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隨影科學園

t1

收到影友的通知有一個有關於夜間拍攝活動的講座及實習在大埔科學園內進行

http://photocontest.hkstp.org/cworkshop.html

平時隨了偷得浮生去踩單車經過科學園之外 , 山長水遠很少過來這邊 。據了解平時很多室內地方都只可 Snap Shot 不可 Set 腳拍照 , 而外圍建築物亦不會長期亮燈 , 大會在這日舉行這類活動必有特別安排 , 雖然我並不打算參加什麼比賽 , 只是隨心隨意咁去影 , 反正自己都很久沒去影夜境了 , 於是就執齊架生起行。

科學園在新界東面 , 坐西向東面對吐露港與地處西邊的白泥 , 南生圍一帶黄昏景很不同 , 在地理條件下並非一個拍攝日落的好地方當天天氣酷熱多雲亦有煙霞 , 天色不算清

大約六時左右到達會場 , 先進行些 Snap Shot 。

影建築物的夜景不算太難 , 只須一支穩定的腳架 , 快門線 , 一些 Filters 基本巳足夠。 前輩教落若有防震鏡頭要関上防震功能 , 否則影像不會 Sharp , 鏡頭轉為手動對焦去無限遠 , 相機要使用手動模式 , 光圈收到 F11 以上 , ISO 調到最細 , 用慢快門長曝 , 基本上就係咁影。

大家看到第一幅就是正常模式拍攝 , 是幾咁平淡無趣 , 所以要用些調控 , 加些 Filters 去增加少少氣氛變化。 

這次用了塊藍色 Filter

t3

這次用了塊紫色 Filter

t4

這次用了塊紫色 Filter 但 -EV , WB 調至 3500k 左右 , 當堂唔同晒 , 要聲明一點全輯相我沒有任何事後調色加工 , 只有裁相。

上次在影白泥的文章中提過運用白平衡去增加氣氛 , 今次再引用網上一段有関白平衡的理念去進一步說明 :

“白平衡的主要目的是在校正顏色,設定合適的色溫度(°K)來拍攝,就可以拍到大部份近似正確 (現場) 的顏色。但在相機上setk數,是「以幾多度(k)=白色」這個概念set 2000k為例,如果你set 2000k,即係話「2000k=白色」,相機會將日落日出呢隻橙黃色設定成為白色,影執出黎既相上既顏色如果本身色溫係2000k既就會變成白色,如果本身色溫低過2000k既會變成偏紅,如果色溫高過2000k既會變成偏藍。

相反,如果你將相機色溫set高,例如6500k,佢會將呢個色溫設定成白色,咁只要色溫低過呢個度數既顏色都會變得偏暖的黄色。

t5

上圖 WB set 10000k

t6

而這張做上面用了藍色 Filter 去增加天上的藍色 , 而將 WB Set 8000k右右 , 兩種效果相加就出了這幅戲劇性的效果。

t7

太陽巳全落山亦不見到什麽真正的 Magic Hour 的出現 , 稍為休息就上去聽講座。

講座完畢就有專人帶領去幾個景點拍攝。

t8

老實講科學園這些現代建築, 而拍攝地點來來去去都只是一些硬態建築 , 沒多大趣味 , 隨便拍攝一些作個記錄便算。

t9t11

這張用了多重曝光將上圖兩個建築物景像重叠 , 感覺尚算自然。

最近有很多朋友詢問我關於選購腳架的事 , 對於腳架我自己多年來花了很多冤枉錢貪平買了很多品質不佳的”水雷貨” , 到臨場使用時 Ball 頭唔夠力 Dup 頭  , 好鬼激氣 , 到頭來都要死死地氣買支名牌 , 用落唔到你唔服又真係兩回事 , 所謂一分錢一分貨 , 真係無講錯。

我在這裏引用一篇文章供大家參巧:http://www.fotobeginner.com/659/introduction-to-tripod/

其他相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199512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