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俾一眾朋友、網友、同事追到衭甩 , 從 2000 張相中揀了一些作為相集 , 供大家品評。幸好大部份相唔使點執 , 只是裁切加水印及作 GPS 記錄 , 所以可以咁快出到相。
同時亦列出少少拍攝經驗作分享 , 以下只算是個人攝影筆記 , 並非專業教材 , 只供參考。反正影相環境、器材、風格、手法各人不同 , 可謂各施各法 , 臨場執生最為重要 , 若果個個影出來倒模一樣 , 反而失去攝影樂趣及原意。
丹霞山這一段我全程用支 AFS 18 – 200mm 加腳架 。因為影日落光暗反差會好大 , 為平衡效果我準備了 2 塊 漸變灰 Filters (ND2, ND6) , 嘗試去減光 , 亦嘗試用黑咭技術去製造效果。 由於手法技術幼嫩 , 未能完全掌握 , 加上天色灰蒙 , 用 Filter 後灰上加灰 , 拍出來效果自己很不滿意 , 這方面要多加磨練。
這張相不是 Photoshop 後期加工而是用了塊黄色 Filter 去製造效果。
丹霞山日出相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1381747570/

黄屋村撒網這段屬動態拍攝 , 要將撒網整個過程凝固要用連環快拍 , 所以連拍速度越快嘅機越有着數 。用快門先決自動調到 1/250以上 , 用重點區域追焦對準漁夫 , 等佢將網拋出之察 , 魚網離手一刻才按快門 , 拍至魚網入水中才停止。 背景要暗才能勾出魚網 Details 。 個網最好撒到又圓又大成個水母咁 , 而網邊受少少陽光起到金黄色 , 就叫做靚。
影打水 , 快門要去 1/800 至 1/1000 , 才能表達竹打分水一刻水幕及水點的形態。
這段我用 AFS 80 -200m m F2.8, 快門 1/800, ISO 200 , -1 1/3EV , Auto White Balance 。
影這類相最過癮是十多位影友一齊按連環快拍 , 不同牌子的相機快門聲如機槍掃射 , 真的何其動聽。
黄屋村撒網相集: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1253422741/

玫瑰古村影人及小朋友用了AFS 18 – 200mm VR F3.5-5.6, 取其方便 ; 這段我用了光圈先決模式。
這一節由於地上石磚太白返光 , 所以用水潑濕 , 效果當堂唔同晒。
呢兩張影到呀婆好有舞台感 , 一支”天涯鏡” 有此成像質素 , 真的無話可說。
玫瑰古村影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1254213025/

影這類風景我覺得最緊要有氣氛 , 自然得來要有對比 , 多數要較長曝光時間 , 一隻隱定的腳架是關鍵 , 因為張相郁少少就化 , 不管你部相機幾多千萬像素都無用 , 相機加埋支鏡咁重 , 個波頭唔夠力Dup 頭又會衰 , 唔穩陣俾風吹跌及碰跌相機落地開花就真係喊都無謂。 所以不要睇少一支腳架 , 一支好輕量硬淨承托力勁的腳架同支鏡個價錢差不多 , 但可用十年八年 , 絕對值得投資。
這類相我會用光圈先決自動 Set 去 F5.6 – F9 之間 , ISO 200 – 400 , 利用 +- EV , 不同 White Balance 去營造氣氛。
藍紅光影加山倒影 , 山倒影中有曉霧 , 水波有靜有動 ……
我覺得影霧要有清有濛做對比先好睇。
這類水天一色中間有山的風景相 , 天同水的光位較多 , 可用兩張漸變灰一張減天空 , 一張減水面 , 為上下光位勾出多點 Details , 這樣會加入更多層次變化。
這影集最大的敗筆是 ISO 唔記得 Set 返低 , 令到相片出現不必要的雜訊 , 影嚮成像質素。
東江曉霧影集: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1260277553/

這次有了作天的經驗 , Setting 有個概念 , 由於水面平靜如鏡 , 所以特登找個較低的位置去影埋個倒影 。
今次這個漁夫拋網拋得更靚更圓 , 我選了這次拋網俾大家睇。
很多人話 N 記 影人的 Skin Tone 唔夠靚 , 我又覺得未必 。而家數碼機吔都可以微調 , 又可以用不同的 Colour Profile 。將 Picture Style 改變 。 Colour Profile 簡單算是相機內的色彩解碼 , 你亦可當佢係”味精” 。 而網上 N 記就可以有幾十個 Colour Profiles 俾自己友用。
我架相機就有幾種不同 Colour Profiles , 有的專為影人 , 有的專為影景 , 有的是攝影名家用開的 Colour Profiles , 這亦是我架相機內的一個利害的殺手鐗。
呀伯身上的兩種 Skin Colour …………….

這個是碰巧俾影友發掘到 , 呀伯在漆黑一片的柴房中煮 “豬哨” , 滿空都是煙及蒸氣 , 陽光從窗中透入 , 好有氣氛。
室內熱到出油 , 幾個影友擠在一角輪流影 , 影到吔真係睇運氣。
呢啲咁埸面真係唔知點影 , 影友教用 Manual Mode , 光圈攞最大 , 快門較1/30 – 1/60 , ISO 上 1000 , 用點測光對準位呀伯光塊面 , 就拍。
我好彩影時剛好火勢較大 , 影到更多 Details , 所以呢張相好滿意。
陽山古村相集: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21262617571/
以上咁多輯相大家可以有排睇 , 而我終於可以休息休息 ….
我今次有帶 GPS 模組 , 所以大部份相內有 GPS 地標資料在內 , 說明拍攝位置以作記錄。
我令次所帶的器材 :
Nikon D300
AFS 18 – 200mm VR F3.5-5.6, (主力)
AFS 80 – 200mm F2.8, (副)
Tokina 12 – 24mm F4 (少用)
閃光燈 SB600 (無用)
Feisol CT-3441S 二號碳纖腳加 PhotoClam PC-33NS 波頭
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