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個端午節 AM 跟 馮 Sir 出團去廣州影炮竹龍 , 今次行程頗為簡單在之前一晚放工後搭夜車上廣州 , 第二天早上去廣州獵德村影炮竹龍 , 午後到小州村做些靜拍創作就回程所以無咁辛苦。
炮竹龍的舉辦地點位於廣州天河區獵德村, 鄰近廣州市天河火車站。 鄉村內地理一河兩岸 , 兩岸邊樹林成蔭 , 雖鄰近廣州市區 , 但亦保留濃厚的水鄉特色。 據導遊講這裡的習俗龍舟不是用來鬥快作競賽的 , 而是在 農曆五月初二 到端午正日期間幾條村的村民撐着龍舟到每條村互訪 , 聯宜一吓交流感情 , 通常影友最常到的是龍潭村及獵德村兩條村 , 而端午正日會在獵德村這邊舉行亦是最多龍舟最熱鬧的環節。
我們一行 45人清晨七時出發 , 到獵德村時兩岸已擠滿觀賞賽龍舟的人 , 而到九時更是擠滿幾層攝影愛好者。龍舟會在河道上來回巡遊 , 有些會燃點炮竹 , 到處烽煙四起 , 嚮聲震耳 , 節日氣氛非常籠厚熱鬧。
艇上健兒會將炮竹放於一長竹杆上的鐵籃上 , 用香燃點後伸出長杆於艇側任炮竹爆炸。 而燃點炮竹的炮手都沒有任何”防爆衣物” 裝備 。有些更是小朋友及年青人 , 初生之犢真的不知危險 , 炮竹在他們附近爆炸而毫無愄 , 真的十分佩服他們的那份神勇 , 但亦好擔心他們會受傷。
回想起之前梅窩水燈節及香港一些雷聲大雨點小只重宣傳並無實則意義的節日活動在氣氛上真有天淵之別。
拍攝這個題材十分不易:
第一難處是揾個靚位 , 岸兩旁企滿一層一層的人 , 有啲街坊晨早天未光就已帶埋十幾張櫈仔幫全家人霸行頭位 , 除非你通宵瞓街 , 基本上第一行位你係唔使諗。 而落船的幾個碼頭位亦被官方電視台佔用而且有公安把守 , 越線即趕 , 公安真係唔似香港警察一樣咁同你客氣。 影相大家尋開心唔想有不愉快事情發生 , 所以都係乖乖哋在兩岸駐扎 , 來個“隔岸觀火”。 而路旁任何能企高的石枱木櫈就變成兵家必爭之地 , 呢種情況下心想若然有把摺梯就真係無得頂。
第二難處是辛苦。 由於燃放炮竹 , 在場煙霧彌漫 , 聲浪震天 , 煙火無眼企得太近危險性亦相應提高。 若自己唔錫身埋身肉搏又唔想吸二手煙就最好準備耳塞、口、長袖衫。 若你揹個大背囊就更苦 : 一來熱 , 二來背囊頂住後邊的人實比人推 , 三來小心扒手光顧真係好輪盡 , 這種情況下腰帶腰袋最好用。 端午節天氣一般都會悶熱 , 加上器材咁重現境又咁迫 , 企足兩三個鐘影到成身濕晒絕對不是輕鬆的一回事 , 要多飲水但又不能飲得太多否則一行開上厠所就連個位都無埋。
第三難處拍攝時機的掌握 , 有些龍舟不會燃放炮竹 , 有些則輕抽淡寫點少少炮仗仔 , 但有些則擺明是 “炮艇”, 艇上火藥之多令人嚇一跳 , 我們的目標好自然放在這些“炮艇” 上。
炮竹由燃點到爆的一舜間變化好大 , 點火 , 爆炸的火光 , 爆炸時炮竹飛出的紙碎 , 爆炸後煙塵 , 週圍人物的表情都是要捕捉的題材。 而這並非擺拍 , 整條河度咁長龍舟會一邊巡遊一邊點炮仗 , 好鬼隨意 , 好多時背影前影隨時被擋掩 , 加上在場煙霧彌漫 , 要等啲煙散才可再影 , 否則只會影到白矇矇一片。
一連串問題要考慮真係一啲都唔易影 , 能否捕捉就好睇大家嘅眼明手快 , 所在位置及相機性能了。
今次我全程用了支 70 -200mm , 全幅測光 , 高速連拍追焦 , ISO 200 , Cloudy White Balance , 快門先決自動 , 快門由 1/160 – 1/320s , 為免爆炸的火光 Over 所以減 0.3 – 0.7EV。 影炮仗爆的一剎間變化好大 , 所以要將部機 Set 到最快 , 用 Raw 會拖慢連拍速度所以轉用 Jepg。 由於現場環境好多煙就算影到畫面就像拍霧境一樣有片煙霞啲色水唔出 , 事後要用軟件推一推反差 , 勾翻啲色出嚟。
拍攝高峰期是 1000 – 1200 hrs 這段期間 , 1200 hrs 後有些龍舟健兒會食龍舟飯。

慢快門加少少搖鏡拍個畫意
拍攝了差不多 3 粒鐘爆炸場面真係夠晒皮 , 亦好彩有對耳塞否則真係失聰都有知。主要目標已達午後在回程途中去了小州村做些靜態及人物抓拍平服一吓心情。
用魚眼鏡拍攝那很有特式理髮店及它的老闆
在斗室中悠然自得的男人 ……………
在暗室中閒適自在的矮枱午餐 …….. 這些都表現到一種 “生活” 。
今次遊程雖短但精彩豐富 , 難得有班同道中人一齊玩 , 向其他高手學習 , 大家分享心德交流不同風格 , 真的收鑊甚豐。
全輯相超過 400 張 , 希望唔會悶親大家 …………..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2936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