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雙星聚富瑤 , 叠影佳釀增迷思

八月份有兩位好友汪笑年及 2L 生日 , 於是一眾友好為他們搞了個小型中菜飯局預早慶祝生辰 , 而當晚大會的選酒主題一定要同個字有關。

這晚良朋共聚 , 佳餚美酒 , 風花雪月 , 無所不談 , 話題天南地北 , 上至靚模下至腳毛 , 施文而不露骨 , 大家妙語如珠連環發放 , 比喻令人暇想失笑 , 感覺何其快哉。

這班友好只能引用兜仔老餅名曲 “人生有個真正朋友 , 的確好極!” 去比喻。

未講酒評之前先分享一些個人品評香檳的標準 , 一般香檳或氣酒都離不開三個類型:

A) 舒暢清爽型

B) 柔和水果型

C) 量感十足型

簡單的香檳或氣酒一般只會有一種形態 , 較高質的就會同時有兩種形態 , 而極高質的就三個形態都能兼備而當中取得一個平衡。而一支高質香檳除了在冷凍時飲用外 , 亦可以將它放暖到氣泡完全釋放後品嚐 , 那將是一支優質的白葡萄酒。

b1

Veuve Clicquot Ponsardin Burt Vintage Gold Label 2002

淡黄色酒體 , 青檸、蘋果 Nutty芳香怡人 , 入口清爽輕盈 , 氣泡温柔 , 果味充 , 酸度足夠帶少許火石感 , 深度不算多 , 屬 AB 混合型 , 一支頗為 ClassicVCP

b2

Veuve Clicquot Ponsardin Rare Vintage 1988 

色澤比上一支 VCP更金黄 , 氣泡平靜細緻 ,青蘋果皮 , 檸檬果香較淡 , 取而代之是拖肥糖 , 少許 Oxidized的感覺令我聯想起 Sherry , 及後散發新鮮麵包的 Yeasty , 烤果仁香氣 , 酸度相對較明顯 , Good label 2002更有結構及複雜性 , 餘韻是不錯的礦物感 , 這一支是 BC 混合型香檳。 以一支廿一年的香檳來說水準不過不失 , 未算精彩。

b3

Veuve Clicquot Ponsardin La Grande Dame 1998

這是Veuve Clicquot 釀造的經典香檳 , 一般香檳是用三種葡萄混合而成ChardonnayPinot NoirPinot Meunier , La Grande Dame只用 Chardonnay & Pinot Noir兩種 , 選用之優質葡萄來自八個不同的頂级葡萄園(Verzy, Verzenay, Ambonnay ,Bouzy, Ay, Avize ,Oger, Mesnil-sur-Oger ) 只有上佳葡萄收成的年份才會有La Grande Dame的出現 , 全部窖藏79年才推出市場 。以前的10年內,只有888990919395年才有La Grande Dame

這支 La Grande Dame , 散發一種優雅花香 , 清新的蜜梨 , 蘋果 , 青檸 , 雲尼那 , 車尼子 , 入口果味濃郁鮮甜 , 果味在口中擴散 , 細緻氣泡在口腔中歡愉地跳動  ,如絲般的幼滑口感及清新而恰當的酸度 , 圓醇中展現完美的美學平衡及層次 , 有如美麗樂章般令人迷醉不巳 , 餘味悠長而芳香 , 在口中久久不散。 這是一支 ABC 兼備而取得美妙平衡的一個典範。它沒有 Krug的皇者霸氣 , Dom Perignon的複雜氣派 , La Grande Dame所表現的是一種華麗温婉的女性嬌柔 ; 品酒界普遍公認Krug Dom Perignon為「香檳之王」﹔而La Grande Dame可以算是「香檳之后」。

b4

Eight Riesling Australia 2004 

Kahurang Estate Pinot Gris NZ 2008

兩支 New World的白葡萄酒表現成熟果實的甜美及中厚質感 , Hot Environment 出產的Riesling帶電油味可能未必個個人都喜歡 , 同樣地Hot Environment Pinot Gris 亦是較甜美柔潤 , 這種 Wine Style配襯中菜如炒魚球蝦球一類有少許薄茨汁的菜式最為適合不過。

b5

Chateau Beychevelle Saint Julien 1970

酒主臨急打爛了支八字主題酒 , 唯有用這支替代。反正所有列級酒莊都在 1855 年訂立 , 都算同個字有關 , 符合大會規定。

酒巳完全成熟 , 我開瓶手勢巳算不錯但亦難逃酒塞粉碎的命運 , 要用酒格去 filter 酒塞碎。它帶淡淡紫羅蘭及玫瑰花香 , 少許 Port 酒的質感 , 所有果味 , 單寧 , 酸度巳完全水乳交溶 , 分不出你我 , 温柔和中充滿內容智慧 , 甜美中顯露不屈風骨 , 綿綿如潮水不絕的餘韻 , 充滿夕陽無限好的美態 , 物似主人型可堪細味。

b6

Chateau Montrose 1985

陳舊黑加侖子 , 布冧熟果 , 少許朱古力 , 松木 , 鉛筆 , 泥土 , 蘊藏風格明顯 , 成熟酒味中流露了 St Estephe 的鹹味特質 , 口感帶點乾身 , 單寧及酸度仍未衰老仍可多陳放三幾年。

Chateau Pape Clement 1988

香氣帶皮革 , 泥土 , 煙燻 , 煙草 , 石墨 , 甜果。 感覺上同支 85 M ontrose 有七成相似 , 不同之處在於 Pape Clement 年份較年輕果味的比例較多 , 酒體較流暢及平衡像 St Estephe的鹹味 , 餘韻表現亦較平均細緻 , 一支正值盛年頗為 Sexy的酒。

b7

Chateau La Lagune 1998

Chateau Leoville Barton 1998

兩支同年的酒一齊開瓶 , 原瓶唞氣 2小時然後一齊作 Decant處理 , Decanter 30分鐘同一時間落杯 黑車尼子 , 黑加侖子 , 紫羅蘭 , 青椒 , 泥土 ; 入口質感豐滿 , 具結構及複雜性 , 單寧較多 , 而餘韻悠長。La Lagune 花香沿沿湧現 , 非常誘人 , Barton 則較內儉害羞 , Barton 鉛筆味及皮革香味較明顯。 感覺它倆表現尤如一對孖生兄弟酒一樣。

Léoville Barton 2nd Growth La Lagune 3rd Growth 這以同場短兵相接正面交鋒下 前段 La Lagune 快步彈出 , 表現討好令人喜歡 , Barton 則主力在尾段 , 酒仍在磨劍待發 , 並未出鞘 , 一比之下顯得處處受制 , 這一結果令一眾酒友惑然 。二三級莊同年兩支酒的價錢及名氣有一級差別 , 但表現竟是如此接近 , 好酒的物值又再一次使人迷惑。

無他只是一個原因 – Timing ”時不與我因為正常來說 Barton 要唞氣三小時才可進入狀態及綻放 , 反而 La Lagune 就屬短跑手 , 一開始就快放彈出。 在酒體表現上 La Lagune 較輕柔及薄弱 , Barton 則有較多的木桶元素 , 所以 Barton 在力度均衡及架構上, 無疑稍勝少許 , 但這些微細分別若非 Tasting 方面功力深厚的酒友或專心留意 , 我相信未必能人人察覺得到。當然若要玩耐力持久戰 (6 – 8 小時)  Barton 這馬拉松跑手的優點才會壓倒另一方

所以 Timing 只要運用得當 , 真係有機會以弱勝强。

b8

Chateau Bastor Lamontagne Seuternes 1982

一支名氣不大但酒質不壞的 Sauternes ; 豐滿柔潤的蜜糖 , 梨子 , Pipeapple ; 不太甜 , 酸度細緻平衡 , 而有不錯的層次內容 , 巳踏入成熟期 , 比起一些出名甜酒出產酒莊 , 須然分數不高但更覺抵飲。

當晚豐富菜式:

b9

話梅豬手

b10

金錢雞肥人摧命之作

b11

鴻運片皮乳豬

b12

蕃茄豆腐肉片烏魚湯正到痺

b13

姜葱鮑魚煲

b14

乾坤富貴蝦

b15

雞油花刁蒸肉蚧好味到汁都撈埋

b16

富瑤燒鵝

b17

上湯勝瓜莧菜

b18

豉油皇炒麵

b19

九層咖啡糕咖啡味濃而不甜

b20

雪影杏汁包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