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再遇皇者 – Petrus 1961

f55

靚酒永遠在出奇不意的情况下出現 , 而唯一自己能做的就是接受命運的安排 , 一切隨緣 ………

元旦佳節這天 , AM 在心血來潮的情況下竟巧遇這支酒。 酒主素知 AM 熱愛葡萄酒 , 對酒處理亦有一手 , 就恭請 AM 飲一杯。

AM 一嗅 Decanter 發覺果香呆滯就知支酒未完全盛放 , 再一問 , , 原來只 Decant 了半小時 , 心中暗暗可惜 翻查自己筆記這支神品要 Decant 3 小時才完全開放 Decant 得果半小時難怪這麼生硬。  連忙請纓將酒來個 Double Decant 補救 , 由於人多AM 只分到一小杯 , 以這有限酒量 , 總不能養魚玩佢兩三個鐘 , 反正之前亦寫了篇詳細分享 , 就等酒在杯中發展到差不多才品嚐。

f66

酒色暗啞深沉磚色邊 , 一貫老酒模樣 ; 香味帶, 黑加侖子 , 黑櫻桃 , 梅子 ,木桶的香味 , 鉛筆 , 皮革芳香 。雖然酒仍有點緊 , 但我已能感到它的變化 , 入口柔和淡美而複雜的果味下 , 那種果木交融的渾成 , 如流雲般的酒味曲線 , 感受到一種嚴謹的規模感 , 而酒的質感就像山澗溪水的滑溜 , 而細細的單寧就像溪水下的圓石一樣 , 一動一靜一沉一浮 。它的餘韻同樣充滿細緻變化 ,果味在口腔兩側幽幽盪漾 , 脷尖出現生津然後伸延到兩側 Fine Acidity 流暢美妙 , 生津過後仍有果韻在喉底歴久不散

Petrus Merlot 為主 , Cabernet Franc 作為調味點綴 , Merlot 向來以豐盈圓潤聞名 , 若生長在沙地或礫土上就會因為缺少堅硬的骨架所以未能像 Cabernet Sauvignon 般耐久。 Petrus 的之所以特別是因為葡萄園的土地裡有黑色黏土表層而下層就有礫石和藍黏土 , 使葡萄樹的根部發展因地壓力而受到牽制 , 而酒莊必須勤於犁土才能使葡萄樹根吸取空氣作為平衡 , 使葡萄的能量集中發展在果實上。 加上酒莊採用 Green Harvest , 將葡萄產量降低 , 增加葡萄的品控 又選在正午採擇為的是不想露水濕氣弄淡了葡萄的濃郁味道 , 釀酒過程反而十分簡單。 天、地、人三者在一個奇特的支配下結合釀造了這一支被喻為皇者中的皇者葡萄酒。 以兩次的品嚐依然令人讚嘆。

f67

上一次飲這年份巳是三年前的事 , 不敢說自己對葡萄酒的認知有很大進步 , 但欣賞角度卻有新的體會。

對比上次的 Tasting Notes , 我覺得我上次已將這酒的 90% 重點說出 , 而唯一要補充的這酒的單寧做得相當有線條 , 而它的內涵充滿典雅而優美的細節 , 在不同時間它仍保持一種平衡性 , 由入口到餘韻都同樣精彩 ,  Petrus 雖算是濃郁 , 但相比現在新派的 Fruit Bomb Type 的葡萄酒 , Petrus 反覺得傳统 ; 而年青的 Petrus 絕對表現不出如上描術細節。

Petrus 就如 Pavarotti 全盛時期唱的一首 Torna a Surriento 一樣充滿伏線 , 技巧帶動高潮 , 絲絲入扣的完美演譯 ………….

2010 日所飲的第一杯酒竟然會是這支 , 這倒是個不錯的吉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