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斷使用什麼樣的字眼 , 就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Anthony Robin
在未入主題前先同大家分享一段經歷。 N 年前有一次我同拍檔去開部門大會 , 由於不同部門各位其主雙方的立場頗為對立 , 而對方為求目的更顯得咄咄迫人 , 會議氣氛充滿火藥味 。
我的拍檔在會議間反應非常强烈 , 面紅耳赤 , 青筋暴現 , 有幾次幾乎拍枱大罵 , 而暗地裏亦不時爆出類似 ” 激 x死” 的符号及字眼 …………. 而相反我在會議中表現冷漠平靜。 會議結朿後我問拍檔為何如此憤怒 , 他咬牙切齒的話 “ 我發怒就會萌生一股氣勢 , 而這氣勢就能產生優勢去扭轉局勢”。 我的拍檔反問我為什麼我一點都不生氣?
我淡淡地答他 “這沒有什麼值得生氣的 , 我沒生氣並不等於我認同對方的所作所為 , 對方的行為無疑是十分惡劣 , 我只為他們感到 “遺憾” 我再解釋若果我發怒我就會無法控制自己 , 而思想亦會隨之產生抗拒及敵對思維 , 而沉不住氣更容易令我墮入對方的陷阱而犯上不必要的錯 , 在這情況下犯錯就意味着我會輸給對方!” 換言之我的拍檔是 ”變形俠醫 “借發怒這情緒當成取得局勢掌握權的工具 , 而我則相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去保持局勢的掌握權。
無可否認情緒管理是管理學中一個重要課題 , 切記情緒是會感染性的 , 你的情緒表現亦會影響周圍人的。舉例你大老闆面黑黑我相信佢週圍的人面口都不會歡容得去邊 , 而大家心中可能在想 “是不是我做了什麼錯事? 或公司有什麼大事將會發生?” 這種猜想就會如瘟疫般漫延 , 到最後籠整個工作間或家居 , 一遇小事就擦槍走火釀成不快。 無人會喜歡同一個喜怒無常 , 燥狂症或有如精神病患者的人一起工作 , 大家都認同”打工求財不求氣” 的道理 , 可惜的事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這樣的理想 , 你身邊一定有一些被 Label 為 “癲狗” “潑婦” “更年期心理不平衡” 的一些人 , 而這些人又動不動就會因要取得某件事的控制權而 “發作” , 我相信大家不論在工作或日常生活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 究境我們要如何面對呢?
管理學上人人都知要 Positive Thinking , 我們都知道 What , Why 但我們不知道 How? 我之前在 “職、戒” 系列中亦分享過抗壓、化愁的一些心法 , 那些心法大都是在傷害做成以後的療傷康復方法 , 而今次我想分享的是遇到第一波攻擊時如何即時 “卸力” , 將受傷程度減到最低。 好多同事朋友都話我 EQ 高 , 輕易發脾氣 , 但人始終有七情六慾 , 怎能在火摭眼的時刻去 Take Control , 我所用的秘密就是 “詞彙的魔法”
人類發明文字除了作為記錄外 , 亦為了傳達情感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運用一些常用的“詞彙” 或字眼去形容自己的情緒感受 , 如開心的時侯我們可能會用 : 快樂 , 高興 , 快活 , 暢快 , 痛快 , 笑容滿面, 心花怒放 ,神采飛揚 ……. 容光煥發去形容。 而失望不滿的時侯可能會用: down, 灰心 , 意興闌珊 , 沮喪 , 絕望 , 黯然 , 頹喪 , 萬念俱灰 , 垂頭喪氣 ……….. 當然還有一些”潮語”。
這類“詞彙” 代表不同 ”力度” 的情緒表達或發洩 , 而且對情緒有引導性。 當自己一用到意興闌珊 , 沮喪絕望等字眼時 , 自己整個人肢體會像個漏了氣的氣球一樣配合 , 而心情亦會隨着“詞彙” 的力度向下沉 , 我想指出的是我們的情緒會因應這些“詞彙” 升降 。 可能我們只是有點 ”不快” , 但卻錯誤地用了”沮喪” , “萬念俱灰” 等字眼 , 將原本芝麻綠豆般的小事變成了世界末日般的浩劫。
當大家失意失戀時再聽一些悲情歌曲感到有共嗚及應景 , 說穿了就是我們的情緒得到依符及渲洩 。換一個情況若我們用一些激勵性字眼清晨在天台叫一些口號 , 你會感到充滿力量。同樣一件事若大家用 “無懈可擊”、”正直阿、”追求卓越” 就比 “做得不錯”、”誠實”、”嘗試做得更好” 更具威力及强烈。
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都善於用 “詞彙的魔法” 去激勵當時的人們 , 用對了字眼僅能打動人心更能帶出行動而做出結果。如黑人民權領袖 Martin Luther King, Jr 的一句話“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而巳故英國首相邱吉爾就用”Arm yourselves, and be ye men of valour, and be in readiness for the conflict; for it is better for us to perish in battle than to look upon the outrage of our nation and our altar. 武裝起來,你們一定要成為勇敢的人,要準備將來的鬥爭,因為我們情願在戰場上被毀滅,總好過眼望著我們的國家和聖壇被他人的暴行摧殘。” 去激起了全國人民對抗納粹的決心。
同樣地希特拉就用這段說話 “日耳曼是一個好戰的民族 , 而是一個不畏戰的民族。我們不追求戰爭 , 但也不迴避戰爭 ; 我們愛好和平 , 但更愛好榮譽及自由” 成功地將無數殘酷的殺戮和醜陋的暴行美化掩飾 , 把整個國家的挫折感轉移到對少數民族的仇恨上。
而近代亦有很多所謂聖戰、自衛還擊、反恐 ……… 這一切都是在玩弄“詞彙的魔法” 大家每日打開報章或八卦雜誌 , 就會看到很多誇大過激搧情的用語 , 試想想這些“詞彙” 有幾多是真正反映事實? 會否信佢一成雙目失明?
大家可以用張紙將自己形容 , 高興、憤怒、失望 ……. 等情緒的常用字寫下來 , 甚至口頭禪都寫下來看看自己所用的“詞彙” 是什麼? 我可告訴你 , 紙上寫的就是你的人生 , 而你斷使用什麼樣的字眼 , 就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假若你口頭禪是 “倒楣” “黑仔” , 你的人生亦一樣會充滿”倒楣” 事而不是積極及陽光!
若大家來來去去都只得幾個 , 而且可能負面的居多 , 積極的較少。 在美國有一個統計發覺描述 “悲傷” 的字眼約有 264 個, 而描述 “快樂” 的字眼只得 105 個連一半也不夠 , 難怪這麼多人情緒低落。

既然知道 “詞彙” 有引導情緒的能力 , 我們就要好好運用。 而當我們遇到些 “不如意” 事時 , 我們若用一些較平淡的詞彙例如 “困擾” 、” 不安” 、”遺憾’ 、去代替 ” 傷害” “憤怒” “沮喪” ……….. 我們的負面情緒便立即被沖淡脾氣亦爆發不出來。
這沒有什麼值得生氣的 ………
這件事對我做成少許不方便罷了 ……….
這種事很平常 , 亦沒有什麼大不了………….
我沒生氣並不等於我認同對方的所作所為 ……….
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我感到 “遺憾” ………….
這件事令我感到“困擾” ” 不安” ……….
這件事令我感到 ”悲痛” , 但這並是”悲痛” 的時候 , 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減少”悲痛” 的漫延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而只要我們懂得運用“詞彙的魔法” 我就可以瞬間改變我的 “意念” 將任何負面攻擊即時 “卸力” , 將受傷程度減到最低 , 更不至掉入少數負面字眼陷阱裡 , 從而掌控自己的情緒去決定下一步行動。你可能覺得那些字眼很 “官腔” , 當你遇到惡劣情況下這些看似平淡的 “詞彙” 就會幫你逃出困局。
為什麼有些人面對危機或災難時能處變不驚? 泰山崩於前而毫不畏懼 ? 說穿了就是利用“詞彙的魔法去瞬間轉念”, 當你要面對一些 Crisis Management 時 , 你就知道這方法的强大威力。
有一次我與家人去旅行 , 而我的行李寄失了 , 導遊向我連番道歉 , 我心中當然感到不開心 , 有些人可能會拍枱大罵甚至影嚮整個旅遊心情 , 但我對自己講 “這種事很平常 , 亦沒有什麼大不了 , 它只對我做成少許不方便罷了” 我的情緒立即平復 , 反正不是導遊的錯 , 亦無須要他們負責 。我耐心禮貌地跟隨領隊導遊去辨理遺失行李手續 , 之後繼續保持愉快心情去享受行程 ……….. 我的函養功夫當然令領隊導遊感到十分錯愕 , 而奇妙的是連帶團友亦會因小事就巴巴閉投訴。
我不否定有些情況下表示憤怒或發發脾氣是有必要的 , 甚至如我拍檔的做法以增氣勢亦並非壞事 , 但最重要是怨有頭債有主要找對人 , 可濫殺無辜 , 而且要適可而止 , 見好就收。 你表了態亦得到別人的關注就應收手 , 凡事留三分日後好相見 , 唔好去到咁盡 , 發怒都要有層次及藝術 , 癲狗亂哮或潑婦罵街只會做 Cheap 自己 , 令人更看不起你 。
管理或做人講求陰陽互濟 , 軟硬兼備 , 看情況出招 , 以理服人 , 我總覺得做事叻而做人唔叻一樣不等於成功 , 做人要內外兼修才能成為一流的管理人。
後記:
“職、戒"寫到第十八篇巳算局一段落。 “職、戒” 可說是我 AM 的 “降龍十八掌” , 每一篇都包含複雜的理論及我過往的經歷 , 要將一本書咁厚的理論精簡到幾段文字去表達並非一件易事 , 將理論溶入日常工作生活去應用更是難上加難 , 這十八篇雖未算完整但巳盡量做到貼題及圓滿 , 可以即學即用。 它就像我刻在古墓石壁的一套武功 , 不同經歷的人會有不同感受或領悟 , 要溶滙貫通發揮威力就真的要留待有緣人發掘修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