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昏日落 Magic Hour 做背景再加個土著舞動火把 ………攝影大師 Joe McNally Hot Shoe Diaries 這本書的封面令我非常着迷 , 並萌生了我拍攝這專輯的想法。
但實際技術上點去拍? 去邊度去揾一個土著仲要識玩火來拍? 唔通我要飛去夏威夷? 這個想法不斷在我腦海中打轉 。畢竟玩火有其危險性 , 萬萬不可輕率兒戲 , 一切要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去構思。
幾個月前無意又偶然機會下找到了一間活動製作公司 , 而公同旗下可供噴火特技人表演 , 於是就膽粗粗與活動製作公司負責人聯絡詢問細節及可行性。 如此行出了第一步並慢慢將構思一步一步實現 , 箇中當然有很多問題細節要面對 : 要夾到特技人 Schedule 、 日期、時間、地點、安全、配套、人數、價錢、保險、責任 ……………..這一連串都要考慮 , 原來影一輯靚相籌備功夫真的絕不簡單。
單是選擇拍攝場地就令我頭痛不已 , 為安全計拍攝場地最好有滅火用品 , 沙灘有沙有水附合要求 , 有地方更衣冲身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再要交通便利就算有器材搬運亦不須走遠 , 又要靜局不被傍觀者打擾 , 有前景有背景 ……..真的是諗到頭都白 , 好彩有仙人指路 , 指點了幾個可行位置 。 為求達到理想拍攝效果 , 我事前亦實地實時視察過才決定 , 玩到咁癲真的有點過份。
為免張揚所以一切低調進行 , 在多番努力下經兩個多月的聯絡、相討、籌備終於能將計劃落實 , 決定重金聘請了幾位職業玩火特技人供我們拍攝 , 之後發英雄貼邀請多位熱心影友 , 回應擁躍更有幸得到一位攝影導師參與一齊交流指導 , 真的獲益良多。
接近拍攝日期天氣陰晴不定 , 心情複雜 , 擔心緊張之餘再加興奮。天幸天公做美 , 雖天色灰矇但未有下雨 , 氣温又不算太凍 , 拍攝地點風平浪靜 , 已算謝天謝地。吉時將至 , 影友及特技人一一報到 , 一輪 Briefing 之後十多人一起就各自埋位搏殺 …………..
拍攝難處 :
今次拍攝有點似 Light Painting 的玩法 , 只是將光源由電筒改為真火 , 要捕足火光的運動軌跡又要表達出火的無定向及難以預測性 , 同時我亦想交待環境 (否則別人會以為我在 Studio 拍) , 所以又要兼顧表演者 (前景) 及現場環境燈光將兩種光融合 , 所以拍攝難度相當高。
另一方面這有少少屬動態攝影 , 要交待動作及表現動態 , 而且我亦想影些人物特寫 , 所以拍攝目的圍繞着這幾個方向進行。
當晚特技人先用變色發光鍊球供大家拍攝作為熱身 ; A Mode, 中央重點測光, F4.5, 2.5 Sec , ISO800
螢光變色拋球 – 難處在要表達到個球 , 否則別人只會見啲彩色光軌都唔知個人拋嘅係乜 , 而影友的 Unexpected 閃光燈就正好像後簾同步閃光燈技巧一樣將光球的活動軌跡現形 , 但同樣亦因為那些閃燈令我張相 Over 咗少少。

發光飛鈴 S Mode , 中央重點測光, F8, 3sec

我刻意將表演者放在遠景小島黑暗位位置 , 這樣可以令發光飛鈴的運動光軌及表演者更突出 , 而背景兩側的住宅燈光及水面倒影色彩作襯托 , 而影友的閃光燈正好幫我將表演者影照出來 。S mode, 中央重點測光 , F5.6 , 3 sec , ISO800

這張相影到好像電影中的特技魔法水晶球的效果
A Mode,中央重點測光 , F3.5 1/2.5sec

這幅相難處是平衡左邊射燈的強光及右邊住宅的微光燈光做對比 , 我用了中央重點測光 , 將焦點落在特技人面上 , 光圈 F5 取其景深 , 快門先決自動 3 sec , 再用自己手上的閃燈離機人手 1/32 Output 輕輕閃一吓去凝固特技人的動作 , 美中不足是特技人另一隻手給擋住了。
這張相後製我只作色温處理由微黃轉做微藍去突出線條及效果。

很喜歡這張相的安排 , 發光飛鈴的螢光影照特技人的面容及上身 , 若背影全黑張相會過份單調 , 所以我移位攞埋個燈塔連埋那不理想的射燈及其倒影作背影 , 一來交待環境二來作為對比 , 令相片有前有後內容更豐富。這張相全無後製原汁原味直出。A Mode,中央重點測光, F3.5, 1/4sec , ISO800

熱身過後進入戲肉 – 先來個舞火棍

火龍狂舞 A Mode,中央重點測光 , F7.1, 5sec, ISO800

傳統拋火棒

天際火虹 – 水上的浮波作引入線去表演者 , 遠景燈光使中間位無咁單調 , 天空留位俾條火虹 , 加上特技人的半边面及手部動作去解釋整個畫面。
A Mode, 點測光, F4.5, 1/8sec, ISO800
火流星

火光毒龍鑽
相片太多 , 拍攝心得亦留待下集交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