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斜照映白泥

h1

上星期某天溜覽攝影討論區 , 見到有師兄搞白泥日落攝影團 , 自己未去過白泥 亦唔知點去於是膽粗粗報名 , 有伴之餘順便探探路。

路線:

當日下午四時在元朗西鐵站集合 , 一行十四人步行去元朗 (泰豐街) 33號乘專線小巴去下白泥 , 車程約 20分鐘。

h2

由元朗入白泥路線圖

http://maps.google.com.hk/maps/ms?hl=zh-TW&gl=hk&ptab=2&ie=UTF8&view=map&msa=0&msid=103404368025421161556.0004714dd44391ca29664&z=13

白泥分為上白泥、白泥及下白泥 : 搭車最先經過的是上白泥 , 然後是白泥 , 終點站才是下白泥 。白泥的景色最美 , 亦是最多拍友拍攝的地方。

h3

唔識路可叫司機在波叔鴨仔坑釣魚場落車 ……………..

h4

路旁有靚靚公厠先行方便 ……………..

h5

駕車的路旁有少許空地可停泊 ………….. 

h6

再由路旁小路過一段草叢路 ……….

h7

步行分鐘就見到一廣濶淺灘 , 若天氣好去到就會見到一大堆人。

入白泥一啲都唔難 , 但離開白泥就最大鑊 , 因一影完日落差不多所有遊人同時間離開 , 雖然有多部專線小巴在等候 , 但耐何三四百人僧多粥少始終唔夠 ; Van 仔一來一回要三四十分鐘 , 而且白泥是中途站 , 真係幾難上車 , 影完相成八點 , 又餓又倦大家可以想像會幾惡劣。有拍友試過等了兩小時才返回元朗。  

若想 Call 的士台由於地近邊境 , 許多電話收不到又或轉為漫遊 , 要用漫遊 Call 的士唔係呀。諗住走去附近釣魚埸 Call , 若目的地是去流浮山或天水圍 , 司機無肉食就算加三四十都無人會啋你 , 所以起碼目的地是元朗才有司機會應你 , 其實五個人 Share 都係一人廿蚊 , 係俾 Van 仔貴多十元 , 但要我等兩個鐘車就真係唔好搞我 , 我好彩撞到架俾人放咗飛機嘅的士 , 我釣埋其他影友出玩朗 , 總知出到市區就係神仙。

若夠十多人我建議租架十六人 Van 去埋南生圍 , 白泥一天攝影團流浮山晚飯都唔使好多 , 人少就最好有個有車人士咁就方便啲。

 

h8

裝備:

白泥是潮退淺灘 , 要澗水 , 最好着短衭、水鞋、涼鞋或甚至赤腳 , 若真係要着鞋最好用膠袋包住 , 否則就會成鞋黑泥。

近出口地方多樹多草會多蚊 , 最好帶支蚊怕水。

去影日落 Magic Hour 一定要帶腳架、快門線、漸變灰、漸變黄、偏光鏡、黑咭 , 腳架腳亦可用膠袋套一套方便事後清理。

h16

鏡頭方面若影景就帶支 Wide Angel 用大光圈 , 若影人就要帶中距長鏡及閃光燈常用的焦段有 : 12 -24mm, 18 -70mm, 80 – 200mm ,  大家若使用 10.5mm fisheye 超廣角鏡頭時要注意不可使用太厚的濾鏡 , 以免在畫面邊緣造成黑邊。  此外 , 太過接近畫面邊緣的物件會被拉闊或拉長 , 大家要小心留意畫面的物件位置及比例是否理想。

不要以為影風景相用長鏡是無用 , 用長鏡頭拍攝到一個很大的「鹹蛋黃」 , 來一個夕陽的大特寫。 但切記若只有一個夕陽 , 沒有其他前景襯托的話 , 基本上幾乎每個人在任何一個地方拍攝到的日落都是一樣的﹗因此 , 使用長鏡來拍攝時 , 記得要在前景交代環境﹗

構圖要留意水平線 , 而且利用水的反光去營做氣氛。

h11

相機設定:

影日落時, 我會把鏡頭 Set MF 對焦及無限遠 , 只會用 Zoom Ring 去轉焦距 , 我 98% 用天涯鏡 AFS 18-200 mm VR , 其餘 2% 用 Tokina 12-24mm F4,  收細光圈 F16 – F22 , 收 ISO100 – 200 ,  光圈先決及全手動 , 全幅測光 , 減 0.7 – 2 EV , 影黃昏日落講氣氛所以寧願 Under 都不要 Over 曝光。

h12

假如大家習慣使用自動白平衡的話 , 拍攝這類題材時就一定要戒掉﹗因為相機的自動白平衝原意是幫助大家糾正光源色溫問題 , 如果拍攝日落、晚霞時使用自動白平衝的話 , 天空的漂亮色彩就會反而被調較得平淡無味﹗這次我用日光 , 光管 , 閃燈甚至由 3000K 10000K 中自由選擇去試影 , 你會發覺色彩會豐富好多好多。

 

h13

對於控制反差就有幾種方:

1) 偏光鏡多數用來減水面、玻璃反光 ; 偏光鏡 CPL 詳細啲資料: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readarticle.php?id=318  偏光鏡一般用在太陽未下山天色仍然泛藍時使用 , 咁可以影到個天藍啲。

2) 因為日出日落時天同地的光暗反差好大 , 有時會相差幾級光圈 , 若平常咁影光位會曝晒 , 暗位又冇晒 Detail ; 這時候就要用漸變灰。 漸變灰是一塊上灰下透明的 Filters , 一般用於影日出或日落用 , 將灰的地方放在太陽的位置減減光 , 咁影出嚟副相反差就會無咁大而且雲的細節會靚好多 ; 漸變灰有 ND2 , ND4, ND8 , 那是減不同級光的意思 , ND8 最黑 , 好似級光 ; 有時反差太大會兩塊 Filters 叠埋用。 漸變灰在太陽未下 , 山陽光較猛時用 ;

h14

而另一種叫漸變黄 漸變黄則在太陽快下山的一剎用 , 用來增加色彩氣氛加强效果。

呢種 Filters 一塊由平到四五十 , 中價約二百幾到八九百蚊一塊都有 , 一塊會括花的膠片值唔值咁貴就見人見志。

http://www.cokin.co.uk/pages/filters3.htm

影到差多晚上八時 , 天色巳剩下少許顏色 , 肉眼睇落好似好暗其實對單鏡機敏感的感光單元來說 , 一啲都無問題 , 有的人喜歡太陽落山後才開始影 , 因為個天會開始爆色”, 用唔同色溫影相 , 就算不加後製 , 色彩會變得很美。這時就要用快門線用 Manual 手動 , 收細光圈 , ISO 長時間曝光 20 – 30 秒及黑咭來影。 

3) 而黑咭係一張黑色咭紙 , 作用同漸變灰一樣用來減光 , 用黑咭蓋着陽光光位 作局部曝光 , 多數用在天空很暗 , 曝光時間要 10 秒以上才有機會用到 , 自己看情況計算要蓋幾耐 , 非常難玩 , 係高攝影技巧 , 自己仍未練成 , 暫且作分享。

由於當日八時天巳全黑 , 大家又一早約定離開 , 所以無玩爆色 Part , 就留下次吧 , 反正就算玩亦無須在這邊玩 , 趕車歸家要緊。

花絮:

由於水退我行出較遠位置 , 啲泥好鬼跣要小心行 , 行行吓點知一腳踩入鬆泥 , 成隻腳沉到上五吋下五吋位置 , 好彩馬步穩無跌低 (否則就變成芋泥鴨) , 幾經辛苦才將隻泥腳拔番出來 , 成腳灰色海底泥 , 好在準備充足短衭 Crocs , 回去溪水一冲就淨晒 , 否則真係大件事。

 

h17

大家在相片中見到有位女子 , 她並非什麼特約 Model , 只是其中一位路人甲 , 拍攝期間她碰巧走入我鏡頭內被我拍攝了 , 拍攝出來效果又頗有味道 , 於是冒昧請女士義助影了幾幅剪影 , 可惜自己當天無帶閃光燈 , 否則又可以影多一輯用彩霞做背境的靚靚人像相。

下次出發前可看看天文台網頁有關日落及潮久漲退時間 , 以便計算拍攝時間。

所有相片只作裁切 , 某些用 Software 作暗位反差微調推光少少 , 盡量保持原相色水 。

全輯相片請看以下連結: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193018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