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華爾滋

u64

大年初三 , 一家人去咗 Ocean Park 影水母 。


格話好耐無去海洋公園 , 明知新年長假一定勁多自由神及逼到爆 , 但放假咁多日最得閒係呢日 , 反正無所事事又無吔戲想睇 , 揀日不撞日 , 一家三口就去咗 Ocean Park 趁墟。

u70

園內人山人海不在話下 , 玩吔都要排隊  , 大家排咗差不多 45 min 才入到水母館 。

u65

水母館內環境好暗 , 人又多又逼 , 雖然話明唔準用閃光燈 , 但啲自由神一於少理用閃光燈閃到你暈 , 啲小自由神又批踭又头頂 , 用高八度的聲線在你耳邊談話 , 心都煩埋 , 拍攝環境真係幾惡劣 , 好難專心去影 ……….

由於早知環境不理想 , 只能用器材搭夠 , 由於環境黑水母亦因水流飄動 , 要捕足清楚影像就要用大光圈鏡 , 今次只用一支大光圈 AFS 35mm F2 去影 , 用 D300 的高 ISO 1600 – ISO3200 功能 , 快門要在1/40 – 1/80 之間 , 利用現場光盡量在最光的位置去影 , 真係用盡部相機 。

幸好十張相內命中率都有七成 OK , 以第一次來講影到咁效果自己都幾滿意 。

全輯相有過百張大家可在以下連結慢慢欣賞。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13059638475/

u69

啲水母在燈光映襯下真係好靚 , 浮浮沉沉 , 觸角隨水流飄動感覺它們好似在跳華爾滋一樣優美漫妙。

寫這篇網誌時 , 腦海中就浮現了Tchaikovsky 的 Waltz of Flowers …………..

u67

同上輯一樣 , 大家可一邊用 Flickr 的 Slide 功能一邊觀賞 ,  Click 埋條音樂片段 , 就會感受到那份美妙感覺 ………

花之幻影

j1

今日大年初四 , 相信有些朋友巳開工 , 先祝大家開工大吉 , 事事順利。

過年前影咗輯以花為主題的相片來作賀年用 , 有很多朋友都很喜問我攞相。 我答應他們過幾日放條 Link 大家欣賞 , 大家喜歡的話請隨便攞去作 Wallpaper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12915068630/

j2

今次攝影方法有些特別 , 相片是用了多重曝光的方法去拍攝 , 所以相片有啲疊影及層次上刻意加點模糊   

攝影方法是先將相機 Set 做多重曝光 , 用手動對焦 , 1.0ev 1.7ev拍一幅模糊而較暗的 Out Focus 相作背境 , 然後用手動對焦 , 對清主体 , 減少許 ev (比第一張高少許) 拍第二張 , 就搞掂 話須簡單但這種方法易玩難精 , 加减多少 ev (曝光補償) , 主體同背境的溶合分離 , 主僕關係 , 日間夜間技巧都有不同玩法 …… 。

j3

技巧上仍要推搞磨練 , 與自己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 希望下一輯會更有意境。

Anyway 趁大家呢幾日工作可能未係咁忙 , 還是 Holiday Mood 之時 , 有啲”世藝”及靚嘢睇吓。

大家可一邊用 Flickr 的 Slide 功能一邊觀賞 ,  Click 埋條音樂片段 , 盡享視聽之餘 ………

下一篇將會是一輯令大家驚艷的相片 ………..

新春大吉 , 如意吉祥

堇祝各位:

事事如意 , 心想事成 ,  四萬常見 ,  嘻哈不停 ;

身如金鐘 , 百毒不侵 ,  皮光肉滑 ,  返老還童 ;

美食常有 ,  靚酒齊來 ,  消脂縮腩 , 越食越 Fit ;

男俊女俏 ,  型靚逼人 , 男若朝偉 ,  女媲志玲 ;

工作順利 ,  荷包常滿 , 飯碗如鐵 ,  穩如泰山 ;

生意興隆 ,  生機無限 ,  處處蓬源 ,  種瓜得金。

每逢新年我都會在家中插一瓶花 , 這是今年的作品 , 大家覺得是否很 OK ??

急風暴雨展實力 , 風燭殘年現真章 – Aged Bordeaux Tasting

h1

大家可能以為上一篇 Le Pin 是收爐之作 , 一見這篇一定會感到驚奇 , 並搖頭嘆息 , 心中一定在說 : “有無搞錯 , 仲有?”  AM 這酒徒真是無藥可救。 其實這篇是尋死系列的結局篇 , 新年流流無理由玩啲咁嘅高風險主題 , 所以上星期試完 Aged Burgundy 之後決定年廿九做埋個結局篇。

70 年代可謂Bordeaux的低潮期 , 較似樣的年份只有 70 , 75 , 而且只係得 Pomerol區較好 , 其他的真是一般過一般 , 地域評分只得 85分左右 ,  72 – 74更是爛年份 , 所以當大家見到今次的 Wine List 可能真的會一額汗。

Bordeaux 最自豪是他們的傳统釀酒技術功力 , 在天地人的組合下 , 天的條件不理想 , 人能否運用智慧及努力去瀰補先天之不足呢? 女媧能否真的可以煉石補青天 , 扭轉乾坤??  是否連爛船三分釘都不值一曬呢?

今次一白七紅一甜共九支中有八支屬風燭殘年 , 所有酒存酒舖私竇內安享晚年 。 開此九支老餅真的很考功夫 , 支支酒塞都都係斷碎一般酒刀必定粉身碎骨 , 今次“呀蘇”真不能少若有酒塞鉗 , 隔渣漏斗做後勤支援會更好。

所有酒在 1500 hrs 一齊開瓶 , 一支一支飲 , 飲之前才落 Decanter 隔渣 , 全部用 ISO 杯品試。

除了一支較失望外 , 其餘支支都有板有眼 ………

1988 Chateau de Fieuzal Blanc Graves ~$3xx **

1970 Chateau Carbonnieux Graves ~$5xx

1970 Chateau Clos Fouret St Emilion ~$9xx

1970 Chateau La Lagune Haut Medoc ~$6xx ***

1973 Chateau Pichon Lalande Pauillac ~$8xx ****

1974 Chateau Pape Clement Graves ~$7xx ****

1976 Chateau Haut Brion Graves ~$18xx ****

1982 Clos du Clocher Pomerol  ~$4xx ****

1989 Chateau Bastor Lamontagne Sauternes ~$4xx *****

h5

1988 Chateau de Fieuzal Blanc (duh fyuh-zahl blon) Graves ~$3xx

廿年的白酒 , 大家心中一個最大問號 , 仲飲唔飲得架?

酒色淺黃晶瑩明亮 , 香味是果仁 , 杏仁那類 Nutty , 少許忌廉 , 香草氣息 , 還有少許 Citrus , 柚子的淡香  ; 入口果味較薄 , Semillon and Sauvignon Blanc 兩種葡萄巳合而為一 , 只能隱約感到 Semillon 的柔靱圓潤 , 酸度仍然活力支撐 , 依然沒有失衡及瓦解 , 只是收結較短及平凡點

1970 Chateau Carbonnieux (kar-bon-nyeuh) Graves ~$5xx

初落杯時有少許紙箱味 , 以為係 Corked 但唞唞果味就出 , 由香味到酒味不折不扣是支酸梅湯 , 得果酸味冇晒單寧 , 冇前冇後。 這支酒只能用乏善足陳四個字來形容 。弱年加弱莊出現咁結果絕對正常。

h7

1970 Chateau Clos Fouret (kloh foor-tay) St Emilion ~$9xx

這支帶成熟布冧 , 黑加侖子 , 朱古力 , 香味較薄 ; 入口果味巳所剩無幾 , 初落杯的一瞬間仍叫似樣 , 但一切流失得很快 , 酸度變得突出 , 單寧亦完全浴化失去支撐 , 開始慢慢解體 , 簡單得尚可接受。

h8

1970 Chateau La Lagune (la la-goon) Haut Medoc ~$6xx

三支70 中最舒服的一支 , 香味柔和 : 黑加侖子 , 莓子 , 車尼子 , 甜豉油的 Mineral Earthy ; 入口果味真的比之前兩支甜美 , 結構骨架依然健在 , 果味、單寧、酸度三者平衡 , 細緻溶和 , 只是酒味曲線較短及餘韻略淡如水。

Chateau La Lagune 一向表現都是成熟斯文 , 不温不火 , 水準穩定 , 我自己飲過幾個年份包括 67 , 75 , 85 , 87 都十分滿意 , 加上價格相宜 , 對初學者來說是一個了解熟酒的上車盤。

 

h9

1973 Chateau Pichon Lalande (pee-shon la-lond) Pauillac ~$8xx

開始進入 73 這個 “結構性差年危機” 這支名莊佳品出奇的突出 , 果香新鮮 , 朱古力 , 布冧 , 話梅 , 花香 , Truffle , 泥土 , 豉油 , 皮革香味層出不窮 , 表現一派温柔孺雅 ; 入口果味非常鮮美清甜 , 單寧細緻 , 酸度柔和 , 結構及平衡性俱佳 , 亦保留了 Pichon Lalande 酒莊本身的風格 , 只是酒味曲線始終較短 , 酒體亦較薄身未夠圓潤 , 餘韻亦有點礦泉水的淡淡 , 以一個差年份有此表現巳絕對有所交待 , 不能再有什麼可强求。

h10

1974 Chateau Pape Clement (pap klay-mon) Graves ~$7xx

這支香味不及 Pichon Lalande 的豐富但亦有 Berries , 車尼子 , 雲尼那 , 木桶 及胡椒香味 ; 入口酒體圓滑 , 果味及酸度纖巧 , 些微地突出了單寧的骨架 , 餘韻有少許黑朱古力的微苦

感覺上較有一點傲骨

h11

1976 Chateau Haut Brion (oh bree-yon) Graves ~$18xx

一級莊始終是一級莊 , 香味真是一種大酒的氣派 , 黑朱古力 , Truffle , 黑加侖子 , 甜豉油 , 加應子 , 香氣溶密而雍容優雅 ; 入口感覺清爽流暢 , 果味、單寧、酸度、複雜性四樣元素完全溶合 , 餘韻略短及淡 , 但依然保留 Haut Brion 的寧靜風格精簡靜寂 , 無形無相的空靈意境。

h13

1982 Clos du Clocher (kloh doo klosh-shay) Pomerol  ~$4xx

酒主因失去酒標而不知年份 , 只知是 Clos du Clocher , 要到開瓶才可從酒塞的印章才知是支 82 ; 須非弱年但既來之則安之。

這酒香味帶薄渮 , 香草 , 布冧 , 梅子 , 熟果全是好年份的特色 ; 入口酒體濃密 , 年青力壯 , 神元氣足 , 骨肉均稱 , 唯獨略欠結構度細緻內涵 , 餘韻略為乾身 Dry

1989 Chateau Bastor Lamontagne (bas-tohr-lam-mon-tan) Sauternes ~$4xx

這是全日唯一一支甜酒 ; 樽上Creme de Tete 是指“Head ” 的意思同 “頭抽” 一樣 , 酒底可清楚見到 Tartrate Crystal 。酒在樽內是金黄色 , 一轉 Decanter 即變成 Brandy , 以為氧化得咁快 , 其實是 Decanter 載得紅酒多玻璃染紅了。

這酒香味蜜糖 , 杏甫 , 香梨 , 杏仁 , 蘋果 , 有點似甜品 Cream Burlee Panna Cotta , 香味頗具層次 ; 入口眼前一亮 , 甜潤而不厚重 , 甜酸比例平衡流暢清爽怡人 , 簡單自然 , 收結及餘韻細緻悠長 , 少許酒精感在喉底泛起少許暖意 , 舒服得令人微笑 , 我不禁說了聲 “It is simple & beautiful”

89 年的 Sauternes 有不錯的90分地域評分 , 而這甜酒美麗得令我一試難忘 , 雖非大莊名釀 , 但可堪細味 , 廿年又是750 ml 都不用 $4xx , 新酒都不能如此價錢 , 可惜只此一支 , 巳叫酒友密切留意有貨即掃。

總結:

1.     試完九支酒 , 大家的心情可用 “心滿意足” 來形容 , 將此 Aged Bordeaux 推遲作為鼠年的壓軸品試 , 留一個圓滿 , 總比用 Aged Burgundy作結局令人開心 。再次衷心感謝主辦單位及幾位幕後功臣酒友的努力 , 安排這系列有意義的主題品試。

2.     這次的品試結果相信大家都好易明白 , 好年份出好酒屬正常 , 反而弱年份更能突出釀酒師或酒莊的真功夫 當然人不能勝天 , 但並不等於坐以待斃 , 聽天由命。 是人從不幸經歷中磨練成長 , 在艱難及困境洗禮中運用智慧克服逆境的結果 , 是人的努力令波爾多在葡萄酒世界稱皇稱霸否則在十九世紀一段蚜蟲禍害之後 , Bordeaux 的地位可能早巳被其他釀酒國家代替。

3.     牛年將是一個充滿挑戰 , 危機 , 艱難 , 崎嶇的一年 , 借葡萄酒的天、地、人作比喻 , 當環境不理想 , 就是人磨劍出鞘 , 爆發潛能 , 發揮功力的最佳時刻  …………

 

借今次品試所含的啓示 , 在此祝願大家

名劍出鞘 , 遇強越強 , 堅韌不拔 , 靜待時機 , 穩守突擊 , 逆境自強 ………

切記 “波係圓嘅” , 輸贏要落場打過先知 , 危中有機 , 生命中永遠有驚喜及希望。

AM 在此敬大家一杯 Cheer

 

Chateau Le Pin 1995 春霧 , 化蝶

g1

Chateau Le Pin (lur pan) – 李鵬 , 最為人熟識的就是她易記的名字 , 勾起對某些不快事件的回 , 及不菲的價格 , 當我知道這天要開這支酒時 , 心情真的有點複雜

Chateau Le Pin 1995 是好年份 , 須未至於 82, 89, 90 , 98 , 00  05 般大熟 , 亦算是十不錯的年份 , 此酒現在只剛踏入第一適飲期 , 估計單寧會比較硬 , 反正未飲過就大膽啲試一試這玩法。

1600 hrs 開瓶 , 一切正常 , 倒了少許試試 , 支酒真的很 “硬” , 把心一橫將酒轉落 Decanter 再塞蓋透氣。 酒渣不少而且有些如粉般幼細 , 過樽後香味輕輕浮現 …….
g6
1700 hrs 在開瓶後一小時倒了小杯許初嚐 ; 入口很緊 , 非常 Concentrate 及帶一種深層的複雜當然酒很年青 , 依然感到酒精的力度及暖喉的感覺 …….. 心想她真的要些時間唞唞。

1800 hrs 酒香漸漸開放散發 , 離 Decanter 一呎都嗅到陣陣酒香 , 香味甜美而充滿挑逗性 ………..

1900 hrs 酒味亦開始解放 , 透氣三小時才能漸顯真我個性。

1930 hrs 酒開始踏入高峰期 。 成熟的布冧 , 黑加侖子 , 車尼子 , 甘草 , 有少許塵味 , 果香以外還有淡淡的白朱古力 , 梅子的甜香 , 隱約感到少許皮革味在發展 ; 濃密酒味中夾着鮮甜的果味 , 士多啤梨似的果酸夾雜着木桶的味道形成一種複雜味道 , 果酸是她的骨幹 , 口感纖巧結構精細 , 她的果味並非汹湧質感亦非圓潤 , 但又未至於瘦削 , 體型清透玲瓏 , Malolactic Fermentation 的乳化層次較為隱晦 , 味覺元素溶和平衡 , 單寧細密 , 而餘韻是幽幽的果酸及淡淡的單寧在脷上遊走 , 清淡的果子韻味在口中令人感到舒服。

2030 hrs 酒踏入平穩階段 , 杯中酒太少了 , 不能再繼續探索 , 將酒一飲而盡

她的香味在開瓶 2 – 3 小時最令人迷醉 , 至於酒味相比於 Petrus , 她的韻味比較淡亦較纖巧 , 果酸的比例明顯 , 複雜性亦有段距離 , 可能是年份的原因 , 她的 Concentration 是她的一個特色 她並非如傳說般的傾國傾城 , 價格只反影是物以罕為貴吧了。

若有機會再遇這支酒我會 Decant 2 – 2.5 小時 , 並用 Burgundy 杯去飲 , 以杯形去發揮她的香氣及解開她的緊致密度。

g4

她的內涵我覺得欠缺一種明顯的風格訊息 , 有點迷糊及 Out Focus , 就像春天的迷霧 , 一切像霧又像花 , 霧中我只看到一個透麗倩影 , 亦聞到她的髮香 , 我多番嘗試接近 , 可惜我們之間的距離並未因此而拉近 ………

當我以為觸手可及的時候 , 她卻化作一隻彩蝶輕輕飛走了 …….

令人產生一種淡淡的失落 ……….

亦可能正因為追尋這種失落 , 反而更易令人迷失理性 ……….

鼠年 Legend Wine 系列以這支美酒作為收爐之作 , 上天對我真的不薄。

酒莊資料:

http://www.cellarnotes.net/chateau_le_pin.htm

如家 – Chesa

f1

若有人問我怎麽樣的餐廳 / 食肆是我最喜愛的? 

我會答:除食物好味外 , 能夠像 “家”一樣温暖而又不會令我感到有壓力的地方就最理想。

這晚一個與舊同事共聚的時刻 , 同事知我熟識這餐廳 , 多番要求我帶她們嚐試 Cheese Fondue …… 對於日漸肥胖的我 , 真有點心理障礙 , 但應承別人的事總要做 , 於是這晚就去了如 “家” 般温暖的瑞士餐廳 Chesa。

我從不喜歡賣弄花巧 , 浮誇 , 畫蛇添足的掩眼戲法 , 人大了反懂得欣賞平實的可貴 。 這裏菜式是傳統而踏實 , 毫不花巧 , 正切合一個傳統核心價值的我。

當然 “家” 中必定有你想見的人 , 一位相識十多年共事過的經理老朋友 , 一位導我入魔的魔鬼酒友 , 及一位見到我就叫我 “師公” 叫到我即時老咗卅年的小友 。

Chesa 的 Signature Dishes 太多 , 若只來個 Cheese Fondue 加個甜品就真的是有點浪費 , 今晚只有四個人 , 隨便點了下列幾樣精選 , 另外的羊扒 , 牛膝 , 三文魚 , 龍蝦千層麵 , 都是必試的心水推介。

好多人會怕酒店會”据你” 一頸血  , 又怕第一次來不知如何點菜 , 我都叫他不用擔心 , 餐廳會經理及同事自會介紹。貴不貴就真係見人見智 , 始終都是五星酒店 , 我只能說一句身為酒店出身的我覺得物值高 , 自己會經常幫襯就是了 , (這晚四人 Share Courses 不連酒每人 $500 有找)。

f3

前奏是一份欲罷不能的香脆誘惑 …….

f4

接着一份温柔中帶着濃情的心意 , 鮮味中帶着絲絲不斷理還亂的情懷 – 蟹肉班Crab Meat Pancake with Lobster Armagnac Sauce

f5

溫暖軟棉 , 只溶係口內的炒田螺 Escargots sautés with Garlic Herb Butter on Caramelised Onions , 在蒜香牛油加上炒得香甜恰當的洋葱襯托下 , 令人有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感。

f6

邊脆內軟 , 若即若離 , 脆香浮香交融 , 真是人間極品 ……….正因為它 , 我由不太喜歡芝士變成為它着迷 – Raclette 芝士新薯

f7

配以懶洋洋的晚風 Domaine Marc Morey Rully 2006 , 刻意為沉實溫暖的冬夜添上一份清涼的浪漫 ……….

 

f8

Fondue Vaudoise 窩中滲出 Gruyère , Emmenthal 芝士的芳香及入口軟滑而帶少許酒的微苦 Aftertaste  , 正因這份內涵才更顯出它的動人……

寒冬下 , 圍着 Fondue, 好友們用着小义义着麵包 , 順時針搞圈轉 , 大家細說日常事及開心事 , 給人一種一家人的感覺。

跟據瑞士人的風俗若麵包在窩中甩掉 , 就晚就會由他負責結賬 ………..

f9

記得留番啲 Cheese 在窩底做香脆芝士乾 ……….

 

f10

為了延續這個美麗心情 , 找來了”黄昏下的向日葵花海”- 天、地、人 Bourgogne Passe Tout Grains 2004

f11

在夕陽下的向日葵花海中親親妳的面 , 一份甜蜜 , 一份不能言諭的滿足………..

紅酒燴牛面頰 Beef Cheek Marinated and Braised in Red Wine

f12

多年前與妳初邂逅 , 自此每一次來為的就是要見妳 , 是情、是債、是緣、是夢 …. 什麼都不重要 , 因為知道妳才是我的最愛 ……

伊面士牛仔 Sliced Veal with Mushroom in Light Cream Sauce Rosti

f13

輕盈如風的蛋白 , 薑汁的香味無形無實在口中盪漾……

f14

就像夢一樣甜美 , 不能捉摸 , 只有美麗的回憶………

Ginger Soufflé

f15

尾 ,魔鬼送來了一杯”魔鬼的試探”……..

Banyuls Galateo 2005

http://cocoonhk.com/Product.asp?id=1172

我又再一次沉淪 ….

 

靚聲小精靈 – JBL Duet

u25

某日朋友到我家中閒聊 , 聽到我睡房中傳來不錯的音樂聲 , 以為 Hi Fi發燒友的我在睡房中搞了什麼微形組合 …………

我帶他一看原來只是一對 JBL 電腦 Speakers 播着 iTune 的音樂朋友越聽越奇, 這對細少的東西竟然高音清 , 中音甜 , 低音只係薄啲 , 仲有少少定位 …………. 話對 Speakers 仔好 OK

咁又係 , 我唔鐘意啲 Speakers 大大舊 , sub woofer , 古靈精怪設計 , 一對簡簡單單靚聲就夠。  我平時一路聽歌 , 一邊寫酒評 , 邊找靈感用咗呢對 Speakers 有年幾兩年 , 真係聽咁多對叫做最滿意的一對 , 價錢又在 $350 – $450 之間 嬌小玲瓏 , 開大聲都唔會”拆” , 真係有買貴冇買錯。

聽罷 , 朋友即刻離開話要去電腦商場找貨 ……..

, 又一個中毒 ……………

http://www.jbl.com/home/products/product_detail.aspx?prod=DUETWHT&Language=ZHT&Country=US&Region=USA&cat=MME&ser=HMM&featureid=12364

有花堪折直須折 , 莫待無花空折枝 – Aged Burgundy Tasting

d1

‘唔死唔知活着好 , 唔試唔知風險高’ , 這天繼續近期玩開的高風險無悔尋死遊戲  ………

原本這天的主題是玩 Aged Bordeaux的 , 但臨時轉為玩 Aged Burgundy , 主辦單位被群眾威迫壓力下只好順應民情 , 反正兩批酒都在酒舖的私竇中 , 都係果班酒腳  , ‘兩公婆壓死仔 , 唔係你就係我” 現場全部酒友讚成 , 缺席者當棄權投票 , 在這樣的疑似民主制度下就一至通過轉玩 Aged Burgundy 。

大家從 23 支舊 Burgundy中挑選出了三白七紅 。

d2

從來飲 Burgundy 就好比走入地雷陣一樣 , 水準難以捉摸 , 今次的狩獵對像是一些年份較弱 , 甚至是有 ”小心為上” 的Warning年份。  風險可謂相當高 , 大家都是抱着一個冒險又好奇的心態去嘗試 , 攞個經驗值 , 反正一大班人分擔風險總比孤身犯險來得平宜 , 好好醜醜都一笑置之。

所有酒在 1500 hrs 開瓶 , 原瓶透氣 , 一對對分批落杯 , 今次大家全部用 ISO 杯 , 免得用 Burgundy 大杯更快扯死支酒。

d5

Ponsot Morey St. Denis Blanc Clos des Monts Luisants VV (Village) 1994 ~5xx

Domaine Bertagna Vougeot 1er Cru Blanc 1992 ~6xx

Bachelet Ramonet Bienvenues Batard Montrachet Grand Cru1990 ~12xx

d4

Domaine Duroche Charmes Chambertin Grand Cru1992 ~4xx

Marc Rougeot Dupin Clos Vougeot Grand Cru 1992 ~4xx

Domaine Joblot Givry Clos du Cellier Aux Moines 1er Cru 1990 ~6xx

Maison Guy Perez Corton le Rognet Grand Gru 1989 ~6xx

Domaine Trapet Pere & Fils Chapelle Chambertin Grand Cru 1997 ~6xx

Domaine des Lambrays Clos de Lambrays Grand Cru 1997 ~6xx

Domaine Francois Berbet Clos Vougeot Grand Cru 1998 ~5xx

d5

Ponsot Morey St. Denis Blanc Clos des Monts Luisants VV (Village) 1994

這支酒一開就巳 Certified Death , 一股熟香蕉 , 茶渣 , 熟蛋 , 麻油味氣味 ; 入口只有酸水 , 須非不難入口 , 但無謂浪費 Quota , 好彩這只是一支村級酒。

Domaine Bertagna Vougeot 1er Cru Blanc 1992  **

這支尚算正常 , 香氣是蘋果 , 甜梨 ; 口感圓潤 , 仍有果味 , 酸度流暢 , 帶少許 Spice 的餘韻 , 收給頗短。

Bachelet Ramonet Bienvenues Batard Montrachet Grand Cru1990

菠蘿 , 雲尼那 , Nutty , 有點香檳的Yeasty ; 口感圓潤 , 酸度柔和 , 但缺乏果味 , 餘韻帶少許苦味。對這支 Batard Montrachet 的表現真有點失望 , 她的表現絕不是差 , 但始終覺得有點像失去靈魂的軀殼一樣 , 欠缺一種生命力。

d6

Marc Rougeot Dupin Clos Vougeot Grand Cru 1992  **

酒色對比較深 , 香味濃郁 , 柑皮 , Gamey , 花紛 , 熟車尼子 , 蘋果 ; 入口感覺舒服 , 尚有果味 , 單寧、酸度、礦物感俱在 , 但瞬間又在面前消失。

Domaine Duroche Charmes Chambertin Grand Cru 1992  **

酒色有如 Brandy , 開頭少許肉味及橙皮香 , 櫻桃, 花香 , 香味頗優雅 ; 入口果味跌得頗快 , 果味一過就變得剩下果酸 , 少許單寧及Mineral 。

d7

Domaine Joblot Givry Clos du Cellier Aux Moines 1er Cru 1990 ***

車尼子 , 熟櫻桃 , 少許 Gamey ; 入口頗有質感 , 依然感到她有少許力度 , 酸度平衡 , 但果味較薄。

Maison Guy Perez Corton le Rognet Grand Gru 1989

當日第二支 Certified Death 的 Corked Wine,  濕紙皮 , 草菁 , 青蘋果 ; 酒內完全沒有 Fruit Flavor 只得酸味。

d8

Domaine Trapet Pere & Fils Chapelle Chambertin Grand Cru 1997

這批應該不算 Aged Burgundy , 香味同樣是車尼子 , 櫻桃 , 士多啤梨 , Raspberry ; 入口果味鮮美 , 酸度平衡, 須然較瘦削簡單 , 收結頗短及淡 , 但起碼有些生命力 。

Domaine des Lambrays Clos de Lambrays Grand Cru 1997

這天的第三支 Corked 酒 , 濕紙皮 , 草菁 , 但過了十分鐘那股氣息散去後有少許橙皮 , 青蘋果 , 花香 ; 酒內有少許 Fruit Flavor , 酸度靈動 , 酒精感仍強 , 少許乾身 , 一支 Lambrays 竟然 Corked 當然十分可惜 。

d9

Domaine Francois Berbet Clos Vougeot Grand Cru 1998 ***

這支 Clos Vougeot 帶熟果香甜味 , 黑莓 , Black Berry, 黑加侖子 ; 口感充滿密度, 果味鮮美 , 酒精感強 , 酒仍年青 , 單寧柔順 , 酸度線條略粗 , 收結帶點微苦 , 餘韻是果味帶點皮單寧。

d10

總結:

1.         當日的十支酒中 , 嚴格來說有三支是 Corked Slightly Corked, 而剩下的七支中我自己較可接受其中三支 , 以五星為滿分的話只有三粒星 …… 而這批酒絕大部份是 Grand Cru 級數 , 大家可計一計個成功率是多少 。 好在批酒唔貴 , 圍起上嚟都無上次飲美國酒果次肉痛 , 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2.       葡萄酒香味進化論三 中所講的 Pinot Noir 風格來說, 弱年份的果香只能保持在葉菁 , 士多啤梨 , 車尼子 , Gamy 這階段 , 釀製或醞藏之一類香氣基本上在這次的品試是找不到的。而酒的成熟細緻內涵並不是太突出 , 或像一些逸品般精彩誘人 ,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  

3.         弱年份的果味偏薄 , 而且在酒香及酒味上流失得很快 , 容易做成失衡及只剩下酸味、單寧 , 這種只有軀殼沒有靈魂一樣

4.         Burgundy 的紅酒主要用 Pinot Noir 釀做 , 不像 Bordeaux 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這種高單寧耐久形的葡萄釀做 , Burgundy 先天性不及 Bordeaux 的命硬命長 , 可以說是紅顏多薄命 ; 當然某些殿堂級天價酒我飲得少 , 不能確斷她們能否歷久常青 但一般都建議要在十年八年內飲用為最佳。

5.         弱年份的 Burgundy 真的是趁青春無敵時早飲早着 , 一些有質素的釀酒師當然有較佳的抗跌力 , 但始終越遲飲風險就會越高 ; 都係果句 , 有花堪折直須折 , 莫待無花空折枝。

6.         一些好年份的一般酒莊亦要兩睇 , 真係要飲過先能斷定 , 村級及 1er Cru 都係早飲有着數 , Grand Cru 就頂多存 3 – 5 年 , 若是那些出名功夫耍家的釀酒師當然又作別論。

7.         葡萄酒講天、地、人 , 而玩 Burgundy 則是要掉轉來 人、地、天 咁嘅玩法才能安穩穿梭地雷陣。

Chateau Magdelaine Vertical Tasting

e1

接上回……..

這晚的專題是 Chateau Magdelaine (Mag-duh-layn) 82 , 89 , 94 , 95 , 96 , 99 ; 六個年份的 Vertical Tasting:

所有酒是酒主由外國運回而存在 Crown Cellar 內 , Condition 良好不用置疑 , 而酒主亦吩咐 Captain 在何時開瓶透氣及 Decant , 加上杯具齊全 , 預先做好所有 Colour Labeling , 非常專業稱心 , 一埋位就有得飲 , 免得次次要我大搞一輪 , 真的可以坐定定讓自己專心品酒 , 真的樂透。

全部酒在 1800 hrs 開瓶及落 Decanters ; 並在 1930 hrs 同時分色落杯 , 全部蒙瓶測試 , 看能否將她們分辨出來。

這晚六支酒表現極為近似 , 所以要將兩支 82 , 89 先分出來 。 現場燈光昏黄 , 很難從酒色中分辨出來 , 唯有靠香氣及口味元素中分選 , 從六杯中有兩杯香味帶茶葉 , Olive , 一些塵舊味 ; 再從酒味中的元素 Integration , 單寧、酒精強度 , 餘韻的表現中去比較 , 大家一至認為那支是 82 , 結果全部人都估中那支82  , 但支 89 就大跌眼鏡。及後的四支 84 , 95 , 96 , 99 更是難估 , 真的很 “謎 LOST” 。 我自己除了支 82 外就全軍覆沒。

e2

82 – 香味帶茶葉 , Dusty Cherry, 少許 Black Olive, 口感纖巧而酸度細緻而 , 酒體較玲瓏 , 味覺元素溶和精鍊 , 單寧幼細, 展露一種幼細 , 整體是六支中最平衡的一支 , 感覺與其他五支很不同。

e3

89 –  甘草 , 石墨 , 花香 , 車尼子 , 中間有少許牙膏的薄渮香氣 ,  Carbernet Franc 的風格很明顯 , 酒體密度精細 , 酒精感仍緊扣一些酒元素 , 感到她的複雜性 , 感覺上很 Youthful , 仲可擺幾年 , 收結帶苦。她的 Youthful 及 Power , 令我以為是支 95。

e4

94 – 一派未熟的草菁感 , 六支之中最乾 Dry 的一支 , 酸度亦較明顯 , 元素分離 , 餘韻中感到青蘋果的鮮味及頗為短 , 所以誤以為是支 99

e5

95 – 香味較暗啞 , 有少許肉味 , 酒味表現如其他一樣 , 感覺平淡 , 我誤將這支當 89 。

e6

96 – 溥渮 , 肉味 , 石墨 , 酸度明顯 , Cabernet Franc 風格突出 , 餘韻有點 Fine Acidity 的生津 , 頗 Youthful , 我誤將這支當 94

e7

99 – 車尼子 , 士多啤梨 , 酒体圓潤,  令人有種甜啲感覺 , 是六支之中最自然舒服的一支; 入口感到一份 Power , 枝梗苦味明顯 , 但單寧並不嚡口 , 這種單寧表現令我抓晒頭 , 我誤將這支當 96。

e8

當晚中我最喜歡的排列是82 , 99 , 89 , 94 , 96 , 95 ; 六支之中最多人喜歡的是 82 , 但她的表現卻有點似 60 年代的老態。 99 那一支在果味、層次上都與之前幾支豐富 , 是六支之中唯一帶甜味感覺的一支 , 95 是我最不喜歡的一支 , 就好像老伯一樣乾澀瘦削。

e9

這支酒 Chateau Magdelaine 的風格真夠耐人尋味 , 果味沒有一般 Merlot 的濃郁豐滿 , 黑布冧, Black Currant, Liquorices 那份甜美 , 反而感覺很 Black Olive , Cherry , Strawberry 那種 Red Fruit , 這“青嫩”表示葡萄未能完全成熟 ; 而且果味中感覺到 Cabernet Franc 的風格明顯 , 以 90% Merlot  加10% Cabernet Franc 的比例來說為何會被 10% 的 Cabernet Franc 喧賓奪主 ?  為何 Merlot 這種早熟的葡萄會如此“青嫩”?

口感方面最明顯有種複雜味道 , 之後是酒精 , 單寧 , 果酸及餘韻 , 酒味中不太覺得有雲尼拿 , Coffee, Chocolate 這類 Secondary Aroma (釀製香氣) , 究竟這酒有沒有經過 Malolactic Fermentation ?

而酒味中感到一種的 “平直又平板” 的單寧而帶苦的味道在多個年份的中尾段相繼出現 , 這絕不是皮單寧 , 但又不似核單寧只在餘韻出現及點到即止的表達方式 , 我估計這單寧是來自葡萄枝梗 , 用以作為酒的骨幹。

上述全是當晚的推測 , 寫這篇筆記時參考了一些資料 , 引證了酒味風格的成因。

 

e10

Chateau Magdelaine 同 Chateau Canon 都在堅硬的海星石灰岩層 Calcaire a asteries 上 , 這種表土淺又碰上石灰岩的地帶 , 使 Merlot 成熟得比其他地方慢。 這樣釀成的葡萄酒在年輕時比較嚴肅封閉 , 酒體較瘦。通常在石灰岩地的酒莊是以均稱協調、多帶一點酸味口感取勝 ; 而且酒需要更多時間才能發展成難以模仿的精巧細緻 , 這與現時流行豐厚果味及早飲的 Wine Style 背道而馳。 (城堡裏的珍釀 – 林裕森)

                 *************

Traditional Character of St Emilion. understated, classy elegance and delicate mineral scented fruit.  Limestone plateau, long fermentation, early harvest, use of small percentage of stems, Magdelaine is an extremely tannic, slow to evolve wine, it requires 5 – 7 years after bottling to reveal its character.  Expensive wine close to 2nd Growth of Medoc. (Bordeaux A Consumer’s Guide to The world’s Finest Wine “ – Robert Parker)

看完上述兩段 , 正好解答了我的三大疑問 : 是土壤因素令 Merlot 難成熟 , 釀酒時真的放了枝梗在內增加單寧 , 酒的風格是要保留一種傳統 , 所以不像一般 Merlot Base 的豐厚大件。

Wine Tasting at Crown Cellar

c1

這晚參加了酒友的 Small Group Tasting , 品酒地點在深水灣徑的 Crown Wine Cellar

http://www.crownwinecellars.com/index.asp

地方較吊腳就連一些馬路之友都未必知道如何到達 , 日光日白都不易找 , 更何況在晚上 , 要有心理準備遲到及兜路 ………….

香港仔隧道 , 壽臣山道東 , 深灣徑 18 號 (青巒對面)………..

這地方是由防空洞改建而成 , 為會員存酒之餘亦有幾個不同大小的房間作餐廳及 Function 用途 …………

 

c2

長長的通道後 ……….

c3

進入一有酒吧及鋼琴的大廳 ………….

地方佈置頗具特色 ………..

 

大廳傍邊的 Libary  , 昏黄燈光 , 令人感到一份舒適寧靜  , 氣氛閒適中帶點温暖 ……………..

c8

作為品酒場地真是另一番風味 …………

c13

Cappuccino of Wild Mushrooms Freshly Picked Porcini Mushroom, Mixed Vegetables & Herbs, Sprinkles With Parmesan

 

c14

Char Grilled Chicken Breast Served With Black Truffle

c15

Salmon Tandoori Served With Jasmine Rice & Pita Bread

c16

Tarte Tatin Aux Pommes & Vanilla Ice- Cream
c17

品酒筆記請看下篇。

蜜蜂與蒼蠅

b6

借用網上照片

如果將一隻蜜蜂和一隻蒼蠅放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玻璃瓶平放,瓶底朝向較光的窗口,再打開瓶蓋,你猜會怎樣?何者會逃出生天?

實驗證明,勤勞的蜜蜂會不斷地在瓶底找出口,直至力竭而死;而蒼蠅卻可以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從玻璃瓶口逃出。

“隨機智慧" 戰勝 “傳統教條" 蜜蜂之死,是因為被傳統智慧和邏輯所誤。

牠們以為,「密室」的出口必然是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因此只管拚命撞向瓶底,重複這種牠們認為合乎邏輯的行動。對牠們來說,自然界並無玻璃這種不能穿透的透明物體,因此牠們的智力愈高,愈重視邏輯和經驗,這種奇怪的障礙物就愈發不可理解。

相反,智力較低的蒼蠅對邏輯毫不在意,只管四下亂飛,卻誤打誤撞地找到了出口,構成了一個智者消亡、頭腦簡單者卻得救的警世故事。

在職場上很多時都會遇到”傳統教條的保守派” 與 “隨機智慧的執生派” 的衝突 。傳統教條的保守派永遠按本子辦事 , 一切依程序處理 , 下屬有些創意或其他睇法都變成”反判派” 遭打壓 , 皆因這些創意外超出了某些人的 Comfortable Zone 。傳統教條的保守派最不願面對無謂冒險、犯錯、肯定等風險 , 堅持依足程序 , 將個人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 做成了一錯再錯 , 拖跨整個係統令人費解的蠢事。 相信大家在媒體中不難見到例證。

這不單是一個寓言,而是美國一個著名的組織行為學者卡爾偉克的實驗。他總結這個實驗的教訓時指出,冒險、試錯、即興發揮、隨機應變以及迂迴前進,都有助應付瞬息萬變的世情。

這樣的問題之所以緊迫,是因為模糊和不確定性,已成為當今企業管理的難題。面對複雜的世界,我們需要的是隨機性的智慧,而不是教條式的智慧。

物件是死的 , 人才是活 , 人最大的資產是創意及靈活性 , 否則社會不會斷進步前進。

身為主管團隊中最好能夠有些隨機智慧的執生派在內 , 並由他們不斷挑戰傳統教條的保守派 , 而執生派亦須要制衡約束 , 兩者產生良性競爭互動 , 善用這種冲擊衝突 , 從而對整個部門運作起剌激作用 , 在保守規條下加上靈活彈性思維 , 目標為本之餘亦要有人情因素 , 才能將部門”活化”而不是”彊化” 起來 , 剛柔互濟 , 達至一種平衡。

無招勝有招 , 做事可以如此 , 做人當然亦可套用。

 

南生圍 寒風加漲潮 飛鴻渺渺恨廖廖

b1

白露亮翅

1/2500 sec, F7.1, ISO 200

今日天朗氣清 , 無所事事 , 上次去完南生圍影雀 , 食過翻尋味就一支公帶埋長鏡脚架去多次。

一心以為用上次差不多的時間去到實無衰 , 點知今次去到竟遇漲潮 !!!

山貝河水位高漲 , 水深了魚沉底層 , 雀鳥較難覓食 ,  所見雀鳥可謂廖廖可數 …………… 

就算有都離開好遠好遠 , 真係要揾天文望遠鏡先見到 , 全部都在射程範圍以外 …….

揹住長短火 , 行咗成公里路 , 都揾唔到 Shooting Point………

今回真係睇怕食硬白果

心灰意冷 , 死死地氣行返原路回程 , 去到起點一個灣位 , 只見到一兩隻在覓食 ……..

於是 Set 定脚架長鏡 , 靜坐生在草叢中苦候 , 等牠們飛過來 ……….

雖是中午 , 但地方空曠 , 又在樹蔭底 , 天寒地凍風又大 , 手脚都全是冰冷 , 真係不太好受 …………..

 

b2b3

1/1600 sec, F7.1, ISO 200

等了很久才捕足到這十張八張 ……

 

b4

1/1600 sec, F7.1, ISO 200

總好過交白卷

http://www.flickr.com/photos/amoksf108/sets/72157612338116975/

下次去南生圍前切記要 Check 天文台潮汐漲退時間表 ……

日出時間 07:05
日落時間 17:58
月出時間 18:11
月落時間 07:03

 

退潮 03:54 0.1
漲潮 10:57 1.4
退潮 14:06 1.2
漲潮 21:10 2.7

 

器材 : Nikon D300 , AF 300mm F4 + TC14EII

Time To Say Good Bye – Moccagatta Lanche Chardonnay 2007

a7

一個月色清朗微風吹送的晚上 , 在家中細心品嚐這支荒野中的寶石。

酒色淡檸檬黃帶點青色調; 酒温較凍時香氣散發水晶梨、西柚、青檸、青蘋果、淡淡水仙花的清香 , 清新中略帶絲絲甜美 ; 放暖後香味變得柔潤 , 多了點酸乳酪及果仁的氣息。 香氣散發清爽自然而幽幽不斷 , 甜酸交替 , 毫做作矯情 , 離杯六吋都嗅到陣陣幽香 , 令人心曠神怡。 入口果味鮮爽明亮 , 圓潤如脫脂奶的質感內包着鮮甜的果酸 , 酸度帶動着整個酒味曲線不斷延長直到收結 , 餘韻悠長而不斷 。 當酒暖化後開始帶出 Chardonnay 的 Nutty 、椰子 , 味道出現少許微苦 , 頗有風味。

她的香味芬芳 , 酒味中那種果酸甜味內涵非常將別 , 令我印象難忘 , 我花了頗長時間去了解她的酸味內容 , 細心欣賞她在不同温度下的種種變化 ……….

 

a8

以意大利 Chardonnay 來說 , 這酒內容簡約易明 , 風格清雅自然 , 平衡而細緻 , 變化不大。 她的酸度可說是全支酒的靈魂所在 , 初入口時可能會覺得酸度稍强 , 最好先呷一口清清口腔再呷一口才作正式細味品嚐 , 就會發覺她的果酸絕不是那種凌勵尖削 , 令人打顫的檸檬酸 , 反而是一種很有節制 , 很有文化修養 , 很多細節的一種表達方法。 亦要細心留意兩頰中津如泉湧 , 回酣甜美混合着 Mineral 感覺,  而且果味良久不散 , 繞樑三日 , 這是一種令人舒服美妙的餘韻變化。

雖然以現時來說她尚屬非常年青 , 初段仍覺有少許酒精 , 我相信至少要 Bottle Age 二至三年才能看到她的另一層次 , 到時才能真正看到她的潛質耐力 。 我有種預感這支 Chardonnay 可能會是另一支 Italian Classic 。若要明白何謂葡萄酒酸度優美這支酒是一個不錯的教材。

以到 $300 的價錢 , 佐餐淨飲兩皆宜 , 亦用可用作配襯凍蟹之類的海鮮冷盤 , 白酒煮青口 , 意大利雲吞這一類輕盈的菜式。

此酒不要雪得太凍更要暖至室温 , 最好保持 “微涼” 來品嚐 , Refreshing 之餘亦可發揮酒的美妙酸度及控制暖後 Chardonnay 的微苦。 

 

a9

這支酒就如 Sarah Brightman 的 Time to Say Good Bye 一樣 , 酸度表達就像 Sarah 那高吭入雲而清晰的歌聲 , 是控制力、技巧、功力 千錘百鍊的完美結合。

所表達的意境就是離別在即 , 心中縱然萬般不捨 , 但沒有傷感的流露 , 在感性中帶着成熟的克制再轉化昇華至一種祝福的思念 , 大家深信分離只是在於時空 , 日後總有相聚的一天….

更因為 ….

“我的心早巳跟你在一起"…………

Time To Say Good Bye-Sarah Brightman

酒莊資料:

http://www.marcdegrazia.com/mdg/ing/scheda_vino.jsp?KProduttori=31&KVini=104&lingua=ING

Supplier:

Wine Culture Ltd. Tel: 28101186

波爾多左岸風格攻略

u30

這晚出席了朋友搞的一個 Causal 品試會。

今次只集中玩Bordeaux Medoc 區中的St Estephe, Pauillac, St Julien, Margaux 四個區 , 用意是想嘗試以平常級數的酒看看能否反映該區的葡萄酒 Wine Style 特性。

玩法每區出兩支不同年份 , 不同級數的兩枝酒, 分兩批落杯 , 頭一批 Open Up 作 Bench Marking , 第二批作蒙瓶品試 , 看能否憑 Wine Style 將它們區分地域出處。

朋友將四個區葡萄酒的 Wine Style 列出作為參考引導。

u31

第一輪:

Marquis de Calon 2004 – Saint Estephe

Chateau Bellegrave 2004 – Pauillac

Clos Du Marquis 2000 – Saint Julien

Chateau Dauzac 2003 – Margaux

u32

第二輪蒙瓶

Tour De Pez Cru Bourgeois 2005 – Saint Estephe

Les Tourelles de Longueville 2004 – Pauillac

Chateau Ducru Beaucaillou 1999 – Saint Julien

Chateau Cantenac Brown 2002 – Margaux

今次的品試目的未算成功 , 法國酒對年份地域風格相當挑剔嚴格 , 而兩批酒的水準參差 , 涵蓋極好及好年份 , 酒莊風格迴異 , 變數太多 , 很難真正去捉摸到核心用神 , 所得結果當然不能作為參考。我相信若可能找到同年同級 (3rd Growth, 4th Growth , 5th Growth) 這樣比較出來的結果可能較易掌握。

u33

究竟有否一些 Text Book Style 嘅 Wine Style 可做 Reference? 究竟我們能否憑着酒的 Wine Style 或 Terroir 認出它們呢?

上述這兩個問題真的非常難答 , 一來葡萄酒本身是有變化的 , 二來全球氣候暖化對葡萄酒的風格有很大影嚮 , 三來加上近年釀酒技術的進步及近十年間出現很多迎合隨”潮流口味” ” PR 分數” 取向的釀酒風格, 種種因素真很不容易去找出每區的 Text Book Reference 。

對於分辨 Bordeaux 幾個區的酒 , 我自己現時慣用的一套分辨方法:

首先要講講 Terroir , Bordeaux 區的土壤以礫石為主 , 而 Medoc 區位於 Gironde 河的低地 , 而 Cabernet Sauvignon 最喜歡在這種貧瘠 , 排水性好 , 反射陽光 , 儲存熱能的礫石上生長。這地區的 Wine Style 特色是結構、規模、比例準確 , 方正嚴肅得有點不帶感情 , 高質的逸品有些會像氣勢磅礡的交響樂。 這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外 , 與它的傳統釀酒技術亦有關係。

Saint Estephe

除礫石外也常混有高比例的黏土及石灰質 , 石灰質是 Cabernet Sauvignon的死對頭 , 在這地方的Cabernet Sauvignon 較難成熟 , 釀成的酒較瘦削 , 單寧亦較粗。 加上位置較北 , Cabernet Sauvignon 較難達至完全成熟 , 果味多數帶點草菁 , 青椒 , 胡椒味 , 使得葡萄酒的 Wine Style 較為緊澀、剛硬、粗礦 , 有時帶少許泥味的風格。

Pauillac

Pauillac 區的礫石比例及陽光坐向條件使 Cabernet Sauvignon達到葡萄成熟的極限 , 所以這區的 Wine Style 是果味充沛口感圓潤, Body 較重充滿肌肉感 , 單寧有如骨格般堅實 , 整體顯得雄壯強勁 , 威武得不帶感情 , 複雜性及變化豐富 , 特顯一派貴族氣息 , 有些逸品氣度高雅 , 充滿皇者霸氣 。而香味中的鉛筆、雪松、甘草較明顯易認。 Pauillac 出產的葡萄酒算是全 Bordeaux 區中最可耐久保存的一區 , 年青的 Pauillac 真的很硬很難親近 。 相對 Saint Estephe 較粗嚡的單寧 , Pauillac 的單寧比較整齊及工整 , 果味豐厚圓潤。

Saint Julien

Saint Julien 界乎 Pauillac 及 Margaux 之間 , 它身兼 Pauillac 的雄渾及 Margaux 的優雅 , Wine Style 比較上是協調而且比例均衡 , 是堅實中帶點温和 , 而葡萄的酸度相對較易察覺 。不像 Pauillac 的剛陽 , 亦不像 Marguax 的女性陰柔 , 較為中性不温不火 ,有點像玉樹臨風的翩翩紳士 , 高傲而貴氣 , 修養典雅。

Margaux

礫石加上黏土使喜好黏土的 Merlot 表現更覺柔美 , 由於 Merlot 成份較多 , Wine Style 不像 Pauillac 的厚實豐盈及濃郁口感 ,  Body 表現較勻稱輕盈 , 而且有更多細節 , 果味甜美 , 口感較滑 ; 香氣除了熟布冧、梅子的果香外 , 通常略帶明顯的花香 , 有時初開瓶時會略帶一種異味 , 整體感覺就像一種女性的嬌美 。 獨自品嚐 Margaux不易察覺 , 但一與 Pauillac 相比就很容易找出差異 。

Graves

Graves 位於 Bordeaux 的南部 , 這裏的土質是細小礫石混合着砂子 , 亦是 Merlot 喜愛的土壤 , 酒的果味表現較自然 , 不會很 Powerful , 單寧幼細及密度較高 , 酒體中型 , 變化相比其他區域少。 Wine Style 沒有 Pauillac 的霸氣 , 不像 Margaux 的嬌柔 , 卻表現另一種柔和厚實 , 平易近人 , 不會太突出自我 , 可以說是平凡亦可以說與世無爭。但亦能令人有種平靜祥和舒服的感覺。    

葡萄酒中 Mineral並可以說是 Terroir 風味的一種表達 , 而這種特有味道較幼細在白葡萄酒中較易察覺 , 而紅葡萄酒的濃郁果味、酒體、單寧好容易會完全覆蓋這種細微味覺元素 , 有時只能在 After Taste 中隱約出現。 而 Terroir 這個字在廣義來說包括天氣、土壤特性、土壤成份及微細的生態環境因素 , 範圍包含極為廣濶, 並非單指土壤特性。 不要天真地去尋找酒中的土壤味道 , 那是沒有特有味道的 , 否則在釀酒過程中放些泥土入去調味就得 , 慳水又慳力 , 所以大家要清楚以 Terroir 作買點的葡萄酒的真正含意 , 不要有誤解。

上述只是一些Wine Style , 老實講若支支酒跟傳统 Wine Style 一樣就絕對不會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 況且近年 Bordeaux 的葡萄酒釀有點傾向新世界酒般 Nice to drink young , 順應潮流及 PR 的取向而釀造 , 各區或個別酒莊的 Wine Style 可能會因應市場而改變 , 所以沒有必然或肯定的鐵規 , 大家一定要識得調節。

AM 寄語 :「不是要喝世上最好的酒 , 而是如何去喝手上的一杯酒」!

美利堅七壯士死亡筆記

u40

唔死唔知活着好 , 唔試唔知風險高 ……….

在學習葡萄酒中 , 品酒經驗累積是很重要的一環 , 所以 Young Wines 要試 , Death Wines 更要去嚐 , 否則不會知道一支葡萄酒何時會 “壽終正枕” 及酒的真正實力、潛力及耐力去到那個級數 。

酒迷情狂 , 百無禁忌 , 在 2009 年的第一、二課專題品試就是 “尋死” 向一些 “高危死酒 “方面去鑽探 , 用昂貴代價去玩這品試 , 可以說是背道而馳及有點 “傻” 反正我等一眾酒痴不入地獄 , 誰入地獄。

今次找來七支美國舊年份熟酒 , 年份挑選在 1988 – 1992 之間 (18 – 20 年) , 而大部份都是從美國直接購入 , 由酒友外出工幹順手帶回。

所有酒外觀及水位妥當 , 並在品試之前巳送前品試場地 , 全部在 1500 hrs 同一時間開瓶 , 分兩組落杯品試 , 在落杯前一刻才過 Decanter 隔渣。

u42

 

1990 Beaulieu Vineyard Cabernet Sauvignon Georges de Latour Private Reserve Napa Valley $7xx

http://www.bvwines.com

支酒近乎半 Corked 狀態 , 香氣中的黑加侖子一落杯就灰飛煙滅 , 跟着成支酒就好像一支 Port 酒一樣 ; 入口果味巳盪然無存 , 只剩下木桶味及酸水 , 餘韻短而淡然 , 有點水汪汪的感覺 , 內容可謂空洞無物。

u43
1990 Simi Winery Cabernet Sauvignon Centennial Edition Sonoma Country $6xx

http://www.simiwinery.com

香味有如石墨 , 焦炭 , 皮革 , 這等 Tertiary Aroma (醞藏香氣) , 沒有其他果香 ; 入口初段一舊不知明的複雜味道外 , 就像煙絲水 , 葡萄皮水 , 酒精幾樣元素存在 , 餘韻短而淡如水。 元素表現分雜 , 沒有一些陳年熟酒的溶和細緻緊扣結構 , 嚴格來說真的有點頹垣敗瓦感。

u44
1990 Kenwood Vineyards Cabernet Sauvignon Artist Series Sonoma Country $7xx

http://www.kenwoodvineyards.com

三支之中叫似樣少少的一支 , 有少少法國酒 Margaux 區二三線酒莊影子 , 斷斷續續的花香 ; 入口須然都是不濟 , 但好在酒味曲線不至跳崖式下跌而是滑梯般滑落 , 餘韻酸度仍未完全消散 , 但內涵同是簡單而鬆散。

u45


大家試完第一回合都你有種落雨露天食湯粉  “窩河賴嘢” 的感覺 ………

昂然進入第二回合:

u46


1988 Chateau Montelena Cabernet Sauvignon The Montelena Estate Napa Valley $1xxx

http://www.montelena.com
同樣果香十分短暫 , 長時間散發如石墨 , 焦炭 , 草菰老抽這等老酒味 , 同樣果味無影無踪 ; 入口又是死吓死吓 , 同樣頭段是一舊複雜物體 , 之後酒味曲線跳崖式下跌 , 接着是車尼子水加單寧。

今次大家齊唱不是 Montelena 而是 Mamma Mia!!

u47


1991 Sterling Vineyards Reserve Proprietary Red Napa Valley $6xx

http://www.sterlingvineyards.com
呢支真呈草菇 , 臭蛋 , Cooked Vegetables , 臭膠味 , 嗅完你要好大勇氣去飲果隻 ; 入口只有車尼子水 , 出奇的有少許 Red Fruit 殘留 , 其他又是單寧 , 酒精 , 單寧 , 諸如此類 , 諸如此類 ………

u48


1991 Pahlmeyer Winery Proprietary Red Wine Napa Valley $13xx

http://www.pahlmeyer.com
香味緊閉 , 搖一搖後出現草藥 , 車尼子 , Red Fruit 淡香 ; 入口有少許涼茶感覺  , 帶可可豆的苦澀 , 之後又是單寧及一潭酸水。

u49

1992 Opus One Proprietary Red Wine Napa Valley $24xx

http://www.opusonewinery.com
一心以為這支酒可力挽狂灡為今次七支酒挽留些面子 , 但現實同樣的殘酷及令人失望 。 香氣表現出焦土 , 石墨 , 杉木 , 一些藍棗  ; 入口仍覺酒精力度 , 葡萄皮的單寧 , 酸度淡然而水 , 表現須有結構 , 但是一種骨肉分離 , 失去平衡。

u50

七支葡萄酒十個人分 , 平時真係唔多夠喉 , 但這一次大家都飲剩好多 , 個個養魚 , 基本無一支能提起大家品酒的意慾 , 而試完七支大家都十分無奈失望 , 心理出現異常的不平衡 , 若非汪笑年帶來的精美甜點慰藉 , 真係有人會割櫈都唔奇。

 
總結:

1.   今次七支酒都有很多共通點 , 果味 Fruit Flavor 盪然無存 ; 香氣只留下Brunt, Mushroom, Old Flavour, Truffle, Leathery, Tar, Toasted, Tertiary Aroma (醞藏香氣) ; 酒味元素分離不似舊酒應有的溶合細緻 ; 酒精及單寧的比例相對比果味來說可謂過多 ; 果酸有如車尼子水酸薄 ; 餘韻很短而帶水淡。

2.   從上述的事實我有以下推斷: 由於美國天氣及陽光條件好 , 所以美國葡萄很容易會過熟 Over Ripe , 引至糖份太高酸度就自然下降 , 酒精度亦因糖份變得高 。  陽光好葡萄為保持水份免受流失葡萄皮會變得較厚做成皮單寧較重現像 , 所以做就到美國酒很多以濃郁豐厚 Powerful 果味 , 高酒精度特性 。 我覺得很多美國酒有時酒精變成了支撑枝酒的 Back Bone , 亦因為要平衡所以要用上較多木桶及較重單寧 , 使其變得雄偉 Powerful 。加上容許灌溉 , 葡萄可吸收水份變得果味較淡 , 直接反映在餘韻短及水淡的現像。

3.   七支酒出自七個出名而歷史悠久的美國大酒莊 , 並非二三線的酒莊 , 但竟然七支有如此令人失望的表現 , 連 Opus One 都不能幸免。 十八幾廿十年的葡萄酒對法國酒來講 , 真的不算什麼一回事 , 有些好年份的跟本未進入巔峯期 , 但換轉美國酒來講就真是摧命符 , 看來 Ageing 真不是美國酒的強項。將來見到類似高危物體都可以避之則吉 , 不用考慮。

4.   很多人問我如何去分辨或挑選一支有 Ageing Potential 的葡萄酒? 我會簡單答一句 Fruit Flavor 試想一支葡萄酒成熟之時完全沒有果味 , 只剩下單寧 , 酒精 , 酸水 ………會是何等模樣?  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一樣 ………大家會喜歡嗎?  今次的實驗正正就驗正了這個論點。 所以我自己非常留意一瓶葡萄酒用什麼來作 Backbone , 果味比例是否平衡 , 在餘韻是否還有葡萄的鮮味 Fruit Flavor 存在來定奪。 正如 IWC Simon Tam 所講十分貼切的一個比喻 , 藥材煲雞湯 , 若煲出來的湯只有藥材味而無雞味 , 倒不如煲藥好過 , 葡萄的果味就同雞的鮮味一樣 , 葡萄酒若到尾無 Fruit Flavor 我哋不如飲 Vodka , 木水。

5.   從今次的品試我自己有一個體會 , 有些人視葡萄酒為商品 , 有些人則視之為兒女或藝術品一樣培植看待。 有人追求不在乎天長地久 , 只在乎曾經擁有剎那光輝的激情 。 但一份經得起時間或種種考驗 , 歷久變得成熟隽永醇和的感情 , 我反覺得更加可貴 。

月中將有另一次波爾多亡年戀之吻 …………