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九回顧

 

images

二零零九年過得特別快 , 轉眼又到 2010  每逢這段時候都必定有好多不同主題的大事回顧。 我自己記性差以往又無做記錄所以一講回顧就口都啞埋。 自從開始寫 Blog 作興趣分享後 Blog 亦變成一個生活記錄。 回顧過 2009 年真的可說是十分精彩的一年。

         做了很多有趣的主題品試 , 亦品嚐不少精彩的佳釀 , 隨着品酒經驗的成長及體會 , 對葡萄酒的感應及欣賞角度有了少許改變及調整。

         承蒙酒友關照 , 出席了幾個富教育意義的酒局 , 並作出了大膽的分享。

         為自己的健康着想起心肝訂下了 Project 170 計劃 , 將運動變成一種生活一部份 , 成功地減去 20+

         臨界的血壓及膽固醇等一切回落到正常水平 , 身型亦改善很多。

         Project 170 中學會了一套實用的健身及飲食理論 , 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 , 並容易作出有效的體重控制。 由達標到現在依然保持而沒有反彈 , 這個可算是今年最大的一個成就。

         與幾位健身教練變成好朋友 , 可隨時詢問有關健身有關的問題。

         完了心願報讀了一些攝影課程 , 從基礎去學習攝影。 攝影技術及器材運用有更清楚的了解及概念 , 技術亦有提昇及進步

         參加了多次的外遊攝影活動 , 拍了多輯令自己震奮的相片。

         AM 嫂渡過了結婚二十週年

         為住了差不多十年的家進行了一次小型裝修令家人住得更舒服

         結識了一班新朋友 , 除了酒友外亦一些攝影愛嗜者  ………….

         妹子又添丁 , AM上個月做二第二任的大伯。

         工作順利 , 完成了幾個大型 Project , 效果理想。

         獲朋友邀請 , 為她的一本新書寫序。

咁未來一年有什麼新計劃?

事業 , 家庭 , 健康 , 興趣 , 朋友 , 各方面能平衡兼顧 , 生活繼續精彩!!

拍案叫絕的傳奇 – Les Rouliers VDT Henri Bonneau

g1

08  3月在一個 Rhone 的酒局中試過這支 Table Wine , 雖然只是一支無年份的Table Wine , 但其質素令我眼前一亮拍得住當晚同場的幾支勁嘢 , 可惜當日酒多時間短未及細嚐及深入了解 , 加上這支酒亦唔易揾 , 只好印像心中留 , 等待緣份的來臨。

事隔一年多 , 最近在 Wine Fair 中終於見到有本地酒商將這酒引入 , 當時真的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 , 連忙落訂將酒送入宮中擇日品試。 

就在這個熱哄哄佳節 , 我找了一個獨處的晚上作為我們重逢的日子 :

g2

1800 hrs 開瓶只作原瓶唞氣 , 酒色如紅寶石般嫣紅明亮通透 , 從頗慢的 “掛杯” 中知道這酒質感糖份相當高。 稍放杯中靜待半小時吧!

1830 hrs 香味散發紅果 , Berries , 梅子 , 玫瑰花 , 南乳 , 腊腸 ,义燒 , 暗暗滲出松木的芳香 , 香味甜美而變化豐富 , 濃郁迷人 ; 入口輕盈果味呈現一種幼細密度 , 須然還有點緊但絕沒有攻眼的酒精感 , 果酸比例平衡而結構自然 , 加上Chewy 的單寧 , 鮮味的餘韻 ………我心中不禁問 “有無搞錯?????”  它的細緻平衡表現比一些 Rhone 的名莊還要突出 , 而它只是一支 VDT??

1845 hrs – 1930 hrs 酒的香味突然變得淡了點好像有點跌 Watt , 酒味開始變得從容。甜美的酒味 , 柔和的單寧 , 怡人的酸度 , 我知道它正在脫變進化 , 我只好在傍靜候。

g4

2000 hrs – 2300 hrs 酒的表現踏入高峰 , 芳香而甜美的Cherry Berries , 在杯中小小空間令人感受到一種深遠的空間感 , 我彷彿置身於一個一望無際的花海一樣 入口依然迷人優雅 , 那種甜而富立體感深如幽谷的果鮮味及肉味 , 那種纖巧細緻的平衡性 , Dry 的餘韻果酸過後滿嘴甜美生津的回韻 ,  而且充滿變化段段有 ……….. 我覺得自己在飲一支極優質 Vosne Romanee 或 Chambolle Musigny

雙眼發直 ………..

情不自感發出了一聲 ‘遠峰一青式” 的長嘆 …………….” 

因我印像中出曾經出現這種花海感覺的酒只有 DRC Romanee Conti , Romanee St Vivant , Richebourg 之類的東西 , 而這支酒卻給了我類似的感覺 …………

最難得的是它比那些優質 Vosne Romanee 更平易近人 ……….

當然資深的 Burgundy 愛嗜者分得出它不是一支 VR , 因為它太甜 , 線條有點粗 , 過份親和而不夠含畜 , 內容簡單 , 亦久缺一個清晰的葡萄 Image 或個性 , 但不要忘記它只是一支三百多元 Rhone Table Wine!!!!  我相信這個 Price Range 來說是  ”驚天地泣鬼神” 的感動及震憾 ……… 若玩 Blind Tasting很多人會大跌眼鏡

這晚我們靜靜地共渡了六個小時 ,  不經不覺欣賞到午夜將它喝個樽底朝天 , 但感覺良好 , 一啲醉意都無 , 有的只是一份莫名的滿足和感動 ………. 若問我 2009 年之中那支酒令我印象最深刻 , 我覺得在這個 Price Range 一定非它莫屬!

這酒就像 Lisa Ono 小野麗莎用她那獨特的聲線唱出的 I wish you love 一樣令人渾身舒服 ………

聖佳節飲到支這樣的酒真是一個恩典 ……….

這酒如此利害究竟出自何方神聖呢?

這酒來自 Rhone 的傳奇人物 Henri Bonneau 。在他的六畝葡萄田中種植以 Grenache 為主,  其餘就是 Mourvedre , Counoise Vaccarese 而這支 VDT 是他將幾塊田的出產混合一起釀製 , 而竟然出到支咁超班的酒。他的秘密就是 Low Yield , 遲收成 , 不過份壓窄 , 崇尚自然 , 說來簡單其實是千錘百練看似無招卻勝有招的成果 , 少一份修為亦做不出這樣精彩的一支酒。

我心中同大家一樣有一個疑問 , 這酒如此有質素為何只是一支 Table Wine?  而他旗下的 Marie Beurrier , Reserve des Célestins , Cuvée Speciale , La Crau 又會是何等質素呢? 不知他會否有朝變成另一個 Henri Jayer??

http://www.chateauneuf.dk/en/cdpen29.htm

Suppliers:

A) Caudalie Limited.

cedricbilien@caudaliewine.com

www.caudaliewine.com

B) Good Wine 美酒佳

http://www.goodwine.hk/

意寧谷內嚐佳品 , 意態紐影盡迷矇

g6

朋友通知有一意大利酒品試飯局在 Nicholini 內舉行 , 碰巧這晚 AM 嫂同格格都各自有約 , 反正孤家一人便欣然赴約。

這個 Marchesi Di Gresy Gaja Giacosa 同時 Barbaresco 的傑出生產者 , 酒莊位於 Piedmont Monferrato 山上 , 而當中有四個副產區 –  Martinenga , La Serra, Monte Colombo , Monte Aribaldo。所種植的葡萄以 Nebbiolo 為主 , 再加 Barbera , Cabernet Sauvignon , Merlot , Suavignon Blanc, Chardonnay , Moscato …一共出產十六款葡萄酒 , 可說是十分多元化發展的大型及十分出名的酒莊。

大家有興趣去參閱酒莊資料:

http://www.marchesidigresy.com/default-e.html

g7

這晚品試酒莊旗下一白八紅共九支酒 , 除白酒外全部在 1845 hrs開瓶 , 只作原瓶唞氣 , 而最後的三支村 Single Vineyard 則在落杯之前才作 Decant 處理。

g8

1) DOC Langhe Gresy Chardonnay 2003 $270

淺黃酒色 , 香味帶榛子 , 牛油 , 柚子 , 柑皮 ; 由於是木桶發酵關係酒體顯得份外柔滑 , 鮮果般的酸度在玲瓏柔潤的酒體內輕輕滲出 , 味道亦夾雜少許果仁、榛子 ; 以一支 6年的白葡萄酒感覺成熟鮮美。 木桶的應用及果味比例做得相當恰當顯得平衡而均稱 , 餘韻中感受到少許 Spice及微量單寧在脷面停留 , 內容亦算簡單易飲。 這支Chardonnay 做得較為豐盈 , 有點新世界的感覺。

g9

2) Barbera d’Asti DOC 2007 

第二支以100% Barbera d’Asti 釀製 ,  Barbera 這種葡萄容易成熟而葡萄本身酸度頗高 , 口感柔和 , 年輕時巳可飲用不須久存 近年為迎合潮流多運用了新的釀酒技術刻意降低了 Barbera 的酸度使其更易令人接受

這支酒色如紅寶石的焉紅通透 , 香味帶車尼子 , 香草 , 松葉 , 花瓣 , 感覺成熟 ; 唞氣差不多一小時入口仍覺有少許酒精感 , 中厚酒體具密度 , 酸度怡人而帶鮮明的葡萄皮質感 , 內容簡單收結略短 , 這支酒十分平易近人。

g10

3) Solo Merlot Monferrato Rosso DOC 2004  $340

這支由 100% Merlot 葡萄釀製的酒與一般飲開的 Merlot 成熟布冧醬果 , 濃郁豐滿感很不同 , 它所表現是 Merlot 的另一形態 , 依然是熟果但不是布冧而是藍莓、黑車尼子 , 紫羅蘭 , 一些葉菁 , 草藥 這一類帶酸度的果香聯想。 入口體形比一般 Merlot 較為瘦削 , 但並不表示偏薄 , 口感仍然甜美濃密 , 只是中後段會感到一點乾身 , 果酸比例亦較明顯及貫徹全程 , 單寧應來自葡萄皮或枝幹在齒間遊走 , 餘韻收結帶點枝幹菁味 , 地域個性並不明顯 , 整體表現自然

Merlot 這葡萄在 Barbaresco 這片充滿石灰質的黏土上 , 表達了另一種以天然鮮美自然酸度為主的姿態 , 加上木桶運用亦無太多添加 , 所以釀出了這而種特色與一般 Merlot 的風格很不同 , 至於喜歡與否就好睇個人了。

g11

4) Villa Martis Langhe Rosso 2005 $180

這支以 60 % Barbera 40% Nebbiolo 混合釀製 , 同樣表現香料 , 熟車尼子 , 乾花一類香氣。酒體濃密但並不厚重 , 酸度鮮美 , 乾身帶少許微苦 , 單寧亦較平和 , 收結帶點鹹味 , 個性簡單。

g12

5) Barbera d’Asti Monte Colombo DOC 2006

這支酒同樣與 (2) 一樣用100% Barbera d’Asti 葡萄 , 感覺亦有八成相似 , 但這支酒明顯多了些枝幹菁味, 就像荊刺中的熟果莓子一樣。內容同樣簡單易飲。

上述由 (2 – 5) 四支酒中我感到它們有一共通點 , 2004 M erlot 外就是果味都較成熟甜美 , 酒味柔和易飲 , 複雜性及地域特性較模糊 , 層次簡單 , 有點 New Zealand 的影子 , Blind Tasting 的話我真的不會猜出它們來自意大利。

g13

6) DOCG Martinenga Barbaresco 2006 $568

100% Nebbiolo 這支酒帶點花香 , 成熟甜美 , 亦帶青蘋果的鮮味。

我對上一篇酒評講過 Nebbiolo 這葡萄的特性 –  “這種葡萄屬晚屬的品種 , 要適合種植於向太陽的斜坡才能成熟 , Nebbiolo 釀成的酒色偏櫻桃紅 , 香味帶黑莓、醬果、紫羅蘭、香料及煤焦香氣 ; 口感結構謹緻、單寧及酸度都非常高 , 年輕時相當緊澀 , 要經長時間柔化 , 由於這種特性所以一般屬耐久形葡萄酒。當晚三 Single Vineyard 中雖然同樣以 100% Nebbiolo 釀造 , 但以下三支表現各有不同。

g15

7) DOCG  GAIUN  Martinenga Barbaresco 2004 $825

唞氣三小時落杯 , 表現了 Nebbiolo 較菁嫩的一面。鮮明的車尼子 , 莓子, 櫻桃 , 士多啤梨的香味 , 香氣頗具深度不像之前所試般那樣平面 ; 入口感到那種果味、單寧及複雜性三者結合的結構性及規模感 , 口感謹緻、單寧及酸度明顯 , 表現公整及具架式 , 內容細緻 , 平衡舒服頗具潛質。這與我心目中的意大利酒風格表現相符

g17

8) DOCG Camp Gros Martinenga Barbaresco  2004 $825

這支同 (7) 有七分相似 , 香味偏向花香 , 松香 , 像森林般清新。這酒的味道尢其吸引 , 甜美熟果味結合鮮美 Juicy Acidity像跳 Tango般合拍 , 進退有至 , 感覺充滿活力有 Style及一種暢快過癮 , (7) 的四平八穩風格十分不同。 而且餘韻能保留一般青蘋果的葡萄鮮味 , 酒味曲線像過山車般起伏。

這是我全晚最喜歡的一支。

g17

9) DOCG Camp Gros Martinenga Barbaresco  2000 $705

這支與 (8) 不同年份 , 但這支卻表現得較熟 , 甜美有餘 , 順滑平衡及易飲 , 但酸度表現並不如 2004 活潑生猛 , 我反覺這支酒的果味好像一幅牆在前面阻擋着我視線一樣 , 感覺較為平面並非如 2004 那支及立體。  但很奇怪這支酒的價錢又出其地較 2004  , 至於什麼原因導至有這種表現 , 我的功力有限暫時還未明白 ………

g18

主廚與 Wine Maker 份屬老友 , 難怪這晚這樣抵食。

g19

Home made Cured and smoked venison hazelnuts powder

g20

Chocolate flavored Pappardelle wild boar ragout and porcini mushrooms

g21

Sirloin in mustard truffle sauce and beef chick slow cooked

g22

Three chesses

g23

Dolce al Choccolato

 

Wine Supplier

info@envitaly.com.hk

波波散景DIY

h1

大家可能見過這類散景好像波波的相片 , 究竟這些相片怎樣拍呢?

h2

鏡頭中有種俗稱波波鏡的反射鏡 , 這類鏡用折射原理將入光反射到相機的感光元件上 , 可以大大縮短鏡身重量及長度 , 一支300mm的反射鏡只比一般旅行鏡長一點 , 輕身之餘而方便携帶。

因為結構反射原理所以拍出來的散景像都甩般外圓中空的特別效果。有朋友就因為這種效果特別去花幾千元買一支波波鏡玩 , 其實要影這種效果非常簡單。

h3

大家只須去水族店買個深色膠吸盤 , 找一支長焦矩 Zoom (我用 80 -200mm F2.8) , 如上圖般將膠吸盤貼在鏡头的 Filter 上 , 將鏡頭 Zoom 200mm , 開大少少光圈就可以影到 , 成本唔使 $2

除了用深色膠吸盤外 , 亦可用個五毫子用少少寶X萬用膠定定位就得 , 非常簡單。

h4

初時大家會見到鏡頭前會有一個黑影 , 大家只要 Zoom 長啲焦距  , 中間黑影就會 Out Focus 而見不到。 亦因為膠吸盤關係可能影嚮自動對焦 , 可能要改用手動對焦亦較方便。

這幅是多重曝光 , 先影一幅 Out Focus 取波波效果 , 再對焦影清楚個主體就掂。

這個玩法有兩個條件要注意:

1.    支鏡焦矩要在 150mm 以上 , 200mm-300mm 這個 Range 最好

2.    大光圈

h8

若將道理反過來用 , 用黑色紙中間刮空一個圖案 , 散景中的光點就會依唔同形狀出現不同光影 , 成本唔使幾蚊就有特別效果 。

若將道理反過來用  , 用黑色紙中間刮空一個圖案(如右方三個) , 散景中的光點就會依唔同形狀出現不同光影 , 如星星 , 心形 , 花花 …….

假若花的位置是一個人 , 找個光點多的做背景 , 加大光圈到 F2.8 就影到咁效果 , 成本唔使幾蚊 , 真正平靚正 ………..

時近聖 , 大家正好利用這個方法去為相片加上少許特色。

相關網上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msGqm_To8k

成熟意酒初體驗 , 繁星夜空靜消遙

q

自己對意大利酒的經驗可算是非常有限這天難得有一個品嚐 Aged Barolo 的品試機會 , 當然以朝聖者的心態去虛心感受及品嚐以增加對意大利酒的經驗。

q2

Barolo Nebbiolo 葡萄釀製是意大利最優透的葡萄之一 , 這種葡萄屬晚屬的品種 , 要適合種植於向太陽的斜坡才能成熟 , Nebbiolo 釀成的酒色偏櫻桃紅 , 香味帶黑莓、醬果、紫羅蘭、香料及煤焦香氣 ; 口感結構謹緻、單寧及酸度都非常高 , 年輕時相當緊澀 , 要經長時間柔化 , 由於這種特性所以一般屬耐久形葡萄酒。當晚品試六支六七十年代的 Barolo , 基本上附合以上的所有特性。

q3

面對這群老酒餐廳的酒侍見到頭都痕埋 , 原本我打算坐定定等人服侍 , 但見酒侍開瓶時非常吃力 , 開到個 Cork 散晒 , 唯有由我親自操刀用呀蘇遂一處理。

q4

全部老酒在 1915 hrs 開瓶 , 略為品試之下發覺幾乎所有酒都頗為實淨 , 有須要唞唞氣甚至 Decant才落杯 , 思前想後由我決定分三批落杯。

q5

由於酒具供應有限只得一個 Decanter 及每人兩隻杯 , 所有酒只能作原瓶唞氣 , 到飲前先過一過 Decanter 醒酒

q6

Vigna di Gabri Contessa Entellina Tenuta Donnafugata 2007

q7

先來一支白酒清清味蕾 , 這支白葡萄酒由100% Ansonica 釀造 , 淺金黃色帶點青調 , 香味濃密帶柚子 , 蘋果 , 香梨 , 放暖後少許薏米 ; 入口酒體須然較輕但質感棉潤 , 帶點蘋果 , 柑皮及桃駁梨甜絲絲的感覺 , 酸度鮮爽流暢 , 果味充足 , 餘韻帶些火石感 , 整體鮮明而流暢 , 簡單明快

q8

1964 Ratti Barolo Abbazia Annunziata

通透的酒色帶少許老酒的黄邊 , 落杯的一刻就如一支 Bordeaux Pauillac 熟酒般帶着泥土、舊木、冬菇的香氣 , 中段則變為熟果 , 黑車尼子 , 紫蘿蘭 , 尾段有些如蝦米的鹹味 ; 入口像陽性 Burgundy 的質感 , 前段細緻的果味 , 隨後仍帶少許酒精感 , 溶化於無形的單寧 , 少許 Spice , 中段的複雜性較平和 , 酸度幼細延續至餘韻。 

這酒有近似 70 年代 Bordeaux 香味 80 年代 Burgundy 的酒味 , 而沒有大寶酒的草藥感 , 酒的表現由落杯一切支持到差不多食完餐飯三小時 , 以一支四十五年的酒依然有氣有力之餘 , 亦有如此多變化巳算是極之優異 , 我只能說聲心服口服。

q9

1967 Santa Rita Barolo Riserva

這支酒落杯時巳有濕紙皮 , Sherry 酒味 , 爛蘋果香 , 心中已知這支酒有點 Cork 或氧化了 , 須然入口仍有酸度及 Fruit Flavor 亦不算難飲 , 酒體亦未見散亂未死得晒 , 就給予半小時作上訴機會 , 但始終不能像上次臭蛋酒般起死回生 。巳俾足機會盡晒人事 , 飲舊酒就預咗有風險 , 反正價錢不算貴 , 就讓它去吧。

1970 Cordero di Montezemolo Barolo

1971 Cordero di Montezemolo Barolo

第二對落杯是兩支同莊而相差只是一年的 Vertical Tasting ; 天地人中分別只是兩者的天氣 :

70 那一支帶 Truffle , Herbal , 花香 , 它的甜品只出現在初段那一剎那 , 之後感覺果有種 Juicy Acidity 酸度 ,  單寧亦較明顯在齒間遊走 , 感覺體形略較瘦削 , 但亦算平衡及細緻精巧

71 的果味明顯較熟 , 黑果 , 焦煤 , 煙燻 ; 酒體亦較密及有少許肉味。由於果味足夠 , 酸度及單寧相對亦變得柔和, 中段平衡和順 , 飲至而尾段餘韻則亦帶點 Mineral 感。

71 不論酒味曲線及內容都較 70為多 , 骨肉均稱餘韻亦較長 , 可說是較討好 , 這支酒飲到差不多完場仍然表現出色 , 這支 Label 鍾無艶 果然有料到。

q12

1971 Prunotto Barolo Riserva

q13

1971 Giacosa Fratelli Barolo

第三批一對 71 同場品試 , 我可以說這兩支酒有九成半相似 , 大家都是熟車尼子 , 泥土 , 酸果 , 之後是酒精感 , 柔和酒體 , 酸度骨格及較乾身的單寧。兩者唯一分別是 Prunotto 較平和及帶多點 Mineral , Giacosa 的中段複雜性多一丁點 , 這種差距很微 , 加上食物及味道的 Top Up , 跟本不易察覺。

Prunotto 是意大利的二星釀酒師 (三星為最高) , 它的酒與當晚最貴的Giacosa 平起平坐 , 若單以這兩支比較可謂十分抵飲。

q14

這晚六支 Aged Barolo 中自己最喜歡的次序為:

1) 1964 Ratti Barolo Abbazia Annunziata

2) 1971 Cordero di Montezemolo Barolo

3) 1971 Prunotto Barolo Riserva

·              而六支除了 Corked 的一支外全部都十分 To Style 及算幾好飲 , 而且它們令我感到一份寧靜。

·              而今次幾支中我發覺 , 好年份的 Aged Barolo 香味似 Aged Bordeaux 而酒味似 Aged Burgundy , 這個經驗將來再多加引證。

·              由於 Barolo 並非以單寧而是用酸度作骨架 , 所以木桶的使用手法亦同其他國家有點分別。 而酒以保留葡萄的鮮味為主 , 這亦回應意大利菜用來配意菜的同源因素。

·              無可否認我發覺 Barolo 的酒味內有很多約隱約現的細微味道 , 若引用神之水滴用宇宙感來形容 Barolo 的話 , 這些細微的味道就像黑夜的繁星夜空 , 令人感到平和寧靜、舒泰自在 。

就如喜多郎的 Cosmic Love ……….

這晚各人自選的菜式 ………..

q15q16q17

這個用龍蝦做材料的 Tiramisu , 唔知以為真的是甜品作頭盤, 非常特別。

 

q18q19q20

食這個墨汁麵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 味道須然不錯 , 但後果嚴重 , 友人食到成個口連嘴唇及成棚牙全部黑晒 , 十足中毒一樣十分樣衰 , 奉勸蜜運情侶或女士勿試 , 以免尷尬失禮。

q21q22

這個黑毛豬煎得太熟像煲湯豬肉 …….

q23

甜酒餅仔

q24

這晚菜式的味道算是可以的但並沒有太大驚喜 , 一般來講我都可以收貨。員工製服專業態度友善加上餐廳的裝飾佈置 , 比得上五星酒店的 Fine Dining Restaurant , 但配套就認真麻麻 , 我們在 Private Room 中除了點菜、上菜及收碟時見到侍應之外 , 可說大部份時間 “自生自滅” 有點被冷落之感唔使講當晚更係由我一手包辦所有 Decant 及侍酒。可能這裡招呼的名人多 , 而名人又不想被打擾 , 所以有此安排 …………

酒友推薦這的手做Pasta好味 , 所以我們都想一試 , 可惜餐牌上某些的菜式亦都久奉 , 可以說是有 1/3 無貨。 侍應解釋是當日有其他 Party , 但我看看廳面又唔係真係咁多人 , 令人費解。其實客人 Booking 早己預知 , 而我們只是跟隨餐牌上的菜式又不是潛龍飛鳳的 Special Order , Menu上菜式若果不齊 , 倒不如取個齊貨  Daily Menu 出來還好 , 以免令客人失望 。 這種情况對一般尋常餐廳 , 我覺得情有可原 , 但以 Fine Dinning 來說 , 我的要求好自然要相應提高 , 而且我都是半個行內人 , 明白苦處要求亦不會過份。 不過以 Cova 這樣的名氣、地域、收費、服務 , 經理或侍應竟敢用此借口作解釋 , 真係當我們是 Lu Lu , Restaurant Managment 如此水平 , 實在有點令人失望。

 

五行舞者

看完無里頭的光影舞者之後接住就到這隊叫五行的組合在這天橋通道上表演 ……..

他們四女一男跳的應是現代舞 , 每人金木水火土以不同顏色代表五行 ……..

他們利用場景中的樑柱支架作舞 ………

每人的舞姿都不同 ………

舞姿漫妙 , 形態優美 ………….

有時個人 , 有時二。三個為一組 , 有時亦五個人一組 ……….

影這環節就簡單得多 , 可用光圈先決自動 , 光圈 Set F5.6 – 8 , ISO 收回至 200 -400 , 全幅測光 , 日光 White Balance

而對焦模式維持在運動模式 , 對準主角追焦連拍 , 喜歡動感的可調高光圈 一兩 級快門好自然會慢 , 咁就可以拍到动感。

雖然我不太明白當中想表達的內容 , 但自己睇七八隊中覺得最好睇是他們這環節。

精選相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2872975369/

光影舞者

a1

這個舞蹈頗為特別 , 眾人被引領入一間昏暗的大廳中 , 舞蹈員身穿白色蒙面服像白蟲在地上一輪爬動 ………….然後爬到沙池上脫去上衣及面 , 在沙池上舞動……..

a2

我不太明白想表達什麼 , 只覺得好像是由卵蟲脫變成長吧 ???

a6

傍邊有悽怨的二胡、 深沉的Bass 及悽冷的呎八伴奏 , 氣氛跪異 ………

 

a7

之後引領到另一邊 , 一位女士赤着上身 (用牛皮膠紙封貼重要部份) 在一盤乒乓波上 ……. 又不知想表達什麼?

a4

Anyway 拍攝這種以光暗表達的場景要盡量保留現場氣氛 , 由於閃光燈會破壞氣氛 , 亦會影嚮舞蹈員 , 所以不可用閃。

所以我改用光圈先決自動 , 開大光圈到 F2.8 , 推高 ISO 1000 – 1600 , 仍然是全幅測光 , 日光 White Balance 這個 Setting會令快門變得較慢 , 加上舞蹈員身體郁動 , 相片會較花。 

a8

舞蹈員就在昏暗不定的燈光下跳舞 ……….

當然有支腳架梗係 Wonderful , 但無可能有時間俾你慢慢搞 , 所以只好用石膏手閉氣法 , 好定咁去影。

面對這些昏暗加運動場境 , 若你手上是一部超高 ISO 的旗艦級專業機 , 一定會感到一機在手天下我有那種喜悅滿足感 ……….

 

a11

有些環節舞蹈員身上綁上一棧 LED燈在跳舞 , 就像 Light Painting 一樣 ……..

a10

 

像連環圖的前中後連串動作……

當然若有腳架及閃光燈的話我可用後簾同步閃燈法玩一輯 Light Painting , 不過這種技巧相當難以掌握 ……….

a12

跳到最後舞蹈員聚埋一堆 , 最尾又係瞓埋一堆 ………..請不要問我他們想表達什麼 ? 成長? 生命? 黑暗中的無助感? 死亡? 無所謂啦志在一個不錯的練習。

精選相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2996903152/

 

水之舞者

b1

大家一定在地鐵或某些大型商場見過 C 牌攝影機及 Printer 幾位體操運動員以水來表達運動的速度及姿體的美態。

b2

當然那 Poster影像必定經過不少數碼處理及後製 , 亦非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 但用水來表達動態一向是攝影的常見手法。

 

這組合叫 Incite 由三位女成員組成 , 而主題叫愉悅。她們身穿長袍從草地進入 , 在池伴少許戲水 , 在岸邊一輪舞蹈後就各自下水 ,嬉水 , 沒有什麽特別內容 , 只想利用玩水去表達一種歡愉。

 

今次為快速捕捉水花 , 相機要用快門先決自動 , 快門要 Set 1/100 – 1/500 之間 , ISO 盡量細或調作自動 , 全幅測光 ,  日光 White Balance 。

對焦要用運動模式 , 對準主角追焦連拍 , 實行有殺錯無放過。

要捕足這樣的動態要細心留意舞蹈者的行為動機 , 有時會有一些前奏及準備動作 , 而好多舞姿會巡環 , 所以一看見前奏就立刻準備追焦連拍。

由於地方開放又要遷就陽光位置 , 又要找個背景乾淨又人少角度 , 而三位舞蹈員又要向正自己的位置 , 其實真係好難 , 幸好當天人不算多 , 可以走吓位。而且看了一次後大概知道路線就盡量避

 

今次拍攝我全部以一支 AFS 17-55mm F2.8 殺晒 , 而以一低角度去仰拍 , 一來鏡頭可包括舞者全身及連帶的水珠運動 , 二來舞者好多時會低頭跳舞 , 這樣可拍攝到其面部神態 , 三來運用廣角鏡的視角透視去景埋背景令觀眾知道在什麽地方拍攝 , 若幅幅都背景矇矓柔化 , 跟本边度影都唔知反失去景點舞蹈的主題特色。

而另一方面開大光圈用淺景深去柔化背景 , 有時淺景深太淺會引至 Out Focus ; 若用長鏡射程計好容易 Cover 唔到要影的水珠 , 所以寧願背景雜一些都好過影唔到 , 反正只是練習又不是比賽沙龍。

b9

步驚雲的排雲掌 …….

 

 

b10

當我見她們三個不約而同有一把長髮我就知道她們九成會玩水髮終於等到這一刻的出現。

 

b14

要利用她們舞動頭髮及水花去表達一種動感。

 

好彩當日天氣和風又不大 , 所以舞蹈員跳起上來亦不覺太辛苦 , 而水珠亦不會被吹散。 美中不足的只是輕光線較暗 , 而背影雜亂未能太突出水珠那種反光晶瑩感

四週高樓大厦局限了光線射入角 , 否則用上側光可能會更有氣氛 ……….

不過作為第一次拍攝這類題材 , 效果自己都感到十分滿意。

精選相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2996814588/

 

Urban Dance Festival 2009

c1

我心目中其實早有想過影 一兩 輯以舞蹈為主的題材 , 其中包括火之舞者 , 水之舞者及光影舞者。 由於要夾時間及找舞蹈者 , 加上年近佳節活動頗忙 , 所以行動方案一直未能具體落實。

上星期無意中從報章中得知東區有一項由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统籌景點舞蹈嘉年華的活動 : http://www.hkyaf.com/projects/PerformingArts/2007/SwireUrbanDanceFestival/hkg/

http://www.hkyaf.com/projects/PerformingArts/2009/UrbanDanceEventDay/hkg/

由老師同學生表演不同舞蹈 , 1100 hrs 跳到1800 hrs , 每小時一個巡環 , 由糖廠街一路沿太古坊的幾坐商業大厦的公眾地方 , 在不同地點作為舞台由不同舞蹈組合跳舞

c3

太陽是燈光 , 環境是道具 , 善用環境作舞台 , 這個 Idea 頗為有趣。

b4

水之舞者

而當中最令我驚喜的是有環節是在水池中跳舞 , 這不就是我水之舞者的原意嗎?   剛巧這天下午有幾小時空檔 , 心中巳決定非去不可。

c6

一到埗視察環境 , 全段路有十二個跳舞點 , 由十二組不同類形舞蹈者負責 , 而且舞蹈者一邊跳會一邊引領圍觀者從一個跳舞點到另一跳舞點 , 每節有長有段約十至二十分鐘

c11

舞蹈類形有 Hip Hop 街舞 , 芭蕾舞 , 現代舞 …….. 而且舞者衣着顏色鮮艷 , 在硬磞磞的 Office Building 中起舞 , 又另一番趣味感。

c9

五行舞者

由於是第一次拍攝這類題材 , 自己對舞蹈者的舞步及動作亦未能熟練掌握 , 加上街拍背景難免雜亂 , 不過志在攞經驗但影落又真係幾好玩。

c10

光影舞者

我今次主力在幾節舞蹈表演上 , 所以沒有睇晒十二場表演 。拍了差不多四個多小時 , 連午飯都懶得去食 , 因晚要出席一酒局影到相機無晒電方始離開。

相太多 , 我會分開 – 水之舞者、光影舞者、五行舞者 三個專輯同大家分享當中拍攝細節。

當日其他舞蹈: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2997632364/

 

鹿茵蒙瓶百花開, 出人意表不斷來

d1

這晚到了長老會家中作客 , 女主人親自下廚為我們弄一頓心思菜式 , 長老會聚會巡例這又是一晚腦根急轉灣玩 Blind Tasting 的一個晚上。

d2

先來些精緻小食及香檳作序幕

d4

淡金色的酒色在燈光照亮下更覺晶瑩 , 泡沬極之幼細如細線般不徐不疾地上升 , 優美典雅 ; 酒香清新 , 很清爽乾淨 , 香氣是青蘋果, 青檸 , 檸檬 , 清幽的花香中夾着淡淡的忌廉及奶油香氣 , 少許麵包的 Yeasty , 之後是香梨、Apricot , 變化層次豐富 ;  呷一口 , 那幼細的泡沬加上鮮美的果味 , 味道有形有實 , 仿如花蕊放在脷上而果味像花瓣般向口腔四邊綻放擴散 , 就像一朶鮮花在口中慢慢開放一樣美妙 ;酸度工整而具氣派 , Toasty 質感細膩 , 餘韻是有如礦泉水淡淡的 Mineral

由流自然的酒味曲線中我知道自己一定飲過此香檳 , 不作他想就說這是支Dom Perignon , 以其清新的果味及活力理應會是九十年代尾 , 酒主否定 , 咁我隨口說這定是 Dom Perignon 2000 ……………. 俾我撞中。

d5

Dom Perignon 2000

d6

熱身完畢正式開始當晚的 Blind tasting 遊戲, 先來一支白酒。

酒色金黃表現成熟 , 香氣中散發甜蔗 , 椰絲 , 淡淡雲尼那及熟果 ; 入口酸、果、酒體、層次、收結樣樣俱備, 不論在香味及酒體味覺都非常平衡平均 , 在比例上酸並不似 Burgundy 那種優雅含畜線性 , 餘韻帶絲絲果甜及木桶 Spice , 酒味曲線平直絲滑 , 沒有任何苦澀味、果仁或 Nutty 味道。

d7

以這樣的豐滿質感及表現我覺得有點似澳洲 Leeuwin Estate Art Series 或美國 Chateau Montelena Chardonnay

這答案當然是錯 , 而這酒的產地竟是支 Burgundy , 這吓真的是出人意表。 細想之下這酒又沒有新世界那份野艷妖媚 , 反而有點强者的冷傲不群 , Burgundy 中走者強者路線的並不太多 , 最後開估原來是世界十大白酒 Wine Maker 之一 Burgundy 中的法拉利 Coche Dury Meusault 1995 , 難怪有如此強者表現。

d8

Coche Dury Meusault 1995

d9

第二瓶出場  , 酒主在 1600 hrs開瓶 Decant而在 2000 hrs才落杯品試。

酒色深黑 , 香味成熟帶熟果 , 布冧 , 黑車尼子, 雲尼那 ; 酒體中厚濃郁 , 味道柔和而極之討好 , 中段的複雜性較為平和隱性, 酸度柔美而帶少許朱古力及咖啡的感覺 , 酒味曲線呈碗型姿態。

這支酒風格無疑是 Bordeaux Style 但絕非一支 Bordeaux  , 因為這酒太完美、太有戲劇性可說是專門取悅飲家而做的 , 這酒少了 Bordeaux 中的泥土氣息、係唔係都要頂你一吓的堅單寧實” , 可以說是缺少一份頑固、固執個性。 仿 Bordeaux 的酒全世界都有 , 而自己有限的印像中學得最似的應該是意大利或美國 , 好自然想起最近飲果支 Ornellaia 2001 , 大家都押 “非法國” , 而我就直指意大利 Ornellaia , 可惜答案是美國 , 以酒主個性十居其九是支 Opus One , 開估正是支 Opus One 2001

d11

Opus One 2001

d12

第三支輪到小弟出場 , 支酒在 1815 hrs 開瓶 Decant 2045 hrs 落杯。 第一輪香味散發泥土 , Mineral , 皮革 , 之後是甘草 , 鮮果 ; 口感平衡細密 , 單寧 Chewy 而不張狂 , 酸度柔和 ; 這支酒平衡整齊 , 小巧得來精緻 , 就像一隻精巧雕功功能複雜的名貴手錶一樣。酒友一估就知是 Bordeaux , 而全部直指左岸。

哈哈 , 這就是陷阱之處 , 因為若只 Decant 一小時的話 , 右岸的濃郁甜美 Merlot Cabernet Franc 的熟果味一定逃不出長老法眼 , 而現在這支酒散發着地域風味及酒體中的單寧 , 好令人想到 Pauillac & St Estephe 這兩區 , 右岸的酒很少有這樣的單寧、地域風味 , 加上這酒莊好年份的酒似 Bordeaux , 弱年則似 Burgundy , 酒味方面平衡多變 , 酸度又足夠 , 工整精緻 , 真的; 最後長老推算右岸能有此質素的印像中有La Conseillante 1989不中但以近者為勝 , 開估是支好年份1982 Chateau La Conseillante

d13

1982 Chateau La Conseillante

d14

第四支 1740 hrs 開瓶原瓶透氣 2120 hrs落杯。

酒色如紅寶石 , 一嗅之下那種 Farmyard 草菁 , 花香 , 肉味 , 唔使問一定是 Burgundy。入口不論酒體 , 身型 , 酸度表現 , 餘韻各方面都表現着一份剛陽英氣 , 非常男性化 , 大家異口同聲說是支 Gevrey Chambertin ; 但竟然是錯。百思不得其解 , 這酒不像 Morey St Denis 的不粗獷難純 , 沒有 Vosne Romanee 的嬌柔迷人 , 有點似 Vougeot 的大女人 , 但這酒又過於硬朗整高齊 ……… 眾人唯有投降 , 用估原來是支Domaine Anne GROS 早年釀製的 Richebourg 1988 , 真是雄兔腳撲朔 , 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好一支 “Vosne Romanee 中的花木蘭

d15

Domaine Anne & Francois GROS Richebourg Grand Cru 1988

d16

第五支 2000 hrs Decanter, 酒主一嗅之下非常擔心 , 酒的香味就像臭蛋 , 飲熟酒的人心中早知有風險 , 反正出得嚟行預咗還” , 就讓酒散散氣 , 唞唞氣靜待奇蹟。

時到 2220 hrs支酒竟然起死回生 , 落杯後酒色混濁 , 支酒好明顯是支 Unfiltered Wine , 香味初段有少許泥土 , 蛋白 , 報紙 , Mushroom , 之後果士多啤梨 , 梅子 , 入口那果味我們更肯定支酒未死 , 只是 Downhill 咗少少 , 中輕身裁 , 單寧已完全溶化 , 酸度仍能支撐 , 柔和之中仍帶種生命力 ………. 如此一支熟酒 , 若是好年份的 Bordeaux 的話年份可能去到 5 6 , 若差年份的就會是 7 ; 但考慮到這酒沒有 Bordeaux 的酒體重量及腐木味道 , 而香味中仍帶鮮明果酸而單寧巳不能察覺 , 如此推算支酒是以酸度來做骨架而非單寧 , 這樣 Burgundy 的成數就會高一線 , 若是 Burgundy的話那年份就會推後十年 , 咁即這5 6幾變7幾。 去到呢層我功力有限唯有止步” , 最後開估是支Clos Des Lambrays Grand Cru 1979

d17

Clos Des Lambrays Grand Cru 1979

d18

最後一支是甜酒 , 酒色金黃 , 香味帶蜜糖 , 香橙 , 菠蘿 , 熟蘋果 ; 酒體輕盈 , 酸度充足 , 中段的層次略為簡單 , 這可以肯定這絕非一般 Sauternes Takaji ; 可能是支BA , 但酒主知道這支甜酒極之偏門 , 我們無可能估到 , 自動開估竟然是支智利 Late Harvest Gewurztraminer 。

智利竟有如此質素的甜酒 , 真感歎一句酒海無邊 , 自己知的實在太渺少了。

d20

Torreon de Paredes Rengo Reserva Chile Late Harvest 2003

d21

這晚六個人飲了六支半酒 , 雖然命中率不高 , 但勝在好玩 , 加上全是靚酒熟酒 , 食物美味 , 真係滿足非常 , 發夢都識笑 ………..

同聲同氣因你而生 , 門當户對和諧共聚

e1

兩年前自己玩過用葡萄酒去配襯印度菜的試驗效果未算太理想。

 

檢討原因明白到一般白葡萄酒的酸度較高 , 配襯辣食物時酸會 Top Up , 變相辣上加辣 , 紅葡萄酒的單寧會收乾口腔 , 當配襯辣食物時會更突出了單寧的嚡及食物的辛辣 , 出現火星撞地球的衝突。 有時有些酒體較輕的葡萄酒好易被印度菜的濃郁味道覆蓋變得無影無踪。 甜酒配襯效果算是比較上舒服 , 但甜酒酒體厚重加上印度咖喱的汁醬 Naan Bread白飯 , 會越食越漲滯亦不算理想 , 加上一般甜酒價錢並不便宜 , 用來玩配印度菜有點妹仔大個主人婆之嫌 , 是門當户對的組合 , 這個酒食配高不成低不就真係難拉埋天窗。

事隔不久 , VinExpo 中試到幾款 International Grape 釀製的印度酒 , 風味獨突其中酒的表現卻應該可以同印度食物來個凹凸效應擦出火花 , 所以心中巳打算再搞多次酒食配的試驗 , 這個月 Wine Group的聚會就選擇重試這個主題。

這晚的酒分開兩批 , 第一批葡萄酒作餐前餐後飲用 , 到進餐時就用印度葡萄酒去配對 , 試一試效果。

e2

Champagne Drappier Charles de Gaulle Brut

這支 Drapper80% Pinot Noir 20% Chardonnay釀製 , 花香 , 柚子 , 麵包清怡迷人, 質感輕盈向流暢 , 雖無上次支 Grande Sendree咁幼細密度豐富 , 但風格上非常討好怡人。

e3

8th Sauvignon Blanc 2007

這支在鴨脷洲出品的土炮號仔 , 罐頭雜果水一支 , 只能說一句不提也罷

e4

Cantina Faccagnini

這支由意大利Abruzzo出產由100% Montepulciano d’Abruzzo葡萄釀製的 Non Vintage葡萄酒 , 這支酒有趣的是有一條葡萄枝掛在瓶上很容易辨認。 酒色深棗紅 , 帶柔和的黑車尼子、莓子、熟蘋果的香味 , 酒體有如紅豆沙般的質感 , 酒味平和 , 雖無什麼高低起伏但勝在自然舒服 , 但簡單得來平衡 , 一支不錯的 Food Wine

e5

2004 Terrae Escencia Chateau Jolys Cuvee Jean Jurancon (South of France )

100% Petit Manseng, 人手 Late harvest採收 , 一支百多圓平、靚、抵飲夾大支的甜酒。

http://www.chateau-jolys.com/index.fr.html

 

e6

上文提過酸度及單寧是印度菜不匹配的原兇 , 但這兩種元素卻是葡萄酒中的骨架 , 沒有這骨架葡萄酒就變得有點氣短”  , 而這三支印度酒都是由 International Grapes 釀造 , 大家一聽印度葡萄酒 , 心中可能灑手擰頭” , 無可否認我都試過一些本土風味強勁的印度酒 , 那種香料味亦非一般人能接受 , 但相比今次我所揀的 , 釀造者明顯針對大眾能接受的世界市場 , 風格上頗為近似法國或 Old World , 果味清新芳香 , 明顯調低了酸度及單寧的比重 , 簡單易飲質素完全 OK , 老實講若我同大家玩 Blind Tasting , 大家一定估唔出它們來自印度 , 更出奇地與印度菜極之匹配。

 

e7

Marquise de Pompadour $160

一支由Chardonnay, Pinot Noir , Ugni Blanc釀製的Sparkling , 前段果味清香 , 柚子、香梨、少許 Yeasty , 氣泡豐富 , 風格上應是用傳統香檳方法釀製 , 適合配襯印度菜的前菜類食物一些沙律 , 炸雞 , 咖哩角及烤魚等 , refreshing 之餘亦能有效控製到辣的程度 , 同時帶出了食物中香料及乳酪其他 Spice 的層次感

 

e10

Chantilli, Chenin Blanc $110

有點似厚版 Sauvignon Blanc 香味帶蜜糖 , 蘋果 , 少少花香 , 與印度菜乾炸的食物頗為登對 , 一經混合後 , 酒會多了些香草的 Character 走出來 , 十分有趣。

e11e12

 

e13

Tiger Hill, Cabernet Sauvignon $160

這支由 Cabernet Sauvignon 釀製的紅酒其實同一支新世界 CS 分別不大 , 只是單寧比例少得多 , 與烤羊肉腸各樣咖喱都感覺匹配 , 酒中的果味突出 , 而咖哩的香味亦得到延長 , 羊肉腸的 Herb 亦得到提昇 , 感覺和諧舒服。

 

 

我所指的匹配主要是基於印度食物味濃香料重 :

(1)  葡萄酒要作為調和口腔味蕾令味覺 Reset再品試食物的味道 ;

(Reset 不同 Wash Out , Reset 是使味覺味蕾巳在一個高敏感度的準備狀態 , 就像餐前飲一些開胃的 Sparkling 或白酒一樣。 Wash Out 就指連味覺味蕾完全未 Ready 的狀態 , 就像食飯時飲水或茶之後一樣)

(2)  葡萄酒要帶出食物本身或烹調的特有味道 , 無可否認食辣是種刺激 , 但辣到舌頭麻木 , 辣到食物無晒層次甚至食乜都無味就沒有意思了 ;

(3)  葡萄酒本身的過性亦要能表現出來 ;

(4)  兩者相加不能有負面甚至難吃的效果 ;

(5)  兩者相加令人增加食慾 , 越食越想食。

經過一晚的品試 , 我個人認為所揀選的三支酒都能夠做到上述點中 3 – 4 , 由於當晚菜多 , 我無可能做到 A + B會有什麼味道  , B+C又出什麼味道, 總括來說大家都覺得配襯得不錯 , 而且它們比一般葡萄酒優勝的是它們更能帶出了印度食物中的那份層次感 , 加上價錢合理 , 可算是門當户對的理想組合。

當然每個人口味不同 , 對辛辣的承受度亦不一樣 , 而且印度餐館烹調亦各施各法沒有一套標準 , 很難一竹篙打一船人武斷到去話那味菜與那支酒百分百匹配 , 上述可以是個參考 , 又或者盡信書不如無書自己又攞支夠酸夠單寧的親身感受比較一吓亦未嘗不可。

大家若喜歡食印度食物的不妨試一試這個同聲同氣因你而生 , 門當户對和諧共聚的有趣配搭。

Indian Wine Supplier:

http://www.winepatio.com.hk/

 

初遇小翠

f2

之前見到一些師兄影這翠鳥 , 覺得牠們相當可愛 , 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小鳥相當難影 , 原因牠們身型細少 (大約三隻手指咁大) , 生長野外 , 行動快捷 , 神出鬼沒 , 好多師兄捕足成日都食白果而回 , 俾佢玩死。

聽講有些師兄揾過靚位直呈插條木在水中 , 然後像打野戰咁一身迷彩在草堆中忍受蚊虰蟲咬潛藏伏擊 , 為求近距離影張靚相真係令人佩服。

這日天朗氣清心血來潮走想去碰碰運氣 , 雖然自己最長支鏡只得 300mm , 用來影嬌少的翠鳥真的是極其勉強” 相對那些師兄打雀全都是用 400mm – 600mm 的大炮 , 而這些大炮的市價夠買部好企理的日本二手車有餘 , 而且一支大炮約 3.5 – 5kg 咁重跟本手托唔起 , 要用大腳架才影到 , 一濶三大。為影雀而買支大炮及炮架自問未發燒或富貴到如此境界 , 所以對今次行動不寄予厚望 , 都係一句有乜影乜盡盡人事。

影小翠有分靜態及動態 , 靜態唔使多講。

f4f5f6f7

動態就是影翠鳥插水捉魚 , 定翼及飛翔的姿態。 翠鳥覓食時會較高的石上樹枝像高枱跳水般高空插入水中捉小魚 , 然後飛回石上享用大餐 , 有時一擊不中就會來回多次 , 但一食飽就唔會再跳 , 所以首要條件是附近有啱大少的魚仔及未食飽。

當天到場已見班師兄响度影緊 “插水”, 連忙開壇機都未 Set , 只影到幾張隻翠鳥就飛走了 , 效果不算太理想。

這幾張相我與小翠的距離大約有 15 meter (即有2/3個橫池咁遠) Setting: A Mode, Matrix Metering, F7.1, ISO400, 1/320 – 1/800 , -0.3EV

 

經漫長的耐心等待 , 好不容易等牠飛到一個較近位置 (約 10 – 15呎) , 心中說了句 “感謝上天” , 唔理三七廿一連環快拍 …………

f9

A Mode, Matrix Metering, F6.3, ISO800 , 1/400, -0.7EV

終影到啲質素 OK 的靜態相 ………..

如是者影吓等吓 , 但始終等不到翠鳥再次插水捉魚 , 可能之前食飽咗 ……..

無計 , 影生態就要有耐性 , 唔同影 Model 可以隨心所欲任你擺位。

影到太陽光開始衰減到推高 ISO 都做唔到個理想快門速度 1/125 , 1/250 , 快門太慢影來無用啲師兄就開始執野走人………..

今次算做有啲收獲 , 下次早啲再玩過 ………..

f8

翠鳥資料:

翠鳥科(學名Alcedinidae「釣魚郎」其實是俗名,這種雀鳥統稱「翠鳥」,全球有近90種,亞太區是全球最多翠鳥品種出沒的地點。翠鳥大多顏色艷麗,頭大腳短,身形肥胖,有一副粗壯的嘴喙,一眼就可以辨認出來。香港有6種翠鳥,在香港濕地公園可找到其中4種,包括普通翠鳥、白胸翡翠、藍翡翠和斑魚狗。翠鳥科的分佈很廣,從非洲到南亞和東亞一直到澳洲。普通翠鳥也生活在歐洲和亞洲北部。翠鳥科的科學分類還不十分確定,一般包含24個屬和2224個種。

翠鳥的捕魚過程僅 2秒,當牠們看準獵物位置,便會馬上俯衝入水,飛起時口中已咬着一尾魚。翠鳥可以衝進水中捕魚,秘訣在於眼睛擁有一層「瞬膜」,在水中將雙眼蓋起保護,靠着靈敏的觸覺,追蹤獵物。

唐代詩人錢起的《銜魚翠鳥》以「擘波得潛魚,一點翠光去」形容翠鳥的美及敏捷的身手,當中的「一點翠光」指翠鳥背部的藍綠色,快速飛行時只看到一抹藍影在空中掠過。

可看到翠鳥的地方:九龍公園、香港公園、城門谷公園 , 濕地公園、米埔濕地保護區、將軍澳海岸。在冬、春兩季,香港濕地公園保育區的「泥灘觀鳥屋」和「河畔觀鳥屋」,都很容易找到上述4種翠鳥。

全輯相少少哋得 30 張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2821624527/

中價隆河多逸品 , 甜美成熟各所長:

g1

零九年過得真快眨吓眼巳到十二月 , 上一年十二月玩了一次成熟隆河的品試後 , 唔覺唔覺又巳一年 , 時間真係快到得人驚。 我在上年那篇成熟隆河品試中分享過我對 Rhone的欣賞角度 , 今次不再重覆。

不得不提今次的品試場地頗為特別 , 是其中一位做製衣酒友的公司會議室。 一張可坐十六七人的橢圓大枱放着酒杯及滿枱食物 , 酒具齊備 , 地方舒適 , 音樂悠揚 , 招呼週到。

g3

當日酒友仲有冧女恩物香檳加 Wild Hibiscus 招待 , 可惜在座十麻九甩” , 未能實驗到這野花焉紅 , 色水情迷 , 含笑七步釘厲害之處 , 同場仲有 Samples 任試任攞 , 真的可以又食又拎 , 來個滿載而歸。

 

言歸正傳今次所試的是隆河區亦是包括南北兩區共八支酒 , 有新有舊年份介乎 1998 – 2004 , 酒價在買入時約 $300 – $550 之間的中價酒。所有酒在 1500 hrs 開瓶 , 原瓶唞氣 , 品試次序先飲舊年份再飲新年份 , 由南區飲到北讓酒有更多時間唞氣發展。

g6

先來第一回合三支較成熟的 Chateauneuf du Pape , 唞氣 1/2 hrs 落杯。

g7

1998 Domaine de Marcoux Chateauneuf du Pape ~$5xx

80% Grenache ,10% Mourvedre, 5% Syrah

三支之中果味最甜美的一支 , 酒色淡紅 , 香味散發車尼子、草莓、布冧、烏梅、香料、薄荷、乾花、皮革 , 果香鮮美柔和 , 單寧細緻 , 酒味曲線流暢 , 感覺清新自然 , 非常迷人工整收結不算太長   我差啲以為飲緊支 Chambolle-Musigny , 唯獨是酸度沒有 Burgundy 那種幼細番查資料 Domaine de Marcoux 是教皇堡的名莊 , 奉行 Bio-dynamic而且是 Vieilles Vignes V V 即老樹葡萄 , 難怪味道這樣細緻及自然。

這支酒是當日得票最高的一支酒 , 這酒莊絕對值得留意。

g8

1998 Domaine de la Charbonniere Chateauneuf du Pape Cuvee Vieilles Vignes ~$3xx

70% Grenache, 30% Mourvedre

酒色深紫如墨 , 香味帶皮革、石墨、香料、礦物 , 非常 Earthy 的釀藏香氣 , 十足一些成熟 Bordeaux ; 入口感覺精煉 , Spicy 混合着木桶及 Mineral 的味道 , 內容十分複雜。由於是 80 年的老樹葡萄釀製 , 完全反映出那種沉厚細緻的複雜味道之中 , 平衡性佳 , 餘韻悠長 , 非常 Fine & Complex , 酒中的果味如車尼子 , 青椒 , 乾花香要到半小時以後才能展現 , 果味比例上略淡及未夠甜美。 以這支酒的價錢能有如此質素 , 真的無話可說。

g9

1999 Domaine du Pegau Chateauneuf du Pape Cuvee Reservee ~$4xx

75% Grenache, 20% Syrah, 5% Mourvedre, Counoise and other varieties

有睇我 Blog 的朋友對這支酒應該不會陌生。

 

今次這支是 1999 , 表現成熟 , 那種濃郁的皮革味、香料、礦物、石墨 , Domaine de la Charbonniere 還要濃烈強勁 , 而且更滲着甘草 , 煙燻稻草般的炭火味。 年青時的甜美果味已不復見 , 口感深沉 , 酒體濃厚 , 內容複雜 , 收結及餘韻俱佳 , 這支酒是第一回合三支中最強勁及令人看不透的一支 , 短途快放不是它的强項 , 它要更長時間去開展。

g10

第二回合 1615 hrs落杯 , 唞氣 1 1/4 hrs

g11

2004 Clos Saint Michel Chateauneuf du Pape Cuvee Reservee ~$3xx

30% Syrah 40% Grenache 30% Mourvedre

酒色深如墨汁 , 散發花香熟果、布冧、梅子、花香、肉味、煙燻、黑朱古力 ; 入口較乾身 , 單寧尚算恰當 , 平衡性不俗 , 餘韻有少許水淡 ; 感覺較為簡單直接 , 而且酒味曲線下降得頗快 , 以此價錢亦屬合理。

g12

1998 Domaine Santa Duc Gigondas Prestige Les Hautes Garrigues ~3xx

80% Grenache, 15% Mourvedre, 3% Syrah, 2% Cinsault

同樣是熟酒的那股皮革味、泥土、乾花、香料、少許蛋白、香菇 , 香味複雜 ; 口感內容亦近似第一回合的1998 Domaine de Marcoux 可能大家同年而且葡萄成份亦近似 , 但沒有那股鮮甜 , 反而較乾身 , 酸度及單寧線條比例上較大 , 餘韻較短 , 感覺平均 , 質素亦算不俗 , 以此價錢真的巳有所交待。

g13

2003 Domaine Font de Michelle Chateauneuf du Pape Cuvee Etienne Gonnet ~$5xx

花香、車尼子、蛋白、樹皮口感頗有層次 , 又是一支簡單的酒 , 不知何解只覺它有點似年青版 Pegau , 但比 Pegau 略酸及體形較瘦削亦簡單易明一點 , 中尾段的 Mineral 亦算細緻 , 平衡性佳 , 餘韻呈少許辣味及尚算不俗。這支酒認真不錯是當日的高票第二位。

g14

第三回合隆河北區 1715 hrs落杯 , 唞氣 2 1/4 hrs

g15

2003 Domaine du Colombier Hermitage ~$4xx

100% Syrah

果味同樣十分複雜 , 皮革、甘草、青椒、帶點血腥及 Gamey、礦物 ; 這是當日品試中感覺最 Raw 最原野的一支 ; 酒體明顯比 CdP 略瘦及較乾身 , 但體型結實平衡 , 充滿硬朗活力但絕不粗枝大葉 , 有深度而不虛浮。 只是最初那段血腥及 Gamey 未必十分討好 , 但我對它的潛質卻十分有興趣。

g16

2003 Chateau de St. Cosme Cote Rotie ~$3xx

100% Syrah

這支酒應該亦不會陌生 , 我最近亦試過。

這支同 Domaine du Colombier Hermitage 相反 , 引用上次 Tasting Note “香味成熟 , 花香、熟果、香料、黑加侖子、糖果 、煙草 ; 入口先感到成熟 Syrah 的甜果 , 相比之前七支果味最甜及熟 , 體型中厚 , 酒味曲線平直 , 略久一種活躍生氣 , 十分年青幼嫩 , 乾身 , 單寧明顯 , 餘韻帶點朱古力的微苦 , 酒味曲線平直討好易飲但未必耐飲。

g17

這次品試總括來說質素水準平均 , 新酒甜美較年長的如 98 , 99 巳有陳年 Bordeaux 的風格表現 , 今次當中不少風格頗為舊派 , 古樸沉實 , 變化豐富 , 內容複雜 , 有氣有力 , 又有 V V , 支支都可以玩兩三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 用來晚飯或 三兩 知己共飲實惠實際 , 以這價錢來說支支都飲得過有餘。

老實講若以新年份 (2000年打後) 來說 , 我寧願飲 Rhone 多過飲 Bordeaux , 起碼唔會飲到成口木 , 價錢相對平一捷 , 又無 Burgundy 蝦人難玩。 至於新年份定舊年份 Rhone 河區優勝就真好睇個人口味了。

練精學懶

g55

我有位朋友同我講佢拼命工作 , 抱着我要做好呢份工嘅心態 , 以為自己只要勤力及搏命咁做就一定會受人賞識。 日日做到 Seven Eleven 比新界的牛仲要勤力 , 做得辛苦不在講但最慘的是他越能幹就越多嘢做 , 同事欣賞之餘仲覺得佢做壞規距 , 受盡閒言閒語及白眼 , 有啲仲排斥佢 , 可謂吃力討好。 我這位朋友覺得這個圈子可能不適合佢而且幾次想劈炮唔撈。

我睇唔過眼就多口提點佢做事要 “Work smarter but not harder” 但要點做才可以 Work Smarter? 我就教佢一招叫Work Smart by Thinking Like a Lazy Person ! 他雙眼一呆 ” Are you kidding me??” 他以勤力過人自豪但現在倒過來要學班懶惰又精甩邊又縮骨的人學習 , 這究竟是什麼管理學說?

g56

AM 並非教人吞泡 , 蛇王 , A字膊 , 我所指的是懶人思維 , 不是懶人行為一般人做事只懂直線思考 , 一碰壁就唔識轉灣 , 所謂道高一呎魔高一丈 , 懶人其實好聰明 , 你若分析懶人的工作心得就會發覺:

1.     懶人通常識得借力打力 – Do More with Less

2.     他們會不依常規思考 , 會好靈活咁偷到位 , 簡化工作程序去完成工作。

3.     他們好識利害關係 , 懂避重就輕 , 知道什麼時候應該留力 , 什麼時候應該發力做到效果 , 無結果的事係唔會浪費時間去做!

4.     佢哋識得找空隙、利用灰色地帶逃避責任 , 而這些空隙及灰色地帶亦是部們或系统的弱點。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在管理學來說上述幾點 , 其實是幾 Positive 的東西 , 當你能用懶人的角度思考你就自然做到 “Work smarter but not harder”

g57

練精學懶有四點要訣:

1.     Do thing only if it is necessary – 問自己件事應唔應該做 , 是否個個人都做或以往十幾年都咁做開而盲目去繼續? 是否必須或值得去做? 有無啲簡單的方法去做?

2.     Do only things with the most impact – 你的資源有限 , 如何能集中火力去運用你的資源、人力、時間、金錢去達到你的目的 , 唔好做啲除衭放屁的事。

3.     Find the short cut –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就是一條直線 , 但工作程序卻是交义迂迥甚至雜亂繁復 , 懶得人會聰明地將多餘的工序障礙自动移除 , 會架床疊屋 , 無事揾事做 , 用最直接方法達到效果 , 這是值得思考學習的。

4.     Use as much leverage as possible – 在懶人的字典裏這叫做卸力而醒的人叫槓桿借力” , “借力打力有些人或組群會比自己更擅長某一類工作 , 這樣就要借用他們的力量去加快速度及效率。 有些事明明應該下屬或由其他人去做就唔好霸住做 , 唔好阻住地球。

g58

我想講做人有衝勁是件好事 , 但係識快唔識慢 , 識放唔識收 , 吓吓火車頭咁撞死馬就遲早會弄巧反拙。俗語有話識時務者為俊傑 “ “槍打出頭鳥做下屬切忌太鋒芒畢露 , 要識睇大局跟大隊的速度及節奏 , 尢其講求團隊精神而非個人英雄主義的今天。要出位都要識睇時機時勢 , 重點出擊 , 見好就收 , 咁先會長做長有。

有朝一日自己做到上司都要靠班下屬幫你打拼 , 而下屬中十隻手指有長短水準心態一定有分別 , 一定有啲人勤力有一啲懶惰 , 而身為身為管理人連下屬係真勤力定扮勤力都分清 , 試問點去管佢同用佢?  

我自己團隊中都有懶惰卸膊的人 , 但我一樣會善用佢哋的思維幫我改進系统 , 只要你識用及駕御到佢哋 , 他們亦是一個不錯的資產 , 因這個世界有依賴、共生及互補 , 才叫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