平玩貴有貴玩 , 值唔值自己諗同計數

23. 近排好多健身會瑜伽會倒閉 , 咁點去保障自己? 而且某些 Gym Sell Plan 咁點應付?

作為消費者及用家我的意見是唔好 Commit 咁長遠 , 會藉 1 – 2年就夠 , Trainer Class 買少少試過啱再逐少加 , 總之有需要先買 , 不要一買買多個半年的堂 (40) 。現賣現買食完再添 , 到時又可以揀 Trainer 自己話晒事 , 唔鍾意可以轉第二間 Gym 更千祈唔好心軟及怕唔好意思 , 切記錢在你袋你就係皇帝 , 錢在佢袋你就係奴棣

長篇大論講咗咁多 , 今次到此為止 , 他日再有足夠問題再向大家解釋分享 ………..

隆河傳奇 – Henri Bonneau Chateau du Pape 2001

b1

近排較忙都好耐無寫酒評 , 心想一班睇開我 Blog 酒友 Fans 一定十分失落 , 所以趁今晚得閒少少特別開一瓶慢慢品試。

上年聖節試了 Henri Bonneau 的一支 Les Rouliers VDT 自己極之喜歡。Henri Bonneau 被諭為 Rhone 的傳奇人物 , 為加深了解 Henri Bonneau 的風格所以特別從代理買了旗下三款作日後品試 , 今次試的是 VDT 對上一級Chateau du Pape 2001

b2

紅寶石般清澈明亮的酒色 , 初開瓶時散發熟紅梅 , 甜山渣 , 甘草 , 紫蘿蘭的芳香 ; 香氣濃郁而富密度非常吸引入口初段酒味較緊 , 濃郁而不厚重的酒體帶着 Asian Spice及具複雜的果味 , 果味鮮甜而帶點幽幽的黑朱古力微微苦韻 , 輕巧的皮單寧在口中停留及在齒縫中遊曳。 在初期酒味元素被酒精略為緊鎖但第一印象感覺十分舒服易飲, 就算 AM 嫂唔多識飲酒都覺得這酒好飲

隨後的半小時酒香越見開放 , 除了之前所講的果味外亦更多梅子 , 玫瑰花 , 南乳 , 香草 , 豆 , 松香 , 檀香 , 成熟甜美而濃郁的香味從杯口輕輕溢出 , 果香之中帶點肉味 , 熱情甜美中帶點荊蕀 , 柔和中有異國風情的野性。

原瓶唞氣 2.5 – 3小時後酒的表現踏入高峰 , 香味比之前多了一份深度及立體感  入口是平順柔和的酒體 , 酒味甜美而果酸在甜美過後慢慢浮現 , 少許乾身 , 單寧細緻 , 而餘韻是生津的 Fine Acidity

之後的幾小時酒的甜度會減弱而酸度慢慢提昇到另一平衡點 , 作為骨架的酸度表現更見精巧細膩 , 越飲越覺得它的平衡性真的是極高水準 , 盛個旅程無疑是一種口感與心靈的 Spa 

我們要怎樣去理解及用怎麼角度去欣賞這支 CdP 呢?

酒完全以表現葡萄的 “鮮味” 為主 , 在初品嚐時會好明顯感覺到葡萄因為 Low Yield 帶來的那份鮮甜及延遲收割使葡萄成熟所帶來的餘剩糖份 , 可能有些人覺得它太甜感覺太似葡萄汁 , 這只是開瓶前 2 – 3 小時的事 , 甜味過後果酸會慢慢浮現到另一平衡點 , 細心品嚐會發覺當甜美當中有很多細緻鮮味層次 , 這是一般 CdPs 十分罕見的風格。

一般 CdPs 以十三種葡萄釀製 , 由於多種葡萄混合 , 各種葡萄成熟度不一很難將葡萄的個性結合而給飲家一個明確的 Image。 而 Henri Bonneau 的厲害之處就是將這十三種葡萄做到極之平衡 , 甚至可說是合而為一 , 就像以單一葡萄釀製般和諧。

此酒另一特點是沒有太多的木桶風格 , 這是由於 Henri Bonneau 將酒在石屎酒糟發酵之後再用 10 年以上的釀製過 Burgundy 的舊木桶來釀藏 , 有別於其他用新桶發酵及釀藏的方法  。對比我所喜歡的 CdPs Domaine du Pegau Chateauneuf du Pape Cuvee Reservee , Chateau de Beaucastel , 那些有較多的木桶元素變化構模及複雜性內容 , 簡單一點可說是較接近 Bordeaux 一派。 Henri Bonneau 則強調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 , 有點近似 Burgundy 的祟尚傳统及自然風格感覺很不同 , 所以上次飲支 VDT 時很有飲一些 Burgundy 的感覺。此酒並非以單寧為骨架而是酸度 , 亦有別於一般 Rhone 酒 , 喜歡與否就真的是鹹魚青菜各有各愛。

這支 Chateau du Pape Les Rouliers VDT 在香味方面表現得更立體亦更華麗 , 內容亦更多細節 , 和諧及平衡性亦更勝一籌。當然我是以評賞 Burgundy 的尺度及心態來欣賞這支酒。

b3

這支酒給我的感覺是 …………

峇里島的夏夜 …………清朗無雲的夜空 , 繁星滿天 ………

在海邊的一個營火聚會 ……… 熱鬧的歡呼聲及音樂 , 微風中帶來了東方香辣美食及熱帶生果的香氣 ……….. 眼前一位身穿薄紗的異國美女在熱情地舞蹈 …………

影像十分近似神水第三期中形容支 Saint Cosme Les Deux Ablion 2001 的描述 , 唯一不同的是傳统服裝的舞者變為甜美的少女 ……….

影像色彩豐富 , 甜美而富自然氣息 , 令人像渡假一樣的 Relax 心情……….

 

Supplier:

1) Caudalie Limited.

cedricbilien@caudaliewine.com

www.caudaliewine.com

2) Vinfolio

http://www.vinfolio.com/do/winestore/storeHome?b=hk

新編攝影混世寶典 – 短期成為攝影高手大師必看

b5

在網上看到這篇十分頂癮的文章 , 越看越覺得過癮 , 轉貼過來同大家分享。這文章內容好長,不過很諷刺,很能揭露現實,耐心慢慢睇會覺得幾到肉。 (轉自海上論壇:美術風)


 別說什麼十年磨一劍了,這年頭折騰上一年弄個博士,人們大多都已經沒那個耐心了。幹啥都講個速成越快越好。一月精通三國外語;一日掙百萬脫貧;一小時學會開飛機;一分鐘戒菸;一秒鐘治愈癌症…… 那個啥,用鐵杵磨針的,絕對就是吃飽撐的,再笨,那也起碼找根鐵釘來磨啊。

如果你哪天突然心血來潮,想跑咱攝影圈來混混,那麼本寶典必讀。

信心,或者說是自信吧,這個最重要。 這是在你學會本寶典所述之各種速成術之前,首先必須建立的東西。 千萬不要被圈內各種光怪陸離的專業名詞術語唬得一愣愣的,要知道攝影這玩意從娘胎出來也就一百多年,能有啥高深莫測博大精深的? 永遠不要用崇敬的眼光去注視你身邊那些被稱為高手或大師的人們,可能說了你也不信,他們其中很多人也許在前一晚上還是菜鳥。 在攝影圈內多的就是前輩,高手,大師。 一般來講玩攝影,如果在1年內,都還沒混出個高手模樣的話,身邊還沒幾個徒弟跟出跟入的話 ,那你還是乾脆放棄吧,不是說你太笨,確實是攝影實在不適合你,再折騰下去肯定會讓你失望。

器材篇:

如果你連攝影器材都不想投資就想混跡攝影圈子,那麼到此結束吧下面的就不用看了。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見過一個沒有照相機就能玩攝影的。

單反是一定需要的,就是那種個頭很大,黑黑的,看上去亂七八糟很多貌似很專業的按鈕的那種。記住千萬別說成是單鏡反光照相機儘管絕對正確,但這樣說法,會讓你顯得很不老練。 哪怕有人真的問你,你也要作不屑狀,留給在場的別人去回答。 別指望拿你以前手頭上用來拍到此一遊的小卡片機先混上,這不是循序漸進的問題。 一台單反機是你跨入攝影圈的門票。 再怎麼說既然是社交,這點形象工程也是最起碼的。 不過也不用太害怕,這裡所說的單反只是指佳能,尼康、索尼、奧林巴斯之類的日本數碼產品,核心感光部件的面積只要像以前135膠卷的單張底片那麼大 ,就已經被稱為全幅了,攝影圈內已經夠頂級了。至於那種要裝後背的哈蘇之類,也是單反,但你只要知道就行了,絕對用不著你去投資。

要很清楚地意識到你買單反的意義絕對不要被那種成像質量的說法所蒙蔽,不要真的相信用上單反就能比你以前的小卡片機拍出更好的照片。 那就是一張門票一套出入社交場合的行頭。 當然這點你自己心裡明白就成,在圈內最好別這麼說,畢竟絕大部分的圈內人士對單反的好處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你大可不必花大把鈔票去買台最新最好的。 二手市場上去弄台2年前的機型就足夠了。拿到圈裡只要你自己不說,誰也不知道你是花了多少錢,而且還能顯得你頗有點資深。 不用擔心二手產品質量問題,因為大部分的二手器材,都是被那些缺乏耐心的愛好者淘汰的,一年都拍不到1千張,且平時呵護倍至。照相機的質量,要遠遠好於手機。你可以看到高手們經常換新機型,但絕對不是因為以前的機器使用太多而壽終正寢緣故。

對了單反是要配鏡頭的。千萬別用和機身配套出售那個這是關鍵。如果你捨得花點錢,那就盡量去挑那種個頭大的,要粗,要長,要重。不用買太多,一枚就夠了。 出入任何攝影活動場所都用它,同樣你無需關心它的用途和成像質量如何。囊中羞澀的話,就去弄個叫標準鏡頭的定焦,比如50/1.4之類的,二手的也很便宜。 儘管價錢和那種套頭差不多,但圈內人士對你的評價將截然不同。

僅僅如此的話還只能算個基礎。真正要威風八面地出場,那還得靠攝影器材配件的支持。 哪怕你無論如何都沒機會在一天拍攝中將單反的原配鋰電池耗盡,但也一定要另外配個電池手柄,那是花不多的錢卻能掙足很大面子的活,足以讓你手上的單反看上去提升好幾個檔次。 不要對你的鏡頭體積太過滿足,多裝一個遮光罩吧,要大口徑的那種,最好是花瓣狀的。三腳架,你要是不買就傻了。那玩意,只要不是進口的很便宜,而且很撐場面,出入攝影場合一定得背著或乾脆安上你的相機扛著。 至於攝影背心,不要也罷,太扮職業狀,多少顯得有點做作,去弄頂名牌攝影器材的帽子戴上很合當代時宜。 但攝影包倒是一定需要的,不要用那種量體裁衣的思路去選購,一定弄個雙肩背的最好還配有很多外掛。不要覺得很多空間空著浪費,這可不是有沒有東西裝的問題。

不過呢,有些東西大可盡量省去。購機時奸商總會推薦你來上一枚UV鏡啥的,說是可以保護鏡頭過濾紫外線。 別理那套,絕對是冤枉錢。尤其是那種LCD貼膜讓人一看就覺得你是個新手。 存儲卡,儘管現在很便宜了,但也沒必要買太大的。 那玩意裝在機器裡誰也看不見。再說了像那些高手或大師啥的,攝影時一般都要瞄上半天才嚴肅認真地按下一次快門,一天下來都拍不了幾張。 另外,有一樣是萬萬要不得的,就是在機頂上搞台很大號的閃光燈,拍到哪閃到哪,自以為很風光,殊不知這是在圈內被人嘲笑的做法,哈,原來是個拍報館照的。

交流篇:

你不用為你的攝影知識的淺薄而惶恐,其實攝影的社交圈中的交流,翻來覆去就那麼點內容。

器材,那是必談的,而且一般都是談論最多的。攝影圈不像其它藝術門類的圈子,從來都是對器材的熱衷程度遠遠超過對攝影技術與藝術的交流的。 從尼康到佳能,從鏡頭到機身,此長彼短,看似永遠都有說不完的,其實每次都是那麼點內容被一遍遍地重複。你要想在圈內混得如魚得水,可以拍不好照片,但絕對不能不愛好器材。要知道很多圈內備受尊敬的前輩,都是只拍磚頭、瓦片、報紙的 ……….

你可以先找些攝影器材網站看看,只要花上一個週末的時間,盡可能多地記熟很多器材的品牌,型號,功能和性能,只要你兢兢業業上兩天就可以具備社交場上從容應對的底氣。然後就可以按照本寶典的方法進行發揮了。

 相機,儘管大家都用數碼單反,但你一定要學會多談旁軸,LOMO,膠片。手機嘛,可以提一下,別太刻意了,不然容易造成故弄玄虛的感覺。儘管大家大都使用日本貨,但一定要多談德國產品,比如萊卡,哈蘇之類。你可以對以前國產的海鷗4A,4B, 4C大加讚賞,但千萬別傻到真的去弄上一台拍照片。

鏡頭,要多提定焦,少提變焦,最好是大光圈的那種。一些大名鼎鼎的經典鏡皇一定要記熟。 種善於在各種品牌的同樣型號或是同一品牌的類似型號之間尋找微小的差異並大做文章。 你是否親自使用過並不重要,社交圈嘛,都搬來搬去,道聽途說的。 絕對不可能有哪個大師玩得那麼全。 你盡可以在各類比的組合上尋找冷門,比如,你可以提出,在實際中你好像感覺不出蔡司的85/1.4和佳能的70-200/ 2.8L85MM/F8的時候體現在MTF曲線上的差異。

不要被器材燒友的氣勢所嚇倒,當他們吐沫星子亂飛於萊卡,蔡司的時候,你不妨向他們請教一下羅敦司特,施耐德;具體點不妨這樣:在蔡司T 28M M/F2.8和蔡司。耶那28MM/F 2.8M C兩者之間,你到底該選哪個? 或者說,你感覺下來還是蔡司85MM/F2.8的長的那款要比短的那款好。

切記,言多必失,點到為止。要學會準確判斷對方。那種總是在熱門時髦產品中周旋的大爺,其實都是小菜。 如果期間發現有談到影室燈的切勿多語。那玩意是講使用技術的,可不能像談機身鏡頭那樣,名牌來,型號去的,否則你會給人一種故意裝大的感覺。

器材交流的格局都在一種辯證的模式下不斷重複著的。品質好的,貴; 貴的太重;副廠的便宜,但不經用;定焦成像是比變焦好,但不方便…….總之要記住,就沒有沒毛病的東西。 交流中適時婉轉從頭再來,兜上一百遍都沒不會有人覺得煩。

別太鑽牛角尖,動不動來點計算公式之類的,沒人能懂也沒人感興趣。 就算你覺得有些基礎公式實際上很有用,比如景深,你只要大致算出當在50MM/F1.8,對焦點3M時前後清晰範圍並告訴大家就行了。  別較真,算錯了也沒不要緊關鍵是顯示出你會算。

別太急於表現你的知識,因為你就那麼點東西,正好讓你碰上機會的時候,抖露出來一定要講究技巧:比如偏振鏡,其實也不是啥新鮮的玩意了,但在這個時代的攝影圈內很有可能被翻出來當時髦。 這年頭已幾乎沒有人能夠準確地解釋出它的光學原理了,所以你只要說那效果其實很有局限性,只對特定情況下的偏振光線起作用,還要賠上兩級以上的曝光量,不值。

對於攝影技術方面,你只要記住曝光,對焦就可以了。不要說照相機的自動功能如何如何,反正無論如何你都是喜歡用手動的,你要說你一般都是用點測光的,而且習慣上加或減2/3; 要強調手動對焦的精確性; 要說你有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的習慣,哪怕在陽光明媚的風光中使用1/500以上的速度; 談到手持穩定性的時候,一般可以說1/4秒應該沒問題。再慢那得有光學防抖才行。 如果是人像攝影要談到大光圈的好處,啊!那個背景虛化得…… .儘管你可能到處背個大砲筒一樣的長焦亮騷,但還是應該多提到你更喜歡超廣角的效果。 要時不時地抱怨你拍點照片有多辛苦,多麼不容易,要帶這樣那樣的東西。

對於成像質量的評價,只要把躁點,層次,色彩經常掛在嘴上就行了。千萬別說清晰度,現在哪怕是卡片機都動輒千萬像素,能數清眼睫毛的照片已屬於攝影愛好圈內很菜的話題了。要注意對成像質量說法必須有意無意地和使用的器材結合起來,如果那是佳能拍的,要說色彩總是有點偏灰; 如果是啥德國貨拍的,就不能說躁點有點粗,應說顆粒感很舒服,顏色很油潤。 如果是APS 畫幅的機器拍的,或者是那種1/1.7,1/2.5 畫幅的偽單反拍的,要指出在層次上那畢竟不如全幅相機。

一張照片哪怕再細膩,你都要問一下作者當時 ISO 設置多少; 對於曝光,,對了,這“曝”應該念“PU ,但在攝影愛好者圈裡行話叫“暴” 。寫法上“暴光”和“曝光”都可以。 但念出來一定都是“BAO”。 所以如果你真的口口聲聲“PU GUANG”的話,圈內人士會覺得很彆扭,除非你是台灣來的。那好吧,對於暴光,你應該總是對一張照片提出最好加1/3檔或減1/3檔的建議。 一張人像照片,就算是把眼睫毛拍得再清楚,你都要表現出對是否跑焦的懷疑態度。

你千萬不要相信攝影圈內那些倍受追捧的大師片,就是這麼用相機拍出來的。PS這是時下攝影圈內最為人們熱衷的內容。 如果說攝影圈內還有技術的交流的話,那就是PS幾乎百分之百的圈內高手或大師都是靠PS造就的。不要把PS刻意解釋成PHOTOSHOP,那不對,因為很多高手現在做PS就根本不會PHOTOSHOP,要記住,沒有經過PS照片是不能出手的,在攝影圈內那是半成品,或者說,對於一張作品,拍攝的重要性最多不超過30%.

照片實在拍不好就靠PS。這種話你可絕對不能說,這在大庭廣眾下會得罪一大批人,你要換一種說法那叫前期不足後期補 你要學會為PS行為所找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諸如那就如同膠片時代的後期暗房沖洗啦,數碼相機內部的軟件處理其實就是一種ps啦等等。也可以武斷點,好看就行,大眾喜歡就行。不要試圖去窺探那些大片背後的原來。那些高手,大師作者是不會給你機會的,他們只會告訴你基本沒怎麼PS,就調了一下反差,顏色啥的。你也許會驚訝於和他們同時拍攝後,他們出來的照片和你自己的大相徑庭,這就對了,其實他們的原片就和你當時拍的差不多。當然如果你真的看到哪個菜鳥居然拿出原片示人,一定要說再PS一下就好了。對於從交流作品上所發現的問題,無論大小,性質如何,都不要從拍攝角度去研究如何改善,你只要輕描淡寫地來上一句,可以PS的,就OK了。

關於PS技術的交流,你只要記住圖層、通道、模式就行了,那種還糾纏於明暗、對比度、飽和度的做法屬於比較入門級的你不用去理會。要說你一般做圖都要用到起碼十幾個圖層RGB模式是肯定不行的,你習慣於在LABCMYK之間轉換並分通道調整。至於萬一要談到你的具體步驟和參數,你只要說針對不同的原片有不同的方法,得先從色彩原理入手分析,一般不會有多少人有那個耐心聽你講色彩原理的。如果真要就某張照片讓你說具體的,你就說, , 這個嘛方法有很多種的啊;要是對方再窮追不捨,你只要表示那得實際示範,光口頭說不清楚。哈哈,你掙足面子又逃過一劫。

如果你真的有點藝術修養,千萬注意別表現得太過火。攝影圈內所追求是好看,賴以衡量是否藝術的標準也是好看 也就是視覺舒適度,當然,在說法上一定要說成唯美。風光,人像就不用說了紀實也是如此。要學會用視覺衝擊力這個說法。 攝影見識嘛,你只要記住布列松,亞當斯就基本可以混了。要是還知道荒木經惟,簡.索德克之類的就更顯得見多識廣了。如果聽到朗靜山這個名字千萬不要以為那是個日本人哦。談到中國嘛應該表現得很不屑,好像侯登科還可以。對攝影流派嘛你啥都不知道也沒關係,只要說得上美國國家地理,荷賽瑪格南圖片社等機構組織就行了。無論你是否喜歡這些大師或組織的作品,你都要時不時地嘖嘖稱道。盡量用唯美的說法往上套,牽強附會生搬硬套都沒關係,畢竟只有這樣圈內人士才容易接受。蒙娜麗莎如果不編個荒唐透頂的神秘微笑,就憑她那種形象怎麼能說服全世界呢? 維納斯的手臂就是長出來也一定被她自己給砍去,不然就憑她那五大三粗的身材早就混不下去了。

要多談繪畫古典的那種,多談繪畫對攝影的意義,要知道藝術門類裡,只有繪畫才能讓玩攝影的肅然起敬。至於音樂、舞蹈之類的,基本和攝影沒啥關係。張學友就是音樂,迪士高就是舞蹈,什麼巴赫,吉賽爾之類的千萬別往裡扯,大師們會理直氣壯地堵你: 對不起,這些我們不懂也沒興趣。

對於那些比較現代點的東西,你要學會用“抽象”這個名詞,你不用管抽象和具像是如何定義的,總之對一切不那麼傳統的東西一律用上“抽象”就表示很現代的意思。當然現代派的說法似乎已不那麼時髦了,要說後現代主義,你不用去關心這個主義在歷史上是啥時候就出現了,反正肯定聽上去很過癮。

還有一句話很重要: 各人觀點不同這是在攝影圈內遇到分歧時的最適用的一句話,尤其適用於對作品的藝術評價上。 你可以不用擔心你的無知造成的失言,當你突然發現因為你的無知或欣賞水平低下,把一張攝影經典作品罵成垃圾的時候,你可以用一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可堂而皇之地掩蓋過去,那就是說不管分歧如何,不是智者就是仁者,讚揚了自己也尊重了別人。注意哦,是智者見智,別說成稚者見稚。

如果你在網上發你的圖片,要注意的是標題很重要。這不是說那種一個好的標題能給作品增色的問題,是要注意能吸引人點擊,畢竟INTERNET上的很多圖片發表方式是先見到標題的。要是美女片、好辦、多點裸、性感、私房之類的挑逗字樣就管用了,其它題材的作品就要搞點假大空的了,千萬別謙虛,你盡可以在標題裡用到世界第一,曠古罕見的字樣或者和時事很有關的內容。 比如說你可以把你在街上拍到的要飯的標題成很像美國新總統。至於標題是否和你的照片有啥關係就另當別論了,騙到點擊率才是最重要的。標題黨又如何? 在圖片包裝上要捨得下功夫做上點像框里三層外三層那種題上點文字再加個戳,最好配上點音樂。實在沒轍了就起個英文標題,盡量找些冷僻的詩詞字眼,別人不認識,自然想著進去看看。多加點古怪的標點符號。如果你對圖片是否好評沒信心的話,不妨加上點說明,什麼隨手拍的; 好久沒摸相機了有點生 ; 試試機器或鏡頭的都可以,總之要充分強調客觀理由就對了。至於那種註冊點馬甲自己亂頂的做法,這裡不提倡,一旦洩露功虧一簣。

實踐篇:

如果你買了相機真的隻掛脖子上當擺設,那你已經夠大師級別了。但相信絕大部分人一下子是不可能有此境界的。

交流篇中的方法只是為交流所用,可別真的用於實踐。不要被你照相機上那些亂七八糟的按鈕所迷惑,實際拍攝時,你只要知道如何設置為A檔或P檔就行了,鏡頭一般都是默認自動對焦的。打開控制菜單看看,凡是能設置為自動的就全部設為自動。其它看不懂的東西你就不用管了,對著你要拍的東西按快門就行了。不過在圈內交流的時候,你一定要像所有的人一樣,對此大肆嘲諷反正也沒人知道你的事,你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也和你一樣。總之機器的功能是用來侃的,實踐的時候當傻瓜機就對了。

要注意你拍攝的姿勢,這點對於在和大家一起混的時候尤其重要,無論你的機器有多重,最好永遠只用一隻手,另一手上夾根香煙點著了,哪怕你不會抽煙。兩腿不要直立,要一前一後成弓狀,這會讓所有在場的人感覺到你視角的獨特性。如果你的相機有LCD可以直接取景的功能,千萬別用,只有拍到此一遊的攝影外人才那樣。要控制好你拍攝的情緒,別一激動噼劈啪啪亂按快門,那會讓人感覺你沒見過世面。

用光很關鍵,要想盡一切辦法把你要拍攝的東西全部照亮,攝影愛好者一般是不能忍受黑的,暗的,投影的。反光板,燈光設備,只要有,就盡可能全部用上,一上一下,一前一後,一左一右,反正四面八方都是光就對了。大平光不好,那隻是個說法,變成照片人人都喜歡。你大可以面對一張大平光片這麼說: 光用得真好,不像現在好多人拍片,都是大平光。

一開始,你實在啥都不懂的時候,可以搞點花鳥魚虫之類的,不是微距就是超長焦的那種,那效果保證讓你自己都驚訝,拍得不好看都難,而且可以給人們造成某種拍攝難度很高,很不容易的錯覺,這是迅速樹立起你在圈內形象的捷徑。每年一度的荷花盛開,千萬別錯過了,要混總得抓緊速成幾張看門片墊底吧。在攝影圈裡,出現在照片裡的荷花,要比人還多,這就是為啥有那麼多大師和高手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拍風光,可能需要你有點耐心和花點精力,不過肯定沒你想像得那麼高不可攀。 你不用背者大包小包,周遊四海,跋山涉水。那種餐風飲露,飽經風霜的經歷,只是拍風光的用來標榜和炫耀的本錢別信那套。 所謂需要的耐心和精力,是指你要在特定的時間裡必須到達特定的地方。如果你居住的城市有山有水,那最好,如果沒有,你可以就近找個公園。在日出或日落的時候趕到,只要能在畫面裡裝進紅色的太陽,你拍吧,怎麼拍? 隨便如果那天看不到太陽,那對著彩雲,早晚霞都行。如果有水,那就加點波光粼粼和倒影之類的東西,實在啥都沒有,加點破房子和高樓大廈也成。不用擔心色彩啊,曝光值的設置,這種時候,怎麼拍,都好看。哦,對了,還有夜景,也是一樣,只要找到燈紅酒綠,滿街霓虹燈的場面,你一定會以為你的攝影水平一下子突飛猛進了。

拍美女那是時下最時髦的干活了。這個嘛你得遵循一些程序化妝、服裝、道具、場地、燈光、創意和PS。麻煩確實有點。不過,你只要按此程序走下來,片子肯定是那麼回事。而且這種片人氣好 , 一張頂別的題材好幾張 , 所以只要三五次折騰 , 你會不知不覺發現很多人開始叫你大師了。如果你實在不懂如何擺弄模特 , 那就拍大頭 , 就是美女的臉佔畫面面積70%以上的那種 , 大光圈或長焦 , 讓背景虛化。正面的、側面的、半側的、高的、低的都來點 , 總有幾張漂亮的。拍攝中,可能模特要求看看剛拍好的照片,你可以用那會影響模特接下來的表現力作為藉口來拒絕,這樣既掩蓋了你的心虛,又能讓模特覺得你很專業。如果模特想要照片,可以的,但不當場給,就說需要回去挑选和PS一下,美女一般都能理解,而且還心存感激。

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美女口口聲聲要找有好的創意的攝影師合作,你可千萬別傻到真的去攪盡腦汁想創意,你只要找些當下最流行的時尚做法差不多地翻版一遍就行了,比如煙熏妝啦,cosplay啦,廢墟啦,無非把刀換成槍,換,AK-47M-16,工地換倉庫,旗袍換韓裝。只要大致換一下,就叫創意,就算很有想法了。當然你得給創意編個主題,攝影圈裡對作品的表現主題一定是要求攝影師事先想好的。這個主題一定是要現成的,起碼邏輯上是可以說得過去的。要是沒見過的東西,圈里人人會問你想表達什麼。如果你很想討好哪個美女模特,那麼只有一樣是最重要的照片一定要把她拍得漂亮。其它都無所謂至於那些構圖,用光、色彩、創意、曝光、對焦、躁點ps等等的講究,都不是女孩子關心的,儘管她們口頭上絕對不承認。比如對於美女臉上討厭的一點痘痘,你可以用好幾種辦法對付; 1.實拍+ps去痘、 2.故意虛焦。3.曝光過度。三種辦法在女孩子那邊的認可度是一樣的,後兩種方法相對簡單,但不屬於攝影圈混法,具體如何選擇,就看你拍片的目的了。

紀實攝影叫掃街吧屬於比較正統的,攝影圈內可能不怎麼時尚,但絕對沒人敢瞧不起。不過你要注意的是拍紀實片,最多到玩到布列松那個檔次上就夠了,不能再往前走了。要盡量找那些突發事件拍,表現上要具有典型性、強烈性。也就是說要把想說的都在畫面裡說清楚,哪怕你留出一點點餘地,都會有人問你想表達什麼。要尋找那種有戲劇性特徵的事物去拍,比如滑稽的,很不合適的,過分強烈的,特別有趣的、罕見的、巧合的等等。記住所謂客觀地記錄並表現生活,只是目前紀實攝影的幌子,你真要客觀真實了,是沒人感興趣的。

藝術源於生活,目前你只能理解為拍攝來源而已,一定要在高於生活上大作文章。一定要符合當前社會的道德觀,否則你照片再實都要遭人唾罵。羅伯特.弗蘭克,那是老外,他拍的那些很垃圾的照片就是大師,你那麼幹就叫垃圾; 荒木經惟是日本人,他拍的色情叫藝術,而你要那麼幹,就叫流氓。比較討好的紀實片在目前有皺紋片,窮片,破落片,酸片,小資片。具體就不一一解釋了,你街上隨便買本攝影雜誌或看次常規攝影展就行了,要不來我們海上論壇看看也行。幾十年了都那樣。總之,別太個性,別太反叛,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走總是不錯的。別太有想法,別太想玩新花樣,我承認那是好的難得的但你還想不想混啦?

仕途篇:

這是計劃要寫的,只是想想太多內容實在太噁心了,實在寫不下去了。牽扯到很多內幕,也不方便揭露.

畢竟本寶典最後要申明: 內容絕非虛構,如有雷同,絕非巧合。

青馬霞彩

b7

在網上經常看到一些師兄影青馬大橋的黃昏及日落 Magic Hour 美得像 Post Card一樣令人心醉

自學習攝影以來都知道要影一張靚相一定要付出很大代價 ,  而我亦知道要影這好角度絕非一般交通能直達的觀景台可輕易到達的地方。這段路最好有識徒老馬帶路否則好大機會迷路荒山。

b8

這次難得馮 Sir 搞影青馬橋黄昏拍攝活動真是正中下懷 , 由於這類活動好睇天時 , 香港藍天白雲的日子亦越來越少 , 天氣不穩又或者密雲下雨真係俾你影到都唔靚 , 所以一切好睇彩數。

由於要睇天氣預測所以拍攝日子遲遲未能確定 , 但一確定日子在短短幾日間就巳有130 人參加 , Sir 號招力真係驚人。

b9

多重曝光

出發前幾日收到活動詳細資料及留意事項 , 當中提到要着行山鞋 , 而從青衣自然徑入口至拍攝點大約步行30 45 分鐘  ………… 要帶強力電筒以備回程時要摸黑穿越樹叢  …………….因部份路線會穿越樹叢,建議穿長褲,帶背囊式相機袋方便行動 ………………..。再加上酷熱天氣 AM 心中巳知這次旅程應絕不輕鬆。

b10

Photoshop CS5 HDR (High Dynamic Range) 後期製作效果

不出所料由集合地點到拍攝地點要行 45分鐘山路 大部份是自然教育徑的石板路再加 一兩 段山路及引水道 , 山路崎嶇加上要入草叢及擒高擒低 , 回程要摸黑用電筒落山。對於平時行慣山的朋友並無難度 , 但對一些平時運動量不多 , 怕曬行街多行山少的朋友來講就真的頗吃力。 整個過程最辛苦的是天氣酷熱 , 加上沉重的器材及腳架 , 汗流 , 若不小心進行真係好易中暑。  (當天我大概流了一公升 的汗水 , 大家真的要帶備足夠水才好出發)。大家切勿掉以輕心要以戰鬥格心態作準備 , 更不要膽粗粗單獨行事 , 最好伙同有經驗的影友一同前往互相照應較為安全。

全團 130 人其實都幾難照顧 , 幸好馮 Sir有一群工作人員及一眾熱心團友互相照顧幫助 , 全程慢慢走 , 終於到達拍攝的目的地。

這條引水道坐擁 180’C 無敵景觀 , 地方又夠大又夠濶又有欄杆好安全而且位又多 , 就算我們有成 130 人都唔使擔心無位影。 心諗真係無介紹錯 , 加上天朗氣清一定有貨交 , 真係辛苦都好值得。

 

b12

美麗彩霞

到達後時間尚早太陽還未下山 , 大把時間 Set 機休息到夠先影。

今次拍攝器材盡量輕便 , 一機一腳唔使講 , 鏡頭有咁 Wide 帶咁 Wide 我以一支 AFS 18 -200mm 天涯鏡作主力 , 再加一支 12 – 24mm 超廣角鏡及一支輕便的魚眼鏡三支鏡玩晒。

拍攝這類大景會用細光圈長時間曝光 , 一支穩定腳架比一支大光圈鏡更有用。 除此之外一些 Colour Filters , 漸變灰 Filters Shutter 繩基本上走唔甩。

相機 Setting 非常簡單 , 全幅測光 , Manual Mode , 收細光圈 F11 – F22 , 慢快門 , ISO200 , 減少少 EV , 日光白平衡 , 鏡頭用手動對焦無限遠 , 熄埋鏡頭防震就一定無走雞。若光差太大可利用漸變灰 Filters, 減光鏡及不同顏色 Filters 加強色彩效果。

夏天的好處是太陽下山較慢有較多時間拍攝 , 由日落開始影到太陽剛落山之後的半小時影 Magic Hour , 再等到入黑青馬橋亮晒燈 , 基本上每位影友都影到靚相 , 心滿意足的回程而去。

大家可用 Slide 功能慢慢欣賞天色的變化。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415700226/

搖曳於冷靜與熱情之間 – Domaine Meo Camuzet Bourgogne 2004

b60

很久沒有寫獨立酒評 , 最大原因是一個 ……….

這晚在一個炎夏的晚上終於啲起心肝揾支好嘢飲吓。

這支酒全名是 Domaine Meo Camuzet Bourgogne Hautes Cotes De Nuits Clos Saint Philibert Monopole 2004 酒友說在”老屈”有得買。

b61

淺黄色晶亮帶光澤的酒色 , 芬芳幽幽的花香夾着蘋果、啤梨、水蜜桃的甜香 , 慢慢再滲入淡淡的棒子及杏仁的香氣 , 香氣表現清幽自然 , 毫不做作。 入口酒體輕柔圓滑 , 柔潤如絲的質感中充滿層次豐富具立體感的酸度及細緻線條 , 由頭至尾那無與倫比的平衡性。 它的內容並不太複雜亦沒有太重木桶所做成的厚重 , 而它的收結沒有一點 Chardonnay的苦澀 , 而餘韻是妙麗的果酸 , 沒有一點乾的感覺 , 反而有種幽幽的果仁、輕怡的礦物質及淡淡的棉花糖甜香在口腔中輕盪

一支村級葡萄酒具有三項等同優質Pre Cru 級數的表現而且做得那樣優雅絕對令我眼前一亮。它的元素大小比例難得地做得如此均衡 , 結構是那麼絲絲入扣呈現一種渾然天成自然。 老實講除了一些質素絕佳的珍品會令我追酒飲外 , 這支亦是近排罕有地令我有追飲意慾的一支酒。

而這支村級酒雖有年酒齡但絕不見任何老態 , 我相信它仍可多放 2 – 3 年讓層次再進一步熟成。

b62

整個味覺旅程都是柔和而舒服地進行 , 而它的優雅及絕佳的平衡性及清新自然有如炎夏中竹林的一抹涼風 , 又或者是初冬的露天的日本温泉 , 人置身於冷暖之間只覺渾身舒泰 , 舒服得不想離開 ……………

那種感覺就如愛爾蘭歌手 Enya 的在01 年日本電影『冷靜與熱情之間』 (Calmi Cuori Appassionati) 的主題歌Wild Child一樣 …………

真的 , 真的很久沒有飲過如此佳妙的逸品 , 酒友真的好介紹。亦希望有酒商能慧眼識得入這支佳品。

酒莊資料

http://www.meo-camuzet.com/en/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