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之旅 (四) – 印像劉三姐、漓江大橋 、完結篇

g1

第四天晚上一眾團友自費觀賞了由張藝謀執導的大型歌舞表演印像劉三姐。自已早前亦聽聞過這個歌舞表演好值得睇 , 這是一個户外表演以桂林山影作背景及湖面作舞台

g2

張藝謀人多勢眾的大場面及色彩光影運用在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

g4

一幕幕令人驚奇的人海戰術場面在你面到展現 , 姑勿論有無一個完整的故事 , 但絕對帶俾你一個視覺上的一個嚮宴。

g8

我們一眾團友坐在第十一行 , 就算 set 埋腳架用盡支 70 -200mm , 基本上都好有難度 , 只能盡人事一搏 , 唔得就叠埋心水睇 Show 算數。

最初都要搞一大輪先叫搞好個 Setting , 開盡光圈 , ISO 谷上 2000 , 日光 White Balance , +- 0.3EV , 全幅及點測光交替互換才叫影到少少。及後趁少少時間空檔走走位去咗前面第三行的工作人員席上才有較佳位置去影 , 這時因距離近了 ISO 調低回 400

因全程用了70 – 200mm 所以影不到全景 , 只能捕捉到部份光影作個記錄。

用慢快門捕捉動感 ………..

咗成日睇埋個 Show 自已亦感到倦意 , 晚飯後立即回酒店休息。

印像劉三姐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3674254693/

第五日行程好簡單 , 主要去漓江大橋影幾幅相 ………..

之後返酒店 Check Out 就一路坐 12 小時長程車回深圳解散。

g18

漓江大橋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3674478219/

整個行程景點大約地標位置:

http://maps.google.com/maps/ms?msa=0&msid=103404368025421161556.000483d751bb360cdf22e&hl=en&ie=UTF8&ll=26.004956,110.846558&spn=1.755038,3.556824&z=9

總結整個行程 , 車程長頗為辛苦 , 加上五天中有四天朝朝晨咁早出動影晨曦 , 天氣冷暖無定 , 霧雨汾飛 , 真係好易中招 。 AM 影相時好忘我 , 可能踩得太盡關係 , 所以回港後都”偈”  , 但換來靚相作補償真係乜都抵返。

 

今次出團帶了三支鏡 AFS 17 – 55mm F2.8 ; AFS 70 -200mm F2.8 ; AF 85mm F1.4 。基本上 85mm果支無用過 , 下次可以慳返帶少支。至於腳架就帶了支 Gitzo GT1541T , 支腳雖然貴但用落真係又輕又穩又夠力 , 真係有買貴無買錯之選。

 

對於器材保濕在這裡作少少補充:

現在的攝影器材防雨滴的功能已很不錯 , 只要不是好大雨通常都不會入水。不過有嘢擋一擋始終安全啲。對於器材防濕我自己通常有兩種方法 , 最簡單便宜方法莫過於用大型密實袋將相機包好 , 在鏡頭前開個窿用鏡頭的摭光 Lock住個密實袋 , 又或者用橡筋扎住就得  (所以我相機袋中長期放定有 一兩個密實袋)

第二方法是買個 Proper 的相機雨褸 , Kata 有隻 E690 專俾單反相機使用雨衣 , 有鏡头位、手位、脚架位操作上頗方便但並不便宜。

而雨傘的作用只在非拍攝時有用 , 拍攝期間因要操作相機我自覺幫助不大。相機雨滴後應盡快將水抹乾 , 回酒店後將相機放通風的地方吹乾 , 回家後放入防潮箱內抽濕 , 這做法通常都不會有問題。

至於相機袋及背囊最好梗係要買附帶雨褸的型號 , 若相機再用密實袋包一包雙重保護咁就幾大雨都唔使驚。

至於衣服鞋襪我相信大家都會識得用 Gortex 功能的服飾  , 防滑行山鞋 , 而且多帶 一兩件衣物替換這些旅行必備的東西亦不作細表。

長篇大論寫了五篇分享只是個人想法及感受只供參巧。

呀 Sir 網頁中有關今次活動的花絮:

http://www.alexfungmy.com/Activity%20review/KwongSaiApr10/KwongSaiApr10.html

 

廣西之旅 (三) – 漓江漁火、鄉土情懷

q1

第四天漓江晨曦漁火是拍攝重點 , 又是天未光就 Morning Call , 烏吓烏吓咁出發乘船去一小碼頭拍攝。

q2

在清晨加上霧景下的漓江真的有如仙境般美 ………….

q4

抵步後已見有三位特約漁夫 Model 供眾人擺拍 , AM 一見這位貌似龜仙人型到爆燈的呀伯心中已暗讚今次真是不逛此行。

q5以前的漁夫天未光就帶同魚鷹到河上 , 漁夫在船頭上點了盞光燈利用光線將啲魚吸引過來 , 而船头的魚鷹就用天生的捕魚本能捉魚 , 而漁夫在魚鷹頸上套了個緊箍罩 , 魚鷹捉到魚後跟本吞不下肚而漁夫就可以將魚收歸我有。 當然現在科技發達無人再會用這方法捕魚 , 而魚鷹亦轉營為 Model

q6

在清晨拍攝時色調都會帶藍調 , 天亮時的光線變化很快 , 而天色一亮色温就會變為 Day Light 5000k , 為保持氣氛我刻意將輯相影得 Under 影其剪影並用 Custom White Balance 3500k 將色調保持一種藍調。

放好腳架Set 好相機睇啱位就開始搏殺 ……….

q7

拍攝這種人物特寫光影效果最好用點測光 , 用人面為測光點及對焦點 , 光圈不妨開大一點 F2.8 , WB 用了5000k , 快門最好維持在安全快門水平之內因此ISO 要視情況調高大約在 800 – 1200之間

q8 由於漁夫載帽 , 拍攝角度我覺得越低越好 , 這才可拍到漁夫的面容。

q9

天色一亮一切又是灰色一片 , 又用 Filter 玩吓不同效果。

q10

有個咁有味道的呀伯怎能輕易放過 , 一於請佢上岸玩點燈供大家拍攝 , 當時的時間為 0719 hrs 天色已然大亮週圍都光晒就咁影無乜氣氛可言 , 於是我收細光圈再減 EV , 將相片 Under 做一個較暗效果。

q11這個角度效果算做可以但帽頂及背景的草都說明不是我想要那種清晨的感覺 , 於是用 WB 4500 k 一路向下調 ………

q12

轉一轉角度用水作背景 , WB set 3050k 終於重現晨曦那種藍調 , 由於轉了 White Balance 所以燈光由黄光變了白光……….

q13

再移一移位就影了這張自已很喜歡的作品 , 這張相用了光圈先决自動 F2.8開盡光圈 , 點測光 , ISO 800 , -1EV , WB 3050K, 這將相全無後製只有調整水平線就直出………

呀 Sir 評相後建議可用 PS 將燈調黃以增氣氛。

q14

影完漓江漁火目標已達心滿意足地離開 ………

漓江漁火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3674136777/

及後繼續拍攝陽朔景色及一些富鄉土情懷的山水及人物抓拍。

q16

對影自憐

 

 

鄉土情懷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3674566201/

 

廣西之旅 (二) – 霧鎮梯田、民旅風情

w1

第三天晨早又天未光就集合步行上山觀景台影梯田。當日十分大霧濕氣又重 , 當大霧一到四週會白矇矇一片就算想影都無得你影 , 而且你唔會知啲霧會幾時來幾時散一切全憑天意 , 所以拍攝時間要盡量把握

w2

早段時間都會用腳架 , 但天一放明就可以改用手持 , 雲霧虛蕪飄渺有時會好難對焦 , 可用人手對焦 Set 去無限遠就簡單快捷得多。至於相機 Setting我用了光圈先決自動 , 全幅測光 , 光圈不用太大 F5.6 – 8一般都 OK , ISO維持在 200 , 日光白平衡 , 減少少 EV 令色彩濃一點就掂。

w3

同樣是白矇矇的拍攝環境 , 遇到咁情況真係無乜計 , 我唯有用漸變灰 , 漸變藍 , 漸變橙幾塊Filter 交替組合使用去加點氣氛。 當然為方便後製我全程用 Raw這樣就算事後用軟件加大少許反差度都不會失真 , 這些Touch Up是無可厚非的辦法。

跟據資深攝影 家甘 先生講影梯田最好在”殼雨” 後幾天梯田放滿晒水時影就會最靚。

w4

拍攝一段時間後就大霧封山矇矇一片無得影 , 一眾團友唯有到山上避雨亭享用簡單早餐 , 大休過後轉移到二號觀景台碰碰運氣。

馮 Sir 先頭部隊一到即用 Walkie Talkie 通知眾人有一瞬間的霧散拍攝良機 ,  AM 幸好趕得上拍了幾幅 , 不到十分鍾大霧又再一次封山 , 遲來的影友唯有望霧輕歎 ……..

拍攝過後落山回旅館休息。

 

w9

回到大街又是一片熱鬧景像

午飯後就要繼續行程離開山城 , 我們的行李就由這些壯丁背負下山 , 看着她們矮少身裁年紀不輕但背負沉重的行李 , 向你單挑一句見到尾燈當你贏在濕滑的石板山路上健步如飛 , 逢人過人 , 甩住尾咁掟灣落山 ………自已年輕一大捷揹住相機背囊但步步為營真係被放到連影都無 , 追都追到氣咳 , 真的有點羞慚。

龍勝梯田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3674319143/

w13

午飯後離開龍勝梯田去了一小村影少數民族風情 ,  在場只見婦孺好少見男丁 , 不知男丁去晒邊?

w14 一睇呀婆對大耳珠就知佢幾長壽

 

未幾一班特約土產 Model 操兵咁操過來 , 再兵分幾路做唔同動作供我們拍攝。這班特約土產 Model 個個長髮及腰 , 有些歉唔夠長仲駁埋髮 , 看她們理髮、梳頭及打髮餅真係大開眼界。

民族風情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3798661494/

影完民族風情之後又坐過山車去另一目的地陽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