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的專題是 Chateau Magdelaine (Mag-duh-layn) 82 , 89 , 94 , 95 , 96 , 99 ; 六個年份的 Vertical Tasting:
所有酒是酒主由外國運回而存在 Crown Cellar 內 , Condition 良好不用置疑 , 而酒主亦吩咐 Captain 在何時開瓶透氣及 Decant , 加上杯具齊全 , 預先做好所有 Colour Labeling , 非常專業稱心 , 一埋位就有得飲 , 免得次次要我大搞一輪 , 真的可以坐定定讓自己專心品酒 , 真的樂透。
全部酒在 1800 hrs 開瓶及落 Decanters ; 並在 1930 hrs 同時分色落杯 , 全部蒙瓶測試 , 看能否將她們分辨出來。
這晚六支酒表現極為近似 , 所以要將兩支 82 , 89 先分出來 。 現場燈光昏黄 , 很難從酒色中分辨出來 , 唯有靠香氣及口味元素中分選 , 從六杯中有兩杯香味帶茶葉 , Olive , 一些塵舊味 ; 再從酒味中的元素 Integration , 單寧、酒精強度 , 餘韻的表現中去比較 , 大家一至認為那支是 82 , 結果全部人都估中那支82 , 但支 89 就大跌眼鏡。及後的四支 84 , 95 , 96 , 99 更是難估 , 真的很 “謎 LOST” 。 我自己除了支 82 外就全軍覆沒。
82 – 香味帶茶葉 , Dusty Cherry, 少許 Black Olive, 口感纖巧而酸度細緻而 , 酒體較玲瓏 , 味覺元素溶和精鍊 , 單寧幼細, 展露一種幼細 , 整體是六支中最平衡的一支 , 感覺與其他五支很不同。
89 – 甘草 , 石墨 , 花香 , 車尼子 , 中間有少許牙膏的薄渮香氣 , Carbernet Franc 的風格很明顯 , 酒體密度精細 , 酒精感仍緊扣一些酒元素 , 感到她的複雜性 , 感覺上很 Youthful , 仲可擺幾年 , 收結帶苦。她的 Youthful 及 Power , 令我以為是支 95。
94 – 一派未熟的草菁感 , 六支之中最乾 Dry 的一支 , 酸度亦較明顯 , 元素分離 , 餘韻中感到青蘋果的鮮味及頗為短 , 所以誤以為是支 99
95 – 香味較暗啞 , 有少許肉味 , 酒味表現如其他一樣 , 感覺平淡 , 我誤將這支當 89 。
96 – 溥渮 , 肉味 , 石墨 , 酸度明顯 , Cabernet Franc 風格突出 , 餘韻有點 Fine Acidity 的生津 , 頗 Youthful , 我誤將這支當 94
99 – 車尼子 , 士多啤梨 , 酒体圓潤, 令人有種甜啲感覺 , 是六支之中最自然舒服的一支; 入口感到一份 Power , 枝梗苦味明顯 , 但單寧並不嚡口 , 這種單寧表現令我抓晒頭 , 我誤將這支當 96。
當晚中我最喜歡的排列是82 , 99 , 89 , 94 , 96 , 95 ; 六支之中最多人喜歡的是 82 , 但她的表現卻有點似 60 年代的老態。 99 那一支在果味、層次上都與之前幾支豐富 , 是六支之中唯一帶甜味感覺的一支 , 95 是我最不喜歡的一支 , 就好像老伯一樣乾澀瘦削。
這支酒 Chateau Magdelaine 的風格真夠耐人尋味 , 果味沒有一般 Merlot 的濃郁豐滿 , 黑布冧, Black Currant, Liquorices 那份甜美 , 反而感覺很 Black Olive , Cherry , Strawberry 那種 Red Fruit , 這“青嫩”表示葡萄未能完全成熟 ; 而且果味中感覺到 Cabernet Franc 的風格明顯 , 以 90% Merlot 加10% Cabernet Franc 的比例來說為何會被 10% 的 Cabernet Franc 喧賓奪主 ? 為何 Merlot 這種早熟的葡萄會如此“青嫩”?
口感方面最明顯有種複雜味道 , 之後是酒精 , 單寧 , 果酸及餘韻 , 酒味中不太覺得有雲尼拿 , Coffee, Chocolate 這類 Secondary Aroma (釀製香氣) , 究竟這酒有沒有經過 Malolactic Fermentation ?
而酒味中感到一種的 “平直又平板” 的單寧而帶苦的味道在多個年份的中尾段相繼出現 , 這絕不是皮單寧 , 但又不似核單寧只在餘韻出現及點到即止的表達方式 , 我估計這單寧是來自葡萄枝梗 , 用以作為酒的骨幹。
上述全是當晚的推測 , 寫這篇筆記時參考了一些資料 , 引證了酒味風格的成因。
Chateau Magdelaine 同 Chateau Canon 都在堅硬的海星石灰岩層 Calcaire a asteries 上 , 這種表土淺又碰上石灰岩的地帶 , 使 Merlot 成熟得比其他地方慢。 這樣釀成的葡萄酒在年輕時比較嚴肅封閉 , 酒體較瘦。通常在石灰岩地的酒莊是以均稱協調、多帶一點酸味口感取勝 ; 而且酒需要更多時間才能發展成難以模仿的精巧細緻 , 這與現時流行豐厚果味及早飲的 Wine Style 背道而馳。 (城堡裏的珍釀 – 林裕森)
*************
Traditional Character of St Emilion. understated, classy elegance and delicate mineral scented fruit. Limestone plateau, long fermentation, early harvest, use of small percentage of stems, Magdelaine is an extremely tannic, slow to evolve wine, it requires 5 – 7 years after bottling to reveal its character. Expensive wine close to 2nd Growth of Medoc. (Bordeaux A Consumer’s Guide to The world’s Finest Wine “ – Robert Parker)
看完上述兩段 , 正好解答了我的三大疑問 : 是土壤因素令 Merlot 難成熟 , 釀酒時真的放了枝梗在內增加單寧 , 酒的風格是要保留一種傳統 , 所以不像一般 Merlot Base 的豐厚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