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ling Comb to the Monks

f22

Good article from my friend……..

Question :-
If your company , Comb manufacturers assigned you to sell the comb to the monks in the temples ? Can you do it ?

What is your answer ?
a) No Way , Impossible.
b) Crazy.
c) I will give it a try in order to follow my boss instruction
d) Well , I will try .
e) Ya , I think I can sell ??? ( 5pcs ? 10pcs ? , 50pcs ? or more „you name it )

Pick an answer above and read below to find out if you are / you are going to be a successful person or not at all.

The Story   : SELLING COMB TO THE MONKS  ;
==========================================

There was one company ” manufacturing combs “which intends to expand its usiness and so the management wanted to employ a new Sales Manager.

The company ADVERTISED the vacancy in the newspaper. They are so many peoples turned up for the interview everyday accumulated to almost a hundred peoples in just few days.

The Company now having the problem to choose the right candidate for this position. So , The Company interviewer had set A Difficult Task to whom who want to come for final interview .

The Task Is To : Selling Comb To Monks In Temples

Only 3 Applicants willing to stay on for this Final Interview challenge. ( Mr A , Mr B , Mr C ) .

The Chief Interviwer instructed: ” Now I want three of you here to sell these wooden combs to the monks in the temples . You only have 10 days to do it and report to me after that. “

f23

After 10 days , they reported.

The Chief Interviewer asked Mr A : How many have you sold ?
Mr A Answered : Only One .
The Chief Interviewer Asked : How did you manage to sell ?
Mr A Answered : The monks in the temples scolded me when I show them the comb . But on my way back to downhill I met a young monk who bought it to scratch his head due to dandruff ” .

The Cheif Interviewrer then asked Mr B : How many did you sell ?
Mr B replied : 10 pieces . I went to a shrine and noticed many devotees’s hair was in bad shape due to strong wind outside the shrine . The monk in there listened to my advice and bought 10 combs for their devotees in showing respect to the Buddha statue .

Then , The Cheif Interview asked Mr C : How about you ?
Mr C replied : 1,000 units .
The Chief Interviewer and the other 2 interviews were astounded .
The Chief Interview Asked : How you did that ?
Mr C replied : I went to a famous temple . After observing for few days I discovered that there were many tourists . I then told the Chief Abbot there ” Sifu , those who come here are much devoted . If you could give them a gift , it will be more elating to them . I told him that I have a bulk of combs here and ask him to raft his handwriting on the combs as a present to those visit here . He was very delighted and straight away ordered 1,000 pieces .

f24

MORAL OF THE STORY ;
====================
HARVARD UNIVERSITY had done a research that says :-

1) 85% of success is due to attitude  and 15% is capability .
2) Attitud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telligence , specials skills and luck.

In another word ,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ly constitutes for 15% of success of a person and 85% is due to self-cultivation , public relation and adaptability ability.

Still remember the story of Selling Shoes to African ? When 2 Salesmen were sent to that continent , One of them reported : Can not do it . No one wears shoes there? The second saleman said : It is good to market . A lot of opportunity .

Success and Failure is dependant on how we face problems .

f25

My dear friends ,
Do you know eagle lives up to about 70 of age? But when it reach about 40 yrs old , it claws start to age and can not grab the preys . It also can not fly as well. so , it is time for the eagle to make a choice ; wait for the death or goes through a renewal process . If it choose to live , it must try its best flying to the top of the hill . On the hill top / summit , it will stay for 150 days . Over the top , it will hits it features to the stone so that they will drop and wait for the new ones to grow . After the features have grown enough which is about 150 days, it will continue its balance 30 years life.

If you only have smooth sail in life, you will be weak. The teething environment helps to shape you up so that you have the gut to resolve problems .

Though, all of us are undergoing turmoil, we still must greet the new year will optimism.

My dear friends , build a better tomorrow.

Remember , When the economic is good , they are peoples going bankrupt. When business is bad , they are many new millionaires produced as well. So , apply now the 85% right working attitude fully. All the best !

f26

HK International Wine Challenge 2009

g1

這晚應邀出席了一個香港國際美酒大賽 2009 的活動 , 這是二年一度 HOFEX 餐飲業大型展覽其中一個項目 , 以下是有兩則有關報導是這個活動的大概。

葡萄美酒並非獨配西式菜餚 , 當葡萄佳釀遇到傳統中國美食 , 同樣可擦出火花。 剛剛結束一連三日首輪評選的「二零零九香港國際美酒大賽」,就首次以紅酒搭配中國美食的獨特方式進行遴選,由三十多位專業品酒師品出合中國人口味的理想美酒佳餚搭配。

第十三屆香港國際美酒大賽就特別以逾兩百種參賽美酒搭配來自中國四川、上海和廣東三大菜系的美食作評選的方式,由三十多位專業品酒師按照參賽作品的觀感、氣味、味道及口感等方面,從來自十五個國家的二百五十四種葡萄佳釀中,挑選出最符合中國人口味的紅酒加中式佳餚搭配。” – 大公網 

g2

中新社香港 四月一日 電 (記者 陳伊敏)香港洋酒業第一個國際級評酒比賽 ──二零零九香港國際美酒大賽將在五月推出。參選的紅酒除了要符合國際評級標准,還必須適用于搭配中國菜,配合中國餐桌風味。

美酒大賽的首輪遴選工作正在進行。香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偉雄先生向記者介紹,美酒大賽將為全球所有酒廠及酒商提供最佳的商貿平台,協助他們打入內地、香港及大中華區市場。

美酒大賽設有六個類別,專業評審團除了會按參賽作品的觀感、氣味、味道、及口感作出評鑒外,所有參賽美酒需會配合中國的四川、上海及廣東的美食作遴選,務求選出配合中國市場的美酒佳肴搭配。

自香港特區政府去年取消紅酒入口稅後,向來以入口及銷售名酒佳釀聞名的香港,進一步有更大優勢發展成為亞太區內最理想的紅酒中心,吸引全球各地知名釀酒廠及頂尖酒商來香港大展拳腳。

美酒大賽由香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辦,香港專業品酒師協會協辦,吸引十五個國家及地區超過二百五十位參賽者競逐各項大獎。

首輪遴選中由專業評審團選出的入圍作品,將五月舉行的第十三屆亞洲國際食品及飲料、酒店、餐廳及餐飲設備、供應及服務展覽會展出,角逐美酒大賽的最高榮譽。據了解,該展會吸引來自四十個國家及地區超過一千八百家廠商參展,比上屆增加三成。中国新聞社

g3

這活動背後的理念及方向相當好 , 我自己亦十分認同 , 由本地的專業品酒師為本地的地道中菜 , 挑選一些合適配襯的葡萄酒 , 供一般市民大眾參考 , 嘗試及享用 , 對於本土的餐食業及用家都是一個雙贏 , 亦是葡萄酒能否在香港落地生根 , 成為本土文化一部份的一大關鍵 , 所以這類活動絕對是一件好事及值得舉腳支持。 

中菜中有八大菜系 , 各有特色及無窮變化 , 可謂五花八門 , 葡萄酒配襯中菜 , 永遠是一個大挑戰。 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我講法 ,  而今次的葡萄酒來自世界各地 , 香港品酒師協會的團隊在 254 支不同國家的葡萄酒內挑選出 27 支作為入圍 , 單以成功率計足 10% , 可想而知其中難度有多高。  今次很高興看到很多其他國家的酒能入圍 , 其中包括 奧地利 , 葡萄牙 , 德國 , 美國 , 澳洲 , 紐西蘭等 , 一改香港人偏飲法國酒的取向。

這晚大會安排了其中入圍的十款葡萄酒去配合廣東 , 上海 , 四川的幾個菜作為推介 , 亦作為 HK International Wine Challenge 2009 的序幕 , 讓傳媒及有關人仕先睹為快。  十款中每種酒都由專業品酒師給予評語 , 既然是專業意見 , 我這個業餘飲酒佬怎敢孔夫子廟前賣百家姓 , 今次可偷偷懶來個搬字過紙 , 最後才作短評總結算了。

g4

廣東菜組

g5

西蘭花油泡蝦球

g6

XO醬帶子桂花蚌

g7

Muratori Villa Crespia Miolo NV – Italy

A refreshing sparkling wine with nice mouth feel, which clean the mouth after having fishy items with its acid, and yet pairing very well with the full flavour chicken dish.  It gives all back up to food flavours as well. Being the best overall flavour and balance, and it deserve for a Gold with Distinction.

g8

Quita de Saes 2006 – Portugal

A well balanced wine gives a gentle fruit flavour to all food, the soft tannin does not turn big even with seafood item and it gives fruity and body back up to all food items particular good for the chicken dish.  an elegant red wine goes very well with canton food.

g9

Wooing Tree Vineyard Pinot Noir 2007 – New Zealand

This elegant red with nice cherry scent and round soft tannin, the wine gives great harmony with all canton food items particular the black bean flavour, with its nice fruitiness in mouth, it also pairs very well with light seafood items.

g10

Blue Nun Winemaker’s Passion Riesling 2007 – Germany

Floral scent and its slightly fruity flavour goes well with all seafood item as the wine still consists with good acid level.  It serves as a cleanser and helps tasters to prepare for other dishes.

g11

四川菜組

g12

麻辣小瓜炒雞丁

g13

五香糯米骨

g14

Weingut Manfred Weiss Simod 2005 Austria

It gives a good fruity support to round all those spicy feeling in mouth, and yet maintain the wine characters at the same time, also a long finish aftertaste.

g15

Weingut Turtschitsch Sonnhof, Gruner Veltliner Kaferberg 2007 Austria

The wine is a great balanced and good quality wine itself. Its aggressive acidity helps to sallow a bit of the spiciness of food and at the same time gives good support to food flavours by the mineral from the wine.  You will still have a strong sense of  Sichuan food but a good harmony in mouth finish.

g16

Torlesse Gewurztraminer, Waipara,2008 New Zealand

A great fruity wine with mineral touch. It pairs well with all those spiciness from sichuan food and round all finish.  With its alcohol support, the meat taste from food also sustained. 

g17

上海菜組

g18
銀簪炒鱔絲
g19

酒香蒸魚柳

g20

Galli Estate Camelback Sangiovese Shiraz 2008 , Australia

The rich full round wine gives a good support to all shanghai food flavours, even with the eel and strong flavoured loin head.  The alcohol and soft tannin are just good enough to hold the richness of Shanghai food items.

g21

Olsen Wines Big Fella Victoria Petit Verdot 2003 Australia

The wine carries a vegetated flavour with a nice round body, it goes well with the richness of those food items and cleanse the mouth with it bit dry tannin, let you get ready for other dishes.

g22

Kiona Lemberger, 2005, USA

The wine carries spices and blackcurrant scents with a mild tannin body, its spiciness pairs well with the greasy and oily flavour of Shanghai food.  The food flavours come out and balance off the wine. Great harmony

g23

鮮菌炆手打麵

g24

茉莉花焦糖蛋布丁

總結:

1.    今次入選的所有葡萄酒 , 將會在 HOFEX中展出及品嚐到 , 而酒莊亦親臨香港尋找代理 , 所以暫時香港未有得買及不知價錢。  可惜展覽只招待業內人仕 , 希望這些酒能找到代理 , 讓大家能在市面找到。 http://www.hofex.com/cn_index.html 

2.    今次所有葡萄酒都有個共通點 , 白葡萄酒中的味道普偏帶點甜 , 而酒的酸度只屬中低 , 沒有木桶處理 , 簡單易飲 。紅葡萄酒中果味濃郁豐富 , 單寧極之柔和 , 酸度亦只屬中低。 不論紅白葡萄酒 , 風格都非常簡單 , 甚至可以講無吔性格 , 但不要以為這是缺點 , 反過來說這反而是 Food & Wine Matching 的最佳選材 , 一來這些酒非常易飲 , 就算一些葡萄酒認識不深的人來說 , 都好容易接受 , 二來這類酒價錢不貴 , 就算唔夾都無吔所謂 。

3.    今次所試的十支酒中大家會奇怪為何沒有法國或最常見的葡萄品種 Cabernet Sauvignon , Merlot??? 原因就是這兩隻葡萄酒的皇與后太有性格 , 而一般 Wine Style 都帶強單寧 , 沒有單寧支酒又失去個性 , 不能兩全其美 , 而且一山不能藏二虎 , 酒 Style 太強反而更容易同食物產生衡突 , 甚至喧賓奪主 , 顧此失彼。

4.    一般晚飯中菜 , 餸菜無可能逐碟上 , 亦無可能像西餐一樣 , 一味菜配一支酒 。 加上酒家亦無可能一人幾隻酒杯又冰桶又 Decanter 配套咁齊全 , 所以一切要從簡 , 我覺得普通 4 – 5 人晚飯一支氣酒一支白一支紅玩足全場就以足夠 , 這原理在中式飲宴中亦可套用。

5.    今晚的四川及上海菜式未算是 To Style 的煮法 , 只是為了方便宴會安排而設 , 而品酒師朋友告訢我當他們團隊品試時都以正宗的煮法作標準 , 而挑出合適的葡萄酒 , 所以大家不要誤會。

6.   今晚的酒食配中效果和諧 , 絕對沒有任何衝突 , 雖然未見絕配 Marriage , 但酒同食物絕對可以溝通 , 我相信這巳是成功的第一部 。而且一支酒配幾個餸 , 亦無可能個個餸都襯到 , 沒有衝突就基本上巳合格有餘 , 不可吹毛求疵。而且 Food Wines 始終是 Food Wines , 質素較 Basic , 要玩高級的 , 當然可以用 Fine Wine 甚至 Legend Wine 的級數去襯 , 即殺雞用牛刀 , 那又是否和諧匹配 , 附合經濟原則成本效益 , 又是另一回事。 

7.    今次品酒師協會的目標非常清晰 , 希望發展能突出亞洲人口味的 Asian Taste , 從而建立香港獨特的地道的試酒方式。我個人很讚成 , 本地薑最清楚本地人口味文化 ,  中國菜食了幾十年 , 跟本不須要外國人教番中國人點食中國菜。掉轉頭我都寧願信意大利人對意大利菜的食評 , 日本人對日本菜的食評道理一樣。

8. 我覺得若香港要成為葡萄酒之都 , 一定要有一些富公信力的評審、認證評分 , 品酒師協會可利用其網絡 , 集合品酒師、酒侍、酒商、資深飲家 , 定期為一些葡萄酒作評分 , 並在公共資訊空間作分享 , 為得獎酒給予特定 Label , 以供市民及一眾飲家參巧。公信力要用時間去建立 , 我相信始終要行出這一步 , 而且是條漫長的一段路 , 但絕對值得做。

9.    我心想其實大型超市 , 大型酒舖 , 都可以用一些空間放置一些 Food Wines , 而某些葡萄酒更可有 Label 寫明適合中菜 , 上海菜 , 四川菜 , 越南菜 , 日本菜 , 西餐等用途 , 反正入口商買手都應該有這些知識 , 只是多做一點功夫吧了 。這樣不單能幫一些經驗不多的用家縮窄範圍 , 更可為用家慳錢 , 又可以令用家跟選擇去購買合適的葡萄酒 , 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10.    我想強調從來 “文無第一 , 武無第二” , 每人口味不同 , 亦沒有一套 “天條” 或 “必襯方程式” 可放諸四海皆通用 , 每樣建議都只是提供我們一些途徑、指引、參巧 , 方便我們去作出選擇吧了 , 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歡 , 食得開心 , 食得 Enjoy 就得。

奇酒遺珍 , 可遇不可求 ; 時不與我 , 英雄亦低首

f1

自己認識的Wine Blogger 中 , 我認為有幾個出名的酒狂:

最近埋劍歸隱的 Dee 哥 ;

刁鑽古怪 , 玩酒玩到出神入化的酒邪 – 需公 ;

存酒震神州 , 酷似遠峰一青的萬酒山莊莊主 – JC ;

年紀輕輕 , 嚐珍無數 , 睇到我連番噴血暈倒的 Alex;

當然還有一些真人不露相的酒中高手。  學酒之人 , 能與高手結緣 , 華山論劍 , 品酒論天下 , 絕對是人生一大快事。

時間過得真快 , 上年我幾個 “天涯酒客” 在紅樓一會後 , 原來不經不覺巳差不多一年。

各酒客身處天南地北 , 各有各忙 , 要約齊幾位 , 真不是想像中容易 , 幾經辛苦亦只能約到其中大部份 , 而這晚我們幾個人又再一次相會 ……….. 這晚的主題是一個看似簡單 , 卻十分攞命的四個字 ”飲啲好嘢” 。

f2

打頭陣的是 Domaine Des Comtes Lafon Meursault Charmer Pre Cru 2004

以一支咁靚的 Burgundy 作開場 , 都算是觸目驚心。

酒色淡黄加點水色邊 , 不要被淺淡的酒色誤導 , 以為是一支輕巧淡然的白葡萄酒 ; 一落杯是濃郁甜美的椰絲 , 雲尼拿 , 忌廉 , 隨後是槐花 , 蛋白中帶着小許 Hazelnut  , 初段香氣柔潤而甜美 ; 圓滑的酒體下透出礦物味及怡人的果酸味 ,但亦可感受到支酒非常年青而且未進入狀態 , 只好耐心等候。

半小時後 , 香味中的椰絲奶油味少了 , 轉而多了些淡淡的 Tropical Fruit , 柚子 , 花粉 , 亦帶有小許 Flint 火石味 , 香味一層層的不斷變化 ; 入口令我眼前一亮 , 酒體温柔 , 酒味質感豐富而流 , 十分典雅 , 而最令我感到特別的是一般 Meursault 的酸度與礦物從來都是河水不犯井水 , 楚河漢界地共存着 , 一先一後地出現 , 而這支 Lafon中兩種元素結合得水乳交融 , 是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中的表現 , 以最初的椰絲、忌廉香味及這酒的水乳交融表現 , 我想信這酒有經過乳化發酵。 

一支這麽淡色的 Meursault 竟有如此豐富勁度及內容  , 而且酒味曲線呈現一種極佳的平衡 , 酸度線條表現更是細緻悠長 , Meursault 應有的 Fine Acidity 及 Mineral 個性 , 在 Lafon的釀酒師手上表露得淋漓盡致。 我相信她在 5 – 8年後會進入另一種境界。

她令我想起了一句「21世紀甚麼最貴?」答案︰「和諧」!這支 Lafon Meursault Charmer Pre Cru 絕對是一個有如夫妻姻愛的和諧表現。

f3
Giuseppe Mascarello E Figlio, Barolo, Monprivato, 1997

Giuseppe Mascarello E Figlio, Ca D Morrissio Riserva , Monprivato, 1997

接下來是一對意大利的酒中皇者 , 皇者的酒 Barolo ; 這兩支由Nebbiolo釀造的兄弟酒 , 大家同年同莊同產區 , 分別只是一支是 Reserva  , 真是本是同根生的較量。

f4
Giuseppe Mascarello E Figlio, Barolo, Monprivato, 1997

在 1740 hrs 開瓶 , 1830 hrs 落 Decanter , 2015 hrs 落杯 ;深紅明亮的酒色下 , 雖是十一年酒 , 酒边巳有點橙色 , 看到酒的掛杯緩慢而且像珠簾般分佈細密 , 可想而知酒的密度、酒精及十分幼細的一支酒。

f5
香氣帶 Sour Cherry , 梅子蒸排骨般的肉味 , 之後是少許 Spice 及 Truffle , 香味中巳展現到他的密度 ; 酒體可說是中而偏厚 , 但並非大大舊的重量級型 ; 質感濃密而酒力如河水般綿綿不斷 , 甜美的熟果味隱透其中 , 單寧適量而不搶口 , 複雜性似有非有的在口中盪漾 , 餘韻以酸度帶動 , 維持良久 , 初步印象不錯。

約半小時後 , 支 Barolo 發展成一支三四級莊 Bordeaux一模一樣 , 我們幾個都唧唧稱奇 , 真不敢相信他是一支意大利酒 ……………..

到了中後段支酒又變回一支意大利酒 – 花香 , 煙肉 , 石墨 , Tar , 蘋果 , Truffle , 芳香怡人 ; 舒服的酒體流入口腔 , 意大利酒的酸、甜、鮮三種特色慢慢透出 , 酸度平和 …………..

Nebbiolo 的 High Tannin 在這酒變得相當收斂 , 他的單寧並不是如木柱般粗糙硬朗 , 反而像青竹般幼細有彈性的柔靭 。 這是由於他使用了一種較中性的 Slavonian木桶 , 因而不會騷擾葡萄果鮮味而亦有足夠的剛性作酒的骨架 , 因些他所表現的並不是宏大的結構 , 複雜的味道 , 粗獷硬朗見稱的外向性表達方法 , 反而表現一種深不見底 , 四兩撥千斤 , 富有彈性的內涵 。

這支意大利 Barolo 做得相當平衡好喝 ,  他剛踏入第一階段適飲期 , 可飲可存 , 但我相信十年後會更正斗。

f6
Giuseppe Mascarello E Figlio, Ca D Morrissio Riserva , Monprivato, 1997

這支 Reserva 在 1900 hrs 開瓶落 decanter , 在 2015 hrs 落杯 ; 這支酒同細佬有九成半相似 , 不同之處在於他的果味更成熟 , 酒味較甜 , 酒的 Body 密度更細緻 , 餘韻細佬是果酸 Lingering 而他則是甜美堅實的果韻 。

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 , 細佬是滑翔下山型的酒味曲線而Reserva 的則是碗型的酒味曲線 , Reserva 的甜美、結實、餘韻及 Ageing Potential 是他與細佬的最大分別。但若以 Ready to drink 來看 , 細佬當然在這時略勝一個馬頭。

同門兄弟同場比試 , 各有千秋 , 令我想起 Andrea Bocelli and Luciano Pavarotti 的同場演唱 Medley, Andrea Bocelli 的柔靱 , 與 Pavarotti 的雄渾及爐火純青的火喉正是兩支酒的最佳寫照。


酒莊資料

http://www.mascarello1881.com/text1/schedevigneti/monprivato.html

f7

Biondi Santi, Tenuta II Greppo, Brunello Di Montalcino, Annata, 1997

這支酒的 Reserva 版本來頭可謂相當嚇人 , 在上一世紀 1900 – 1999 中 , 她的 1955 年份被諭為二十世紀夢幻之酒 , 酒中黄金 ; 而在 1994 年所辦的一次 Vertical Tasting 品試 1888 – 1988 的十五個年份中 , 以一支 1891年獲 Decanter 評判給予100分滿分 , 一支過百年之酒仍可飲用巳是奇蹟 , 而能得到如此高分可說是天方夜譚。這篇文章說明了她的來頭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thomaschan/3/180819/20010131204047/
而這支Annata 是低一個檔次 ,  1997 亦是莊主蒙主寵召的一年 , 可謂一個年代的終結 , 亦算是絕嚮 。 我原本有兩支但不幸地打爛了一支 , 心痛異常 ……………

傳說歸傳說 , 現實歸現實 , 好喝與名氣可能是兩回事 , 我從來都說要飲自己心中的好酒而不是別人口中的好酒 , 反正知道自己無可能有咁長命等佢一百年 , 今晚大家都是 1997 年份比試 , 席中又是高手就攞佢出嚟大家品評品評。

這支酒在 1745 hrs開瓶 , 1830 hrs落 Decanter , 2015 hrs落杯

f8


在兩支 Barolo 的強橫攻勢下 , 這支由意大利充滿傳奇性的一支酒跟本無用武之地 , 被逼得節節後退。 

酒色淺紅磚色邊 , 香氣帶新鮮 Sour Cherry , 花香 , 紅棗 , 生抽 , Flint , Smoky ; 入口酒體較輕 , 酸度較高 , 少許 Creamy感覺 , 這是 Sangiovese 的特色 , 同樣是使用 Slavonian 木桶釀藏 , 單寧柔靱亦提供足夠的骨架作承托 , 酒味中帶點生果鮮甜 , 有少許 Mineral ………. 意大利酒的 Herbal特性並不明顯 , 而她好像黑洞般深奥藏深 。

這支酒當晚跟本未夠時間唞氣 , 敵強我弱 , 所以各方面都輸俾同場的兩支超班 Barolo。

跟據最近玩過的幾支意大利酒要很長時間的唞氣經驗 , 我知道這是 “時與我 , 英雄低首”, 只好將 Decanter 中剩餘的酒倒回樽中 , 取回家放一旁由她繼續發展。

f9

到第二天的黄昏 , 我再將酒取出品試 , 這時巳離開瓶時間差不多 24 小時 , 我將酒杯放在我兩呎以外伴我寫這份 Tasting Note ……….

不知過了多久我發覺陣陣酒香 , 我回過神來取杯一嗅 , My God 那是鮮花 , 熟果 , 車尼子 , 士多啤梨 , 香茜 , 青椒 ………香氣如絲般從杯中升上來 , 甜美而自然 ; 入口酒體輕柔 , 內裡浮現一股難明的複雜性 , 而她的果酸是好像進食新鮮葡萄那種鮮味 , 單寧在齒間遊走 , 很奇怪的是酒有一股甜味在酒酸度背後時隱時現 , 過了這麼久而她的骨架及結構亦沒有解體跡像 , 甚至是一種深可測的黑洞 ………… 酒的餘韻由果酸及單寧帶動 , 有點 Dark Chocolate 的微苦 , 維持了兩三秒 , 這種餘韻另人難以忘懷………

我就這樣同她共渡了三個多小時 ……………

經過這麼長時間 , 她雖然開放了 , 但依然很飄急及難以捉摸 , 有點像 Burgundy情緒化 , 無可否認這是一支 Long Ageing 的酒。

我嘗試過很用心的去聆聽她 ………我好像感到她的一份寂寞 , 一種矛盾的無奈 , 帶點喜樂不定 , 亦有一份不捨的離愁傷感 …………… 我嘗試向她伸出友誼之手 , 但她好像不敢接受我的誠意一樣 , 表現得怱冷怱熱 , 有時她甚至像在迷霧中消失了一樣 ……….這支意大利酒就像女人心一樣難明 , 老實說這支酒真的不易親近 , 那份心情就像這首歌的歌詞一樣。

http://www.asiadog.com/video/video/%E8%8C%83%E7%91%8B%E7%90%AA/do_OkrlddBY/

酒莊資料

http://www.biondisanti.it/BiondiSanti.ing/Home%20page.html

f13


Andre Beaufort, Doux Rose Millesime, Grand Cru ,1999

大家會同我一樣奇怪 , 怎會將支 Champagne 放到最尾飲 ; 事實就是這樣刁鑽 , 這支 Rose 香檳是 100% Biodynamic , 仲要係帶甜味的香檳 ………

f11
在銅金色的酒色下 , 氣泡並非幼細如絲而是斷斷續續 , 香味不是 Citrus 或 Toast 而是 Burgundy 的 Farm Yard , 稻草 , 泥土 , 柚子 ; 入口甜中帶點清爽 , 甜中帶點酸 , 清怡流暢 , 感覺真的有點雜果賓治 …………

很難想像一支 Champagne 會有這種香味 , 但 Biodynamic 的特點在這香檳酒味中未能清楚反映。

f12

這酒竟是用來襯桂花糕 , 桂花糕的啫喱質感正好托起了支酒的複雜性 , 而桂花的清香及糕中的芒果酸味 , 與 Champagne的酸度配合得天衣無縫 ……………用支咁特別嘅酒去襯桂花糕 , 不是瘋狂是什麼?

幸好今晚酒不算多 , 否則經 Champagne 一冲 , 必定酒氣攻心 , 飄然醉倒。

今晚四支酒都是非常罕有 , 真係有錢都未必買到 , 而且味道自成一格 , 能到一嚐可說是無悔這一生 , 奉讙大家切勿去追 , 因會好痛苦 …………..

八秒鐘的現在

e7

引用自 琉璃 (註:此文同載於網上作家協會專欄【若即若璃】內)

 

「現在」,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

我們經常將「現在」(now) 掛在唇邊,然而很少人知道所謂的「現在」實際有多久。是否這一秒立即便會成為下一秒的過去?現在,是否只有眼前這一刻?到底從何時開始,「現在」會蛻變成回憶的一部份,成為回憶中的「過去」?

曾有學者以科學方法運算過,我們所謂的「現在」,就只能維持八秒鐘,所以每當八秒鐘過去,這八秒鐘的經歷便會被儲存到記憶檔案,成為回憶的一部份。

而隨著愈來愈多新記憶檔案的輸入,舊的記憶檔案便會開始進入腦部的另一個層次,繼而開始褪色,變得不真實;是以回憶跟事實總有相當的出入,因為經過處理歸檔後,腦部一般會突顯這八秒鐘所發生的事當中,最為鮮明突出的部份,而這「最為鮮明突出」的,往往都純屬我們的主觀感覺,例如:快樂、憤怒、驚慌、失落等等。

e8

所以回憶,只要涉及自己,一般都不能真確地記錄事實,因為我們的思想當時並沒有保持中立。

很多時,我們不是過份美化,就是過份醜化一段回憶,是以很多人都活在過去的陰影之中。太陶醉於被修飾美化的過去,回憶裡的人與事均比事實裡美好得多,於是條件反射地對當下的現實產生抗拒作用,終日只顧緬懷過去,而忘了活好現在;又或是太過震驚於過去所經歷的不幸,而這組恐怖回憶則隨時間的過去而擴展成一個愈來愈黑暗的陰影,漸漸壓縮成一個回憶的黑洞,將所有屬於「現在」和「將來」的快樂一併吞噬。

如此這般,我們不但會輸給過去那八秒鐘的自己,也會賠上下一個八秒鐘的快樂和幸福,所以,人,還是該活在當下,這個八秒鐘的現在。

我們真正擁有的,只有此時‧此刻。

每一刻都是由「現在」這一刻揉合而成的。如果這一刻我無法令自己感覺活得很好,那麼,我便永遠活不好;如果連自己也活不好,又哪有餘力對別人好?

只有為現在的自己而活的人,才有愛人的資格。

想為別人付出,於是變成為他人而活,結果過份的付出卻成為他人的壓力;只為過去而活,結果眼裡只有過去,永遠看不見現在,不能滿足於現在,老認為這八秒比不上回憶的那個八秒,又或是老認定因為回憶裡的那個八秒,往後所有的八秒都不會存在幸福。這樣的一個人,只會成為別人的包袱和壓力的來源。

所以,如果你真心想對一個人好,就必先好好愛自己,活好現在的這個八秒,將這八秒變成美好的過去。

人必先自愛而後人愛之,這是古人的智慧。

後記:

這篇文章令我想起非誠勿擾中的舒 , 窮盡所有的愛情 , 專注於一個人 , 忠於一個人 , 淪陷亦為了這一個人!没有酒精便睡不著 , 每刻都是苦!想離開 , 想逃脫 , 可惜騙不了自己的心!寸步難行 , 無奈亦可恨的愛情 , 盡是折磨 ………….

這一切不就是跳不出她所沉溺的回憶及過去中 , 誰能把她拯救 , 其實没有誰 , 那個人只有她自己!只要她自己不要再騙自己 , 回到及面對現實 , 活在現在中 , 再學會愛自己…………

愛最初好像是一種感覺 , 其實是一種能力 , 感覺會因時間而淡化 , 但能力會因時間經驗而進步及提昇 ………….

 

Wine Walk 總要在雨天

u71

http://www.timeout.com.hk/winewalk/

上次未玩 Duck Crawl 之前同時報了 Wine Walk, 明知以此價錢跟本不會有什麼好嘢 , 原本興趣大 , 但見一班酒友參加 , 加上自己亦非浦友 , 雖然住得好近蘭桂坊 , 但多數只是過路 , 而不會去吧內浦 , 亦好好奇想開吓眼界 , 反正 After Discount 後跟本不貴 , 所以就報名參加。

據大會講上年 Wine Walk 仲係黄雨 , 今次又落雨真係撞到正。

當日天不做美 , 雨落過不停 , 遇到這個日子心中暗叫不妙。 一心以為一班酒友會在二時起步 , 到埗後只見其中兩位 , 久久未見其他出現 , 心想一定溝通出現問題 …………. Anyway 既來之則安之 , 人小有人小好 , 於是三個人就開始這雨中遊擊戰。

全條路線有廿間酒吧 , 大會每人派了一張 Passport 及一隻酒杯 , 入到酒吧就級印 , 認 Passport 唔認人。 每間酒吧有一紅一白葡萄酒及一些 snack 俾大家享用 , 每間 Bar 要停幾耐 , 路線點行完全自己作主。

在場差不多有 400 人 , 試問边間酒吧可容納到這人數 , 若跟路線走就一定迫到爆 , 所以我三人組去完第一站就跳到第三四站 , 一於玩快人一步。

我這三人組以試酒為目的每間蜻蜓點水式的一到 , 基本上一試完就走 , 所以走得好快 , 避開晒人流 , 只係又落雨又揸雨傘又揸杯 , 唔揸傘就濕身 , 都幾狼背 , 天雨路滑萬一跣低打爛杯就真係好危險。

啲酒一般係平價 Table Wines , 但有啲真係好鬼難飲 , 只有幾支叫做似樣啲 , 如下圖。

而且 Split Bucket 唔係處處有 , 我當然早知如此 , 巳帶定私家 Split Bucket , 免得浪費 Quota , 而且醉意下玩雨中遊擊戰更危險 , 我當然唔會咁蠢。

沿途都碰到其他幾組酒友及 Fans 。當我們完成後返轉頭才與自己班酒友會合 , 佢哋繼續我就歸家。

這活動玩過就算 , 下次唔使預我。心血來潮將張學友首歌改篇以描述當時情況 ………..

原曲張學友 “分手總要在雨天” …………….

 

 

狂風細雨 , 人群集合置地 , 如比天氣真 “驟忌”

一班勢眾 , 迫於熟悉的路途 , 你要跟實咪走甩你

路濕斜地  , 浦點廿幾處地 , 而路線不知怎預備

想過放棄  , 貧新鮮惹恨 , 我頂硬上一於到尾

為何美酒連影都未見 , 杯杯一飲眼都反白

你說上年的一壇 , 而係曝雨也似這天

總要在雨天 , 玩這遊擊作戰

大班酒友偏偏失踪走極未見

總要在雨天 , 杯濕身閃避向前

後悔揼心告別以後唔願再見

唯一有個 , 飲落唔算乏味 , 原來支酒係意大利

驚喜看見 Bombay的智利 , 襯到印度原來係 Carmenere

Unoaked 莎莉 , 唯一的Rose 同小食配得親近地

Bordeaux 法國 , 可慳番咪問 , 無謂浪費免得翳氣

以上純屬個人偏見 , 如有雷同 , 實屬不幸的巧合  ……….

切勿對號入座……………..

隱世私房手藝强 , 八九名釀樂飄揚

上次 FLY 天大面子揾到譚強師傳搞了一次私房菜 當時正值自己 Project 170 的初期 , 清心寡慾 , 閉關修練之関鍵時刻 , 所以只好忍痛婉拒。

月初知道 FLY 再次搞局 , 加上亦想見見初為人母的酒友 , 幾位熟又好傾朋友 , 明知餸菜油膩未必太啱努力修身的自己 , 但輕嚐淺酌亦足快哉。

d1

潮式甜酸菜心心相印

d2

紅酒鮮牛尾焦煲

d3

天麻炖大魚头

d4

柱侯醬扣豬膝

d5

豉醬優質魚咀煲

d6

頭抽皇浸豉油雞

d7

豉汁蒸蟠龍鱔

d8

魚湯浸時菜

d9

豉油皇炒麵

這晚主題為 80 – 90 年代 Bordeaux , 席上出現了這些佳品 , 由於大家都頗熟酒性 , 加上風花雪月 , 天南地北的暢聚 , 自己亦未有認真去做 Tasting Notes , 只靠記憶重塑 , 以作記錄 , 不作細表。

d10

Domaine Nicolas Potel Meursault 1er Cru 1986

金黃色澤 , 杏仁飄香 ;

果味淡然 , 老酒模樣 ;

木桶果酸 , 餘韻中長 ;

襯鱔魚咀 , 琴瑟和唱。

d11

Chateau Ducru Beaucaillou 1981

四平八穩 , 果味斯文 ;

內涵平順 , 酸度怡神 ;

時間一長 , 略欠後勤 ;

稍緃即逝 , 夕陽無痕。

d12

Chateau La Lagune 1983

柔和花香 , 幽幽醉人 ;

口感温柔 , 柔平衡 ;

温文雅爾 , 文士風韻 ;

不温不火 , 飄逸出塵。

d13

Chateau Pichon Longueville 1988

皮革煙燻 , 酸果順喉 ;

沉鬱複雜 , 餘韻悠悠 ;

氣派從容 , 內力深 ;

名莊功架 , 群雄低首。

d14

Chateau L’Eglise Clinet 1992

花香松木 , 果味不浮 ;

酸度細緻 , 複雜隨後 ;

工整平衡 , 單寧齒留 ;

酒如淑女 , 君子好逑。

d15

Chateau Troplong Mondot 1994

熟果湧現 , 甘草留香 ;

果酸細緻 , 口感流暢 ;

單寧苦現 , 礦物感強 ;

與人爭鋒 , 非我所長。

d16

Chateau Pavie Macquin 1997

果味成熟 , 新派時尚 ;

木桶車尼 , 圓潤模樣

年青幼嫩 , 單寧撩亮 ;

變化略淡 , 難敵列強。

d17

Chateau Clerc Milon 1999

熟果松香 , 古樸鐘樓 ;

內容豐富 , 段段皆有 ;

變化討好 , 波邑之流 ;

價錢如此 , 實屬難求。

煙兩迷霧翡冷翠 – Moccagatta Barbaresco Bric Balin 2005

e1

上次需公生日的酒宴上試過這支酒的 2001 版本 , 結局頗為耐人尋味。 剛巧自己之前亦買了支 2005 一直未有時間試 , 就趁這個長假期 , 反正家中無事又不想外出 , 就來個馬拉松式品嚐。

當晚需公將支酒 Decant 過樽 , 然後封口等了廿四小時才給我們品嚐 , 今次我想用正常方法將支酒只作原瓶透氣去看看他的耐力。 話明馬拉松式基本上每一小時倒一小杯觀察變化 , 品試橫跨兩天 , 但不想長篇大論的報告 , 所以只節錄當中幾個重要變化環節來寫。

e2

開瓶半小時 , 酒色有如紅宝石般深紅 , 搖晃杯時掛杯淚痕緩慢 , 感覺到支酒很厚重 。 將杯酒放一傍 , 酒杯離開一呎亦聞到他頗為誘惑性的香味 , 香味帶深沉而濃密的車尼子 , 莓子 ; 將酒杯靠近 , 香氣中夾着少許酒精有點攻鼻 ; 入口酒體豐厚 , 很 Rich , 正如所料酒精感將酒的輪廓封印了。  若非要看他的自然發展 , 我真的會用闊口 Decanter 將他來個 Double Decant , 甚至運用武力將他搖一搖 , 以便解開他的枷鎖。

開瓶二小時 , 香味中多了些半甜帶酸的黑果香氣 , 香氣開始有些 Dimension 及深度 ; 入口感覺上無之前咁緊扣 , 但亦未算開放 , 酒身不像之前般厚重 , 而且酒的酸度 , 單寧亦開始浮現 , 初段感到他有相當的複雜性。

開瓶四小時 , 狀態依然 , 酒發展很慢 , 以這種速度發展真的要十個八個鐘唞氣。 真有點衡動將支酒 Decant , 但不想影嚮結果唯有强忍。

開瓶六小時 , 完全感覺他像一支新酒一樣 , 非常 Youthful ; 入口感覺較乾 , 一種果味 , 木桶及 Spice 混合的複雜性 , 只感到他的古典 , 宏大 , 複雜 , 深奥 , 難明 , 但並不覺得他好飲。若非之前飲過他的最終變化 , 我相信一般人都會不喜歡而放棄 , 這也難怪。

開瓶十小時 , 香味漸漸入佳境 , 非常芳香 , 鮮車尼子 , 薄菏 , 紫色花香 , 中段發覺有少許肉味承托 , 變化到這時才覺似番啲樣。 入口感覺他有一份成熟的甜果 , 複雜性依然 , 酸度開始浮現 , 單寧在脷面及齒間出現 , 感覺有如食香口膠的 Chewy , 中後段他開始展露的 Mineral 及 Herbal Flavour , 餘韻不算太長 。這時支酒才算晨光第一線 , 真的何其遙遠漫長。

夜巳深 , 周公竉召唯有將支酒靜放一角 , 繼續讓他發展。

e3

第二天中午離開瓶約二十小時 , 香味依然 , 意大利酒的香草 , 薄菏味夾雜着鮮甜車尼子 , 蕃茄 , 士多啤梨 , 但出奇地仍然覺得有股酒精感 , 可想而知他的酣油成份的耐勁 ; 入口酒體變得中厚而非開瓶時 Full Body 的厚重 , 酒味曲線巳變得自然平順 , 複雜性依然深奧 , 結構性經廿小時洗禮後依然硬淨 , 但這時支酒開始變得有點人氣 , 而有更多的線條細節 , 單寧細而精煉 , 在齒間遊走 , 隱約感到礦物的鹹味及滑脷感及 Spice 的有形無實的辣味 , 而餘韻亦是複雜而耐人尋味的 Herbal Finish 。原瓶唞氣廿小時才可見到他的輪廓 , 這支酒的 Ageing Potential 我估無十年都有八年。

開瓶二十五小時 , 這時支酒好像變了支 Rhone 酒一樣 , 有點似一支新年份的 Chateau du Pape Beaucastel。 這時的香氣可以說最迷人的時刻 , 成熟甜美的果味 , 整齊而複雜的內容 , 具有氣派內涵的風格 , 而經過一天的原瓶透氣 , 這時才進入頂峰狀態 , 香味、酒味達到最佳的平衡點 , 而且輪廓清晰 , 不論結構性 , 平衡性跟開瓶時簡直是脫胎換骨 , 判若兩人。

開瓶二十五至三十四小時 , 這九小時中 , 我慢慢的將餘下半支清酒走了 , 而支酒在三十二小時後開始失衡 , 酸度變得凌厲 Finish 亦變得淡了。

e4

一支酒飲了三十多小時對人對酒都可算是一場耐力賽 , 而我經驗之中另一支 IGT 亦玩了差不多兩天 , 真的非一般人能有如此時間及耐力肯去體驗一支酒的變化。   我十分同意需公將支酒 24小時前開瓶及 Decant 回原瓶的做法 , 基本上支酒可承受得起。這支酒最好用來襯樟茶鴨 , 北京烤肉一類複雜性相若 , 味道强弱接近的菜式。

傳统意大利酒中以 Barolo 為酒中皇者 , 皇者之酒 , 那是强烈、雄渾及充滿覇氣。而這支 Moccagatta Barbaresco 則是豐厚、雅緻、細膩亦是頗具層次的。 Nebbiolo 的甜美花香 , Tar , Spice , 高酸 , 甜果在這酒中表現了 , 强單寧則被柔化。 而土地風格的 Calcareous Marl 那種高 Calcium , Limestone & Chalky 成份反映在酒味較 Dry 及 Lean 的酸度表現上。

甚具規模結構 , 每樣元素都很工整整齊 , 不會有任何一方突出 , 甚至沒有感情起伏的拘謹方正執着。 他給我的印象是 Classic , Consistence , Clean , Uniform。

e5

這支酒令在最初支酒未 Ready 時 , 就像煙雨迷霧一樣看不清 , 摸不透 ……….

當迷霧散去後 , 我見到的竟是舉世聞名的翡冷翠 – 佛羅倫斯 …………..

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

而文藝復興的多元性中尤以的建築風格最能表達 , 那是一種强調完美比例 , 對稱形狀 , 精密色彩及構圖來襯托它複雜的設計 ……………..

工整而別具匠心 , 集中式恢復「自然」的風格 , 從而反映了宇宙的和諧和規律 ………..

這切切實實就像這支酒的核心風格一樣 Classic, Consistence, Clean, Uniform & Reflect the Nature Terrior.

我亦要強調一點 , 他並不是一支容易讓人明白, 了解 , 接受及親近的一支酒

但世事總是奇怪的 , 越是自己不明白 , 不了解 , 不接受的東西 , 人卻總是越喜歡追求着 …………

是喜歡迷霧 , 定是執迷 …………….

這個我真的不知道 ………….

 

酒莊資料

http://www.skurnikwines.com/prospects.cgi?rm=view_prospect_detail&prospect_id=371

 

Supplier:

Wine Culture Ltd. Tel: 28101186

 

鳳園蝶影

c1

春暖花開日子又是影蝴蝶的季節 , 這天一早起來看見天色明朗 , 氣温回暖 ,  心血來潮下想去大埔鳳園影蝴蝶。

大埔鳳園蝴蝶保育區 , 是一班熱心義工及原居民參與下進行保育工作 , 它全盛時期擁有超過 180 種蝴蝶 , 佔全港蝴蝶品種七成半 , 是觀蝶的好地方。http://www.fungyuen.org

對攝影來說 , AM 嫂及格格沒多大興趣 , 户外流汗曝曬 , 這些算是勞動而非活動 , 加上格格假期完後要測驗 , 又有教會祟拜 , 一般都寧願在家中休息都不會跟我通山跑 , 所以我多數孤身上路。 這是我第一次去鳳園影蝶 , 事前只參考了攝影綱站的資料 , 帶齊架生就獨自去探探路。

鳳園村其實在大埔工業邨頭段對面 , 要去都頗方便 , 可在大埔墟火車站搭 20C 專線小巴 , 上車時同司機講聲鳳園村口落就得 , 落車後行十五分鐘就到。 我今次用 GPS 做了一份簡單的地圖供大家參考:

http://maps.google.com/maps/ms?hl=en&ie=UTF8&oe=UTF8&msa=0&msid=103404368025421161556.00046748b99324b22aa49

香港居住的搭九巴 307 去到大埔中心總站 , 再搭的士去到鳳園門口都係廿蚊鬆啲 , 兩三個人仲平過搭專線小巴 , 而且長途巴士實有位坐 , 十分舒道方便。九巴 307路線資料: http://www.kmb.hk/chinese.php?page=search&prog=route_no.php&route_no=307

駕車的在鳳園門口有空地及路邊可泊車 , 亦算方便。

c2

到埗後先入登記處買票 $20 一位 , 取張地圖就可入內。 鳳園面積不算太大所以不用擔心。

影蝴蝶最好在早上 9 – 11a m 或黄昏 4 – 6pm , 因這段時間蝴蝶較活躍。因蝴蝶很多時在花間飛舞採食 , 所以有花的地方機會較大。蝴蝶動作較難預測及快 , 只有很小時間停下 , 而且它們不會擺定 Post 任你影 , 更要在不同高低角度去捕足 , 自己行動要快及安靜 , 又不能行得太驚動牠們 , 所以比想像中難影。要有耐心去捕有時甚至要在草叢中等待牠們飛過來 。有些蝴蝶很細 , 只有個十蚊銀咁大 , 不留心靜心觀察未必見到。

基於上述因素最好帶備支 200mm 以上長鏡及使用對焦較快的單鏡機 , 相機快門最好可以 Set 到有 1/250 左右 , 80 – 200mm 呢個 Range 嘅變焦會唔錯 , 大光圈鏡並非必要 , 今次我全程用支 300mm F4 都好夠。 微距鏡要去到 105 – 200mm 才有會 , 但咁長會手擅亦未必有機會去到咁近 , 閃光燈可作壓光拍攝可有可無 , 因要保持機動性腳架亦未必用得着。

 

c3

鳳園在郊區山谷自然生態 , 並非市政公園 , 攝影亦要近草叢 , 所以切記要帶蚊怕水及長袖衫及長衭 , 運動鞋 , 帶支水 , 就當行山一樣就最好。

這天眼見蝴蝶數量不算太多 , 跟據負責人講近排天氣不穩定 , 乍暖還寒 , 影嚮了蝴蝶的成長及數量 , 我想遲多一個月應會有更多品種。影了一個早上回家番查資料其實都影到不少品種 , 只是自己未太留意而巳。

c4

旖弄蝶

c5

紅肩鋸紛蝶

c6

黑絹斑蝶

c7

菜粉蝶

c8

矍眼蝶

c9

雄燕鳳蝶這種蝴蝶好像定翼機般在半空边飛边採食 , 非常難影。

c11

雌燕鳳蝶

c12

斜斑彩灰蝶

c13

不知名灰蝶

c14

紅珠鳳蝶

c15
青斑蝶
c16

蛇眼蛺蝶

c17

玉斑鳳蝶

c18

统帥青鳳蝶

c19

麝鳳蝶

c21

巴黎翠鳳蝶

c22

曲紋紫灰蝶

c23

黄襟蛺蝶

c24

沾边裙弄蝶

c25

全輯相有 170 , 還有很多不知明品種 , 大家有時間可慢慢欣賞。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16627307658/

 

醉鴨四圍走 , 為食兩頭遊

 

b6

一個在墨爾本美酒美食節知名的盛事 Duck Crawl (盛鴨醉宴) 在香港舉行 , 而且由一位著名的 Wine Writer , Wine Consultant of CX Airline – Roy Moorfield 負責主理 , 將一個 Wine Dinner 分開三個不同場地進行 , 每個場地品嚐一兩道菜式 , 而亦標榜 Pinot Noir 配搭同的以鴨為材料的菜式。他們在 2005 年在香港搞過一次 。

http://www.marylands.com.au/events.php

如此牌面頗為吸引 , 一來有 Wine Writer 的號召力 , 二來好似雲集多家食店的招牌菜式 , 三來 Pinot Noir 亦是配襯鴨的理想配搭 , 四來亦想見識一吓飲食界高人對酒食配搭的心得 , 幾個因素下就決定請假一天唔去做 Gym  畫押出席。

b7

第一站在 Park Lane Hotel Private Room 進行 , 到場時一半是老外 , Local Guest 亦好生面孔 , 無吔熟人 , 唯有靜待一角等酒友到場。

最初以為 Event 以打遊擊方法 Cocktail 形式進行 , 原來是一圍圍坐定定 , 餸菜遂位上 , 這樣也好 , 起碼都算是個晚宴。

入場先有支 Sparkling 及支 Pinot Noir 作餐前飲用 , 兩支酒簡單得嚟都算 OK , Sparkling 有泡 , 紅酒有色。

b8

吉時到 , 主持人講了些開場白就開始上菜 , 三支 Pinot 跟兩味菜。

兩位廚司即場開片皮鴨 , Waiter 亦開始 Serve , 一心以為鴻鵠將至 ………..

b9

片皮鴨

b10

瑤柱鴨絲羹

b11

Yarrabank Cuvee 2002 Sparkling (cocktail)

Buston Ridge Pinot Noir 2004 (cocktail)

Yering Station Pinot Noir 2007 – Yarra Valley Victoria

Eastern Peake Instrincit Pinot Noir 2006 – Ballarat Victoria

Long Gulley Estate Pinot Noir 2008 – Yarra Valley Victoria

點知事與願違十分失望 , 老實講幾支 Pinot 水準都係一般 , 無吔香味 , 無吔餘韻 ,  無吔 Character 的”三無”產品 , 飲完真係唔知飲過吔至於酒食配效果就真係提也罷 , 好多都係 Negative Pairing , 無吔 Enhanced , 真係越食越傷心但在場的老外仲食得鬼咁開心 , 仲話 Very Good , 咁我知有問題的一是是我。

香港做事講求效率 , 而且全場得四圍酒 , 真係唔使 30 分鐘就食完嘴憇憇 , 張櫈都未坐暖主持人就叫起錨

成班鴨仔抹抹個油嘴就Park Lane 行十分鐘去第二站 , 伊利沙伯大廈的百樂門宴會廳 Paramount Banquet Hall

b12

一入飯店 , 就見侍應親切招待 , 如事者又埋枱坐低 , 枱上早巳有三杯唔知唞咗幾耐嘅 Pinot 好似拜神咁等我埋位 ……….

b13

續集繼續上演 , 三道菜式三支 Pinot

b14

這一回的遊戲是三支同莊的 Pinot 要大家估出边支是 2004 , 2005 , 2006

新世界 Party Wine 玩估年份 , 仲要係三個咁近年份 , 又唔知支酒唞咗幾耐 , 今次真係難倒我。 一於斷估無痛苦 , 班老外好多都估中 , 反正逢場作慶 , 做人唔好咁認真。

法式煙鴨胸

b16

秘制香酥鴨

b17

清炒菜遠

菜式大路 , 無什驚喜 , 見到碟菜 , 我就好似見到自己個樣咁 殘………. 到了這時 , 心中巳沒什麼期望 , 只想早啲散場 

b18

Sutherlands Creek Geelong Pinot Noir 2004 , 2005 , 2006

b19

話咁快又食完三道菜 , “都未落就話定 Next Station is Excelsior ………..

成班鴨仔又捲床帶蓆出發 ……….

好彩當晚天公做美 , 涼夜如水 , 未至濕熱翳焗或天降泔露 , 男客西裝畢廷 , 女士高驍長裙 , 大汗細汗 , 都咪話唔辛苦

政府立例嚴打酒後駕駛 , 其實酒後行街都唔係咁好 , 尤其在銅鑼灣這種鬧市 , 人群如潮水般迎着你走 , 又飲了幾杯 New World Pinot 有二分醉意 醉步珊珊 , 左搖右擺 , 真係分分鐘”撞到正 ” 條柱都有份 ………..

b20

又行幾分鐘終於去到尾站怡東軒 Marian Room  , 拍埋個下集大結局

到了最終站 , 食埋個兩味 , 飲埋最後果三支 Pinot 唔知係咪知道快要結速 , 最尾這兩味菜覺得最好。

b21

怡東軒燒鴨伴野菌鬆盞

b22

雪菜火鴨絲燴伊麵

b23

Cable Station Marlborough , New Zealand 2007

b24

Shelmerdine, Yarra Valley , Australia 2007

b25

Kooyong Mornington Peninsula Australia 2007

三支 Pinot Style 其實好似 , 只能說簡簡單單。

b26

食完餐飯之後 , 原來怡東頂樓 Top Of The Towns 仲有支 Rose 等住我哋去試 , 又一班人上去在 Live Bang 的環境下飲埋支酒 , 嗚金收兵 , 早早離去。

b27

一個 Wine Dinner 去四個地方 , 有朋友可能覺得新奇好玩 , 蜻蜓點水般一次過可試到不同食肆菜式 , 見到唔同餐聽 , 但這種遊牧民族式趕鴨仔的酒宴 , 真的適合我這種偏愛穩定勝於一切的人覺得自己好似隻蜜蜂咁 , 為揾食要週圍飛。 俗語話滾石生苔 , 現在才明白安安樂樂坐定食餐飯的好處 , 而且四圍走我亦不能集中精神去了解酒及食物變化及內容。

當晚咁多支 Pinot 未有一支能令我提得起精神 , 我只能將它們歸類為 Party Wine , 一些不必用腦用心去飲的飲料。

情意結始終是情意結 , 別人覺得好的未必等於適合自己 , 自己試過而真正喜歡的才是自己的。  而地度食物配襯都係由自己人去做番好啲。

惡魔教練

 

b1

自從 Project 170 開始 , AM joint 咗健身會會藉 , 入健身會無可避免會被 Sell 一些專人健身教練套餐。 當然自己一心想強逼自己多做些運動 , 並非為了練大隻去入健身會 , 而且亦無這個 Budget 預算 , 最初都頗為抗拒 , Sales 自有三吋不難之舌 , 只免為其難的買了六堂以應酬一吓。 

b2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 篇配做AM 教練的是一位身形有如 “亞諾舒華辛力加” 般的健美先生 , 亦是云云教練中最好身型的一個 , 而且他現在仍有玩公開比賽 , 所以狀態大勇。

AM一見就知事態嚴重 , 首先我 Joint Gym 的目的志在 Drop Fat , 加上自己年紀巳非十八廿二操 Fit 的黄金歲月 , 只想將有如景德鎮大花瓶般的流線身形可以變回類似可樂樽般就巳心滿意足 , 應大的不用太大 , 不應凸的不要太凸 , 並非要玩奇幻逆緣般返老還童 , 或變成一身肌肉的肌肉男 , 而且一舊舊實跟本唔係我個 Style。

心諗今次真係 “閉家伙玩大咗” ………. , 但心想上天總有最佳安排 , 既來之則安之 , 唯有硬着頭皮頂上。

這位教練對住我這個得天獨厚 , 異樣身形的”異形” , 完全無玩開健身 “初佬” , 當然有啲哭笑不得 , 但佢都好專業 , 好盡責俾心機教 , 為這個大花樽度身訂做 Program , 並按步就班摧谷。

老實講真係貼錢買難受 , 這位惡魔教練真的非常嚴謹 , 絕不”揸流灘” 呃飯食 , 基本上一分鍾都不能令 AM 呆着坐 , 而且佢好似當操練自己咁操 AM ……….

仲有教練佢真係數學好差 , 話做十二三吓 , 數數吓會做到十七八吓 出嚟 , 五吓之後又加三吓 , 三吓之後又再三吓 , 非常老點  , 總之像窄汁機一樣將 AM 揸到盡為止  。

AM 當然無本事做到亞諾舒華辛力加” 咁 , 最多都係做到 “打牌坐埋輸三家” 。 在每週兩節每節一小時的訓練內 , 真的搞到AM 這副半老骨頭散晒 , 死吓死吓 , 第二日週身寃痛 , 所以 AM 對這位惡魔教練真係又愛又恨。

這六堂痛苦的體驗中亦不是一無是處 , 起碼學會了一些正確的運動方法及理論 , 而且令自己對運動亦產生興趣 ………原來:

1.    「肥肉」包含兩種元素:皮下脂肪+脂肪底下的肌肉。 事實上無「局部修身」這種健身方法 , 瘦身公司的什麼「局部瘦身 , 減腰唔減波」是假的。 很多人以為狂練 Sit-up 訓練腹直肌便可以針對性消減腹部的脂肪 , 這是錯的。 腹部皮下脂肪仍在 , 而脂肪層下的肌肉練大了 , 反而令腹部看來更漲大 , 整體變大了但脂肪摭蓋了底下的肌肉令肌肉缺乏線條。

2.    舉重訓練不是有效的減肥消脂方法。 有效的消脂方法是做帶氧運動 , 如跑步、游水 , 進行時心跳率保持在個人最大心跳率的 60-70%。個人最大心跳率是:220 – 年齡。簡單一點來說 , 帶氧運動進行時會流汗及氣喘 , 說話有困難 , 就是辛苦的程度剛好能容許你連續完成一句短說話 , 這便足夠帶氧消脂了 , 要點並不在於跑步的速度有幾高而是時間。 跑步對體重過高的人士不甚適合,踏步時長期的震動力會損耗膝關節 , 所以可考慮改採用其他帶氧運動如單車、 Cross Trainer , Sky Walker、跳 aerobic 這類運動。

3.    舉重訓練雖然不是消脂的「主菜」 , 但舉重練就出來的肌肉可以幫助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利於消耗卡路里。 肌肉是在鍛鍊過後的時間內生長出來,而非在鍛鍊時的時間內生長出來 , 所以無論你鍛鍊得怎樣辛苦 , 必須給它一段足夠的時間讓它休養生息 , 讓舉重訓練時撕裂了的肌纖經過蛋白質的合成來完成肌肉組織的生長和修護 , 而這段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 , 但一般的專業意見是:48小時 , 換言之你必須相隔至少一天的時間才可再鍛鍊同一肌肉群組 , 否則出來的效果只會是「結實」而非「大隻」。而耐力訓練一般只需要24小時的休息。

4. 隨著年齡增長 , 個人的基礎代謝率 (Basal Metabolic Rate) 亦會隨著漸漸減慢 , 所以當人步入中年,很多人都會「發福」拖著個大肚腩。  很多人以為節食可以減肥 , 其實調整飲食熱量以節食來瘦身的前1~2 , 體重會迅速下降 , 但接著人體的防衛系統便會對節食所造成的熱量減少作出保護反應;即是降低基礎代謝率來減少能量消耗 , 所以節食的越嚴格或越久 , 基礎代謝率就會變得越慢 , 節食減肥滿6個月 , 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會降低4 , 甚至到最後即使每天只吃一點點 , 體重都不會下降的原因。 但當一停止節食 , 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未能相應適應 , 不能消耗所吸收的熱能 , 變成積聚脂肪 , 使體重及身形急速反彈。

5.    運動能提高基礎代謝率 , 使體內脂肪迅速燃燒 , 每次運動後人體基礎代謝率升高的時間可持續二十四小時 , 故二天運動一次 (或每週運動三次) , 每次半小時以上 , 使身體燒掉三百卡以上的熱能 , 就能使人體的基礎代謝率不至減緩 , 此時又一面控制食量, 人體內多餘的脂肪才能有效燃燒掉。

6.     每次運動頭 15 – 20 分鐘,燒掉的是醣類 , 燒不掉脂肪;運動半小時後 , 才會開始燃燒較多的脂肪 , 每次運動的時間越久 , 燒掉的脂肪越多 , 這是因為連續性運動的主要能源是脂肪而不是醣類。 相反的,瞬時爆發性運動 (例如舉重、拉桿和百米賽跑) 的能源是醣類而不是脂肪 , 故這類運動對減肥無益。 當運動 50分鐘之後會開始消耗肌肉 , 所以玩長跑馬拉松的個個都瘦猛猛。而教練告誡一定不要 Over Exercise , 除非你好大隻好多肌肉 , 最好先做完 Weight Training 先可做帶氧運動 , 掉轉來會 Burn 了肌肉 , 人亦會縮水及變得難睇 , 消一磅肌肉好易 , 但要長一磅肌肉會好難。

7.    在健身室內的各種器械 , 各有不同效能 , 但未必人人懂得運用 , 動作過程中很多時都是姿勢不正確 , 用其他肌肉群組借力 , 目標肌肉群不能得到集中性訓練 , 因而做到應大不大的畸形 , 更甚者甚至會拉傷肌肉。 這個體驗最深 , 自己以為做了80 lb , 但原來用正確姿勢的 40 lb 都做到好吃力 , 坐高全低都有分別。 Sit Up 平時做 30 – 40  , 點知正確的 15 吓都散晒 ……… 所以重量不是問題而是目標肌肉得到正確訓練。而個教練執得好嚴 , 見我用錯力會唔計數 , 要做到啱為止 , 真係攞我條命 。

8. 為免吸收 , 做完運動 30 分鐘內準飲食 , 所以 AM 有時夜晚做完 Gym 後 , 會由中環行落灣仔先去吃晚飯  , 無計真的唔想前功盡廢……….. 

我自己有一套信念 , 但凡有心去做的事 , 一定要全心投入 , 而要令自己全心全意 , 最好就同件事當談戀愛般去對待 , 所以 AM 開始與運動談戀愛 , 將運動變成見情人一樣納入日常生活一部份 , 一星期七天裡去了五天 , 每次差不多 1. 5 小時 …….. 而其中兩天就是令 AM 血壓上升的惡魔訓練 ……….因為六堂之後 AM 耳仔軟又 Signed Up 咗 24 堂 , 真係有排嘆。 

究竟景德鎮大花瓶會否變回可樂樽? 定還是景德鎮小花瓶? 定還是打爛花瓶 ……….

幾個月後自有答案 …………

 

Life

a8

Look for opportunity, not guarantees.

Life is what’s coming, not what was.

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You must give up the way it is……. to have it the way you want it.

Dependency is a slavery by mutual agreement.

Paradox – if you give up the need for security, you will be secure.

Procrastination is the fault most people put off correcting.

If you want to make an enemy, try to change someone.

Success is getting up one more time.

When your ship comes in, make sure you are willing to unload it.

The best way to escape from your problem is to solve it!

Live as though it was your last day on earth, someday, you will be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