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拍人像經驗分享 II

q1

看來大家對夜影人像這題目頗有興趣 , 因此我再為此多寫少少作補充。

夜間外影人像與影樓拍攝最大的分別是外拍要面對不同的燈光環境 , 影樓的燈光不論方向、角度、強弱、色温都可以隨你控制任你擺佈 , 但走上街上夜拍 , 一切就 Out of your control , 你只能利用環境中的燈光及手上的器材去拍攝 , 難度高挑戰性更大。

q2

1.     去到一個拍攝環境 , 不要急住開壇拍攝 , 首先要觀察將現場環境的燈分類什麼是 Key Light , Fill Light & Accent Light ? 有什麼燈光可用 , 什麼燈光要避。  光線來自何方? 光線強弱如何?  Model 企邊個位置 ?  這一切問題都要考慮。  我自己隨了肉眼觀察外 , 我亦會留意 Model地上果個影 , 因為這個影會好清楚話我知光來自何方及它的强弱。

2.     知道現場環境後我會要考慮用什麼鏡頭去拍攝 , 我要決定利用廣角鏡的透視去涵蓋 Model 及環境還是用 Tele 鏡作特寫去縮窄視角 , 唔影咁多無謂嘢令張相乾淨一啲? 我通常夜影都只會帶兩支鏡 AFS 17 – 55mm F2.8  AF 85mm F1.4。若我想交待環境我就會用支 17-55 , 若背影雜亂無乜好影我就寧願用支 85mm

q3

3.     跟住我要考慮色温的問題 , 在夜攝環境中離不開燭光 (2000k) 鎢絲燈 (2800 – 3200k) , 日光管 (5000k) , 射燈 (8000 -10000k) , 五光十色霓虹光這些發光體 , 這些發光體都有它本身的色温 , 而你所用的閃光燈是 (5500k) Model 身處在不同色温的光源之下 , 若相機用 Matrix 全幅測光又用 Auto White Balance 的話 , 相機就會分晰 View Finder 內不同色温的資訊不同光暗等數據 , 相機雖然聰明但始終是機器好多時會被複雜的現場光騙了 , (情況就等同雪地拍攝一樣) , 相機會揾一件物件作 18% 灰作標準 , 而人的皮膚因好近似 18% 灰會變成了相機的參巧指標 , 所以好多時個 Model 的膚色就會變成灰灰黑黑好似好污糟成個乞兒咁就是這個原因。 ( Model 見到你影到佢咁 , 佢心中一定好自然咁深切地問候你“)  

q4

4.     這種情形下大家就要話俾部機知 , 現場是什麽色温用什麼 White Balance , 最簡單就係揾張白紙叫 Model 擰住 check check WB 咁就萬無一失。 無信心的可以影 Raw 回家後就可以慢慢補救。 而我自己因為懶我會因應現場燈光中邊樣色温佔大數去 Set White Balance (通常由 3700 – 5000k之間) 。以 Model 的 skin colour 最自然的 setting 為準。

q5

5.     在街拍時光線可能來自四方八面 , 會有順光 , 側光 , 頂光 , 逆光。 拍攝時要運用鏡頭視角去包括你想要的燈光 , 就好似以上面幅逆光相一樣 , 遠處有一盞頗光猛的射燈 , 我就利用這光源側側地做了 Model 的髮光 , 使她與背景的建築物分離及增加一種舞台感。

6.     上文已分享過我如何佈置支燈去解決這問題 , 我自己覺得閃光燈全輸出火力太猛唔係好自然 , 影人我多數由 -1EV 影物件就由 -1.7EV作基準去上下加減。

7.     大家可能唔知閃光燈個 Zoom 的功能點用 , SB600 為例它的燈頭可以Zoom 14mm , 24mm , 28mm , 35mm , 50mm, 70mm, 85mm ; SB800 還多了105mm , SB900 可以去到 200mm 這個 Zoom 功能使用原理就像手电筒的射角 , 你想啲光聚焦咁射定擴散咁射? 大家要注意這個 Zoom 的數值是以 Full Frame 計算 , 咁用 DX 的朋友要乘番個 Crop Factor 上去。

8.     在日間拍攝 , 用大光圈鏡的散景去突出主體 , 但在晚上拍攝我們就要利用燈光明暗去突出主體 , 我會將現場想成一個舞台咁去構思。 若我廣角鏡的透視去涵蓋 Model 及環境 我就會用 Matrix 全幅測光去包涵整個環境的氣氛 , 而閃光燈就的 TTL BL (Balance Fill) 模式就可以配合Matrix 全幅測光 , 再加上閃光燈用一個較 Wide 的射角 (14-35mm) , 調控+- EV 咁出來的效果就會好理相。

9.     相反若背景雜亂我想將 Model 與環境分離 , 我就會收細少少光圈及 ISO , 背景自然唔夠光而變得漆黑 , 我將相機調去 Spot 點測光對準 Model 塊面測光 , 而閃光燈就用 TTL , 將閃光燈用一個較窄的射角 ( 85mm – 105mm ) 只照亮 Model 的面部 , 調控+- EV 咁出來的效果就會好戲劇性

10. 但在晚上拍攝因為光線弱快門可能會好慢 , 快門一慢過 1/30s 就算我用腳架但 Model 都會郁 , 咁我就會用慢速後簾同步閃光才有機會影到但一定要用腳架

q6

11.  用光太平面會使人感覺十分呆板  , 夜拍要懂得利用陰影去表達相片的深度及立體感.

好多人都會問幾多盞閃光燈先夠 , 這個問題好難去答要視乎影乜及點影 , 反正又唔係用嚟揾食。 我自覺有時多燈未必等於好 一兩 盞就夠 , 反正身边多 N 記族群朋友 , 開句聲就可以借到。一些攝影大師講過 , 用閃光燈的最高境界就是用了但別人未必看得出般自然。 而另外用燈亦要有它的合理性 , (玩特別效果另計)

這兩篇文章我相信能夠俾到大家一些閃光燈的運用概念 , 唔使盲摸摸老鼠拉龜。 永遠記着 Key Light, Fill Light , Accent Light 這 Concept 咁去玩 , 巳可以玩到不亦樂乎。

這兩篇文章無出相原因是當晚夜影因影會搞手安排失當 , 去到舞雷公咁遠嘅火炭工業村 , 以為有什麼 “佳景” 拍攝 , 點知去到係影毫無特式的 “街景”,  搞手完全無 Planning 無 Organized , 搞到成班影友同 Model 都無晒 Mood , 心中充滿殷切的問候語 我影兩影無癮都提早走 , 所以無乜相出 , 只作個分享記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