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品試碎神話 , 無名酒局破虛榮

h1

這晚出席了一個無名酒局 , 主辦者的邀請只列出了以下的一段文字。

“如果我唔俾個 WINE LIST 你睇, 只話你知每位要收 $$$ , 但保證啲酒嘅巿價絕對高過呢個價頗多, 而且款款飲得落口之餘, 仲有少少教育義意, 咁你會唔會落搭呢 !?”

自己對主辦單位的信譽有 200% 的信任 , 難得佢肯搞局 , 面對這樣一個 “姜太公釣魚 , 願者上釣” 的邀請 雖然這個星期自己的 Quota 已滿瀉 , 亦情不自禁的畫押赴約。

這晚慷慨就義的 “義士” 共有十三位 , 而就有十二支酒兩檳 , 兩白 , 六紅 , 兩甜 , 數量其實不少。

h3

主辦單位為求達到教育目的早在 1800 hrs 到場 , 並用 “實而不華” Decanter 將酒處理及 Label 吉時一到佳客到齊就開始一對對進行品試。

以下酒價全以大約市價作參考 , 並非當晚我們真正所付的友情價。

h4

2000 hrs 第一場香檳之對決:

1A) 酒色清淡 , 氣泡幼細, 青檸、鮮柚、柑、非常果實 , 少許 Yeasty , 質感清新酸度如果汁般鮮嫩 , 只覺它太斯文及  Shuttle , 未夠 Elegant。

1B) 酒色較金黃 , 果味鮮甜 , 氣泡幼細豐富 , 質感 Creamy 而不厚重 , 中段出棒子、杏仁香味 , 酒味曲線流暢順滑餘韻悠長 , 歡愉中流露華麗 , 非常正斗。

香檳當然要令人飲得歡愉 , 感到一份活力及 Passion 而又帶點 Elegant 為首要 相比兩支香檳  A 比較青嫩幼細 , B 無論在氣泡、果味、酒味、餘韻各方面都充滿活力及極之討好 , 當兩支香檳放到暖晒 A 才散發 B 初段的質感及份雍容 , A 可算是 “遲來的春天”。

投票結果全體 13 人都一至選擇 B

h5

揭盅
1A ) 2002 Louis Roederer Cristal ~$2,000
1B) 2002 Drappier Grande Sendree Brut ~$400

A 的價錢是 B  5  , 在這回合 2002 Louis Roederer Cristal 竟連票都攞唔到 , 這結果可說是非常殘酷 , 尤其擁有 Cristal 的人士可以喊得一句句。 年來說對一支 Vintage Champagne 絕對不算短 , 我以前飲過支1989 Louis Roederer Cristal , 我亦講過呢支香檳生命週期很長 , 是支 “長青不老” 的香檳 , 10 – 20年後當大家變成老檳 Cristal 就好大機會可以收復今天的失地 , 但人生又有幾多個十年呢一支來價不菲的酒儲存咁耐 , 成本及風險又會是多少呢香檳是否像人一樣老而不化” 是好事呢?

2002 Drappier Grande Sendree Brut 這支酒以不到 $4xx 的價錢擊倒了香檳中的巨人 , 質素令人驚歎。 正如早幾日英國消費者協會《Which》雜誌舉行香檳品酒測試不是說出名牌未必一定贏晒 , 平嘢未必等於差的道理嗎?

h6

第二場白酒之對決:

2030 hrs 落杯 , 酒已唞氣 2.5 hrs

2A) 青黄酒色 , 柚子 , 栗末 , 薏米 , 芝士 , Almond 感覺成熟而糖份頗高 , 入口柔和而濃郁 , 中段有點空洞 , 收結頗短而帶點微苦。

2B) 菊花茶色 , 有點蔗水 , 煮蘋果的感覺支酒有點 Cooked ( Corked)

這一輪由於支 B 表現有點失準未能表現到那種分別 , B 雖然 Cooked , 但隱約都感覺到它的密度、層次。 但感覺上 A 太熟 , 欠缺細緻及層次 , 並非自己喜歡的那杯茶 , 老實講我自己頂多肯出二三百蚊買佢 , 就算靚酒都係咁話。

h7

揭盅
2A) 2004 Penfolds Wines Chardonnay Yattarna South Eastern Australia ~$950
2B) 2000 Verget Corton Charlemagne (Cooked) ~$500

Penfold Chardonnay Yattarna
屬澳洲最貴的幾支 Chardonnay之一 , 以此價錢我真的會感到有點失望。相比之下澳洲的 Leeuwin Estate Art Series 就比它精彩。

葡萄酒的世界裹一支酒的質量與其價錢及名氣有時真的非成正比例的。

h8

第三回合紅酒的對決:

2050 hrs 酒已唞氣差不多 3 hrs

3A) 深紅酒色, 黑加侖子的熟果味 , 蜜棗 , 薄渮 , 朱古力感到它的果甜及少許酒精 , 亦感到美國桶那種朱古力、拖肥那種帶甜木味 , 酒體較重 , 收結依然是甜美果味 , 風格似一支 Syrah  全支酒感覺非常濃密大件 , 有點 Artificial

3B) 試完 A 再試 B , 立即感到 B 很菁很酸 , 而且帶點鐵銹味 , 唯有清清個口再試。 這支帶酸車尼子 , 輕盈柔弱的酒體帶明顯的酸度 , 這支酒太纖細 , 收結較短而帶點水淡。

這一回合 13 個人都投了空票 , 因為都兩支都不喜歡。

h9

揭盅

3A) 2004 Sea Smoke Cellars Pinot Noir Ten Santa Rita Hills ~$1,200 

3B) 2006 Domaine Bernard Serveau Chambolle Musigny Les Amoureuses ~$ 900
A
是美國出名的一支 Pinot Noir http://www.seasmokecellars.com/ 難怪做到如此厚重強勁 , 但我覺得它大而無盪 , Pinot Noir 做到成支 Syrah , 什麼線條、幼細、纖巧、自然完全被埋沒 , 而且非常人工化 , 就像整容的人工美女一樣點靚都係假。

B 是我喜歡 Burgundy 中的 Chambolle Musigny 的愛侶田 Les Amoureuses , Chambolle Musigny Pinot Noir 是最温婉的窈窕美女 , 但這支表現得頗青及酸淡 , 表現不出應有的迷人美態 , 可能它經不起 Decant 或釀酒師功力有關。

h12

第四回合紅酒的對決:

2120 hrs 酒已唞氣差不多 3.5 hrs

4A) 酒色深紅近乎紫 , 熟果 , 黑加侖子 , 花香香料 , 雪茄盒 , 雲尼那 ; 入口酒體濃郁 , 複雜性平衡性不錯 , 酒味曲線順暢自然 , 單寧細密酸度較短及粗線條 , 餘韻帶少許黑朱古力的微苦 , 這酒甜美均衡展現了一種大酒的氣派。

4B) A 有八成相似 , 除了A 所提及的香氣外亦多了石墨、濃郁的泥土氣息 , 而果味亦融匯在複雜的木桶及 Mineral ; 酒味曲線比 A 來得自然而有更多細節 , 而餘韻亦較長及多些細微元素。 以我自己推算這是支新年份的優質 Bordeaux

這回合中以A : B 比例是1:12 , 竟然如此一面倒選 B。

h13

揭盅

4A) 2001 Tenuta dell’Ornellaia Ornellaia ~$1,700
4B) 2001 Chateau Lafite-Rothschild Pauillac ~$4,300

2001 Bordeaux 只是個一般年份 , 而相反在意大利則是個極佳年份 , 但在這回合意大利取不到天時的優勢依然敗陣 , 這個結果值得深思。

這個結果非常有趣 Tenuta dell’Ornellaia Ornellaia 模仿法國酒可說是十分到家 , 若將這酒混入一堆法國酒中比較好多人都會覺得是支三四級莊 Bordeaux , 只是在中尾段酸度的表達露出了馬腳。 Super IGT 的名聲打嚮市埸 , 但一支 Clone Bordeaux 買到同一支二三級莊的價錢 , 價錢真有點貴 , 老實講我不如買支之真正的 Bordeaux 二三級莊一般年份飲好過。

Chateau Lafite-Rothschild Pauillac 這支酒價錢被炒到不合常理 , 除了那份 “我飲得起” 的虛榮心外 , 以酒質而言當然有它獨到之處  , 它頭段澎湃有力之前奏過後 , 發展到中後段那種 Integration 複雜性及那優雅的酸度 , 亦未必個個可以模仿或做到。

我有一次機會試過支 1955 年的 Lafite 那種 Integration 真的依然美麗。 可惜的是 AM 懂酒太遲 , 人又老又窮 , 買唔起舊年份 , 又無咁長命等新年份成熟 , 所以我打算慳番無謂浪費金錢。

h12

第五回合紅酒的對決:

2150 hrs 酒已唞氣差不多 4 hrs
5A)
酒色濃密深黑 , 酒帶藍莓 , 黑果 , 雲尼那 , Mocha , 香料 , 香味非常之深沉; 入口酒味豐富濃郁厚重甚至有點漿口 ; 質感柔滑 , 酒精感經歷四小時 Decant 依然强靭攻鼻及感到那份力量 , 可推算到這酒在初開瓶時是何等強悍 , 厚重酒體佈滿了味蕾所以單寧及酸度因而變得温醇可人 , 骨架平衡性只隱約感到有不錯的質量 , 餘韻悠長而帶點咖啡的微苦。

5B) 第二支帶車尼子 , Raspberry, 梅子 , 花香 , 布冧的果味 , 而當中有些煙燻感 , 入口體型中厚 , 柔和酒味中帶 Juicy Acidity 及黑朱古力或黑咖啡的火炭味 , 複雜性及平衡性尚算雅緻 , 收結不算太長。

在這個回合中兩支酒我都不太喜歡 , A) 這酒就像首航空母艦般體型及規模 , 年青之餘亦太霸道 , 欠缺温柔細緻 , 無可否認這一定是支大酒 , 而且價格不菲 , 理應相當 Enjoy 可惜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

對於 B 我只覺它比 A 略好 , 成熟豐滿中沒有 A 的厚重 , 起碼還有些酸度及線條 , 但頭尾起伏太大 , 它的酸度乾到有點削並不柔美 , 以大酒的標準而言令我扣了不少分 , 所以我兩支都投了白票。

h13

揭盅

5A) 2004 Tenuta dell’Ornellaia Masseto Toscana Rosso ~$4,200

5B) 2001 Chateau Ausone Saint Emilion ~$6,800

這結果依然驚心動魄 , 兩支酒的市價都相當昂貴 , 無可否認 A Ready , 我相信很少人會將支酒 Decant 超過 4小時才飲 , 更何况就算小時並不等於它好飲只是無咁難飲罷了試問這飲法我們看到支酒潛質的幾成與我們所付出的是否同獲得的等值? 至於同樣以 Merlot 為主的 Chateau Ausone Saint Emilion 如此價錢真的不會賺到我 AM 的錢。

h14

第六回合甜酒的對決:

2240 hrs 酒已唞氣差不多 4 hrs

經過上面五個回合好自然會估到兩支之中一定有支 “滴金” …………

6A) 菊花茶色 ,芒果 , 杏甫 , 白花甜而濃厚 , 口感豐滿而聚 , 雖不至 “封喉” , 酸度算是平衡但仍嫌不足 , 餘韻悠長 , 算是不錯。

6B) 這支酒充滿菊花香氣 , 蜜糖 , 梨子 , 清爽而芳香 , 入口清潤如酣 , 酸度線條柔美流暢 , 頭中尾段完全技術性擊倒 A

大家都非常 Enjoy , 在場又是 13 票全投這支酒身上 , 而且更榮登為當晚最佳的一支酒。

h15

揭盅

6A) 1999 Chateau d’Yquem Sauternes ~$1,100

6B) 1999 Georg Breuer Riesling Rudesheimer Berg Rottland Beerenauslese ~$600

又是一個令人心碎的結果 , 大家心中都好想 6B 係dYquem , 但偏偏做化弄人 。很多人都只知飲甜酒就要飲 “滴金” , 但”滴金”卻非最好飲的甜酒 ………..

h16

後記:

蒙瓶品試的結果永遠最忠實 , 今次品試的結果無疑非常殘酷及令人心碎的 , 這晚” 票皇票后”是 6B 1B , 兩支都是幾百蚊貨仔的東西 , 那些大酒全部敗陣 , 大家心中的神話一個一個被擊倒 ,  而且並非輸個馬鼻而是大比數的被拋離或技術性擊倒。 我相信會有人質疑這賽果 , 但我可以保證我們的 Serving Skill 及品試人員的品試功力絕不在我 AM 之下。

在寫這篇酒評之時我心情倒是矛盾的 , 我擔心這篇文章出街後可能引起的震盪 , 亦擔心以後可能再無人敢揾我 AM 試些名酒 , 若他日我試一些名酒時說到天花亂墮會否被人說自打嘴巴 ? ……. 我要如實反影定含糊其辭的隱劣揚善? ………?

哈哈 , 可能我想得太多 , 亦看得自己太重要了 , 反正我只是千億個葡萄酒愛嗜者之中一個評語 , 根本微不足道 , 而且真正喜歡一樣東西亦不會因一兩個人的評語而信心動搖 , 所以我最後決定 Tell The Truth & Fact , 啱聽就聽 , 唔啱聽就當我傻就得 , This is my style & I do it my way!

究竟酒的價值何在?

我自己一向都認為好飲的酒未必一定會貴 , 貴的酒未必等於一定好飲。 當然無可否認某些酒 Too Young To Drink , 但當我買入它們時有無想過要像童養媳” 般養支酒十年廿年才可用當我們生劏一支大酒時 , 有否俾足時間去看清楚支酒的真正潛質品牌名氣佔一支酒的價值是多少我們滿足於”名酒”的質素還是那份虛榮心?

我相信對一些坐擁不少文中佳釀的朋友來說上迹結果無疑是個如受到偷襲珍珠港般打擊重創 , 我不想說什麼風涼話去剌激他們 , 卻希望他們好好將佳釀收藏 , 到支酒真正成熟的一天才飲用 , 不要枉送它們。

我有時試酒在所難免要生劏一些 Young Wine , 但我都盡量用長啲時間 (一晚或一個下午甚至更長時間) 去觀察多一點酒的潛質變化 , 希望能了解多一點它的訊息或去用不同角度去欣賞葡萄酒

老實講我覺得 Parker 這班酒評家其實幾痛苦 , 因為每日要做如當天我們所做的蒙瓶品試去飲一些完全未 Ready To Drink 三尖八角的酒 , 呢啖飯真係唔易啃。

無可否認品牌有它的攝人魅力 , 加上好奇心及廣告的吹噓 , 很多人都願意豪花千上金去一親芳澤看個究竟 , 老實講我自己亦經歷這一個階段。

在現今先敬羅衣後敬人的社會裡 , 無可避免有些場合要借品牌去提昇自我形像或打入某個圈子 。而一些新手亦要借助品牌作為品質的保證或保險 , 這是絕對可理解的。

但千萬不要太迷信牌子的神話 , 更不要盲目的追求 , 變成了品牌的奴隸 , 更不要先敬牌子後敬人” 的心態去看別人 , 因為”波係圓嘅” 我怕大家可能跌到成地眼鏡碎 , 賠了靚酒又拆兵 …………

這次蒙瓶品試雖蒙敝了我們雙眼 , 卻打開了我們的心!!!

名廚獻藝祟簡約 , 酒香情濃西班牙 – Adolfo Wine Dinner at Angelini

q1

在飲食世界裡西班牙的廚藝創意連飲食文化歴史悠久的法國及意大利都視為不可怱視的新興勢力。  酒商朋友從西班牙請來了當地評級 Repsol為二星名廚 (Repsol等同Miele Guide of Spain) 來北京及香港作巡迴獻藝。 56歲的Adolfo Muñoz Martin是非一般的名廚 , 而他家族的事業王國亦包括餐廳、葡萄園、烹飪學校甚至五星酒店 , 看個他家族集團的網頁 , 就算不懂西班牙文也可感到他來頭當真不少。http://www.grupoadolfo.com/

q2

作為巡迴獻藝的尾站 , 這晚在香格里拉酒店意大利餐廳 Angelini 辦了一晚西班牙之夜 , 只演一場以嚮知音 (能在五星酒店意大利餐廳包場搞西班牙酒宴 , 酒商朋友的人面真大)。 同場還有幾款西班牙靚酒及Adolfo下 Pago del Ama 每年只出產唔夠一千支的葡萄酒品試 。名廚美酒這樣特別的一個聚會我 AM 豈能錯過。 由於名額有限酒商朋友只留了幾個位給我同幾位識飲識食的長老。

q3

Adolfo Muñoz Martin 的烹調心得跟隨他卅多年被受多個國際飲食雜誌好評 , 他的菜式祟尚簡約自然” , 以新鮮材料去帶出食物真味 , 簡單、清新、直接而且偏向清淡 以香港人喜歡味濃、味重的飲食習慣來說可能會有點不慣 , 但我卻覺得幾個菜式風格十分统一 , 清淡中滲出細緻 , 平淡中顯示一種擇善的固執 , 正如我前篇中提及的簡約風格是意味著精心策劃和分類 , 合理地減少物品 , 使自己從雜亂繁瑣的禁閉中解脫出來 , 而又能展示自己的個性 , 是一個成熟的過程。

q4

Adolfo Muñoz Martin 的型男兒子

q5

Cream of raspberry and fresh langoustine

一個非常簡單的頭盤 , Langoustine 即人稱 Scampi Norway Lobster , 肉質鮮甜而彈牙。用新鮮清甜帶少許香料混合的凍 Raspberry醬料 , 有如清溪流水般清新自然。

q6

Traditional castellana soup

西班牙火腿加一隻半熟烚蛋及清湯 , 這個菜式令我想起早餐的腿蛋麵湯 , 但細心一想 , 火腿的乾脆、蒜片的自然香味及帶點韌性的脆 , 蛋的柔滑軟綿與 , 清湯的流暢 , 簡簡單單就集合了幾種不同質感對比的層次。

q7

Creamy rice, saffron and manchego

Saffron 番紅花是全世界最貴的香料 , 被喻為香料中的鑽石 , 因為每一朵紫色的番紅花只有三個柱頭 , 而柱頭的取得必須在日出前以人工完成採摘以避免花朵枯萎而失去採收價值 , 採收後必須在乾燥脫水後才能分級出售 , 大約要一萬五千朵番紅花才能收集到100的雌蕊柱頭。 而西班牙正是著名 Saffron 的出產地。

Saffron 的香味就像帶梅子、蕃茄類似的甜美花香 , 這個 Cream rice 就用西班牙米煮成 西班牙米粒短而扁 , 質感帶點黏性近似 Risotto , 混入露筍紅蘿蔔粒味道清淡自然。 Manchego是一種西班牙出產的羊奶芝士。這個菜式軟綿温暖的 Cream rice 中帶羊芝士的乳香、黑松露的田園土壤濃香、Saffron 的花香 , 有種大地恩情歸家吃飯的感覺。

q8

Seabass, fresh vegetables

這個 Seabass 做得有點過份清淡 , 肉質亦不夠 Juicy 對香港人食慣海鮮的族群來說難免有點失色。

q9

Stewed duck and extra virgin olive oil

這個鴨腿味道有點似鹽水鴨或未夠乾身的臘鴨 , 鴨腿肉質密度實而不韌 , 頗有咬口 , 要用牛扒刀來享用 , 但味道做得頗為細緻。

q10

Cherry, yoghurt and licorice

用甘草味的 Yoghurt 感覺特別。

q11

在上一篇文章尾我提過一支 Bodegas Arzuaga Tinto Crianza 2006 的葡萄酒, 其實這酒莊大有來頭 , 它的 Wine Maker Jorge 曾在 Domaine Romanee Conti 做過三年又在西班牙葡萄酒皇 Vega Sicilia 做個兩年 , 而這酒莊亦在 Vega Sicilia 旁邊。難怪他的那支 Crianza Reserva 如此好飲 , 今次再試他旗下的幾款酒。

q12

Bodegas Arzuaga Fan d’Oro Chardonnay 2007 ~$23X

這支 Chardonnay 是唯一一支在 Ribera del Duero 出產的 Chardonnay , 而且年產只得10 , 000支。

淺黄帶點青調的酒色 , 香氣是如蘭花的芳香 , 清幽雅緻點點輕滲。 放暖後帶點梨子、檸檬、柚子、白花的甜香。入口口感滑如細絲 , 柔和的酒體下包含着果汁般的自然酸度 Juicy Acidity , 骨肉均稱 , 酒味變化曲線不算太長 , 這支酒表現非常年青 , 以它的酸度來推算 Bottle Aged 兩三年後應會進入另一層次。

這酒是個美人胎子 , 只是略欠一種成熟風韻或層次變化 , 而酸度的比例上較明顯所以不要雪得太凍來飲用。

這支酒的精緻感絕對是教科書級的表現 , 它令我聯想到精緻的玻璃音樂盒。 一支西班牙 Chardonnay 能表現一種近似 Chassagne Montrachet 的細緻及柔美 , 釀酒師 Jorge 表現了一份 Domaine Romanee Conti 的功架 , 這是我全晚最欣賞的一支!

q13

Bodegas Arzuaga La Planta 2008 ~$18X

這支由100% Young Vines Tempranillo 釀製 , 香味帶熟布冧、煙燻、丁香、朱古力、拖肥及少許肉味。 酒體濃密 , 果味甜美 , 單寧柔滑 , 收結頗短 , 屬簡單易飲類形。 由於是年青葡萄樹出產的葡萄關係 , 這酒略欠一種深沉細緻 , American oaks 亦令酒增加了朱古力及拖肥的香味 , 可說是十分可口。 這酒可以視作酒莊的二軍酒。

q14

Pago Florentino 2005 ~$29X

這支是酒莊的另一新嘗試 , 同樣用100% Tempranillo 釀製, 但使用了法國及美國木桶。除了Tempranillo 應有的熟布冧 , 藍莓外 , 朱古力及拖肥的比例少了而法國木桶的甘草、煙燻、鉛筆削則明顯表現出來 ; La Planta 有較多的複雜性及立體感 , 而收結餘韻亦較長。

酒莊資料

http://www.adventuresinwine.net/index.php?id=91

以下兩支是 Adolfo 旗下出產的兩支佳釀 , 而酒莊位於全球四個 urban vineyard regions – Paris in France, Malibu in the USA, Viena in Austria & the Medieval town of Toledo in Spain. 之一。

q15

Pago del Ama Cabernet Sauvignon 2005 ~$12XX

年產得 900 , 真係少得可憐。這支酒色深如墨 , 香味不像熟 Cabernet Sauvignon 的黑加侖子 , 反而帶點如青椒及青蘋果的菁嫩 , 而中後段散發花香、香料及朱古力的香味; 入口濃密厚重 , 酒精感強 , 雖然唞氣巳差不多 1.5小時但感覺支酒仍未開放 , 初步感覺有點澳洲酒 Feel ; 以當晚表現完全看不透它的潛質及實力。

q16

Pago del Ama Syrah 2006 ~$12XX

這支酒同樣稀少 , 年產只得 850支。 酒色深不透光 , 同樣帶點菁味的 Spice , 青椒、紅椒 , 之後帶如牙膏般的薄渮 , 酒體濃厚 , 有點澳洲酒的甜熟 , 單寧出其的幼細而酸度並太明顯。  這支酒亦是個深不見底的怪物 , 這晚跟本顯不出它的真正實力 , 我相信這酒要 Decant 一兩天才能看到它的底牌 。

而網上有酒評話這酒的層次及香味拍得住 La La La 這級素現階段我未能感覺到而這真的有待證實。

Cigarral Santa Maria | VT de Castilla
2006 Pago del Ama Syrah 92 points “sweet, layered and flavorful…could easily pass for top-level Cote Rotie”

http://www.grupoadolfo.com/cigarral/#

q17

AM不懂 Grappa 但覺得這支幾好飲。

q18

到酒宴尾聲廚師 Adolfo Muñoz Martin 連同兒子及妻子到每枱 Social

他的非常親切 , 雖然大家雞同鴨講但大概都明白佢意思及感受到他那份熱情 ,他還為我們每位在 Menu上手繪不同訊息 , 而我的那個 Message就好像叫 AM 去探佢及去當地影相云云 。哈哈 , 放心 , 到時我會帶埋呢個 Message 同幅合照叩門做訪。

q19

總結:

這幾天接連試過多款的西班牙酒 , 香味撲鼻熱情 , 酒體較重 , 單寧幼滑 , 感覺上都屬於較新派早飲類形 , 有少少近似澳洲酒的風格 , 加上價錢抵飲真的十分 Friendly

以長遠而言我覺得酒體的酸度夠 , 單寧亦過份柔美 , 欠缺骨架支撐 , 我擔心它未必可以久存 , 由於支酒頗重身一晚飲幾支真的會幾攰。

西葡佳釀放異彩 , 價平質佳驚喜來

w1

這個月的Wine Group聚會 , 在新婚不久的酒友家中舉行BBQ , 一行連大連細廿人幾乎踩冧人哋屋企。

w2

我試過好多次用葡萄酒去配BBQ 效果都唔係咁理想 , 真係平嘅難飲貴嘅浪費 , 好難揾到啲合心水的選擇 , 所以連我自己好少去為這些活動寫酒評。

燒烤一般都是即燒即食 , 食物熱辣辣而且味道較濃 , 燒烤不論海鮮或肉類都一般會較為乾身 , 有時亦難免帶點燒焦炭味。 由於食物較乾身及偏硬 , 人好自然會找一些口感涼快、順滑、柔潤、甜美的飲品去對冲平衡 , 所以那些厚重、濃味、高酸、硬單寧的葡萄酒只會令人更疲倦 , 而且高酸 , Dry、硬單寧更會令口感乾上加乾 , 而單寧會帶出炭焦味的苦 , 做成不舒服及反效果。 另外葡萄酒的複雜性及纖巧亦會被濃味食物覆蓋及乾身食物瞬間吸收 , 會完全失去 Details , 變成浪費。

原本今次亦不抱太大期望 , 但當晚的葡萄酒真的十分精彩 , 若不作少少分享實有點可惜 , 所以憑記憶作個簡短記錄。

今次的 Wine Theme 是西班牙及葡萄牙的佳釀 , 酒價平均以三百大洋為主 , 但以價論質素絕對是平、靚、正超班之選。

全部酒除 Sparkling 外只作原瓶唞氣一小時才飲用。

w3

(1) Noche Y Dia Cava Brut Nature NV ~$11x

Cava的澎湃而充滿活力的氣泡 , 加上實在的質感及新鮮的果味 , 而且酒中沒有過量的 Yeast , 簡單得來清爽 , 配襯海鮮類燒烤 , Refresh 之餘亦能吊起海鮮的鮮味 加上價錢抵買真的滿足得無話可說。

w4

(2) Anta Banderas, A10 2006 ( Spain ) ~$37x

一支Tempranillo混合Cabernet SauvignonMerlot的西班牙酒。 成熟輕盈而不單薄、優雅而富層次變化 , 味道非常和諧及甜美 , 有點 French Style,  我越飲越鐘意的一支。

http://www.antabodegas.com/productos.php?lang=en&f=8

w5

(3) Mouchao 2003 ( Portugal ) ~ $50x

果味鮮甜而舒服 , Meaty幼滑而 Long finish。

http://www.wineanorak.com/alentejo/alentejo_7_mouchao.htm

w6

(4) Dom Rafael 2006 ( Portugal ) ~$14x

很難相信這價錢的酒可以如此耐力深沉 , 當日無甚特別 , 酒友取走餘下的 1/4 支 , 事隔兩天再飲 , 依然好飲 。而這酒友並非一般等閒之流而是 AM 經常提及玩 Blind Tasting 出神入化的長老之一 , 這酒的表現令人錯愕。

http://www.vinogusto.com/es/external-url/84847/www.mouchaowine.pt?u=aHR0cDovL3d3dy5tb3VjaGFvd2luZS5wdA==&ut=p

w7

(5) Vallformosa Tinto Reserva 2001 ( Spain ) ~$13x

鮮味車尼子的夾雜皮革及 Gamey的香味 , Sour Cherry中混合了淡淡的冬菇 , 丁香 , , 酸度尤其優美又夠 Spice。一支八年酒仍然充滿活力 , 如此價錢令人啞口無言。

http://www.vallformosa.es/ang/pdfs/NOBLE-RESERVA.pdf

 

同一酒莊的三個精選

w8

(6) Cortes de Cima Vinho Tinto 1999 ( Portugal ) ~$29x

56% Syrah, 20% Aragonez (Tempranillo), 11% Cabernet Sauvignon, 8% Petit Verdot, 5% Touriga Nacional

車尼子 , 布冧 , 薄渮 , 朱古力 , 最妙是帶點煙燻味 , 這支酒的口感可以說是 Beautiful & with Excellent Balance

http://cortesdecima.com/products/wines/cortes-de-cima/

w9

(7) Cortes de Cima Syrah 2003 ( Portugal ) ~$34x

這支與其餘兩支風格上十分近似 , 而這支由 Syrah釀製甜美中表現了青椒、甘草的 Spicy

http://cortesdecima.com/products/wines/syrah/

w10

(8) Cortes de Cima Aragonez 2004 ( Portugal ) ~37x

這支酒除了成熟的布冧及雲尼拿外 , 還有淡淡的玉桂Cinnamon , 口感沉實甜美而具層次 , 型格結構俱佳。

http://cortesdecima.com/products/wines/aragonez/

w11

(9) Quinta de Cabriz Dao 2004 ( Portugal ) ~$25x

一支由葡萄牙本土葡萄 Touriga Nacional, Alfrocheiro & Tinta Roriz. 混合釀製的佳釀 , 略為重身 , 除甜美朱古力果味外 , 有如香料拼盤的內涵 , 口感柔美不在話下。同樣 fine and elegant.

http://www.wineanorak.com/dao3_daosul.htm

w12

酒友從亞塞拜彊帶回來的一支酒 , 感覺有點怪異另類。

不要以為誤會這些酒只適宜作燒烤之用 , 其實支支都好有 Style , 更可喜是見到支支都果味充足而不失優雅層次 , Body柔滑又夠承托力 , 單寧幼滑易飲 , 完全擺脫過往一些粗獷、粗嚡、碩大無朋的印像 , 質素絕對能媲美貴 2 – 3倍的價錢舊世界酒。

w14

我最近就用一支西班牙 (10) Bodegas Arzuaga Tinto Crianza 2006 去招呼朋友 , 個個都話好飲仲以為飲緊支 94 Bordeaux 二三級莊價錢過千的佳釀!! 以一支 $370 的西班牙能有此質素 , 西班牙及葡萄牙酒兩地釀酒水準進步之快 , 真令一眾酒友為之側目 , 大家千祈唔好走漏眼。

Wines from:

(1, 2) Bacchus Fine Wines ( Asia ) Ltd 

http://www.bacchusfinewines.asia/

(3 , 4) BBR

http://www.bbr.com/about/hong-kong?linkid=login

(5, 6, 7, 8 , 10) Wine Culture Ltd

 

 

少年欖球比賽

z1

朋友通知這天在大口環香港大學何鴻燊運動場有少年欖球比賽 , 於是便晨早前往拍攝。

AM 並非君子 , 所以並不好”球” , 亦好少坐定定去欣賞一埸球賽 (世界杯除外) , 一講到球星除咗幾位出名之外就真係講唔出 Rugby 就更加少睇亦唔係好明賽例  不過這項運動嘅然能風麾整個世界必定有它魅力所在。反正醉翁之意在酒 , 志在影相所以明唔明白不太重要。

z2

早上九時多到場 , 巳有不同組別進行作賽 , 而場外空地上亦有很多隊伍進行練習。 場內除運動員外亦有不少工作人員及家長 , 場面熱鬧而輕鬆 , 加上天氣回暖陽光普照 , 海風輕送 , 大家席地而坐甚至全家大少一齊野餐 , 非常有家庭樂及悠閒舒服。

今次只帶了兩支鏡 AF 80mm -200mm F2.8(LB3) AFS 300mm F4 (俗稱 384) 及一支單腳。 而幾乎九成相片都是用 (LB3) , 因為 Zoom 鏡可以好靈活咁調整遠近透視 , 384 因為是 AFS 支鏡有超聲波馬達對焦無疑快過支 LB3 少少 , 384  Range 就局限了 , 運動員來回咁走好易走出射程而影唔到。

z3

這次我找個半側光的拍攝位置 , 找個顏色鮮艶的隊伍作目標 , 而最好在近底線的邊線位駐扎 , 由於影小朋友關係最好用番小朋友的高度就番 , 所以好多時都半蹲半跪咁影 , 而用支單腳借力可以無咁攰。

當日陽光頗猛 , 原本想用慢快門影動態 , 可惜陽光實在太充足 , 就算收盡光圈 F22 , ISO200 快門都只能去到 1/125 甚至 1/250 ; 若將 ISO 調到 L1.0 去換取較慢快門 , 但相片的動態範圍就會下降亦會流失Details 真真無計 , 除非落塊減光鏡或CPL去減 一兩 級光 , 但可惜今次冇帶 , 唯有用高速快門去凝固動態或去捕捉運動員的神態為今次拍攝目的。  原本影動態要用快門先決自動 , 但由於上述條件基本上用唔用都無乜所謂 , 由於背境雜亂我反而想用光圈先決自動縮窄及柔化個景深。

 

z5

咪睇今次只係班十一二歲的小朋友 , 打起 Rugby 上嚟不單止有板有眼 , 又快又勇又唔怕跌 , 守規距之餘亦好認真 , 真係真情流露咁搏晒命 , 有啲仲好有運動健將風範 。而且男男女女都係一齊咁玩 , 一樣咁攬咁拉撞無乜避忌。

雖然唔明十幾個人追住個欖核兩頭走有乜咁好玩 , 但睇落又真係幾緊張 , 尤其是啲家長。

z7

動感飛奔

z8

球星風範

z10

 

輕功草上飛

z11

Eyes of a tiger

 

z12

左閃右避

 

z6

z15

 

z16z17

全場最嬌美可愛的運動員……….

全輯相只作裁切沒有後製。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2728184775/

欖球歷史及賽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96%E7%90%83

 

法系西南原產多 , 簡約風格個性濃

a1

Sud Ouest 是法國西南的一個產區 , 由於地理環境、氣候及多元化土質關係 , 除了一些 Bordeaux常用的葡萄外 , 連一些表現佳的 Malbec 亦有不錯的表現 , 而一些特有葡萄如 L’En de l’El , Braucol, Tannat, Negrette, Petit Manseng , Mauzac, Duras更是很難在其他產區找到 , 所以形成Sud Ouest的葡萄酒充滿一份特有的鄉土風格。

a2

大文 Sir 所搞的酒宴 , 一向都是平靚而物有所值見稱 , 這晚當然亦不例外 當晚9支酒加Courses ,食物份量之大基本上食到一半巳經投降 , 下半場幾乎可以全數打包。

當晚所品試的9款酒中不乏有趣的東西 , 我自己會將它們歸類為有特色Food Wine” 類別 , 以簡單、直接、易飲為主 , 有些人可能會嫌它們不夠深度及變化 , 對這類酒投以異樣眼光。 在葡萄酒的世界裡人們好像越複雜、越難明、越深奧就視為好 , 相反我覺得葡萄酒的世界裡亦存在簡約 之美 。簡約風格意味著精心策劃和分類 , 合理地減少物品 , 使自己從雜亂繁瑣的禁閉中解脫出來 ,而又能展示自己的個性 , 是一個成熟的過程。 今晚所試的酒雖非完美 , 但它卻是簡約中流露出自我個性 , 不因盲目追求市場銷量而去做畫蛇添足的事。

a3

Chateau D’Arlus Blanc Perle 2007 $16x

(95% L’En de L’El / 5% Sauvignon Blanc)

L’En de L’El的特性在於有近似白花的花香、成熟時及令人聯想到香桃甜美、青嫩是帶檸檬、草菁的酸味投影 , 其實同 Sauvignon Blanc十分近似 , 而這支酒亦忠實反影了這隻葡萄的特性 , 5% Sauvignon Blanc的角色是為酒提供酸度 , 而我覺得酒中多了一份綿綿的質感 , 有點似 sur lie的釀造風格 這酒的缺點是不可耐久這支 2007巳感到少少老態。

a4

Chateau La Petite Bertrande Duras 2008 $12x

(100% Sauvignon Blanc)

一支頗熟的 Sauvignon Blanc , 花香, 青草之餘帶點絲絲的甜,可以推斷 2008 是一個好年份 ; 入口酸度清爽輕巧 , 內容簡單餘韻悠長。

a5

Green du Puy Lentil salad with Smoked Herring

綠扁豆沙拉燻鯡魚

a6

Domaine de Gineste 2005 Grande Cuvee $29x

(Barrel-fermented Mauzac and Sauvignon Blanc)

Mauzac 的葡萄帶蘋果的芳香 , 這支類似甜酒香味 Yellow Wine 黄酒風格 , 有點焦糖 , 蜜蠟 , 甘草 , 梨子 , 蘋果香味 , 酒味濃郁成熟 , 而酒的味道近似一支陳年花彫 , 酒味前段較佳後段欠缺少許酸度。

當試完第二三支之後我心血來潮將兩者相溝 , Chateau La Petite Bertrande Duras 2008 的清爽酸度來延長 Domaine de Gineste 2005 Grande Cuvee 尾段的不足 , 出來結果自覺好飲得多。

a7

Scallops with Xagarno, Bayonne ham shavings, flavoured with a pinch of Espelette Chili Xagarno

扇貝巴約納火腿屑埃斯珀萊特辣椒

a8

Domaine de Gineste Gaillac Cuvee Blonde 2005 $29x

(Late Harvest L’En de l’El)

充滿熱帶水果香氣的一支甜酒 , 清甜而不厚重 , 簡單清怡。

 a9

Wrapped Foie Gras with Truffenade 鵝肝黑菌摩絲方卷

a10

Chateau D’Arlus Gaillac Rouge Braucol 2004 $19x

香味有如烚糉時的糭葉香或烏龍茶葉香 , 之後是成熟的車尼子及青椒感覺特別 , 這可能是 Braucol 葡萄的風味。

a11

Confit of Duck Gizzards with a Salad of Mixed Greens, walnuts, and croutons

蜜餞鴨腎核桃沙拉

a12

Chateau la Renaudie Pecharmant 2006 $21x

(Merlot, Cab. Sauv., Cab. Franc, Malbec)

酒帶黑果、墨汁、泥土氣息 , 濃密而不沉重 , 單寧自然 , 表現一種成熟的深沉。

a13

Mallard duck breast crusted in sesame, with a sauce of berries

芝麻野鴨乳胸,莓果醬

a14

Chateau Cantelauze Cahors Le Cotage 2007 $23x

(Malbec)

大家一般只知道阿根廷 盛產 Malbec , 卻不知最靚的 Malbec 是在 法國西南部 Cahors 這片土地上 。以前對阿根廷的 Malbec 沒有太大感覺 , 只覺得它粗獷 , 削瘦而 Malbec 那種動物皮毛般的香氣更不太恭維。 今次這支 Malbec 包含黑果、咖啡、丁香、八角、紫羅蘭 ; 柔美而不露尖銳菱角 , 平實自然而不做作。Malbec 在這片土地上表現得十分乾淨利落 , 多了點文化少了些粗獷。 好同意大文 Sir 的評語全世界做得最好的 Malbec 是在 Cahors”

a15

Clos Cavenac Cote du Marmandais Le Grand Cros 2005 $30x

(Cab. Franc, Malbec, Merlot, Cab. Sauv., Braucol)

由於前面幾支各有特色 , 相比之下這支酒只覺四平八穩 , 未能突圍。

a16

Cassoulet de Toulouse 法式扁豆燉肉

a17

Chateau la Renaudie Monbazillac Cuvee Prestige 2005 $37x

(Semillon / Sauvignon / Muscadelle)

香味是杏甫 , 蜜糖 , Apricot , 入口圓潤香甜 , 酸度柔和 , 餘韻有種複雜的味道凝聚於喉底 , 這甜酒感覺良好 , 須要多些時間熟成發展 , 一支簡單得來質素不錯的甜酒。

a18

Rustic Albigeoise apple tart covered with apples and raisins

傳統蘋果撻

a19

在香港着重名牌名氣的風氣下 , Sud Ouest 的酒可說是十分偏門 。眼看一般大酒行 , 來來去去都是一些人有我有熟識牌子  , 市場重疊並偏重某一類酒欠缺一份拓荒的勇氣、魄力及生氣 可喜的是有酒商願意冒險去發掘這些另類之選 , 以合理價錢去介紹給一眾酒友。 當然路是由人行出來的 , 無人能擔保拓荒一定能成功 , 但始終要有人行出第一步 , 而葡萄酒市場亦須要更多這類拓荒者才能打破悶局 , 向着健康多元化發展。

 

特別的酒給特別的您 – Tenuta Terre Nere Etna Rosso Feudo di Mezzo 2005

a33

刁鑽酒友 “需公”大婚前一眾好友為他搞了一個聚會 , 大家都費盡心思去找一些特別的東西赴約 , 我當然也不例外 從高人處找來了一支名不經傳 , 可以說是鮮為人知的逸品去考考刁鑽酒友。

酒最佳的 Serving Temperature 約是 18 – 20’ C , 所以我將酒放入雪柜下格幾小時  , 到場後將酒 Decant  45 分鐘 , 之後給酒友來個蒙瓶測試 ………….

酒色如紅寶石般晶瑩通透 ……….

香味散發花香 , 成熟的車尼子、士多卑梨、草莓 , 隨後是輕微的 Spice 及草菁芳香 , 香味表現優雅深沉變化一層層滲出 ; 入口酒味柔和中厚 , 紅果的鮮味夾精巧的複雜性 , 質感細滑骨架玲瓏 , 酸度幼細單寧精煉 , 收結略短及帶點 Mineral 的礦物感。

我也是第一次飲這酒 , 酒的表現具Burgundy 架式 , 酒味有如一些 9x 年代的產品 , 它成熟柔和的酒味曲線表現一種 Classic 文化 , 纖細肉感中流露堅實的骨架 , 餘韻的礦物感就像一些老樹葡萄才有的深層及精細 , 老實講這支酒質素拍得住一些過千元的 Gevrey Chambertin Morey St.-Denis 唯一分別是少了 Burgundy 的那股肉香 , 酸度線條有點粗壯及葡萄的 Image 有點模糊吧了。

在場除了”需公”外亦有位資深葡萄酒評人 , 他倆人對這支酒的評語都是” , 當我將支酒開估時 , 他倆的表情可以用十分驚訝來形容 , 而結語是一句 “好堅 , 相當好嘢”

a34

這支酒來自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東北部 Etna 火山麓一帶的一個位於海扙 650 – 700 Meter 的小型酒莊。 而土壤是火山灰 , 葡萄品種為西西里島本土葡萄 Nerello Mascalese, Nerello Cappuccio

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的風格一向都是酒精度高 , 過份濃郁厚重Jammy 的果味 , 鐵銹般的礦物。而 Burgundy 則强調地域風格的及優雅纖細難以模仿的獨特性 – 而 Burgundy 的 Selling Points 如土壤、Biodynamic、氣侯、釀酒師的功力- 天、地、人等等這種種因素。

兩個地方在葡萄酒愛嗜者眼中可謂有雲泥之分。  很難相信在這個一向被喻為質素平凡無乜好嘢的西西里島區域能出產到一支媲美 Fine Burgundy 如此細緻、內容豐富而優雅 Classic 的一支超班逸品 ………… 不用多說這酒在當地酒壇亦做成了相當震憾。

當然這支好嘢並非一些 Drink the label 的人會欣賞的東西 , 若你 “真正” 懂得欣賞 Burgundy , 而又分得出  Burgundy 不同村的風格的話 , 妨揾多幾支 Gevrey Chambertin Morey St.-Denis 玩次蒙瓶品試拍跳 , 看看自己能否分辦出它來 , 我相信你會像我一樣 “眼界大開”。

蝶鳥舞翩翩

b1

這日偷得浮生有一天假期 , 相約大隻佬及他朋友一齊出去影生態 , 計劃晨早上先去大埔鳳園影蝶 , 中午再去轉去元朗南生圍打雀。由於天氣突然轉冷而且之前一晚仍下大雨 , 大家心中都不抱太大期望 , 都係果句一切隨緣有吔影吔。

b2

眼蝶

今次在鳳園蝴蝶品種比上次了少一些 , 但班蝶的數量則頗多 , 有一位置幾乎有十幾廿隻 , 人一經過真係群蝶飛舞 , 非常美麗。

蝴蝶色彩鮮艶豐富 , 翼面同翼底顏色又不同 , 可以影靜態又可影動態 , 可以影順光、側光及半逆光 , 真是一個很好的練習主題。  

b3

紅肩鋸粉蝶

b4

班蝶

影蝴蝶可以用大光圈淺景深去柔化背景 , 使蝴蝶更為突出 , 但淺景深亦有弊處是未必能覆蓋你想要範圍 景深就是在所調焦點前後延伸出來的可接受的清晰區域

景深計算: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舉例你用一支 200m m F2.8 開盡大光圈 , 而對焦在 2m 範圍 , 景深範圍只得 1cm  ; 而對焦在 3m 範圍 , 景深只得 2cm; 即是說最 Sharp 最清楚的範圍只得 1  2cm , 影蝶真係可能得頭部清楚對翼都未必能覆蓋到 , 而且隻蝴蝶一郁就 Out of Range 而變得模糊不清。

b5

F11, 1/40, -1/3EV, ISO 200

蝶舞

相反我將光圈調到 f8 , 景深範圍就有 7cm , 咁清晣機會就大好多。 所以未影到矇查查有時未必關乎對焦糸统 , 有時是景深不足之緣故。 

b6

F5.6, 1/1000, -1/3EV, ISO 200

老實講好初哥買鏡只知大光圈而不知景深的運用 , 影乜都係獨沽一味開盡光圈 , 影靜物還可以, 一影動態就張張抄晒 , 仲以為自己部機唔掂走去換機 , 無辜地促進了經濟發展 ………

而呀 Sir 教落景深要適當地運用 , 背影要幾矇幾清都有法則 , 要隱約而不奪主亦要交待到現場環境才叫佳作。

b7

F5.6, 1/250, -1/3EV

今次除了影靜態之餘亦想用不同快門速度去捕足蝴蝶的飛行動態 , 為求提高命中率 , 我刻意收細少少光圈加長影深以便中焦。

b9

燕鳳蝶

b11

 

 

上次影南生圍因為潮漲而食白果 , 今次醒目先 Check 天文台網頁 , 知道當日潮退為 1100 – 1400 hrs , 所以要在這段時間之間獵影

在鳳園影到 1100 hrs 就由大埔搭火車去上水再轉巴士去元朗 , 由港島出發今次新界行了一圈。

當天南生圍雀鳥不算太多 , 多數都是常見的池鷺 ,小白鷺 , 鸕鷀 , 灰鷺 , 蒼鷺 ,一些水鴨及野生雀鳥外亦有幾隻黑面琵鷺。

b12

池鷺

b13

黑面琵鷺

由於這些大鳥顏色較淡 , 加上天色灰暗有風影唔到倒影 , 影靜態會有點悶所以改影雀鳥不同動態。

而每種雀鳥由於體型大少 , 起飛飛翔及降落的形態都各有不同 , 有些姿態尤如體操芭蕾舞般的漫妙。打雀要好有耐性等牠們行動 , 有時牠們會一齊起飛 , 真係難以捉摸及捕捉拍攝 , 所以影之前要觀察一輪才知要點影。

b14

君臨天下

今次拍攝其實我同隻雀距離頗遠 (約有1/3  1/2 個足球場) , 我用的是 AFS 300m m F4  1.4 倍增距 , 回家後裁切 , 現有的器材巳算自己的極限。 當然若有支 400m m , 600m m 梗係無得頂 , 但始終果啲大炮真係又貴又重 , 要用重型腳架加遷揪架先舞得佢掂

今次技術掌握得比以前好 , 將來有機會就可去日本或國內影丹頂鶴 ………

b19

自在

 

b20

傲翔

b16

如月展翅

b23

 

探戈舞步

 

 b24

鸕鷀 – 水上滑翔機般降落水面

 

大自然其實充滿美麗的事 , 只是我們缺乏這份閒心去欣賞!

全輯相約 150 張有時間可細心觀賞。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2674135355/

職、戒 (十八) – 詞彙的魔法

c1

“你斷使用什麼樣的字眼 , 就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Anthony Robin

在未入主題前先同大家分享一段經歷。 N 年前有一次我同拍檔去開部門大會 , 由於不同部門各位其主雙方的立場頗為對立 , 而對方為求目的更顯得咄咄迫人 , 會議氣氛充滿火藥味

c2

我的拍檔在會議間反應非常强烈 , 面紅耳赤 , 青筋暴現 , 有幾次幾乎拍枱大罵 , 而暗地裏亦不時爆出類似 x的符号及字眼 …………. 而相反我在會議中表現冷漠平靜。 會議結朿後我問拍檔為何如此憤怒 , 他咬牙切齒的話我發怒就會萌生一股氣勢 , 而這氣勢就能產生優勢去扭轉局勢  我的拍檔反問我為什麼我一點都不生氣?  

c3

我淡淡地答他這沒有什麼值得生氣的 , 我沒生氣並不等於我認同對方的所作所為 , 對方的行為無疑是十分惡劣 , 我只為他們感到遺憾”  我再解釋若果我發怒我就會無法控制自己 , 而思想亦會隨之產生抗拒及敵對思維 , 而沉不住氣更容易令我墮入對方的陷阱而犯上不必要的錯 , 在這情況下犯錯就意味着我會輸給對方!”  換言之我的拍檔是變形俠醫借發怒這情緒當成取得局勢掌握權的工具 , 而我則相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去保持局勢的掌握權。

無可否認情緒管理是管理學中一個重要課題 , 切記情緒是會感染性的 , 你的情緒表現亦會影響周圍人的。舉例你大老闆面黑黑我相信佢週圍的人面口都不會歡容得去邊 , 而大家心中可能在想是不是我做了什麼錯事? 或公司有什麼大事將會發生?”  這種猜想就會如瘟疫般漫延 , 到最後籠整個工作間或家居 , 一遇小事就擦槍走火釀成不快。 無人會喜歡同一個喜怒無常 , 燥狂症或有如精神病患者的人一起工作 , 大家都認同打工求財不求氣的道理 , 可惜的事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這樣的理想 , 你身邊一定有一些被 Label 癲狗” “潑婦” “更年期心理不平衡的一些人 , 而這些人又動不動就會因要取得某件事的控制權而發作” , 我相信大家不論在工作或日常生活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 究境我們要如何面對呢?

管理學上人人都知要 Positive Thinking , 我們都知道 What , Why 但我們不知道 How? 我之前在職、戒系列中亦分享過抗壓、化愁的一些心法 , 那些心法大都是在傷害做成以後的療傷康復方法 , 而今次我想分享的是遇到第一波攻擊時如何即時卸力” , 將受傷程度減到最低。 好多同事朋友都話我 EQ , 輕易發脾氣 , 但人始終有七情六慾 , 怎能在火摭眼的時刻去 Take Control , 我所用的秘密就是詞彙的魔法

c4

人類發明文字除了作為記錄外 , 亦為了傳達情感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運用一些常用的詞彙或字眼去形容自己的情緒感受 , 如開心的時侯我們可能會用 : 快樂 , 高興 , 快活 , 暢快 , 痛快 , 笑容滿面, 心花怒放 ,神采飛揚 ……. 容光煥發去形容。  而失望不滿的時侯可能會用: down, 灰心 , 意興闌珊 , 沮喪 , 絕望 , 黯然 , 頹喪 , 萬念俱灰 , 垂頭喪氣 ……….. 當然還有一些潮語

c5

這類詞彙代表不同力度的情緒表達或發洩 , 而且對情緒有引導性。 當自己一用到意興闌珊 , 沮喪絕望等字眼時 , 自己整個人肢體會像個漏了氣的氣球一樣配合 , 而心情亦會隨着詞彙的力度向下沉 , 我想指出的是我們的情緒會因應這些詞彙升降可能我們只是有點不快” , 但卻錯誤地用了沮喪” , “萬念俱灰等字眼 , 將原本芝麻綠豆般的小事變成了世界末日般的浩劫。

當大家失意失戀時再聽一些悲情歌曲感到有共嗚及應景 , 說穿了就是我們的情緒得到依符及渲洩 。換一個情況若我們用一些激勵性字眼清晨在天台叫一些口號 , 你會感到充滿力量。同樣一件事若大家用無懈可擊正直阿、追求卓越就比做得不錯誠實嘗試做得更好更具威力及强烈。

c6

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都善於用詞彙的魔法去激勵當時的人們 , 用對了字眼僅能打動人心更能帶出行動而做出結果。如黑人民權領袖 Martin Luther King, Jr 的一句話“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c7

而巳故英國首相邱吉爾就用”Arm yourselves, and be ye men of valour, and be in readiness for the conflict; for it is better for us to perish in battle than to look upon the outrage of our nation and our altar. 武裝起來,你們一定要成為勇敢的人,要準備將來的鬥爭,因為我們情願在戰場上被毀滅,總好過眼望著我們的國家和聖壇被他人的暴行摧殘。去激起了全國人民對抗納粹的決心。

c8

同樣地希特拉就用這段說話日耳曼是一個好戰的民族 , 而是一個不畏戰的民族。我們不追求戰爭 , 但也不迴避戰爭 ; 我們愛好和平 , 但更愛好榮譽及自由成功地將無數殘酷的殺戮和醜陋的暴行美化掩飾 , 把整個國家的挫折感轉移到對少數民族的仇恨上。

而近代亦有很多所謂聖戰、自衛還擊、反恐 ……… 這一切都是在玩弄詞彙的魔法大家每日打開報章或八卦雜誌 , 就會看到很多誇大過激搧情的用語 , 試想想這些詞彙有幾多是真正反映事實會否信佢一成雙目失明?

大家可以用張紙將自己形容 , 高興、憤怒、失望 ……. 等情緒的常用字寫下來 , 甚至口頭禪都寫下來看看自己所用的詞彙是什麼我可告訴你 , 紙上寫的就是你的人生 , 而你斷使用什麼樣的字眼 , 就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假若你口頭禪是 “倒楣” “黑仔” , 你的人生亦一樣會充滿”倒楣” 事而不是積極及陽光!  

若大家來來去去都只得幾個 , 而且可能負面的居多 , 積極的較少。 在美國有一個統計發覺描述悲傷” 的字眼約有 264 個, 而描述 “快樂” 的字眼只得 105 個連一半也不夠 , 難怪這麼多人情緒低落。

c9

既然知道詞彙有引導情緒的能力 , 我們就要好好運用。 而當我們遇到些不如意事時 , 我們若用一些較平淡的詞彙例如困擾不安遺憾、去代替傷害” “憤怒” “沮喪” ……….. 我們的負面情緒便立即被沖淡脾氣亦爆發不出來。

這沒有什麼值得生氣的 ………

這件事對我做成少許不方便罷了 ……….

這種事很平常 , 亦沒有什麼大不了………….

我沒生氣並不等於我認同對方的所作所為 ……….

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我感到遺憾” ………….

這件事令我感到困擾” ” 不安” ……….

這件事令我感到悲痛” , 但這並是悲痛的時候 , 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減少悲痛的漫延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而只要我們懂得運用詞彙的魔法我就可以瞬間改變我的 “意念”  將任何負面攻擊即時卸力” , 將受傷程度減到最低 , 更不至掉入少數負面字眼陷阱裡 , 從而掌控自己的情緒去決定下一步行動。你可能覺得那些字眼很 “官腔”  , 當你遇到惡劣情況下這些看似平淡的詞彙” 就會幫你逃出困局。

為什麼有些人面對危機或災難時能處變不驚泰山崩於前而毫不畏懼 ?  說穿了就是利用詞彙的魔法去瞬間轉念”, 當你要面對一些 Crisis Management , 你就知道這方法的强大威力。

有一次我與家人去旅行 , 而我的行李寄失了 , 導遊向我連番道歉 , 我心中當然感到不開心 , 有些人可能會拍枱大罵甚至影嚮整個旅遊心情 , 但我對自己講這種事很平常 , 亦沒有什麼大不了 , 它只對我做成少許不方便罷了”  我的情緒立即平復 , 反正不是導遊的錯 , 亦無須要他們負責 。我耐心禮貌地跟隨領隊導遊去辨理遺失行李手續 , 之後繼續保持愉快心情去享受行程 ……….. 我的函養功夫當然令領隊導遊感到十分錯愕 , 而奇妙的是連帶團友亦會因小事就巴巴閉投訴。

c10

我不否定有些情況下表示憤怒或發發脾氣是有必要的 , 甚至如我拍檔的做法以增氣勢亦並非壞事 , 但最重要是怨有頭債有主要找對人 , 可濫殺無, 而且要適可而止 , 見好就收。 你表了態亦得到別人的關注就應收手 , 凡事留三分日後好相見 , 唔好去到咁盡 , 發怒都要有層次及藝術 , 癲狗亂哮或潑婦罵街只會做 Cheap 自己 , 令人更看不起你

管理或做人講求陰陽互濟 , 軟硬兼備 , 看情況出招 , 以理服人 , 我總覺得做事叻而做人唔叻一樣不等於成功 , 做人要內外兼修才能成為一流的管理人。

 

後記:

“職、戒"寫到第十八篇巳算局一段落。職、戒” 可說是我 AM 的 “降龍十八掌” , 每一篇都包含複雜的理論及我過往的經歷 , 要將一本書咁厚的理論精簡到幾段文字去表達並非一件易事 , 將理論溶入日常工作生活去應用更是難上加難 , 這十八篇雖未算完整但巳盡量做到貼題及圓滿 , 可以即學即用。 它就像我刻在古墓石壁的一套武功 , 不同經歷的人會有不同感受或領悟 , 要溶滙貫通發揮威力就真的要留待有緣人發掘修練吧。

森巴舞動嘉年華 – 蘭桂坊隨影

d1

蘭桂坊嘉年華是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的最後一炮 , 影友話上年有森巴舞表演所以約埋大隻佬星期日去影吓相 , 點知影友星期六去試位時見 Program 度無寫有森巴舞表演 , 以為今年取消了所以缺席 , 剩返我同大隻佬   

我哋特別揀星期日最後一晚才出動 , 原因是預計人流會少的 , 起碼都可以迫到埋去影相 , 既約定就無謂改 , 去到有吔就影吔啦。

我同大隻佬 7pm 會合 , 條街都唔算多人 , Program 有吔表演就去影 ………..

d2

今次主要玩夜晚現場燈光加動態拍攝 , 去記錄現場氣氛及景況同影火龍差不多 , 唯一唔同是可以用少少閃光燈去補光。 因拍街景嘉年華並非拍人物特寫 , 所以我選用了支 AFS DX 17 -55mm F2.8 , 而大隻佬就拍特寫所以用了支人像鏡 AFS 85mm F1.4 

因我想拍攝動感動態 , 所以我全輯相都用 “快門先決自動模式” 及慢快門 (1/10 – 1/30  , 快門快慢視乎你目標動作有幾快)。 光圈開盡 , ISO 320  而閃燈則 Set 做 “後簾同步” 並 -EV 輸出 , 並非 Full Power 全輸出直打咁死實現場同環境燈光變化及拍攝地點的擠迫 …………. 這絕對是個不容易的練習 , 所以影得鬆郁蒙亦是正常的。

拍攝街頭表演是不錯的熱身練習 , 只可惜的是表演時間頗短 , 每次只得果 5 -10 分鐘 , 想話轉吓位影耐少少甚至換支鏡都無時間。

d3

小丑拋樽捕捉動態之餘要交待現場環境  ……….

d4

動作大且快 , 好難影的 Hip Hop 街頭舞

d6

肚皮舞 – 用動態對焦追舞者塊面 , 而慢快門去捕捉腰以下的扭動感

 

到大約晚上 8pm 突然見到工作人員圍人鏈封路 , 一問之下原來是 “森巴舞巡遊” , 原來這並不在表演節目當中 , (哈 , 影友今次冇到就真係走寶! ) 即時叫大隻佬埋位。

其實蘭桂坊條路幾窄 , 兩旁企滿人真係得中間 1/3 可以行 , 啲工作人員又阻住 , 前面又人頭湧湧 , 真係好鬼難影 , 而且你用閃燈人哋又用閃燈 , 張相分分鐘俾人搓窩” , 影到相唔難 , 但要影得靚就好難 。

我又好似上次咁追火龍咁追住大隊去影 , 但係人太多 , 真係鑽窿鑽隙在人群後面係咁走 , 今次真係氣都咳埋 …………

d12

 

巴西鼓 , 自覺頗有氣氛的一張相!

d14

似唔似河馬唞氣?

d8

今次逗留了個多鐘 , 巡遊完無耐就收工去做另一個實驗 , 所以相片不算多 ……….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2765302924/

香港國際美酒展後感

 

d55

這個星期可算是葡萄酒業界的盛事 , 一連多個與葡萄酒有關的大小型活動連串爆發 , 繼上週末的美酒佳餚巡礼後 , 貿發局的 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s Fair 算是葡萄酒界的一個重頭戲。 由於這次展覽很多地方的 Wine Makers 都飛來香港 , 連帶坊間可多了很多與葡萄酒有關的活動 , Wine Dinner, Master Class, Wine Auction …………..我相信大部份酒友都忙得不易樂乎 , 分身乏術 , 飲得天昏地暗 , 日夜難辨…………

這幾天自己工作上碰巧遇着幾單大嘢 , 非常忙碌 , 無緣出席大部份活動 , 這也無法凡事隨緣吧。 今次只能抽出兩個下午到會場看展覽未能很深入去感受整過展覽的得失 , 所以評語可能主觀及片面。

d56

今次展覽感覺上辦得比住年成熟 , 硬件配套巳十足一個小型 Vinexpo , 除主流的法國酒外限地方都有參展今次隨了幾間大入口商外 , 亦多了很多外地酒莊酒商來港擺 Booth 尋找 Importer。真係包羅萬有 , 某些國家的展區雖然不大 , 但總算是個好開始 , 我相信多搞幾年後規模會越來越大。

言歸正傳由於時間較少唯有放棄聽 Talk , 集中火力在場中試酒。 但凡出席這類大型酒展 , 我的焦點都會是一些有名的大 Booth , 因它們都產品在市場巳有一定的客路 , 我反而走去一些細 Booth 去發掘一些高質而又鮮為人知的珍品或試一些自己少試的地區去增加經驗值。

AM 當然會揾仙人指路 , 探子巳一早報告邊個 Booth 邊支重點出擊 , 而且到場後碰到的酒友亦會互相通報 , 以合擊方法去圍剿目標。 試到一些精品就去通知一些入口商朋友將靚酒引入香港 , 做福大家。

d57

正到痺又無人識的白酒 ……….

d58

頂班香檳及 Rose

d59

好難買到的 Lambrusco

d60

舊派而又非常精彩意大利 Barbaresco

d61

 

印像難忘的意大利甜酒

兩支平靚正超班西班牙 ……..

d64

Organic Wine 竟做得如此均衡 , 尤其兩支白 ……..

第一天掃 Booth 之餘亦去參加了一個 Burgundy Tasting , 當試完主展埸內一些新酒後口嚡脷硬之餘 , 就轉轉口味飲些纖細柔和的 Burgundy 實在零舍醒神。 Burgundy 是我的飛沸 , 在場大多數都是一些熟口熟面酒莊 , 不過勝在村級酒頗多選擇 , 這類 Tasting 的目的並非去找最美味的一支酒 , 而是去 Update及比較 Burgundy 不同村南北地域在風格上的分別 , 再去揾自己喜歡的 Wine Style 日後再帶入自己宮中慢慢享用。

d65

今次最大收獲是在會場中碰到我 AM 的偶像台灣很出名葡萄酒鑑賞家林裕森先生 , 他所著作有關葡萄酒的書藉一向是我必備的參考工具書 , AM 對他仰慕已久 , 今日得見廬山真的要偶像朝拜一吓 。林向我透路他的新作有關西班牙葡萄酒的書籍己在台灣面世 , 看來過幾日要去城邦代訂。

d66

第二天參加了一個 St Emilion Grand Cru 的品試 , 品試比較 2000 2006 個年份的一些出品 老實講試完後心中有點失望 , 原因是 Wine Style 普遍都表現得十分 Powerful、果味相對偏淡、單寧厚重 , 真係飲到你嚡口嚡面 我只覺他們釀酒時新桶的比例過多 , 欠缺右岸應有的優雅及平衡 , 更談上細緻 , 場內二十支中只有幾支叫做較為均衡優雅 , 看來這個區域要找到珍品真的不易。

d67

第三天因為開放俾公眾關係 , 以入場費 $200 任飲作招徠 , 想信會吸引很多市民出席。 經過上次美酒佳餚巡礼後面對如潮水般無窮無盡的飢渴群眾 , 我自己就一定不會出席 。很多本地參展的酒商朋友都話面對有如蝗蟲般掃場實有點怕怕 , 因為任飲確是一個無底的深潭。  酒商朋友話會收起大部份高價貨品及訂下止蝕位 , 總知賣完就收工走人 , 甚至一些好嘢不供品試只供即時認購 , 手快有手慢冇 。

我絕對同情酒商 , 貿發局要谷人流背後原因我亦能理解。 兩者取個平衡 , 首先我覺得切勿以任飲作招徠 , 因會招引一大群 “Jack So” 群眾 , 不但嚇怕真正飲家 , 而且人太多酒商亦不能 Focus 在他們的 Target Group 去測試產品的認受性 , 兩邊都不討好。 

“室雅何須大 , 花香不在多” , 我覺得 Vinexop 之所以成功並不在於人流多少 , 而是集中了最精彩的東西及專業。而 TDC 若想將香港國際美酒展打做到 Vinexpo 般就應睇高一線 , 千萬不要搞到好似美食節散貨埸咁無 Taste 那只會令真正用家卻步

對於開放公眾的安排 , 我覺得可以仿效美酒佳餚巡礼做法 , $200 可包一些 Coupon 而絕非以任飲每張 Coupon 面額則可以訂高一點 , 擺明比美酒佳餚巡礼高一兩班 , 用價錢去將客源分級酒商可以安排一些酒作 Free Tasting , 一部份要 Coupon , 一部份作散貨亦可將顧客分流及集中火力去 Target Group。 酒展目的是展覽介紹推擴為目標 , 稍售倒是下一部的事。

而另一方面 , 我覺得是時候坊間舉辦一些品酒會禮儀講座或印發一些宣傳單張 , 灌輸正確品酒禮儀 , 並非一味牛飲 , 起碼識用 Split Bucket , 入到場唔好在外國酒商面前太失禮甚至嚇怕他們以為我們是飢民生蕃 , 我總覺得文化始終要由文明教育作個開始。

You Don't Know Me – Chateau Montrose 1987

e1

這晚好朋友家訪 , 興之所至亦想輕鬆 Relax 一吓有助話題開展 , 從酒柜中挑選了這支酒與朋友品酒夜談 。

初開瓶時表現略緊 , Decanter 唞氣一小時後開始綻放 ……..

燈光下呈現近乎紅寶石透明的酒色 , 如夕陽斜照般美麗………

e2

落杯後散發黑車尼子、蛋白、松香、雪茄盒 , 香味有如黑夜森林般深沉 , 尾段滲出鮮花的芳香、青椒、皮革的變化 ; 入口酒體中厚 , 甜美果味中混合着美麗的松木芳香及Mixed Spice 的味道 ; 果、木、Spice 三者水乳交融 ;  中後段帶少許泥土的氣息及礦物味 , 單寧隱約而入口溶化 , 酸度鮮美怡人。 酒味曲線輕柔流和如秋風吹送 , 因是一般年份關係餘韻無可避免有點水淡及略短 , 但難得的仍保留着一份當年葡萄的鮮味。

這晚兩人的一路飲了四小時 , 酒味的平衡性才開始有點滑落到第二平台 , 酒的酸度較之前明顯以一支 Off Year 的二級莊算做過不失。 

它雖無 86 那份濃郁規模感及複雜性 , 亦不像 88 那年的單寧突出果味足的 “骨衫衫” 現像  87 所表現一種深沉及一種美學的平衡 , 這種深沉可能來自 43年老樹葡萄及那份沿自St Estephe大地的特質我尢欣賞它前段的木桶表現 , 柔和中流露出一份結實的質感 , 與果味及酸度形成一個佳妙的平衡 , 加上廿二年妥善的釀藏 , 元素溶滙而細緻 , 散發一種成熟的温柔

這酒就如成熟男士喜歡將自己的心事埋臧心底一樣 ………..

是萬般柔情中夾雜 Mixed Spice 般刺熱的一顆心 ………….

温柔中流露著一股悲衷的無奈 …………….

縱使心中有千言萬語亦難於啓齒去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 ………

感覺有如這首歌 You Don’t Know Me ………… 

美酒佳餚節隨想

e5

身為葡萄酒愛嗜者又是納稅人 , 兩大原因下某程度上應支持一吓本地搞的一個葡萄酒盛事。

三天的美酒佳餚節中我只去了星期六近黄昏 5 – 8pm 這時段 , 今次我只以一個普通市民的心態去感受一吓現埸氣氛 , 所以我是獨自行動 , 反正去到實遇到酒友。

e6

旅發局揀深秋微涼的天氣去搞一個户外活動 , 我覺得是頗聰明的 , 雖然下午的氣温仍在 28 – 29 , 但起碼秋高氣爽 , 無咁翳焗 , 加上選址在西九龍這個無敵海濱長廊上 , 海風飄送 , 一邊欣賞港島景色 , 一邊把酒言歡 , 天時地利條件配套真的無邂可擊

老實講西九這個海濱長廊其實頗為吊腳 , 幸好有穿梭巴士接駁機鐵、尖東及紅磡三個交通滙點 , 包接包送 , 車多又夠密 , 在繁忙時段15 – 20 鐘上到車安排算做錯 , 只是進出的那條車路頗窄 , 旅遊巴又大架 , 有些路段對頭車灣位呈現樽頸 , 減慢了行車時間 , 若搞大型活動這條路真的有須要擴濶改善。

e7

場地真係好多元化 , 有露天 Concert , 老爺車展 , 有著名食肆擺檔買小食 , Dressed Models , 有街頭音樂  , 有品酒學堂 ……….. 真係成個嘉年華會一樣 , 三倆個朋友甚至一家人一起消磨幾小時是不俗的娛樂。

另一要讚的是”免費入場”這個安排, 香港人對 “免費入場” 都特別情有獨鐘地喜愛 , 有着數就打硼頭都來 , 而主辦單位又 “唔怕你來只怕你唔來” , 試想無最低消費人就無合理期望 , 就算唔啱玩亦不會勞嘈 , 主辦單位起碼”止蝕”。  一班人山長水遠入到西九無理由唔消費 , 場肉酒香飄飄 , 又有即場煮食的肉香四溢 , 四圍都有人食緊嘢 , “羊群效應” 下真係無可能唔幫襯吓 , 佢咁就搞掂你 , 當你計計條數就知  ”There is no free lunch in this world”

入場免費而要品酒就要買 Pass 安排亦算合理 , 唔飲得的兩個人 Share 一個 Pass 亦可試多幾款酒 , 飲得的又可加碼 , 適隨尊便。而且個 Pass $150 有十二張試酒卷 , 又有隻 Riedel , 又有支水 , 又有朱古力卷 …….. 圍圍條數跟本蝕做 。我自己並唔讚成 Free Tasting , 因為一 Free 親啲人真係攞個桶來斟都唔奇 , 而且在商言商 , 做生意收回成本人工水腳亦好合理 。

試酒卷每杯一張 $10 , 一支 750ml 葡萄酒分到 8 – 10  ; 即所有酒價成本都在 $100 左右 , 對酒的質素方面當然不會有什麼太大期望。 而我亦讚成一些質素較高的酒可用 2 張試酒卷試飲 , 起碼多個選擇。不過若超過 3 張試酒卷的我就有所留 , 因為 Price Range 越高 , 人的要求亦相對提高 , 而且酒商 Lock 住在$150 以下這個射程內開托市場 ,  讓一般市民容易接受 , 小型參展商户有發圍空間 , 亦避免俾大公司玩晒的局面 , 反正今次對像是普羅大眾並非資深飲家 , 我覺得這條價格分界線定位清析十分重要。

我記得早幾年前仲有葡萄酒稅之時 , $100 這價位的葡萄酒真的頗難入口 , 現在零稅後價錢回落 , 老實講今次我所試的酒質一般真係唔差 , 簡單易飲 , 襯 Food 又易 ; 而且擺 Booth 的酒商亦有較高檔次酒種供選購 , 有啲仲搞埋 Food & Wine Matching , 明顯好有心去做 , 所以好多都大排長龍。 有些 Booth 人太多我基本上有啲跟本迫唔到入去 , 所以我只隨意飲幾杯就算。

場內雖有枱椅但始終僧多粥少 , 點都無位你坐 , 一手攞住隻杯 , 一手攞食物 , 冇地方放真係幾踢腳 ,  兩個人都可以互相幫忙 , 而我這獨行俠就真係可恨生少隻手 。我記得蘭桂芳啲對街舖會放一塊 4”濶木板在欄河上 , 俾人放吓杯 , 轉轉手 , 佔地少又可 Serve 到 Purpose , 一舉兩得 , 值得考慮。 

入夜後越來越多人 , 我果晚 6:30pm Wine Pass 巳買晒 , 我相信這個反應遠超出主辦單位預期。

當晚短短 3 小時我都撞到很多酒友 , 而一些酒商朋友見到我都好熱情招待 , 一定揾啲”收埋嘢”來關照AM , 真係唔話得 , 所以我啲品酒卷用極都未完 ………. 一般人來說若杯杯清的話 , 我想 8 -10 杯就會有醉意 , 所以 12 張試酒卷真係唔算少。

在場所見很多市民都飲到面紅耳熱 , 醉態紛現 , 有的腳步浮浮 , 而且場內地面不平 , 又多電線及高低起伏位 , 真係好易跌倒 PK 。 加上所有枱椅巳被癱坐或佔用 , 真係見地就坐亦無計。 有些市民酒品態度真係麻麻亦無吔礼貌 , 心想這是嘉年華會非專業品酒活動 , 這個情況無可厚非 , 情有可原。一個文化修養始終要時間培養 , 急不來。

我自覺有一個問題是入場未有年齡限制 , 在場亦見很多坐手推車的BB 或小朋友進場 , 雖然主辦單位想打做一個老幼函宜的嘉年華會, 但法例亦規定未沒十八歲可飲酒 , 感覺上始終覺得兩者関連好像有點不妥。

我覺得大會既然有廣播呼籥大家量力而為 , 亦可加多句提示 “未滿十八歲不可飲酒” , 甚至列明入場有年歲限制會較穩陣。無事無幹平安大吉梗係最好 , 香港責怪文化歪風盛行 , 有起事上來主辦單位就會好易受道德人士攻擊。

對於今次的 Wine & Dine Festival 我覺得是頗成功的 , 我以前講過葡萄酒要植根香港 , 一定要變成一種生活文化 , 而第一步就是以一個低廉代價令普羅大眾有一個接觸葡萄酒的機會 , 亦令葡萄酒溶入日常美食生活之中當人們對葡萄酒產生興趣 , 就會自动自覺的一路追求及尋找方法進修 , Demand 的基數越大 , 才能吸引更大的 Supply , 咁個餅(市場) 先可以越做越大 , 葡萄酒才能變成一種本土生活文化自行成長開花結果。旅發局今次定位清析方向正確 , 我希望將來有更多這類活動。

上年 Wine Fair 我寫了一篇隨想 , TDC 亦私下留言問准借用我的文章上報管理層 , 看來 AM 昨天的評論有部份今天真的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