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雨荷影

c1

“荷是一眾攝影愛嗜者喜歡創作的好題材 , 每年踏入農曆五月都是影荷的季節 , 所以近排亦看到很多類似的作品。  

荷花雖屬於靜物拍攝 , 但由渮花的含苞、綻放、調謝、花的蔬密、排列、倒影都有不同美態 , 不同時間的光影變化加上影物的前後層次清楚朦朧的表現構圖 , 就可以千變萬化的組合 , 可以寫實亦可玩畫意及意境創作。

上年在一個打完颱風的清晨 , 我拍了一輯略帶冷艶孤清的荷花作品。而在一個浩熱的上午 , 亦表達了一點點水墨畫的另類感覺。

 

今年我構思以飄雨荷作為拍攝創作主題 , 拍攝這個題材時機最重要 : 拍攝條件最好是自己放假 , 第二要在下雨天 , 第三最好是光線柔和的清晨 , 三種因素最少要有兩樣才可成行。 當然若自己屋企或工作地方附近有個大荷塘而可任何時間作出拍攝當然是無難度 但大家身處石屎森林要找個大型荷塘真是談”荷容易。 AM居住中區最近的香港公園沒有太多荷花可影 , 要影首選的地方是荃灣大窩口城門公園 , 取其近地鐵沿線交通亦算方便 , 離家一小時路程直達尚不算太遠。 公園內有大小兩個荷花池 , 荷花長得又高又密可以作近距離拍攝 , 而池边部份地方亦有瓦摭頭 , 附近又有厠所又有汽水機 , 適合長時間作戰。

 

雖然香港的天氣預測已有一定程度的準確 , 但暫時還未精準到能預測 何時何刻何地會落雨而雨量會是多少 , 所以某程度上還要碰碰運氣及望天打掛。

這兩輯相我共拍了三天 , 當中有兩天明明身處的港島區落着大雨 , 但去到目的地竟然只是點點雨粉甚至只有烏雲並無下雨 , 帶齊架生白走一輪 , 諗住等佢落雨但等極都唔落 , 真係極之無奈。

講講器材三次拍攝都是一機一鏡一支腳為主 , 鏡頭只用了一支70 -200mm。  由於要在大雨中拍攝 , 連人帶機都要做好防雨防濕準備。 機身鏡頭全部套上雨褸 , 鏡頭上要加摭光擋一擋雨點會更好。  雨傘在拍攝期間並不太合適 , 因為你一隻手要揸傘變相少隻手用你會好踢腳 , 若不幸遇上大風反傘碰跌埋支脚架就仲大鑊 , 所以雨傘不及雨褸方便。 相機及鏡頭通常有防水滴處理 , 越高級的器材防水滴功能越強勁 , 基本上唔使太擔心 , 只要制位部份不被大雨直接打到就無須擔心 , 影完只須用布抹乾回家用風筒冷風吹一吹水氣再入防潮箱抽濕就可以。唔用相機雨褸用膠袋作保護亦可 , 只是操作上無咁方便 , 值唔值得買雨褸大家要自己諗。

c3

近年影渮花流行用反射鏡 (波波鏡) , 由於影荷季節關係波波鏡都被用家搶高 , 而 一兩款絕版波波鏡更被抄高數倍非常渴市。 對於波波鏡 AM至今尚未擁有 , 而大家所見的波波效果只是我利用成本約一蚊雞的 “膠質” 加長鏡做出來的效果 , 都叫做人有我有頂吓癮。

今次的拍攝着重構圖及意境的練習 , 以下的相片分為兩輯 , 第一輯是在 食白果的兩天中拍攝。  由於篇幅所限只能揀選一些作品解釋:

Sir 教落景深不是矇晒就叫好 , 景深控制是要令背景隱約可以認到那是什麼東西 , 而又不會分散對主角的主意力為佳。

利用波波效果去柔化雜亂的背景 , 大花着為實細花為虛左右對稱令張相有種平衡感。

c4

這幅相前清後矇的荷花一開一合作對比 , 背影的荷葉由於受光不同展現一種層次感。 而有隻蜜蜂又咁啱飛到去荷花頂上我就利用高速快門將它拍攝下來。 左上角的暗位較吉所以放了首詩令相片的元素更為豐富。

c5

兩幅照片轉成黑白用以表達一種畫意 , 這幅的三朵荷花以倒三角形排列。
c6

這幅以虛化的荷花作背影加添畫意 , 而兩朶花及蓮蓬衣形成一個正三角形排列 , 兩張相的佈局都是三角形但明顯第二幅正三角給人一種較穩定的感覺。

c7

利用旋轉搖鏡拍出了一種不穩定的動感 , 令人產生到荷花在風中郁動的錯覺。
c8

多重曝光影像重疊

c9

影荷除了荷花外亦要留意一些小生物的降臨為畫面添一份生氣。

c10  

據在場一位前輩講這隻是較少見的候鳥 Yellow Bitten 黄班韋鳽 , 每年會來香港一次 , 每次都只是一隻而每次只會停留幾天就飛走 , 十分罕有。

第一輯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212998013/

c11

以下的部份是在一個整日由早到晚不斷下着雨的日子拍攝 , 而我趁中午一段空檔時刻出動 , 拍攝個過程差不多 2 個多小時而大部份時間都是淋着雨進行。 雖有雨衣保護但亦衣衫盡濕 , 我也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 , 總之行動只能用 “有病上腦” 來形容 , 大家有理智而身體弱易冷親的朋友切勿模仿 。

c12

荷花加上水珠又有另一種脫俗美態 , 利用黑位及荷葉作一個斜角分割開整個畫面 , 若大家留心觀看可以看到少少雨點。

c18

因為有雨水關係 , 拍攝題材除了荷花之外還可以拍攝水形態

影這些照片要有耐性 , 留意那些葉面水較多較快會傾瀉 , 水會住那方向傾瀉? 而水落下的地方有沒有趣味點找到目標就要 Lock 住部機 Setting 等雨水載滿傾出一刻就用連環快拍去捕捉。 影水滴快門起碼要 1/250s – 1/1000s 之間。

c14

拍攝當時正在下着兩的 , 而雨水在我臉上流過 , 而我的眼是寸步不移的貼在相機的觀景器上 , 我好似Sniper 咁描準目標 , 當時機一到就像機槍般掃射………. 有時突來一陣怪風會將一切計劃吹散或打亂又要從新尋找目標。

在旁邊拍攝或避雨的人見到我一個傻佬好似俾人點咗穴咁硬晒唔郁,一邊淋雨一邊唔知係度 , 心中一定會話呢條友一定有病及發神經……

 

這幅相三塊葉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為佈局 , 作為主體的荷花呈圓形而在三角形中央位置 , 荷花對上的位置是一個缺口 , 好自然令人產生花向缺口方向生長的意思 , 而背影隱約見到一些有如氣泡的波波 , 氣泡令人有種上升的感覺。

二輯相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364896914/

今次AM 遺憾的是拍攝期間雨落得不夠大 (真變態) , 雨打荷花的效果並不明顯 , 自己亦覺得不太理想 , 但今次 “雨戰” 給我很寶貴的經驗有助我計劃下次拍攝實驗 …………..

地道佳餚本土酒 , 醉意三分飄飄遊

d1

踏入潮濕翳焗的初夏 , 人總覺得有點像茄菲貓般的懶洋洋 , 連飲酒都有點提不起勁。 不知是否自己的品酒功力在退化還是酒神元神出竅放暑假去了?

大家有追開我的品酒筆記都知我不太喜歡一些重如轟炸機濃郁如漿 , 飲兩啖就飽晒滯晒的葡萄酒。  加上近年修身成功後飲酒 Quota亦有限制 , 厚重 Fruity的澳洲酒無奈再不是 AM 的首選對像。 不過這是 AM 的個人問題並非與酒的質素有關 , 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這晚可算出席在 Lawry 舉行的一個澳洲酒及澳洲本土海陸空美食為主題的酒宴破例原因是這晚以澳洲出產的美食如藍鰭吞拿魚 , 塔斯曼尼亞三文魚 , 袋鼠肉 , 澳洲鴕鳥 Emu 鴯鶓作買點 , 心感好奇 , 加上七道菜配以七支酒價錢超值 , 於是便連同酒友報名參與。  

當晚所試的七款酒對比我最怕的那類轟炸機型澳洲酒巳屬清爽自然的一派 , 果味除了保留了新世界那份成熟外 , 酒質表現上卻有點近似舊世界酒的取向 , 酒味曲線自然沒有太人工化的妖媚 , 尚算難得。 而這個 Wine Maker 所種植的葡萄品種有六七種之多 , 非常多元作 , 可能亦因為太多元化 , 酒的個性並不明顯 , 七支酒的內容並不複雜 , 變化層次亦未算很豐富 , 但以二三百蚊的價錢 , 質素亦算合格。

由於菜式太過豐富 , 食到第五味都已經飽晒 , 今次就用輕鬆一點的四字詞作簡單描述。

d3

Bella Ridge Estate Kyoho 2006

澳產巨峰 , 葡萄入釀 ,

酒色金黄 , 味帶甜香 ,

蘋果菊花 , 甜酒一樣 ,

餐前飯後 , 大派用場。

d4

Southern Blue Fin Tuna Tartare with Avocado Cream

藍鰭吞拿魚鮮吃配牛油果忌簾

d5

Bella Ridge Estate Semillon-Sauvignon Blanc 2008

清淡晶亮 , 菊花飄香 ,

兩葡混合 , 順如樂章 ,

輕盈易飲 , 酸度細長 ,

簡簡單單 , 波都模樣。

d6

Yabby Ravioli with Wild Lime and Shiitake in a lemon myrtle cream sauce

亞比餛飩浸香菇野檸醬

聰明地加入檸檬汁在茨汁中 , 令檸檬的酸味與酒的酸度涵接作為配搭橋樑。

d7

Bella Ridge Chenin Blanc 2007

花香蜜糖 , 草青和唱 ,

質感輕盈 , 順滑流暢 ,

內涵簡單 , 收結悠揚 ,

夏日凍飲 , 襯菜亦强。

d8

Pan-fried Tasmanian Salmon with citrus saffron sauce and Australian mountain pepper over mashed potatoes and fresh spinach

香煎塔斯曼尼亞三文魚配藏紅花汁

d9

Bella Ridge Estate Cabernet Shiraz 2005 

(60% Cabernet Sauvignon/ 35% Shiraz/ 5% Merlot)

棗梅熟果 , 中厚身形 ;

香草楜椒 , 質感堅挺 ;

酸度幽幽 , 單寧不勁 ;

平易近人 , 先飲為敬

d10

Mild Curry Kangaroo Skewers with Capsicum Peppers, and Onion

片燒袋鼠肉配洋葱、辣椒串

配菜以咖哩粉炒香 , 噼走袋鼠肉的羊顫味而咖哩粉中的 Masala亦與 Shiraz中的胡椒味吻合。

d11

Bella Ridge Estate Grenache Shiraz Mourvedre 2005 

(50% Grenache/ 30% Shiraz/ 20% Mourvedre)

隆河風格 , 西澳複製 ;

果香甜美 , 豐滿溜麗 ;

平衡和諧 , 層次不曳 ;

變化略遜 , 耐力吃虧。

d12

Emu Goulash served with Australian Cheese and Chive Dampers

濃汁燴鴯鶓肉跟澳州芝士及薄餅 跟澳州芝士韭菜薄餅

Emu叫鴯鶓屬澳洲的一種大鴕鳥 , 肉質有點似煲湯牛肉 , 肉質較硬味道帶點似雞肝 , 見面不好聞名。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81901024

d13

Bella Ridge Estate Tempranillo 2007

黑果濃郁 , 厚重如漿 ;

咖啡莫加 , 木桶感強 ;

膨湃有勁 , 堅如石牆 ;

酸度不足 , 瞬間夕陽。

d14

Traditional Aussie Roast Lamb

澳式烤羊脾

d15

Bella Ridge Estate Shiraz 2005 

(97%Shiraz/ 3%Viognier)

名釀思霞 , 熱情誘人 ;

熟果胡椒 , 傳统風 ;

單寧酸度 , 濃郁平衡 ;

餘勁乏力 , 轉眼無痕 。

d16

Warm Chocolate Fantasy Cake 暖朱古力蛋糕

甜品同紅酒絕對不是一個合襯配搭。

 

不知是否酒神不在定 SO2 的関係 , 試到了第六支竟然有點 “上頭” …………..

攝影用光秘笈

d99

朋友傳來這個 Message 心感抵死啜核 , 趁機轉載與一眾道友” 齊齊概歎 ……….. 

攝影用光的秘笈:

新手入行不明白攝影怎樣用光” ,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 ,

現在明白用光的道理。

原來攝影就是靠用光” , 用光了我所有的時間 ; 用光了我所有的績蓄 ; 連媳婦也跑光無影 , 現在只剩下光棍一個 ……..

單反危害一生 , 遠離單反珍惜錢包 ……..

勇對批評十四式

e1

延續上一篇 守柔不爭 與煩共舞 , 有人的地方就不能避免會出現不同意見甚至衝突 , 有些時候不論你所做的事多麼的正確 , 多麼的對大家有利都一定會有人跟你持不同意見 , 有人會讚同亦會有人反對。不論讚同或反對他們都會用不同方式向你表達 , 有些很惋轉 ; 有些很直接 ; 有的很温和 ; 有的很激進。

無可否認每個人都喜歡聽到讚美的說話 , 這表亦自己所做的得到認同 , 亦表示你的行為方向正確。 相反無人會喜歡受到別人批評、投訴、指控、責甚至攻擊。  讚美欣賞的說話不用多講但如何面對一些反對意見呢當然你可以借聾耳陳隻耳當聽唔到 , Negative Feedback 可能來你自家人、朋友、同事、同學、上司、客户 ……….甚至一些三唔識七的人都可能有意無意間給你一些難受說話 , 除非自己身處孤島否則都是難以逃 , 究竟我們如何去處理而令自已得從中得益呢??

今次想同大家分享面對批評的十四式  , 這套理論分為初階及進階兩段適合不同 Level 人士。

初階篇:

1. Pause first; Don’t react.

當受到批評時好自然第一個反應就是防衛 , 這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反應。 而防衛亦可有兩種不同行動 : 逃避 反抗。 在大多情況下人都不由分說先作出自衛還擊” , 你一言我一語慢慢由初口生角發展到繼而動武” , 可能只是為一件芝蔴綠豆的小事引發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也不定。

忠言永遠逆耳 , 紛爭無助解決問題。 我之前在守柔不爭那篇文章都講過 Don’t assume you are 100% , 我們習慣太快 Jump to Conclusion 令自己看不到事情的另一角度 , 可能那些批評的人真的有 Point 而錯在己方也不定。 好多時我們受到小小批評就反應過快 , 不加思索就將之放大變成一個攻擊處理 , 即時 起晒敵我不分就作出盲目反擊 , 事後發覺火摭眼殺錯良民 , 但巳覆水難收 , 面懞懞騎虎難下。

所以面對批評時第一反應是先停一停不要急於即時回應 , 先以 “援兵之計” 拖一拖 , 令自己冷靜抽離一吓看清整件事情 , 看看道理在何方才一步步作出回應。 切記 Reacting defensively tells more about you as a person than about the comment itself  不作即時回應並非表示你想逃避 , 這做法展示你能掌控自己的情緒 , 對事不對人咁清晰地思巧問題而用正確態度作出適當回應 , 就像 Don’t make decision when you are angry 一樣 , 這是一種萬物之靈的文明而非野獸的野蠻反應。

 

2. Understand what the person’s concerns are

每個 Comment 不論是正面或負面都會有它的動機及原因 , 大家要懂得篩選過濾 , 重點留意當中的隱藏訊息或弦外之音就可以。 而下列的問題有助大家思巧批評者的動機何在:

l        What is he/she concerned about?

l        What are the key issues?

l        Why is he/she reacting this way?

l        What did you do/say that triggered him/her?

大家若用易地而處的方法就會更加明白對方批評的原因。

例如父母不客氣地痛罵子女夜歸 , 其實真正的訊息是父母怕子女在外時間太長太多易學壞 …….. 所以子女只要有交帶地報上行踪及行動情況 , 釋除疑慮某程度上批評是可以避免的。

 

3. Assess if the feedback is true.

問題二所得到的答案有助我們分晰批評是否成立 , 但我要提醒一句當局者迷” , 當大家置身漩渦之中多少有些偏頗自護心態 , 很難去客觀地去看清整件事情。

在這情況下大家都一定會找一些真正朋友聽聽他們的意見。我所指的真正朋友並不是乜都話你啱的那些 “Die Hard Fans” , 而是那些肯同你講真話的朋友或另一半。

而你要問的亦只須圍繞這三個問題:

(a) Their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feedback.

(b) What they think are the areas of concern.

(c) If they saw any truth behind it.

你朋友所提供的答案會協助你分晰思巧及平衡問題的看法 , 就算相同的批評意見出自你信任的人口中你自己都會覺得較容易接受。 加上可能事隔一段時間 , 自己的情緒亦會較為平伏 , 可由感性回到理性的層面去看整件事。

 

4. Reply to the person in kindness

經過上述三個環節下的分晰了解, 而你又肯定對方是善意的批評而非存心挑釁 , 這表示別人對你仍有點關心 , 而你亦應作個回應。而回應中應用以下的流程:

l        重伸對方的關注所在 , 亦是自己的共同關注所在 , 這令彼此有共同目標方向而非對立。

l        用事實、數據作基礎支持下 , 清楚說出你對批評的看法 , 你只須陳述自己的理據及處理手法 , 你未必要認同及接納別人的論點 , 同時亦不要期望別人立即同意你的看法。

l        凡事留三分日後好相見 永遠保持討論的空間及轉彎的餘地。        從討論中一步一步尋求共識及協調方案

l        切記不要太執着於輸贏 , 只求表明自己的觀點看法即可 , 而對方都可能須要時間消化訊息 , 所以見好就要識收 , 不要窮追猛打 , 留番啲空白位俾大家好下台。

l        有些事大家心中都明白 , 但知道未必等於做得到 , 始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 要明白改變是須要時間的。

 

5. Recognize receiving negative feedback is a positive thing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善意的批評令人反省自己 , 令我們看到自己的弱點或盲點所在 , 令自己不會過份膨脹夜郎自大 , 亦明白到世事不是什麼都”理所當然”的 , 若懂得善用真的有利於改進自己

Q 一點有人肯話你表示有人仲肯關心你 , 否則當你 Hopeless 甚至透明反而仲無癮。

 

6. Learn from the feedback.

不論讚美或批評我們都有所得着 , 大家亦可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 從而剌激一吓自己的思維 , 可能從中得到突破也不定。

l        What have I learned about myself?

l        What have I learned about others?

l        How can I improve?

l        What can I do differently from now on?

上述所講的都是面對一些善意批評 , 亦可算是第一層武功適合 EQ 修為不深的人士 , 但若發覺自己巳能駕御即可修練以下第二層的心法。

e2

進階篇:

但世上總有些人吹毛求疵 , 愛挑剔的百彈齋主 不論你的工作做得多麼出色 , 多麼的受人欣賞 , 他們總能在雞蛋裡挑出恐龍骨 , 而且為表示他們的獨到高見 , 他們的行動一般會十分囂張高調 , 與這些百彈齋主相處絕對令人抓狂及血壓標升 , 你的心情可能因為他們一句話由晴天 180度變為雷暴也不定。 面對這類百彈齋主類的又或者一些較難頂批評 , 對應方法亦有少許調整:

A. Don’t Take It Personally                                      

我在 2008 年寫了一個有趣的測試 :

https://amlifeblog.com/2008/01/16/three-coins-in-the-fountain-part-1/

https://amlifeblog.com/2008/01/16/three-coins-in-the-fountain-part-ii/

而測試結果說明了世上有一類人叫 “DDD “ 他們善長於看到事情不同之處 , 他們這特異功能是從少養成的一種習慣 , 可說是根深蒂固的一種生活模式 , 他們大多數是自我為中心性格孤僻 , 不善交際及人際關係有點問題的。 有時連他們自己都唔知自己咁與別不同而又如此令人生厭。 簡單一點百彈齋主對週圍所有人都一樣並非只針對你一個 , 所以問題不在你而在他們 , 所以自己千萬 Don’t Take It Personally , 亦千萬不要嘗試去改變他們。

 

B. Understand Their Real Message

這類百彈齋主的人多數以自我為中心 , 說話模式大多都直言不諱” “好掘永遠不會以他人着想而令人尷尬。 這類人大多數都被人孤立甚至標籤為賤精”  由於標籤效應 , 他們的所說一切好多時會被扭曲 , 就算他們所說的是善意的提點都會變成魔咒。 

我相信在這世人無人會立志去做一個與人為敵的賤精” , 在我眼中他們只是有溝通障礙或不能用常理去了解吧了 , 就如一些患有自閉症、老人痴呆症的病人一樣。

面對這類人我們要懂得去過濾訊息 , 要撇除所有情緒上帶衝擊性的助語詞或附號 要 Ignore  “How” communication is done (the words used , the tone of communication) , 而去留意 “What” is being communicated (the message)  當你識得用這方法去過濾訊息 , 你會發覺他們其實十分有啓發性及見地。

 

C. Take It As A Source of Honest Feedback

現今世上真誠比黄金更可貴的 , 但很多人寧願相信包裝漂亮的謊言也不願相信赤裸的真相。 若懂得過濾及善用你可以視百彈齋主的批評為一個誠實的反映” , 因他們不須做作亦不用討好你擦你鞋 , 他們的評論可以說是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若你真的想聽誠實但赤裸的真相 , ”百彈齋主絕對是一個好人選。

 

D. Address Your Discomfort Within

當我們受到批評時心中一定感到不快 , 我們之的所以不快正因為它們犯了我們的規則或碰到自己的死穴。 我們究竟害怕什麼呢? 若大家誠實地一層層重覆追問以下三條問題 :

l        Why am I feeling uncomfortable with his/her comment?

l        Why am I unhappy about what he/she just said?

l        What is it about it that is bothering me?

最終的答案會發覺原來問題是來自自己而非他人 , 別人的言論行為只是一種摧化劑吧了。而這些死穴亦是你要加重保護的地方 , 否則將來只會再次被人刺傷。

 

E. Don’t “Ask” For Opinions If You Can’t Take It

明知自己有畏高又有心臟病就唔好去玩笨豬跳。 同樣地你若承受不起批評就不要自討苦吃的走去問人意見。 面對百彈齋主最好唔好俾佢知太咁多你的東西。

 

F. Show Them Kindness

換個角度去分晰百彈齋主或一些賤精先生有一句大家可以記着 : “The people who are the hardest to love are the ones who need it the most.”  這是與他們相處的百合匙

當然與他們相處要有點忍耐及技巧 , 而我對他們的相處態度就像幼兒園老師對頑皮學生一樣 , 給他們正常人的禮貌對待 , 日子久了我與一些百彈齋主相處融洽而他們告訴我 , 他們過往都有一些不快經驗因而產生怨恨 , 更因羨慕週圍的人幸福而產生妒忌 , 他們心中明白亦嘗試去改 , 但始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老實講他們其實是幾可憐的一群。

而另一種情況近年常見的是都市病精神病 : 抑鬱症、自閉症、狂燥症是真有其事的及很普遍的。 現今生活緊張壓力大 , 人不懂減壓休息正視問題 , 我身邊都有一些這類極端麻煩友” , 他們很多真的有病而不自知。

 

G. Ignore Their Comments

別人送禮物俾你而你不接受 , 禮物會自動被打回頭。 別人辱你你不接受 , 那別人是自取其辱而非你。 面對一些非理性指控及人身攻擊跟本無須動氣與之爭拗 , 總之三不政策不理睬、不接受、不回應就可 , 切記 Don’t fight with pigs

                                                                                          

H. Avoid Them

上述方法甚本上都可以應付到大部分情況 , 但萬一自己真係未 Ready 又或者試過晒方法都唔 Work , 咁最後都建議你先避一避。

當然假若被踩到上心口 , 對方專程來踢館或存心挑釁的 , 咁大家就不用客氣 Fire at will 自衛還擊並還以顏色。

 

烽煙四起炮竹龍

e3

今個端午節 AM 跟 馮 Sir 出團去廣州影炮竹龍 , 今次行程頗為簡單在之前一晚放工後搭夜車上廣州 , 第二天早上去廣州獵德村影炮竹龍 , 午後到小州村做些靜拍創作就回程所以無咁辛苦。

e4

炮竹龍的舉辦地點位於廣州天河區獵德村, 鄰近廣州市天河火車站。 鄉村內地理一河兩岸 , 兩岸邊樹林成蔭 , 雖鄰近廣州市區 , 但亦保留濃厚的水鄉特色。 據導遊講這裡的習俗龍舟不是用來鬥快作競賽的 , 而是在 農曆五月初二 到端午正日期間幾條村的村民撐着龍舟到每條村互訪 , 聯宜一吓交流感情 , 通常影友最常到的是龍潭村及獵德村兩條村 , 而端午正日會在獵德村這邊舉行亦是最多龍舟最熱鬧的環節。

我們一行 45人清晨七時出發 , 到獵德村時兩岸已擠滿觀賞賽龍舟的人 , 而到九時更是擠滿幾層攝影愛好者龍舟會在河道上來回巡遊 , 有些會燃點炮竹 , 到處烽煙四起 , 嚮聲震耳 , 節日氣氛非常籠厚熱鬧。

e13

艇上健兒會將炮竹放於一長竹杆上的鐵籃上 , 用香燃點後伸出長杆於艇側任炮竹爆炸。 而燃點炮竹的炮手都沒有任何”防爆衣物” 裝備 。有些更是小朋友及年青人 , 初生之犢真的不知危險 , 炮竹在他們附近爆炸而毫無愄 , 真的十分佩服他們的那份神勇 , 但亦好擔心他們會受傷。

 

回想起之前梅窩水燈節及香港一些雷聲大雨點小只重宣傳並無實則意義的節日活動在氣氛上真有天淵之別。

拍攝這個題材十分不易:

第一難處是揾個靚位 , 岸兩旁企滿一層一層的人 , 有啲街坊晨早天未光就已帶埋十幾張櫈仔幫全家人霸行頭位 , 除非你通宵瞓街 , 基本上第一行位你係唔使諗。 而落船的幾個碼頭位亦被官方電視台佔用而且有公安把守 , 越線即趕 , 公安真係唔似香港警察一樣咁同你客氣。 影相大家尋開心唔想有不愉快事情發生 , 所以都係乖乖哋在兩岸駐扎 , 來個隔岸觀火而路旁任何能企高的石枱木櫈就變成兵家必爭之地 , 呢種情況下心想若然有把摺梯就真係無得頂。

第二難處是辛苦。 由於燃放炮竹 , 在場煙霧彌漫 , 聲浪震天 , 煙火無眼企得太近危險性亦相應提高。 若自己唔錫身埋身肉搏又唔想吸二手煙就最好準備耳塞、口、長袖衫。 若你揹個大背囊就更苦 : 一來熱 , 二來背囊頂住後邊的人實比人推 , 三來小心扒手光顧真係好輪盡 , 這種情況下腰帶腰袋最好用。 端午節天氣一般都會悶熱 , 加上器材咁重現境又咁迫 , 企足兩三個鐘影到成身濕晒絕對不是輕鬆的一回事 ,  要多飲水但又不能飲得太多否則一行開上厠所就連個位都無埋

第三難處拍攝時機的掌握 , 有些龍舟不會燃放炮竹 , 有些則輕抽淡寫點少少炮仗仔 , 但有些則擺明是 “炮艇”, 艇上火藥之多令人嚇一跳 , 我們的目標好自然放在這些“炮艇” 上。

炮竹由燃點到爆的一舜間變化好大 , 點火 , 爆炸的火光 , 爆炸時炮竹飛出的紙碎 , 爆炸後煙塵 , 週圍人物的表情都是要捕捉的題材。 而這並非擺拍 , 整條河度咁長龍舟會一邊巡遊一邊點炮仗 , 好鬼隨意 , 好多時背影前影隨時被擋掩 , 加上在場煙霧彌漫 , 要等啲煙散才可再影 , 否則只會影到白矇矇一片。

 一連串問題要考慮真係一啲都唔易影 , 能否捕捉就好睇大家嘅眼明手快 , 所在位置及相機性能了。

今次我全程用了支 70 -200mm , 全幅測光 , 高速連拍追焦 , ISO 200 , Cloudy White Balance , 快門先決自動 , 快門由 1/160 – 1/320s , 為免爆炸的火光 Over 所以減 0.3 – 0.7EV影炮仗爆的一剎間變化好大 , 所以要將部機 Set 到最快 , Raw 會拖慢連拍速度所以轉用 Jepg由於現場環境好多煙就算影到畫面就像拍霧境一樣有片煙霞啲色水唔出 , 事後要用軟件推一推反差 , 勾翻啲色出嚟。

拍攝高峰期是 1000 – 1200 hrs 這段期間 , 1200 hrs 後有些龍舟健兒會食龍舟飯。

e16

e19

慢快門加少少搖鏡拍個畫意

拍攝了差不多 3 粒鐘爆炸場面真係夠晒皮 , 亦好彩有對耳塞否則真係失聰都有知。主要目標已達午後在回程途中去了小州村做些靜態及人物抓拍平服一吓心情。

e20

用魚眼鏡拍攝那很有特式理髮店及它的老闆

e22

在斗室中悠然自得的男人 ……………

e23

在暗室中閒適自在的矮枱午餐 …….. 這些都表現到一種 “生活” 。

今次遊程雖短但精彩豐富 , 難得有班同道中人一齊玩 , 向其他高手學習 , 大家分享心德交流不同風格 , 真的收鑊甚豐。

全輯相超過 400 張 , 希望唔會悶親大家 …………..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293632012/

守柔不爭 與煩共舞

e88

一樣米養百樣人 , 無可否認大家身邊一定有些人同你好夾 , 但有啲卻好似同佢前世撈亂骨頭一樣永遠火星撞地球。 這些同我哋唔多夾的外星人 , 文雅一點统稱為 Difficult People “麻煩友 Difficult People 絕對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奸大惡 , 可能有啲仲好和善親切也不定 , 但他們的行徑想法總是令你血壓標升 , 頂心頂肺甚至抓狂發癲。在現實生活上麻煩友無處不在亦避無可避。 面對他們總令你大傷腦根頭都痕埋。
我們不是神不可能去改變一個人 , 引用聖嚴法師所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而與他們共處最佳方法就是 Learn how to live with them面對 Difficult People 我們最常犯下三種錯誤 , 我今次想簡單分享一吓怎樣令自己可以輕鬆咁去 Work with Difficult People

錯誤一 : Don’t Assuming we are right

每人有不同價值觀、出發點、目的、經驗及手法 , 我們一定會認為係 Right”先會去做 , 無人會畜意去做些錯事 , 而每個人的所有行動都有可解釋的動機及原因。 世上的事並不是非黑即白咁簡單 , 一般人都會自己一套 “規則尺度” 去衡量別人 , 而當兩者相差大的就會產生磨擦。 好多時我們都有自已的一套做事方法及想法 , 做得多做得耐就會變成一種模式或定律 , 當別人觸犯了我們的規則尺度令我們走出了 Comfort Zone 範圍我們就會失去安全感而產生警戒訊息 , 這就是令我們覺得麻煩的原因。所以第一點自己要做的是不要以為自己 100% Right

對應方法: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Stephen Covey’s 的出名著作 Seven Habits of Effective People 中有一條叫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and then be understood” 現代人的行事模式流行速食文化 , 每件事都想速戰速決 , 一切訊息都懶去分晣照單全收 , 總之大伙人都係咁做就實冇衰。 久而久之人就變得懶用腦去思巧及分晣變得太主觀 , 好多事都欠缺一種易地而處的包容心態去多角度虛心看清及分析事實。 我敢大膽說好多時我們都太武斷太早 Jump to Conclusion 而睇漏好多嘢。

要同麻煩人打交道 , 最佳方法是去了解他們的出發點同動機 , 當你知道這兩重點後他們的一切行為就變得很合邏輯同合理。 切記我表明知道讚同是兩回事 , 我不是要你完全同意及讚同他們的見解及行動 , 但對抗無助解決問題了解才是尋求共識的起步點。 世事無絕對亦無所謂必然定律 , 若只認定自己是 100% Right 就堅持己見寸步不移 , 這反而是種偏執。

Be More Open Mind 能令自己從中學習到別人的一套看法及去接受這世界有不同的人 , 更寬容及彈性去處理事情。而且越明白對方令自已更有利去看清局勢知己知彼才可百戰百勝。

有時麻煩友其實是我們的好老師 , 我自已工作生涯中就不斷遇上這些麻煩上師 / 下屬 / 客人 , 人棄我取 , 越麻煩我越覺有挑戰性越喜愛 , 因每次我都可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及經驗 , 增加自己的待人處事的經驗值。 而當我們真正認識及了解他們後 , 他們其實都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錯誤二: Having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人有自由意志不是機械人是最難控制的 , 不要以為可以 Program 咗佢就會跟你的方法去做 , 尤其 Difficult People 就更加唔使諗 , 莫講話幫忙他們不為你添煩添亂已謝天謝地柯呢吉啼當然你若是身居高位面對 Difficult People 可以運用職權去令他們就範 , 但這只能令人暫時屈服而效果十分短暫。 若你與麻煩友是同級甚至他是你上司就更難搞。 但萬變不離其宗 , 與他們工作或生活千萬不要抱太大期望 , 因你九成機會會失望。

對應方法: focusing on what we can change

Stephen Covey’s 的書中提及 Circle of Influence Circle of Concern 兩樣嘢

Circle of Influence 即指自已能控制的東西及範圍

Circle of Concern 則指自已不能控制但對自己有影嚮的範圍

舉個例 Circle of Concern 就像天氣 , 你可某程度上預測到天氣但你不能控制天氣 , 你只能因應不同天氣變化去調整自已的行動、裝備、配套。套用在這裡自已就是 Circle of Influence 而其他的人就是 Circle of Concern , 面對 Difficult People 我們只能 “focusing on what we can change.”

Dealing with difficult people’ 最大的秘技並不是調控 Difficult People 反而是調控自已的心態 , 問一問自已在這情況下自已能做些什麼?” 其他的想多都無謂。

 

錯誤三 : Trying to win an argument

由於看法不同好多時都會同 Difficult People 都會有較多爭拗 , 老實講問題一提昇到爭拗層面就會加入很多個人情緒、面子等感性因素。 大家心裡都想贏 , 好難會用有理性冷靜的思維去妥協解決問題 , 畢竟退一步海濶天空的智慧及胸襟並非個個人都有。 爭拗多數會越爭越烈多數會導至寧為玉碎不作瓦全玉石俱焚的結果。

對應方法: changing by example

赫魯雪夫 Khrushchev 在一次演說中遣責前蘇俄政治獨裁者史達林的罪行 , 在台下一名擾亂分子大叫 ‘why didn’t you speak up when Stalin was still in power?’ 赫魯雪夫立即向群眾大聲回應 ‘Who said that?’ 但在場群眾無人敢回應 , 赫魯雪夫簡單的回應一句 ‘Now you know why.’ 這個例子非常貼切

要雞蛋裡挑骨頭去批評人好易 , 到你身在其位就知事情並非自已所想咁簡單。  好多人都有 “寬以待己嚴以律人 “的雙重標準 , 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 , 大部份 Difficult People 好多都係得把口喜歡在傍指指點點一講到行動就現晒底牌 , 所以對應方法跟本無需爭拗只要拉佢落場 “Please show me how?” 去做一次就自有分曉 , 切記 ”Action will usually achieve far better results.” 通常一講到這裡佢哋就會縮沙 , 但若他們真的肯落場去做 , 咁恭喜你 , 你將有個黄金機會去學到啲好嘢!

 

上述三點都是面對一般 Difficult People 的方法 , 而運用上最簡單的只須記着以下三點 :

Being open minded,

Being flexible ,

Not taking yourself and others too seriously

 

而老子的《守柔》與《不爭》篇就是對應的最佳心法。

《守柔》以天下之至柔 , 馳騁天下之至剛。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老子從人類和草木的生存狀態中 , 發現到有生機的東西也是柔軟的 , 而失去生機的東西便是堅硬的 , 這便說明從生命的發展持續之中「柔」才是最可發展的狀態。

而《不爭》則能「容物」 , 若江河之能容納百谷之水。「江河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 以其善下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 , 處前而民不害 ,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 ,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陳年意酒新體驗 , 祥和頓悟棄執着

f1

踏入六月份是AM 的生日月份 , 好多朋友都知我較喜歡飲熟酒但自己亦從未飲過如此陳年的意大利酒 , 這個月的重頭戲是一次陳年意大利酒的品試。 今晚的品試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 令我對意大利酒多一份深刻的體會 , 眼界大開之餘亦影嚮深遠 …………..

當晚一共有四對意大利酒 , 年份分別是 74 , 70 , 64 , 61 ; 所有酒在品試前幾日巳送去餐廳 , 全部酒在飲用前半小時開瓶並只作原瓶唞氣並無隔渣處理。

這晚的菜式我交由另一酒友介紹。http://hk.myblog.yahoo.com/fatbilly_wong/article?mid=8696

f2

Champagne J De Telmont Burt 2003

在未開始時先來支Champagne 清一清口腔。

這支 Champagne 頗熟入杯一剎那有點攻鼻 , 之後香味較隱晦。入口酒味較聚泡沫creamy 輕柔 , 內容略為簡單直接。

f3

ROSSELLO Barbaresco 1974

第一支出場的是一對 36 年酒齡的 Barbaresco 。磚紅酒色在燈光下看到很多細如粉粖的沉澱物 , 好明顯這支酒應該是未經 Filter 過的。

f4

落杯第一層香氣是輕柔花香帶少許鹹肉味 , 混合着木桶及 Sweet Spice的芳香 , 隨後發展成車尼子, 豉油 , 香料 , 淡簿渮香氣 ; 第三層香氣像煙燻 , 煙肉 , dry pepper 及黑椒牛肉乾的肉味氣息 ; 最尾的香氣是甘草 , 柑皮 , 白菊花。香氣變化層次非常精彩。

入口初段仍感到酒精感如浪濤泊岸般充滿一種自然力量 , 剛中帶柔而非一舊硬物般將你擊倒。稍放一會待酒精感一過就表現了混成一體的複雜內容 , Juicy Acidity 果酸貫徹整個味覺旅程 , 單寧已完全溶化 , 有點似濃郁帶甘草味的山渣茶 , 但當然更具細節及線條。

它給我的感覺像一具由古典小提琴所奏的曲譜 , 帶點松香及感性絃樂 , 豐富多變別具味道的空氣感。

f5

DE MARIA Barbaresco Reserva Especial 1970

第二支酒色亦較清 , 它與第一支 Barbaresco 在酒香酒味上有八成相似 ,不同的是這支的果味更成熟 , 帶點 Dark Cherry , 中段有點鐵銹及偏向 Leathery 的釀藏香氣。

f6

這支酒雖然有 40 年酒齡但依然豪不感到老態 , 入口感到它沉穩有力而帶一股綿勁。 它比 74 那支質感上較柔和 , 形態線條較濶 , 果味的比例較多酸度相對平順 , 而甘草、木香、Spice加上溶和的果味餘韻悠長令人感到十分舒服。

一支四十年的酒仍能保持這份活力真的極之難得 , 以它的表現我相信等多十年八載都不是問題。

f7

BERSANO Barolo Riserva Speciale 1964

第三支是有 46 年酒齡的 Barolo ; 在燈光影照下亦清楚見到酒中的微粒 , 我事後將酒渣倒出來看竟是一塊塊深啡色如濕紙巾般的 , 而且倒滿1/3, 如此多渣真的令人驚奇。

f8

酒初落杯時散發蛋白 , 醬油 , 柏油 , 鹹菜的釀藏香氣 , 第二層是以花香為主混合了, 香草 , 黑椒 ; 第三層香氣變化是酸果 , 甘草 , 士多啤梨。入口同樣感到它的生命力 , 濃郁而緊緻的酒體結構 , 果鮮味貫徹始終 , 內容精緻如繁星點點的夜空 , 不着邊際深不可測 , 這個與我上兩星期飲那支 2001 Luciano Sandrone, Barolo Cannubi Boschis所感到的宇宙感有異曲同工之處。

f9

FIORINA Barolo 1961

最後一對 Barolo , 當中有一支不幸地 Oxidized 了變了支 Sherry , 而另一支幸好無之恙。飲舊酒有一定的風險 , 亦好睇緣份。這支酒同樣沒有經過 Filter 酒色顯得有點混濁 。

f10

酒香中帶乳酩 , 煮熟的車尼子 , 蛋白 , 帶塵的花香 , 香氣變化雖不及 74 那支多姿多彩 , 但與 64 那支近似。 它年近 50 支酒仍然出奇地有氣有力 , 化境般的內容表達方式 , 酸度依然保持着鮮美自然 , 餘韻略短而帶點水淡 。

它令我再一次想到 哭泣的彌勒的比喻 , 從這支 46 年的熟酒中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 那是什麼這將在總結中交待。

我不能用規模去形容它 , 因它跟本酒中所表現的深濶空間感更令人難以捉摸但你又能感到它的存在 , 說得玄一點那是超出形態意境精神上的昇華。

總結當晚的經驗:

  • 36 – 46 酒齡的酒來說很多 Bordeaux Burgundy 都可能已 『早登極樂 , 化為烏有』。以我飲過的同年期的 Bordeaux Burgundy 相比 , 這四支意大利酒出奇地表現到一份生命力 , 而且內容比到飲家更多細節變化 , 如繁星的夜空一樣。
  • 若飲 Bordeaux 欣賞其規模結構 ; Burgundy 欣賞其有如女性般的嫵媚感性 , Rhone 欣賞其和諧協調為例 , 當你品嗜上迹時你與葡萄酒之間會感到一種互動式的溝通。但飲 Barolo 則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 它深不見底無邊無際 , 你就好像對心中的神祈禱一樣 , 神不會即時回應你 , 但牠會給你一份平靜及安詳的一份感應 。 而它的表達方法就像佛謁中的 『看破不說破』 要靠你自己用 『本心』 『本性』去頓悟一樣 。
  • 而當晚這兩支 陳年 Barolo 給我的訊息是 『放下執着』
  • 若我用這個角度去理解 , 從看 『神水第六門徒』終於明白到 『哭泣的彌靱』真正意義是神咲豐多香並不是要兩位主角 『自立』而是要他倆 『放下執着』不要再為成敗、勝負、得失、名氣而爭 , 而兩位主角對父母親的怨恨 , 兩人彼此間心理包袱 , 若不能放下份執着枷鎖他倆根本不能超脫及突破到另一境界。

今次陳年意大利酒的新體驗真的終於明白到意大利酒的那份強韌不屈的生命力 , 神奇而精彩的表述方式 , 難怪它能有如此吸引力。單以酒質表現高低物值而論 , 這四支意大利酒絕對不是 『超錯』而是 『超值』。當然意大利酒的高酸度及 Herbal 似大補酒的個性可能未必人人喜歡 , 而它的虛渺意境亦不是太多人能欣賞及感應 , 但成熟意大利酒確有它的迷人魅力及實力。身為葡萄酒愛嗜者、追隨者我們對意大利酒 , 是否亦應放下一些名牌、名酒、名氣、身價的執着呢????

 

2010 全港健美錦標賽

g1

上年幫魔鬼教練在健美比賽中影了一輯相 , 承蒙不棄及錯愛魔鬼教練將這些肉照列為個人經典寫真集廣泛與友人分享甚至做埋生招牌 。 今年健身會長出戰健美比賽 , 魔鬼教練大力協助之餘仲一早 Book 定我叫連同大隻佬幫佢個會長影相

今次仲幫我哋攞埋 Working Pass 可入埋後台週圍影 , 有上次的經驗加上如此難得練習機會當然唔會放過。

當然人哋既然俾得個 Pass 我咁我一定要有所交待及有貨交 , 起碼要影嘅嘢一定要影到 , 作品要寫實唔可以太多花巧。 而這類記錄性拍攝不同拍攝 Model , 環境有好大局限性 , 不是隨便可發揮的。

g2

比賽在 六月六日 進行 , 我由 1 pm 左右就到達並在預賽時就開始拍攝 , 除了中段由 3:30 – 5 pm 休息時間去下午茶外基本上連晚飯都無食 , 不停係咁影影到 11 pm。 真係影到眼都矇埋頸梗膊痛 , 揸機隻手軟晒及手指隱隱作痛 , 一日巳如此辛苦呢行飯真係唔易食。

大家會問佢哋揸啲乜令到身體咁古銅色 , 其實係一啲類似打野戰果類油彩 , 而要揸太陽油咁全身揸晒仲要唔好揸到一撻撻 , 而呢啲油好易甩 , 甩到週圍都係所以更衣室內牆身全部包上一層保鮮紙。

影這些相是要有記錄性一定要交待到現場環境及時空場合 , 另一方面要有些局部特寫 , 所以今次只用了兩支鏡 AFS 17 – 55mm 再加支 70 – 200mm 去完成任務 , 當然若有魚眼鏡或 Super Wide 會有更多玩法。

上次坐定一個位影所以可用單腳去輔助 , 今次四圍走所以用唔到唯有用人肉 VR (防震) 去影。大家若坐觀眾席影除了長鏡外就最好帶支單腳否則會好累。

相機 Setting 用了 Auto White Balance , 點測光 , Av 光圈先決自動或 M Mode , ISO 800 – 1000 由於參賽者身上塗滿色彩基本上全身都係咁顏色 ,  好多時啲現場光會在身上做成反光而失去某些細節 , 所以啲相最好 Under 少少減 0.3 – 0.7 EV

另外我發覺有啲相我用了追焦及快拍功能 , 追得太快測光會跟唔上所以有啲相出來效果有點 Over , 改善之法可運用 AE Lock Lock 住測光位置再追焦咁就可以修正 , 甚至將追焦敏感度減慢少少。

今次拍攝其實可以用 M Mode 但我要走來走去怕自己大懞唔記得調返會抄起晒其他相 , 所以都係用Av 光圈先決自動穩陣。

如果影 Jepg 就要留意個 White Balance , 我試過用 Auto White Balance 出來啲相好黄 , 我要用 Preset 去 Set 啱 White Balance 先好影否則事後就算有得執啲色都唔會好自然。 為保萬無一失及最佳效果最好影 Raw , 始終在電腦轉換比相機中轉換出嚟啲效果會好好多。

健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無十年八載功力不會有什麼 “好型勢” , 所以今次比賽的參加者好多上年都有參加 , 熟口熟面之餘來來去去都係果幾個 , 不同的只是比賽時的狀態吧了。 當然有啲連大隻佬都大隻過佢的“普通貨色” , 有時一拍埋強弱好懸殊真係無得揮 , 賽果完全可以預測。

 

下午的預賽啲參賽者較嚴肅認真 , 基本上可說是正式比賽 , 一眾評判分組睇完都心中有數晚上的比賽表演成份較多 , 有大批觀眾及 Fans 坐陣支持參賽者 , 有少少像演唱會一樣氣氛亦較佳。

晚上亦增加了自由環節俾參賽者配合自選音樂運功舞動 , 又可在指定動作之後加推集體自由比拼。

參賽者有啲好有型但同樣有啲好頂癮 , 見佢哋谷到青筋暴現 , 面容扭曲真係戥佢辛苦 ………. 有時台下觀眾見佢咁辛苦唔多客氣咁爆句啜核回應有時真係好鬼好笑。

不過大家若想睇俊男美女就真係睇港男港姐甚至模好過 , 因為大家會好失望。 所有參賽者為求突出肌肉紋理 , 比賽前一段時間會戒澱粉質及少水令身體內的水份收乾 , 這樣個人就縮水一樣會面都凹理 , 就算平時點型仔都走晒樣。

而女參賽者有啲肌肉真係勁過啲男人睇見都有啲怕。 我自己都有做 Gym 明白到要玩到佢哋咁勁要好堅忍及犧牲好大 , 健美呢樣嘢好睇個人需要 , 你要我練到佢哋咁真係多多錢都咪搞我。

g14

全場最好睇而又最型的都算係呢位龜仙人兼火雲邪神咁嘅呀伯 , 連攞幾個組別冠軍 , 非常厲害……….

g16

女子組就更加唔使講大熱勝出 ………

 

健美就像臭豆腐一樣 , 鐘意嘅人會好鐘意睇到流晒口水 , 唔鐘意嘅人會覺得核突兼怕怕 , 但好奇心驅使下又會一邊話怕怕又一邊不停咁睇上年果輯相亦是眾多相集中 Hit Rate 最高的一輯。今年有些女性朋友一聽我話去影健身比賽就好似外母見女婿一樣 …….. 心諗原來自己身邊好多隱藏的 “睇肉家”  , 所以我就算我預先警告及聲明不喜勿進都係嘥氣 , 大家繼續用自己的眼光尺度欣賞吧。
Blog 只可放 20 張相 , 這些都是我揀過晒一些比較上温和的 , 但不難感到現場那份張力 ,  我亦揀了 300 張放上網上相簿 , 嗜此道者唔夠喉可以去看個飽 ………….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4104075095/

(要睇最佳效果大家可用 Flickr 中的 Slide Show 功能 , 放大成個 Mon 咁睇 , 如果你用靚 Mon 就會見到啲細節同立體感)  

 

神水門徒三星耀 , 佳餚回味滿樑繞

h1

本月的品酒重頭戲是這個以神水門徒為主題的酒局。

雖然大家都認為神水漫畫熱潮亦比之前退減 , 現在故事發展有點沉悶及新書出版永遠令人等到頸長這種種原因 , 但書中所有提過的一些葡萄酒每每有種神奇魔力令人想去收藏或品嚐。 因此書中所有酒都因為漫畫而身價十倍 , 甚至好過一些品酒雜誌的評論更具影嚮力, 漫畫與葡萄酒成功結合亦開創了酒類漫畫的新題材 , 這一切真是一件異數。

有如此靚酒當然要揾一間配套齊備餐懂得處理及食物質素高的餐廳去和應。 Ricky 哥的 Le Mieux Bistro 當然是我們的首選。 Ricky 哥更向我們透露六月中Le Mieux Bistro 會搬去灣仔近喜宴附近 , 這對我絕對是個好消息因為更為就腳亦是我經常活动的範圍 , 到時就可以多啲幫襯。

言歸正傳這晚出現的除了三支門徒外亦有其他在漫話中提及過的葡萄酒 , 我自己覺得這些門徒除了難買之餘 , 要適當處理令它們在品嘗時Open Up 亦是一項不易的事。

h2

Champagne Krug NV

先來支Krug NV 打头陣熱一熱身 淡金黄色的酒體 , 柚子、牛油、豆蔻、果仁、多士、蘋果、香梨、焦糖芳香新鮮。Creamy 的酒體中包含複雜及Citrus Refreshing , Spice Mineral 的特質 , 酒味曲線流暢 , 酸度適中泡沫幼細味道鮮美 , 集華麗雍容平衡優雅於一身 , 一支Classic 又好飲的 Champagne

h3

2005 E. Guigal Condrieu La Doriane

這支 E. Guigal Condrieu La Doriane 以前都飲過幾次 , 對於 E. Guigal 的白酒自己亦頗熟識。 這支酒千萬不要長放冰桶否則香味會完全封閉。這酒處理的方法是雪凍之後臨食飯前半小時就要離開冰桶或雪柜 , 將之開瓶 Decant 並放於室温中唞氣 1 – 1.5小時 , 待支酒一路暖化出完倒汗水回復到微涼時就是這支酒香味表現開放之時。

酒色淡檸檬黃水色邊 , 冷香時有蘋果、香、淡淡夜香花 ; 放暖後香氣更濃郁 , 多了牛油、碌柚、百合花、茉莉花、白胡椒的芳香。從酒香中可以感受到酒中的剩餘糖份。以白葡萄酒來說體型屬厚重一類 , 初入口一剎那口感濃密而果味較聚 , 這是甘油帶着酒味凝聚之原因這段味道過後就會出現柔和的酸度及 Mineral 餘韻。

Condrieu 的厚重最好用來配襯較重身或帶濃郁醬汁的食物。它配襯三文魚時基本上是覆蓋擊落了三文魚本身的鮮味 , 相反配上龍蝦汁意粉有意想不到的美妙。

h4

1998 Chateau Kirwan, Margaux

第一支紅酒是這支位於 Margaux 的三級酒莊 , 1998 年是一個特別年份所以 Label 亦特別不同。 這支酒酒主去拜會酒莊並由莊主簽名別具意義。酒在 1900 hrs 開瓶並作原瓶唞氣約在二小時落杯。

在初段散發草菰、青椒、Spice Box、皮革香 ; 隨後甜美的黑加侖子及布冧等果味滲透 , 香味怡人優雅。 雖有 12 年之長但入口感到支酒仍然十分年青 , 酒味表現中出 Margaux Merlot 比例較多的甜美柔和 , 複雜酒味中包顆着絲絲果甜及木桶味 , Chewy 的單寧 , 酸度結構平衡 , 整體感覺柔和親切平易近人。

以這酒的表現我相信支酒仍要多擺十五、二十年才能到達高峰。

h5

當晚安排了一個蒙瓶品試遊戲。

支酒在 1900 hrs 開瓶並只作原瓶唞氣 , 到大約在 2.5 小時落杯。 酒色帶少許磚黃有點熟酒的感覺 , 香味柔和散發木香、有隱晦的熟果香 , 肉味及紫蘿蘭花香 ; 初入口仍感到一陣酒精感 , 酒味柔和帶點淡淡的果甜 , 木桶感實在有點甘草、丁香的感覺 , 酒的 Image 有點模糊應該不是來自單一葡萄 , 單寧及酸度平順沒有新酒的硬朗 , 餘韻帶點淡淡的果韻及木味。

品了幾口就開始玩推理遊戲 , 先估產地 : 這支酒有舊世界產區類似 Burgundy 的優雅及文化氣息 , 但沒有 Burgundy 的嬌媚 , 沒有意大利酒那種 Herbal 及酸度 , 正路新世界可以撇除可能性 , 這酒應屬大路格局九成是法國估中。再進一步估產區 : 從柔和的表現 , 內容中的木桶及單寧表現不像右岸的風格 , 而左岸中只有 St Julien 較為近似估錯 (不是左右岸) 若不是左右岸咁 , 以酒帶甜的果味及葡萄 Image 的模糊性就多數是 Southern Rhone , 因為這酒沒有 Northern Rhone Syrah那種皮革及堅削感估中是 Southern Rhone。再推遠少少支酒原瓶唞氣小時仍有少許酒精感但酒體柔和如此 , 酒中的木桶芳香 , 我估是 96 – 98 之間的年份 , 風格不似 Beaucastel 那類而近乎Domaine Pegau 那類 …………..功力有限只能推理到此巳。

h6

開估尚算接近 , 原來是第十一期主角最初估第三門徒估錯那支Domaine Santa Duc Gigondas 2000 年的1998年版本。

h7

跟住就是三個年份 Chateau Palmer 的品試。 Chateau Palmer來說自己都飲過不少 , 今次品試的三個年份是 86 , 98 , 99 。當然最多人熟識的就是 99 就是那支<第二門徒>。

純以品酒角度來說 , 現在飲 98 , 99 支無疑是比較早 , 反而支 86 算是最啱飲的一支。 話雖如此這三支酒若處理不當 , 亦未必能飲到當中的精彩部份。 我身為 86 的酒主 , 我在二小時前巳將酒在家中 Decant , 隔晒渣先取去餐廳 , 到埗後試一試再決定仍可 Decant 唞氣到落杯之時。支酒大大話都開了 3.5 – 4 hrs 但落杯一刻只覺支酒開得啱啱好。 86 那份柔美的花香、煙草、黑果 , 順滑如絲的感覺的口感 , 元素完全溶合及在口中輕柔滲透的温柔。一切都是如風般自然 , 而且Palmer 的木桶永遠帶着一份古典文化不會大吵大鬧 , 而那份温柔就如慈母手中線一樣 , 每一針每一線都深藏着盡在不言中的憐愛。

98  99 支的處理時間略短 , 開瓶唞氣到落杯只有2 – 3 hrs , 加上酒較新。感覺上有更多果、花香、甘草、咖啡、皮革 ; 豐富複雜而平衡 , 力度亦較強靭 , 中尾段除了那份温柔外亦帶點木桶的煙燻元素 , 餘韻悠長而細緻良久不絕。 兩者比較98 的收結明顯較 Mushy 而單寧比例較多 99 由頭到尾不論香氣及酒味中都帶有絲絲的甜味 , 而餘韻帶點果甜。 兩支的內容及柔和感當然不及 86 的細膩動人 , 86 相對有較成熟及收斂就像祖母對孫兒的感覺。 98 , 99 則較為像母親對兒女的心情。 若套用漫畫情節 99 絕對是蒙羅麗莎為人母懷胎兒由心發出的微笑 , 98 的蒙羅麗莎同樣但顯得有點擔心及緊張。

h8

2000 Domaine Pegau Da Capo, Chateauneuf-du-Pape <第三門徒>

我在 07 年飲過這支<第三門徒>而在 08 飲過此酒的 2003 版本 , 估唔到兩年後再一次重遇。 這支酒 Decant 差不多三小時後才落杯 , 深紫酒色下跟本密不透光 ,  濃郁帶甜味的黑果香、黑櫻桃、車尼子、布、黑朱古力、紫籮蘭、玫瑰花、之後少許煙草、豉油味、丁香 ; 入口感覺輕柔而一種熟識的平靜 , 單寧、酸度及木桶的複雜性在口腔中迴盪 , 不論結構及內涵都是絕妙的和諧及平衡 , 餘韻帶點複雜性及朱古力的微苦。

論酒質這是無可挑剔的完美 , 就算你懂酒與否都會令人一試難忘這酒最特別之處是令人有種和諧及安全感 , 果味之豐盛就像被重重包圍一樣 , 而那一份柔軟、温暖、甜美就像是親人的懷抱中。雖然已有十年酒齡但我相信這酒再醞藏多十年亦無乜問題。

h9

2001 Luciano Sandrone, Barolo Cannubi Boschis <第六門徒>

這支第六門徒亦是我第一次飲 , 自己亦無習慣事前去返睇漫畫去補課 , 一切以平常心去品嚐手底功夫見真章。 支酒無可否認是咁多支之中最硬的一支 , Decant 唞氣到落杯差不多 4 hrs 有多仍然未能完全開放。

深紅近乎黑的酒色 , 充滿黑果、車尼子、玫瑰、瀝青、冬菇、普洱茶等複雜香氣 , 香味中有股深沉如黑洞般的吸引力。 中厚酒體、柔和暢順的果味、深不見底而不斷幻變的複雜性 , 細緻約隱約現的單寧及酸度 , 不着邊際的內涵 , 悠長達 30 秒的果鮮及甘草味餘韻。

它與之前幾支門徒在本質表達上很不同 ,  Barolo 沒有華麗而五光十色的影像世界 , 令人眩目的優雅陳述。 品嚐它真有如坐在郊外觀星一樣 , 晴空萬里漆黑的天際有着點點星光 , 心中感到浩瀚無邊及遙不可及難以捉摸 人處身其中不其然產生一種渺少及孤寂。它沒有一種霸氣 , 反而有種種謙卑不屈的傲氣。一份秋刀斷水水更流的不絕綿勁 , 近像中自己飲過一支 Maison Centenaire Delas St Joseph 1978 有近似的感覺 , 但這支 Barolo 卻多一份禪味的哲學意境 …………. 我覺得這酒有點像姬神的音樂。

至於漫畫中提到的那份 哭泣的彌勒 自立”  ……….我對意大利酒認識及功力尚淺暫時未能感受到這訊 , 希望日後經驗多了再有機會品試這佳釀。

這樣一個如此精彩的酒局豈能無佳餚相伴 , 這晚的菜色味道令人讚歎。

h10

Baked Asian Herb Crusted Salmon with Poached White Asparagus

用白切雞般的薑蓉香料醃在 Slow Cook 的三文魚配拾新穎再加上果香豐富的Krug香檳 , East Meet West 說不出的合襯……

h11

Fresh Hand-Picked Crab Meat Gratinated with Parmigiano Cheese Crumbs

h12

Slowed Poached and Roasted Young Pigeon

Chateau KirwanGigondas 配襯出古樸田園的風味

h13

Spaghettini Pasta with Sauteed Garlic Prawns in Lobster Sauce

我印像中這可列入最好食的龍蝦意大利麵之一

h14h15

Pan-seared “Catch of the Day” Fish Fillet with Seafood Boudin and Chive Beurre Blanc

h16

Roasted US Prime Rib Eye with sauce Bearnaise

h17

靜岡縣出產清甜無比的蜜瓜配以一支 Moscato D Asti 留給每一個酒友一個美妙的回應。

h20

Dessert Du J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