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葡萄酒愛嗜者又是納稅人 , 兩大原因下某程度上應支持一吓本地搞的一個葡萄酒盛事。
三天的美酒佳餚節中我只去了星期六近黄昏 5 – 8pm 這時段 , 今次我只以一個普通市民的心態去感受一吓現埸氣氛 , 所以我是獨自行動 , 反正去到實遇到酒友。
旅發局揀深秋微涼的天氣去搞一個户外活動 , 我覺得是頗聰明的 , 雖然下午的氣温仍在 28 – 29度 , 但起碼秋高氣爽 , 無咁翳焗 , 加上選址在西九龍這個無敵海濱長廊上 , 海風飄送 , 一邊欣賞港島景色 , 一邊把酒言歡 , 天時地利條件配套真的無邂可擊 。
老實講西九這個海濱長廊其實頗為吊腳 , 幸好有穿梭巴士接駁機鐵、尖東及紅磡三個交通滙點 , 包接包送 , 車多又夠密 , 在繁忙時段15 – 20 鐘上到車安排算做錯 , 只是進出的那條車路頗窄 , 旅遊巴又大架 , 有些路段對頭車灣位呈現樽頸 , 減慢了行車時間 , 若搞大型活動這條路真的有須要擴濶改善。
場地真係好多元化 , 有露天 Concert , 老爺車展 , 有著名食肆擺檔買小食 , 有 Dressed Models , 有街頭音樂 , 有品酒學堂 ……….. 真係成個嘉年華會一樣 , 三倆個朋友甚至一家人一起消磨幾小時是不俗的娛樂。
另一要讚的是”免費入場”這個安排, 香港人對 “免費入場” 都特別情有獨鐘地喜愛 , 有着數就打硼頭都來 , 而主辦單位又 “唔怕你來只怕你唔來” , 試想無最低消費人就無合理期望 , 就算唔啱玩亦不會勞嘈 , 主辦單位起碼”止蝕”。 一班人山長水遠入到西九無理由唔消費 , 場肉酒香飄飄 , 又有即場煮食的肉香四溢 , 四圍都有人食緊嘢 , “羊群效應” 下真係無可能唔幫襯吓 , 佢咁就搞掂你 , 當你計計條數就知 ”There is no free lunch in this world”
入場免費而要品酒就要買 Pass 安排亦算合理 , 唔飲得的兩個人 Share 一個 Pass 亦可試多幾款酒 , 飲得的又可加碼 , 適隨尊便。而且個 Pass $150 有十二張試酒卷 , 又有隻 Riedel 杯 , 又有支水 , 又有朱古力卷 …….. 圍圍條數跟本蝕做 。我自己並唔讚成 Free Tasting , 因為一 Free 親啲人真係攞個桶來斟都唔奇 , 而且在商言商 , 做生意收回成本人工水腳亦好合理 。
試酒卷每杯一張 $10 , 一支 750ml 葡萄酒分到 8 – 10 杯 ; 即所有酒價成本都在 $100 左右 , 對酒的質素方面當然不會有什麼太大期望。 而我亦讚成一些質素較高的酒可用 2 張試酒卷試飲 , 起碼多個選擇。不過若超過 3 張試酒卷的我就有所留 , 因為 Price Range 越高 , 人的要求亦相對提高 , 而且酒商 Lock 住在$150 以下這個射程內開托市場 , 讓一般市民容易接受 , 小型參展商户有發圍空間 , 亦避免俾大公司玩晒的局面 , 反正今次對像是普羅大眾並非資深飲家 , 我覺得這條價格分界線定位清析十分重要。
我記得早幾年前仲有葡萄酒稅之時 , $100 這價位的葡萄酒真的頗難入口 , 現在零稅後價錢回落 , 老實講今次我所試的酒質一般真係唔差 , 簡單易飲 , 襯 Food 又易 ; 而且擺 Booth 的酒商亦有較高檔次酒種供選購 , 有啲仲搞埋 Food & Wine Matching , 明顯好有心去做 , 所以好多都大排長龍。 有些 Booth 人太多我基本上有啲跟本迫唔到入去 , 所以我只隨意飲幾杯就算。
場內雖有枱椅但始終僧多粥少 , 點都無位你坐 , 一手攞住隻杯 , 一手攞食物 , 冇地方放真係幾踢腳 , 兩個人都可以互相幫忙 , 而我這獨行俠就真係可恨生少隻手 。我記得蘭桂芳啲對街舖會放一塊 4”濶木板在欄河上 , 俾人放吓杯 , 轉轉手 , 佔地少又可 Serve 到 Purpose , 一舉兩得 , 值得考慮。

入夜後越來越多人 , 我果晚 6:30pm 啲 Wine Pass 巳買晒 , 我相信這個反應遠超出主辦單位預期。
當晚短短 3 小時我都撞到很多酒友 , 而一些酒商朋友見到我都好熱情招待 , 一定揾啲”收埋嘢”來關照AM , 真係唔話得 , 所以我啲品酒卷用極都未完 ………. 一般人來說若杯杯清的話 , 我想 8 -10 杯就會有醉意 , 所以 12 張試酒卷真係唔算少。
在場所見很多市民都飲到面紅耳熱 , 醉態紛現 , 有的腳步浮浮 , 而且場內地面不平 , 又多電線及高低起伏位 , 真係好易跌倒 PK 。 加上所有枱椅巳被癱坐或佔用 , 真係見地就坐亦無計。 有些市民酒品態度真係麻麻亦無吔礼貌 , 心想這是嘉年華會非專業品酒活動 , 這個情況無可厚非 , 情有可原。一個文化修養始終要時間培養 , 急不來。
我自覺有一個問題是入場未有年齡限制 , 在場亦見很多坐手推車的BB 或小朋友進場 , 雖然主辦單位想打做一個老幼函宜的嘉年華會, 但法例亦規定未沒十八歲可飲酒 , 感覺上始終覺得兩者関連好像有點不妥。
我覺得大會既然有廣播呼籥大家量力而為 , 亦可加多句提示 “未滿十八歲不可飲酒” , 甚至列明入場有年歲限制會較穩陣。無事無幹平安大吉梗係最好 , 香港責怪文化歪風盛行 , 有起事上來主辦單位就會好易受道德人士攻擊。
對於今次的 Wine & Dine Festival 我覺得是頗成功的 , 我以前講過葡萄酒要植根香港 , 一定要變成一種生活文化 , 而第一步就是以一個低廉代價令普羅大眾有一個接觸葡萄酒的機會 , 亦令葡萄酒溶入日常美食生活之中 。當人們對葡萄酒產生興趣 , 就會自动自覺的一路追求及尋找方法進修 , 而 Demand 的基數越大 , 才能吸引更大的 Supply , 咁個餅(市場) 先可以越做越大 , 葡萄酒才能變成一種本土生活文化自行成長開花結果。旅發局今次定位清析方向正確 , 我希望將來有更多這類活動。
上年 Wine Fair 我寫了一篇隨想 , 而 TDC 亦私下留言問准借用我的文章上報管理層 , 看來 AM 昨天的評論有部份今天真的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