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pe 系列初品嘗 , 風格鮮明各勝場

j1

很難相信一月份的品酒活動竟然如此淡靜 , 酒局不是與自己工作或上課日子撞期就是延期 , 酒局要到近月尾才開齋 ,可能上天想我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多做運動消消佳節之後的脂肪盈餘” , 又可令我專心籌備火之舞者拍攝活動。

這晚的聚會假在又一村俱樂部進行 , 而品試的主題是同一 Lupe Cholet 旗下幾支 Burgundy

j3

Moet & Chandon Grand Vintage 2000

先來一支熱身 , 華麗的樽身 , 幼細的泡沫在金黃帶點青調的酒色悠然飄送 , 一嗅就有如見到老朋友的感覺 , 夾雜着麵包香味的青蘋果 , 柚子 , 梨皮 , 棒子 , 果仁 , 果香豐富而鮮美 ; 入口就同 Nose一樣充滿鮮果的美味 , 質感華麗豐富 , 內容優美 , 感覺流暢 , 酸度似乎略為含畜 , 收結餘韻略短 , 頭段討好但中尾段欠缺神韻及個性 , 但對於久旱的我已令我精神一震元神歸位。

j4

Lupe Cholet Puligny Montrachet 1er Cru Les Garennes 2005 $690

這支 Puligny Montrachet 淡黃色的酒身初落杯時酒温太凍香味封閉 , 只嗅到絲絲礦物品及鐵鏽味 。 將酒放暖後 , 香味表現新鮮的果香 , 桃駁梨 , 白花香 , 杏仁 ; 口感幼滑 , 果味充盈而充滿活力 , 酸度在圓潤的酒味下隱現 , 果仁 , 合桃的味道及少許微苦, Les Garennes 地域過性中的礦物感亦有不錯的表述。 這支酒表現出 Puligny Montrachet 應有的個性 , 平衡性亦算不錯

我以前講過一支 To Style Puligny Montrachet 酒香變化豐富 , 新鮮杏仁 , 礦物 , 雨中濕草 , 蜂蜜 , 水果 , 白花 ………. 獨特而清晰 ; 口感柔和實在 , 酸度線條有條不紊 ,  Backbone 要堅實 , 木桶的運用要恰當 , 絕不能過多而淹沒了 Puligny Montrachet 的優雅細節 , 元素要均稱平衡 , 餘韻悠長。 強勁均衡是 Puligny Montrachet 可以耐久的條件 , 一般 Puligny Montrachet 可等上兩三年 , Grand Cru 甚至可以五至八年 , 所以深得葡萄酒愛嗜者的歡心 , 這就是我用來品評的標準。而 Lupe Cholet 這支絕對 To Style 。 若要挑剔的話可能指它不夠細緻 , 以價而論卻又是中規中距。

j5

Lupe Cholet Chassagne Montrachet 1er Cru La Maltroie 2006 $650

Puligny Montrachet 不同的地方是 Chassagne Montrachet 不論香味酒味都更為强勁複雜 , 簡單一點就像一支濃縮板的 Puligny Montrachet 一樣 , 他表現得更為實在 , 濃郁 , 尤其在結構上更為緊密 , 嚴肅 , 雍容 亦同時表現到更多細節 , 不過份使用木桶感覺更為自然 , 而礦物的表達方式更為明顯 , 非常不錯。

j6

Lupe Cholet Vosne Romanee 1er Cru Les Rouges du Dessus 2006 $895

這支酒很年青我相信要唞二三小時才能表現到 , 新鮮車尼子 , 櫻挑 , 紫羅蘭 , 香味飄逸 , 怱明怱暗若隱若現 , 入口感覺幼嫩 , 果酸、單寧、木桶元素個性明顯 , 井然陳列 , 真的要多三五年時容合 , 這支酒亦能表達 VR 的嬌柔均衡協調 , 骨肉勻稱的風格只是複雜性較為平淡 , 亦太過年青欠缺成熟 Vosne Romanee 那份性感迷人的魅力。

j7

Lupe Cholet Corton Grand Cru 2005 $850

這是全晚最深沉的一支 , 在香氣中巳像有種無底深潭般的深度 , VR 表現一種鮮爽的車尼子 , 櫻挑果味 , 而 Corton 則有點像蜜棗般成熟內儉。其複雜性變化亦是當晚之最它的酒味曲線如過山車般大起大落 , 粗獷雄渾 , 激情澎湃 , 酒力足以與燒鵝等食物抗衡 , 以今天來這支表現真可以擺十年八載才叫成熟。

Burgundy 區只有 33  Grand Cru 葡萄田 , 產量佔全 Burgundy 產量的 2% , Corton 的面積最大有 160 公頃 , 這些 Grand Cru 田除了自然條件好外產量規定要求亦是最嚴格理論上 Grand Cru 質素理應更有保證 , 但實際上 1er Cru 生產時卻有更大空間及自由度 , 近年水準不斷提昇 , 有些 1er Cru 已直逼甚至超越 Grand Cru 的水平 , 而由於 Grand Cru 產量較少一般都較貴 , 再加上国內同胞最近非 Grand Cru 不飲 , 酒價亦節節上升 , 所以這支 Lupe Cholet Corton Grand Cru 算是扺飲的一支

j8

Lupe Cholet Grands Echezeaux Grand Cru 2005 $2500

由於 Gorton 的强勁 , 我預期這支 Grands Echezeaux 亦不為多讓 , 所以我要用冷凍 Decant 法使其綻放 , 經處理後支酒真係開得快咗。

同樣是 Pinot Noir, 同樣是櫻桃、梅子、花香 , 只是多了一層如煙如塵的迷矇感 , 它有類似  Vosne Romanee 的味覺元素 , 但水準卻是高出幾班 , 這支酒的示範了 Grands Echezeaux 的神髓 , 它的酒味曲線維持平直而有着細緻的起伏變化 , 酒味元素 (酸、果、單寧、礦物感) 像五線譜中的音符 , 在五線譜中交織成一首和詣、均衡、協調、工整、互相連貫緊扣 , 有點似一首和諧而充滿變化生命力的交響樂樂章 。它 Chambertine 的骨架及厚實肌肉與 Musigny 的細膩質感 , 令人感到一種由心而出的平靜舒態。

j9

試了五支 Lupe Cholet , 酒莊給我的整體印像是他們很忠於土地 , 五款酒來自五個不同產區都能表現出該區的風格 , 而且酒味自然沒有太多劃蛇添足的斧鑿痕跡 , 當然今晚所試幾支都非常年青 , 真正實力要留待日後發掘。

細看 Lupe Cholet 的網頁 , 它的產酒幾乎包括了絕大部份 Burgundy 產區 ,我想若揾齊同年幾產區作 Horizontal Tasting  , 可令人明白不同產區的風格 , 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教材。

酒莊資料

http://www.lupecholet.com/vin-bourgogne/en/our-wines.html

火之舞者 – 下

a1

風火飛鈴 A Mode, 點測光, F3.5, 1/20 sec, ISO1000

 

a3

風火輪

a12

慢速火流星 A Mode, 點測光, F5.6, 1/6 sec, ISO1000

a5

A Mode, 中央重點測光, F3.5, 0.8 Sec, ISO1000

a9

連環火流星

a8

這張相 Over 咗少少 , 因為開始點着時的火一般會較猛 , 火跡會太光太白亦容易 Over , 所以這段時間最好收細少啲光圈去 F8 – F11 , A Mode, 點測光, F5.6, 2 sec , ISO1000

a10

中段啲火轉弱就會出現藍色的火光 , 而火的形態會更為細緻。

a11

火鳳凰 A Mode, 點測光,  F5, 1.6sec, ISO1000

a14

用後簾同步閃燈去凝固火流星的火跡及特技人的面容及動作 , 難得的是火跡的頭剛好接上了遠處射燈及其倒影 , 真是無心插柳天作之合。A Mode, 點測光, F3.0, 1.6sec, ISO1000 

a15

四位特技人作態吞火擺拍 , 轉一轉位置揾個背影無雜光的做特寫 ……….

a16

A Mode, 全幅測光 F5.0, 1/20 Sec, ISO 1250

A Mode, 中央重點測光 , F2.8, 1/800, ISO1250 -1EV

最尾環節的噴火表演難度是特技員第一吓噴出來時會好用力 , 那一刻火勢會好猛好易 Over , 要收光圈 , 想過用連環快拍去 Catch 第二三張 , 但快門太慢連環快拍跟本唔 Work , 所以要開盡光圈用較高 ISO 俾多少少空間快門去搏一搏。

a17

A Mode, 中央重點測光 F2.8. 1/4000, ISO1250, -1EV

a19

火之層次 A Mode, 中央重點測光, F3.5, 1/8000, ISO1250

a20

A Mode, 中央重點測光, F3.5, 1/500, ISO 1250, -1EV

這張相若我的角度低少少 , 咁支火棒唔摭住表演者個面 , 三者成一斜線 , 咁就發達啦!

今次的拍攝筆記心得 , (這是個人想法未必一定正確 , 只供參巧)

· 因為特技人動作幅度較大 , 我全程以AFS 17 – 55mm F2.8廣角鏡為主 , 我有另一支 AF 85mm F1.8大光圈隨身 , 但因視角太窄非我想拍攝的效果 , 所以並不合用。

·  由於要長時間曝光 , 為保持拍攝穩定一定要使用腳架 , 而拍攝地點為沙灘腳架腳部最好包膠袋以免入沙及鹹氣令腳架生銹

·  而沙是鬆散的而沙灘向下傾斜 , 腳架加相機的重量會令腳架下沉 , 所以我要出動鎮山主力腳 Gitzo GT2541EX Gitzo 腳塾 , 這支腳架角度調教角度彈性極大 , 輕身穩陣負重勁 , 就算雪地沙漠都無有怕 , 是我另一秘密武器。

· 使用快門線方便操作。

·  我刻意用一個較低位置仰拍 , 這樣的角度令我有較大機會影到表演者面容。

· 火光的强弱會直接影嚮色温 , 白平衡好難話 Set 什麼為之正確 , 塢絲燈是一個較接近的 Setting , 為求保險我用 Raw 去拍攝以方便日後補救。

·   為安全起見 , 拍攝者與表演者要保持安全距離 , 而兩者之間距離及火光的强弱大少都會有很大差距 , 火在相中所佔比例會影嚮測光結果及結果加上背影好黑 , 用全幅測光的話相機會計算整個畫面資料去決定曝光 , 火猛的時候容易 Over , 火弱的時候會 Under , 好易俾佢玩死 , 所以我要用中央重點及點測光模式 , 以人面為準咁成功機會較大一點

·   表演者每套運動都有不同長短曝光時間 , (通常 2 – 5 秒之間) , 若是猛火的話真係隨時 Over , 所以我選用光圈先決自動 , 起碼成功機會較大

·  理論上 F8 . ISO200 , 快門1/30 – 1/60 秒為基準 , 想拉長火跡就加長時間 , 若發現火光過曝就將光圈縮成 F11 or F16。但實際使用上要視乎光源的強弱臨場調教。光圈先決 , 快門先決 , 人手自決都無乜所謂最重要影到相 , 所以理論歸理論 , 臨場執生最重要 , 大約咁上下 Setting 就手夠信心就話之佢同佢搏命。

. 相機內的 Noise Reduction 功能會用同等的時間去做處理 , 即你影一秒相機又再用多一秒去做 Noise Reduction , 由於是動態拍攝 , 分秘必爭 , 等得佢做完 NR人哋都玩完 , 所以在這情况我將 Noise Reduction 功能關上 , 因此相機內的 ISO 就不能太張狂的用到盡 , 我將極限定在 1250 , 以控制雜訊。

. 用腳架影夜景鏡頭要關上 IS or VR 防震 , 咁張相先會 Sharp

·  由於特技人只是手部運動 , 可用點對焦以表演者面作目標 , 再用運動模式去鎖定 , 若光圈夠大 ISO 夠高快門可以快一點 , 這樣面部特寫就會有較大成功率。

· 由於現場頗暗若光圈收得太細 F8以上 , 相機在唔夠光的情況下對焦能力會減弱 , 對唔到焦 , 若轉手動對焦又唔夠快及俾對老花眼玩死 , 所以我將光圈調教番大少少 。

。而另一方面我想吸收多啲背景光 , 所以用了較高的 ISO。

·    閃光燈要視乎想拍攝的效果 , 若用的話要 Set “Rear後簾同步” 拍攝

。但在群體攝影使用閃光燈要特別留意 , 因為你的閃光往往會破壞別人的相片效果 , 所以要事先張揚才好用。

·   閃光燈的色温約是日光 5000k , 噴火特技人的色温約是 2300k 兩者色温差距會令效果會很不自然 , 建議閃光燈套用黄色玻璃紙去平衡色温咁效果會自然啲。

·  當新火時火勢會好猛 , 好容易 Over , 所以有時要等火勢轉弱少少有點藍光才去影那時的效果會最正。

作為第一次拍攝這主題而有這效果 , 巳算是超標完成 , 而當晚特技人的表演更是拍爛手掌的精彩 , 全部影友都覺值回票價 , 大呼過癮

全輯相 470 , 可說是小弟又一得意之作。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3280598964/

火之舞者 -上

b1

黃昏日落 Magic Hour 做背景再加個土著舞動火把 ………攝影大師 Joe McNally Hot Shoe Diaries 這本書的封面令我非常着迷 , 並萌生了我拍攝這專輯的想法。

但實際技術上點去拍? 去邊度去揾一個土著仲要識玩火來拍? 唔通我要飛去夏威夷這個想法不斷在我腦海中打轉畢竟玩火有其危險性 , 萬萬不可輕率兒戲 , 一切要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去構思。

幾個月前無意又偶然機會下找到了一間活動製作公司 , 而公同旗下可供噴火特技人表演 , 於是就膽粗粗與活動製作公司負責人聯絡詢問細節及可行性。 如此行出了第一步並慢慢將構思一步一步實現 , 箇中當然有很多問題細節要面對 : 要夾到特技人 Schedule 、 日期、時間、地點、安全、配套、人數、價錢、保險、責任 ……………..這一連串都要考慮 , 原來影一輯靚相籌備功夫真的絕不簡單。

單是選擇拍攝場地就令我頭痛不已 , 為安全計拍攝場地最好有滅火用品 , 沙灘有沙有水附合要求 , 有地方更衣冲身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再要交通便利就算有器材搬運亦不須走遠 , 又要靜局不被傍觀者打擾 , 有前景有背景 ……..真的是諗到頭都白 , 好彩有仙人指路 , 指點了幾個可行位置為求達到理想拍攝效果 , 我事前亦實地實時視察過才決定 , 玩到咁癲真的有點過份。

為免張揚所以一切低調進行 , 在多番努力下經兩個多月的聯絡、相討、籌備終於能將計劃落實 , 決定重金聘請了幾位職業玩火特技人供我們拍攝 , 之後發英雄貼邀請多位熱心影友 , 回應擁躍更有幸得到一位攝影導師參與一齊交流指導 , 真的獲益良多。

接近拍攝日期天氣陰晴不定 , 心情複雜 , 擔心緊張之餘再加興奮。天幸天公做美 , 雖天色灰矇但未有下雨 , 氣温又不算太凍 , 拍攝地點風平浪靜  , 已算謝天謝地。吉時將至 , 影友及特技人一一報到 , 一輪 Briefing 之後十多人一起就各自埋位搏殺 …………..

拍攝難處 :

今次拍攝有點似 Light Painting 的玩法 , 只是將光源由電筒改為真火 , 要捕足火光的運動軌跡又要表達出火的無定向及難以預測性 , 同時我亦想交待環境 (否則別人會以為我在 Studio ) , 所以又要兼顧表演者 (前景) 及現場環境燈光將兩種光融合 , 所以拍攝難度相當高。

另一方面這有少少屬動態攝影 , 要交待動作及表現動態 , 而且我亦想影些人物特寫 , 所以拍攝目的圍繞着這幾個方向進行。

b2

當晚特技人先用變色發光鍊球供大家拍攝作為熱身 ; A Mode, 中央重點測光, F4.5, 2.5 Sec , ISO800

螢光變色拋球難處在要表達到個球 , 否則別人只會見啲彩色光軌都唔知個人拋嘅係乜 , 而影友的 Unexpected 閃光燈就正好像後簾同步閃光燈技巧一樣將光球的活動軌跡現形 , 但同樣亦因為那些閃燈令我張相 Over 咗少少。

發光飛鈴 S Mode , 中央重點測光, F8, 3sec

b5

我刻意將表演者放在遠景小島黑暗位位置 , 這樣可以令發光飛鈴的運動光軌及表演者更突出 , 而背景兩側的住宅燈光及水面倒影色彩作襯托 , 而影友的閃光燈正好幫我將表演者影照出來 。S mode, 中央重點測光 ,  F5.6 ,  3 sec , ISO800

b6

這張相影到好像電影中的特技魔法水晶球的效果

A Mode,中央重點測光 , F3.5 1/2.5sec

b7

這幅相難處是平衡左邊射燈的強光及右邊住宅的微光燈光做對比 , 我用了中央重點測光 , 將焦點落在特技人面上 , 光圈 F5 取其景深 , 快門先決自動 3 sec , 再用自己手上的閃燈離機人手 1/32 Output 輕輕閃一吓去凝固特技人的動作 , 美中不足是特技人另一隻手給擋住了。

這張相後製我只作色温處理由微黃轉做微藍去突出線條及效果。

b8

很喜歡這張相的安排 , 發光飛鈴的螢光影照特技人的面容及上身 , 若背影全黑張相會過份單調 , 所以我移位攞埋個燈塔連埋那不理想的射燈及其倒影作背影 , 一來交待環境二來作為對比 , 令相片有前有後內容更豐富。這張相全無後製原汁原味直出。A Mode,中央重點測光, F3.5, 1/4sec , ISO800

b9

熱身過後進入戲肉 – 先來個舞火棍

b12

火龍狂舞 A Mode,中央重點測光 , F7.1,  5sec, ISO800

b16

傳統拋火棒

b17

天際火虹 – 水上的浮波作引入線去表演者 , 遠景燈光使中間位無咁單調 , 天空留位俾條火虹 , 加上特技人的半边面及手部動作去解釋整個畫面。

A Mode, 點測光, F4.5, 1/8sec, ISO800

火流星

b112

火光毒龍鑽

相片太多 ,  拍攝心得亦留待下集交待 …………….

Specialist vs Versatilists

b66

N 年前 AM上過一個有關管理學的 Seminar , 講有關管理者多元發展的趨勢 –  Versatilists 我稱它為 “通才” 吧 老實講當時的我功力有限 , 好多理論都只是一知半解 , 真正吸收到的不到三成 , 但經過這麼多年的工作歷練 , 越來越發覺它的理論頗為有用。 這幾天無意中整理家居時 , 俾我摷番當時的一份筆記 , 藉機同大家分享一吓。

九七金融風暴到前排的金融海嘯 , 大公司裁員滾滾人心惶惶 , 好多人都面對失業的威脅 , 而兩次裁員潮中不但中低層受害 , 連帶一些專業人士亦無可幸免。 而被裁的專業人士揾工時卻面對更大困難 , 專才好像失去了市場的優勢 , 究竟在發生什麼事呢?

社會發展由八九十年代崇尚專才” , 到現在則要變為通才 Thomas L Friedman “The World is Flat”一書中 , 描述了在社會的大趨勢。

在現今資訊發達迅息萬變的世界裡 , 人的適應能力比任何能力變得更加重要 ,專才往往執着於自己的專業範籌 , 思想受框框限制變得保守 , 無咁識轉彎 , 若再加上 成先敗後的教訓 中所描述的一些心態 , 可說是命他們處於不利形勢。 通才的人對事物的應能力較強可以很快去調整自己 ; 現今社會要求 Multi Task 多材多藝 , 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無疑比較吃香及 Crisis Proof

維基百科用一個數學去解釋 Versatilists  :

To illustrate this using a math phrase, the versatilist has a higher area under the curve rating. Think of a person having some level of knowledge/experience in 15 knowledge areas. That person may have a very high competency (score 5) in 3 areas, a medium level of competency (score 3) in 5 areas an introductory level of competency (score 1) in 4 areas and no competency (score 0) in 3 areas. This creates an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34. This is different from a specialist who may score very high in 1 area and have no competency in others. This is also different from a generalist who may score a 1 or 3 in every area. This breadth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s what enables faster changes to other roles.

通材的價值在於他們能將知識像不同烹飪材料般作自由組合 , 例如:

得單一材料 A , 就只得一種組合 A

兩種材料 A , B 就有 A, B, A+B

三種材料 A, B, C 就有 : A, B, C, AB, AC, BC, ABC

當市埸或工作環境在改變時 , 通才就會好彈性咁去組合他們的知識能力去尋找解決方法 若大家有投資的話都一定明白不要將你所有的蛋放在一個籃內分散風險的道理 , 而通才亦是有同樣的保險功能。

要知道自己是否一個Versatilists , 下列有個 Check List:

1.        An ability to work well with others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2.        A desire to do tasks better than they have to be done.

3.        An interest in reading a wide variety of materials.

4.        A willingness to cope with conflict and adapt to change.

5.        An awareness of accounting, finance, and marketing fundamentals.

6.        A knowledge of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oftware as well as basic Web site design and e-commerce skills.

7.        An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creatively in team settings.

8.        A knowledge of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library resources.

9.        Well-developed written and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10.    An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ir own motivations and the motivations of others.

b67

Versatilists 並非 Overnight 可做出來 , 咁點去發展呢?

1. 早學早享受

在投資的角度來說 , 越早學會投資越着數 , 當然我所指的投資並非單指金錢上的而是學識興趣方面的 進修是一種投資 , 但好多人只會專注在對職業有関的範籌 , 這只會令你步向專才 , 反而去學一些對職業不太直接的 Side Knowledge , 向橫發展的那才叫通才。 可能會有人問你會否在浪費時間去學一啲唔等使的東西 , 我的見解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 只要時機一到呢啲看似無用的石頭 (知識) 可能會變成鑽石也不奇。

2. 先要知己

有一樣我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們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基礎能力 , 正如廚師如果基本功唔夠俾乜材料你都無用 , 所以一定要清楚明白自己的基礎能力是什麼 , 勤加操練 , 能力迎刃有餘時就學習新技術 , 咁才能發揮組合的最大效果。

3. 加入能力組件

世界咁大又無可能樣樣都去學 , 但點先至 Effective ? 舉個例子一位西廚 , 他的基本能力是廚藝 , 除了發展傳统的廚藝外 , 亦可擴大到採購、食物衛生、不同国家食材選配 , 而他亦可同時發展人際管理投巧、科技資訊、市場 Marketing 去增加組合的彈性 大家在傳播媒體上見到很多名廚其實就是一個多元組合的例子。

4. 留意市場動向

科技的發展將好多舊有行業淘汰了這是市場進步的定律 , 可能大家未必想做一個通材 , 但最低限度能保住飯碗而不被淘汰 , 所以自身要有一種危機感 , 想像一吓五年後自己會怎樣若發覺自己所做的行業日潮萎縮 , 就要開始有所準備後路。 切記寧失一子 , 莫失一先” , 不要坐以待弊。 舉例廚師發覺潮流興健康菜式 , 他就要慢慢去改變去適應這個潮流 , 同樣道理。

通才的興趣十分廣泛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可是一本活动百科全書通天曉 , 大家好容易揾到這類人。 而通材最大的缺點是週身刀無把利 , Versatilists 變成  Generalists , 所以要做得成功 , 學習知識就一定不可半桶水而要學得深入 , 甚至到達某種半專業級數 , 而若要發揮最大威力 , 必須具有兩種能力:

1) Learning skills,

2) People skills

Learning Skills

時代進步社會不斷變遷 , 能快速地學習新事物永遠令你有更大優勢 , 而自强不息亦令你有更大的市場競爭力。下列我節錄了部分 Notes說明了如何提升 Learning Skills

1. Build curiosity

Curiosity is important 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learner. If you are curious, you will be eager to learn and enjoy learning. You will naturally want to learn further and deeper than many other people. One way to build curiosity is to assume things to be interesting. Instead of labeling something as boring, find its interesting side.

2. Build questioning habit

Don’t just accept something as it is. Instead, dig deeper through its surface with questions. Asking why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you should ask because it allows you to question conventional wisdom and see things differently.

3. Build reading habit

While most people know that reading is important, only a few of them make reading a habit. Making reading a habit makes a lot of difference. By reading for just 1 hour a day, in one week you will already read for 7 hours if you do it consistently. Just imagine how much more people with reading habit will learn after 10 years.

4. Develop reading skills

While the quantity of your reading time is important (which is why you should make it a habit), its quality is also important. So you need to develop your reading skills. Good reading skills help you get the most out of your reading time by making it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5. Master research tools

Mastering research tools will help you find the answer of the questions you have. While most people can use tools like Google, only a few people master them. There are many tricks that only a few people know and these people have tremendous advantage in learning. They can find accurate answers to their questions in shorter time than other people.

People Skills

事業發展人脈網絡非常重要 , 家人、朋友、工作伙伴、商業拍檔 ……… 人的網絡越大就會有更大的 Value Exchange Mutual Benefit 機會。

1. Love people

First of all, you should love people. If you prefer not to meet people than meeting them, you are unlikely to have good people skills. Make it a joy to connect with others.

2. Put relationships on higher priority than tasks

There are so many tasks at hand that demand our attention. But, if you want to have good people skills, you should put relationships on higher priority.

3. Help others succeed

The law of networking remains the same: you should give first before you receive. Give genuinely without expecting something in return and you will later receive what you need.

4. Make other people feel important

People love to be appreciated and you can build strong relationships by making people feel important. Of course, you should do it in a genuine – not manipulative – way. People can sense your true motive.

5. Forget yourself for a moment

Doing all the above is difficult if your mind is consumed with yourself. When all you think is how to get something for yourself, there is only little space left for others. Free some space by forgetting yourself for a moment and use the space to think about others.

好多認識得我耐的朋友都會覺我是一個Versatilist的例子 , 而事實上當我做上述的 Check List時基本上十條有八九中 , 可能是自己性格使然吧!

沙漠中的樓蘭

c1

神水第八期故事中有提過一支在戈壁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出產叫樓蘭的葡萄酒 , 心中對它倒是十分好奇 , 幾經轉接在偶然的機會下托朋友揾到一支 , 山長水遠帶回來給我品嚐。

c2

酒標雖然同漫畫中有點出入 , 但兩者都叫樓蘭而亦是來自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 查證後知道漫畫中的酒標是舊包裝 , 而我那支的是新包裝 , 所以不會搞錯。

c3

在酒樽背後印着兩段細到要用放大鏡才看到的一些資料 , 原文節錄如下:

樓蘭的酒莊及葡萄園位于戈壁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之間的吐魯番盆扡。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以及悠久的葡萄栽培歷史 , 培肓出優秀的法國赤霞珠品種葡萄 , 加之現代歐洲先進的設備和釀造技術 , 精心釀制出品質高貴的赤霞珠干紅葡萄酒 , 並經過七個月以上的法國原產橡木桶陳釀 , 屬樓蘭葡萄酒的精品。

酒精度 12% 糖度 < 4g /l ; 保質期 10 

國外總經銷 Luray Limited Tel: 28696178

1999 樓蘭文化主題選自代表古龜兹石窟文化最高水平的克孜爾千佛洞壁畫群作為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燦爛明珠 , 古龜兹石窟壁畫直接傳承公元3.4世紀佛教藝術 , 同時對佛教藝術進行了民族化的融合與改進 , 在其壁畫中反映了本民族所持有的情趣 , 從而逐漸形成了極富裝飾性的藝術風格。

一看酒標竟有保質期日期 , 心想葡萄酒當飲品一樣有保質日期 , 這倒是大開眼界 , 數數日子剛剛過了兩星期應該沒有什麼大礙吧?

將酒開瓶 , 一股有點 Corked 酒的臭蛋濁味隨即飄上 , 心裏暗罵 “唔係化 ” , 但係仍嗅到絲果香 , 就等它一等吧 ………

c34

酒色暗啞帶點磚黄 , 有點似八十年代的 Burgundy 色水 , 酒色尚算通透而且掛腳緩慢。

半小時過去 , 酒那股蛋濁味散去了 , 繼而是車尼子 , 梅子的果香 , 入口仍有點緊 , 果酸充足 , 心中暗自慶幸技酒雖然有點 Downhill , 但仍有生命力 , 於是再放在一傍讓它慢慢發展。

再過半小時後 , 酒香變得自然帶些鹹菜 , 酸梅 , , 車尼子 , 亦有點 Smoky 入口酒體輕柔 , 酸度頗高 , 單寧已完全溶化 , 平衡性尚算可以 , 而收結帶少許 Mineral , 感覺上似一枝 Burgundy 的村級酒。一直飲下去就發覺它沒有太多變化及深度 , 而且影像模糊 , 有點像失去靈魂的空軀殼一樣 , 質素只是一般餐酒的級數 , 令人提不起勁繼續飲下去 , 同漫畫中的部份情節有頗大距離。

幾年前飲過支叫 “異域” 的新彊葡萄酒 , 對比過大家都沒有太大驚喜 , 這支樓蘭雖然簡單但始終似一支葡萄酒而非一支化學品。

這篇有提及過樓蘭酒業這公司的一些報導:

http://www.winechina.com/html/2008/04/20080416301.html

這篇文章有介紹新疆的風土地理資訊:

http://www.9world.cn/JSJwh/wh/200903/20090319170538.shtm

 

叫做飲過 , 還個心願。

成先敗後的教訓

c5

最近看了一篇頗有意思的文章 Learn to Let Go: How Success Killed Duke Nukem 想同大家分享。 http://www.wired.com/magazine/2009/12/fail_duke_nukem/all/1#Replay

故事的主角是一間在 Texas 非常出名的電腦遊戲製作公司 3D Realms , 他們早年開發的一款電腦遊戲 Duke Nukem  取得了空前成功 , 產品成為電腦遊戲界一個新里程碑 , 於是公司雄心萬丈決心要以最頂尖電腦技術去創製另一款劃時代 3D 電腦遊戲產品 Duke Nuken Forever 通常一般電腦遊戲由開發到出品大約要 3 – 4 年時間 , 但這 Project 經過差不多十二年時間的努力 , 公司投資超過二千萬美元但結果計劃失敗告終而公司亦要倒閉收場。

c6

為什麼一間成功的公司會搞到如此收場? 內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一些管理學者事後做了些研究分析 , 歸納出四個主要原因 , 而這四個原因其實核心元素十分普遍 , 好值得大家去深思及參巧:

1)    目標脫離現實

這是成也完美敗也完美的一個例子。 公司因為一次成功立誓要新遊戲以最頂尖最先進前無古人作目標 , 這目標定得太高太過理想化 , 事實上無件事都有個極限 。當公司花大量資源買入新的遊戲引擎 Quake II , 不用多久又有一另一款更强勁驚人的遊戲引擎 Unreal 出現了。 電腦科技日新月異進步速度差不出一年可出現二至三代的轉變跟本快到追唔上 , 而亦因為這種速度令創作團隊疲於奔命的去追趕 , 而先前用在 Quake II 一切努力心血因為 Unreal 的出現而付諸流水 , 這亦令整個計劃變成一個 Never Ending Story

我同意大家都應有追求卓越進步的決心 , 因為這種追求使人類進步 , 但是我們要小心不要被完美主義變成失敗的誘因。  我想指出的是做事可盡善盡美但不能達到完美” , 因為 Perfection 完美極有可能是超出本身能力範圍甚至是不可能的事。 而最重要的我們是要 Deliver Results , 否則什麼都是空談。

2)    勝利充昏了頭腦

當第一代 Duke Nukem 面世時 , 可謂震驚整個電腦遊戲界有一段時間真的變成 King of the world 公司總裁及全組工作人員被這成就及各方讚美捧到天上去 , 而那種飄飄然的成功感就令他們以為自己可以永遠的成功下去 , 夢想 Duke Nukem 會像迪士尼一般延續幾十年甚至變成神話。 這個是勝利充昏了頭腦 , 給大家有一個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世上沒有什麼成功的方程式 , 好多時成功都因為某的特定元素天時、地利、人和配合產生的協同效應的結果。

世上最好的運動員都不能保證逢比賽必贏 , 真的長勝將軍是永遠抱着求敗的心態去改進自己 , 他們接受現實 , 知道自己不完美 , 而實實際際去幹 , 並不是被勝利充昏頭腦的自滿心態去行事。

3) 思想心態原地踏步

另一個致命的元素是整個設計團隊的思維方式仍保留在 1995 年第一代 Duke Nukem 面世時的心態 , 跟本打算食老本而無進步過 , 變成一般續集常犯舊橋翻抄的毛病 , 缺乏故事長遠發展及新元素。

時代進步天時、地利、人和無時無刻都在變 , 昨日成功的元素將來未必行得通 , 而好多時昨日的成功因素反而變成令人固步自封的一種障礙 , 令人守株待免而不思進取 , 試問這種心態又怎能長勝?

4) 放任自由的代價

一般的遊戲設計公司的現金流都是極之有限的 , 所以要快速地完成項目才能有現金週轉繼續發展。 由於第一代 Duke Nukem 大賣令 3D Realms 公司可謂資金極度豐裕 , 公司可說無任何 Cash Flow 壓力。 每當有人問到新一代 3D Duke Nuken Forever 什麼時候面世時公司都沒有一個明確答案。

跟據 Parkinson’s law : Work expands so as to fill the time available for its completion。由於公司沒有設定明確的 Deadline 時間變成了 Infinitely 工作隨即亦相對變成 Infinitely 的沒完沒了。

當在 Unlimited Resources 的情況下 , Financial Freedom產生的心態令設計團隊及總裁有很多空間可去浪費 , 要知道人天生有種惰性 , 若沒有 Deadline 及 Discipline 一定會變得鬆懈及放任 , 久而久之就做成了士無鬥志坐食山崩的結果。

身為管理人要切記運用 Short Deadline , Tight Budget 才能令人 Get the thing done 。下次當大家抱怨資源緊逼趕到飛起時 , 就應該明白而知道為何有此安排。

c7

Duke Nukem 這事件可算是一個非常昂貴的教訓 , 當我看完這篇文章後我自己都有點掌心冒汗 , 捫心自問上述四點中或多或小都可能是自己的一些毛病 , 而這些毛病在各大公司機構都會存在 , 問題只是有多嚴重罷了 …………….

最近與舊同事聚舊 , 大家談起舊公司現行的運作模式 , 活脫脫就是上述的一個寫照公司雖未至倒閉但無可否認是在腐爛 , 心中只感無奈 , 無限欺虛及絲絲嘆息 ……….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點啓發。

從化流溪香雪、石門紅葉、廣裕祠古建築群攝影後記 (下)

d1

第二日天氣仍無好轉早上還有微雨 , 雖然拍攝時無落雨但個天總是灰灰白白 , 令人無乜心機。 這天只有兩個景點 , 寶趣玫瑰世界及錢岡古村。玫瑰園其實是玫瑰農場 , 有好多品種玫瑰 , 只覺這地方太人工化 , 自己對此興趣不大 , 唯有乜都影吓………

又用偽波波鏡影吓位 Model ………

d6

用吓多重曝光影吓花 ……….

 

行吓行吓俾我見到的細雀仔, 即時舉機高速快拍實行有殺錯無放過 , 影完先知俾我影到隻义尾太陽鳥 , 真係好好彩。

心想支小黑三雖無超聲波摩打 , 但反應一啲都唔慢 , 咁都俾我粗粗哋打到雀 , 呢支鏡真係 N 記平、靚、正的一支銘鏡。

d10

回程途中去了太平的錢岡古鎮 , 個古鎮啲屋頗為破舊 , 而且無晒人住 , 其實真係一個不錯的取景地方。 只可惜光源太柔和 , 色彩變得太自然欠缺一種氣氛的營做。

 

 

d12

Model 影到悶悶哋 , 轉而走去影啲小朋友玩 ………

 

d13

呢位呀伯眼神好憂鬱 , 好似好多心事 ……..

 

呢位九十幾歲呀婆 , 真係百份百應晒福澤”二字

 

第二天行程拙作: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3188074320/

雖然今次無乜震憾性的大景 , 但仍然很享受這種以拍攝為主題的旅程 , 到處走走看看 , 有得影已是一種樂趣 , 透過鏡頭去看事物 , 從平凡中發掘有趣的角度 , 靜心欣賞 , 其實這世界到處都美 ……………

我的攝影老師知道我有個網誌 , 有時亦寫有関攝影心得及為活動作記錄 , 將我的網址加在他的個人網頁上 , 能得到馮 Sir 青睬排真的令我感到有點受寵若驚 , 不過無論怎樣我對攝影的心態都是不變的。

http://www.alexfungmy.com/Home.html 

 

從化流溪香雪、石門紅葉、廣裕祠古建築群攝影後記 (上)

e1.jpg

這次是跟香港攝影學會馮 Sir 第三次出外攝影練習 , 今次全團有成 73人頗為人多要分兩架旅遊車 , 人多照顧上真的較難 , 但好在拍攝的地方範圍大 , 而且大家有 Walkie Talkie 基本一講就個個收到訊息 , 溝通上絕不成問題 , 而且團友個個都好有禮貌 , 好多師兄師姊都像 AM 般多次捧場熟口熟面 , 一齊影相交流心得真的十分過癮。

今次拍攝的主題跟上兩次有些不同 , 東江及風車島、品青湖有些日出日落大景 , 今次主題是花花草草則較靜態。 而今次最遺憾的是天氣 , 這兩天天色灰矇矇 , 有時仲灑兩滴雨 , 有陽光的時候只有短短的半小時 , 影人就好影景就真係麻麻 , 不過户外拍攝呢啲情況預咗。

今次帶了四支鏡:

AFS 17-55mm F2.8

AF 80-200mm F2.8 (主力)

AFS 60mm F2.8 Micro (好少用)

AFS 35mm F2 (好少用)

第一站的石門國家森林公園 , 這個公園好大有梅花、紅葉、油菜花 , 薰衣草……….好多影區 , 當然不能與南京的梅花、日本的紅葉、雲南羅平的油菜花、北海道的薰衣草規模相比 , 而且時值農曆十一月未必是花期 , 有啲可能未開有啲又造尾但勝在集中樣樣有 , 作為練習倒是個不錯的地方 , 反正呢啲情況影到第日去到大境就唔使擔心唔識影。

e2.jpg

梅花其實幾難影 , 因為梅花花朵細小 , 影單一朵花會單調影多花會雜亂 , 而且梅花偏白 , 好易 Over 冇晒 Details , 加上天色灰暗 , 啲色唔起真係頭都大埋。 前輩教落影梅花要影枝節 , 以枝顯其剛 , 以花展其柔 , 但我揾咗好耐都揾唔到啲有氣勢的枝節 , 苦無良策唯有玩多重曝光

所謂多重曝光即是一張相影幾次 , 將幾張的影像重疊製造特別效果 , 這個功能只在 N 記機內才有 , C 記朋友唯有事後用軟件後製。

e3.jpg

上圖這張相石門香雪同梅花跟本有段距離 , 我先影一張 Out Focus 石門香雪作背景 , 然後走去揾支梅花放在一個 Right Position 出來的效果 , 這個屬於移花接木式多重曝光。

e4.jpg

第二種玩法是同一枝先玩 Out Focus 再影 In Focus , 咁就出現咗啲霧化效果。

e5

將底色轉黑白 , 題埋首詩增加畫意。

 

多重曝光係無中生有 , 創作無限但有幾點要注意:

1.    多重曝光最重要的是每一張都要減 -1-2EV , 咁重疊咗個影像先唔會過曝。

2.    幾個影像重疊會好亂 , 所以每幅影像越簡單越好。

3.    相機多重曝光有個叫 Auto Gain , 我多數 Off 咗佢。

4.    為免影像移位 , 可利用腳架。

5.    其實利用多重曝光功能亦可玩 HDR , 但光度控制會好考功夫。

這個石門國家森林公園真係好多新人在拍婚紗照 , 有好多免費 Model 任拍。 當日天寒地凍我哋個個着晒羽絨圍巾手套 , 但見許多新娘個個跌膊吊帶 , 輕紗蟬衣 , 而且神態自若毫無寒意 , 妞腰擺拍甜笑焉焉 , 真的由心佩服 , 愛靚真係可以唔愛命。

e9

第二個點影紅葉 , 紅葉的確好多 , 但顏色暗啞瘀黑 , 要等好耐才等到少少側光。影紅葉最好用側光或逆光 , 咁先可以影出紅葉層次及通透感 , 但可惜是日陽光欠奉 , 只能偷到一兩張。

 

e11

這位 Model 好有 “特質” , 好易將佢唔好的地方影晒出來 , 所以要影得佢靚要考考功夫。

e12

Model上次汕尾風車島都係佢 , 表情甜美自然 , 團友自然熱烈幫襯。

e13

第三站是油菜花田 , 這田位於山頂在一個湖的旁邊 , 湖光山色加上當日湖面大霧又有油菜花田 , 其實地方好靚 , 但係真係又大風又凍

e15

不過我哋未算慘 , 果班影婚紗的新人仲慘 ………..得果十度八度仲要扮到簫灑自然 ………

e16

Pair 幸福啲可以着褸 ………

e17

凍到要用 “眼火” 取暖對方的新娘 ………..

e18

影友 ………..

e19

全日唯一見到陽光一刻 , 湖上仍有霧做成對比。全日最靚的雲彩 , 可惜衰多手 Over 咗少少 ………

影咗個零鐘影到日落西山 , 越影越凍 , 吹到頭赤 , 頂唔順要提早走人。

是日拙作: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3187980212/

從化流溪香雪、石門紅葉、廣裕祠古建築群二天攝影創作團

e44

新的一年繼續進修攝影 , 這幾天巳開始另一個攝影專題課程 , 而星期六日就參加了一次二天攝影創作團。 這兩天遇上氣温驟降我想目的地只得十度八度 , 當然比對一些地方仍是小兒科 , 但最近感冒初癒身體狀態仍未 Top Fit 要在户外拍攝真的要執夠禦寒衣物 , 做足保暖以免中招。希望天公做美 , 唔好落雨。

行程內容如下:
第一天:早上830分於深圳華僑酒店門口集合集合,乘車前往從化(約3小時),於南海食街用午餐後前往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拍攝滿山紅葉,石門香雪。每年12月及元月上旬,公園流溪湖庫澄滿面碧,樹醉一身紅,層林盡染,漫山紅葉飛舞,如春花怒放,萬葉斑斕,金黃流丹,一簇簇,一片片,或迷蒙或鮮明,或平靜或搖曳,或萬綠叢中點點紅,美不勝收。晚餐後入住酒店”,晚上自由活動。 

第二天:早餐後前往流溪河森林公園拍攝梅花,這裡種植的3000多畝梅林,是東南亞最大的一片賞梅基地,也是全國最早開放的梅林。每年12月份開始,梅樹在枝頭綻放一簇簇的白花,傲著寒凍怒放,漫山遍野,凝如積雪,與碧綠的流溪湖水和青山輝映,堪稱南國一大奇觀。午餐後前往廣裕祠古建築群拍攝古村、人像後乘車返回深圳! 

而今次不用影日出唔使天寒地凍晨咁早就起身 , 應該無咁辛苦。

上兩次出团都只得20多人 , 今次據聞竟有 70+多人報名 , 增長 3 , 咁多人場面一定好虛陷 , 人多控制亦會增加難度 ,  Anyway一切隨緣有乜影乜 , 希望今次有靚相出到 , 大家過兩日再見。

金光閃爍甜蜜夜 , 凌霄煙雨伴明珠

f1

新的一年第一個酒宴想要一個甜甜蜜蜜作個美好開始。

好多人都以為甜酒只作飯後吃甜品才用 , 其實甜酒亦可用來配菜及淨飲。 我相信甜酒是男女老幼任何年齡的人都不會抗拒的葡萄酒。

坊間很少人搞以甜酒為主的酒宴 , 就算有價錢都會頗貴 , Sir 以這價錢在山頂凌霄閣 Pear on the Peak 搞這甜酒宴 , 可謂極之抵食 , 所以全院滿座連爆兩晚。

Sauternes 是法國出名白一個甜白酒產區 , 而當中亦分為五個小產區 – Sauternes, Bommes , Fargues, Preignac , Barsac 而這五個區出產的甜酒都统稱為 Sauternes , 久而久之大家都以 Sauternes 作為 Bordeaux 甜酒的代號。

麥萃才博士在法國波爾多頂級佳釀一書中好詳細咁解釋了 Sauternes 的矜貴之處釀製 Sauternes 要很獨特的天氣及環境條件 , 首先那一年要有和暖的夏天 , 葡萄才會生長良好 , 而炎熱的秋天葡萄成熟度才會高 , 葡萄糖份多才有釀製 Sauternes 的基本條件 Sauternes 的葡萄園鄰近河流濕氣略多 , 在秋天的清晨因為河邊的濕氣加上温差容易起霧 , 而這些霧特別適合一種叫 Noble Rot 貴腐霉 (Botryis or Botryis Cinerea Fungus) 生長

這種霉菌付在成熟的葡萄上滲入葡萄內壁把水份抽去使葡萄的糖份提升。 由於霉菌生長全屬天然 , 而一串葡萄亦不是每一粒都沾滿等量的 Noble Rot , 而每一粒有葡萄所受的感染亦影響它的甜酸度 , 所以要好花時間用人手一粒一粒去挑選採擇 , 採收時間可能長達幾星期 , 採收過程時間越長風險亦相對越高 , 若當中若有任何天氣大變化 , 那一年的收成可以血本無歸。 由於葡萄的汁液少了 , 一棵葡萄樹每年出產的甜酒只得兩杯左右 , 這種種因素令 Sauternes 成本高昂 , 一般酒莊產量都不會多 , 加上不能保證每年都能生產質優的甜酒 , 賺錢空間不大 , 加上甜酒亦不及紅白葡萄酒的須求大 , 做甜酒的酒莊主人一定要有足夠的堅持及信念才能維持下去。

一般 Sauternes 會用 Semillon 葡萄為主力因為 Semillon 的汁液較為扎實 , Sauvignon Blanc 的角色是為甜酒提供足夠的酸度 , Muscadelle 則提供花香 , 這就是為何 Sauternes 多數以這三種葡萄組合的原因。 “Noble Rot 所釀製的甜酒風味有比於加拿大的冰酒 , 德國的甜白酒及葡萄牙的砵酒”  Sauternes 無疑較多複雜性及變化較為細膩就是 Botryis 及非一次性採擇葡萄的原因之一。 而蜜糖香味就是 Botryis 的一個專有特性。

大家一提起甜酒就會想起 Chateau D’Yquem “滴金” , 其實除了 D’Yquem 外還有很多精彩的選擇。

f3

Chateau de Bastard Sauternes 2006 ~ $29x

90% Semillon, 10% Sauvignon / A pinch of Muscadelle

酒色金黄通透 , 酒帶蜜糖 , 杏甫 , 乾花香 , 中厚口感 , 甜酸比例平衡 , 內容簡單 , 沒有太多木桶風味 , 甜酒的濃度與香煎鵝肝質感近似 , 甜酸度能平衡鵝肝的油份 , 亦能輕輕帶出鵝肝特有的鵝味餘韻 , 法國人喜歡以 Sauternes 配襯鵝肝 , 因為這配搭能表現出 Sauternes 的極緻 , 而以 Chateau de Bastard 這個價位我覺得好恰如其份。

f4

煎鵝肝、煮梨、沙律菜、珍珠葡萄配甜芥辣蘋果汁

Pan-seared foie gras, caramelized pear, mache, grape pearl and sweet mustard apple dressing

f5

Chateau Magneau Graves Blanc Cuvee Julien 2007 ~ $2xx

60% Semillon 40% Sauvignon Blanc

這支酒落杯時略兼太凍 , 酸度過於凌厲 , 要待回暖才應能有平衡表現 , 香味有如乾白花 , 露筍 , 乾草 ; 酒體圓滑 , 酸度鮮明 , 餘韻帶明顯的礦物味 , 簡單清爽而酸度充足的一支 Food Wine

f6

芒果汁龍蝦鮮蘆筍

Lobster in mango sauce with green asparagus

芒果汁調得較酸用意是涵接高酸度的白酒 , 但我反覺得不用汁而用乾身的龍蝦及蘆筍去配襯反而更能突出酒的 Mineral Character 配菜中的蘆筍主要是回應番酒味中的一個完素。

f7

Chateau La Tour Des Remparts Graves 2007 ~$19x

50% Merlot, 50% Cabernet Sauvignon

這支以 50% Merlot, 50% Cabernet Sauvignon 釀製的葡萄酒出奇地不似一般 Graves般紅葡萄風格般濃郁 , 反而輕盈清淡很 Burgundy 薄渮、莓子、花香 , 酒色桃紅通透 , 柔滑酒體中帶乾爽的酸度 , 適度的單寧 , 帶點微澀的餘韻 , 簡單而直接 , 酒表現得較為陰柔

2007年的 Graves 地區天氣理應不錯 , 葡萄應會比較成熟及剛勁 , 而這 Merlot 的表現較菁 最近飲過幾支 Merlot都有一種較菁的感覺 , 有些原因來自土壤中的有較多 Limestone 成份而非 Merlot 喜歡的 Clay 我相信這支酒的表現有莫大關係。

f8

蜜汁鴨腿伴薯仔、法式洋葱磨菇蛋餅

Duck leg conflit served with potatoes, sautéed cepes mushrooms and caramelized onions

這個鴨腿味道略淡 , 若用煙燻鴨腿會更惹味。

f9

Clos Les Remparts  Tete de Cuvee Graves 2006 ~$29x

70% Merlot 30% Cabernet Sauvignon

這支的 Merlot 的比例較多 , 感覺有點似 NZ Pinot Noir ; 花香加上甜美的紅 ,  酒味變化更豐富 , 酒體亦更覺柔滑。

f10黑松露芝士汁牛柳

Beef filet in Gorgonzola cheese cream sauce, shallot confit and black truffle

這個牛柳可配襯 Chateau La Tour Des Remparts Clos Les Remparts , 而它的芝士汁則可配 Chateau Magneau Graves Blanc Cuvee Julien 這支白酒 , 玩法頗多元化。

f11

Clos Dady Sauternes 2005 ~$41x

90% Semillon 10% Sauvignon and a pinch of Muscadelle

這支雖與第一支 Chateau de Bastard Sauternes 2006 同樣比例 , 但香味較為清爽 , 青蘋果 , 梨子 , , 菊花茶 , Chateau de Bastard 的蜜糖杏甫 , 感覺更為舒爽及立體。

f12

蘋果酒疏乎里伴雲喱拿雪糕

Apple and calvados souffle with a coop of vanilla ice cream

f13

Clos Dady Sauternes La Dolce Vita 2001 375ml ~ $78x

90% Semillon 10% Sauvignon and a pinch of Muscadelle

這支酒是一支十分 To Style Sauternes , 豐滿濃郁 , 甜美平衡 , 只是餘韻略短 , 與甜品中的疏乎里結合時非常美妙。

f14

杏甫乾、果仁、芝士、法式小蛋糕

Assorted cheese platter with Roquefort cheese, dried apricots, walnuts and cannelles.

f15

Wine Maker 的酒給我的感覺十分平易近人 , 三款甜酒各有特色 , 而當中自己較喜歡 Clos Dady Sauternes , 因為我自己好怕那種濃甜如糖漿 , 甜到封喉那類甜酒 , 所以我較喜歡 Barsac 或德國 BA 類較輕巧及酸度較高的甜酒 , 這只是個人口味的一個取向並不代表酒的優劣。

我身體對甜吸收得特別快 , 加上以前自己都頗喜歡食甜品一食就唔停得口 , 引至身形肥伴。 Project170 之後己嚴戒自己進食甜品 , 這晚巳算放縱大解放。 聖新年一輪豪飲暢食之後又是時候做 Set番啲Exercise Program俾自己了 ……….

元旦再遇皇者 – Petrus 1961

f55

靚酒永遠在出奇不意的情况下出現 , 而唯一自己能做的就是接受命運的安排 , 一切隨緣 ………

元旦佳節這天 , AM 在心血來潮的情況下竟巧遇這支酒。 酒主素知 AM 熱愛葡萄酒 , 對酒處理亦有一手 , 就恭請 AM 飲一杯。

AM 一嗅 Decanter 發覺果香呆滯就知支酒未完全盛放 , 再一問 , , 原來只 Decant 了半小時 , 心中暗暗可惜 翻查自己筆記這支神品要 Decant 3 小時才完全開放 Decant 得果半小時難怪這麼生硬。  連忙請纓將酒來個 Double Decant 補救 , 由於人多AM 只分到一小杯 , 以這有限酒量 , 總不能養魚玩佢兩三個鐘 , 反正之前亦寫了篇詳細分享 , 就等酒在杯中發展到差不多才品嚐。

f66

酒色暗啞深沉磚色邊 , 一貫老酒模樣 ; 香味帶, 黑加侖子 , 黑櫻桃 , 梅子 ,木桶的香味 , 鉛筆 , 皮革芳香 。雖然酒仍有點緊 , 但我已能感到它的變化 , 入口柔和淡美而複雜的果味下 , 那種果木交融的渾成 , 如流雲般的酒味曲線 , 感受到一種嚴謹的規模感 , 而酒的質感就像山澗溪水的滑溜 , 而細細的單寧就像溪水下的圓石一樣 , 一動一靜一沉一浮 。它的餘韻同樣充滿細緻變化 ,果味在口腔兩側幽幽盪漾 , 脷尖出現生津然後伸延到兩側 Fine Acidity 流暢美妙 , 生津過後仍有果韻在喉底歴久不散

Petrus Merlot 為主 , Cabernet Franc 作為調味點綴 , Merlot 向來以豐盈圓潤聞名 , 若生長在沙地或礫土上就會因為缺少堅硬的骨架所以未能像 Cabernet Sauvignon 般耐久。 Petrus 的之所以特別是因為葡萄園的土地裡有黑色黏土表層而下層就有礫石和藍黏土 , 使葡萄樹的根部發展因地壓力而受到牽制 , 而酒莊必須勤於犁土才能使葡萄樹根吸取空氣作為平衡 , 使葡萄的能量集中發展在果實上。 加上酒莊採用 Green Harvest , 將葡萄產量降低 , 增加葡萄的品控 又選在正午採擇為的是不想露水濕氣弄淡了葡萄的濃郁味道 , 釀酒過程反而十分簡單。 天、地、人三者在一個奇特的支配下結合釀造了這一支被喻為皇者中的皇者葡萄酒。 以兩次的品嚐依然令人讚嘆。

f67

上一次飲這年份巳是三年前的事 , 不敢說自己對葡萄酒的認知有很大進步 , 但欣賞角度卻有新的體會。

對比上次的 Tasting Notes , 我覺得我上次已將這酒的 90% 重點說出 , 而唯一要補充的這酒的單寧做得相當有線條 , 而它的內涵充滿典雅而優美的細節 , 在不同時間它仍保持一種平衡性 , 由入口到餘韻都同樣精彩 ,  Petrus 雖算是濃郁 , 但相比現在新派的 Fruit Bomb Type 的葡萄酒 , Petrus 反覺得傳统 ; 而年青的 Petrus 絕對表現不出如上描術細節。

Petrus 就如 Pavarotti 全盛時期唱的一首 Torna a Surriento 一樣充滿伏線 , 技巧帶動高潮 , 絲絲入扣的完美演譯 ………….

2010 日所飲的第一杯酒竟然會是這支 , 這倒是個不錯的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